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三嵌段共聚物水基分散体的合成及膜结构 被引量:36
1
作者 陈建兵 王武生 +2 位作者 王宇 曾俊 王爱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采用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经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分子量为6 000左右含有1个端羟基的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与端异氰酸酯基亲水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反应获得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聚含氟丙烯酸酯A-B-... 采用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经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分子量为6 000左右含有1个端羟基的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与端异氰酸酯基亲水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反应获得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聚含氟丙烯酸酯A-B-A型三嵌段共聚物。将此共聚物分散在水中获得含氟嵌段共聚物水基分散体。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三嵌段共聚物分散体具有核壳结构;其干燥膜结构中含氟丙烯酸酯链段形成微区分布在聚氨酯连续相中;采用ATR和XPS分析技术及表面接触角研究表明,在膜材料表面形成了主要由含氟丙烯酸酯链段组成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表面结构 核壳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海涛 李京 +2 位作者 梁红波 熊磊 高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3-827,共5页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丙烯酸羟乙酯及羟基含氟丙烯酸酯为原料制备了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产物与溶剂组成的两相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丙烯酸羟乙酯及羟基含氟丙烯酸酯为原料制备了电子束固化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产物与溶剂组成的两相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电子束固化行为及固化后涂层性能.结果表明,产物与溶剂混合体系具有正触变性,绝对黏度变化符合Sedden公式,黏流活化能约为44.8 kJ/mol.电子束固化后涂层性能(如热稳定性、硬度、附着力和光泽度)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固化 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才登 邢竞男 +1 位作者 郝艳敏 曾海唤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8,23,共7页
以四苯基乙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四氢呋喃二醇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大分子引发转移终止剂,用其引发丙烯酸六氟丁酯聚合,合成了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用红外、核磁及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氟化丙烯酸酯的引入使... 以四苯基乙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四氢呋喃二醇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大分子引发转移终止剂,用其引发丙烯酸六氟丁酯聚合,合成了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用红外、核磁及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氟化丙烯酸酯的引入使聚氨酯的耐热性得到了提高,氟元素又赋予了聚合物膜优异的疏水性,制备的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可用作强疏水性涂料。结果表明:引发转移终止剂法是很好的含氟聚氨酯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 疏水性涂料 引发转移终止剂 丙烯酸六氟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