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油对水相泡沫稳定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贾新刚
燕永利
+1 位作者
屈撑囤
张宁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了评述原油对水相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别介绍了原油在水相泡沫中的存在状态,原油对泡沫的稳定或破坏机理。原油对泡沫的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稳泡或消泡也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作业中,诸如泡沫驱油、泡沫堵水、堵气、...
为了评述原油对水相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别介绍了原油在水相泡沫中的存在状态,原油对泡沫的稳定或破坏机理。原油对泡沫的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稳泡或消泡也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作业中,诸如泡沫驱油、泡沫堵水、堵气、泡沫排液、泡沫压裂等作业效率。重点阐述了假乳液膜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总结出原油在水相泡沫体系中以溶解油或乳化油两种状态存在。原油溶解于水相胶束中(溶解油)可降低泡沫的稳定性。大多原油在水相泡沫中以乳化油滴形式存在,油滴与气泡之间被假乳液膜隔开,假乳液膜决定了泡沫体系的稳定性。假乳液膜稳定性好能促进三相泡沫的稳定性;而假乳液膜稳定性差就加剧了三相泡沫地破裂。通过评述指出了原油与水相泡沫相互作用研究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泡沫
原油
假乳液膜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油起泡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瑞玉
冯文金
+4 位作者
韩梅
李亚茹
张倩
郭爱军
刘晨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0,共7页
采用降压法研究原油的性质、温度、原油含水量、溶解气体的类型对原油起泡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越高、黏度越大,其泡沫的稳定性越大,消泡速率越小;原油的泡沫体积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消泡速...
采用降压法研究原油的性质、温度、原油含水量、溶解气体的类型对原油起泡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越高、黏度越大,其泡沫的稳定性越大,消泡速率越小;原油的泡沫体积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消泡速率随温度提高而增大;模拟气、CO_(2)和N_(2)具有不同趋势的泡沫衰减曲线;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越小,泡沫的稳定时间越长,且原油的黏度越高泡沫出现峰值的时间越晚,峰值维持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泡沫
原油组成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SiO_(2)/触变性聚合物提高泡沫遇油稳定性机理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旭
蒲春生
+4 位作者
丁云鹏
刘静
张超
陈泽宇
高振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24-2828,2833,共6页
如何提升泡沫在原油存在条件下的稳定性是泡沫提高采收率领域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泡沫遇油稳定性静态评价、微观刻蚀模型泡沫驱油、微观表征实验等手段系统的研究了新型SDBS/纳米SiO_(2)/触变性聚合物(WTP)泡沫体系的遇油稳定性及其稳泡...
如何提升泡沫在原油存在条件下的稳定性是泡沫提高采收率领域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泡沫遇油稳定性静态评价、微观刻蚀模型泡沫驱油、微观表征实验等手段系统的研究了新型SDBS/纳米SiO_(2)/触变性聚合物(WTP)泡沫体系的遇油稳定性及其稳泡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泡沫,SDBS/纳米SiO_(2)/WTP泡沫在原油存在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当原油流向气泡之间的液膜时,触变性聚合物在液膜中形成的空间网络所产生的高粘度将抑制原油向液膜侵入。纳米SiO_(2)颗粒在液膜表面吸附形成的“固体外壳”则可以大大增加油相的流动阻力,同时降低液膜排水后的气泡聚结速率。泡沫遇油稳定性的增强可提高其在裂缝性低渗油藏中的调剖及驱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触变性聚合物
遇油稳定性
液膜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4
4
作者
樊西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4-388,共5页
本文综述了泡沫驱油过程中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运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了原油与泡沫相互作用的强弱,将原油存在下泡沫的稳定性与液膜数相关联。微观模型观察结果表明,原油对泡沫稳定性影响的程度与原油性质有关,一般来说泡沫在轻质...
本文综述了泡沫驱油过程中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运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了原油与泡沫相互作用的强弱,将原油存在下泡沫的稳定性与液膜数相关联。微观模型观察结果表明,原油对泡沫稳定性影响的程度与原油性质有关,一般来说泡沫在轻质原油存在下的稳定性小于在重质原油存在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泡沫
稳定性
原油
泡沫驱油
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坨11区块泡沫驱油的室内研究与现场实践
被引量:
15
5
作者
寇永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胜利油田坨11区块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油藏地温~60℃,平均渗透率~1.5 μm2,地层水矿化度12.4 g/L,含Ca2++M2+580 mg/L.筛选出了发泡剂DP-4,其5 g/L溶液形成的氮气泡沫表现粘度μa=789.5 mPa·s,阻力系数FR=1579,残余...
