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下游滩区村台绕流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陈超 原平新 +2 位作者 张权伟 李敬茹 刘沛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3-116,共4页
采用雷诺平均的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来流角、长宽比作用下村台周围的分离区及尾流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村台周围分离区及尾流区的时均流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长宽比和来流角对村台绕流下游尾流... 采用雷诺平均的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来流角、长宽比作用下村台周围的分离区及尾流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村台周围分离区及尾流区的时均流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长宽比和来流角对村台绕流下游尾流区长度、宽度和脱落涡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来流角的变化,村台绕流的分离区及尾流区特征受迎水面宽度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尾流区长度和宽度几乎与迎水面宽度成正比;随着长宽比的增加,村台周围分离区范围增大;村台尾流区的长度、宽度和脱落涡频率,在长宽比K<2.5时随长宽比K的增加略减小,在K=2.5附近达到最小值,然后随长宽比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台绕流 分离区 尾流区 防护范围 黄河下游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仿真平台对汽车外流场仿真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晖 杨志刚 +1 位作者 谭鹏 丰成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7,199,共6页
基于同一个硬件平台和相关的参数设置,采用Fluent 12.1和Star-ccm+8.04流体仿真平台对某车身的1/3缩比模型外部绕流场进行数值仿真。以相同模型的风洞实验数据为准,通过计算获得气动升/阻力、车身表面压力和尾迹区流场结构等相关信息,... 基于同一个硬件平台和相关的参数设置,采用Fluent 12.1和Star-ccm+8.04流体仿真平台对某车身的1/3缩比模型外部绕流场进行数值仿真。以相同模型的风洞实验数据为准,通过计算获得气动升/阻力、车身表面压力和尾迹区流场结构等相关信息,对比研究了两款流体仿真平台对汽车外流场的仿真能力,为流体仿真平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外流场 流体仿真平台 仿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技术的半潜式钻井服务支持平台风荷载预报 被引量:3
3
作者 谷家扬 杨琛 +1 位作者 刘为民 卢燕祥 《中国海洋平台》 2015年第6期42-48,共7页
该文基于N-S方程的DES湍流模型,对1∶50缩尺比半潜平台受到的风载荷、压力系数分布和平台表面附近流场进行了研究。将数值模拟风载荷和风倾力矩通过相似理论换算为实际值,并与规范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值较规范计算值... 该文基于N-S方程的DES湍流模型,对1∶50缩尺比半潜平台受到的风载荷、压力系数分布和平台表面附近流场进行了研究。将数值模拟风载荷和风倾力矩通过相似理论换算为实际值,并与规范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值较规范计算值小。影响各结构和整个平台风载荷的主要因素有"遮蔽"效应和迎风面面积。由于干扰效应和"遮蔽"效应影响,导致不同倾斜角、风向角下平台所受风载荷不同。相同倾斜角度下,风载荷变化规律随着风向角的增大而不同;而相同风向角下,风载荷随着倾斜角增大而增大。"遮蔽"效应、倾斜角、风向角、结构位置和结构形状等对结构受压分布差异和平台表面附近流场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风载荷 压力系数 流场 遮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ASA的PDC钻头井底流场分析平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况雨春 王芳 +2 位作者 魏莉鸿 董宗正 罗金武 《石油机械》 2017年第3期11-15,共5页
常规PDC钻头井底流场水力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具有门槛高、耗时长和重复工作量大等缺点。鉴于此,建立了一个基于EASA封装软件的PDC钻头井底流场分析平台。通过对CFD软件的集成,利用EASA软件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并对CFD底层应用程序进行封... 常规PDC钻头井底流场水力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具有门槛高、耗时长和重复工作量大等缺点。鉴于此,建立了一个基于EASA封装软件的PDC钻头井底流场分析平台。通过对CFD软件的集成,利用EASA软件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并对CFD底层应用程序进行封装,实现用户界面与底层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网络发布和共享,用户即可对PDC钻头井底流场分析平台进行远程调用。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平台进行PDC钻头水力性能的分析可有效降低CFD软件的使用门槛,提高钻头井底流场的分析效率,节约人力与物力资源。研究结果能够为石油装备企业及现场应用提供规范化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A PDC钻头 井底流场 分析平台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方法的圆型喷口射流速度场结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昕 马静思 刘友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大空间建筑中分层空调系统喷口送风射流运动卷吸会造成热量自上部非空调区向下部空调区转移,这是导致空调系统负荷增加的原因之一。本文搭建圆型喷口射流运动盐水模型实验台,利用粒子速度测量系统(PIV)提取喷口卷吸剪切层附近流场速度... 大空间建筑中分层空调系统喷口送风射流运动卷吸会造成热量自上部非空调区向下部空调区转移,这是导致空调系统负荷增加的原因之一。本文搭建圆型喷口射流运动盐水模型实验台,利用粒子速度测量系统(PIV)提取喷口卷吸剪切层附近流场速度矢量场信息,借助特征正交分解方法(POD)剖析剪切层内的相干结构及其能量分布、竖向与横向速度特征值比例,为后期研究喷口卷吸运动引起的大空间对流转移热量提供实验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实验台 特征正交分解POD 流场相干结构 能量分布 竖向与横向速度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流理论的半潜式平台近场干涉数值计算
