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一种民间法哲学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姚选民 《云梦学刊》 2021年第1期36-43,共8页
从民间法哲学视角来看,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国家层面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而且亦包括国际社会层面民间法(即国际民间法)与国家法(即国际官方法)之间的关系。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为三大维度:首先,一般... 从民间法哲学视角来看,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国家层面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而且亦包括国际社会层面民间法(即国际民间法)与国家法(即国际官方法)之间的关系。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为三大维度:首先,一般意义上民间法与官方法(包括国家法)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并行的独立存在;其次,一般意义上民间法与官方法(包括国家法)的关系呈现为一种结构性的独立存在;再次,一般意义上民间法与官方法(包括国家法)之间的关系还有其国际向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法哲学 国家法 国际民间法 国际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民间服饰中“线”的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柴娟 崔荣荣 牛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93,共6页
文章依据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带有线造型的服饰品,详细分析线饰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的构成特征。首先将线形的构成方式进行分类归纳;其次分析民间服饰中的线形在构成中表现的装饰艺术,并依托实物阐述其线饰特点;最后对线形在构成... 文章依据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带有线造型的服饰品,详细分析线饰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的构成特征。首先将线形的构成方式进行分类归纳;其次分析民间服饰中的线形在构成中表现的装饰艺术,并依托实物阐述其线饰特点;最后对线形在构成艺术中表现的传统美和构成规律进行探究,归纳总结出民间服饰中线在构成法则中表现出对称与节奏的形式美、写实与会意性的线饰造型美感、美用一体的功能性美感等,了解线饰真正的内涵和底蕴,从而将线条的美感运用到现代设计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特征 线形 民间服饰 近代汉族 构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著作权的觉醒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大岗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0-83,共4页
长期以来,我们没有保护民族民间音乐著作权的观念,出现了一些民族民间音乐著作权“张冠李戴”的现象,结果引起了一些本不应有的争议。好在我们已经开始关心这个问题,民族民间音乐著作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关键词 民族民间音乐 著作权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条件下我国农村法律秩序的特征与调适初探——以民间法为视域
4
作者 董海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385-20387,共3页
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农村社会的改革始终处于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地位。从政治、经济、文化阐述了社会转型下我国农村现状,剖析了社会转型条件下农村法律秩序的特征,提出农村社会构筑兼具现代性与地方性的法律秩序是农村实现法治现... 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农村社会的改革始终处于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地位。从政治、经济、文化阐述了社会转型下我国农村现状,剖析了社会转型条件下农村法律秩序的特征,提出农村社会构筑兼具现代性与地方性的法律秩序是农村实现法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法律秩序 民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法正义观的转型
5
作者 李川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3-67,共5页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正义观 抽象正义观 民间法 国家法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法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杰宏 严妍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3-96,共4页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已成为现代文化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但在科技革命和国际化浪潮中,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正面临着不正当利用,甚至是扭曲破坏的危险。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著作权特点的差异,使得现有的著作权法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时...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已成为现代文化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但在科技革命和国际化浪潮中,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正面临着不正当利用,甚至是扭曲破坏的危险。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著作权特点的差异,使得现有的著作权法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时具有局限性。我国应在专门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中明确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与保护范围等,同时政府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应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著作权法 专门法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中“辟邪”现象的一般规律
7
作者 许平山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7-88,共2页
民俗文化中辟邪现象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器物辟邪、仪式辟邪是十分丰富多样,老百姓辟邪的理念、心态、行为,尽管十分古怪深奥,但却存在一定的普遍规律可循:心理转换律、邀宠律、移易律。通过规律易于我们找寻诸如民风民俗、伦理道德观念... 民俗文化中辟邪现象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器物辟邪、仪式辟邪是十分丰富多样,老百姓辟邪的理念、心态、行为,尽管十分古怪深奥,但却存在一定的普遍规律可循:心理转换律、邀宠律、移易律。通过规律易于我们找寻诸如民风民俗、伦理道德观念、传统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处世哲学、社会心态、行为规范、地域文化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辟邪 民间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武术传承人村落治理中的礼治与法治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学松 杨海晨 陈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7,共7页