胜利油田坨11区块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油藏地温~60℃,平均渗透率~1.5 μm2,地层水矿化度12.4 g/L,含Ca2++M2+580 mg/L.筛选出了发泡剂DP-4,其5 g/L溶液形成的氮气泡沫表现粘度μa=789.5 mPa·s,阻力系数FR=1579,残余阻力系数FRR=186,加入聚合物HPAM(0.5~2.5 g/L)对μa和FR影响不大,但使FRR急剧增至488.5~737.0.气液比为1:1和2:1时聚合物复合氮气泡沫的FR均在1500以上,表明该泡沫体系有强封堵能力;FR随渗透率增大(0.7~10μm2)由1100增至4200,表明该泡沫体系的封堵具有渗透率选择性.在油饱和人造岩心上,在水驱之后注入DP-4/HPAM氮气泡沫使采收率由54%提高至79%.在坨11北区1口油井注入DP-4/HPAM(10~5/2.0~1.8 g/L)氮气泡沫,气液比1:1,共注入地面氮气6.044×105m3,DP-434.75 t,HPAM 1.1t,周围4口同层位油井平均含水由71.5%降至44.7%,15个月增产油12072 t,减产水6445m3,且仍处于增产有效期.图4表2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泡沫
聚合物稳定泡沫
氮气泡沫
配方研究
封堵能力
驱油能力
泡沫驱油
高含水油藏
稠油油藏
胜利坨11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降压发泡装置对CO_(2)驱原油发泡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左丽丽
孙成威
+1 位作者
张琦
崔轩榕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09,115,共7页
CO_(2)驱原油中含有沥青质和蜡时,容易形成稳定泡沫,导致气液分离效率下降、延长油气分离时间等问题。为此,采用降压法原油泡沫性能测试装置模拟CO_(2)驱采出原油在分离器内的流动降压工况,将发泡系数和稳泡系数作为原油泡沫性能的评价...
CO_(2)驱原油中含有沥青质和蜡时,容易形成稳定泡沫,导致气液分离效率下降、延长油气分离时间等问题。为此,采用降压法原油泡沫性能测试装置模拟CO_(2)驱采出原油在分离器内的流动降压工况,将发泡系数和稳泡系数作为原油泡沫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了沥青质和蜡晶协同作用对CO_(2)驱原油发泡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原油发泡力随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强,沥青质质量分数在0.0%~0.2%区间内泡沫稳定性随其增大而增强,沥青质质量分数在0.2%~0.8%区间内随其增大而下降;蜡晶质量分数在0.0%~0.4%区间内原油发泡力随其增大而下降,蜡晶质量分数在0.4%~0.8%区间内随其增大而增强,泡沫稳定性随蜡晶质量分数的增大而显著增强;沥青质和蜡晶协同作用时会相互促进其对原油发泡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油气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蜡晶
CO_(2)驱原油
油气分离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泡沫-原油作用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庞诗师
蒲万芬
+3 位作者
李玥洋
刘哲知
王崇阳
刘寅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5-359,共5页
为了更好的认识原油与泡沫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原油类型、油相含量、表面活性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类型、矿化度、烷烃链长和聚合物加量对泡沫与原油作用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加油前后的泡沫析液半衰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原...
