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TE ON 2_(IV)^(m-p) DESIGNS WITH THE MAXIMUM NUMBER OF CLEAR TWO-FACTOR INTERAC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贵军 刘民千 张润楚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153-1158,共6页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obtain some theoretical results for 2_(IV)^(m-p) designs to have the maximum number of clear two-factor interactions by considering the number of two-factor interactions that are not clear...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obtain some theoretical results for 2_(IV)^(m-p) designs to have the maximum number of clear two-factor interactions by considering the number of two-factor interactions that are not clear. Several 2_(IV)^(m-p) designs with the maximum number of clear two-factor interactions, judged using these results, are provided for illu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论 二因素相互作用 最小变形 最大数 字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互动模式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汪清 郑璐 陈向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5,共16页
基于Philp&Duchesne(2016)的学习者投入框架,本文考察了同伴互动模式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参与了本研究,并按要求进行了话题讨论。研究者分析了两人结成一组、共25组学生两次互动的录音数据,发现... 基于Philp&Duchesne(2016)的学习者投入框架,本文考察了同伴互动模式对学习者投入的影响。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参与了本研究,并按要求进行了话题讨论。研究者分析了两人结成一组、共25组学生两次互动的录音数据,发现配对互动共有3种模式,其中合作型和双方被动型为主要互动模式;互动模式影响学习者的行为、认知和社会投入,具体表现为合作型配对小组在单词、话轮、观点单位及回应的使用数量上显著多于双方被动型配对。对其中6组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合作型学习者在互动中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感,双方被动型学习者情感投入相对消极。上述结果表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习者合作,从而促进其语言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模式 行为投入 认知投入 社会投入 情感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峡谷盆地轴向与横向深水扇交互机制及油气勘探意义
3
作者 侯明才 杨金海 +6 位作者 陈安清 庞谦 李苏晓 张西睿 高航 韩建辉 曹海洋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9,共11页
南海北部陆架峡谷盆地发育大量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别是穿越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巨型重力流水道尤为引人注目。已有研究认为水道沉积启动于中新世晚期黄流组,具有多物源交汇的特点,但对于各物源重力流为何集中爆发及不同物源扇体间... 南海北部陆架峡谷盆地发育大量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别是穿越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巨型重力流水道尤为引人注目。已有研究认为水道沉积启动于中新世晚期黄流组,具有多物源交汇的特点,但对于各物源重力流为何集中爆发及不同物源扇体间如何交互沉积缺乏系统认识。为此,基于琼东南盆地梅山组的岩心/壁心、薄片、测井和地震数据,开展了测井相和地震相解析,重点分析了轴向与横向深水扇的交互作用和发育模式,明确了2类扇体中有利储集体的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琼东南盆地西部梅山组发育大型条带状富砂下切水道扇体(轴向扇)和富泥朵状扇体(横向扇)2类重力流沉积,水道化重力流体系主要发育在峡谷底部,朵状扇体系主要发育在斜坡区并常被等深流改造。②轴向扇沿盆地长轴方向发育,物源为西北的大型造山带水系,呈下切“U/V”字形貌特征,以碎屑流成因为主;横向扇沿横轴方向发育,物源为北部的小型岛屿水系,呈薄席状形貌特征,以浊流成因为主。③轴向和横向深水重力流交汇作用下发育汇流型、堰塞型和交切型3种模式,类似陆表流域系统的主干河流和支流,但它们是事件性的,而非同时交汇沉积。结论认为:①轴向扇砂体厚度较大,粒度较粗,粒间孔和溶蚀孔发育,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勘探目标;横向扇砂体较薄,粒度较细,杂基含量高,储层发育需底流改造。②建立的3种横向扇和轴向扇交互模式为砂体成因判识和发育分布规律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峡谷盆地 重力流沉积 深水轴向水道扇 横向斜坡扇 交互机制 发育模式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深度交互的协作群体智能构建策略与应用研究
4
作者 孔维梁 韩淑云 张昭理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5,共8页
