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潮观测中的震颤异常波 被引量:25
1
作者 蒋骏 张雁滨 +5 位作者 林钢 陈德璁 李畅 张云鹏 马晓飞 万晓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2-471,共10页
在地震与固体潮台站的日常监测中,常发现有一些异常"脉动"信号叠加在固体潮曲线上.这些异常"脉动"与宽频带数字地震计的观测在时间上同步、一致,其中的一部分由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引起,而其他的则大多与强... 在地震与固体潮台站的日常监测中,常发现有一些异常"脉动"信号叠加在固体潮曲线上.这些异常"脉动"与宽频带数字地震计的观测在时间上同步、一致,其中的一部分由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引起,而其他的则大多与强地震相伴随,统称为震颤异常波.本文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地震与固体潮观测台站(HUST)的概况,报道了该台应用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观测记录到的大量震颤异常波事例.大量观测事实表明:中国固体潮台站记录的震颤异常波,绝大多数只在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的低通滤波1通道(LP1)出现,而在其低通滤波2通道(LP2)和其他固体潮仪器中则罕有发现;震颤异常波的包络线大多呈"纺锤状"或"尾巴状",持续时间多为1~3天.通过对震颤异常波和固体潮观测仪器的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震颤异常波实际上就是一种来源复杂的地球脉动信号,响应范围广泛,可被宽频带数字地震计和固体潮仪器记录.由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引起的震颤异常波的主要周期在3~7s范围,而强震前的震颤异常波则除此外,还包含10~60s及更长周期的信号.固体潮仪器对震颤异常波响应的差异是因为仪器的传递函数不同和特性所致.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分钟值采样数据中的震颤异常波,只是真实信号的一种"混叠"或映射.强震前的震颤异常波是否与地震有关?是否是震兆?尚需做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重力仪 倾斜仪 地脉动 震颤异常波 汶川地震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前四川地区前兆异常及其统计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程万正 官致君 +2 位作者 苏琴 阮祥 张致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18,共15页
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四川地区观测到的各种异常.异常项与所有测项(或测站、台、场地、井点、泉点)之比称为异常测项(测点)比,以下类同.地震前四川地区流动短水准观测存在中长期趋势异常的场地比为0.28,异常测项比为0.20... 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四川地区观测到的各种异常.异常项与所有测项(或测站、台、场地、井点、泉点)之比称为异常测项(测点)比,以下类同.地震前四川地区流动短水准观测存在中长期趋势异常的场地比为0.28,异常测项比为0.20;流动短基线存在中期趋势异常的场地比为0.13,异常测项比为0.13;地倾斜类观测存在中期趋势异常的台站比为0.17,异常测项比为0.13;地下水位观测存在中期趋势异常的水位井点比为0.20;温泉观测存在水温短期异常的泉点比为0.15;温泉水氡、气氡观测存在短期异常的台点比为0.08,异常测项比为0.04;井泉水质组分观测存在短期异常的台点比为0.20,异常测项比为0.04;视电阻率观测存在中期异常的台站比为0.17,异常测项比为0.06.对同一观测台或场地有不同观测手段,分别计算了台或场地数:四川地区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各类观测台或场地共有172个,存在观测异常台或场地比为0.14,其中出现中期与短期异常场地比分别是0.08和0.03;各类观测项共有335项,异常测项比为0.09,其中出现中期与短期异常测项的占比分别是0.06和0.01.可见,震前仪器微观监测台或测项多数没有观测到突出异常现象.本文中其它没有提及的观测手段或观测项的资料,经过研究没有分析检测出异常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观测异常 地震前兆 异常点的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至井气氡异常与邻近地区地震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世民 舒优良 +2 位作者 王新 李建章 彭玉柱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宁夏灵武ML4.6级地震、甘肃礼县ML5.2级地震、甘肃岷县ML5.3级地震和甘肃华亭ML4.2级地震前后,周至井的气氡观数据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异常,说明周至井的气氡异常和邻近地区的地震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对出现这种对应关系的机理... 在宁夏灵武ML4.6级地震、甘肃礼县ML5.2级地震、甘肃岷县ML5.3级地震和甘肃华亭ML4.2级地震前后,周至井的气氡观数据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异常,说明周至井的气氡异常和邻近地区的地震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对出现这种对应关系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氡异常 周至井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形变观测资料映震能力浅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慧琴 马栋 +1 位作者 王艳 王会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82-290,共9页
采取Nakai拟合、振幅因子、调和分析和相对均方差等方法,对河北省数字化形变台站的形变观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形变观测资料中,怀来、易县和宽城的VS垂直摆倾斜仪、DSQ水管倾斜仪和SS-Y伸缩仪观测资料对河北范围内的中强... 采取Nakai拟合、振幅因子、调和分析和相对均方差等方法,对河北省数字化形变台站的形变观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形变观测资料中,怀来、易县和宽城的VS垂直摆倾斜仪、DSQ水管倾斜仪和SS-Y伸缩仪观测资料对河北范围内的中强以上地震有中、短期映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观测 前兆异常 异常形态 映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异常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军 刘春国 樊俊屹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2,49,共6页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异常图像识别方法一直是地震监测预报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提高异常图像识别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已有的异常图像识别经验知识,开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快速异常识别方法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NN的异常...