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7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ation studies of concrete panel under high velocity projectile impact based on an improved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
1
作者 Fei Zhou Hao Wu Yuehua Ch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4-82,共19页
The finite-depth concrete panel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protective structures,and its impact resistance and dynamic fracture failures,especially the scabbing/perforation limits,under high velocity projectile ... The finite-depth concrete panel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protective structures,and its impact resistance and dynamic fracture failures,especially the scabbing/perforation limits,under high velocity projectile impact,are mainly concerned by protective engineers,which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based on an improved dynamic concrete model in this study.Firstly,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KCC(Karagozian&Case concrete)model,a dynamic concrete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considers an independent tensile damage model and a continued transition between dynamic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properties.Secondly,the strength surface,equation of state and damage parameter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re comprehensively calibrated by a triaxial compressive test with high confinement pressure,the rationality of which is further verified based on the single element tests,e.g.,uniaxial and triaxial compression as well as uniaxial,biaxial and triaxial tension.Thirdly,a series of projectile high velocity impact tests on thin and thick concrete panels are simulated,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ojectile residual velocity and dynamic fracture failures are reproduced satisfactorily,while the KCC model underestimates both the spalling and scabbing dimensions severely.Finally,based on the validated concrete model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approach,the validations of the existing five empirical formulae are evaluated,in terms of the depth of penetration(DOP)and scabbing/perforation limits of concrete panel.Both the Army corps of engineers(ACE)and modified 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NDRC)formulae are recommended in the design of the protective structure to avoid scabbing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panel PROJECTILE Dynamic fracture Scabbing limit Constitutiv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融资约束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海青 原敏倩 薛萌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创新是中小企业保持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6-2022年创业板中小企业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分析、面板Tobit模型回归、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创新是中小企业保持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6-2022年创业板中小企业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分析、面板Tobit模型回归、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融资约束在二者间发挥遮掩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对供应链集中度较高的企业更为显著。结论可为发挥供应链金融筹资优势,促进供应链生态系统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进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R&D投资效率 三阶段DEA 面板Tobit模型 遮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姚震宇 秦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发挥引导和促转作用。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2013~2023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驱动作用,二者之... 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发挥引导和促转作用。本文将数字普惠金融2013~2023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驱动作用,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这种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3个渠道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优化金融错配、加大研发投入。据此,本文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企业数字化转型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融资约束 门槛效应 金融错配 研发投入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数字化助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阳 刘芮含 周承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6,共13页
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举措。农业碳排放强度是衡量农业“双碳”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农村数字化能否成为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关键驱动力?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运... 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举措。农业碳排放强度是衡量农业“双碳”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农村数字化能否成为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关键驱动力?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该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为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量化支持。研究发现:农业农村数字化能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农业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2016-2022年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数字化 农业碳排放强度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数字政策供给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5
作者 王维国 张逸君 范丹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6,共14页
数字经济是现阶段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政策是驱动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制度保障。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数字经济、数字政策供给及其叠加效应对城市高质... 数字经济是现阶段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政策是驱动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制度保障。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数字经济、数字政策供给及其叠加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且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数字政策供给增强了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数字经济和数字政策供给对东部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作用更显著,但对绿色发展这一城市高质量发展细分维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激发大众创业活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财政透明度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且数字政策供给强化了数字经济的赋能机制;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影响,但数字政策供给并未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为了发展数字经济,进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应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区域联动效应,在提高数字政策供给强度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政策供给 城市高质量发展 空间计量模型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牟粼琳 付志华 +2 位作者 王静熙 谭骏 朱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6,F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机制检验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对本地区效用显著,还对邻近地区形成空间溢出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激发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3)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4)体育财政投入水平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前期加大体育财政投入时,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步增强,但当体育财政投入水平高于临界点(6.148)时,提升作用减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双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用品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效果评估研究
7
