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20年新疆伽师MS6.4地震震源区微震检测与目录完备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梁姗姗
张广伟
+2 位作者
邹立晔
刘艳琼
姬运达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5-1492,共8页
中强地震发生后,地震检测因受到尾波的干扰可能会遗漏部分微震事件,影响地震目录的完备性。文章利用波形模板匹配方法对2020年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开展微震检测,相比原始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一地震目录,新检测出1 756个微震事件,地...
中强地震发生后,地震检测因受到尾波的干扰可能会遗漏部分微震事件,影响地震目录的完备性。文章利用波形模板匹配方法对2020年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开展微震检测,相比原始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一地震目录,新检测出1 756个微震事件,地震数量增加了1.3倍。基于检测后的余震目录计算最小完备震级为ML1.2,地震活动性b值为0.76,较原始目录的ML1.6和0.77均有所降低。通过伽师震源区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前震序列在主震前短时间内(前36小时)出现地震活动的密集增强,相应的b值显示为低值;主震发生后地震序列完备震级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备震级缓慢降低并趋于稳定,并且呈周期性的波动。本研究提高了伽师震源区地震目录的完备性,为精细化描述该地区地震序列时空演化特征提供了关键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
m
s6.4
震源区
微震检测
最小完备震级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
被引量:
5
2
作者
崔仁胜
赵翠萍
+1 位作者
周连庆
陈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9-344,共16页
文中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呈NNW和近EW 2个优势方向分布,其中NNW向余震条带长约20km,近EW向余震条带长约40km。NN...
文中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呈NNW和近EW 2个优势方向分布,其中NNW向余震条带长约20km,近EW向余震条带长约40km。NNW向条带的发震断层倾角较陡,倾向W;近EW向条带的发震断层西侧倾角较陡,向E逐渐变缓,略S倾。M_(S)6.4主震深度为14.9km,地震序列优势分布于10~20km深度,近EW向的余震深度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变浅的特征。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M_(S)6.4主震和2次5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以逆冲为主,2020年1月18日M_(S)5.7前震以走滑为主。利用ISOLA方法对M_(S)6.4主震进行多源模型反演,结果显示主震由走滑和逆冲性质的2个子事件组成。推测M_(S)6.4地震发生在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滑脱面以下的中下地壳,主震由NNW向W倾的高角度隐伏断裂和近EW向S倾构造先后破裂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
m
_(S)6.4地震
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李金
蒋海昆
+1 位作者
魏芸芸
孙昭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7-376,共20页
文中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0年1月19日伽师M_(S)6.4主震、前震和部分M_(S)≥3.6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利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伽师6.4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伽师6.4级...
文中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0年1月19日伽师M_(S)6.4主震、前震和部分M_(S)≥3.6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利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伽师6.4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伽师6.4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面特征,探讨可能的发震构造。初步结果显示,利用CAP方法得到6.4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190°,倾角32°,滑动角31°;节面Ⅱ,走向74°,倾角73°,滑动角118°,震源深度为12.1km,表明其为一次逆冲型地震事件。而5.4级前震为一次走滑型地震事件,震源深度为17.1km,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83°,倾角78°,滑动角173°;节面Ⅱ,走向174°,倾角83°,滑动角12°。根据重新定位结果,结合震源区附近构造地质背景推断,5.4级前震的发震构造为NNW向高倾角走滑断裂L 0,其可能为1997—1998年伽师震群NNW向发震构造体系的分支断裂。由于绝大多数余震分布在L 0断裂东侧,判断L 0及相关断层对余震分布可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根据主震的位置和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震源区断裂的产状特征推测,伽师6.4级主震的发震构造为SN向的缓倾角破裂,其滑动可能主要集中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滑脱面附近的区域,但伽师6.4级地震可能引起了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多条断裂同时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6.4级地震
震源位置
震源机制解
多阶段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0年新疆伽师MS6.4地震震源区微震检测与目录完备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梁姗姗
张广伟
邹立晔
刘艳琼
姬运达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5-1492,共8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13703Y)。
