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w field simulation and establishment for mathematical models of flow area of spool valve with sloping U-shape notch machined by different methods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兆强 顾临怡 +2 位作者 冀宏 陈家旺 李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Precise function expression of the flow area for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rifice versus the spool stroke was deriv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low features of the sloping U-shape not... Precise function expression of the flow area for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rifice versus the spool stroke was deriv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low features of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n the spool, such as mass flow rates, flow coefficients, effiux angles and steady state flow force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t las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flow area for the sloping U-shape notch orifice on the spool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rifice area curve deriv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data provided by the test. It is presented that the bottom arc of sloping U-shape notch (ABU) should not be omitted when it is required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orifice area of ABU. Although the theoretical flow area of plain bottom sloping U-shape notch (PBU) is larger than that of ABU at the same opening, the simulated mass flow and experimental flow area of ABU are both larger than these of PBU at the same opening, while the simulated flow force of PBU is larger than that of ABU at the same opening. Therefore, it should be prior to adapt the ABU when designing the spool with proportional charac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ol valve flow field simulation flow area steady state flow force mathematical model sloping U-shape no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流场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刘为杰 凌忠伟 +2 位作者 田嘉懿 黄昊宇 秦建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4-581,共8页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是我国首座马赫数涵盖亚跨超的大型开口式射流风洞。该风洞在流场控制上存在2个难点:(1)风洞流场本身具有大滞后性和强非线性特点,增大了流场控制难度;(2)风洞运行过程中流场会受到强烈的、持续性的干扰,要求控制系...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是我国首座马赫数涵盖亚跨超的大型开口式射流风洞。该风洞在流场控制上存在2个难点:(1)风洞流场本身具有大滞后性和强非线性特点,增大了流场控制难度;(2)风洞运行过程中流场会受到强烈的、持续性的干扰,要求控制系统具有快速的抗干扰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流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调压阀开度关于气源压力、总压、马赫数的多变量阀门特性函数,在此基础上形成前馈控制率,结合变增益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构成了流场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策略,成功解决了在多种外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风洞流场高精度控制难题,同时实现了该风洞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等独特的流场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 流场控制 阀门特性 流量守恒 建模 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芯扩散型线对汽轮机调节阀流动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谢罗涛 石宇昂 +4 位作者 王劲韬 邹梓仪 费志方 陈国兵 张磊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4-261,共8页
[目的]为解决某型汽轮机组的运行不稳、振动和异响等问题,提出通过内切式阀芯结构来改变调节阀内部流动特性的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全尺寸高精度建模方法,建立某型调节阀的全尺寸通流区域。然后,基于超声速膨胀抑制原则设计两型内切式... [目的]为解决某型汽轮机组的运行不稳、振动和异响等问题,提出通过内切式阀芯结构来改变调节阀内部流动特性的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全尺寸高精度建模方法,建立某型调节阀的全尺寸通流区域。然后,基于超声速膨胀抑制原则设计两型内切式调节阀的阀芯,并采取多尺度混合网格与多类型边界层的网格划分方法,通过多轮迭代计算以实现加速收敛。[结果]不同阀芯结构关键参数的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误差小于5%,证明了该数值计算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新型内切阀在节流区与阀芯底部的蒸汽流动性能均得以优化,有助于降低阀芯下部非对称流动导致的能量损失与振动噪声;新型阀芯结构使阀芯底面的流体作用力减少了20%~30%,有效抑制了调节阀及机组的汽流宽频振动。[结论]调节阀阀芯结构将对流场特性带来显著的影响,其中内切式阀芯设计对优化流场分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节阀 流场 阀芯结构 全尺寸高精度建模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污水处理pH智能控制系统
