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玉米条耕技术的碎土镇压整地机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施继红 刘贞彤 +5 位作者 黄东岩 孟宪章 屈鑫誉 王景立 朱凤武 马云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目的]目前,国内玉米条耕整地作业中碎土环节存在旋耕后土壤细碎、失墒较大,易引起农田表土扬尘,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镇压环节无法根据土壤墒情变化调节镇压强度,导致土壤墒情无法满足作物播种需求,进而影响播种质量等问题,由此设... [目的]目前,国内玉米条耕整地作业中碎土环节存在旋耕后土壤细碎、失墒较大,易引起农田表土扬尘,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镇压环节无法根据土壤墒情变化调节镇压强度,导致土壤墒情无法满足作物播种需求,进而影响播种质量等问题,由此设计了一种圆盘耙碎土与变强度镇压作业相结合的条耕整地机。[方法]对驱动轴进行了静力学分析,确定设计的合理性。测试了配重块数量对镇压强度的影响,并以行进速度、耙深和耙片间距为试验因素,以土壤破碎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同时,以前进速度、镇压强度和耙深为试验因素,以土壤坚实度、地表平整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对该组合进行试验验证。[结果]确定当配置3块配重块时,能产生22.1 kPa的镇压强度,满足玉米出苗的条件。碎土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行进速度、耙片间距和耙深;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行进速度3 km·h^(-1)、耙深10 cm、耙片间距140 mm,此时土壤破碎率为73.15%,为本试验的最佳碎土效果。分析得出土壤坚实度和地表平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镇压强度、耙深、前进速度;确定最优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3 km·h^(-1)、镇压强度21 kPa、耙深8 cm,此时的土壤坚实度为53.4 kPa,地表平整度为2.7 cm,各指标符合行业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碎土镇压条耕整地机具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为提升玉米条耕作业效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耕技术 碎土镇压整地机 圆盘耙片 土壤破碎率 地表平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压速率下平板普通型与正拱普通型爆破片爆破性能研究
2
作者 韩一乐 惠虎 +2 位作者 黄淞 孟凡澳 杜张子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针对高升压速率下平板普通型与正拱普通型爆破片的爆破性能差异问题,在升压速率0~950 MPa/s范围内,对两种爆破片进行爆破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爆破片在慢升压速率下爆破性能相同,但在高升压速率下,平板普通型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大于正拱普... 针对高升压速率下平板普通型与正拱普通型爆破片的爆破性能差异问题,在升压速率0~950 MPa/s范围内,对两种爆破片进行爆破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爆破片在慢升压速率下爆破性能相同,但在高升压速率下,平板普通型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大于正拱普通型爆破片;正拱普通型爆破片在不同升压速率下爆破压的最大偏差为44.69%,而平板普通型爆破片在不同升压速率下爆破压的最大偏差为42.04%。通过变形行为对比分析,揭示了两种爆破片在高升压速率下爆破性能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爆破片在高升压速率工况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普通型爆破片 正拱普通型爆破片 升压速率 爆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刀滑移状态下的受力与磨损仿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应冉 李兴高 +2 位作者 刘泓志 杨益 郭易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滚刀滑移状态下破岩的受力与磨损的变化规律,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同时考虑滚刀自转和绕刀盘公转的滚动圆周切割模型。定义了一个滑移率参数η用于描述滚刀的滑移状态,对不同滑移率工况下滚刀破岩受力和磨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 为探究滚刀滑移状态下破岩的受力与磨损的变化规律,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同时考虑滚刀自转和绕刀盘公转的滚动圆周切割模型。定义了一个滑移率参数η用于描述滚刀的滑移状态,对不同滑移率工况下滚刀破岩受力和磨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数值仿真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值仿真中垂直力F_(V)和滚动力F_(R)在CSM模型计算值附近波动,两者较为吻合,表明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滑移率η的增大,垂直力F_(V)呈轻微减小趋势,滚动力F_(R)明显变大,从滚动破岩到滑动破岩,垂直力F_(V)降幅为23.6%,滚动力F_(R)增幅达83.7%,滑动破岩将导致滚刀偏磨。工程实测数据表明,刀盘上大量滚刀处于正常磨损状态时,主要表现为推力增大。大量滚刀处于偏磨状态时,主要表现为扭矩增大,其中偏磨滚刀占比19.05%和28.57%时,扭矩增幅分别为55.85%和261.51%。滚刀正常磨损和偏磨均大量存在时,表现为扭矩推力同步增大,其中偏磨滚刀占比21.43%时,扭矩增幅为80.89%。数值仿真和实测数据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综合4次开仓换刀结果,可将刀盘扭矩增幅超过50%作为判定大量滚刀发生偏磨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 离散单元法 运动状态 滑移率 滚刀偏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平面运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第Ⅱ类机构综合 被引量:11
4
作者 常勇 林荣富 李延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6-292,共7页
