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浪联合作用下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非线性耦合模型与TMD振动控制研究
1
作者 孔凡 陈玲霜 +2 位作者 郑达成 李书进 董华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共11页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统,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的16自由度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中,利用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计算叶片气动荷载,利用线性势流理论计算波浪荷载,采用准静态法计算系泊张力。此外,为减小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结构振动,在考虑发电机转矩控制和叶片集体变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将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置于机舱中,并引入限位装置控制振子行程。随后,通过穷举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控制参数优化。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可准确计算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动力响应;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结构振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 非线性耦合模型 双向TMD 风浪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线性化及改进频带法的海上浮式风机塔底疲劳分析
2
作者 李书进 叶樊怡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9,共12页
针对海上浮式风机疲劳分析中存在的计算成本过高和结果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线性化和改进频带法的计算方法对风机塔底疲劳性能进行分析。在该方法中通过引入统计线性化算法对浮式风机非线性耦合动力模型进行处理,以提高热点... 针对海上浮式风机疲劳分析中存在的计算成本过高和结果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线性化和改进频带法的计算方法对风机塔底疲劳性能进行分析。在该方法中通过引入统计线性化算法对浮式风机非线性耦合动力模型进行处理,以提高热点应力的计算效率。对传统频带法加以改进,对其中应力幅度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修正,使其精准反映浮式风机应力响应谱的多峰特性,提高疲劳分析准确度。以Spar型海上浮式风机为例,用所提方法对其在波浪耦合作用下的塔底疲劳性能进行分析,同时对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可使浮式风机热点应力的计算效率提升4~5个数量级,且疲劳损伤的计算精度较传统频带法有大幅度的改良,特别是对谱宽系数较大的海况,是一种能对浮式风机的疲劳性能进行精准分析且高效的方法,可用于海上浮式风机疲劳问题的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机 疲劳性能 多峰响应谱 频带法 统计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耦合作用下海上浮式风机疲劳性能
3
作者 李书进 付鹏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072-8080,共9页
针对海上浮式风机复杂的受荷环境,特别是持续、周期性的海浪作用带来的疲劳损伤隐患,对其在波浪耦合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展开了研究,给出了一种浮式风机长期视角下的疲劳损伤评估方法。以Spar型海上浮式风机为对象,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 针对海上浮式风机复杂的受荷环境,特别是持续、周期性的海浪作用带来的疲劳损伤隐患,对其在波浪耦合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展开了研究,给出了一种浮式风机长期视角下的疲劳损伤评估方法。以Spar型海上浮式风机为对象,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其8-DOF(dgree of freedom)的波浪耦合作用非线性模型,并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随后在所建模型基础上根据所提方法对其疲劳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浮式风机的疲劳损伤与波浪载荷特性关系很大,不同工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损伤性能,由于海况条件的随机性,仅按传统方法对风机进行疲劳估计不足以准确了解其疲劳性能,还需进行长期视角下的疲劳分析。而且风机塔架根部疲劳损伤的峰值出现在塔架自振周期附近,而长期疲劳损伤的峰值则出现在海域高概率海况周期范围,因此应尽量使风机的自振周期避开其峰值周期,从而避免风机损伤的高位叠加,减小疲劳损伤。分析还表明了所提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浮式风机长期疲劳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精度高且耗时少,提出的改进算法能使输出结果波动变小、稳定性增强,结果也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机 长期疲劳分析 波浪耦合作用 蒙特卡洛方法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浮式风机纵摇及其抑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继生 王军磊 +1 位作者 李浩然 王芳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梳理了风浪荷载单独作用与联合作用下浮式风机的纵摇响应规律,总结了调谐质量阻尼器、波浪能利用装置以及船用减摇设备等外加阻尼装置对浮式风机的减摇效果,揭示了不同减摇措施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各装置未来在控制策略、布置形式以及应... 梳理了风浪荷载单独作用与联合作用下浮式风机的纵摇响应规律,总结了调谐质量阻尼器、波浪能利用装置以及船用减摇设备等外加阻尼装置对浮式风机的减摇效果,揭示了不同减摇措施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各装置未来在控制策略、布置形式以及应用对象等研究中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机 纵摇 减摇 调谐质量阻尼器 波浪能利用装置 船用减摇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达 孙涛 +8 位作者 易丛 高巍 李书兆 吕柏呈 李辉 张玉明 白卓澜泰 王俊荣 李华军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2,共15页