协作学习是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学习者之间交互参与不积极、交互内容缺乏深度等问题仍然严重阻碍了协作学习效能的有效发挥。为了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交互和加强深层次知识建构,从协作群体构建的视角切入,结合人... 协作学习是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学习者之间交互参与不积极、交互内容缺乏深度等问题仍然严重阻碍了协作学习效能的有效发挥。为了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交互和加强深层次知识建构,从协作群体构建的视角切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出并验证了促进深度交互的协作群体智能构建策略。该策略基于混合分组原则,对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风格进行异质组合,对交互意愿进行同质组合,引入对协作进程有重要影响的领导者角色作为约束条件。实践结果表明:(1)该策略能有效减少学习者边缘化现象,增强其交互的紧密性;(2)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在意义协商、检验修正等高层次交互上的参与度,从而促进深层次知识建构;(3)有利于使交互紧密围绕任务展开,并推动学习者从意义协商向更高层次的检验修正和达成与应用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学习 深度交互 群体构建 社会网络 交互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条件下小鼠不同组织中多组学分子互作模式挖掘及关键基因识别
5
作者 张彦 杨青 +2 位作者 杜晓辉 赵磊 孙野青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55,共27页
为了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探究空间生物学效应,本文基于单样本网络(Single-Sample Network,SSN)开发了一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首先,为来自空间飞行小鼠不同组织的每个样本分别构建了转录组、DNA甲基化、蛋白质组层面的SSN.然后,提取每个... 为了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探究空间生物学效应,本文基于单样本网络(Single-Sample Network,SSN)开发了一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首先,为来自空间飞行小鼠不同组织的每个样本分别构建了转录组、DNA甲基化、蛋白质组层面的SSN.然后,提取每个SSN中所有节点的拓扑特征,并使用T检验识别出不同组学层面的差异互作分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组学层面互作模式改变的分子交集有限,但其调控的生物过程和通路具有相似性,主要包括代谢过程、DNA损伤响应、细胞周期、氧化应激、昼夜节律等.本文还分别构建了不同组学层面的共互作网络,并识别了枢纽(Hub)基因.此外,空间飞行改变的分子互作模式可能与一系列疾病发生和病毒重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单样本网络 分子互作模式 多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互动情境中虚假记忆的主动构建——“去个性化”在社会感染效应中的作用
6
作者 王慧 董妍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17-1629,共13页
个体的记忆会被他人输出的错误信息所扭曲,从而形成虚假记忆,这一现象被称为记忆的社会感染。现有研究多关注人际因素对记忆的社会感染效应的影响,但往往将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视为独立单元,而忽略了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鉴于此,本研究... 个体的记忆会被他人输出的错误信息所扭曲,从而形成虚假记忆,这一现象被称为记忆的社会感染。现有研究多关注人际因素对记忆的社会感染效应的影响,但往往将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视为独立单元,而忽略了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鉴于此,本研究从互动动力学的视角深入探究记忆的社会感染的内在过程。互动模式作为一种基本的互动动力,可能会影响社会感染效应的强度,并且其影响途径可能与互动中的“去个性化”反应有关。未来研究可以验证“去个性化”反应发挥的作用并且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记忆 社会感染效应 互动动力 去个性化 互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不同地理单元下蓝绿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及分异规律
7
作者 沈中健 王金岩 李少星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3-1156,共14页
以济南为例,运用衰减模型、增强回归树模型、地理探测器、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网格、街区、片区3种地理单元下蓝绿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及其分异规律。研究发现:①不同等级的蓝绿景观斑块皆可形成降温效应。随着斑块面积增加,... 以济南为例,运用衰减模型、增强回归树模型、地理探测器、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网格、街区、片区3种地理单元下蓝绿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及其分异规律。研究发现:①不同等级的蓝绿景观斑块皆可形成降温效应。随着斑块面积增加,蓝绿景观降温幅度、影响距离均波动增长;②蓝绿景观比例、平均核心区面积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突出,蔓延度指数、香侬均匀度指数的影响较弱,边缘密度、斑块密度、凝结度指数对本单元及邻近单元的地表温度易呈现相反的作用方向;③不同地理单元下蓝绿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特性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网格单元尺度增大,蓝绿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机制趋于复杂,交互作用及空间效应普遍减弱。街区、片区单元下局部地区蓝绿景观格局对周边地表温度的影响有限,街区单元下绿地景观比例对地表温度的作用较强,片区单元下水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蓝绿景观格局 地理单元 边际效应 交互作用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的模式兴趣评估方法
8