通过引入固定、浮动坐标系和支撑函数法,揭示瞬时一维直线区域和投影得到瞬时区间套,进而提出推程、回程和整程区间套等概念,给出了求解平底方位线容许选择区域、凸轮基圆半径r0许用取值范围的基本原理,推导得到求解计算的一整套通用解... 通过引入固定、浮动坐标系和支撑函数法,揭示瞬时一维直线区域和投影得到瞬时区间套,进而提出推程、回程和整程区间套等概念,给出了求解平底方位线容许选择区域、凸轮基圆半径r0许用取值范围的基本原理,推导得到求解计算的一整套通用解析公式,得到解存在性和存在性态的系列判据,解决了作平面运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第Ⅱ类机构综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形凸轮机构 平底从动件 平面运动 机构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镗孔车端面自动机床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哲 李鑫 +1 位作者 王加伟 陈引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0,共3页
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研究了镗孔车端面自动机床,针对某公司生产的AC-HC系列泵体,全面分析了该系列泵体的结构特征、尺寸精度和技术要求,研制出了通用高效的镗孔车端面自动... 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研究了镗孔车端面自动机床,针对某公司生产的AC-HC系列泵体,全面分析了该系列泵体的结构特征、尺寸精度和技术要求,研制出了通用高效的镗孔车端面自动机床,设计了结构合理的平旋盘。降低了生产成本,组合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只需一次装夹,减少了装夹所需要的时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镗孔车端面 自动机床 泵体加工 平旋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茎类中草药收获机械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顺 熊玮 +2 位作者 朱德泉 余帅 王小勇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3期27-33,共7页
针对现有根茎类中草药机械化收获时挖掘阻力大、杂物分离不净等问题,设计一种高效低耗根茎类中草药收获机械。应用相关设计理论确定挖掘装置、切茎装置与分离装置的结构与主要参数,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挖掘铲进行强度校核。结果表明... 针对现有根茎类中草药机械化收获时挖掘阻力大、杂物分离不净等问题,设计一种高效低耗根茎类中草药收获机械。应用相关设计理论确定挖掘装置、切茎装置与分离装置的结构与主要参数,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挖掘铲进行强度校核。结果表明:二阶平面式挖掘铲设计合理,满足强度要求;同时采用圆盘割刀和秧蔓输送带进行根茎分离,降低了挖掘阻力,实现挖掘前茎叶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械 中草药 根茎类 二阶平面铲 圆盘割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台修复中耕施肥机关键部件的改进与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问盈 王庆杰 +3 位作者 吴波 奚佳有 尤晓东 张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43,共3页
针对东北垄作区原垄免耕播种后,垄形破坏,玉米出苗后需进行垄台修复施肥,但作业过程中存在机具堵塞严重,行间玉米秸秆被机具挑起伤苗,以及机具作业过程中动力消耗大等问题,设计改进了垄台修复中耕施肥机的关键部件,优化了关键参数。田... 针对东北垄作区原垄免耕播种后,垄形破坏,玉米出苗后需进行垄台修复施肥,但作业过程中存在机具堵塞严重,行间玉米秸秆被机具挑起伤苗,以及机具作业过程中动力消耗大等问题,设计改进了垄台修复中耕施肥机的关键部件,优化了关键参数。田间试验表明:平板直刀型破茬松土方式动力消耗小、防堵效果好,采用的凹面双圆盘进行垄形修复,起土效果好,能够有效防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保护性耕作 垄台修复 平板直刀 凹面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搅拌器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盛春琦 林剑 徐世艾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9,共6页
设计了一组由六叶布鲁马金与下压式双折叶圆盘涡轮搭配组合而成的新型搅拌器,该搅拌器在冷模实验状态下具有较高KLa值和气含率。将该新型搅拌器应用于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黄原胶的发酵,针对发酵过程中黄原胶的浓度、粘度、淀粉含量等... 设计了一组由六叶布鲁马金与下压式双折叶圆盘涡轮搭配组合而成的新型搅拌器,该搅拌器在冷模实验状态下具有较高KLa值和气含率。将该新型搅拌器应用于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黄原胶的发酵,针对发酵过程中黄原胶的浓度、粘度、淀粉含量等参数的变化与传统的六直叶圆盘涡轮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研究了不同的挡板条件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搅拌器能够提高黄原胶发酵液中黄原胶的浓度和粘度、降低发酵液中残留淀粉的浓度,并明显地减少了高粘性发酵液静止区的体积;挡板的缩小或将拆除,更适合于黄原胶高粘性物系的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叶布鲁马金 下压式双折叶圆盘涡轮 六直叶圆盘涡轮 挡板 黄原胶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固结磨具研磨硬磁盘基片的接触压强分布
9
