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游设置分水口的渠道梯形节制闸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琳 刘岩 +1 位作者 王延文 戴文鸿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9,共8页
研究分水口对闸前流态的影响以及不同边坡和分水角下梯形节制闸的流量系数和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建立梯形节制闸流量公式,探究梯形节制闸水头损失规律,为灌区量水控水精确化提供支持。试验设置了3个边坡(m=1.5、1.75和2)、5个分水角(θ=... 研究分水口对闸前流态的影响以及不同边坡和分水角下梯形节制闸的流量系数和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建立梯形节制闸流量公式,探究梯形节制闸水头损失规律,为灌区量水控水精确化提供支持。试验设置了3个边坡(m=1.5、1.75和2)、5个分水角(θ=30°、45°、60°、75°和90°)、不同开度、不同水头共495组试验,进行梯形节制闸门在分水条件不同时的过流试验,观察分水口流态并分析成因;运用量纲分析法建立梯形节制闸流量公式,计算节制闸的相对水头损失。在节制闸前形成了回水区,节制闸流量计算公式的决定系数R^(2)=0.934,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83%,相对水头损失随节制闸的相对开度增大而减小。梯形节制闸门的流量公式精度较高,可为灌区梯形渠道流量测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节制闸 灌区渠道 分水口 水头损失 流量系数 流量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堰结合梯形量水堰淹没出流水力特性及应用
2
作者 李若兰 李晓庆 +1 位作者 高飞飞 戚印鑫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3-151,共9页
针对传统梯形堰上游壅水高度大、易受泥沙淤积影响以及堰板前渠道存在冻胀风险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孔堰结合梯形量水堰。为了研究该堰在淹没出流工况下的水力特性规律,并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构建1:1水工物理模型,设置... 针对传统梯形堰上游壅水高度大、易受泥沙淤积影响以及堰板前渠道存在冻胀风险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孔堰结合梯形量水堰。为了研究该堰在淹没出流工况下的水力特性规律,并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构建1:1水工物理模型,设置流量为27.14、38.14、47.36、55.47、64.22 L/s,底孔开孔高度z为50、60、70、80 mm 4个尺寸,研究不同开孔高度堰板在淹没出流状态下的临界淹没度阈值、淹没流态类型、沿程水面线、堰板开孔处上游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并基于量纲分析和多元非线性拟合推导淹没出流工况下的量测计算式。结果表明:开孔高度z=80 mm的堰板,临界淹没度阈值为0.754,稳定淹没类型(表面波和表面射流)占比较高,上游壅水程度较改进梯形堰降低42.86%,堰板开孔处上游区域各点流速也均大于泥沙不淤流速(0.3 m/s)。当开孔高度z∈[50,80]mm时,通用预测模型(z为变量)的验证结果显示,94.48%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5.00%;当z=80 mm(水力特性和工程适应性最优)时,预测模型(z为定值)的验证结果显示,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5.00%。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孔堰结合量水设施的水力特性研究提供参考,为田间渠道量水提供低扰动、高适配性、高精度的便捷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孔堰结合 梯形量水堰 淹没出流 量纲分析 量测计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理论及等概率分段的有源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
3
作者 贾玉栋 刘文彬 +3 位作者 穆希桢 慕小斌 朱永强 夏瑞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7,共9页
针对有源配电网中源荷双侧强不确定性场景,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opula理论及等概率分段的有源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方法。通过Copula函数和Rosenblatt逆变换实现输入随机变量相关性的描述和独立性的转换。为使基于Copula理论的相关性分析易... 针对有源配电网中源荷双侧强不确定性场景,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opula理论及等概率分段的有源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方法。通过Copula函数和Rosenblatt逆变换实现输入随机变量相关性的描述和独立性的转换。为使基于Copula理论的相关性分析易于进行,不再将机组出力离散化,而是将机组出力概率模型在其出力区间进行分段化处理,求取分段区间下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提出基于等概率原则的区间分段方法进行区间分段,通过全概率公式,将完整概率潮流计算分解成多个高精度的条件概率潮流计算,采用Gram-Charlier(GC)级数实现概率分布函数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概率潮流 COPULA理论 Rosenblatt变换 全概率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硒气相扩散系数实验研究