4
作者 颜斌 段建峰 +5 位作者 孙钧 周文 郭荣华 颜峰 魏卓 杨晓林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202,共7页
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反应具有强非线性、时变滞后、易受多重干扰等特性,传统PID控制方法效果不佳。构建基于机器学习与模型预测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整合历史数据建模,采用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借助门控循环单元(GRU)和全连接层(FC)等结构,将... 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反应具有强非线性、时变滞后、易受多重干扰等特性,传统PID控制方法效果不佳。构建基于机器学习与模型预测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整合历史数据建模,采用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借助门控循环单元(GRU)和全连接层(FC)等结构,将进水流量波动作为扰动变量,通过数学模型动态预测补偿值,并结合PID反馈调节形成复合控制系统,提升了pH控制的精准度与稳定性。同时,采用以智能计量阀为核心的精密流量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RS485通讯方式实现各组件的协同和与上位机的连接,依据前馈补偿控制方法精准计算出的氢氧化钠投加量进行全量程范围(100∶1)内的精确调节,可将pH控制精度提升至±0.15以内,系统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氢氧化钠投加量大幅降低22%,具备超宽量程、低噪声、低功耗、高可靠性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精度 数学模型 智能控制 前馈补偿 精密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the Distributed Parameters Control System with Moving Boundary 被引量:9
5
作者 Yang, Xueshi Yu, Jingyuan Zhu, Guangt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3期47-61,共1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of investigation on the transpiration cooling and its control for aircraft, missiles and electromagnetic gun, then the control problem of the distrib...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of investigation on the transpiration cooling and its control for aircraft, missiles and electromagnetic gun, then the control problem of the distributed parameters system with a moving boundary is derived. It introduce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transpiration cooling control, its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main study result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prospective application is also reported. The major references in every developing stage are listed systematically for further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lation Boundary layer flow Boundary layers COOLING EXPERIMENTS flow control Heat transfer mathematical models Temperatur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流量旋转直驱伺服阀传控特性分析与优化
6
作者 陆亮 徐寅鹏 +3 位作者 李梦如 张小洁 凌扬洋 李鸿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5-814,共10页
针对无人机、战术弹、支线民航等小型飞行器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系统与推力矢量系统微小流量的伺服控制需求,就旋转直驱伺服阀偏心球副传动接口与非全周节流阀口等关键结构进行了尺寸约束设计分析,并就节流阀口宽度、球副偏心距以及驱动... 针对无人机、战术弹、支线民航等小型飞行器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系统与推力矢量系统微小流量的伺服控制需求,就旋转直驱伺服阀偏心球副传动接口与非全周节流阀口等关键结构进行了尺寸约束设计分析,并就节流阀口宽度、球副偏心距以及驱动电机转动惯量等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给出了伺服阀结构设计的优化区间。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电机转角与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幅频响应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一致,200 Hz以上高频响应满足实际需求,且双闭环控制方法大幅降低了伺服阀响应超调并提升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直驱伺服阀 微小流量 传动与控制 建模分析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度敏感性的流量控制阀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传刚 张云驰 +3 位作者 鞠少栋 邢洪宪 王丙刚 季菊香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6,共6页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底水锥进、储层非均质性等原因会出现油层出水现象,这会导致产油量递减加快,于是不断有新技术被应用到油井完井之中,以达到延缓水突破和控水增油的目的。为此,文中研发了一种基于流量控制阀的控水技术,该结构可根...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底水锥进、储层非均质性等原因会出现油层出水现象,这会导致产油量递减加快,于是不断有新技术被应用到油井完井之中,以达到延缓水突破和控水增油的目的。为此,文中研发了一种基于流量控制阀的控水技术,该结构可根据流体黏度大小自动控制阀体过流量,限制低黏度流体的通过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水的作用。借助CFD软件对该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对流场特性分析,剖析了其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该技术经渤海油田现场应用验证,取得了显著的控水增油效果,为控水生产的相关工具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控制阀 控水 数值模拟 CFD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及特性分析