作者 吕玉山 王军 +2 位作者 孙军 王志友 冯连东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为了获得铝质硬磁盘基片研磨过程中的接触压强分布对基片平面度的影响规律.方法建立了铝质硬磁盘基片使用PVA固结模料磨具研磨过程的接触力学模型和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接触压强分布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利用研磨实验对计算... 目的为了获得铝质硬磁盘基片研磨过程中的接触压强分布对基片平面度的影响规律.方法建立了铝质硬磁盘基片使用PVA固结模料磨具研磨过程的接触力学模型和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接触压强分布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利用研磨实验对计算获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获得了研磨过程的磁盘基片与PVA磨具间的接触表面压强分布形态,以及PVA固结磨具的几何和物理参数对压强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接触压强分布形态是产生磁盘基片平面度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接触压强的分布是不均匀,在基片的内径和外径邻域内接触压强增大,导致材料去除率增大,使被加工基片产生平面度误差.选择合理地PVA磨块弹性模量与较小的PVA磨块厚度,可以接触表面压强场分布趋向均匀,从而改善磁盘有效区域的平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磨 硬磁盘基片 接触压强分布 平面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底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可视映射尺寸综合方法
10
作者 吴秋平 李延平 常勇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以平底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为研究对象,给出机构形态、基本/总体尺寸、尺寸综合问题的准确描述和求解基本思路与步骤,提出3项约束条件及解析表达,构建尺寸坐标系O-r0βe、尺寸空间Ω(r0,β,e),建立面向"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数... 以平底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为研究对象,给出机构形态、基本/总体尺寸、尺寸综合问题的准确描述和求解基本思路与步骤,提出3项约束条件及解析表达,构建尺寸坐标系O-r0βe、尺寸空间Ω(r0,β,e),建立面向"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数学求解模型,采取遍历性方法,先得到单一约束的可视边界、解域,继而据多目标规划归并约束,得到归并约束边界面/解空间,分析论证得到"最优解/解区间/解集"、"非劣解区间/解域"和"谷底点"等重要规律,以及尺寸最优解存在性特征,以一种行之有效的通用求解方法解决了对象机构的尺寸综合问题,为对象机构基本尺寸的选择与工程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底直动推杆 盘形凸轮 可视映射 尺寸综合 最优解/解区间/解集 谷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型非金属阀瓣截止阀的密封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欢欢 张秋翔 +2 位作者 李双喜 蔡纪宁 李少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0,92,共5页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平面型非金属阀瓣截止阀密封副的简化模型,对变操作工况下密封副的接触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相同工况下不同结构阀瓣的接触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的差异,比较其性能,并采用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密封...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平面型非金属阀瓣截止阀密封副的简化模型,对变操作工况下密封副的接触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相同工况下不同结构阀瓣的接触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的差异,比较其性能,并采用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密封接触面上应力分布关于密封面中径呈对称分布,在接触面内外径处应力最大,并从两端向密封面中径方向减小。阀瓣结构中,密封垫径向有约束的阀瓣较密封垫径向无约束的阀瓣密封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止阀密封 平面型非金属阀瓣 密封副结构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铝石榴石晶体的机械抛光工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志明 金洙吉 +2 位作者 韩晓龙 范康男 司立坤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
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 garnet,YAG)是性能优良的激光晶体,但其属于硬脆材料(莫氏硬度8.5),在抛光时易产生划痕及凹坑等缺陷。为去除YAG晶体的表面缺陷,用铜盘进行粗磨,并研究载荷和抛光盘转速对晶体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 garnet,YAG)是性能优良的激光晶体,但其属于硬脆材料(莫氏硬度8.5),在抛光时易产生划痕及凹坑等缺陷。为去除YAG晶体的表面缺陷,用铜盘进行粗磨,并研究载荷和抛光盘转速对晶体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铜盘可改善晶体表面缺陷,在转速70r/min、载荷15kPa时抛光45min可达到最佳加工效果。再使用IC1000进一步降低晶体表面粗糙度,在抛光盘转速为9r/min,抛光压力为15kPa的条件下抛光30min后,平面度PV可达100nm,表面粗糙度RMS可达0.9nm,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无划痕及凹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团聚 平面度 表面粗糙度 抛光盘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底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运动保真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续扬 常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23,共5页
运动保真性是凸轮机构设计的重要基础性和前提性条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引出运动失真、运动保真条件,分析得到失真仅可能出现于往程或返程的重要结论。提出运动保真性的两大类影响因素——离散参数和连续函数,并较为深入系统地讨论了... 运动保真性是凸轮机构设计的重要基础性和前提性条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引出运动失真、运动保真条件,分析得到失真仅可能出现于往程或返程的重要结论。提出运动保真性的两大类影响因素——离散参数和连续函数,并较为深入系统地讨论了它们对运动保真性的影响规律。提出"失真"、"弱保真"和"强保真"的系统划分性概念,深化了对运动保真性的理解和认识,对平底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分析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底直动推杆 盘形凸轮 运动失真 保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伟 李秀辰 +3 位作者 母刚 张国琛 白永安 张寒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0-328,共9页