作者 祝丽云 赵君彦 +2 位作者 胡建辉 董静怡 李彤 《农业展望》 2025年第3期3-11,共9页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粮食生产风险管理工具,对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2年中国产粮大省河北省11个市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准确评估了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样本...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粮食生产风险管理工具,对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2年中国产粮大省河北省11个市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准确评估了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河北省农业保险密度和广度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但农业保险深度的增长速度呈现放缓趋势,且各市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业保险密度、深度和广度均显著正向影响粮食产量,但由于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高,保额设定不科学、费率厘定不精准以及保费补贴效能不足导致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程度有限。为进一步优化河北省农业保险政策,提升其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果,应注重加强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因地制宜设计保额与费率,优化农业保险补贴制度,进而全面推进农业保险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产出 保障水平 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
8
作者 张亚东 周智炜 +2 位作者 江磊 曾玲 郭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0,共10页
针对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存在主观性强、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系统健康状态实时综合评估方法。考虑电源屏系统的结构构成和关键参数,建立健康状态分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 针对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存在主观性强、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系统健康状态实时综合评估方法。考虑电源屏系统的结构构成和关键参数,建立健康状态分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和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CRITIC)计算子指标的主、客观权重,通过组合赋权融合为常权重,并结合在线监测数据的相对劣化度计算变权重;定义健康状态等级,构建梯形云模型;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动态计算子指标的健康状态隶属度,构建隶属度矩阵,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得到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的健康状态。以宁波地铁5号线的现场数据进行方法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评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评估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降低评估的主观性,提高评估的准确度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信号电源屏 健康状态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法 梯形云模型 变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夹层板声振特性试验
9
作者 王献忠 居啸天 +2 位作者 万沪川 高邦正 夏瑀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204,共9页
为研究芯层为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复合材料夹层板类结构的声振特性,提出了一种可靠的数值仿真方法,笔者运用模型试验对比数值计算的方式对其声振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对碳/玻混杂纤维面板进行模态测试,结合多层次修正技术得到较为准确的... 为研究芯层为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复合材料夹层板类结构的声振特性,提出了一种可靠的数值仿真方法,笔者运用模型试验对比数值计算的方式对其声振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对碳/玻混杂纤维面板进行模态测试,结合多层次修正技术得到较为准确的面板材料参数;其次,对芯层填充橡胶进行试样单轴压缩试验,得到橡胶在Mooney-Rivilin本构模型下的相关参数;最后,对复合材料夹层板进行空气(水)中强迫振动和水中声辐射试验,得到振动加速度级和辐射声压级的响应。试验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提出的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此类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声振特性研究和预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数值仿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复合材料夹层板 模型试验 振动 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检测YOLO模型
10
作者 汪宇玲 常佳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针对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缺陷检测任务中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检测YOLO模型。主要设计了可适应管束状瑕疵的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增强了模型对裂纹缺陷的表征能力;同时在模型颈部加入高效通道注... 针对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缺陷检测任务中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检测YOLO模型。主要设计了可适应管束状瑕疵的小尺寸动态蛇形卷积,增强了模型对裂纹缺陷的表征能力;同时在模型颈部加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并融合加权梯度特征,增强了对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所提方法基于公开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实验mAP@0.5可达88.1%,相较于YOLOv7、Faster R-CNN、YOLOX-S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5%、15.8%、1.6%,可以更准确地完成太阳能电池表面缺陷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板 缺陷检测 梯度信息 动态蛇形卷积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YOL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黄河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11
作者 薛选登 张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8,198,共8页
探究农业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用水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尼系数和Super-SBM测度了2002—2022年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和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并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 探究农业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用水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尼系数和Super-SBM测度了2002—2022年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和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并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其中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集聚度逐渐增加,而上游地区则减少;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农业生产集聚度与农业用水绿色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生产集聚主要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调整城乡收入差距来影响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基于此,黄河流域内的9个省(区)应当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通过实施规模化适度经营、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推动科技进步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集聚 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基尼系数 Super-SBM 面板数据 中介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视角下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相龙 赵梦典 张海莹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目的】探究一定土地流转规模下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方法】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土地流转率为门限变量,分析农业数字化对农民的增收效应。【结果】土地流转规模需要达到... 【目的】探究一定土地流转规模下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方法】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土地流转率为门限变量,分析农业数字化对农民的增收效应。【结果】土地流转规模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显著提高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程度对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影响也不同,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土地流转与农业数字化相互促进,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物理空间上的基础,后者则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共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结论】继续完善土地流转市场,进一步缩小数字技术差距,加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业数字化 土地流转 面板门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兼议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和平 周桂明 李国民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3-1730,共18页
基于2014~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维度衡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同时测度考虑了数据要素投入和多种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探究两者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省域产业数字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 基于2014~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维度衡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同时测度考虑了数据要素投入和多种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探究两者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省域产业数字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布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表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区域多级分化现象逐步改善;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中国省域产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影响效应呈现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特征;在传导路径上,各省域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主要通过降低资本与劳动力错配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公众环境关注度高和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省域,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相对较高;产业数字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随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呈现出单一门槛特征,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激励性环境规制强度的门槛值分别为0.4582和0.0096.因此,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与市场策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进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机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鑫铎 李红玲 +1 位作者 王昱 傅书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7,共8页