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异常图像识别方法一直是地震监测预报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提高异常图像识别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已有的异常图像识别经验知识,开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快速异常识别方法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NN的异常图像识别方法准确率较高,实现了异常图像的快速识别。整个台网的异常图像丰富多样,影响较多。由于特定观测手段下,特定影响因素的训练样本少,该方法应用于整个台网的异常图像的自动识别,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地震前兆台网 异常图像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兆观测异常数据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聪聪 王秀英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B10期615-621,共7页
借鉴数据挖掘中的算法,本文设计了一种前兆时序模式表示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数据序列中大幅突跳、阶跃等比较明显的异常数据。实际观测数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大量数据的异常检测效率很高,对前兆数据的预处理工作具有积极... 借鉴数据挖掘中的算法,本文设计了一种前兆时序模式表示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数据序列中大幅突跳、阶跃等比较明显的异常数据。实际观测数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大量数据的异常检测效率很高,对前兆数据的预处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观测 异常数据 数据检测 时间序列 模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定点前兆异常推测地震危险区域的一种途径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希 李瑞莎 +1 位作者 唐红涛 贾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57,共5页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前,山西、河北及其附近地区出现的定点形变、流体前兆异常,具有随时间推移从震区外围大范围区域向震区附近迁移、集中的趋势特性。通过构建异常信号传播函数,借助网格搜索—拟牛顿最小二乘法反演汇聚区域即推测可能...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前,山西、河北及其附近地区出现的定点形变、流体前兆异常,具有随时间推移从震区外围大范围区域向震区附近迁移、集中的趋势特性。通过构建异常信号传播函数,借助网格搜索—拟牛顿最小二乘法反演汇聚区域即推测可能的地震危险区,所得汇聚区域边缘距实际震中仅25~51km、汇聚时刻与发震时刻仅差数天,且震前中短期阶段汇聚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前兆异常 传播函数 反演 地震危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OLR基本特征及强震前的异常现象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卫英 王琼 +1 位作者 高歌 高小其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的NOAA卫星长波辐射(OLR)月际资料进行数据的月距平、涡度场计算等处理,总结分析了新疆地区长波辐射场的基本特征。对2003年以来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震进行研究,发现在部分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地区出现较...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的NOAA卫星长波辐射(OLR)月际资料进行数据的月距平、涡度场计算等处理,总结分析了新疆地区长波辐射场的基本特征。对2003年以来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震进行研究,发现在部分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地区出现较明显的高值辐射异常,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强震前的地-气系统变化有关。应用OLR资料进行新疆地区的地震趋势预测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兆台网监测能力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长波辐射 年变特征 地震前兆 异常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前兆观测时序特征量的数据检测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秀英 张聪聪 王成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3-536,共4页
借鉴数据挖掘思想,设计了一种利用特征量检测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方法,可快速定位异常数据。该方法对于前兆台网中心大量数据处理及大数据应用中的前期资料处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 特征量 数据检测 异常数据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安M_S5.1地震前区域形变异常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智江 陈聚忠 纪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5-578,共4页
对2006-07-04文安M_S5.1地震前2001~2004年区域GPS站速度场和应变率场使用刚性-线弹性运动模型拟合处理的结果进行研究,获得文安M_S5.1地震的1~3a期的前兆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在异常区高异常体发育的边缘梯度带的转折处。
关键词 文安地震前兆 形变异常 应变率异常 异常强度 构造活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行为异常与地震灾害预警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29-35,共7页
地震前地壳中的应力变化会引起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变化。动物有感受这种变化的能力,在地震发生前数天或数小时,动物可能会不安、抑郁或狂躁、迁徙或逃亡。动物的这种能力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动物在自我保... 地震前地壳中的应力变化会引起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变化。动物有感受这种变化的能力,在地震发生前数天或数小时,动物可能会不安、抑郁或狂躁、迁徙或逃亡。动物的这种能力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动物在自我保护的同时有可能为人类提供地震预警信号。本文概述了动物感受地震灾害的机制,分析了从基因遗传水平上解释动物地震灾害避险能力的途径,阐述了找出可能作为灾害预警信号的特有动物异常反应的意义,讨论了建立试验性地震灾害动物行为异常预警系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行为异常 地震前兆 地震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雁列构造雁列区贯通过程中位移反向现象模拟