发展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是推动海上风电开发降本增效、促进能源结构改革、实现“双碳”愿景的有效途径,因而突破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构建经济高效的海上风电体系成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任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深远... 发展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是推动海上风电开发降本增效、促进能源结构改革、实现“双碳”愿景的有效途径,因而突破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构建经济高效的海上风电体系成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任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深远海风电发展挑战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攻关要素,涵盖风力机气动荷载演变机理、半潜型基础的运动抑制、张力腿型基础共振、跨物理场测试等科学问题,风力机气动建模、一体化耦合分析、结构疲劳分析、运动抑制、系泊疲劳分析、动态电缆设计、锚固基础承载力分析、先进材料开发与测试、基础结构大规模定制、集成与海上安装回接、智慧运维等关键技术,一体化耦合设计分析、实时孪生系统等基础软件能力。进一步阐述了浮式基础型式、浮式风力机总体设计、关键产品自主研发、核心工业软件、高效建造与安装、智能运维等深远海浮式风力机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深远海风电技术创新链、组建深远海风电智能建造与安装产业链、拓展深远海风电产业智能运维体系等发展建议,以为我国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发展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前瞻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深远海 浮式风力机 一体化耦合分析 技术创新链 安装产业链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bol方法的浮式风电基础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
6
作者 任亚君 李昇 +3 位作者 施伟 李帅 王富强 王家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1-428,共8页
以一半潜式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为研究对象,基于浮体动力学频域仿真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快速预报模型和基于方差的Sobol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探究耦合系统中浮式基础构件尺度与技术经济性之间的量化关系。同时,为了检验采样区间和步长对... 以一半潜式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为研究对象,基于浮体动力学频域仿真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快速预报模型和基于方差的Sobol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探究耦合系统中浮式基础构件尺度与技术经济性之间的量化关系。同时,为了检验采样区间和步长对代理模型准确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两组不同采样方式获得的样本集对代理模型进行训练,并将两个模型分别用于参数敏感性分析。对比发现,两个样本集训练得到的代理模型预测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且基于两个代理模型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模型准确度基本未受到采样方法的影响。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浮式基础用钢量对立柱直径、跨距、吃水的敏感度较高,其总阶敏感度分别达到0.56、0.21和0.14;平台纵摇运动则对于立柱直径和吃水较为敏感,纵荡运动在不同工况下敏感度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在浮式基础尺度设计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参数的敏感性确定尺度优化方向,从而更快实现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漂浮式风力机 敏感性分析 代理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式风机钢-混组合立柱的HSEC切条试件抗弯性能研究
7
作者 林煜铭 杨健 +2 位作者 谢东东 王星尔 宋春雨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83,共14页
基于单侧钢板-端部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HSEC)的组合形式,研究浮式风机立柱结构的HSEC切条构件抗弯性能。通过试验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强度、跨度和拉结筋间距对构件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单侧钢板-端部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HSEC)的组合形式,研究浮式风机立柱结构的HSEC切条构件抗弯性能。通过试验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强度、跨度和拉结筋间距对构件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受弯无端部滑移呈正截面破坏,且均达到较高承载力并展现出良好的延性。钢板的材料性能得到充分利用,拉结筋和端部型钢协同提升试件延性。采用有限元分析端部约束和拉结筋对抗弯性能的作用,探究用钢参数对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升钢板强度、含钢率或配筋率,均可有效提升极限承载力,且保持延性的正截面破坏模式。无端部型钢约束时,端部产生相对滑移破坏,整体呈脆性的斜截面破坏模式,且承载力较低;UHPC受端部约束时,保持拉结筋间距并适当减小拉结筋直径,将提高拉结筋的强度利用率且保持其良好的抗弯性能,端部型钢和拉结筋协同确保试件的组合效应和整体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浮式风机结构 超高性能混凝土 单侧钢板-混凝土 抗弯性能 用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浪区间估计与预测的漂浮式风机功率控制方法