作者 王璐 付勋 +2 位作者 沈玲珍 蒋星 王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频繁模式挖掘(Frequent Pattern Mining,FPM)是图数据分析、挖掘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其目的是从大规模图数据中发现支持度不低于指定阈值的模式.传统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依赖支持度进行剪枝,返回结果往往包含大量“冗余”模式;top-k模式... 频繁模式挖掘(Frequent Pattern Mining,FPM)是图数据分析、挖掘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其目的是从大规模图数据中发现支持度不低于指定阈值的模式.传统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依赖支持度进行剪枝,返回结果往往包含大量“冗余”模式;top-k模式挖掘算法虽然仅返回k个频繁模式,但该类算法主要依据“客观”指标,如支持度等,对模式进行评估,难以充分反映用户的主观兴趣偏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模式兴趣评估方法(Pattern Interestingness Evaluation with Active Learning,PIEAL),通过主动学习策略,从采样图上挖掘的频繁模式中选择代表性模式,并利用有限次人机交互收集用户对这些模式的偏好,进而预测模式的兴趣分数,指导算法发现用户感兴趣的模式.在人机交互环节,PIEAL采用基于成对比较的策略来收集用户对模式的偏好反馈,有效降低了用户的主观评价难度.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PIEAL仅需要少量的人机交互便可发现用户感兴趣的模式,其测试集准确率最高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学习 交互式 频繁模式挖掘 兴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UV-B受体基因McUVR8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康琴 汪霞 +6 位作者 谌明洋 徐静天 陈诗兰 廖平杨 许文志 吴卫 徐东北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5-266,共12页
【目的】紫外(UV-B)受体UVR8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探究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UV-B受体基因McUVR8的蛋白特性和表达特征,预测其互作蛋白,为后续探究McUVR8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RT-PCR... 【目的】紫外(UV-B)受体UVR8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探究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UV-B受体基因McUVR8的蛋白特性和表达特征,预测其互作蛋白,为后续探究McUVR8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RT-PCR技术获得McUVR8基因,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和亚细胞定位、互作蛋白进行分析预测。利用RT-qPCR分析McUVR8的组织、叶序表达模式及其在不同激素、胁迫下的表达变化。【结果】McUVR8全长1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具有保守的呈螺旋环状的RCC1核心结构域和C17、C27结构域,与同为唇形科的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SsUVR8、迷幻鼠尾草(Salvia divinorum)SdBUR8和西班牙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ShUVR8同源性较高。McUVR8在薄荷不同组织和叶序中均表达,并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在根中表达量最低,花中表达量最高,不同叶序中其表达在第一片叶中最高。此外,McUVR8基因在叶片和根中均响应MeJA、ABA以及干旱、NaCl和2种重金属和铝胁迫处理。最后,筛选并验证到McUVR8与McCOP1互作。【结论】McUVR8可能在调节薄荷的生长发育、响应激素或逆境信号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其可能通过与COP1、WRKY等蛋白互作,参与调控薄荷次生代谢、逆境响应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UV-B受体McUVR8 蛋白特征 蛋白互作 表达模式 生信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在场的互嵌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于新疆南疆阿合奇县良种场的田野调查
10
作者 马治龙 罗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6,共11页
文章基于新疆南疆阿合奇县良种场的田野调查,从国家在场角度呈现了一个国营良种繁育场的建设过程及各族群众迁移汇聚中互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发现,良种场各族群众在互嵌格局中形成了经济上互利互惠、社会上交融共生、文化上交流共... 文章基于新疆南疆阿合奇县良种场的田野调查,从国家在场角度呈现了一个国营良种繁育场的建设过程及各族群众迁移汇聚中互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发现,良种场各族群众在互嵌格局中形成了经济上互利互惠、社会上交融共生、文化上交流共享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态,团场体制塑造的集体记忆进一步延续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达成了个体之间、个体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国家在场是良种场这类国营农牧场互嵌格局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推动力,良种场的个案为南疆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互嵌式格局 国家在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斑马线路段行人过街模式预测
11
作者 赵继康 李勇杭 +3 位作者 任苗 王一飞 牛津 王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200-5208,共9页
