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沈思 柯佑祥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1,共9页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背景下,提升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益性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探析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发现公共价值目标是公益性实现的规范导向;公共价值感知是社会公众对公益性实现的主观评价;公共部门通过...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背景下,提升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益性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探析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发现公共价值目标是公益性实现的规范导向;公共价值感知是社会公众对公益性实现的主观评价;公共部门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公共性,与市场力量共同影响学校公共管理制度,促使学校放弃部分办学自主权以获取实际影响力,更好实现公共利益。政府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要通过确立公共价值目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公共管理制度、注重公共价值感知等,共同促进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教育 民办高校 非营利性 公益性 影响力 公共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管理视域下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面临的困境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7
2
作者 宫法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3,共4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民办高校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民办高校又可以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种。对这两类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十分必要,分类管理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公益性、突破制度瓶颈、改进民办高校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民办高校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民办高校又可以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种。对这两类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十分必要,分类管理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公益性、突破制度瓶颈、改进民办高校办学声誉、保障学校教育公平。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营利性民办高校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较大争议,为保障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从坚持"小规模、高质量"的办学理念,明确其主体属性,降低办学门槛,改善其政策环境,凸显"育人"本色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管理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 办学自主权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基本意涵及发展态势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国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9-63,共5页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独特的性质、特点、规则和功用,并始终...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独特的性质、特点、规则和功用,并始终服务于一定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态势良好,不断凸显其独特优势,并在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会更多的人群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了社会更多人群的高等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 公益性 功用 兴起 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办高校吸纳社会捐赠的机遇、障碍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房欲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6-51,共6页
民办高校对学费的过度依赖已造成经费短缺局面。虽然《慈善法》和新《民促法》带来拓展社会捐赠渠道的机遇,同时民办高校本身也有吸纳捐赠的体制优势,但目前吸纳社会捐赠的情况尚不理想,原因在于其投资办学的本质阻碍了社会捐赠的积极... 民办高校对学费的过度依赖已造成经费短缺局面。虽然《慈善法》和新《民促法》带来拓展社会捐赠渠道的机遇,同时民办高校本身也有吸纳捐赠的体制优势,但目前吸纳社会捐赠的情况尚不理想,原因在于其投资办学的本质阻碍了社会捐赠的积极性、吸纳社会捐赠的意识较差、体制机制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办学水平和校友资源处于竞争劣势。建议政府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规范性的规制以增强其公信力、强化推进基金会办学和捐赠激励的相关政策,同时民办高校通过改革创新打造办学特色、加强基金会及专业性建设,以增强对社会捐赠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非营利性 社会捐赠 基金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经费如何筹措——基于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的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申政清 王一涛 董圣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是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的重要原因。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形成了以学杂费、政府投入、投资回报和附属产业收入、社会捐赠和合同、销售与服务收入等为渠道的多元化经费筹资体系。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收入尚... 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是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的重要原因。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形成了以学杂费、政府投入、投资回报和附属产业收入、社会捐赠和合同、销售与服务收入等为渠道的多元化经费筹资体系。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收入尚属于单一式的筹资模式,学费收入所占的比重过大,举办方投入、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科研及服务收入的比例较低。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赋予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学费定价权,增加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吸引举办方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投入和鼓励社会捐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管理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 营利性民办高校 经费筹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利性民办高校地方立法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凯琳 李祥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3期97-106,共10页
