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袋型阻尼密封动力学特性双控制体Bulk Flow模型
1
作者 桂佳强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8,共13页
为快速准确预测袋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学特性,针对传统单控制体Bulk Flow模型预测精度低、无法预测交叉动力系数的问题,提出了袋型阻尼密封双控制体Bulk Flow模型和动力学特性数值预测方法,并开发了计算程序。首先,依据边界层理论... 为快速准确预测袋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学特性,针对传统单控制体Bulk Flow模型预测精度低、无法预测交叉动力系数的问题,提出了袋型阻尼密封双控制体Bulk Flow模型和动力学特性数值预测方法,并开发了计算程序。首先,依据边界层理论,将袋型密封腔室划分为两个控制体,推导了控制体的连续性、周向动量和能量方程,引入Swamee-Jain和Takahashi方程,计算流体-壁面间和流体-流体间的周向黏性摩擦力;其次,采用牛顿-拉夫森算法和摄动分析法分别求解0阶和1阶控制方程,获得各刚度、阻尼动力特性系数;然后,通过与袋型阻尼密封泄漏量和动力特性系数的实验值、单控制体Bulk Flow模型和非定常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研究了转子转速(10 000、15 000、20 000 r/min)和预旋比(0.067、0.724、0.997)对袋型阻尼密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模型和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预测精度高(泄漏量预测误差小于6%,动力特性系数预测误差小于38%)的优点;转子转速和进口预旋的增大均会导致袋型阻尼密封有效阻尼显著减小,穿越频率显著增大,易诱发轴系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型阻尼密封 泄漏特性 动力学特性 双控制体 Bulk flow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最小误差阈值分割算法 被引量:97
2
作者 龙建武 申铉京 陈海鹏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34-1144,共11页
对二维最小误差法进行三维推广,并结合三维直方图重建和降维思想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最小误差阈值分割算法.但该方法为全局算法,仅适用于分割均匀光照图像.为提高其自适应性,本文采用Waterflow模型对非均匀光照图像进行背景估计,以此获得... 对二维最小误差法进行三维推广,并结合三维直方图重建和降维思想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最小误差阈值分割算法.但该方法为全局算法,仅适用于分割均匀光照图像.为提高其自适应性,本文采用Waterflow模型对非均匀光照图像进行背景估计,以此获得原始图像与背景图像的差值图像,达到降低非均匀光照对图像分割造成干扰的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分割性能,本文对差值图像采用γ矫正进行增强,然后采用鲁棒最小误差法进行全局分割,从而完成目标提取.最后本文对均匀光照下以及非均匀光照下图像进行了实验,并与一维最小误差法、二维最小误差法、三维直方图重建和降维的Otsu阈值分割算法、灰度波动变换自适应阈值方法以及一种改进的FCM方法在错误分割率和运行时间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以上方法,本算法的分割性能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自适应阈值分割 WATER flow模型 最小误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非线性尺度空间的视频对象分割方法
3
作者 肖国强 刘建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46-48,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尺度空间理论的视频对象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非线性尺度空间理论对视频序列中的每一帧图像做多尺度分解,然后在由大尺度图像组成的序列中利用运动信息确定运动对象,最后根据每一帧图像的多尺度图像确定对象...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尺度空间理论的视频对象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非线性尺度空间理论对视频序列中的每一帧图像做多尺度分解,然后在由大尺度图像组成的序列中利用运动信息确定运动对象,最后根据每一帧图像的多尺度图像确定对象的准确边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复杂的自然场景中精确地分割出视频对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对象分割 非线性尺度空间 TOTAL VARIATION flow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港工程对其海域流场影响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海防 匡翠萍 +1 位作者 刘曙光 张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0-24,共5页
利用Delft3D-Flow数学模型,模拟了黄骅港附近海域不同潮型、不同工程状况下的潮流场,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黄骅港不同时期工程情况下潮流场的主要变化,探讨了二维流场变化对黄骅港港池和外航道回淤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工程前后黄骅港... 利用Delft3D-Flow数学模型,模拟了黄骅港附近海域不同潮型、不同工程状况下的潮流场,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黄骅港不同时期工程情况下潮流场的主要变化,探讨了二维流场变化对黄骅港港池和外航道回淤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工程前后黄骅港海域的流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潮流动力条件发生不均衡变化,出现了沿堤流和横流,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加重黄骅港港池和外航道的回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黄骅港 Delft3D—flow数学模型 二维流场 泥沙回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