4
作者 吴小龙 罗光前 +3 位作者 邹仁杰 方灿 李显 姚洪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9-285,共7页
针对扩散管法无法有效对固体的气相扩散系数测量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气相扩散系数测量系统,研究了二氧化硒在不同气体体系、不同体系温度下的气相扩散系数.基于Stefan扩散管模型,推导出与固体物质质量变化相关的扩散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开... 针对扩散管法无法有效对固体的气相扩散系数测量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气相扩散系数测量系统,研究了二氧化硒在不同气体体系、不同体系温度下的气相扩散系数.基于Stefan扩散管模型,推导出与固体物质质量变化相关的扩散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开发的测量系统对萘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进行测量,发现与文献中测量值相近,进一步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在单工况气体氛围和混合工况气体氛围中的实验,修正了FULLER公式中的系数值,拟合得出在393~433 K范围内SeO_(2)气相扩散系数的公式.结果表明:在单工况气体氛围中,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的误差均在10%以内,且拟合后曲线的R^(2)>0.97;在混合工况下,拟合后曲线的R^(2)>0.95,验证了修正后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扩散系数 二氧化硒 气流量 Stefan扩散管法 FULLER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推移质输沙率公式适用性室内实验研究
5
作者 黄勇 沈淇 +3 位作者 顾峰峰 陆佳 王佑铭 王珍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7-184,192,共9页
目前关于长江口推移质输沙率计算的公式较多,但各公式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选取中值粒径为0.161 mm的长江口南槽推移质原状沙样,开展了恒定及非恒定流作用下长江口推移质输沙实验,并分析了众多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在长江口推移质输... 目前关于长江口推移质输沙率计算的公式较多,但各公式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选取中值粒径为0.161 mm的长江口南槽推移质原状沙样,开展了恒定及非恒定流作用下长江口推移质输沙实验,并分析了众多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在长江口推移质输沙率计算上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现场模拟的水流强度希尔兹数θ介于0.04~0.54之间,推移质输沙率在0.00003~0.1 kg/(m·s)之间,与南槽现场实测推移质输沙率相当;随着水槽水流动力的线性增加或减少,实测的推移质输沙量呈现明显的指数型变化过程。将不同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室内、现场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初步证实沈淇公式和孟震公式在长江口推移质输沙率计算中具有良好适用性,并建议采用分步时间步长不大于200 s的恒定输沙方式反演河口非恒定流下推移质输沙量变化。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口推移质输沙模拟与河口水沙动力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移质输沙率 经验公式 适用性 水流强度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压裂液流量的水平孔水压致裂法地应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继国 程勇 +3 位作者 舒恒 刘夏临 朴昇昊 马保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136,143,共7页
