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19例儿童哮喘肺功能FEV1和PEF与小气道的关系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雪郡 黄英 +1 位作者 王莹 龚财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00-1902,1906,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间、肺功能检查指标中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与小气道各项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3~13岁缓解期哮喘患儿619例,分为3~5岁(314例)、6~9岁(207例)和10~14岁(98例)三...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间、肺功能检查指标中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与小气道各项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3~13岁缓解期哮喘患儿619例,分为3~5岁(314例)、6~9岁(207例)和10~14岁(98例)三组,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哮喘患儿的FEV1和PEF等呼吸生理参数。结果缓解期哮喘患儿大气道功能指标均以PEF异常率最高,异常率均〉85%;小气道功能指标异常率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有所不同,6~9岁男、女性哮喘患儿均以用力呼气25%流量(MEF25)异常率最高,3~5岁和10~14岁男性患儿以MEF25异常率最高,女性以用力呼气50%流量(MEF50)异常率最高。3~5岁女性哮喘患儿FEV1与MEF25相关系数(r)为0.19(P〉0.01),与用力呼气75%流量(MEF75)r为0.492(P〈0.01),其余哮喘患儿FEV1与小气道各项指标r值均大于0.5(P〈0.01);3~5岁女性哮喘患儿PEF与MEF25的r值为0.086(P〉0.05),与MEF50的r值为0.447(P〈0.01),3~5岁男性哮喘患儿PEF与MEF25的r值为0.431(P〈0.01),与MEF50的r值为0.482(P〈0.01),其余哮喘患儿PEF与小气道各项指标r值均大于0.5(P〈0.01)。结论除3~5岁女性哮喘患儿MEF25与FEV1、PEF无相关关系外,其余小气道指标与FEV1及PEF均呈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显示肺功能FEV1及PEF对辅助诊断哮喘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肺功能 第一秒最大呼气量 最大呼气流速峰值 小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2/维生素D3上调蛋白1在哮喘病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枫 蔡绍曦 +2 位作者 邹飞 李文军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维生素D3上调蛋白1(VDUP1)在不同时期哮喘病人嗜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哮喘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抽取正常自愿受试者14例,急性发病未经任何治疗的16例轻到中度哮喘病人和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而处于哮喘缓解期...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维生素D3上调蛋白1(VDUP1)在不同时期哮喘病人嗜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哮喘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抽取正常自愿受试者14例,急性发病未经任何治疗的16例轻到中度哮喘病人和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而处于哮喘缓解期的35例病人的外周静脉血15 ml进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和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随后行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0%和PEF%。分离纯化静脉血嗜酸细胞,提取总RNA。RT-PCR同时扩增特异性片段 VDUP1和内参β-Actin。取10μl反应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用Gel-Pro软件分析凝胶成像,测定VDUP1和β-Actin灰度值,求VDUP1/β-Actin比值,并比较不同组别之间VDUP1表达的变化,分析VDUP1/β-Actin比值与诱导痰嗜酸细胞、FEV1.0%、PEF%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未经治疗的哮喘病人嗜酸细胞(0.314±0.242)与正常人比较(0.532± 0.279)显著降低,而经吸入糖皮质激素处于缓解期哮喘病人嗜酸细胞VDUP1/β-Actin比值(0.612±0.381)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急性发作未经治疗哮喘组嗜酸细胞VDUP1表达与FEV1.0%(r=0.587,P=0.046)和PEF%(r=0.563. P=0.033)呈正相关,而与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关系(r=0.436,P=0.049)。结论嗜酸细胞VDUP1的表达与哮喘嗜酸细胞活化相关,并影响哮喘病人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上调蛋白1 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fev1.0% P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Meta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雷霆 卢智会 +1 位作者 王石生 颜春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805-1807,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症状及肺功能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作用。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研究中国人患AECOPD接受NAC治疗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 目的评价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症状及肺功能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作用。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研究中国人患AECOPD接受NAC治疗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运用Revman5.0,对4篇入选文献分别进行症状改善率和FEV1分析。结果 NAC显著增加症状改善率[RR 1.24,95%CI(1.12,1.37)]和肺功能FEV1水平[MD 0.28,95%CI(0.05,0.50)]。结论用药2周时,NAC可显著提高AECOPD患者症状改善率和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FEV1水平,AECOPD患者可从运用NAC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N-乙酰半胱氨酸 肺功能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所示低衰减区比例及肺容积评估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庞帅 蔡晓婷 +3 位作者 程挺 张能冲 倪瑾华 程齐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4-1292,共9页