8
作者 王彦文 葛声宏 +3 位作者 陈志闯 吴河灯 杨瀚浩 朱玉川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70,共9页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起到精确控制燃油流量的作用。针对其力矩马达初始气隙非对称、单侧四喷嘴等独特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工作机理,建立了整阀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对数学模型进行了...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起到精确控制燃油流量的作用。针对其力矩马达初始气隙非对称、单侧四喷嘴等独特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工作机理,建立了整阀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各组件以及整阀的输出特性。其中,力矩马达气隙初始值非对称产生的电磁力矩可以平衡一部分喷嘴液压力产生的力矩,考虑喷嘴腔的压力损失与不考虑时二者误差最大为11.4%。同时开展了多喷嘴阀实验研究,对比数学模型与实验得到的整阀流量特性曲线,二者基本一致,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为多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伺服阀 多喷嘴 数学模型 流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6
9
作者 刘黎明 康勇 +2 位作者 陈坚 朱鹏程 刘小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对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设计,在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建立了控制系统动态模型。考虑到有功和无功在dq坐标系下的相互影响,UPFC的串联逆变器采用了三环解耦控制,外环是功率环,中间环为电压环,... 对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设计,在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建立了控制系统动态模型。考虑到有功和无功在dq坐标系下的相互影响,UPFC的串联逆变器采用了三环解耦控制,外环是功率环,中间环为电压环,内环为电流环,由于电流内环的快速响应,使得电流跟踪输入电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文中对UPFC实现的STATCOM和SSSC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利用实验验证了在UPFC中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解耦控制 数学模型 潮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伺服阀控缸动态特性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55
10
作者 江桂云 王勇勤 严兴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5-198,共4页
在液压阀控缸的基础上,改变负载就能获得不同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的负载压力—流量特性,建立了阀控缸流量连续性方程和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 在液压阀控缸的基础上,改变负载就能获得不同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的负载压力—流量特性,建立了阀控缸流量连续性方程和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模块对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进行动态特性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及仿真结果接近实际工况,能满足不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负载特性的分析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控制 阀控缸 数学模型 MATLAB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电液阀控缸系统线性化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柏艳红 陈聪 +2 位作者 孙志毅 郝小星 权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30-1434,共5页
针对具有强非线性的电液阀控缸系统,提出应用AMESim的线性化工具建立其工作点线性化模型并分析系统特性,通过闭环运行方式的采用和状态变量的合理设置得以实现。以阀控对称缸在中位处的特性分析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 针对具有强非线性的电液阀控缸系统,提出应用AMESim的线性化工具建立其工作点线性化模型并分析系统特性,通过闭环运行方式的采用和状态变量的合理设置得以实现。以阀控对称缸在中位处的特性分析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表明采用AMESim的仿真分析结果是正确可信的。应用该方法分析了阀控对称缸和阀控非对称缸两种系统的特性。所提出的线性化分析方法简单实用,解决了建立不同类型的电液阀控缸系统工作点线性化模型的难题。该方法同样适用于电液泵控缸系统、气动系统以及其它含有积分环节的机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阀控缸系统 线性化分析 数学模型 系统特性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及燃气流量调节阀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5
12
作者 鲍文 牛文玉 +1 位作者 陈林泉 于达仁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9-574,共6页