隧道(洞)围岩的地应力状态是隧道(洞)前期设计所需的重要参数。为准确计算地应力,首先搭建水压致裂流固耦合模拟试验平台;之后在该试验平台对不同压裂液流量的花岗岩岩样进行三轴试验,得到相应的压裂参数;最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水平孔地... 隧道(洞)围岩的地应力状态是隧道(洞)前期设计所需的重要参数。为准确计算地应力,首先搭建水压致裂流固耦合模拟试验平台;之后在该试验平台对不同压裂液流量的花岗岩岩样进行三轴试验,得到相应的压裂参数;最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水平孔地应力计算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设置的地应力大小进行比较,提出修正公式用于改进该模型,进而得到考虑不同压裂液流速的水平孔水压致裂法地应力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压裂液流量越大,裂缝扩展长度越大、宽度越小,压裂体积越大;水平孔水压致裂过程中,泵压的增长形式为非线性;压裂液流量与破裂压力峰值正相关,但达到临界值后继续增大压裂液流量反而导致破裂压力下降;修正后的地应力计算模型考虑压裂液流量,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9%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水压致裂法 水平孔 修正公式 压裂液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底坡影响的U形渠道量水槽流量公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戚玉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渠道底坡是影响输水能力的重要因素,但量水槽流量公式往往忽略渠道底坡。为了探究渠道底坡对流量公式的影响,以三角形量水槽为研究对象,在6种底坡的U形渠道上开展田间试验。应用能量方程式推求了流量的理论公式,基于量纲分析法分别建立... 渠道底坡是影响输水能力的重要因素,但量水槽流量公式往往忽略渠道底坡。为了探究渠道底坡对流量公式的影响,以三角形量水槽为研究对象,在6种底坡的U形渠道上开展田间试验。应用能量方程式推求了流量的理论公式,基于量纲分析法分别建立不包含和包含渠道底坡的流量公式,探讨渠道底坡影响流量公式的范围。流量的理论公式表明渠道底坡是影响量水槽流量公式的因素之一。与不包含渠道底坡的流量公式相比,包含渠道底坡的流量公式测流精度显著提高,平均相对误差从2.92%降低至1.65%,最大相对误差从12.22%减小至7.37%,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5%的比例从80.94%提升至95.89%。渠道底坡影响三角形量水槽流量公式的范围界定为1100~1/1200,当渠道底坡小于11200时可以忽略。量水槽流量公式应考虑渠道底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公式 渠道底坡 流量测量 三角形量水槽 能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形渠道机翼柱型量水槽水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双 李晓军 +2 位作者 朱梦娜 赵瑞娟 刘鸿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69,77,共6页
为了详细探究机翼柱型量水槽应用于U形渠道的量水性能,设置了4个不同的量水槽收缩比开展水力性能试验。通过对流量、收缩比和上游水位等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出机翼柱型量水槽的流量公式。研究还对测流精度、上游佛汝德数、临界淹没度等参... 为了详细探究机翼柱型量水槽应用于U形渠道的量水性能,设置了4个不同的量水槽收缩比开展水力性能试验。通过对流量、收缩比和上游水位等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出机翼柱型量水槽的流量公式。研究还对测流精度、上游佛汝德数、临界淹没度等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机翼柱型量水槽水位~流量相关性极高,相关系数R^(2)达0.998,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出的流量公式简单易用,平均流量误差约为2.47%,上游佛汝德数小于0.3,临界淹没度最高为0.887。与传统的U形渠道量水槽相比,机翼柱型量水槽的流动公式简单易用,U形渠道机翼柱型量水槽的结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柱型量水槽 U形渠道 流量公式 临界淹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波的非侵入式排水管道流量测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静 吕婧 +1 位作者 李小玲 路瑞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1-1817,共7页
依据连续波雷达测位移原理和雷达波穿透性强的特点,在建立了传播路径与雷达波信号强度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液位与雷达波中频信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侵入式管道中水流的液位测量方法,并根据曼宁公式计算重力流排水管道水流流速,... 依据连续波雷达测位移原理和雷达波穿透性强的特点,在建立了传播路径与雷达波信号强度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液位与雷达波中频信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侵入式管道中水流的液位测量方法,并根据曼宁公式计算重力流排水管道水流流速,实现了基于雷达波的非侵入式排水管道流量测量。