为提高传统车辆在无信号斑马线路段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度,提出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的行人过街模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安装于路侧的摄像机和... 为提高传统车辆在无信号斑马线路段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度,提出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的行人过街模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安装于路侧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采集无信号斑马线路段行人-车辆交互数据,对行人和车辆行为特性进行分析,进而筛选出影响行人过街模式的因素;其次,探究不同组合作为模型输入时的预测效果;最终,将车辆速度、车辆到斑马线距离、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和行人步速作为模型输入,将行人过街模式分为直接过街和等待过街,并作为模型输出,建立用于行人过街模式预测的XGBoost-MLP模型。该模型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率达88.65%,相比单一XGBoost模型和MLP模型,其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85%和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行人过街模式预测 人车交互 模型融合 无信号斑马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转录组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12
作者 梅曼 王晨璨 +3 位作者 蔺宏霞 张玉倩 丁文静 赵媛媛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空间转录组(spatial transcriptomics,ST)是一种用于从空间层面上解析RNA-seq数据的技术,利用该技术解析单个组织切片中的所有mRNA。空间条形码逆转录oligo(dT)引物在显微镜载玻片表面的有序附着,使得在mRNA样品处理和后续测序过程中编... 空间转录组(spatial transcriptomics,ST)是一种用于从空间层面上解析RNA-seq数据的技术,利用该技术解析单个组织切片中的所有mRNA。空间条形码逆转录oligo(dT)引物在显微镜载玻片表面的有序附着,使得在mRNA样品处理和后续测序过程中编码和获取位置信息成为可能。与传统的转录组技术相比,空间转录组技术能获得细胞在组织原位环境下真实的基因表达特征,以及与微环境的关系,为基因表达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原位的空间信息。近年来,空间转录组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检测的细胞通量、转录本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空间定位信息更加准确全面,并已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杨树(Populus)等植物中展开研究。该文阐述了空间转录组技术在植物动态发育轨迹、不同组织和细胞类型差异分析、解码植物与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等研究中的成功应用,讨论了空间转录组测序在植物组织原位测序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揭示了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巨大潜力,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录组技术 空间分布模式 发育谱系 细胞类型鉴定 细胞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耳周肌电信号的默念口令识别方法
13
作者 魏柏淳 姜峰 +3 位作者 张松涛 张琦 段锦楠 王修来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4-904,共11页
智能设备的普及促使可穿戴人机交互技术需求日益增加。为提高用户接受度,人机交互技术对交互易用性与隐蔽性要求较高。本文提出基于耳周肌电信号的默念口令识别方法。该方法易于与集成生理电采集的耳机设备结合,实现无声操控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的普及促使可穿戴人机交互技术需求日益增加。为提高用户接受度,人机交互技术对交互易用性与隐蔽性要求较高。本文提出基于耳周肌电信号的默念口令识别方法。该方法易于与集成生理电采集的耳机设备结合,实现无声操控智能设备,减少社交尴尬。具体地,本文首先确定并构建口令经验原则,筛选最优口令集。其次,根据单通道信噪比和分类准确率选择最优耳周传感器位置。再次,提出基于CNN-Transformer结构的识别模型构建耳周肌电信号与默念口令的时空映射。最后,大量实验评估方法可行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平均准确率91.18%,优于相关任务的先进模型,且在命令变形和头部运动下表现稳定。本文方法奠定了默念口令识别商业产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 人机交互 神经人机接口 人体意图解码 默念口令识别 肌电信号处理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HO-LSTM-SVR模型预测TBM掘进参数
14
作者 满轲 曹子祥 +2 位作者 刘晓丽 宋志飞 刘汭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132,共10页
