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特长隧道分车型动态诱导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伟 包宇宁 +1 位作者 饶畅 李江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为了实现城市特长隧道的交通安全与效率协同提升,提出考虑车型差异的城市特长隧道车道动态诱导模型。首先,基于隧道事故的空间分布特性,将城市特长隧道细分为多个区段,并明确车辆换道的诱导区域;然后,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以单向三车道... 为了实现城市特长隧道的交通安全与效率协同提升,提出考虑车型差异的城市特长隧道车道动态诱导模型。首先,基于隧道事故的空间分布特性,将城市特长隧道细分为多个区段,并明确车辆换道的诱导区域;然后,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以单向三车道隧道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NS模型优化的换道模型和车速诱导模型,以引导车辆在不同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道选择和速度调整;最后,选取重庆双碑隧道作为实证对象,利用VISSIM软件的COM接口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仿真平台,对比分析诱导前后的交通冲突率、车速标准差、平均行程时间及平均车速等指标。结果显示:车道动态诱导实施后,交通冲突显著降低了20.9%,车速标准差最高缩减3.24 km/h,平均行程时间缩短3.7%~16.1%,平均车速提升5.1%~14.5%。尤其在高密度交通流情形下,动态诱导策略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对小型车辆的改善更为突出,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特长隧道 NS模型 换道模型 车速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货车影响的匝道合流区车辆微观换道行为建模
2
作者 龙科军 寇诗雨 +3 位作者 邢璐 高志波 唐幼仪 费怡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31,共15页
为精确刻画匝道合流区客货混行条件下的车辆微观换道行为,本文以量化客货交互为切入点,构建并验证考虑货车影响的微观换道模型。首先,引入“压迫”概念,构建改进Morse势函数模型描述周边货车行驶对小汽车横纵驾驶行为产生的“压迫”影响... 为精确刻画匝道合流区客货混行条件下的车辆微观换道行为,本文以量化客货交互为切入点,构建并验证考虑货车影响的微观换道模型。首先,引入“压迫”概念,构建改进Morse势函数模型描述周边货车行驶对小汽车横纵驾驶行为产生的“压迫”影响;随后,分析小汽车换道过程中的横纵向“压迫”变化,提出一种考虑货车“压迫”影响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Modified Morse-Based Lane-Changing model,MMBLC);最后,基于实测轨迹数据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利用Python与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联合仿真,对比MMBLC模型和现有换道模型在交通流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在稳定性分析中,MMBLC模型对交通流的影响更小,恢复稳定的速度更快;在货车占比30%和交通量3600 veh·h-1的主路3车道客货混行匝道合流区中,MMBLC模型相比LC2013和MOBIL(Model of Optimal Control Based on Interacting Trajectories)模型,换道成功率分别提高11.9%和53.1%,危险场景占比分别降低10.5%和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道模型 分子动力学 客货混行 货车压迫 匝道合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道压力增益的高速公路分流区跟驰模型
3
作者 杨龙海 车婷婷 +2 位作者 马文奎 章锡俏 陈霖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53,共14页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高速公路分流区内车辆的跟驰行为,基于全速度差模型(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FVDM)引入换道压力增益因子构建考虑换道压力和换道行为的跟驰模型。首先,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发现随着换道增益因子...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高速公路分流区内车辆的跟驰行为,基于全速度差模型(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FVDM)引入换道压力增益因子构建考虑换道压力和换道行为的跟驰模型。首先,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发现随着换道增益因子的增大,高速公路分流区的稳定区域变小。其次,基于NGSIM数据集中提取的92辆换道车辆的轨迹数据标定改进的跟驰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车辆的速度和位置,与FVDM相比,所构建的考虑换道压力增益的全速度差跟驰模型(pressure-based FVDM,P-FVDM)的仿真误差降低了16%;与换道全速度差模型(lane pressure FVDM,LP-FVDM)相比,所构建的考虑换道压力增益和换道驶出间距增益的全速度差模型(pressure-lane pressure FVDM,PLP-FVDM)的仿真误差降低了12%。最后,利用改进的跟驰模型仿真分析分流区内的交通震荡现象,发现车辆的换道行为能够引发交通震荡,在较高的行驶速度下交通震荡的振幅会衰减,当行驶速度较低时,速度标准差沿车队向上游呈现凹增长趋势;换道位置离出口匝道越近所引发的交通震荡越严重;换道持续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抑制交通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模型 交通震荡 换道压力 高速公路分流区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隙接受理论的高速公路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长度
