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热耦合法的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热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史立伟 刘政委 +2 位作者 乔志伟 赵新 朱英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8,共12页
针对传统内置永磁电机损耗高、发热量大的问题,提出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拓扑结构.介绍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的拓扑结构,对比分析两者的电磁特性与损耗分布特性.针对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分布式绕组的结构特点,对绕组进行等效处理... 针对传统内置永磁电机损耗高、发热量大的问题,提出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拓扑结构.介绍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的拓扑结构,对比分析两者的电磁特性与损耗分布特性.针对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分布式绕组的结构特点,对绕组进行等效处理,确定等效导热系数,建立集中参数热网络模型.建立单向磁热耦合模型,计算电机各部件的温度分布,验证了热网络模型的正确性.考虑到温度对永磁材料的影响,建立双向磁热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电流密度对电机温升的影响规律.试制一台样机并搭建温升试验平台进行温升试验,验证了新型拓扑结构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以及磁热双向耦合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非对称混合磁极 热分析 磁热耦合 集中参数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阻离轨气球设计及空间热环境影响分析
2
作者 徐彦 尹潇锋 吴桐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6,共10页
随着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威胁日益加剧,有必要研究航天器寿命末期离轨技术。针对轨道舱当前空间环境的离轨需求,设计并分析了充气增阻离轨球装置。完成了轨道舱-增阻球系统的离轨建模,分析了增阻离轨球受到的大气阻力,基于非线性有限元... 随着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威胁日益加剧,有必要研究航天器寿命末期离轨技术。针对轨道舱当前空间环境的离轨需求,设计并分析了充气增阻离轨球装置。完成了轨道舱-增阻球系统的离轨建模,分析了增阻离轨球受到的大气阻力,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了在大气阻力和充气气压共同作用下的离轨球变形,确定了离轨球尺寸和设计充气气压。研究了空间热环境对增阻离轨球的影响,建立了充气薄膜结构的热力耦合顺序分析框架,着重考虑了内腔气体状态的变化及对离轨球构型的影响,得到了离轨球在飞行过程中的温度场、热变形、热应力和内腔气体状态参数的瞬态变化。结果表明:直径为7 m的离轨球能够使轨道舱在3个月内离轨,离轨过程中空间热环境对离轨球构型和内腔气压有一定的影响,文章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研发增阻离轨球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舱 增阻离轨球 离轨建模 空间热环境 热力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热耦合的XLPE电缆缺陷暂态温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新岗 宋欣 +5 位作者 马志鹏 谭世耀 范益杰 李宁一 黄宇杨 邹政廷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9,共8页
针对10 kV电缆常见的3种缺陷,本文建立了三维电缆缺陷模型并进行电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研究3种缺陷电缆的暂态温度模型,分析不同工作电流与不同敷设条件对3种缺陷电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对电缆的危害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金属尖... 针对10 kV电缆常见的3种缺陷,本文建立了三维电缆缺陷模型并进行电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研究3种缺陷电缆的暂态温度模型,分析不同工作电流与不同敷设条件对3种缺陷电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对电缆的危害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金属尖端缺陷、气隙缺陷、划痕缺陷;在相同载流量的情况下,金属尖端缺陷处温度高于其他两种缺陷处温度;确定了电缆在出现缺陷时隧道敷设的散热效果最好;无缺陷试样电缆内部温度从线芯至外护套沿径向逐渐降低,在缺陷的作用下电缆内部温度场发生畸变;缺陷电缆线芯温度与外护套温度的拟合系数、电缆缺陷处温度与电缆线芯温度的拟合系数均接近1。仿真拟合结果为电缆缺陷的判断与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热耦合 缺陷模型 敷设方式 拟合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埋供热管道直角弯管热-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江超 官燕玲 +3 位作者 邓顺熙 孟庆龙 石娟玲 曹宏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133,共9页
针对直埋热水供热管道弯管受力的复杂性,基于土弹簧模型建立了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直埋直角弯管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给出了缩短弯臂长度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建模中管土相互作用考虑了介质的重力和覆土重力等的作用,弯头... 针对直埋热水供热管道弯管受力的复杂性,基于土弹簧模型建立了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直埋直角弯管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给出了缩短弯臂长度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建模中管土相互作用考虑了介质的重力和覆土重力等的作用,弯头管段的边界条件施加在2个弯臂端头。结果表明,直埋弯管在温升作用下的峰值应力远大于内压作用下的峰值应力;直埋弯管的一次应力随管道壁厚、管道埋深的增加而降低,随内压、弯头曲率半径的增加而增加;直埋弯管的二次应力随管道壁厚的增加而降低,随内压、埋深、温升、弯头曲率半径、弯头端部位移的增加而增加;弯头截面竖向椭圆化对弯头是有利的,而横向椭圆化是有害的;地面荷载作用使弯头最大当量应力减小,对弯头起保护作用。该研究旨在为直埋管道的安全性分析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埋供热管道 弯管 应力 热-力耦合分析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进给辊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春国 马翠平 +1 位作者 任广升 刘桂华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0-83,共4页