6
作者 凌宏杰 王志东 陈茂侨 《中国海洋平台》 2018年第3期26-32,共7页
以工作水深为250m的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黏流理论开展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下半潜式平台3种模式(固定、自由、系泊)的数值计算。自编程开发半潜式平台近场干涉数值计算后处理软件,研究平台立柱间发生近场干涉现象的基本规律。计... 以工作水深为250m的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黏流理论开展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下半潜式平台3种模式(固定、自由、系泊)的数值计算。自编程开发半潜式平台近场干涉数值计算后处理软件,研究平台立柱间发生近场干涉现象的基本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周期较小时,入射波、反射波与辐射波叠加较为频繁,立柱间波面升高较大;浪向角对平台近场干涉效应有较大影响,浪向角为45°时近场干涉现象更为明显,波面升高极大值主要集中于后立柱内侧区域,最大波面升高可达入射波高的2.57倍;平台系泊和自由模式比固定模式近场干涉引起的波面升高大,波面分布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近场干涉 黏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气垫流场的计算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振锋 王宏光 +1 位作者 周文铸 戴韧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设计了一种多通道气垫装置实验台,对多通道气垫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得到气垫内流场的压力分布.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商用软件PHOENICS模拟计算了与实验条件相同的流场,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基本反映了气垫流场压力分布的主要特征,... 设计了一种多通道气垫装置实验台,对多通道气垫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得到气垫内流场的压力分布.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商用软件PHOENICS模拟计算了与实验条件相同的流场,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基本反映了气垫流场压力分布的主要特征,为气垫性能的改进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垫平台 流场计算 流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道立管系统弯管段流场分析——以胜利油田CB306井组平台为例
8
作者 刘立成 陈建民 +1 位作者 姜汉桥 洪学福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4期285-288,共4页
以胜利油田CB306井组平台为例,运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海底管道立管系统弯管段周围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海流流速在立管两侧增大,在立管后方形成交替脱落的漩涡;立管后方形成的三维立涡成倒锥形,上部漩涡比下部漩涡先脱离立管... 以胜利油田CB306井组平台为例,运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海底管道立管系统弯管段周围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海流流速在立管两侧增大,在立管后方形成交替脱落的漩涡;立管后方形成的三维立涡成倒锥形,上部漩涡比下部漩涡先脱离立管;三维立涡底部海水对海底的剪切作用及对海底沉积物的提升作用最强,这也是海底冲淘作用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管系统弯管段 流场分析 大涡模拟 三维立涡 海底冲淘 CB 306井组平台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小口径火炮多功能膛口装置流场数值仿真 被引量:7
9
作者 薛滨 何永 蒋鑫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12期83-87,共5页
针对小口径火炮身管长度和后坐力与无人作战平台不匹配、传统膛口装置功能单一等问题,设计集制退、消声、消焰为一体的多功能膛口装置,提出一种适用于该膛口装置的超压分布模型。采用截短型火炮身管,利用Fluent软件建立2维轴对称气体动... 针对小口径火炮身管长度和后坐力与无人作战平台不匹配、传统膛口装置功能单一等问题,设计集制退、消声、消焰为一体的多功能膛口装置,提出一种适用于该膛口装置的超压分布模型。采用截短型火炮身管,利用Fluent软件建立2维轴对称气体动力学模型来计算膛口流场;采用大涡模拟模型,使用Ffowcs Williams and Hawkings方法计算噪声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该膛口装置的制退效率为70%,消音率为17.8%,制退效率与实验误差为14%,消音率与实验误差为11%。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膛口装置能有效降低火炮后坐力,并且在射击时有良好的隐蔽性,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火炮 无人作战平台 膛口流场 制退 消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射流通风特性及风流组织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妙娴 张天航 +4 位作者 殷铭简 罗淳厚 吴凯杰 侯云鸽 吴珂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39-145,共7页