4
作者 潘兵宏 张佳乐 王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401,共11页
为研究高速公路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的合理长度,采用路侧激光雷达获取车辆在辅助车道区域的运行速度和车头时距数据并分析其分布特征;采用无人机航拍视频及Tracker车辆追踪软件获取入口辅助车道路段的接受间隙和拒绝间隙,通过Raff临界间... 为研究高速公路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的合理长度,采用路侧激光雷达获取车辆在辅助车道区域的运行速度和车头时距数据并分析其分布特征;采用无人机航拍视频及Tracker车辆追踪软件获取入口辅助车道路段的接受间隙和拒绝间隙,通过Raff临界间隙估算方法确定路段的临界间隙为2.475s。根据驾驶人在入口辅助车道路段的驾驶行为,结合路段车辆运行和微观换道特性,建立了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长度计算模型,将辅助车道划分为等待距离和左换道距离2个组成部分。基于临界间隙和运行速度与车头时距分布特征,标定了长度计算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提出了双车道入口辅助车道长度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入口辅助车道长度与车辆运行速度正相关,且辅助车道长度推荐值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规定值小,说明规定值有一定的长度富余,在用地紧张路段可控制车辆运行速度,适当缩短辅助车道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临界间隙 辅助车道 双车道入口 换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匝道连续分流最小间距
5
作者 潘兵宏 彭俊宁 +4 位作者 马朝辉 周乾 卢涛 佘明星 刘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1-824,共14页
为便于驾驶员在立交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中连续分流的情况下及时识别前方路况,对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连续分流的最小间距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并考虑到实际工程意义与驾驶人行为,重新界定了右转匝道左置形式的连续... 为便于驾驶员在立交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中连续分流的情况下及时识别前方路况,对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连续分流的最小间距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并考虑到实际工程意义与驾驶人行为,重新界定了右转匝道左置形式的连续分流间距范围,并区分不同车道数的分流形式。其次,分析了不同匝道连续分流形式最不利行驶条件下车辆的行驶需求和特征,据此建立了匝道连续分流间距计算模型。最后,采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ecle,UAV)航拍方式及Tracker图像识别软件,分析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匝道连续分流区车辆运行速度、车头时距分布及换道行为特征等,确定模型中关键参数取值,通过计算提出了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双车道和三车道匝道连续分流最小间距建议值。该研究可为右转匝道左置形式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为完善相关规范与设计细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式立交 右转匝道左置 连续分流 间距 换道模型 车头时距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动驾驶公交车影响的车辆换道行为研究
6
作者 赖元文 丘勋涛 +2 位作者 郭榕彬 王书易 张博深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7,共11页
针对城市道路上自动驾驶公交车与人工驾驶小汽车混合行驶交通流中跟驰、换道和停靠等行为的特殊性,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自动驾驶公交车影响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含有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混合交通流特征.针对自动驾驶车辆... 针对城市道路上自动驾驶公交车与人工驾驶小汽车混合行驶交通流中跟驰、换道和停靠等行为的特殊性,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自动驾驶公交车影响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含有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混合交通流特征.针对自动驾驶车辆行驶特性,并结合公交车在停靠站路段的行驶特征,对路段进行划分,分别构建自动驾驶公交车、常规公交车和小汽车的跟驰和换道规则,基于数值仿真实验对不同交通密度、公交车比例下的交通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的道路交通条件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对道路交通干扰较小,自动驾驶公交车的换道和停靠行为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小于常规公交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道模型 公交停靠站 自动驾驶公交车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环境下多车道瓶颈路段行驶策略仿真