8
作者 许昱涵 吴泽龙 +2 位作者 宋子秋 魏乐 房方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6-713,共8页
波浪是造成漂浮式风机功率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阻碍其规模化并网。为减小波浪对风机出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浪区间估计与预测的漂浮式风机功率控制方法。考虑漂浮式风机工作在额定风速以上区间的额定功率跟踪控制问题,建立了大... 波浪是造成漂浮式风机功率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阻碍其规模化并网。为减小波浪对风机出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浪区间估计与预测的漂浮式风机功率控制方法。考虑漂浮式风机工作在额定风速以上区间的额定功率跟踪控制问题,建立了大惯性特性下带有输入时滞的漂浮式风机模型和波浪干扰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波浪区间估计的波浪预测器,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浪补偿与积分滑模控制的复合时滞控制策略。基于FAST-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模拟半潜式漂浮式风机在所提控制策略下的运行状态,并与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下的系统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功率控制策略可有效补偿波浪干扰对漂浮式风机带来的影响,降低风机出力波动,可以为漂浮式风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波浪估计 干扰区间观测器 干扰预测器 积分滑模控制 复合抗干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控制的海上浮式风力涡轮机主动结构控制
9
作者 王万成 李浩 +3 位作者 占志飞 盛凯 程诗源 陈丽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180-7186,共7页
近海环境复杂多变,风和波浪的综合载荷会对浮式风力涡轮机平台和塔顶产生较大振动,严重威胁风力涡轮机系统的结构安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驳船浮式风力涡轮机的机舱内安装了一个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并通过采用H∞... 近海环境复杂多变,风和波浪的综合载荷会对浮式风力涡轮机平台和塔顶产生较大振动,严重威胁风力涡轮机系统的结构安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驳船浮式风力涡轮机的机舱内安装了一个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并通过采用H∞控制算法利用主动驱动力形成混合质量阻尼器(hybrid mass damper,HMD)。通过仿真比较了无控制、被动控制和H∞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H∞控制能有效减小平台纵向角度和塔顶纵向位移,抑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浮式风力涡轮机 结构控制系统 H∞ 主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泊断裂情况下15MW漂浮式风力机平台动态响应影响
10
作者 李帅 聂德邦 +4 位作者 任亚君 郝军刚 王富强 朱玲 杨阳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2-779,共8页
文章以风电机组、半潜式平台及其系泊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链接库对AQWA进行二次开发,由此建立了漂浮式风、浪、流集成系统全耦合仿真模型OpenF2A,设计了两种冗余式系泊,研究了在风、浪、流载荷联合作用下系泊断裂发生后漂浮式平台... 文章以风电机组、半潜式平台及其系泊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链接库对AQWA进行二次开发,由此建立了漂浮式风、浪、流集成系统全耦合仿真模型OpenF2A,设计了两种冗余式系泊,研究了在风、浪、流载荷联合作用下系泊断裂发生后漂浮式平台系统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系泊发生断裂后,平台纵荡、横荡均出现增大趋势,对机舱振动及塔基载荷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相邻系泊张力瞬间增大,但系泊张力均远低于系泊极限破断力,系泊仍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在系泊断裂时刻,3根系泊方案瞬态效应比2根系泊方案瞬态效应缓和;在风、浪、流耦合作用下,3根系泊系统比2根系泊系统更稳定,可有效减少平台位移及系泊张力的增大幅度,提高系泊系统冗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系泊断裂 漂浮式风力机 运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浮式风机-TMDI系统振动控制
11
作者 畅通 彭勇波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2-1431,共10页