文摘
中强地震发生后,地震检测因受到尾波的干扰可能会遗漏部分微震事件,影响地震目录的完备性。文章利用波形模板匹配方法对2020年新疆伽师MS6.4地震序列开展微震检测,相比原始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一地震目录,新检测出1 756个微震事件,地震数量增加了1.3倍。基于检测后的余震目录计算最小完备震级为ML1.2,地震活动性b值为0.76,较原始目录的ML1.6和0.77均有所降低。通过伽师震源区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前震序列在主震前短时间内(前36小时)出现地震活动的密集增强,相应的b值显示为低值;主震发生后地震序列完备震级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备震级缓慢降低并趋于稳定,并且呈周期性的波动。本研究提高了伽师震源区地震目录的完备性,为精细化描述该地区地震序列时空演化特征提供了关键数据基础。
关键词
伽师
m
s6.4
震源区
微震检测
最小完备震级
地震活动性
Keywords
focal area of jiashi m s6.4 earthquake
m
icroseis
m
ic detection
m
ini
m
u
m
m
agnitude
of
co
m
pleteness
seis
m
icity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
被引量:
5
2
作者
崔仁胜
赵翠萍
周连庆
陈阳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9-344,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1503905-5)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IEF010205,2018IES0401)共同资助。
文摘
文中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呈NNW和近EW 2个优势方向分布,其中NNW向余震条带长约20km,近EW向余震条带长约40km。NNW向条带的发震断层倾角较陡,倾向W;近EW向条带的发震断层西侧倾角较陡,向E逐渐变缓,略S倾。M_(S)6.4主震深度为14.9km,地震序列优势分布于10~20km深度,近EW向的余震深度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变浅的特征。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M_(S)6.4主震和2次5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以逆冲为主,2020年1月18日M_(S)5.7前震以走滑为主。利用ISOLA方法对M_(S)6.4主震进行多源模型反演,结果显示主震由走滑和逆冲性质的2个子事件组成。推测M_(S)6.4地震发生在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滑脱面以下的中下地壳,主震由NNW向W倾的高角度隐伏断裂和近EW向S倾构造先后破裂组成。
关键词
伽师
m
_(S)6.4地震
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Keywords
jiashi
m
_(S)6.4
earthquake
earthquake
relocation
focal
m
echanis
m
seis
m
ogenic fault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李金
蒋海昆
魏芸芸
孙昭杰
机构
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乌鲁木齐中亚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喀什基准台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7-376,共20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0D01A8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3305,2018YFC1503206)
+1 种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1042)
新疆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计划(XJDZCXTD2020-3)共同资助。
文摘
文中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0年1月19日伽师M_(S)6.4主震、前震和部分M_(S)≥3.6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利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伽师6.4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伽师6.4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面特征,探讨可能的发震构造。初步结果显示,利用CAP方法得到6.4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190°,倾角32°,滑动角31°;节面Ⅱ,走向74°,倾角73°,滑动角118°,震源深度为12.1km,表明其为一次逆冲型地震事件。而5.4级前震为一次走滑型地震事件,震源深度为17.1km,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83°,倾角78°,滑动角173°;节面Ⅱ,走向174°,倾角83°,滑动角12°。根据重新定位结果,结合震源区附近构造地质背景推断,5.4级前震的发震构造为NNW向高倾角走滑断裂L 0,其可能为1997—1998年伽师震群NNW向发震构造体系的分支断裂。由于绝大多数余震分布在L 0断裂东侧,判断L 0及相关断层对余震分布可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根据主震的位置和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震源区断裂的产状特征推测,伽师6.4级主震的发震构造为SN向的缓倾角破裂,其滑动可能主要集中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滑脱面附近的区域,但伽师6.4级地震可能引起了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多条断裂同时活动。
关键词
伽师6.4级地震
震源位置
震源机制解
多阶段定位方法
Keywords
jiashi
m
_(S)6.4
earthquake
focal
location
focal
m
echanis
m
solution
m
ulti-step locating
m
ethod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20年新疆伽师MS6.4地震震源区微震检测与目录完备性分析
梁姗姗
张广伟
邹立晔
刘艳琼
姬运达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和发震构造
崔仁胜
赵翠萍
周连庆
陈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
李金
蒋海昆
魏芸芸
孙昭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