7
作者 张建旭 吴春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1,共13页
为探索多车道临时瓶颈路段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渗透环境下的通行效率和交通特性,本文基于连续元胞自动机模型设计了适用于人工驾驶车辆(HV)和CAV的跟驰及换道规则;考虑HV慢启动建立了跟驰模型,基于HV换道动机建立了自由换道、... 为探索多车道临时瓶颈路段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渗透环境下的通行效率和交通特性,本文基于连续元胞自动机模型设计了适用于人工驾驶车辆(HV)和CAV的跟驰及换道规则;考虑HV慢启动建立了跟驰模型,基于HV换道动机建立了自由换道、倾向换道和强制换道规则;针对CAV设计了促成车队的主动换道(ALC-FP)策略,中间车道CAV可向外侧车道协同换道,一方面为内侧车道运行车辆提供换道空间,另一方面促成外侧车道形成CAV车队。为验证该策略在临时瓶颈场景下对交通流的影响,设置无策略对照实验,分析不同CAV渗透率和流量水平下瓶颈路段的交通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无策略相比,ALC-FP策略减少HV和CAV强制性换道分别可达75%和94.45%;CAV车队强度最大可提升50%,促成了CAV形成车队通过瓶颈路段;车辆通过瓶颈点的平均速度提升可达1倍,车辆平均延误降低明显,最高可达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协同换道 元胞自动机模型 混合交通流 CAV车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决策模型研究
8
作者 杜思雨 赵清海 何田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5,共8页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首先对车辆主要的冲突场景进行分类,提出换道博弈模型;引入碰撞时间差,建立速度收益、安全收益和效率收益作为博弈收益函数;建立决策机制,提高车辆换道决策...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首先对车辆主要的冲突场景进行分类,提出换道博弈模型;引入碰撞时间差,建立速度收益、安全收益和效率收益作为博弈收益函数;建立决策机制,提高车辆换道决策效率。利用MATLAB软件将所提出的换道博弈决策模型与混合策略博弈决策模型进行不同冲突场景的仿真实验,并对比分析两种决策模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换道博弈决策模型具有更高的决策效率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博弈论 换道行为冲突 纳什均衡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航 马宝林 +1 位作者 储泽宇 吕能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0,共8页
设计长度合理的加速车道能有效地缓解快速路合流区频繁出现的交通瓶颈问题,因此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对快速路合流区的加速车道长度进行研究。利用无人机设备测取了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数据,从交通流特性及车辆汇入行为这两个角度对实测数据... 设计长度合理的加速车道能有效地缓解快速路合流区频繁出现的交通瓶颈问题,因此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对快速路合流区的加速车道长度进行研究。利用无人机设备测取了快速路合流区的交通数据,从交通流特性及车辆汇入行为这两个角度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合流区车辆的驾驶行为;根据合流区交通流特点,对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使用生成对抗式网络训练不同合流区汇入行为车辆的跟驰换道模型,并与实测数据和SUMO仿真软件中内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应用生成对抗式网络模型进行交通环境仿真,选取速度、交通密度、交通冲突率指标建立奖励评价函数,得出了加速车道长度设计的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线车辆提前减速和向内侧车道换道这两种手段,可实现协同换道避让匝道汇入的车辆;相比SUMO软件内置模型,生成对抗式网络模型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仿真得出的单车道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分别在100、80、60 km/h情况下的推荐值为280、240、2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合流区 加速车道 跟驰换道模型 生成对抗式网络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测数据的不同风格换道轨迹规划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婷 邓恺龙 +5 位作者 刘永涛 赵磊 张志顺 范娜 马金凤 陈姝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0-728,共9页