针对Spar式浮式风机-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MDI)全耦合系统在风浪联合作用下的参数设计与振动控制问题,建立了具有高精度的15自由度Spar式浮式风机理论模型,并与FAST做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浪联合作用下浮式风机-TMDI系统的减振效... 针对Spar式浮式风机-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MDI)全耦合系统在风浪联合作用下的参数设计与振动控制问题,建立了具有高精度的15自由度Spar式浮式风机理论模型,并与FAST做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浪联合作用下浮式风机-TMDI系统的减振效能。为了得到全局最优的系统参数,引入代理模型进行考虑时变、全耦合系统的优化设计。算例分析表明,采用此方法优化设计的TMDI具有预期的控制效果和“降质减程”作用,比TMD减振效率更高,同时能降低75%的质量和减少80%左右的冲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机 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 风浪联合作用 耦合动力学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设计波的浮式风机平台结构强度研究
12
作者 李平 王红博 陈超核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6,共15页
浮式风机平台在深远海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浮式风机系统的核心问题。以浮式风机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长、短期两种设计波方法,结合实际波浪长期统计数据和波浪短期预报数据,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多载荷控制参数对极端波浪载荷作用下... 浮式风机平台在深远海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浮式风机系统的核心问题。以浮式风机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长、短期两种设计波方法,结合实际波浪长期统计数据和波浪短期预报数据,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多载荷控制参数对极端波浪载荷作用下设计波参数的影响,并评估了浮式风机平台使用不同设计波方法所得的结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中纵剖面、中横剖面以及水线面的载荷控制参数无法准确捕捉浮式风机平台所遭受的最危险载荷,在浮式风机平台结构强度分析中还需要考虑不同结构连接位置的应力集中现象,因而需要分析多载荷控制参数对结构强度的影响;长期统计设计波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可得到浮式风机平台处于最危险状态的设计波参数,而短期设计波法则在快速评估极端波浪条件下的结构强度方面具有优势,二者可根据浮式风机平台的不同设计阶段配合使用;通过设计波法寻找最危险工况不能仅比较设计波参数中的波高,由计算结果发现两种设计波法计算所得的最大应力不一定对应在最大波高上,即单凭设计波波高参数不能判断该设计波为最危险工况,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波的波高、波浪周期、浪向和相位等参数对结构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浮式风机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机 结构强度 长期设计波 短期设计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流联合作用下“风力机-光伏-网箱”浮式综合平台动力响应分析
13
作者 徐普 谌颖琪 +1 位作者 宋启明 刘蔚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634,共9页
为高效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多能源融合的新型浮式平台发展,提出一种适应深远海域的“风力机-光伏-网箱”浮式综合平台。基于FAST与AQWA耦合计算方法,建立风力机、光伏与网箱平台、系泊系统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光伏-网箱”组合模型与... 为高效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多能源融合的新型浮式平台发展,提出一种适应深远海域的“风力机-光伏-网箱”浮式综合平台。基于FAST与AQWA耦合计算方法,建立风力机、光伏与网箱平台、系泊系统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光伏-网箱”组合模型与单一网箱模型的频域对比分析,探究光伏组件对综合平台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考虑海洋环境风浪流联合作用,计算得到“风力机-光伏-网箱”浮式综合平台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光伏组件使组合模型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峰值有一定增加,对一阶波浪力影响较小但会导致垂荡与纵摇方向的幅值响应算子(RAO)上升;风浪流联合作用下,上部风力机转子推力、叶尖挥舞偏移、塔基剪力和塔顶偏移均产生较大波动,下部光伏与网箱平台纵荡和纵摇方向响应幅值显著增加,对垂荡方向影响较小,但会引起平台迎风缆绳张力明显增大和背风缆绳张力相应减少;相比单一网箱平台,添加风力机、光伏组件同样会引起浮式综合平台迎风缆绳张力增加和背风缆绳张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动力响应 浮式发电站 养殖网箱 风浪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风机纵摇模态阻尼特性及变桨控制优化
14
作者 顾晓庆 梁栋炀 +2 位作者 束加庆 竺明星 石鑫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70-2784,I0004-I0006,共18页
为了探究漂浮式风机闭环变桨控制与浮体纵摇模态的耦合机理,揭示“负阻尼”产生的原因,并开发功率调节-运动抑制-载荷降低的多目标变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气弹-水动-伺服多因素作用下的半潜漂浮式风机纵摇模态单自由度运动模型,定量分析... 为了探究漂浮式风机闭环变桨控制与浮体纵摇模态的耦合机理,揭示“负阻尼”产生的原因,并开发功率调节-运动抑制-载荷降低的多目标变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气弹-水动-伺服多因素作用下的半潜漂浮式风机纵摇模态单自由度运动模型,定量分析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5 MW和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15 MW半潜漂浮式风机纵摇模态阻尼特性,揭示变桨控制作用下漂浮式风机纵摇模态可能出现负阻尼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范围,给出变桨控制策略优化方向。然后,基于漂浮式风机纵摇模态阻尼特性分析,提出改进的增益调度统一变桨控制策略,并设计独立变桨控制器。最后,在OpenFAST/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下,以NREL 5 MW和IEA 15 MW半潜漂浮式风机为参考机型,分析不同控制器参数和控制策略在大范围变工况风浪载荷环境下的多目标变桨控制性能,以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漂浮式风机变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负阻尼 纵摇运动 统一变桨 独立变桨 风浪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机组DeepCWind平台系泊缆布置及断裂仿真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心伟 柳亦兵 +1 位作者 刘剑韬 滕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19-2427,共9页