研究了一种气动式的燃气流量调节阀,并建立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和气动式燃气流量调节阀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对燃气流量调节阀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动态误差和稳态误差都在5%以内。通过仿真获得了燃气发生器和燃气调节... 研究了一种气动式的燃气流量调节阀,并建立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和气动式燃气流量调节阀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对燃气流量调节阀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动态误差和稳态误差都在5%以内。通过仿真获得了燃气发生器和燃气调节阀的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燃气调节系统开环响应速度较慢,并具有很强的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燃气发生器 燃气流量调节阀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旋流气幕抽吸控尘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9
13
作者 程卫民 聂文 +3 位作者 姚玉静 周刚 于岩斌 杨俊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42-1348,共7页
针对配有附壁风筒综掘工作面旋流气幕抽吸控尘流场的特点,分别采用k-ε和k-ε-Θ-kp数学模型建立了该流场单相风流流动和气体-粉尘颗粒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流场风流及粉尘的扩散进行了数值... 针对配有附壁风筒综掘工作面旋流气幕抽吸控尘流场的特点,分别采用k-ε和k-ε-Θ-kp数学模型建立了该流场单相风流流动和气体-粉尘颗粒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流场风流及粉尘的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综掘工作面旋流气幕抽吸控尘系统可在掘进机司机的前方形成基本封闭整个巷道断面的旋流气幕,能有效地将粉尘封闭在掘进头至掘进机司机前方0.5 m的空间内,防止粉尘向其它区域扩散。依据模拟结果和工作面现场的实际条件,设计了由附壁风筒和抽尘净化装置构成的综掘工作面旋流气幕抽吸控尘系统,该系统在综掘工作面应用后,有效地降低了工作面现场各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取得了较好的降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旋流气幕 抽吸控尘 k-ε-Θ-kp数学模型 风流 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平衡钻井井口回压控制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庄湘琦 李相方 +2 位作者 刚涛 隋秀香 唐恩高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6期12-14,共3页
以钻井环空多相非稳态流理论为基础,根据气-液两相流体在井筒流动过程中遵循的基本方程,利用有限差分的数值解法进行求解,刻划了井内流体的各种运动特性以及瞬态压力平衡关系,提出了利用井口回压对井内各流动参数进行控制,找出了井口回... 以钻井环空多相非稳态流理论为基础,根据气-液两相流体在井筒流动过程中遵循的基本方程,利用有限差分的数值解法进行求解,刻划了井内流体的各种运动特性以及瞬态压力平衡关系,提出了利用井口回压对井内各流动参数进行控制,找出了井口回压和气体侵入量对井内各种流动参数的影响关系和规律,得出一些指导欠平衡钻井的有益的结论,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欠平衡钻井和井控理论研究以及现场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钻井 井口回压控制 井口压力 多相流动 压力控制 井控 数学模型 石油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演变趋势数值模拟 被引量:33
15
作者 施勇 栾震宇 +1 位作者 陈炼钢 金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2-839,共8页
以长江中下游防洪系统为对象,概述了在大型复杂防洪系统洪水行为数值模拟基础上,成功地将长江中下游洪水演进数学模型转化为面向长江防洪系统防洪规划方案评估需求的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演变的数学模型。为适应防洪规划方案论证涉及江湖... 以长江中下游防洪系统为对象,概述了在大型复杂防洪系统洪水行为数值模拟基础上,成功地将长江中下游洪水演进数学模型转化为面向长江防洪系统防洪规划方案评估需求的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演变的数学模型。为适应防洪规划方案论证涉及江湖水沙相互制衡相互关联客观情况,建立了面向江湖水沙关系及其演变的数学模型。针对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运动特点,在水沙数值模拟的范围内侧重对下荆江河道冲刷、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模式、洞庭湖泥沙淤积、江湖耦合等环节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数值处理方法。模拟结果较好反映了江湖水沙演变规律,主要成果已应用于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和防汛调度方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江湖关系 演变趋势 水沙数值模拟 the Yangtze River lower reaches relationship 数学模型 防洪系统 防洪规划 湖水 主要成果 运动特点 演变规律 相互制衡 相互关联 水沙关系 三口分流 泥沙淤积 模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潮流控制器稳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谭振龙 张春朋 +4 位作者 姜齐荣 秦晓辉 周勤勇 印永华 董毅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1-1926,共6页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应用到电力系统潮流控制中,具有控制方法简单、输出无谐波、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但目前对其模型和控制特性的研究还并不充分。为此,分析并建立了RPFC的稳态数学模型,对RPFC的稳...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应用到电力系统潮流控制中,具有控制方法简单、输出无谐波、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但目前对其模型和控制特性的研究还并不充分。为此,分析并建立了RPFC的稳态数学模型,对RPFC的稳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推出了RPFC注入线路电压与转子角之间的关系,分析了RPFC的潮流控制特性。RPFC注入线路的电压受转子角度的控制,当接入RPFC后,线路电压的大小和相位对转子角度的灵敏范围不同,因此对线路有功和无功调节有不同的灵敏区域,RPFC可以在一定的圆形区域内实现对线路潮流的控制,其控制范围由RPFC能注入线路电压的最大变比决定。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对RPFC稳态模型和稳态特性分析的正确性以及RPFC对线路潮流控制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潮流控制器 稳态数学模型 稳态特性 潮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插装式伺服阀数学模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孔晓武 魏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59-1762,共4页