利用商品化软件Deform3D对轴向进给辊轧变形过程 ,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 ,得到了三维变形状态下轧件的温度场。网格重划技术和热力耦合的运用 ,更加精确地描述了整个变形过程。本研究对合理确定轴向进给辊轧工艺参数。
关键词 轴向进给辊轧 热力耦合模型 温度场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层集总参数法的微小卫星简化热分析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魏然 孙鹏 +1 位作者 周宇鹏 范庆梅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69,共6页
针对微小卫星方案设计阶段热分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简化热分析方法,适用于热耦合性较好的微小卫星热分析。该方法将卫星的温度分析分为稳态温度水平分析和温变幅度分析两方面,可实现小时级的热分析且结果准确。经对比某微小卫星的简化... 针对微小卫星方案设计阶段热分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简化热分析方法,适用于热耦合性较好的微小卫星热分析。该方法将卫星的温度分析分为稳态温度水平分析和温变幅度分析两方面,可实现小时级的热分析且结果准确。经对比某微小卫星的简化分析结果与基于物理模型的全数字仿真分析以及热平衡试验,结果表明:简化分析计算结果偏差小于3 ℃,满足工程计算需求,能够真实反映卫星的温度水平,可应用于微小卫星方案阶段的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耦合性 微小卫星 双层集总参数法 简化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热-流体-力学耦合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孙辉 李兆敏 焦玉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60-2564,共5页
在稠油油藏开发中,由于原油黏度高一般采用注蒸汽开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考虑了热对流的影响,建立了蒸汽注入条件下对地层压力、变形和有效应力定量评价的改进的热-流体-力学耦合数学模型;应用全隐式顺序Galerkin有限元数值解方案... 在稠油油藏开发中,由于原油黏度高一般采用注蒸汽开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考虑了热对流的影响,建立了蒸汽注入条件下对地层压力、变形和有效应力定量评价的改进的热-流体-力学耦合数学模型;应用全隐式顺序Galerkin有限元数值解方案对注蒸汽井热-流体-力学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地层流体高温膨胀引起的高压力,会导致位移、变形,甚至地层结构破裂;温度对地层破裂形态的影响显著。研究表明,这个改进模型比传统模型更加准确、实用,可以用于蒸汽注入速率优化和油藏、地质、热-流动力反应、地应力水平等综合作用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热采 热-流体-力学耦合模型 GALERKIN有限元 应力应变分析 热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热力耦合模型的供热管网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鸿 张欢 +3 位作者 王雅然 米雷洋 史凯雨 由世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过程中,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由水泵能耗和供、回水管网的热损组成,降低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对实现低碳供热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网络图论、流体输配原理和管道的一维传热,建立了集中供热管网的动态水力-热力... 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过程中,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由水泵能耗和供、回水管网的热损组成,降低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对实现低碳供热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网络图论、流体输配原理和管道的一维传热,建立了集中供热管网的动态水力-热力耦合模型,并针对天津市实际供热管网的运行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利用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动态水力-热力耦合模型的精确性.建立了集中供热管网输配能耗的计算模型,并对供热系统的运行能耗进行经济性分析.基于所建立的能耗分析模型,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多热源环状管网的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以供热管网的总输配损耗的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热源的供水温度、热源泵的转速比、热力站入口处的阀门开度为决策变量,以满足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为约束条件,通过进行算法参数匹配,给出基于PSO算法的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优化调度的计算步骤,并结合天津市实际管网对优化调度方法的调控过程进行了分析.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管网存在输配延迟属性,热力站的总负荷变化与室外温度变化不存在静态的正相关性,此外,也发现水泵运行费用为整个管网运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运行费用的58%以上.本研究为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运行调节的优化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管网 粒子群优化算法 运行调节 能耗分析 动态水力-热力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注蒸汽热采过程中地层稳定性分析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峰 仝兴华 薛世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128,135,共5页