以NREL 5 MW风电机组和OC4-DeepCWind半潜式浮式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AQWA水动力分析软件和OPENFAST仿真分析软件进行风电机组气动、水动和系泊系统的时域耦合运动分析,研究不同系泊缆数量、角度布置形式及系泊缆断裂等因素对浮式... 以NREL 5 MW风电机组和OC4-DeepCWind半潜式浮式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AQWA水动力分析软件和OPENFAST仿真分析软件进行风电机组气动、水动和系泊系统的时域耦合运动分析,研究不同系泊缆数量、角度布置形式及系泊缆断裂等因素对浮式风电机组动态响应和系泊缆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系泊缆的布置角度可提高浮式风电机组平台的稳定性,但同时增大了系泊缆张力,导致安全系数降低;迎浪侧系泊缆断裂瞬态情况下,浮式平台产生明显的运动响应波动,系泊缆布置角度的增大使浮式平台的稳定性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半潜式浮式平台 系泊系统 动态响应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减振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一帆 孙洪鑫 +3 位作者 王修勇 陈安华 彭剑 左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7,共13页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在复杂深海环境下产生有害振动会威胁风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针对该问题并结合美国NREL的5 MW样机的漂浮平台几何结构构造,提出利用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s,TMDs),即分别在漂浮平台的3根浮筒中布置T...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在复杂深海环境下产生有害振动会威胁风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针对该问题并结合美国NREL的5 MW样机的漂浮平台几何结构构造,提出利用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s,TMDs),即分别在漂浮平台的3根浮筒中布置TMD,形成等边三角形布置,对随机风浪联合作用下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平台纵摇振动进行控制。为了更好地描述分布式TMDs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的减振效果,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和模态叠加法,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TMDs耦合系统提出并建立了9自由度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H_(∞)算法,即以平台纵摇频响函数的峰值为优化目标,对分布式TMDs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中考虑了3个TMDs之间的耦合关系。对风机-TMDs耦合系统开展了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分布式TMDs对平台纵摇响应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最优设计下的分布式TMDs对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平台纵摇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在三种不同工况的随机风浪荷载作用下,分布式TMDs对平台纵摇固有频率附近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峰值减振率和标准差减振率能分别达到39%和5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海上半潜漂浮式风机 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 分布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浮式风机多体系统耦合动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书进 郑达成 孔凡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0,共11页
海上浮式风机是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为了捕获深海更丰富、更持久的风能而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已成为当今风能开发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多体系统,由于海上浮式风机结构特殊,加上环境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尤为重... 海上浮式风机是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为了捕获深海更丰富、更持久的风能而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已成为当今风能开发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多体系统,由于海上浮式风机结构特殊,加上环境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尤为重要。