为解决滩涂贝类无专用机械化播苗装备,以及人工播苗效率低和均匀性差等问题,根据贝苗特性及播苗作业规范,以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苗为研究对象,设计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通过对播苗装置及其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在离心叶... 为解决滩涂贝类无专用机械化播苗装备,以及人工播苗效率低和均匀性差等问题,根据贝苗特性及播苗作业规范,以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苗为研究对象,设计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通过对播苗装置及其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在离心叶轮盘上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应用离散元颗粒仿真软件(EDEM)进行播苗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基于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播苗装置行进速度、叶轮盘叶片个数和叶轮盘转速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响应曲面分析,优化播苗参数,并进行滩涂贝类播苗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叶片个数>叶轮转速>行进速度;叶片个数与叶轮转速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贝苗分布变异系数(P<0.01),叶轮转速与行进速度的交互作用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次之(P<0.05);经回归分析得到最优组合参数为叶片个数4、叶轮转速500 r/min、行进速度0.77 m/s,在此条件下,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离散元仿真值为8.53%,滩涂播苗装置的实测值为9.33%,仿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8.46%,破碎率为2.17%。研究表明,基于离散元的仿真分析方法可用于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设计与参数优化,所设计的离心式播苗装置可为滩涂贝类机械化播苗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蛤蜊 滩涂养殖 贝类播苗装置 叶轮盘 离散元仿真 分布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平底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凸轮轮廓外凸条件的研究
15
作者 屈成龙 常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0,共3页
应用支撑函数法于浮动平底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研究解决了满足第Ⅰ类机构综合问题预设前提——预设凸轮轴心O1(xO1,yO1)条件下,凸轮轮廓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和轮廓外凸条件,为解决该类机构的第Ⅰ类综合问题做了铺垫性工作。同时,将支撑... 应用支撑函数法于浮动平底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研究解决了满足第Ⅰ类机构综合问题预设前提——预设凸轮轴心O1(xO1,yO1)条件下,凸轮轮廓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和轮廓外凸条件,为解决该类机构的第Ⅰ类综合问题做了铺垫性工作。同时,将支撑函数法推广为适用于浮动平底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的一种通用方法。以浮动斜交平底推杆-盘形凸轮组合机构为切入点,得到浮动正交平底-盘形凸轮组合机构的相关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平底推杆 盘形凸轮 组合机构 Ⅰ类机构综合问题 支撑函数 外凸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黏结接触模型模拟平台巴西圆盘的动态响应和破坏机制
16
作者 梁尔祝 耿威 +1 位作者 方定星 刘鑫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131,共8页
应变率对岩石破坏机理的影响是岩石领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借助颗粒流程序及其内置的平面黏结接触模型,构建平台角度是20°和直径是50 mm的花岗岩平台巴西圆盘数值模型,从细观力学角度深入探究不同应变率条件下花岗岩平台巴西圆盘的... 应变率对岩石破坏机理的影响是岩石领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借助颗粒流程序及其内置的平面黏结接触模型,构建平台角度是20°和直径是50 mm的花岗岩平台巴西圆盘数值模型,从细观力学角度深入探究不同应变率条件下花岗岩平台巴西圆盘的破裂模式和破坏机制。研究表明:花岗岩平台巴西圆盘的破裂模式主要分为2种破裂模式:微破裂裂纹由中心起裂的破裂模式和伴生压碎区的复合微破裂裂纹共同作用的破裂模式,其中,在中低应变率条件下满足劈裂拉伸试验要求,高应变率条件下已不满足劈裂拉伸试验要求,但对于高应变率的工程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随着应变率的递增,试样的损伤程度、诱发微破裂裂纹数量和失效机制均发生了变化,剪切型微破裂裂纹数目的增量趋势明显大于拉伸型微破裂裂纹数目的增加,即剪切微破裂裂纹数目的增加是导致试件动态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力与计算时步曲线展示了3种模式,即峰后强化、峰后弱化和单峰值,拉伸型微破裂优先于剪切微破裂生成,在低应变率情况时,剪切型微破裂裂纹产生在第一应力峰值的下降阶段处,拉伸型微破裂裂纹数目呈现的突变现象,在中高应变率情况时,随着应变率的提高,剪切型微破裂裂纹的产生在由应力达到应力峰值之后转变为产生在应力达到应力峰值之前,存在拉伸型微破裂和剪切型微破裂呈现共生现象,且具有剪切型微破裂裂纹数目高于拉伸型微破裂裂纹数目的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细观力学 平台巴西圆盘 平面粘结接触模型 应变率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