民办高校为教育供给方式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对于新出现且日益发展壮大的营利性民办高校来说,地方立法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各地虽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地方民办教育管理的制度进行了补充或创新,但仍存在地方立法层次不够高、内容设计不... 民办高校为教育供给方式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对于新出现且日益发展壮大的营利性民办高校来说,地方立法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各地虽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地方民办教育管理的制度进行了补充或创新,但仍存在地方立法层次不够高、内容设计不完善、地方政策执行监督不足等问题。因此,民办教育地方立法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地方立法需要充分考虑营利性民办高校和教育群体多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并将国家相关法律具体化,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渐进式变革路径,制订更符合营利性民办高校需求及其未来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可从提高地方立法层次、设置学生权利救济保障制度、构建营利性民办教师权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利性民办高校 民办教育 利益诉求 地方立法 实践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非选择背景下民办高校公信力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中华 杨怡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35,共5页
公信力所带来的权威性资源是民办高校发展所需的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展。分类管理政策施行以来,营非选择成为摆在民办高校前的一道必选题。民办高校举办者对营非选择的犹豫以及随之而来的民办高校自身的... 公信力所带来的权威性资源是民办高校发展所需的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展。分类管理政策施行以来,营非选择成为摆在民办高校前的一道必选题。民办高校举办者对营非选择的犹豫以及随之而来的民办高校自身的波动,加剧了民办高校公信力的现实困境;政府对民办高校模糊性治理,民办高校自身发展存在窘境,最终导致民办高校的社会合法性偏低。在分类管理政策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公信力的提升路径中,政府应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民办高校应强化身份建构,提升内部相关者对分类管理政策的认同,外部利益相关者也应不断完善与民办高校的互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营非选择 公信力 分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基金会办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吕宜之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2-47,共6页
分类管理政策实施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存在的资产属性不清、经费来源单一、治理结构单边、办学特色不彰显等现实问题,对办学模式的变革形成倒逼态势。整合各方资源设立第三方独立基金会,将其作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举办者,通过凝聚“公益... 分类管理政策实施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存在的资产属性不清、经费来源单一、治理结构单边、办学特色不彰显等现实问题,对办学模式的变革形成倒逼态势。整合各方资源设立第三方独立基金会,将其作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举办者,通过凝聚“公益性”共识、理顺产权关系、完善治理结构、优化支持政策等举措推进基金会办学,从根本上破解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困境,推进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 民办高校 基金会 办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勇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70,共7页
中国民办高校以办学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作为标准,可以划分为营利性民办高校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但是这一划分标准未区分民办高校的产权归属,不能精准确定民办高校法人性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 中国民办高校以办学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作为标准,可以划分为营利性民办高校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但是这一划分标准未区分民办高校的产权归属,不能精准确定民办高校法人性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较为笼统,没有区分营利性民办高校与非营利民办高校的不同治理模式,导致中国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实践中呈现董事会受股东控制、教师监督缺乏、内部分权制衡机制不合理,非营利民办高校捐助法人属性不明确、党委和教师监督机制缺失等状况。基于产权理论与不完备契约理论,明确民办高校产权性质,对民办高校剩余控制权作合理划分是优化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路径。在未来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中,应当根据产权性质对民办高校法人性质作区分。对营利性民办高校,应当构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对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当构建以理事会为核心,校长独立行使权力,教师、党委、政府监督的共同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法人治理结构 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价值引领下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有效治理:问题与思路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5,68,共4页
大学的利益相关者有效共同治理必须以共同价值为引领。从治理形式有效性和治理实质有效性两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治理普遍存在决策权仍由"少数人"把控、决策与资源配置低效等诸多共性问题。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有效治... 大学的利益相关者有效共同治理必须以共同价值为引领。从治理形式有效性和治理实质有效性两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治理普遍存在决策权仍由"少数人"把控、决策与资源配置低效等诸多共性问题。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有效治理模式构建,须坚定共同治理理念,以共同价值为引领,追求权力配置形式的有效性,落实效率原则下的科学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价值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 有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管理视域下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多元筹资的境遇与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宜之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7,共7页
民办教育新法新政给处于筹资困境中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亟需将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和分类管理政策的机遇效应转化为更高的办学效能和筹资效能,以高质量办学增强内生性筹资能力、以大力度开放办学... 民办教育新法新政给处于筹资困境中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亟需将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和分类管理政策的机遇效应转化为更高的办学效能和筹资效能,以高质量办学增强内生性筹资能力、以大力度开放办学拓展社会筹资渠道、以专业化筹资举措突破社会捐赠瓶颈、以法治化办学管理推动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实现筹资路径的多元化和办学经费结构的根本性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管理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 筹资境遇 筹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