不当的换道行为可能危及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和拥堵,因此有必要探索不同驾驶风格下在车道出口的换道轨迹.本文利用中国高速公路和快速路拥堵场景数据集中的车辆轨迹数据,采用K-means算法将驾驶人分为谨慎型、普通型和激进型三类;通过... 不当的换道行为可能危及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和拥堵,因此有必要探索不同驾驶风格下在车道出口的换道轨迹.本文利用中国高速公路和快速路拥堵场景数据集中的车辆轨迹数据,采用K-means算法将驾驶人分为谨慎型、普通型和激进型三类;通过聚类分析和换道时间预测,以最小化换道纵向位移和行驶稳定性加权值之和为优化目标,同时以舒适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为约束条件,采用五次多项式进行最优换道轨迹规划;随后,使用遗传算法解决轨迹规划问题,基于Prescan、CarSim、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横纵向联合控制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最后,设计自车前车、目标车道前车和目标车道后车三种典型换道场景,并通过仿真实验评价不同驾驶风格下的换道轨迹规划效果和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目标车道有车的场景下提出的融合驾驶风格的轨迹规划算法使得规划的换道轨迹增加了激进型驾驶风格的换道时长,同时减少了普通型和谨慎型驾驶风格司机的换道时长,进而能够确保换道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换道轨迹规划 遗传算法 驾驶风格 轨迹跟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邬岚 陈雨欣 +2 位作者 陈茜 赵顗 李铭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
基于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分析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以实地采集的车行轨迹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主线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特征及影响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而后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换道点选择行为决... 基于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分析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以实地采集的车行轨迹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主线车辆换道点选择行为特征及影响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而后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换道点选择行为决策建模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主线交织车辆换道点选择的主要因素为目标车辆状态以及本车道的后车状态,且经特征筛选之后建立换道决策模型的精度更高,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较好的刻画换道行为,模型的预测精度不低于85%。研究成果有助于在仿真模型中更准确描述换道点选择行为,同时为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的优化和辅助驾驶策略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连续隧道交织区 换道点选择行为 行为特征分析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智能车辆换道重规划研究
12
作者 李耀华 种国臣 +2 位作者 范吉康 翟登旺 兰奋龙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7,共8页
为解决智能车辆换道过程中,由于其他车辆的行驶状态发生改变导致碰撞风险的问题,需对主车进行实时局部路径规划。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提出换道轨迹重规划策略,根据碰撞风险将其划分为换道轨迹修正策略、换道折返策略及前向主动避撞策... 为解决智能车辆换道过程中,由于其他车辆的行驶状态发生改变导致碰撞风险的问题,需对主车进行实时局部路径规划。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提出换道轨迹重规划策略,根据碰撞风险将其划分为换道轨迹修正策略、换道折返策略及前向主动避撞策略,建立基于MPC的横向控制和基于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的纵向控制,并以纵向车速为联合点的横纵向综合轨迹跟踪控制器。将轨迹规划模块、轨迹重规划模块及轨迹跟踪模块分层集成,对换道轨迹重规划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PC的换道轨迹重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可在不同场景下实现车辆安全避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换道重规划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量产的高速公路智能换道系统决策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一超 寇胜杰 +2 位作者 田贺 李昊 芦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30,共13页