目的·探讨通过胸部CT计算得到的低衰减区比例(ratio of low attenuation areas,LAA%)及肺容积对评估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期完成胸部CT和... 目的·探讨通过胸部CT计算得到的低衰减区比例(ratio of low attenuation areas,LAA%)及肺容积对评估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期完成胸部CT和肺通气功能检查的患者,用Myrian软件自动计算LAA%及肺容积,与舒张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纳入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建立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比较LAA%、肺容积及回归方程所得值在判断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中的价值,根据约登指数和特异度选取界值,验证诊断效能。结果·纳入1150名受试者进入归纳组,LAA%与舒张后FEV1及FEV1%pred呈负相关,肺容积与舒张后FEV1呈正相关。舒张后FEV1的回归方程为:FEV1=-2.700+0.111×肺容积-0.216×ln(LAA%+0.1)-0.025×年龄+0.154×性别+0.034×身高。舒张后FEV1%pred的回归方程为:FEV1%pred=65.582+4.014×肺容积-7.508×ln(LAA%+0.1)-10.264×性别。在判断舒张后FEV1下降程度时,回归方程优于单独使用LAA%和肺容积;在判断舒张后FEV1%pred下降程度时,回归方程和LAA%优于肺容积。LAA%>1.61%用于判断舒张后FEV1%pred<35%的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90.6%;舒张后FEV1的回归方程计算值<1.76用于判断舒张后FEV1<1 L的敏感度为58.9%,特异度为81.4%。结论·得到了基于胸部CT所示肺容积和LAA%的舒张后FEV1及FEV1%pred的回归方程,LAA%与肺容积可以粗略地估计肺通气功能的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肺容积 低衰减区比例 肺功能 肺量计检查 1秒用力呼气容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V_(0.5)及FEV_(0.75)在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测定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桂梅 唐兰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评估0.5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5 second,FEV_(0.5))与FEV_(0.75)在肺通气功能检查中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以及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 目的·评估0.5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5 second,FEV_(0.5))与FEV_(0.75)在肺通气功能检查中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以及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期间被诊断为哮喘的学龄期患儿为对象。收集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的数据资料。比较患儿在肺通气功能检查中FEVt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差异。采用诊断试验四格表分析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FEV_(0.5)改善率和FEV_(0.75)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对哮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计纳入148例患儿。所有入组病例均完成了肺通气功能检查,其中51例同时完成了支气管舒张试验。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结果显示,21例患儿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例患儿为小气道功能障碍,其余患儿为正常、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的结果显示,在51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哮喘患儿中,有22例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t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比较的结果显示,FEV_(0.75)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高于FEV_(1)、FEV_(0.5)的异常率(χ^(2)=10.18,P=0.000;χ^(2)=10.95,P=0.000)。EFV_(0.75)和FEV_(0.5)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的结果显示,FEV_(0.5)改善率的截止点选取16%时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约登指数最高;FEV_(0.75)改善率的截止点选取12%和14%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达到100%。结论·肺通气功能检查中FEV_(0.75)实测值/预测值可考虑作为FEV_(1)实测值/预测值的替代指标,对是否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行进一步评估。在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可考虑结合FEV_(0.75)与FEV_(0.5)改善率的最佳截止点对气道可逆性进行分析,以提高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哮喘诊断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1 s用力呼气容积 0.75 s用力呼气容积 0.5 s用力呼气容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户宜 丁国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3-1109,共7页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中常用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募的136名5~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儿童年龄、身...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中常用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募的136名5~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儿童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家庭年收入等基线信息。留取尿液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检测5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的浓度,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4-hydroxybenzoate,Me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 4-hydroxybenzoate,Et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opyl 4-hydroxybenzoate,Pr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utyl 4-hydroxybenzoate,BuP)和对羟基苯甲酸苄酯(benzyl 4-hydroxybenzoate,BzP)。使用肺功能仪检测儿童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呼气中段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between the 25th and 75th percentile of forced vital capacity,FEF_(25-75))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评估儿童尿液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36名学龄前儿童的平均年龄和BMI分别为(5.76±0.84)岁和(15.78±2.86)kg/m2,男性59名(占43.4%),肥胖儿童13名(占9.6%)。学龄前儿童尿液MeP、EtP、PrP、BuP和BzP的检出率分别为97.8%、86.8%、99.3%、77.9%和11.8%;肌酐校正后MeP、EtP、PrP和BuP的中位数水平分别为36.12、3.88、1.50和0.06μg/g。经校正年龄、性别、身高、BMI、早产和家庭年收入等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提示,儿童尿液MeP与FVC(β=−0.018,95%CI−0.035~−0.001,P=0.044)、PrP与FEV_(1)(β=−0.032,95%CI−0.051~−0.013,P=0.013)、BuP与FVC(β=−0.018,95%CI−0.034~−0.002,P=0.038)以及BuP与FEV_(1)(β=−0.021,95%CI−0.041~−0.001,P=0.047)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可能普遍暴露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暴露与儿童肺功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 肺功能 儿童用力肺活量 1s用力呼气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