目的探讨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超效率三阶段松弛值测算(SBM)模型评价中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 目的探讨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超效率三阶段松弛值测算(SBM)模型评价中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全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平均值为0.49,东部>中部>西部。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其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且该作用在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地区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地区之间医药制造业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建议中西部医药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省份改善创新环境与人才供给,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推动技术创新效率较强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流联系以及合作;促进国内头部制药企业提高创新药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产业发展 超效率三阶段SBM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连接节点本构模型及体系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峰 吴朝安 +2 位作者 冉明明 钟亚超 王宇豪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具有建造快速、施工便捷、连接可靠、可拆卸和可修复等优势,适合低多层乡村住宅建筑,近年来工程应用逐渐增多。该体系预制墙板之间采用离散的干式螺栓连接,受力时接缝处产生滑移变形,与传统的现浇剪力墙结构... 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具有建造快速、施工便捷、连接可靠、可拆卸和可修复等优势,适合低多层乡村住宅建筑,近年来工程应用逐渐增多。该体系预制墙板之间采用离散的干式螺栓连接,受力时接缝处产生滑移变形,与传统的现浇剪力墙结构或湿法连接的剪力墙结构存在本质区别,为了分析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建立适合该结构体系的“非等同现浇”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已进行的螺栓连接节点轴向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提出螺栓连接节点拉伸和剪切的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单个螺栓连接节点简化为3个平动自由度(x、y、z)的非线性弹簧,模拟连接节点的力学行为,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借助螺栓连接预制墙板的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了螺栓连接节点简化模型的有效性,显示可用于分析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基于节点简化模型,依托Midas Gen软件,提出了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的建模方法。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该结构的设计模型,并进行在小震、中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及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地震工况下,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侧向位移较小,层间位移角分别小于弹性位移角限值的1/1200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1/120,符合规范要求,螺栓连接节点承载力满足抗震需求,墙板角部混凝土没有被压溃,说明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优越。研究成果可为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的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为该新型结构体系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 螺栓连接 本构模型 体系建模方法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Panel Data与菲德模型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钱争鸣 邓明 于艳萍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6,共6页
考虑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和空间相关性,将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菲德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这种方法能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从而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研究结果... 考虑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和空间相关性,将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菲德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这种方法能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从而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研究结果显示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如果不考虑空间相关性会夸大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支出 产出效应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菲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个城市的住宅财富效应:基于panel data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高春亮 周晓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4,共9页
本文检验了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与住宅财富之间的关系。以2001—2004年34个城市为样本,使用面板误差纠正模型估计住宅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结果表明边际消费倾向为-0.033,并从消费者信贷约束和预防性储蓄角度进行了简要解释。
关键词 住宅财富效应 误差纠正模型 边际消费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抑郁特征的关联性:基于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的纵向分析
18
作者 卢林鑫 刘在花 +6 位作者 杨爽 蒋政凯 党韦强 谭婧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为探讨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的纵向关联及其干预靶点,采用问卷法对1040名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进行了两次重复追踪测量,结果表明:(1)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结果均表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相互影响。(2)T1... 为探讨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的纵向关联及其干预靶点,采用问卷法对1040名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进行了两次重复追踪测量,结果表明:(1)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结果均表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相互影响。(2)T1与T2时点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症候群之间存在联结桥梁的时间特异性特点。(3)抑郁子特征自杀意念是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网络的活化节点,而社会排斥子特征“别人好像经常看不到我似的”、“别人总是对我很冷淡”、“别人常常对我封锁很重要的信息”以及“别人总是将我排除在外”是抑郁−人际脆弱性的重要影响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残疾青少年 社会排斥 抑郁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交叉滞后面板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政策的经济效应:OLG模型和Panel数据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信如 王静 王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99,170,共7页
基于世代交叠(OLG)模型,采用30个省份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我国人口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其模型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一致地表明:我国过去30多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显著地推动了人均收入的增长,但也导致人口的老龄化趋... 基于世代交叠(OLG)模型,采用30个省份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我国人口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其模型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一致地表明:我国过去30多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显著地推动了人均收入的增长,但也导致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带来潜在的养老资源不足和老年福利损失的问题。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的未来70年人口变动模拟显示,"单独二胎"政策作用微弱,不能改变人口结构老化的趋势,而全面"二胎化"政策将改善和稳定我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养老、幼教等多方面的需求起关键作用,并由此助推人口、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我国立即研究实施全面"二胎化"的人口生育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生育政策 经济效应 OLG模型 panel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中国土地市场发育区域差异及其对房价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谭术魁 李雅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5,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市场发育的区域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房价的影响。研究方法: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市场发育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区域内部的发育水平也不尽相同,东、中、西部的差异呈现先缩小后加大的趋势;(2)土地市场...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市场发育的区域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房价的影响。研究方法: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市场发育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区域内部的发育水平也不尽相同,东、中、西部的差异呈现先缩小后加大的趋势;(2)土地市场发育对房价的影响同样存在区域差异,东部、中部地区具有负向影响,且东部较中部显著,西部地区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1)提高土地市场发育水平可以促使房价达到合理水平;(2)在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环境,有利于这种作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发育 房价 panel DAT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