高速公路智能换道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重要功能,现阶段算法难以在低算力硬件资源条件下兼顾换道安全性和平顺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速公路智能换道系统决策规划方法。通过分级危险区域,检测碰撞风险做出换道决策,进而... 高速公路智能换道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重要功能,现阶段算法难以在低算力硬件资源条件下兼顾换道安全性和平顺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速公路智能换道系统决策规划方法。通过分级危险区域,检测碰撞风险做出换道决策,进而实施横纵向解耦规划。在横向规划中,设计两阶段五次多项式换道轨迹规划,提升换道途中安全性和平顺性。在纵向规划中,巡航工况采用类PID算法,可提升规划实时性,而跟车工况采用基于同步预测时域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通过关联横纵向规划时间可提升换道平顺性,并设计代价函数降低求解复杂度可满足低资源占用要求。通过实车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在高速公路换道多场景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平顺性和体验感。此外,算法占用的静态区存储和栈区峰值存储测试对比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低的硬件资源占用率,可满足低算力控制器对资源占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换道系统 解耦规划 两阶段换道 模型预测控制 同步时域 面向量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风格和驾驶员不满度的换道决策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烈 卫立任 +1 位作者 秦增科 胥林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5,共9页
针对现有的驾驶员不满度模型未考虑驾驶风格而导致换道决策难以适应不同类型驾驶员的问题,改进基于前车车速的驾驶员不满度模型,并结合基于椭圆车辆模型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建立基于驾驶风格和驾驶员不满度的换道决策模型.选取15个问题... 针对现有的驾驶员不满度模型未考虑驾驶风格而导致换道决策难以适应不同类型驾驶员的问题,改进基于前车车速的驾驶员不满度模型,并结合基于椭圆车辆模型的最小安全距离模型,建立基于驾驶风格和驾驶员不满度的换道决策模型.选取15个问题作为驾驶员行为问卷(driver behavior questionnaire, DBQ)调查内容,利用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将驾驶风格分为激进型、谨慎型和普通型3类.设计驾驶模拟器试验,采集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换道数据,得到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不满度阈值.通过MATLAB/Simulink和Carsim仿真平台验证换道决策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换道决策模型可根据驾驶员不满度正确产生换道意图,保证换道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适应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使基于驾驶员不满度的换道决策模型更符合驾驶员的实际驾驶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道决策模型 驾驶员不满度 驾驶风格 驾驶模拟器 最小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势场的网联自主车辆换道行为建模
15
作者 魏传宝 曲大义 +2 位作者 康爱平 李奥迪 姬利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754-8760,共7页
为提高智能网联环境下网联自主车辆的换道安全,针对网联自主车辆环境感知及实时通讯的特点,以势场理论为基础,分析车辆不同方向所面临风险变的差异性,对动态车间距进行修正,构建车辆风险势场模型,将网联自主车辆驾驶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为提高智能网联环境下网联自主车辆的换道安全,针对网联自主车辆环境感知及实时通讯的特点,以势场理论为基础,分析车辆不同方向所面临风险变的差异性,对动态车间距进行修正,构建车辆风险势场模型,将网联自主车辆驾驶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以此为基础建立网联自主车辆安全换道距离模型,反映不同运动状态的换道车辆所需要的安全换道距离的变化趋势。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车道和目标车道上车辆的运动状态直接影响换道时所需要的安全距离的大小。可见车辆进行换道操作时需调整自身的运动状态来改变风险势场的分布情况,避免与其他车辆的风险势场发生冲突,影响行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势场 网联自主车辆 距离修正 换道行为模型 安全换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主换道控制模型
16
作者 孙腾超 陈焕明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解决自动驾驶汽车快速安全换道问题,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主换道控制模型。首先建立车辆动力学运动模型,其次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更新模型,最后通过MATLAB/CarSim对学习到的控制策略进行联合仿真验证。... 为解决自动驾驶汽车快速安全换道问题,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主换道控制模型。首先建立车辆动力学运动模型,其次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更新模型,最后通过MATLAB/CarSim对学习到的控制策略进行联合仿真验证。为了使模型更真实可靠,提出将CarSim融入智能体的训练,同时为解决传统模型在换道后期控制效果不理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采样时间的方向盘转角输出模型。结果表明:在60、80 km/h车速下,提出的模型从换道开始到稳定行驶的过程相比于改进前更平顺、快速,验证了模型能够实现一般车速下的自主换道控制,为车辆的自主换道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自主换道模型 深度强化学习 轨迹规划跟踪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挤交通流交织区车道变换行为仿真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孙剑 李克平 杨晓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4174-4178,4182,共6页
