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实验微粒饲料中花生四烯酸含量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仔稚鱼生长、存活的影响 |
刘镜恪
陈晓琳
李岿然
徐世宏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2
|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细菌败血感染症及病原检验与分析 |
房海
陈翠珍
张晓君
葛慕湘
何振平
靳晓敏
王秀云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3
|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秦皇岛弧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细菌研究 |
陈翠珍
张晓君
房海
靳晓敏
王秀云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4
|
编码金属标签对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苗种标记的效果 |
徐永江
柳学周
张凯
蓝功岗
史宝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5
|
舟山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仔鱼摄食和生长的研究 |
史会来
楼宝
毛国民
骆季安
|
《南方水产》
|
2008 |
2
|
|
6
|
微粒饲料中以微藻粉替代鱼油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稚鱼生长存活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乔洪金
王际英
张利民
孙春晓
李宝山
丛超
宋志东
柳旭东
|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7
|
饲料中添加L-肉碱对牙鲆幼鱼生长、生化组成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
高小强
田青杰
石洪玥
姜志强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
2012 |
8
|
|
8
|
应用Dot-ELISA快速检测牙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 |
朱壮春
陈阳
郝东升
姜广建
邢朝斌
吴鹏
白崇洲
李金龙
史相国
|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9
|
牙鲆PIK3R3-like基因的表达分析及重组表达 |
王欣桐
王宣刚
孙敏敏
孔祥福
刘金相
王志刚
于海洋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0
|
鳗弧菌免疫诱导牙鲆IL-1β、IFN-γ和TNF-α基因表达变化 |
钱晓宇
王占飞
绳秀珍
唐小千
邢婧
战文斌
|
《中国动物检疫》
CAS
|
2018 |
1
|
|
11
|
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的研究 |
张晓君
战文斌
陈翠珍
房海
|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1
|
|
12
|
三个牙鲆育种群体亲本效应及遗传参数估计 |
田永胜
徐田军
陈松林
邓寒
王磊
季相山
丁浩
武鹏飞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13
|
杂交鲆(牙鲆♀×夏鲆♂)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
于道德
肖志忠
徐世宏
马道远
李军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4
|
山东近海褐牙鲆自然与养殖群体生化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
尤锋
王可玲
相建海
徐成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8
|
|
15
|
石鲽、牙鲆精子冷冻保存研究及其在人工杂交中的应用 |
季相山
陈松林
赵燕
邓寒
|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16
|
“鲆优1号”牙鲆和亲本群体的表型及遗传性状变异分析 |
田永胜
齐文山
姜静
王磊
张英平
刘万军
陈红林
陈松林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7
|
饥饿和恢复投喂对牙鲆代谢的影响 |
王庆奎
姜志强
王静波
孙晓楠
姜海波
史会来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18
|
牙鲆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异速生长分析 |
刘永新
刘奕
刘英杰
杨润清
|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9
|
褐牙鲆陆海接力养殖试验 |
董登攀
宋协法
关长涛
李娇
崔勇
黄滨
高淳仁
朱建新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20
|
牙鲆选育F3代家系的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
田永胜
陈红林
齐文山
姜静
张英平
刘万军
李宝玉
刘寿堂
孙德强
陈松林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