为探究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通风系统的合理布局,采用比尺模型试验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射流风机和通风组织对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气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联络通道内风机射流朝向敞开段时,为使风机升压系数Kj最大,Ф630mm、Ф... 为探究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通风系统的合理布局,采用比尺模型试验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射流风机和通风组织对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气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联络通道内风机射流朝向敞开段时,为使风机升压系数Kj最大,Ф630mm、Ф900mm、Ф1120mm射流风机的布设位置应距离敞开段分别大于40、50、65m;2)大口径射流风机具有更大的Kj,但占用的断面空间更大,且射流诱导段更长,应根据联络通道长度和高度合理选择射流风机口径;3)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通风组织不宜采用同侧开启方式,采用对角抽吸方式时,联络通道内的污染物混入比最低、通风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交通转换平台 比尺模型试验 CFD 通风 射流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兰村—柴村段河流水位抬升对潜水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瑞芬 季晨龙 李海明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本文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实施的背景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汾河兰村—柴村段河流水位瞬时抬升0.5m、1.0m、2.0m后的潜水流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初始潜水流向为由北向南,中部为由西北向东南,南部由东西两侧... 本文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实施的背景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汾河兰村—柴村段河流水位瞬时抬升0.5m、1.0m、2.0m后的潜水流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初始潜水流向为由北向南,中部为由西北向东南,南部由东西两侧向中间流动。研究区北部潜水流速快,约为0.220m/d;中部与南部流速较缓慢,约为0.041m/d。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河流水位抬升幅度的增加,河流对潜水的侧渗补给不断加强,经过90日之后,研究区河流附近的潜水流向已明显改变为由河流向东西两岸补给。河流水位瞬时抬升0.5m、1.0m、2.0m时,河流左岸60日影响距离分别为1742~2345m、1541~2613m、1809~3015m;90日时部分区域已超出研究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兰村—柴村段 数值模拟 流场特征 影响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圆筒形海工平台外部流场数值模拟
12
作者 陈一山 孙桂芳 +2 位作者 郇学东 王占栋 张永康 《中国海洋平台》 2016年第6期62-67,73,共7页
为了探究浮态制造过程中风和浪的作用下圆筒型海工平台附近流场信息,基于Fluent对风和浪作用下圆筒型海工平台外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圆筒型海工平台的阻碍和流体的粘性,平台迎风面一侧表面压强较大,附近液面较高,空气和... 为了探究浮态制造过程中风和浪的作用下圆筒型海工平台附近流场信息,基于Fluent对风和浪作用下圆筒型海工平台外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圆筒型海工平台的阻碍和流体的粘性,平台迎风面一侧表面压强较大,附近液面较高,空气和水流速较慢;平台背风面附液面较平,空气和水流速较小;平台两侧液面较低,但空气和水流速较快;同时在迎风面和背风面均有漩涡存在。研究结果对于圆筒形海工平台制造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形海工平台 FLUENT 外部流场 风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流量计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英年 胡文杰 +2 位作者 洪毅 屈长龙 王哲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9年第6期41-46,50,共7页
介绍海默多相流量计的技术特点及该流量计在渤海稠油油田的现场对比试验情况,分析和探讨这种流量计在海上油田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相流量计 海洋平台 流量计 稠油 海上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架平台隔水套管区域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14
作者 董坤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38,42,共4页
考虑到局部流场是控制和决定流冰在隔水套管区内运动形态的关键因素,使用FLUENT软件,对渤海浅水重冰区某导管架平台的隔水套管区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统计可能发生碎冰滞留的区域分布比例,并根据不同入流方向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隔水套... 考虑到局部流场是控制和决定流冰在隔水套管区内运动形态的关键因素,使用FLUENT软件,对渤海浅水重冰区某导管架平台的隔水套管区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统计可能发生碎冰滞留的区域分布比例,并根据不同入流方向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隔水套管区内局部流场的滞留效应是导致碎冰堆积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平台 碎冰堆积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