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等方法,以金斗洋畲族武术传承人的村落治理实践为研究主题,探讨村落礼治、法治及礼法合治是如何以村落武术或村落武术传承人为媒介而推行的。研究发现,金斗洋畲族村的村落治理延续了传统的礼治方式... 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等方法,以金斗洋畲族武术传承人的村落治理实践为研究主题,探讨村落礼治、法治及礼法合治是如何以村落武术或村落武术传承人为媒介而推行的。研究发现,金斗洋畲族村的村落治理延续了传统的礼治方式,畲族武术的"在野之礼"成为村落治理的工具;在畲族武术传承人授武场域、授徒性别选择、用武方式等方面将法律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促生了"以礼入法"行为的实践达成。研究认为,以武术的"在野之礼"等形成的村落治理传统并不会随着村落普法的推进而在短时间内消亡,"礼法合治"将是当前转型时期村落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并伴随乡土社会的发展持续产生效能,村落武术之礼文化及传承人的身体力行成为这种治理格局型塑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 法治 民间武术 武术传承人 村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戏曲的翘楚之作——紫阳民歌剧《嫁嫂》解读
9
作者 戴承元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嫁嫂》开创了"紫阳民歌剧"这一新的地方戏曲艺术体式。从文本的角度分析,其普世价值的戏剧主题、强烈的喜剧效果和极富生活情趣的戏剧语言,使剧作充满了艺术魅力。《嫁嫂》的成功,对于当代中国戏曲的创作与改编具有很强的... 《嫁嫂》开创了"紫阳民歌剧"这一新的地方戏曲艺术体式。从文本的角度分析,其普世价值的戏剧主题、强烈的喜剧效果和极富生活情趣的戏剧语言,使剧作充满了艺术魅力。《嫁嫂》的成功,对于当代中国戏曲的创作与改编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阳民歌剧 《嫁嫂》 主题 喜剧效果 戏剧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成文法在农村的困境与出路
10
作者 张卉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688-17690,共3页
农村的成文法数量不断增加,立法质量有所提高,内容上覆盖农村组织法、农村土地法、农村环境保护法、农业科技法等多个种类,形成了以《农业法》为中心,初具规模的农业法律体系。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律移植中存在的弊端,社... 农村的成文法数量不断增加,立法质量有所提高,内容上覆盖农村组织法、农村土地法、农村环境保护法、农业科技法等多个种类,形成了以《农业法》为中心,初具规模的农业法律体系。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律移植中存在的弊端,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及硬件建设和配套制度的滞后与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农民法律意识落后,对成文法内容的不了解和对其功能的漠视,成为成文法在农村面临的困境。为了摆脱农村成文法的困境,需要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促进法律与农民的对接,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完善法律硬件建设和配套制度,加快农村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文法 法律移植 村规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法与农村社会纠纷解决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小浪 张晓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363-364,共2页
农村社会纠纷与民间法有着"天然亲和"。正是在法官对大小前提的建构过程中,为民间法适用农村社会纠纷打开了通道,而从提升法治认同感和维持农村社会秩序的角度,民间法的司法适用,也有着重要的法制意义。特别是在农村社会妇女... 农村社会纠纷与民间法有着"天然亲和"。正是在法官对大小前提的建构过程中,为民间法适用农村社会纠纷打开了通道,而从提升法治认同感和维持农村社会秩序的角度,民间法的司法适用,也有着重要的法制意义。特别是在农村社会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彩礼问题、相邻关系问题等具体纠纷中,民间法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法 农村社会纠纷 司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蝴蝶纹样的造型艺术探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爱波 崔荣荣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5-69,共5页
蝴蝶纹样是中国的传统纹样,其形象传承已久,在中国民间服饰上甚是常见。以江南大学近代民间服饰传习馆中服饰上的蝴蝶纹样为研究对象,对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上蝴蝶纹样的造型艺术进行探究。对其造型进行详细的划分,首先对常见的蝴蝶纹样造... 蝴蝶纹样是中国的传统纹样,其形象传承已久,在中国民间服饰上甚是常见。以江南大学近代民间服饰传习馆中服饰上的蝴蝶纹样为研究对象,对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上蝴蝶纹样的造型艺术进行探究。对其造型进行详细的划分,首先对常见的蝴蝶纹样造型进行归纳,其次对造型醒目特殊的蝴蝶纹样进行解析,分析蝴蝶纹样造型上的艺术之美,总结蝴蝶纹样的造型特点,挖掘其独具的艺术内涵,最终剖析所研究的蝴蝶纹样在造型中所体现的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蝴蝶纹样的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纹样 近代汉族 民间服饰 造型艺术 造型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权流转过程中民间习惯与国家法的碰撞与融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姣姣 陈永富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28,31,共5页
国家法主导下的林权流转激发了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林业产业化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实际操作难、缺乏统一规定等不足;民间的林权流转规则蕴含了特定群体的习俗、习惯,这些规则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家法当前所存在的不足,却也... 国家法主导下的林权流转激发了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林业产业化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实际操作难、缺乏统一规定等不足;民间的林权流转规则蕴含了特定群体的习俗、习惯,这些规则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家法当前所存在的不足,却也相应地因为过分依赖熟人社会、程序不规范等掣肘了林权流转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在进行林权流转改革的道路上,应认真厘清国家法和民间习惯的优势与不足,实现国家法和民间习惯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 林权流转 民间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民歌《小女婿》的抒情维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波 《艺术探索》 2007年第6期152-153,共2页
