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hort fruiting branch gene and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with SNP linked to its trait in upland cotton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Youchang FENG Changhui +4 位作者 BIE Shu WANG Xiaogang ZHANG Jiaohai XIA Songbo QIN Hongde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18年第1期20-26,共7页
Backgrou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omics, many functional genes have been targeted. 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can accelerate the breeding process by linking selection to functional genes. Methods... Backgrou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omics, many functional genes have been targeted. 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can accelerate the breeding process by linking selection to functional genes. Methods: In a study of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the F2 segregated population was constructed by crossing X1570 (short branches) with Ekangmian 13 (long branches) to identify the short fruiting branch gene and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with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 linked to its trait. Result: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linked SSR marker BNL3232 was screened by 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method; one SNP locus was found, which was totally separated from the fruiting branches trait in upland cotton. Conclusion: It was verified that this SNP marker could be used for molecular assisted selection of cotton archite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 fruit branch COTTon GENE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L mapping for plant height and fruit branch number based on RIL population of upland cotton 被引量:2
2
作者 LIU Ruixian XIAO Xianghui +11 位作者 GONG Juwu LI Junwen ZHANG Zhen LIU Aiying LU Quanwei SHANG Haihong SHI Yuzhen GE Qun IQBAL Muhammad Sajid CHEN Quanjia YUAN Youlu GONG Wankui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0年第1期54-62,共9页
Background:Plant height(PH)and fruit branch number(FBN)are important traits for improving yield and mechanical harvesting of cotton.In order to identify genes of PH and FBN in cotton germplasms to develop superior cul... Background:Plant height(PH)and fruit branch number(FBN)are important traits for improving yield and mechanical harvesting of cotton.In order to identify genes of PH and FBN in cotton germplasms to develop superior cultivars,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for these traits were detected based on the phenotypic evaluation data in nine environments across four locations and 4 years and a previously reported genetic linkage map of an 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population of upland cotton.Results:In total,53 QTLs of PH and FBN,were identified on 21 chromosomes of the cotton genome except chromosomes c02,c09-c11,and c22.For PH,27 QTLs explaining 3.81%–8.54%proportions of phenotypic variance were identified on 18 chromosomes except c02,c08-c12,c15,and c22.For FBN,26 QTLs explaining 3.23%–11.00%proportions of phenotypic variance were identified on 16 chromosomes except c02-c03,c06,c09-c11,c17,c22-c23,and c25.Eight QTLs were simultaneously identified in at least two environments.Three QTL clusters