本文对海上浮式风机的耦合动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复杂工况下Spar型海上浮式风机改进的14-DOF耦合动力模型,包括气动力模块、水动力模块和结构分析模块等,用于扩展其适用范围和准确计算风机的动力响应,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主要的改进有:不对平台和塔架的转动角度作小量近似,扩展其适用范围;考虑角速度和欧拉角速度的换算关系,不作等化处理。此外,所建模型考虑风机叶片扭转角对叶片变形的影响,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叶片面内外响应。同时采用线性势流理论对水动力进行计算,较之Morison方程适用性更广。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海上浮式风机系统的动力响应,且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浮式风机 多体系统 气动力分析 水动力分析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式风机平台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华 王小宇 +1 位作者 刘志成 张艺巍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1,共11页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技术是国家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随着陆上风电和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逐渐饱和,风电开发从近岸走向深远海成为风电行业发展必然的趋势,而浮式风机平台的研发与优化是推进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区域发...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技术是国家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随着陆上风电和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逐渐饱和,风电开发从近岸走向深远海成为风电行业发展必然的趋势,而浮式风机平台的研发与优化是推进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区域发展的关键。基于对国内外浮式风机平台发展现状的研究,进一步分析浮式风机平台设计中气动载荷、水动力载荷、系泊系统、耦合分析方法以及常用数值模拟工具的研究现状,重点梳理以提升结构稳性和降低成本为驱动的浮式风机平台的关键技术思路及构型特点,总结浮式风机平台优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机平台 结构创新 稳性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浮式风电结构非线性波浪荷载及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敏 杨天恩 +1 位作者 杨风艳 徐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1049,共9页
浮式风电结构在浅水海域中承受的波浪荷载及运动响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对浮式风电安全性提出很高要求。本文建立了风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耦合分析模型,对于不同水深、不同波浪荷载计算方法下的频域水动力系数和时域计算结果分别进行了... 浮式风电结构在浅水海域中承受的波浪荷载及运动响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对浮式风电安全性提出很高要求。本文建立了风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耦合分析模型,对于不同水深、不同波浪荷载计算方法下的频域水动力系数和时域计算结果分别进行了对比,讨论了水深以及波浪荷载计算方法对浮式风电结构响应和系泊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式风电结构的水动力性能和动力响应随水深变化显著。水深较浅时,浮体响应和系泊张力的低频部分明显增大,二阶波浪荷载的影响更加显著。同时,Newman近似方法与全二次传递函数方法相比,在浅水条件下会明显低估二阶波浪荷载效应,进而影响平台响应和系泊张力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浮式风机 水动力 非线性分析 动力响应 系泊缆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耦合作用下浮式风机非线性系统的统计线性化方法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书进 李逸飞 韩仁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1160,共10页
针对海上浮式风机既有分析方法难以高效率地预测其随机动力响应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线性化算法的波浪耦合作用下浮式风机非线性系统的随机响应快速计算方法,并对其在浮式风机振动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Spar型海上浮式风机... 针对海上浮式风机既有分析方法难以高效率地预测其随机动力响应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线性化算法的波浪耦合作用下浮式风机非线性系统的随机响应快速计算方法,并对其在浮式风机振动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Spar型海上浮式风机为对象,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其4-DOF的波浪耦合作用下的非线性模型,并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在所建立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统计线性化算法的Spar型浮式风机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并从多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将计算效率提升4,5个数量级,且具有足够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浮式风机振动控制中,高效率地实现受TMD控制下的风机的控制参数优化和性能分析,得到了TMD的最优控制参数,发现TMD对浮式风机的振动控制效果有随海况等级的提高逐步降低的趋势。所提出方法兼具高精度、高效率和在不同海况下的普适性,同时也为海上浮式风机的设计优化、疲劳分析、可靠性验算等基于统计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响应 非线性耦合模型 海上浮式风机 统计线性化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