近代江汉平原农村曾经流传着许多以小女婿婚俗为内容的民歌。其中天门民歌《小女婿》独特的美学特性表现在四个方面:怨而不怒的抒情基调,以悲为美的美学追求,方音浓重的抒情色彩和一领众和式的抒情结构。作品记录了下层人民的时代情感,... 近代江汉平原农村曾经流传着许多以小女婿婚俗为内容的民歌。其中天门民歌《小女婿》独特的美学特性表现在四个方面:怨而不怒的抒情基调,以悲为美的美学追求,方音浓重的抒情色彩和一领众和式的抒情结构。作品记录了下层人民的时代情感,体现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民歌 《小女婿》 抒情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现代乡规民约的民间法理论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瑶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6-89,共4页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乡规民约中流淌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对乡村治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规民约作为民间法的一种,...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乡规民约中流淌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对乡村治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规民约作为民间法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调整国家法所不能到达的地方。然而,乡规民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要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必须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乡规民约 民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的民间规约与社会秩序 被引量:4
16
作者 卞利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02,共10页
明清时期,作为规范社会、经济、文化与教育等领域秩序,维护某一特定地域或组织人群权益的民间规约发展到鼎盛时期,举凡村规民约、宗族规约、会馆、公所暨行业类规约、寺庙宫观等宗教设施管理类规约,以及日常生活类规约,可谓是应有尽有,... 明清时期,作为规范社会、经济、文化与教育等领域秩序,维护某一特定地域或组织人群权益的民间规约发展到鼎盛时期,举凡村规民约、宗族规约、会馆、公所暨行业类规约、寺庙宫观等宗教设施管理类规约,以及日常生活类规约,可谓是应有尽有,呈现出内容丰富、类型繁多、形式多样等特征。在"遵国法"即不违反国家法律的条件下,各类民间规约与国家法律一道,彼此渗透,互相配合,良性互动,共同发挥了维护明清时期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的功能,成为国家法律不可或缺的必要补充和自然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代 民间规约 国家法律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纹样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的构成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爱波 崔荣荣 左洪芬 《服装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44-549,共6页
依据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带有蝴蝶纹样的服饰品,解析蝴蝶纹样中点、线、面3要素的构成特征,发现"圆点"元素出现频率最高,线元素中"曲线"元素最为常见,面元素多为具象形式展现。归纳出蝴蝶纹样在近代汉族民间... 依据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带有蝴蝶纹样的服饰品,解析蝴蝶纹样中点、线、面3要素的构成特征,发现"圆点"元素出现频率最高,线元素中"曲线"元素最为常见,面元素多为具象形式展现。归纳出蝴蝶纹样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上的3种构成方式,分别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进而总结出蝴蝶纹样构成特征所体现的规律,即基于蝴蝶的自然形态形成纹样,且构成方式受限于不同服装及饰品的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纹样 近代汉族 民间服饰 构成要素 构成方式 构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与回应:民国广东地区的民间法律生态——以《广州民国日报》“法律问答”栏为中心
18
作者 许峰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广州民国日报》"法律问答"栏真实地记录了底层民众对与其利益攸关的问题所发出的声音,这些问题涉及婚姻、继承、商业等方面的纠纷。通过"法律问答"这种新颖的方式,不但民众的诉求得到某种程度的表达,而且在自觉... 《广州民国日报》"法律问答"栏真实地记录了底层民众对与其利益攸关的问题所发出的声音,这些问题涉及婚姻、继承、商业等方面的纠纷。通过"法律问答"这种新颖的方式,不但民众的诉求得到某种程度的表达,而且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就接受了细致的"普法"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问答” 法律生态 离婚 重婚 女子财产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习惯与法律的互动——以农村土地利用为切入点
19
作者 赵小浪 张晓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343-344,347,共3页
伴随着"本土资源论"、"民间法"等多元法律概念的流行,民间规范与法律的的互动也开始被认同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范式。从农村土地利用中的民间习惯着眼,考察了习惯对法律的影响,及习惯自身相对独立的社会控制功能,并... 伴随着"本土资源论"、"民间法"等多元法律概念的流行,民间规范与法律的的互动也开始被认同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范式。从农村土地利用中的民间习惯着眼,考察了习惯对法律的影响,及习惯自身相对独立的社会控制功能,并对民间习惯对制定法的现实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法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习惯 私人监控 制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古村落寺庙祠类建筑空间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以宁波东钱湖域古村落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孔惟洁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6期80-84,185,共6页
浙东地区的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传统,构成了丰富而生动的乡土色彩。至今这些空间转化为乡村文化场所,依然延续着公共属性。本文从浙东地区民间的类型与文化特色出发,以宁波东钱湖周边的村落为例,研究乡村空间的选址、建筑色彩、建筑型制... 浙东地区的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传统,构成了丰富而生动的乡土色彩。至今这些空间转化为乡村文化场所,依然延续着公共属性。本文从浙东地区民间的类型与文化特色出发,以宁波东钱湖周边的村落为例,研究乡村空间的选址、建筑色彩、建筑型制与场所环境特征,分析其历史演化的规律,为营造乡村公共环境、延续集体记忆提供历史依据,对塑造地方认同与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空间特征 演化规律 东钱湖 传统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