通过与参考电磁流量计测量数据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非侵入式流量测量方法的平均误差在3.5%以内,能满足绝大多数重力流的流量测量准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排水管道 非侵入式 雷达波 重力流 曼宁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效应对井筒内地下水流速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启航 李旭 +1 位作者 郭强 蒯大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通常井内的地下水流速是由单井示踪试验或Aqua Vision流速流向仪测定得来,用以计算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由于表皮结构的影响,导致井筒附近的地下水流场发生变化,引起井筒内的流速与含水层中的流速存在偏差。为了探究表皮效应对井筒内... 通常井内的地下水流速是由单井示踪试验或Aqua Vision流速流向仪测定得来,用以计算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由于表皮结构的影响,导致井筒附近的地下水流场发生变化,引起井筒内的流速与含水层中的流速存在偏差。为了探究表皮效应对井筒内地下水流速的影响,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考虑表皮效应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系统分析表皮厚度以及渗透系数对井筒中地下水流速的影响机制,根据模拟结果进一步评估利用井筒内地下水流速换算含水层地下水达西流速已有经验公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井筒附近表皮区域渗透系数越大,井筒内的地下水流速越大,且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的地下水达西流速相对误差均小于0.23%,具有较高可靠性;(2)表皮区域渗透系数小于含水层渗透系数时,随着表皮厚度增大,井筒内地下水流速越小,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呈现增大趋势;(3)表皮区域渗透系数大于含水层渗透系数时,随着表皮厚度增大,井筒内地下水流速增大,计算结果相对误差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但其误差波动性较大,表明在该条件下经验公式计算的稳定性较差。结果显示表皮结构对井筒内地下水流速影响较大,在实际应用中要关注表皮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参数 表皮效应 数值模拟 经验公式 地下水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槽组合设施水力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
11
作者 张文科 何新林 +2 位作者 李小龙 曾钰峰 王佳鑫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4-1051,共8页
为探究堰槽组合设施的水力特性及适用性,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3组坡度(0.1%,0.4%,0.8%)、9组流量进行水力性能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对于堰槽组合的适用性,探究了不同底坡下堰槽组合装置的测流机制.结果表明:3组坡度... 为探究堰槽组合设施的水力特性及适用性,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3组坡度(0.1%,0.4%,0.8%)、9组流量进行水力性能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对于堰槽组合的适用性,探究了不同底坡下堰槽组合装置的测流机制.结果表明:3组坡度阈值相对水深为0.880,0.930和0.873,测流公式精度较高,对应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20%,1.69%和1.74%;不同坡度下,量水槽内水深沿程降低,中垂线平均流速沿程增加,流量小于阈值流量时,综合流量系数和中垂线平均流速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流量大于阈值流量时,在过渡段上游1/3附近中垂线平均流速大小一致,流量系数和上游中垂线平均流速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下游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数值模拟结果最大误差为4.16%,与试验相吻合,数值模拟适用于堰槽组合量水设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槽组合 流量测量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测流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方向阀静态特性仿真与实验
12
作者 张策 陈雷 +1 位作者 莫雨桐 金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4-98,共5页
比例方向阀是电液控制技术中最基础的元件之一,其作用是对液压执行机构的速度、方向、位置和输出力进行连续控制。在比例方向阀使用过程中,发现电压指令相同时,当比例方向阀阀口的压差较大时,随着压差的增加,流量出现了不增反减的现象... 比例方向阀是电液控制技术中最基础的元件之一,其作用是对液压执行机构的速度、方向、位置和输出力进行连续控制。在比例方向阀使用过程中,发现电压指令相同时,当比例方向阀阀口的压差较大时,随着压差的增加,流量出现了不增反减的现象。为了解释该现象,建立两种比例方向阀的静态仿真模型:第一种静态仿真模型基于液动力和阀口流量的经验公式;第二种静态仿真模型基于通过ANSYS Fluent流场数值计算得到的液动力和阀口流量插值公式。静态仿真结果表明:阀口流量不增反减的原因在于当压差增大时,液动力增加导致阀芯位移减小,进而使流量减小。实验结果证明:相比传统的经验公式,使用基于流场仿真数据得出的稳态液动力和阀口流量插值公式时,静态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方向阀 稳态液动力 流体数值计算 插值公式 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的特征通流面积及弗留格尔公式改进 被引量:88
