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花黄牡丹与日本牡丹杂交试验
- 1
-
-
作者
唐英
王忠斌
方亮媛
邢震
许建昌
-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尼木县自然资源局
-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339-343,共5页
-
基金
10种野生林下资源培育与示范项目
西藏高原特色种养循环农业生态模式研究项目。
-
文摘
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是我国9个牡丹原生种之一,为西藏特有植物。挖掘大花黄牡丹的基因潜能,筛选优质杂交父本,可为进一步培育株型高大的黄色系牡丹新品种提供实践依据。以大花黄牡丹为母本,‘皇嘉门’('Kokamon')、‘芳纪’('Hoki')、‘岛大臣’('Shimadaijin')、‘日暮’('Higurashi')、‘新日月锦’('Shin-jitsugetu')、‘八千代椿’('Yachiyotsubaki')和‘花竞’('Hanakisoi')7个日本牡丹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测定结实率、饱满种子率和出苗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从109朵杂交授粉花朵中,获得杂交种子219粒,饱满种子22粒,出苗10株,平均结实率为13.61%,平均饱满种子率为10.05%,平均出苗率为4.57%。7个日本牡丹品种与大花黄牡丹杂交均具有一定亲和性,杂交亲和性表现为‘新日月锦’>‘皇嘉门’>‘八千代椿’>‘岛大臣’>‘花竞’>‘芳纪’>‘日暮’。结合结实率和出苗率,以‘新日月锦’和‘八千代椿’2个品种为父本,杂交效果较佳。
-
关键词
杂交育种
大花黄牡丹
日本牡丹品种
-
Keywords
hybridization
paeonia ludlowii
Japanese tree peony cultivar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赤峰地区紫斑牡丹的引种与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28
- 2
-
-
作者
赵雪梅
成仿云
唐立红
朱月
袁军辉
鞠志新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赤峰学院生命科学系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90,共7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局重点课题基金项目(2006-40)
内蒙古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基金项目(NJ10238)
-
文摘
从甘肃兰州引入赤峰地区紫斑牡丹11个品种的2年生嫁接苗和5年生实生苗,进行了3年驯化栽培与适应性观察,并与中原牡丹‘洛阳红’对比,开展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1)紫斑牡丹能够适应赤峰地区的气候环境,经适当防寒后能够正常露地越冬生长,其生长量从引种后第2年迅速增加,第3年除个别品种外均能正常开花,与原产地相比,萌动期(3月末至4月中旬)晚近1个月,开花期(5月中下旬)晚20d左右,从萌动至开花时间缩短,休眠期(11月上旬至次年3月末、4月中旬)明显加长;2)紫斑牡丹叶片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与抗寒性关联,可作为鉴别品种抗寒性的解剖学指标;3)紫斑牡丹叶片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而升高,电导率低的品种抗寒性强;4)紫斑牡丹的适应性与抗寒性均较中原牡丹‘洛阳红’强,但明显存在品种差异,供试品种适应性与抗寒性依次为‘蓝荷’>‘玫瑰红’>‘紫冠玉珠’>‘青春’>‘紫楼闪金’>‘桃花三转’>‘玉瓣绣球’>‘高原圣火’>‘和平莲’>‘雪里藏金’>‘红莲’>‘洛阳红’。
-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引种
适应性
抗寒性
赤峰
-
Keywords
flare tree peonies(paeonia rockii)
introduction
adaptability
cold resistance
Chifeng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紫斑牡丹关联分析群体的表型分析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庞利铮
成仿云
钟原
蔡长福
崔虎亮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20,共6页
-
基金
"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11AA100207)
-
文摘
在紫斑牡丹主栽区甘肃筛选出一个由150株实生单株组成的关联分析群体,在对共计32个性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表型进行了变异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22个数量性状变异极显著(P<0.01),性状变异系数为10%~30%;10个分类性状变异类型丰富,表型变异在紫斑牡丹中具有代表性;主成分分析表明枝芽性状和叶片长度是主要的性状变异,表型变异在群体内分布均匀、无明显层次结构,但性状间存在不同层次的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该群体是进行紫斑牡丹关联分析研究的理想群体。
-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关联分析
关联群体
表型
变异
-
Keywords
flare tree peonies (paeonia rockii hybrids)
association analysis
association population
phenotype
variation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紫斑牡丹新品种选育及牡丹品种分类研究
被引量:48
- 4
-
-
作者
成仿云
陈德忠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兰州和平牡丹园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32,共6页
-
文摘
该文报道了兰州和平牡丹园培育紫斑牡丹新品种的方法和过程,讨论和分析了新品种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牡丹品种分类系统.主要结果有:①20年从32万多株实生苗中选育出9种花色、7种花型、500多个紫斑牡丹新品种;②甘肃紫斑牡丹品种(群)与中原普通牡丹品种(群)大规模反复杂交,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为大量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③按色、类、型、组和品种五个等级组成的牡丹品种分类系统,“色型兼备、科学实用”,有推广价值.
-
关键词
紫斑牡丹
牡丹
杂交
品种
分类
-
Keywords
blotched tree peony (P. rockii cvs.), tree peony (P. suffruticosa cvs.),hybridization,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new cultivars, cultivar classification
-
分类号
S685.110.3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紫斑牡丹的花药发育和小孢子发生
被引量:13
- 5
-
-
作者
成仿云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日本岛根大学生物资源学部附属生物资源教育中心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29-134,共6页
-
基金
甘肃省中青年科学基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基金!部分资助
-
文摘
紫斑牡丹的花药是在花芽发育的第3 个年周期中,从雄蕊原基发育而来。花药壁按特有方式发生,主要特点是绒毡层与次生造孢细胞同源。花药由4 个花粉囊组成,绒毡层属分泌型,中层3~4 层,其中1~3 层与药室内壁同步发育出纤维素壁加厚,并在花药成熟时宿存。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时开始,但不同时结束,分裂过程高度不同步。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中小孢子排列呈正四面体形。减数分裂前期Ⅰ通常有B-染色体和染色体桥形成。四分体中额外小孢子的形成与B-染色体直接有关,其频率为5% ~30% 或更高。
-
关键词
紫斑牡丹
花药发育
小孢子发生
花粉壁
-
Keywords
paeonia rockii CVS (Blotched tree peony)
anther
development
microsporogenesis
-
分类号
Q949.746.5
[生物学—植物学]
Q944.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三个紫斑牡丹新品种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成仿云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4-174,F0003,共2页
-
基金
林业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801)
"863"计划(2002AA241041)
-
文摘
3个新品种均从紫斑牡丹传统品种天然杂种中选育出,花香、花繁、嫩枝长、长势强,适合于园林应用或切花栽培。其中‘桃花镶玉’为复色单瓣至荷花型花,瓣中间大部分深粉色、瓣缘白色,瓣质厚而多皱;‘祥云’为乳黄色皇冠型花,花瓣质地细腻,花冠整齐匀称;‘高原圣火’花鲜紫红色,荷花型或菊花型,丰花、枝长,可切花栽培。
-
关键词
紫斑牡丹
牡丹
新品种
-
Keywords
flare tree peonies ( paeonia rockii hybrids)
common tree peonies ( P. x suffruticosa cultivars)
new variety
-
分类号
S722.3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