12
作者 王学滨 顾路 +1 位作者 马冰 吕家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50,共6页
基于非均质应变软化模型,在拉张和挤压雁列构造雁列区贯通过程中,采用FLAC-3D模拟了一条断层内侧节点的水平位移的演变规律及标本全场内的水平、垂直位移反向区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两类雁列构造在雁列区贯通过程中都发生了位移反向现... 基于非均质应变软化模型,在拉张和挤压雁列构造雁列区贯通过程中,采用FLAC-3D模拟了一条断层内侧节点的水平位移的演变规律及标本全场内的水平、垂直位移反向区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两类雁列构造在雁列区贯通过程中都发生了位移反向现象,但位移反向区的面积与分布位置差别较大:拉张雁列构造的位移反向区面积大,且基本上都位于雁列区之外;挤压雁列构造位移反向区仅局限于雁列区及附近的断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列构造 位移反向 地震前兆 异常 前兆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干扰与短临震兆异常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琼松 崔庆谷 +2 位作者 贾华 李思瑶 李鹏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56-260,共5页
通过对昆明地震台前兆观测资料的短临跟踪分析,发现短时间强暴降雨干扰引起的异常与地震前兆短临异常有相似特征,为了获取可靠的前兆变化信息,需要对观测资料进行降雨干扰排除,才能对类似异常变化做出客观的判断。
关键词 前兆资料 降雨干扰 短临异常 识别 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DENA诱癌过程中肝脏维生素K依赖性羧化酶和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包卫国 沈慧芬 李茂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69-273,共5页
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维生素K依赖性羧化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在诱癌第20周的肝癌结节中羧化酶活性很低。未羧化凝血酶原前体在肝癌结节中大量堆积,已羧化凝血酶原前体也有类似的堆积现象。诱癌过程中... 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维生素K依赖性羧化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在诱癌第20周的肝癌结节中羧化酶活性很低。未羧化凝血酶原前体在肝癌结节中大量堆积,已羧化凝血酶原前体也有类似的堆积现象。诱癌过程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呈现马鞍形的变化,这与羧化酶的变化密切相关。癌变时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肝脏羧化酶的缺乏所致,维生素K的缺乏仅是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化酶 维生素K 异常凝血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大鼠异常凝血酶原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普民 李茂深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用灵敏的凝血酶原蛇毒激活测定法,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及肝组织内凝血酶原前体含量的变化。血浆异常凝血酶原从诱癌第4周开始持续上升至第13周;第15周有所下降,第20周又开始回升。而在此过程中,肝组织... 用灵敏的凝血酶原蛇毒激活测定法,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及肝组织内凝血酶原前体含量的变化。血浆异常凝血酶原从诱癌第4周开始持续上升至第13周;第15周有所下降,第20周又开始回升。而在此过程中,肝组织内凝血酶原前体含量变化不明显,而在诱癌20周的肝癌结节内,凝血酶原前体显著堆积。同时,还研究了肝再生过程中大鼠血桨异常凝血酶原及肝内凝血酶原前体的变化。华法令处理的大鼠作为阳性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 肝再生 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04-16河北滦州M_(S)4.3地震前的大气电场异常信号分析
16
作者 陈涛 王诗涵 +12 位作者 李磊 杨牧萍 张灵倩 张学民 黄辅琼 刘静 熊攀 提烁 吴晗 宋佳军 王聪 苏建峰 罗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1-776,共6页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分布在天津市宝坻区和廊坊市永清县的2个观测台站在2021-04-16河北滦州M_(S)4.3地震前均观测到大气电场异常。宝坻站监测到过境云与地质活动混合型电场异常信号;永清站监测到湾型持续电场异常信号,属于典型...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分布在天津市宝坻区和廊坊市永清县的2个观测台站在2021-04-16河北滦州M_(S)4.3地震前均观测到大气电场异常。宝坻站监测到过境云与地质活动混合型电场异常信号;永清站监测到湾型持续电场异常信号,属于典型的临震前小时尺度先兆信号,其幅度和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宝坻站的异常电场信号。对比电场异常期间2个台站的气象活动和空间天气活动发现,虽然2台站电场异常信号的表现方式不同,但背景变化中均隐含大型地质活动信号。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可通过分析多源活动导致的空间静电演变过程,形成有效的识别方法,在一定的气象活动范围内,从大气静电监测数据中提取中等以上强度地震的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州地震 前兆信号 小时尺度 大气电场异常 地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岷县M_S5.2地震前后兰州台前兆资料异常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振海 曾文浩 +2 位作者 张立光 史继平 史小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17-123,共7页
分析研究了兰州台前兆仪器在甘肃省岷县MS5.2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发现形变学科的CZB-1型竖直摆倾斜仪、SSY-Ⅱ石英伸缩仪,流体学科的SZW-1A型数字式温度计,电磁学科的ZD8B地电仪等仪器的观测资料,在此次地震前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关键词 岷县Ms5.2地震 前兆 异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