13
作者 徐大懋 邓德兵 +1 位作者 王世勇 陈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73-477,共5页
提出了汽轮机特征通流面积的新概念,并用明确的解析式表达.特征通流面积具有重要特点:只要相应级段的几何参数不变,特征通流面积在不同工况下保持常数,且有较高的精确度;反之,如果特征通流面积改变,原因一定来自级段几何参数的变化.采... 提出了汽轮机特征通流面积的新概念,并用明确的解析式表达.特征通流面积具有重要特点:只要相应级段的几何参数不变,特征通流面积在不同工况下保持常数,且有较高的精确度;反之,如果特征通流面积改变,原因一定来自级段几何参数的变化.采用特征通流面积可对汽轮机通流部分进行性能分析,建立机组的精确热力性能档案和实现精确的变工况计算,还可将其用于汽轮机的运行监测与诊断等.在研究特征通流面积的过程中,发现广为应用的弗留格尔公式误差较大,因而提出了高精度的改进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特征通流面积 弗留格尔公式 性能分析 计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割离井公式反求水文地质参数的试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安定 刘元会 马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分析了无上、下补给,井内定水位且初始水位呈水平时,均质含水层中割离井渗流模型的出水量公式,引进了仅与相对井径有关的井流函数,通过井流函数性质的研究,将试算法引入割离井法反求水文地质参数,其步骤与常用泰斯试算法的步骤相似。...  分析了无上、下补给,井内定水位且初始水位呈水平时,均质含水层中割离井渗流模型的出水量公式,引进了仅与相对井径有关的井流函数,通过井流函数性质的研究,将试算法引入割离井法反求水文地质参数,其步骤与常用泰斯试算法的步骤相似。最后用实例进行验证,其结果与目前已有的方法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离井法 流量公式 水文地质参数 试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向深埋隧道的流动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则民 黄润秋 +1 位作者 张倬元 王士天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0年第2期73-76,共4页
综合考虑承压井引用的渗流假设、流体释放机制、流场特征及井径等因素 ,可以用承压井理论来解决软岩向深埋隧道的流动问题。Dp、μγ、p0 是预测软岩大变形的主要参数 ,其中最关键的参数是 Dp。三大参数确定后 ,可以利用相应公式进一步... 综合考虑承压井引用的渗流假设、流体释放机制、流场特征及井径等因素 ,可以用承压井理论来解决软岩向深埋隧道的流动问题。Dp、μγ、p0 是预测软岩大变形的主要参数 ,其中最关键的参数是 Dp。三大参数确定后 ,可以利用相应公式进一步判断大变形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软岩流动 井流公式 影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单向流探测距离计算公式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传亮 姚淑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1-392,共2页
目前常用的油井探测半径计算公式都是针对直井提出的,也只适用于平面径向流,对于平面单向流的情形并不适用。采用渗流力学方法,通过定井底流压的生产方式,定义了平面单向流探测距离的概念,然后,通过压力脉冲波的传播理论,推导出了平面... 目前常用的油井探测半径计算公式都是针对直井提出的,也只适用于平面径向流,对于平面单向流的情形并不适用。采用渗流力学方法,通过定井底流压的生产方式,定义了平面单向流探测距离的概念,然后,通过压力脉冲波的传播理论,推导出了平面单向流的探测距离计算公式。该式在水平井生产、排状井网生产或河道条带地层存在平面单向流的情况下,可用来研究压力的波及范围和探测距离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油井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探测半径 探测距离 单向流 径向流 公式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柱型量水槽应用于梯形渠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鸿涛 赵瑞娟 +4 位作者 宋一梦 牛炎 于明舟 韩宇 屈忠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9,共4页