containing seven QTLs were identified on three chromosomes(c01,c18 and c21).Eleven QTLs were the same as previously reported ones,while the rest were newly identified.Conclusions:The QTLs and QTL clusters identified in the current study will be help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PH and FBN development of cotton and will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cultivars for mechanical managements in cotto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and cotton RIL population Agronomic traits QTL Plant height FRUITING branch NU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花果同枝”现象的实践探究
3
作者 张艳娟 刘晓菊 魏永强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86,共2页
基于“生活·实践”的教育理念,将生活中所看到的“花果同枝”现象转化为实践探究主题。通过分小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因素和“花果同枝”现象的生物学原理,并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花果同枝 生活·实践 实践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的文化内涵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逢玉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15-119,139,共6页
以文化润疆为背景,通过对新疆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整理并分析新疆常用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种类及特点,且对新疆常用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文化意蕴和植物文化... 以文化润疆为背景,通过对新疆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整理并分析新疆常用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种类及特点,且对新疆常用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文化意蕴和植物文化应用特点进行了梳理,并推荐了适合融入我国优秀传统花文化,且适宜在新疆栽植的花海或花果植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花海植物文化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早中熟新品种赣金2号的选育
5
作者 徐小彪 黄春辉 +2 位作者 廖光联 钟敏 贾东峰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4-907,共4页
赣金2号是从江西省野生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自然变异群体中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新品种。果实广椭圆形,果面茸毛较易脱落,果喙微钝凸。一个花序中的侧花在开花时会自动脱落,仅主花能正常坐果,果实平均单果质量93.60 g,最大单果... 赣金2号是从江西省野生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自然变异群体中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新品种。果实广椭圆形,果面茸毛较易脱落,果喙微钝凸。一个花序中的侧花在开花时会自动脱落,仅主花能正常坐果,果实平均单果质量93.60 g,最大单果质量127.80 g。果肉髓射线明显,呈黄绿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9.20%,干物质含量为18.77%,可滴定酸含量为0.98%,抗坏血酸含量为1.88 mg·g^(-1)。在江西省宜春市,盛花期为4月中旬,果实成熟期为9月中下旬。植株生长势旺盛,具有较强的耐热、抗旱性,果实大小均匀一致,综合性状优良。盛果期产量为28.50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新品种 赣金2号 单花结果型 早中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榅桲砧木对红茄梨树体矮化效应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蒋卉 吴中营 +5 位作者 郭献平 郭鹏 王东升 徐凌飞 吕珍珍 韩永平 《中国果树》 2025年第5期33-40,共8页
不同生态环境中,榅桲矮化砧对梨栽培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河南省豫东平原及山地丘陵黄土分布区域土壤偏干旱和盐碱化,该地区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对红茄梨树体生长、早花早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尚未明确。以云南榅桲为基砧,哈... 不同生态环境中,榅桲矮化砧对梨栽培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河南省豫东平原及山地丘陵黄土分布区域土壤偏干旱和盐碱化,该地区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对红茄梨树体生长、早花早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尚未明确。以云南榅桲为基砧,哈代为中间砧,杜梨砧木为对照,嫁接红茄梨,对不同嫁接组合树体生长、花序数量、产量和果实品质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对红茄梨均具有矮化作用,对定植第3年红茄梨的矮化程度分别为49.64%和34.96%,有效控制了红茄梨的树高和枝条旺长。榅桲矮化砧通过缩短新梢生长天数(缩短16 d左右),控制树高和旺长;榅桲和红茄梨中间嫁接哈代中间砧,红茄梨结果枝上新梢的生长速度比不用哈代中间砧的增加了0.13 cm/d,生长天数延长了11 d左右,结果枝的单枝新梢生长量分别为杜梨砧的68.53%和101.64%,表明哈代中间砧通过提高亲和性,弥补新梢的年生长量。