拥挤交通流交织区交通运行特征表现为频繁的车道变换和冒险型的驾驶行为,目前广为使用的仿真模型在进行交织区拥挤车辆模拟分析时一般需经过复杂的参数标定过程。研究从分析拥挤状况的交织区运行行为特性出发,利用多智能体建模的优势,... 拥挤交通流交织区交通运行特征表现为频繁的车道变换和冒险型的驾驶行为,目前广为使用的仿真模型在进行交织区拥挤车辆模拟分析时一般需经过复杂的参数标定过程。研究从分析拥挤状况的交织区运行行为特性出发,利用多智能体建模的优势,在传统的强制性车道变换模型中引入换道"协作"机制、换道冲突"协商"机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TESS。然后以上海市快速路系统两处交织区汇入汇出仿真为例,根据实测结果和成熟仿真系统VISSIM、PARAMICS的实验比较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仿真模型 交织区 协作型换道 换道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的车辆换道融合决策模型 被引量:27
18
作者 徐兵 刘潇 +2 位作者 汪子扬 刘飞虎 梁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1-1181,共11页
车辆在执行换道行为时,由于受到较多环境因素影响,难以准确进行换道识别和预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进行特征变换的融合换道决策模型,以仿真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自由换道时的决策行为.采用主体车辆与目标车... 车辆在执行换道行为时,由于受到较多环境因素影响,难以准确进行换道识别和预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进行特征变换的融合换道决策模型,以仿真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自由换道时的决策行为.采用主体车辆与目标车道后车的碰撞时间tlag及车辆周围交通状态变量进行车辆换道行为的建模分析,在NGSIM数据集上对建立的融合换道决策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模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换道决策模型以95.45%的预测准确率超越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GBDT等单一的换道决策模型,获得了最突出的表现.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新引入的换道决策变量tlag对车辆换道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提出的融合换道决策模型能够进一步减少因换道决策误判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 自由换道行为 NGSIM数据集 换道决策模型 碰撞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小客车驾驶员变道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乔建刚 李瑞 周荣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8,共7页
为提高高速公路小客车变换车道时的安全性,通过检测小客车的运行速度、驾驶员心理生理反应参数,采用随机序列函数法将驾驶员心率随机变量转变为相关函数,并应用离散的傅里叶变换方法分析驾驶员行车心率的功率谱;研究驾驶员变道行为与速... 为提高高速公路小客车变换车道时的安全性,通过检测小客车的运行速度、驾驶员心理生理反应参数,采用随机序列函数法将驾驶员心率随机变量转变为相关函数,并应用离散的傅里叶变换方法分析驾驶员行车心率的功率谱;研究驾驶员变道行为与速度、交通量和驾驶员心理生理反应的关系,构建高速公路小客车驾驶员变道行为模型,描述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安全性。研究表明:小客车自由变道和超车变道时,驾驶员瞳孔尺寸小于5.0 mm,心率增长率小于27%,行车安全性较高;争抢变道和强行变道时,驾驶员表现为紧张甚至恐惧,容易发生误操作,安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道行为 高速公路 交通安全 心理反应 变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汽车紧急换道控制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凤娇 魏民祥 +1 位作者 黄丽琼 赵万忠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4,共8页
针对高速行驶车辆纵向制动避撞的不足,以及传统控制方法难以求解换道过程中的多目标多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汽车紧急换道控制策略。该策略以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为预测基础模型,规划了期望换道路径曲线,建立... 针对高速行驶车辆纵向制动避撞的不足,以及传统控制方法难以求解换道过程中的多目标多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汽车紧急换道控制策略。该策略以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为预测基础模型,规划了期望换道路径曲线,建立了合适的安全距离模型,并以车辆前轮转角为控制变量,以跟踪期望路径为控制目标,将最优控制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紧急换道控制系统能控制车辆在高速情况下完成期望换道路径规划,重合度高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换道 换道路径 安全距离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