基于多孔介质热-流-变形耦合理论,综合温度、流体渗流、骨架变形等影响因素,建立稠油热采过程中地层稳定评价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全隐式顺序迭代的方法求解耦合模型,开发相应程序定量模拟热采过程中近井壁区域地层温度、压力、有效... 基于多孔介质热-流-变形耦合理论,综合温度、流体渗流、骨架变形等影响因素,建立稠油热采过程中地层稳定评价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全隐式顺序迭代的方法求解耦合模型,开发相应程序定量模拟热采过程中近井壁区域地层温度、压力、有效应力等物理量的空间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合强度准则判断地层稳定性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热采过程中温度升高导致岩层骨架压应力增大,而孔隙流体压力增加则使拉伸应力增大;有效应力受温度、压力影响大幅度改变是导致近井筒区域地层失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注蒸汽热采 热-流-变形耦合 地层稳定分析 有限元法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式制动器热-机耦合渐变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周 朴银成 权哲优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5,64,共9页
为了解决盘式制动器由于摩擦温度过高而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以某种汽车的通风盘式制动器为例,进行了热-机耦合渐变可靠性灵敏度分析.利用Workbench的"Coupled Field Transient"模块进行热-机耦合分析,得到了在紧急制动工况... 为了解决盘式制动器由于摩擦温度过高而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以某种汽车的通风盘式制动器为例,进行了热-机耦合渐变可靠性灵敏度分析.利用Workbench的"Coupled Field Transient"模块进行热-机耦合分析,得到了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制动器瞬态温度场分布,然后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确定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根据制动器最高温度不能超过许用温度的关系推测,利用自适应Kriging代理模型理论建立制动器热-机耦合可靠性功能函数模型.采用自适应Kriging-Monte Carlo模拟(adaptive Kriging-Monte Carlo simulation, AK-MCS)方法进行热-机耦合渐变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确定设计参数对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并用Monte Carlo法进行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制动盘单侧厚度对可靠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制动盘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散热加强筋厚度次之,制动盘密度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制动器 热-机耦合分析 自适应Kriging代理模型 热-机耦合渐变可靠性 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电耦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乔振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7-540,共4页
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不仅影响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是电池安全使用的一个隐患。针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建立一维电化学与二维传热耦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及试验验证,重点分析了热电耦合模型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温... 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不仅影响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是电池安全使用的一个隐患。针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热效应,建立一维电化学与二维传热耦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及试验验证,重点分析了热电耦合模型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温升效应的预测及工作温度对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电耦合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锂离子电池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工作环境温度对单体电压无影响,但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影响较大,环境温度升高,锂离子电池材料活性增大,放电容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模型 耦合 热测试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系统热-水-力耦合作用的随机建模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培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39-42,共3页
热-水-力(THM)耦合作用是岩石力学与环境地质中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核废料地质处置库周围的缓冲材料和围岩中的热-水-力耦合现象将影响其力学稳定性、热传导性和渗透性,进而影响放射性核素在裂隙岩体中的迁移规律。核废料或放射性废料... 热-水-力(THM)耦合作用是岩石力学与环境地质中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核废料地质处置库周围的缓冲材料和围岩中的热-水-力耦合现象将影响其力学稳定性、热传导性和渗透性,进而影响放射性核素在裂隙岩体中的迁移规律。核废料或放射性废料的地下深埋处置是国际上正在研究的永久性隔离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对核废料地质处置法安全性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裂隙岩体中力学稳定性与构造应力、地下水渗流及热载荷等的耦合作用之数值模拟和评估。这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笔者研究了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中热传导系数和渗透率以及岩体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用实验方法研究三场耦合效应及裂隙岩体的场性能等效处理,试图建立热-水-力耦合作用的随机性数学模型及可视化数值模拟方法,为核废料地质处置安全性评估提供直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力耦合 数学模型 随机分析 可视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土体导热系数模型的潜流带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杰 门利利 +3 位作者 陈波 王大博 陈建琪 王帆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4-197,共14页