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均促进了红茄梨的花芽形成和产量增加,定植第3年单株花序数量分别比杜梨/红茄高2057.04%和1124.02%,平均667 m2产量分别达1953.71 kg和2341.38 kg,均显著高于杜梨/红茄。与杜梨乔化砧相比,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均显著增加了红茄梨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苹果酸含量,显著降低了糖酸比;与榅桲矮化砧相比,哈代中间砧促进了红茄梨果实果糖、苹果酸、柠檬酸的积累。综上,榅桲和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均具有促使红茄梨树体矮化、提高产量、促进果实营养积累等作用,其中,榅桲/哈代矮化砧组合对果实品质的提升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榅桲 哈代 红茄 矮化 成花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青”工艺对‘茗冠茶’花果香型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宋振硕 项丽慧 +2 位作者 陈键 王秀萍 陈林 《茶叶学报》 2025年第2期12-21,共10页
【目的】探究“摇青”工艺对‘茗冠茶’花果香型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为‘茗冠茶’花果香型红茶风味品质提升和品质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茗冠茶’茶树品种春季一芽三、四叶或小开面二、三叶为原料,统一控制摇青强度为... 【目的】探究“摇青”工艺对‘茗冠茶’花果香型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为‘茗冠茶’花果香型红茶风味品质提升和品质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茗冠茶’茶树品种春季一芽三、四叶或小开面二、三叶为原料,统一控制摇青强度为轻摇青(滚筒转速:8 r·min^(-1)),分别制作不同摇青次数(0、1、2、3次)的‘茗冠’花果香型红茶,比较各供试茶样感官品质特征和主要生化成分差异,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检测分析。【结果】摇青次数对‘茗冠茶’花果香型红茶的感官品质具有明显影响,且经3次摇青制成的‘茗冠茶’花果香型红茶品质最优,主要风味品质表现为花果香显,滋味甜醇且带有花香。随着摇青次数的增加,‘茗冠茶’花果香型红茶中水浸出物含量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呈减少趋势,茶多酚、酚氨比、咖啡碱以及儿茶素则先增加后减少,而可溶性糖含量与儿茶素苦涩味指数无显著变化。基于茶样中非挥发性和挥发性化合物的模式识别,供试茶样均可按不同摇青次数划分为4个类群,并筛选出47种非挥发性差异化合物和51种挥发性差异化合物。在非挥发性差异化合物中,茉莉酸甲酯、茉莉酸、2'-脱氧腺苷等化合物丰度随摇青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绿原酸、木犀草素-8-C-葡萄糖苷、没食子儿茶素等化合物丰度则减少。在挥发性差异化合物中,具有气味特征的共有29种,主要包括γ-己内酯、δ-癸内酯、己酸己酯、异戊酸苯乙酯等酯类香气成分,以及吲哚、2-甲基-4-苯基-2-丁醇、α-石竹烯醇等。除柠檬烯外,其余气味特征化合物的丰度在摇青后均显著增加。【结论】多次摇青有助于‘茗冠茶’花果香型红茶风味品质的形成,以3次摇青处理的茶样品质最佳。其花果香风味品质的提升与酯类等香气成分显著增加密切相关,而酚类物质的减少以及茉莉酸甲酯等化合物的积累,则可能对茶汤甜醇特征的形成具有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茗冠茶 红茶 摇青 花果香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化温度对果树枝条生物质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8
作者 张培 李思锦 +1 位作者 李金磊 石帅领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100,共11页
为了探讨不同炭化温度对果树枝条生物质炭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5种果树(苹果(Malus pumila)、梨(Pyrus)、桃(Prunus persica)、枣(Ziziphus jujuba)、核桃(Juglans regia))枝条,分别在不同炭化温度(300、500、700℃)时制备生物质炭。通... 为了探讨不同炭化温度对果树枝条生物质炭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5种果树(苹果(Malus pumila)、梨(Pyrus)、桃(Prunus persica)、枣(Ziziphus jujuba)、核桃(Juglans regia))枝条,分别在不同炭化温度(300、500、700℃)时制备生物质炭。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所得生物质炭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5种果树枝条生物质炭的得率为45.03%~49.70%;温度为300℃时,除了枣(pH=7.55)外,其他4种果树枝条的pH均小于7;温度为500、700℃时,pH>7呈碱性,灰分质量分数增加,而表面官能团种类减少。此外,不同果树枝条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原料种类、炭化温度对生物质炭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协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枝条 生物质炭 炭化温度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熊蜂在油茶园中的访花行为与授粉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兴赛 袁斌 +4 位作者 袁德义 胡福良 苏晓玲 范晓明 罗毅波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结实高度依赖昆虫传粉,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传粉昆虫的适宜栖息地,油茶传粉昆虫日益减少,给油茶带来了严重的授粉危机。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为多种植物的优势传粉者,但对地熊蜂...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结实高度依赖昆虫传粉,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传粉昆虫的适宜栖息地,油茶传粉昆虫日益减少,给油茶带来了严重的授粉危机。