针对单一模型对TBM掘进参数预测准确度低、泛化性低等问题,利用改进最小二乘法集成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算法,构建一种实现TBM掘进参数高精度智能预测的混合模型(HHO-LSTM-SVR模型)。... 针对单一模型对TBM掘进参数预测准确度低、泛化性低等问题,利用改进最小二乘法集成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算法,构建一种实现TBM掘进参数高精度智能预测的混合模型(HHO-LSTM-SVR模型)。利用HHO-LSTM-SVR模型进行不同隧道围岩等级TBM掘进参数预测,并选择哈里斯鹰优化算法优化的GRU模型和BP模型与HHO-LSTM-SVR模型进行预测误差对比分析,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预测模型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重要性。结果表明:隧道围岩等级越高,掘进参数的预测精度越高,Ⅱ级围岩各掘进参数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0.01,而Ⅳ级围岩为0.05;推力、转速和扭矩的预测精度相对较高,施工速度的预测精度最低;HHO-LSTM-SVR模型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比各单一模型小57.68%,各单一模型预测性能相较于HHO-LSTM-SVR模型更低;TBM掘进不同等级的隧道围岩时岩机相互作用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改进最小二乘法集成组合2个单一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模型预测准确度、泛化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掘进参数 隧道围岩等级 岩机相互作用规律 HHO-LSTM-SV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模式对高原鼠兔行为之间的影响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云 安柏衡 米玛旺堆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独特的高海拔草地之一。家畜放牧直接摄食植物资源改变草地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与其生态位重叠的高原鼠兔的行为模式。高原鼠兔作为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物种相互作...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独特的高海拔草地之一。家畜放牧直接摄食植物资源改变草地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与其生态位重叠的高原鼠兔的行为模式。高原鼠兔作为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物种相互作用方面,不同的牧模式通过干扰植物群落结构和食物资源分布,改变了高原鼠兔的觅食、贮食、警戒、攻击和掘洞行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评估家畜放牧与高原鼠兔行为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放牧行为影响了高原鼠兔的觅食、贮草、警戒、掘洞和攻击行为。这些行为变化可能进一步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模式放牧 高原鼠兔行为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地区德乌鲁杂岩体锆石形态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指示
16
作者 郑永涛 王树志 +2 位作者 王涛 荀昊天 田颖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5,共17页
甘南地区德乌鲁杂岩体由德乌鲁石英闪长岩和老豆石英闪长斑岩组成,二者在侵入时代和成矿类型上的差异表明其成因研究对区域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锆石晶体形态学统计和LA-ICP-MS稀土元素测试,结合野外观察与岩相... 甘南地区德乌鲁杂岩体由德乌鲁石英闪长岩和老豆石英闪长斑岩组成,二者在侵入时代和成矿类型上的差异表明其成因研究对区域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锆石晶体形态学统计和LA-ICP-MS稀土元素测试,结合野外观察与岩相学分析,系统研究了甘南地区德乌鲁杂岩体及其暗色微粒包体的成因。结果表明:德乌鲁石英闪长岩较老豆石英闪长斑岩更富碱,其岩体锆石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出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并具有显著的Ce正异常(16.68)和Eu负异常(0.11);而老豆石英闪长斑岩锆石Ce异常更高(31.30),且其黑云母体积分数(15%~20%)显著高于德乌鲁石英闪长岩(10%~15%),反映出老豆石英闪长斑岩岩浆具有更为富水的特征;两个岩体锆石均投影于混合源钙碱性花岗岩区域,证实二者均经历了壳幔岩浆混合作用过程;包体与寄主岩体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一致性(稀土元素总含量(质量分数)为(351~628)×10^(-6))进一步表明二者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老豆石英闪长斑岩较高的氧逸度及更高的含水量更有利于金铜成矿,为区域深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矿 成矿规律 锆石形态 稀土元素 暗色微粒包体 壳幔混合 成矿潜力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场域互动观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舒成利 刘芳颖 +1 位作者 赵晶旭 高山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1,共13页
文章依据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提出“数字平台场域互动观”。研究发现,数字平台具有“场域”属性,是一种商业场域,场域理论在此具有独到的解释力;互动在数字平台中扮演核心角色,是数字平台运行的微观基础;数字平台的场域互动模式包括同... 文章依据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提出“数字平台场域互动观”。研究发现,数字平台具有“场域”属性,是一种商业场域,场域理论在此具有独到的解释力;互动在数字平台中扮演核心角色,是数字平台运行的微观基础;数字平台的场域互动模式包括同场域互动模式、跨场域互动模式和复跨场域互动模式;数字平台的互动模式决定了其治理机制,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而要求有相对应的保障机制。文章构建了一个平台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框架,为推动数字平台领域研究、数字平台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政府有效精准地规制数字平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场域理论 互动模式 治理机制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旅游“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路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九霞 罗意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2,共9页