针对插装式伺服阀在高速大流量电液伺服系统中表现出的非线性特征,以及在理论分析时不能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等问题,对该阀内部构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其先导级数学模型简化为一个线性二阶环节并对其输入输出变量进行限幅,对其主阀芯进行... 针对插装式伺服阀在高速大流量电液伺服系统中表现出的非线性特征,以及在理论分析时不能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等问题,对该阀内部构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其先导级数学模型简化为一个线性二阶环节并对其输入输出变量进行限幅,对其主阀芯进行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插装式伺服阀简单实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在试验平台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该阀的阶跃响应存在较大的纯滞后,且阶跃响应时间随阶跃幅值的增加而增加.基于该数学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此类伺服阀的动静态特征,可应用于高速大流量电液伺服系统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量 插装阀 伺服阀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锥阀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8
作者 付文智 李明哲 +2 位作者 李东平 孙刚 金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46,共3页
液压锥阀是液压驱动系统的最基本控制部件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系统的品质。本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锥阀式结构的数学模型 ,给出了研究区域的边界条件 ,得到了锥阀工作过程中的有限元数值解 ,得到了锥阀工作过程中流体在阀内部的流函... 液压锥阀是液压驱动系统的最基本控制部件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系统的品质。本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锥阀式结构的数学模型 ,给出了研究区域的边界条件 ,得到了锥阀工作过程中的有限元数值解 ,得到了锥阀工作过程中流体在阀内部的流函数曲线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阀 有限元法 数学模型 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后评价初探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念秦 韩波 +1 位作者 庞琦 余政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6,共8页
防治工程效果后评价是泥石流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用以检验防治工程质量、机理认识及方案选取合理性等,另一方面可以为后续泥石流灾害治理提供借鉴。依据大量西北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实例,引入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筛选... 防治工程效果后评价是泥石流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用以检验防治工程质量、机理认识及方案选取合理性等,另一方面可以为后续泥石流灾害治理提供借鉴。依据大量西北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实例,引入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筛选出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建立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如下:防治目标有效性,包括地形地貌变化度、固源物质固化度、疏导排水畅通度;工程效果效益性,包括经济效益产出度、环境效益发挥度、社会效益明显度;防治方案合理性,包括灾害机理认知度、参数取值安全度、防治工程协调度、工程实施难易度。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值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后评价模型,以西安临潼大水沟泥石流防治工程为例,检验模型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防治工程效果 后评价指标体系 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红拖拉机电控液压转向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黎永键 赵祚喜 +1 位作者 高俊文 吴晓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6-251,共6页
为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导航,在东方红-X804拖拉机平台上设计了电控液压转向系统。首先阐述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针对系统非线性特性,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法,解析了控制原理。同时,对该系统进行动态分析,推导建立了... 为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导航,在东方红-X804拖拉机平台上设计了电控液压转向系统。首先阐述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针对系统非线性特性,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法,解析了控制原理。同时,对该系统进行动态分析,推导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使用Mat Lab工具箱进行系统辨识得到传递函数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属于存在不灵敏区的饱和非线性类型,转向角和油缸伸缩量之间呈现近似二阶线性拟合关系,双闭环转向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农业导航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系统 液压电磁阀 数学模型 双闭环控制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