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为多种植物的优势传粉者,但对地熊蜂在油茶上的传粉有效性及传粉效率等方面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明确在油茶园中引入地熊蜂对传粉的有效性,综合评估地熊蜂在油茶授粉中的潜力,为解决油茶低产难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油茶园中引入地熊蜂,采用田间观察和实验室测定,系统地研究地熊蜂成年工蜂的日活动规律、访花行为、访花密度、访花频率、体表携粉量、花粉柱头落置量和坐果率,系统地评价地熊蜂对油茶的授粉效果。【结果】在油茶开花期内,地熊蜂成年工蜂积极访花,其日活动呈双峰规律,并在温度14℃和相对湿度70%时表现最为积极;地熊蜂是油茶的有效传粉者,平均每次访花可落置(872.92±272.73)粒花粉;地熊蜂工蜂成虫可以在巢门前后35 m的范围内进行采集活动,在此范围内的油茶坐果率可以提高10%~27%不等。【结论】地熊蜂可以为油茶提供优质授粉服务,显著提高油茶坐果率,引入地熊蜂为油茶授粉是促进油茶结实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为油茶园花期内传粉者的人工引入和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地熊蜂 访花行为 授粉效益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覆盖措施对葡萄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江林 徐国前 +5 位作者 杨帆 孙淼 裴泓凯 程春颖 张立霞 薛婷婷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1,共11页
生草、枝条和秸秆等有机覆盖措施作为土壤管理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葡萄栽培管理实践。有机覆盖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稳定性和土壤养分含量,调节葡萄植株生长以及改善葡萄浆果品质,而且能使有机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循... 生草、枝条和秸秆等有机覆盖措施作为土壤管理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葡萄栽培管理实践。有机覆盖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稳定性和土壤养分含量,调节葡萄植株生长以及改善葡萄浆果品质,而且能使有机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基于此,本文围绕葡萄园有机覆盖措施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回顾了有机覆盖措施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综述了有机覆盖措施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植株生长和物候期等葡萄树体生长特性,以及葡萄浆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该文可为葡萄园有机覆盖措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草覆盖 枝条覆盖 秸秆覆盖 葡萄生长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蒙古栎开花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清宇 郭雨竹 +3 位作者 张砚辉 董泽文 王宇真 王玉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1,180,共11页
【目的】研究施肥对蒙古栎不同类型结果枝的芽、雌雄花和结实特征的影响,为掌握蒙古栎结实规律、促进其稳定结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秋季和翌年5月分2次对蒙古栎进行树冠下辐射条状施肥,分别调查蒙古栎延长枝和侧枝的顶芽、... 【目的】研究施肥对蒙古栎不同类型结果枝的芽、雌雄花和结实特征的影响,为掌握蒙古栎结实规律、促进其稳定结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秋季和翌年5月分2次对蒙古栎进行树冠下辐射条状施肥,分别调查蒙古栎延长枝和侧枝的顶芽、侧芽、雌雄花、坐果率以及枝条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养分变化。【结果】蒙古栎芽主要分布在1年生延长枝和侧枝上,延长枝顶芽和侧芽通常较饱满,雌花、雄花序数量较侧枝高了91.67%、135.29%,坐果率和种子百粒质量分别较侧枝高了2.47%、4.47%。施肥后蒙古栎延长枝和侧枝顶芽横、纵径显著增加,延长枝顶芽增加幅度较大,侧芽的数量和横、纵径也显著增加,延长枝和侧枝的侧芽分别增加了1.6、1.4个;蒙古栎延长枝雌花和雄花序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了0.4个,雄花序长度增加了41.13%;侧枝雌花和雄花序数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0.5、1.2个,雄花序长度增加了37.53%。施肥后延长枝和侧枝坐果率和结实质量也显著增加,坐果率分别增加了3.73%、4.72%,百粒质量增加了6.02%、2.56%,种子淀粉含量分别增加了11.68%、2.10%。施肥使蒙古栎延长枝在整个生长期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增加,全氮含量在子房膨大期增加幅度最大,为119.83%,全磷含量在橡实膨大期增加幅度最大,为79.17%,全钾含量除了在橡实膨大期和种子成熟期外也显著增加了135.96%~445.89%,开花授粉期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了9.34%,侧枝可溶性糖在花期至休眠期的含量显著提高了2.60%~19.51%。【结论】蒙古栎延长枝的雌雄花发育、坐果率和种子品质都高于侧枝,施肥可以显著提高蒙古栎延长枝不同发育期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开花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施肥 结实规律 延长枝 侧枝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错季栽培的二次果促花技术研究
12