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重要驱动和链接作用。作为兼具文化互动和个体能动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从“物质性—社会性—个体性”多方面嵌入各民族“三交”的具体交往实... 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重要驱动和链接作用。作为兼具文化互动和个体能动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从“物质性—社会性—个体性”多方面嵌入各民族“三交”的具体交往实践和真实生活空间。在流动的现代社会,旅游活动能够建立跨文化动态关联,塑造多民族良序社会愿景和多维度认同,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独特价值。为讲好旅游“三交”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须以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为内驱力,统筹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构建民族团结与主客互信的目的地,强化文化自觉自信与家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动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元一体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虎豹及其有蹄类猎物对人类干扰的时空响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梓琛 周雨瞳 +4 位作者 曹冉星 贾康宁 麦晓烔 冯佳伟 王天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5-680,共16页
人类作为超级捕食者所产生的直接捕杀或间接恐惧效应,会引起野生动物时间或空间上的行为响应。在人和野生动物共存景观中,探究捕食者和猎物响应人类干扰的时空策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8年1—12月,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人类作为超级捕食者所产生的直接捕杀或间接恐惧效应,会引起野生动物时间或空间上的行为响应。在人和野生动物共存景观中,探究捕食者和猎物响应人类干扰的时空策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8年1—12月,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技术获取107个位点、23831个相机工作日的5种大型野生动物和人类9409次活动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核密度估计和多元逻辑回归混合效应模型等方法,评价不同强度的人类活动(人、车辆和家畜)对我国东北温带森林野生动物行为的影响,及其捕食者和猎物的时空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人类干扰事件占所有独立事件的49%(在高干扰点占66%,低干扰点占5%)。空间上,在高干扰森林,虎东北亚种(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活动显著增加,而豹东北亚种(P.pardus orientalis)、狍(Capreolus pygargus)和野猪(Sus scrofa)呈相反趋势,梅花鹿(Cervus nippon)不受人类干扰的影响。时间上,核密度估计结果显示干扰导致大型食肉目动物类群和梅花鹿的日活动节律显著改变,多元逻辑回归混合效应模型结果发现干扰导致大型食肉目动物(特别是虎)的夜行性显著增加,狍和野猪白天的活动增加;更高的人类干扰明显降低顶级捕食者虎和豹与其有蹄类猎物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尤其是梅花鹿、野猪与虎、豹之间的时间重叠。本研究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新见解,强调了使用红外相机直接监测人类活动,并量化人类活动对物种生存影响的重要性。受威胁的大型食肉目动物与其主要猎物对人类干扰的不同行为响应结果强调了动物在干扰环境中生存的时空行为可塑性,有助于预测物种如何根据其当前的时空行为策略对未来的环境变化做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人-野生动物共存 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 人类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E模式赋能实验教学创新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鹏 郭峰 +3 位作者 王优强 刘晓玲 孔令胜 杨中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109,共7页
将7E(Enlighten(激发)、Engage(参与)、Explore(探索)、Explain(解释)、Elaborate(精致)、Extend(延伸)、Evaluate(评价))教学模式引入实验教学,通过设计“实践赋能”的教学策略,探索“虚实结合”的知识传授载体,开展“情景相融”的教... 将7E(Enlighten(激发)、Engage(参与)、Explore(探索)、Explain(解释)、Elaborate(精致)、Extend(延伸)、Evaluate(评价))教学模式引入实验教学,通过设计“实践赋能”的教学策略,探索“虚实结合”的知识传授载体,开展“情景相融”的教学活动,实现“创新驱动”思维触角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评促教”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构筑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教学机制。课程实践结果表明,7E模式赋能实验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沉浸式”参与教学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实验教学的“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助推新工科背景下的一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改进 互动实验教学 思维触角模式 多元化立体评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