为了更好的认识原油与泡沫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原油类型、油相含量、表面活性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类型、矿化度、烷烃链长和聚合物加量对泡沫与原油作用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加油前后的泡沫析液半衰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不同,TK729油对泡沫的稳定作用最强。在一定油相含量范围内,轻质油和重质油都可以提高泡沫的稳定性。不同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原油的敏感性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遇油稳定性最好。在两性表面活性剂Mz和As(复配质量比1:2)体系中加入20%TK729油,当表面活性剂加量低于0.05%时,原油起消泡作用;当其加量高于0.075%时,原油起稳泡作用。矿化度的升高对泡沫与油作用的稳定性不利,在矿化度低于5×10^4mg/L时,油起稳泡作用,矿化度高于10×10^4mg/L时,油起消泡作用;碳数大于16的长链烷烃起稳泡作用,短链烷烃起消泡作用;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提高泡沫遇油的稳定性,聚合物加量越大,泡沫稳定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稳定性
原油
表面活性剂
半衰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油对水相泡沫稳定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贾新刚
燕永利
屈撑囤
张宁生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9,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060400299)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NO.07JK367)
文摘
为了评述原油对水相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别介绍了原油在水相泡沫中的存在状态,原油对泡沫的稳定或破坏机理。原油对泡沫的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稳泡或消泡也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作业中,诸如泡沫驱油、泡沫堵水、堵气、泡沫排液、泡沫压裂等作业效率。重点阐述了假乳液膜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总结出原油在水相泡沫体系中以溶解油或乳化油两种状态存在。原油溶解于水相胶束中(溶解油)可降低泡沫的稳定性。大多原油在水相泡沫中以乳化油滴形式存在,油滴与气泡之间被假乳液膜隔开,假乳液膜决定了泡沫体系的稳定性。假乳液膜稳定性好能促进三相泡沫的稳定性;而假乳液膜稳定性差就加剧了三相泡沫地破裂。通过评述指出了原油与水相泡沫相互作用研究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相泡沫
原油
假乳液膜
稳定性
Keywords
aqueous
foam
crude
oil
pseudoemulsion film
stability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油起泡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瑞玉
冯文金
韩梅
李亚茹
张倩
郭爱军
刘晨光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工艺所
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76313)。
文摘
采用降压法研究原油的性质、温度、原油含水量、溶解气体的类型对原油起泡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越高、黏度越大,其泡沫的稳定性越大,消泡速率越小;原油的泡沫体积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消泡速率随温度提高而增大;模拟气、CO_(2)和N_(2)具有不同趋势的泡沫衰减曲线;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越小,泡沫的稳定时间越长,且原油的黏度越高泡沫出现峰值的时间越晚,峰值维持时间越长。
关键词
原油泡沫
原油组成
泡沫稳定性
Keywords
crude
oil
foam
crude
oil
composition
foam
stability
分类号
TE86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SiO_(2)/触变性聚合物提高泡沫遇油稳定性机理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旭
蒲春生
丁云鹏
刘静
张超
陈泽宇
高振东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庆油田公司第七采油厂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24-2828,2833,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20YFA0711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4320)。
文摘
如何提升泡沫在原油存在条件下的稳定性是泡沫提高采收率领域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泡沫遇油稳定性静态评价、微观刻蚀模型泡沫驱油、微观表征实验等手段系统的研究了新型SDBS/纳米SiO_(2)/触变性聚合物(WTP)泡沫体系的遇油稳定性及其稳泡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泡沫,SDBS/纳米SiO_(2)/WTP泡沫在原油存在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当原油流向气泡之间的液膜时,触变性聚合物在液膜中形成的空间网络所产生的高粘度将抑制原油向液膜侵入。纳米SiO_(2)颗粒在液膜表面吸附形成的“固体外壳”则可以大大增加油相的流动阻力,同时降低液膜排水后的气泡聚结速率。泡沫遇油稳定性的增强可提高其在裂缝性低渗油藏中的调剖及驱油能力。
关键词
纳米SiO_(2)
触变性聚合物
遇油稳定性
液膜排水
Keywords
nano-SiO_(2)
thixotropic polymer
foam st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crude oil
liquid film dra
in
age
分类号
TQ127.2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TQ42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4
4
作者
樊西惊
机构
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化工系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4-388,共5页
文摘
本文综述了泡沫驱油过程中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运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了原油与泡沫相互作用的强弱,将原油存在下泡沫的稳定性与液膜数相关联。微观模型观察结果表明,原油对泡沫稳定性影响的程度与原油性质有关,一般来说泡沫在轻质原油存在下的稳定性小于在重质原油存在下的稳定性。
关键词
水基泡沫
稳定性
原油
泡沫驱油
油层
Keywords
Water Base
foam
s,
stability
,
foam
/
crude
oil
in
teraction,
foam
Lamella Breakdown, Criteria for
foam
Destabilization,
foam
Destabilization Mechanisms, Review
分类号
TE357.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坨11区块泡沫驱油的室内研究与现场实践
被引量:
15
5
作者
寇永强
机构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二公司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文摘
胜利油田坨11区块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油藏地温~60℃,平均渗透率~1.5 μm2,地层水矿化度12.4 g/L,含Ca2++M2+580 mg/L.筛选出了发泡剂DP-4,其5 g/L溶液形成的氮气泡沫表现粘度μa=789.5 mPa·s,阻力系数FR=1579,残余阻力系数FRR=186,加入聚合物HPAM(0.5~2.5 g/L)对μa和FR影响不大,但使FRR急剧增至488.5~737.0.气液比为1:1和2:1时聚合物复合氮气泡沫的FR均在1500以上,表明该泡沫体系有强封堵能力;FR随渗透率增大(0.7~10μm2)由1100增至4200,表明该泡沫体系的封堵具有渗透率选择性.在油饱和人造岩心上,在水驱之后注入DP-4/HPAM氮气泡沫使采收率由54%提高至79%.在坨11北区1口油井注入DP-4/HPAM(10~5/2.0~1.8 g/L)氮气泡沫,气液比1:1,共注入地面氮气6.044×105m3,DP-434.75 t,HPAM 1.1t,周围4口同层位油井平均含水由71.5%降至44.7%,15个月增产油12072 t,减产水6445m3,且仍处于增产有效期.图4表2参2.