作者 李胜 曹卓 +5 位作者 张德辉 刘建伟 陈勇 陈文婷 杨国顺 白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通过二次果进行错季栽培,调控上市时间,是解决目前我国主栽鲜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季节性相对过剩的一个重要手段。错季栽培过程中,关键难点在于二次果成花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采用矮壮素(CCC)+苄氨基嘌呤(6-BA)、矮壮素+胺鲜酯... 通过二次果进行错季栽培,调控上市时间,是解决目前我国主栽鲜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季节性相对过剩的一个重要手段。错季栽培过程中,关键难点在于二次果成花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采用矮壮素(CCC)+苄氨基嘌呤(6-BA)、矮壮素+胺鲜酯(DA-6)、缩节胺(MC)+苄氨基嘌呤和缩节胺+胺鲜酯等4种处理组合,分别试验了其对主梢和副梢上的冬芽、副梢上的夏芽花芽分化的影响以及促花效果。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各处理都显著提高了冬芽和夏芽的成花率,其中主梢上冬芽的成花率达到90%以上,副梢上冬芽的成花率达到80%以上,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副梢上夏芽的成花率达到60%以上,以CCC+DA-6处理效果最好,成花率达到94.12%。本研究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芽萌发后的枝条作为二次果结果枝,应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探索出了有效的二次果促花方案,对‘阳光玫瑰’葡萄的二次果生产和成熟期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错季栽培 二次果 促花 花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枝角度对骏枣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尹美霖 林敏娟 +1 位作者 井双泉 熊仁次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49,共7页
【目的】研究拉枝角度对叶片大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拉枝角度,为枣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主干形骏枣的枣头枝进行70°、90°、110°共3个水平的拉枝角度处理,以不拉枝角度为对照... 【目的】研究拉枝角度对叶片大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拉枝角度,为枣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主干形骏枣的枣头枝进行70°、90°、110°共3个水平的拉枝角度处理,以不拉枝角度为对照,分析不同拉枝角度的叶片大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拉枝角度90°处理的叶片大小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显著高于拉枝角度70°和110°处理。拉枝角度90°处理叶片的Pn、Gs和Tr日均值均显著高于拉枝角度70°、110°和对照,分别为13.36μmol/(m^(2)·s)、0.36 mol/(m^(2)·s)、10.29 mmol/(m^(2)·s),3个拉枝角度处理和对照的Pn、Gs、Ci和Wue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拉枝角度为90°的处理,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拉枝角度70°、110°处理和对照。【结论】主干形骏枣适宜的枣头枝拉枝角度为90°,有利于主干形骏枣叶片生长、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拉枝角度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花处理对台农一号杧果生理落果与果实成熟的影响
14
作者 周轶 廖仪菲 +3 位作者 倪隽蓓 钱敏杰 周开兵 滕元文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1-838,共8页
为研究疏花对杧果坐果和果实成熟的影响,以台农一号杧果为研究对象,以不疏花为对照,以短截花穗为处理,即在开花初期对花序主轴进行不同程度(1/3、1/2和2/3)的剪除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坐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糖酸含量等指标。结果... 为研究疏花对杧果坐果和果实成熟的影响,以台农一号杧果为研究对象,以不疏花为对照,以短截花穗为处理,即在开花初期对花序主轴进行不同程度(1/3、1/2和2/3)的剪除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坐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糖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3种疏花处理对杧果单花穗最终坐果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P<0.05)减少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理落果。(2)3种疏花处理组的果实硬度、总有机酸和柠檬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蔗糖和叶黄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3种疏花处理可促使果实提前成熟。(3)疏除1/2和疏除2/3处理组的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和果实横纵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疏花处理的果实成熟均一度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疏花处理能减少杧果果实生理落果并促使其提前成熟,且能保持杧果成熟度的一致性。疏去花序主轴全长的1/2和2/3对减少台农一号杧果落果和促早熟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疏花 坐果 成熟 落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不同直径枝条去除顶芽对侧芽雌花形成的影响规律
15
作者 王晨雪 班卓 +5 位作者 许慧慧 张凌峰 李迎超 刘肖娟 毕泉鑫 于海燕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5,共7页