河流潜流带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交换对于净化水质以及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土体导热系数模型的饱和-非饱和流-热耦合模型来模拟潜流带温度场分布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选取美国内华达州沃克河段,分别基... 河流潜流带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交换对于净化水质以及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土体导热系数模型的饱和-非饱和流-热耦合模型来模拟潜流带温度场分布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选取美国内华达州沃克河段,分别基于Chung&Horton(1987)、Lu(2007)、Lu(2014)和Ren(2019)模型构建了潜流带饱和-非饱和流-热耦合模型,并进行了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Ren(2019)模型较其他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精度最高;(2)水温及地表以下各监测井的温度相比于环境温度具有明显的“衰减”和“滞后”现象;(3)流速随水位波动发生规律性变化,水位波动幅度较大时流速波动也较大;(4)河岸带区域各监测点温度与水位呈极显著中度程度负相关,河床区域各测点温度与水温呈极显著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带 土体导热系数模型 流-热耦合模型 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作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塔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抗火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如进 邹明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7-84,共8页
提出了一种简易的桥梁结构抗火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开展构件传热分析,获取了车致火灾下构件温度场时程曲线;建立了全桥热-结构耦合作用模型,对全桥结构高温下静力响应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然后,以某钢-混简支梁试件为对象,数... 提出了一种简易的桥梁结构抗火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开展构件传热分析,获取了车致火灾下构件温度场时程曲线;建立了全桥热-结构耦合作用模型,对全桥结构高温下静力响应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然后,以某钢-混简支梁试件为对象,数值模拟分析了火灾下构件温度场及静力响应,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以某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了油罐车、货车、客车及小汽车等4种车型发生火灾工况下构件传热分析及结构响应分析;根据自定义缆索损伤评估标准,采用所提出的评估方法对主缆局部损伤状况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油罐车发生火灾对结构的危害最严重,主缆最高温度可达830℃,虽然跨中挠度仅增加160 mm,但主缆产生了严重的不可逆损伤;所提出的评估方法可用于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结构抗火性能及安全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自锚式悬索桥 车致火灾 传热分析 热-结构耦合模型 损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动密封结构设计及耦合变形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毅 张晓东 +2 位作者 姜中舰 张也 张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08-1711,1716,共5页
旋转动密封是海洋机器人电机和深井钻井设备的关键部件,密封失效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高压动密封由于环境压力波动而过早失效的情况,对平衡式机械密封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了不受压力波动影响的有限元模型,并在不同压力下对... 旋转动密封是海洋机器人电机和深井钻井设备的关键部件,密封失效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高压动密封由于环境压力波动而过早失效的情况,对平衡式机械密封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了不受压力波动影响的有限元模型,并在不同压力下对所设计的密封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得到密封端面在低压下的位移和应力云图,结果显示高温下双侧受压动密封面的温度最高点出现在密封面的中径附近;动密封面的变形和应力受环境压力比较明显,从内径到外径的热变形和应力逐渐变小,在接近外径处变形出现突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机械密封 有限元 热力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Nd^(3+)玻璃微球阵列激光器的热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建永 桂珞 +1 位作者 彭波 韦玮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了研究二极管阵列抽运折射率匹配液冷却的掺Nd3+玻璃微球阵列增益区产生的热效应,采用FLUENT 6.3.26软件建立了激光器增益区流场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分析了钕玻璃微球阵列的温度分布与自身尺寸、匹配液流速、微... 为了研究二极管阵列抽运折射率匹配液冷却的掺Nd3+玻璃微球阵列增益区产生的热效应,采用FLUENT 6.3.26软件建立了激光器增益区流场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分析了钕玻璃微球阵列的温度分布与自身尺寸、匹配液流速、微球层数和抽运频率的变化关系及其对热畸变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可知,固体微球激光器的热恢复时间短,冷却效果与微球层数无关,流速增加对小尺寸微球的冷却效果无明显改善;当抽运频率为1Hz时,直径为2mm和4mm的微球增益区的单程最大光程差为3.1nm和51.9nm。结果表明,该构型激光器具有高效的冷却能力。