关键词
水基泡沫
聚合物稳定泡沫
氮气泡沫
配方研究
封堵能力
驱油能力
泡沫驱油
高含水油藏
稠油油藏
胜利坨11区块
Keywords
water base
foam
polymer stabilized
foam
nitrogen
foam
formulations
seal
in
g/plugglng capacity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foam
flood
high water cut reservoirs
heavy
crude
oil
reservoirs
Block Tuo- 11
in
Shengli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降压发泡装置对CO_(2)驱原油发泡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左丽丽
孙成威
张琦
崔轩榕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09,1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油气分离下二氧化碳析出对原油发泡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51504270)。
文摘
CO_(2)驱原油中含有沥青质和蜡时,容易形成稳定泡沫,导致气液分离效率下降、延长油气分离时间等问题。为此,采用降压法原油泡沫性能测试装置模拟CO_(2)驱采出原油在分离器内的流动降压工况,将发泡系数和稳泡系数作为原油泡沫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了沥青质和蜡晶协同作用对CO_(2)驱原油发泡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原油发泡力随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强,沥青质质量分数在0.0%~0.2%区间内泡沫稳定性随其增大而增强,沥青质质量分数在0.2%~0.8%区间内随其增大而下降;蜡晶质量分数在0.0%~0.4%区间内原油发泡力随其增大而下降,蜡晶质量分数在0.4%~0.8%区间内随其增大而增强,泡沫稳定性随蜡晶质量分数的增大而显著增强;沥青质和蜡晶协同作用时会相互促进其对原油发泡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油气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沥青质
蜡晶
CO_(2)驱原油
油气分离
泡沫稳定性
Keywords
asphaltene
wax crystal
CO_(2)flood
in
g
crude
oil
gas-
oil
separation
foam
stability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沫-原油作用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庞诗师
蒲万芬
李玥洋
刘哲知
王崇阳
刘寅飞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5-359,共5页
文摘
为了更好的认识原油与泡沫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原油类型、油相含量、表面活性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类型、矿化度、烷烃链长和聚合物加量对泡沫与原油作用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加油前后的泡沫析液半衰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不同,TK729油对泡沫的稳定作用最强。在一定油相含量范围内,轻质油和重质油都可以提高泡沫的稳定性。不同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原油的敏感性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遇油稳定性最好。在两性表面活性剂Mz和As(复配质量比1:2)体系中加入20%TK729油,当表面活性剂加量低于0.05%时,原油起消泡作用;当其加量高于0.075%时,原油起稳泡作用。矿化度的升高对泡沫与油作用的稳定性不利,在矿化度低于5×10^4mg/L时,油起稳泡作用,矿化度高于10×10^4mg/L时,油起消泡作用;碳数大于16的长链烷烃起稳泡作用,短链烷烃起消泡作用;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提高泡沫遇油的稳定性,聚合物加量越大,泡沫稳定性越强。
关键词
泡沫稳定性
原油
表面活性剂
半衰期
影响因素
Keywords
foam
stability
crude
oil
surfactant
half-time
in
fluence factors
分类号
O647.1 [理学—物理化学]
O648.24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油对水相泡沫稳定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贾新刚
燕永利
屈撑囤
张宁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油起泡影响因素
赵瑞玉
冯文金
韩梅
李亚茹
张倩
郭爱军
刘晨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纳米SiO_(2)/触变性聚合物提高泡沫遇油稳定性机理
李旭
蒲春生
丁云鹏
刘静
张超
陈泽宇
高振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樊西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坨11区块泡沫驱油的室内研究与现场实践
寇永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降压发泡装置对CO_(2)驱原油发泡特性的研究
左丽丽
孙成威
张琦
崔轩榕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泡沫-原油作用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庞诗师
蒲万芬
李玥洋
刘哲知
王崇阳
刘寅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