文冠果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油富含神经酸,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文冠果植株的雌花数量远少于雄花数量,导致其产量较低,阻碍了产业发展。前期修剪发现去除顶芽能够改变枝条雌花数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直径... 文冠果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油富含神经酸,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文冠果植株的雌花数量远少于雄花数量,导致其产量较低,阻碍了产业发展。前期修剪发现去除顶芽能够改变枝条雌花数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直径的文冠果枝条进行去除顶芽处理,调查统计侧芽形成的雌花数量变化与雌花分布情况,以探究去除顶芽对侧芽雌花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部分枝条去除顶芽后可以有效提高文冠果的雌花序数和雌花数,并且修剪效果与枝条直径的大小紧密相关。枝条直径越大,产生的雌花数量越多。3.0~5.0 mm的枝条在去顶后标准雌花数减少,不建议修剪;5.0~7.0 mm的枝条去顶后标准雌花序数和标准雌花数都显著增多,适合进行修剪;7.0~9.0 mm枝条去顶后雌花指标虽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可以保留不做处理。去除顶芽能够改变雌花在侧花序上的分布情况,使雌花不再集中于单个花序,而是以递减规律出现在更多侧花序上,这有利于后续坐果,可为文冠果高产栽培的整形修剪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去除顶芽 枝条直径 侧芽雌花 整形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末次梢成熟期“桂味”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着果差异
16
作者 刘明欣 王晗 +3 位作者 申济源 杨胜男 陈厚彬 苏钻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6,83,共8页
为了分析不同末次梢成熟期对“桂味”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着果的影响,2020年8月12日和9月12日分别短截末端枝梢+喷施400 mg/L乙烯利+60 mg/L烯效唑混合液杀梢,以不控梢做对照,测定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SPAD值,枝梢长度、粗度,成花着果... 为了分析不同末次梢成熟期对“桂味”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着果的影响,2020年8月12日和9月12日分别短截末端枝梢+喷施400 mg/L乙烯利+60 mg/L烯效唑混合液杀梢,以不控梢做对照,测定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SPAD值,枝梢长度、粗度,成花着果,氮、磷、钾、钙、镁、叶绿素、硝态氮、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及成熟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两次控梢处理末次梢分别于9月12日、10月14日,对照(不控梢)于11月21日成熟。成熟期越早,枝梢质量越好,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a、b含量越高。开花前(2021年2月5日),枝梢成熟期较早的叶片氮、磷、钾、钙、镁、蛋白质含量较高,硝态氮含量较低,成花生物学效应更好;而末次梢较晚老熟的枝梢,叶片未出现褪绿,叶片硝态氮含量更高,树体可能更趋于营养生长。末次秋梢在10月中旬前成熟时,成花率超过95%,单果质量17 g以上,末次秋梢10月14日成熟期的最终着果量最高,为350个。说明适当控梢提前末次梢成熟期能够促进“桂味”荔枝成花着果,具有一定的生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枝梢成熟期 叶片营养 成花 着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挂果枝冠幅管理对压砂地枣林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宿起坤 李王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7,共9页
为探究不同水肥和冠幅控制条件下挂果枝管理对于退耕压砂地枣树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规律。采取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分析水、肥、挂果枝与冠幅4个因素对压砂地枣树生长、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光合作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水肥和冠幅控制条件下挂果枝管理对于退耕压砂地枣树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规律。采取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分析水、肥、挂果枝与冠幅4个因素对压砂地枣树生长、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光合作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挂果枝、灌水定额、施肥量、冠幅,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灌水定额、施肥量、冠幅、挂果枝,对水肥利用效率影响的主次效率为灌水定额、施肥量、挂果枝、冠幅;挂果枝、灌水定额、施肥量和冠幅对于枣树产量具有极显著作用,灌水定额、施肥量、冠幅对枣树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影响,灌水定额、施肥量、挂果枝对枣树水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枣树最适合的水、肥、冠幅和挂果枝的组合方式为灌水定额250 mm,施肥量110 kg/hm^(2),冠幅2.0 m,挂果枝60个,可获得产量3 485.02 kg/hm^(2),比对照组增加了67.0%。该研究成果可为压砂地枣林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水肥 冠幅 挂果枝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避雨栽培阳光玫瑰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宫小敏 虞光辉 +7 位作者 李秀杰 王荣 陈广霞 吴玉森 吴新颖 张志昌 李勃 马玉姣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0-801,共12页