这一结果对微球阵列激光器的热管理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热分析 流-热-固耦合模型 折射率匹配 二极管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锂电池放电过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时玮 韩甜 +1 位作者 赵杨梅 张雪楠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软包锂离子电池由许多电池单元叠压形成,其中电池单元的电和热行为对电池的整体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为了研究电池单元与单体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孔电极理论建立了大容量软包锂电池的分层多维模型,并考虑了瞬态温度变化与电化学反应间的... 软包锂离子电池由许多电池单元叠压形成,其中电池单元的电和热行为对电池的整体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为了研究电池单元与单体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孔电极理论建立了大容量软包锂电池的分层多维模型,并考虑了瞬态温度变化与电化学反应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该分层模型研究不同温度下电池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和热特性,得到更为真实的电池温度场分布。此外,介绍了表征电池单体内不同电池单元荷电状态分布的均匀指数。仿真表明,电池单体内的温度梯度差异加剧了不同电池单元间的过电位不一致和电流密度不一致程度,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单体电池的衰退演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电池单元 电化学特性分析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粉料单模孔压缩成型过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月铢 白雪卫 李永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7-242,共6页
为了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模拟玉米秸秆粉料,建立了秸秆粉料的D-P材料本构模型,并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确定了秸秆粉料的粘聚力及内摩擦角。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了秸秆粉料和单模孔成型模具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热应力耦合... 为了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模拟玉米秸秆粉料,建立了秸秆粉料的D-P材料本构模型,并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确定了秸秆粉料的粘聚力及内摩擦角。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了秸秆粉料和单模孔成型模具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热应力耦合分析来模拟秸秆粉料在模具模孔中被挤压的全过程。根据分析得到的玉米秸秆粉料模型被挤压后的变形及受力的规律,确定了秸秆粉料的变形特点、受力特点和时间-应变关系,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为模具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粉料压块 有限元分析 D-P本构模型 热应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机翼瞬态气动加热下热颤振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浩 徐敏 蔡天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8-904,共7页
研究了一种气动力(热)/结构耦合的高超声速机翼热颤振的时域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目的是分析结构内部温度梯度对结构固有特性的影响机制和结构发生颤振的规律。采用非定常计算流体力学耦合结构传热的算法,获得结构的瞬态温度场;通过有限... 研究了一种气动力(热)/结构耦合的高超声速机翼热颤振的时域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目的是分析结构内部温度梯度对结构固有特性的影响机制和结构发生颤振的规律。采用非定常计算流体力学耦合结构传热的算法,获得结构的瞬态温度场;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瞬态温度场不同时刻下的热结构模态;利用结构模态叠加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结合Volterra级数建立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进行气动/结构耦合计算获得颤振动压。对马赫数为5、高度13 km的一小展弦比机翼进行了颤振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实现性。研究表明,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结构固有频率减小,颤振动压最小值发生在结构主频率差值最小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加热 计算流体力学 有限元方法 颤振 高超声速 结构动力学热效应 瞬态分析 气动 结构耦合 气数热弹性力学 非定常气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动压涨圈密封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毕恩哲 李双喜 +2 位作者 沙廉翔 刘登宇 陈凯放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65-2579,共1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涨圈密封在高温工况下磨损严重的特性,提出一种动环端面开设螺旋槽的动压涨圈密封。综合考虑切口对主密封端面流动的相互影响,建立流固热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动压涨圈密封的密封性能,采用响应面法对静环结构参数进行多... 针对航空发动机涨圈密封在高温工况下磨损严重的特性,提出一种动环端面开设螺旋槽的动压涨圈密封。综合考虑切口对主密封端面流动的相互影响,建立流固热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动压涨圈密封的密封性能,采用响应面法对静环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动压涨圈的密封性能主要受切口间隙影响,而减磨性能主要受轴向厚度和径向宽度影响;切口间隙的增大将导致密封性能和减磨性能的下降,但轴向厚度和径向宽度的增加可有效减弱切口间隙的不利影响。优化参数组合为切口间隙0.2 mm、轴向厚度13 mm、径向宽度6.5 mm,优化后泄漏率降低26.73%,密封性能、减磨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涨圈密封 响应面法 密封特性 流固热耦合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