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差对工业催化裂化装置立管输送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磊 赵北鲲 +5 位作者 刘君建 刘舜 黄新俊 申宝剑 段宏昌 彭威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59,共6页
催化裂化(FCC)装置催化剂循环的下行部分是立管中的密相输送,催化剂流态复杂。受两器压力平衡影响,立管出口压力大于入口压力,为负压差操作。由于负压差是设计参数,工业现场技术人员对其调整范围较小,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报道较少。在工业... 催化裂化(FCC)装置催化剂循环的下行部分是立管中的密相输送,催化剂流态复杂。受两器压力平衡影响,立管出口压力大于入口压力,为负压差操作。由于负压差是设计参数,工业现场技术人员对其调整范围较小,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报道较少。在工业FCC装置上,测量了不同工况时负压差立管的轴向压力分布,然后采用CPFD软件研究了立管压差对立管轴向压力、颗粒浓度和循环量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负压差立管下部易出现填充流,造成立管轴向压力逆转。模拟结果表明:负压差阻碍立管排料,立管内颗粒藏量升高、蓄压增大;正压差立管颗粒脱气少,随正压差增大,立管轴向颗粒趋于均匀密相流,立管蓄压和催化剂循环量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立管设计和操作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管 负压差 正压差 催化剂流态 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管道漏风量测试仪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张白 曹威 +2 位作者 蒋尊阳 孔德超 王胜南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4-1792,1805,共10页
现有的国产漏风量测试仪普遍存在测量精度低、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为此,基于漏风量测试仪的原理,开展了漏风量测试仪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及整机实验研究。首先,对漏风量的测量过程、喷嘴流量测量原理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喷嘴流量测量公式... 现有的国产漏风量测试仪普遍存在测量精度低、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为此,基于漏风量测试仪的原理,开展了漏风量测试仪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及整机实验研究。首先,对漏风量的测量过程、喷嘴流量测量原理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喷嘴流量测量公式,并根据相关标准设计了角接取压方式的喷嘴结构,基于仪器操作便捷性要求,对整机结构进行了设计;其次,采用空气密度补偿公式完成了高精度流量自适应测量,设计了基于自锁式电磁阀的换向调零电路,采用换向调零法对压差传感器零点漂移进行了补偿,使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消除了信号噪声,提高了流量的测量精度;采用抗积分饱和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对流量进行了闭环控制;最后,研制了管道漏风量测试仪样机,开展了压差与流量测量精度与重复性实验。实验及研究结果表明:该高精度漏风量测试仪工作状态稳定,压差测量精度为±0.4%,流量测量精度为±2%;该漏风量测试仪的测量精度优于国内同类仪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风量测试仪表 喷嘴流量 换向调零法 小波阈值去噪算法 压差测量精度 比例-积分-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参数自动控压钻井系统的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宗清 燕修良 +2 位作者 陈永明 朱焕刚 曹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3,共5页
为避免钻井过程中出现井漏、井涌、压差卡钻等井下故障,尤其是解决窄密度窗口地层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又涌又漏的技术难题,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现有控压钻井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三参数自动控压钻井系统。该系统根据U形管原理,在钻井过程中不... 为避免钻井过程中出现井漏、井涌、压差卡钻等井下故障,尤其是解决窄密度窗口地层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又涌又漏的技术难题,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现有控压钻井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三参数自动控压钻井系统。该系统根据U形管原理,在钻井过程中不断检测套压、立压和流量等钻井参数,并利用节流阀自动控制系统对各参数做到了组合控制、无缝隙转换控制。利用全尺寸模拟井对三参数自动控压钻井系统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立压或套压控制时,整个控制过程平稳,没有出现超调、震荡和发散问题,控制误差≤0.2MPa;在发生溢流和漏失时,流量的监测灵敏,控制及时,溢流和漏失总量小于800L就得以完全控制。试验证明,采用套压、立压和流量3种参数作为控制目标的控压钻井技术,弥补了单纯利用套压控制的不足,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控压钻井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压力钻井 套管压力 立管压力 流量 节流阀 井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隔水管钻井U型管效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文龙 樊洪海 +3 位作者 纪荣艺 马鸿彦 郑权宝 彭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I0001,共5页
无隔水管钻井在无钻柱阀或钻柱阀失效的情况下进行接单根或起下钻等作业会发生U型管效应。U型管效应期间泥浆池液面不断升高,影响溢流的准确判断。同时准确计算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对于判断U型管效应期间是否发生井下复杂也非常重要。文... 无隔水管钻井在无钻柱阀或钻柱阀失效的情况下进行接单根或起下钻等作业会发生U型管效应。U型管效应期间泥浆池液面不断升高,影响溢流的准确判断。同时准确计算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对于判断U型管效应期间是否发生井下复杂也非常重要。文章首先推导了无隔水管钻井使得钻柱充满钻井液所需的最小平台泵排量(零立压排量)的计算公式。然后基于流体力学中的一元不稳定流动理论,结合无隔水管钻井工艺,并考虑实际井身结构,建立分析U型管效应的不稳定流动模型。根据该模型研究了U型管效应持续时间、钻杆内液面下降高度、返出流量以及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影响U型管效应持续时间和井底压力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显著影响U型管效应持续时间的因素是钻井液稠度系数和流性指数,显著影响井底压力的因素是排量和流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管 U型管效应 不稳定流 零立压排量 井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