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保护区高流量脉冲特征分析
1
作者 杨春花 尹正杰 许继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460-465,共6页
高流量脉冲过程是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为促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鱼类自然产卵繁殖,探索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生态调度启动条件,本文针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期开展... 高流量脉冲过程是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为促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鱼类自然产卵繁殖,探索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生态调度启动条件,本文针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期开展了保护区径流组成分析,评估了上游干支流来水对保护区高流量脉冲形成的贡献比,分析了鲖鱼、长薄鳅产卵情况与干支流高流量脉冲的吻合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干流保护区仅一半高流量脉冲由区间与金沙江共同涨水所形成,另一半由区间单独涨水所形成;区间涨水对保护区高流量脉冲首日涨水贡献比高达87.62%,代表性鱼类产卵多发生在区间出现高流量脉冲时段,因此区间来水对保护区高流量脉冲过程的形成至关重要,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结合下游区间涨水开展生态补偿调度,将更利于保护区鱼类产卵繁殖,同时减轻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人造洪峰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漂流性卵鱼类 高流量脉冲 产卵期 贡献比 支流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