为探究翼柱型量水槽在梯形渠道量水的性能,在梯形渠道上通过4种不同量水槽收缩比进行水力性能试验。通过对上游水位、流量和收缩比等进行分析,拟合了流量公式;并对测流精度、上游佛汝德数、临界淹没度以及水头损失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 为探究翼柱型量水槽在梯形渠道量水的性能,在梯形渠道上通过4种不同量水槽收缩比进行水力性能试验。通过对上游水位、流量和收缩比等进行分析,拟合了流量公式;并对测流精度、上游佛汝德数、临界淹没度以及水头损失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翼柱型量水槽在梯形渠道量水性能良好,水位~流量相关度极高,相关系数的平方R^2达0.9971,推求的流量公式简易,测流平均误差为2.41%,上游佛汝德数小于0.4,临界淹没度达0.85以上,满足《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 21303-2017)相应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柱型量水槽 梯形渠道 流量公式 淹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运动流速与流量计算 被引量:21
18
作者 舒安平 费祥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1,共5页
粘性泥石流作为最常见的一种泥石流 ,普遍存在于固体物质组成松散、降雨持续集中的陡峻山区。作者首先对现有的粘性泥石流运动速度的有关成果进行扼要评述。根据曼宁公式的结构形式 ,通过对大量泥石流沟的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涉... 粘性泥石流作为最常见的一种泥石流 ,普遍存在于固体物质组成松散、降雨持续集中的陡峻山区。作者首先对现有的粘性泥石流运动速度的有关成果进行扼要评述。根据曼宁公式的结构形式 ,通过对大量泥石流沟的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涉及参数较为全面、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粘性泥石流运动速度公式 ,经验表明该公式的可靠度令人满意 ,据此提出粘性泥石流的流量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从而为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泥沙运动 流速 流量 计算方法 灾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体触变应力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邹仁元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8,共6页
为了能直接测定含有粗颗粒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原样的流变特性,专门研制了大型泥石流流变仪,利用该仪器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了粘性泥石流体启动的应力本构方程和触变特性的关系。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阶段,颗粒间的作用以接触... 为了能直接测定含有粗颗粒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原样的流变特性,专门研制了大型泥石流流变仪,利用该仪器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了粘性泥石流体启动的应力本构方程和触变特性的关系。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阶段,颗粒间的作用以接触挤压和滑动摩擦为主,其应力本构关系可用剪切稀化的幂定理方程来描述。粘性泥石流体在剪切"上行"与"下行"曲线环绕的延迟区域的存在,说明该流体具有触变能量,并通过触变能量的计算以及与泥石流运动要素的对比,探讨了粘性泥石流体触变应力本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幂定理方程 触变能量 触变应力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各向异性油藏水平井产能新公式 被引量:10
20
作者 贾晓飞 雷光伦 +1 位作者 孙召勃 姚传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前常用的水平井产能预测公式未考虑实际油藏的三维各向异性特点及水平井渗流中典型的平面线性流特征,因此,产能预测结果往往过于乐观。针对此问题,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维各向异性油藏转换为等效的各向同性油藏,在此基础上,从水平井典型... 目前常用的水平井产能预测公式未考虑实际油藏的三维各向异性特点及水平井渗流中典型的平面线性流特征,因此,产能预测结果往往过于乐观。针对此问题,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维各向异性油藏转换为等效的各向同性油藏,在此基础上,从水平井典型渗流特征出发,将油藏内流动区域划分为外部平面径向流、中间平面线性流以及内部垂向径向流3个区域,利用水电相似原理和等值渗流阻力方法,推导出三维各向异性油藏综合形式水平井产能新公式。与常规水平井产能公式对比发现:随着水平井长度的增加,平面线性流的渗流阻力及对产能的影响逐渐增大;平面各向异性对水平井产能影响显著,其变化规律受水平井与油藏主渗透率方向夹角的控制;水平井产能随着油藏垂直渗透率与平面渗透率比值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水平井与油藏主渗透率方向夹角的增加而增加。实例应用表明新公式预测精度大幅提高,误差仅为3%,可以用于指导水平井产能预测、水平井长度和方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产能预测 三维各向异性 线性流 新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