【目的】探讨不同补光处理对避雨栽培阳光玫瑰葡萄(Vitis labrusca×V.vinifera‘Shine Muscat’)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避雨栽培中葡萄的补光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省泰安金牛山基地避雨栽培5年生阳光... 【目的】探讨不同补光处理对避雨栽培阳光玫瑰葡萄(Vitis labrusca×V.vinifera‘Shine Muscat’)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避雨栽培中葡萄的补光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省泰安金牛山基地避雨栽培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光源(红光、白光、红蓝光2∶1、遮光)进行补光处理,补光期从萌芽期至果实成熟期,以不补光为对照。记录新梢生长指标,测定光合数据,检测叶绿素荧光参数,并测量单果质量、总酸(TA)和总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含量。在芽成熟后,通过qRT-PCR分析8个成花基因的表达,并于第2年统计花芽萌发率。【结果】红蓝光2∶1补光处理增加了阳光玫瑰葡萄叶片面积和新梢长度,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性能指数(PI abs)及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等光合相关参数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的增加,提高了果实糖度。补光处理还促进了花芽萌发率,且影响了VvGI、VvSOC1等光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RBL2∶1补光能够显著增强阳光玫瑰葡萄的光合作用,改善果实大小及品质,且对第2年萌芽情况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补光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花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施肥与留蔓数对人参果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刘念云 刘丹丹 +4 位作者 冯昆 张玉光 王玉英 王梓然 苏俊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73-81,共9页
为探究不同配方施肥与留蔓数对人参果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红壤土作为试验地,以圆果2号为试材,采用引蔓栽培,植株留蔓数分别为5、6、7条,设置4种不同配方施肥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测定植株形态和果实... 为探究不同配方施肥与留蔓数对人参果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红壤土作为试验地,以圆果2号为试材,采用引蔓栽培,植株留蔓数分别为5、6、7条,设置4种不同配方施肥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测定植株形态和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同一留蔓数,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在肥料中的配比过高会抑制人参果植株生长,也会影响果实品质,适量施用可有效提升人参果果实品质和产量,其中,施用RHB 2 g+微生物菌剂180 g+中微量元素肥140 g+高磷水溶肥22 g+高钾水溶肥16 g+钙镁硼铁锌108 g在不同留蔓数栽培中综合表现较好;同一施肥处理下,随着留蔓数增加可增加人参果产量,但会限制植株生长,同时过多的枝蔓数也不利于果实品质的提升,其中,留蔓6条,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综合表现较好。在最优施肥配方下,留蔓6条,植株茎粗2.07 cm,叶长12.10 cm,叶面积指数0.59,糖酸比370.95,可滴定酸含量0.03%,可溶性蛋白含量7225.75 mg/kg,总酚含量18.29 mg/kg。综上所述,人参果栽培中,施用RHB 2 g+微生物菌剂180 g+中微量元素肥140 g+高磷水溶肥22 g+高钾水溶肥16 g+钙镁硼铁锌108 g,结合留蔓6条,能有效促进人参果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 施肥处理 留蔓数 植株生长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挂果枝条振动响应分析与试验
20
作者 苏小康 刘玉闯 +1 位作者 刘嘉辉 赵东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1,共7页
【目的】开展枸杞挂果枝条振动响应仿真与试验研究,为高效低损地实现枸杞振动采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枸杞挂果枝条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测量枝条在自由振动状态下的加速度衰减曲线和生物力学特性参数,计算枝条动力学模型的等效刚度... 【目的】开展枸杞挂果枝条振动响应仿真与试验研究,为高效低损地实现枸杞振动采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枸杞挂果枝条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测量枝条在自由振动状态下的加速度衰减曲线和生物力学特性参数,计算枝条动力学模型的等效刚度系数、等效阻尼系数和等效质量,开展外力作用于枝条不同位置的振动特性研究,确定最佳振动位置。采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枝条振动响应,并进行相应的田间振动试验验证。【结果】在振动过程中,枝条的动能变化反映其运动速度变化,动能大小与振动采收效果正相关,枝条动能可作为振动位置响应效果的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在枝条不同位置进行振动,相应的动能变化显著,当激振点位于枝条中后部位置时枝条动能最大为27.06J,对应熟果采收率为92.17%,振动效果最好。田间试验与仿真结果较一致,确定出枸杞挂果枝条最佳振动位置。【结论】动能是评价枝条振动效果的有效指标,激振点位于枝条中后部位置时振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挂果枝条 动能 振动位置 质量-弹簧-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