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开都河鱼类区系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9
1
作者 马燕武 郭焱 +3 位作者 陈朋 谢春刚 祁峰 牛建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26,共6页
2004~2013年间对新疆开都河鱼类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10次野外调查,根据不同的海拔和生境,设置鱼类采集点22个,共采集鱼类标本1990号,分属3目7科19种。其中土著鱼类3种,由裂腹鱼类和高原鳅类构成;外来鱼类16种,隶属2目5科16属,... 2004~2013年间对新疆开都河鱼类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10次野外调查,根据不同的海拔和生境,设置鱼类采集点22个,共采集鱼类标本1990号,分属3目7科19种。其中土著鱼类3种,由裂腹鱼类和高原鳅类构成;外来鱼类16种,隶属2目5科16属,鲤科鱼类占绝对优势。与历史资料相比,土著鱼类中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塔里木裂腹鱼(Sehiorhorax biddulphi)、扁嘴裂腹鱼(Schiorhorax esocinu)和高原裸裂尻鱼(Schiorhorax stoliczkae Steindachner)未见,而外来鱼类则增加了12种,形成了土著鱼类与外来鱼类共存的生态格局;开都河鱼类区系及分布有较明显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受人为干扰、水温及大坝阻隔的影响,出山口后河段以外来鱼类占主导,而出山口以上河段则仍以土著鱼类为主,二者在空间分布上有较明显的界限。开都河鱼类区系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稳定和发展阶段;人工引种后剧烈变化阶段。土著鱼类的保护管理应由政府牵头,进行保护、监测、科研等规划的顶层设计,突出栖息地生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区系 组成 分布 开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群岛重要珊瑚礁海域鱼类区系 被引量:23
2
作者 孙典荣 林昭进 +1 位作者 邱永松 王雪辉 《南方水产》 2005年第5期18-25,共8页
根据1998年5月、1999年5月和2003年5月在西沙群岛北礁、永兴岛、琛航岛、华光礁、浪花礁、金银岛、东岛和玉琢礁等8个岛礁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西沙群岛岛礁水域的鱼类区系。在8个岛礁共捕获鱼类48科261种,其中礁栖性鱼类占78.93%,在8个岛... 根据1998年5月、1999年5月和2003年5月在西沙群岛北礁、永兴岛、琛航岛、华光礁、浪花礁、金银岛、东岛和玉琢礁等8个岛礁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西沙群岛岛礁水域的鱼类区系。在8个岛礁共捕获鱼类48科261种,其中礁栖性鱼类占78.93%,在8个岛礁广泛分布的鱼类只有33种,各礁区之间种类的相似度不超过41%,因此,种类多样性高和相似度低是该区域鱼类区系的2个主要特征。与南沙岛礁(1998~1999)延绳钓、刺网和手钓以及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1991)、南海北部海域等底拖网鱼类相比较,物种相似度分别为34.0%、5.1%和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区系 物种相似度 珊瑚礁 西沙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口海域夏秋季鱼类初步调查 被引量:17
3
作者 沈盎绿 徐兆礼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3期285-290,共6页
2007年6月和9月对瓯江口海域通过拖网和张网捕获的鱼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出现2纲12目33科55属72种鱼类,其中软骨鱼纲2目2科2属4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5.6%;硬骨鱼纲10目31科53属68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94.4%。根据其适... 2007年6月和9月对瓯江口海域通过拖网和张网捕获的鱼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出现2纲12目33科55属72种鱼类,其中软骨鱼纲2目2科2属4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5.6%;硬骨鱼纲10目31科53属68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94.4%。根据其适温性类型可分为暖水性种、暖温性种和冷温性种,其中,暖水性鱼类有27种,占总种数的37.5%;暖温性鱼类有41种,占总种数的56.9%;冷温性鱼类有4种,占总种数的5.6%。渔获物中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占多数,其中,底层鱼类共有27种,占总种数的37.5%;近底层鱼类共有30种,占总种数的41.7%;中上层鱼类共有15种,占总种数的20.8%。渔获物中海洋性鱼类占绝大多数,共有59种,占总种数的81.9%;河口性鱼类11种,占总种数的15.3%;洄游性鱼类2种,占总种数的2.8%。与相邻海区鱼类区系特征比较,瓯江口海域具有我国亚热带北部河口海湾的鱼类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口海域 鱼类区系 种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鱼类新纪录及鱼类区系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贺顺连 张继平 许明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79-382,共4页
报道了湖南省鱼类新纪录 13种及其地理分布 .迄今为止 ,湖南共有鱼类 179种和亚种 ,隶属于 11目 2 6科10 1属 .鲤科鱼类最为丰富 ,有 93种和亚种 ,占该地区鱼类总数的 5 1.9% .湖南鱼类区系以东亚特有的江河平原鱼类为主 ,另有老第三纪... 报道了湖南省鱼类新纪录 13种及其地理分布 .迄今为止 ,湖南共有鱼类 179种和亚种 ,隶属于 11目 2 6科10 1属 .鲤科鱼类最为丰富 ,有 93种和亚种 ,占该地区鱼类总数的 5 1.9% .湖南鱼类区系以东亚特有的江河平原鱼类为主 ,另有老第三纪原始类群的后裔种类 ,还有南亚暖水性类群鱼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纪录种 鱼类区系 湖南 鱼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勿角自然保护区及邻近水域鱼类区系特征和资源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曾燏 马永红 陈建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2,共4页
2010年11月、2011年5月对四川省九寨沟勿角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到鱼类6种,共182尾,隶属于3目4科。其中,土著鱼类5种,外来种1种;鲤形目4种,占鱼类物种数的66.67%,鲇形目和鲑形目各有1种,均占鱼类物种数... 2010年11月、2011年5月对四川省九寨沟勿角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到鱼类6种,共182尾,隶属于3目4科。其中,土著鱼类5种,外来种1种;鲤形目4种,占鱼类物种数的66.67%,鲇形目和鲑形目各有1种,均占鱼类物种数的16.67%。保护区鱼类主要组成为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和青藏高原类群,兼有少量的北方冷水类群。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种,占鱼类物种总数的50%;属于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2种,占鱼类物种总数的33.33%。保护区鱼类在食性和栖息习性等方面分别属于不同的生态类型。掠夺性获取,水环境破坏,以及外来种入侵是保护区鱼类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针对以上威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区系 鱼类资源 勿角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鱼类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杰钦 王德良 丁德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3898-3900,共3页
参阅了近50年对洞庭湖鱼类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洞庭湖鱼类资源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洞庭湖鱼类物种数一般稳定在110~120种,但是近10年来有减少的趋势;洞庭湖的鱼类区系属于长江鱼类区系的一部分,洞庭湖鱼类区系是以第三世纪现代中国平原复... 参阅了近50年对洞庭湖鱼类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洞庭湖鱼类资源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洞庭湖鱼类物种数一般稳定在110~120种,但是近10年来有减少的趋势;洞庭湖的鱼类区系属于长江鱼类区系的一部分,洞庭湖鱼类区系是以第三世纪现代中国平原复合体为主体;洞庭湖鱼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洄游型和半洄游型鱼类数量和所占鱼获物比重急剧下降;洞庭湖主要经济鱼类个体低龄化、小型化。最后,分析了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鱼类区系 洄游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洱思茅区鱼类组成及资源分布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明典 汪曦 +4 位作者 朱峰跃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戴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90,共9页
为查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境内鱼类资源现状,2019年7-11月在思茅区各主要河流开展鱼类资源调查。根据思茅区水系分布特征,共设置13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共采集土著鱼类25种,隶属于4目9科20属,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共16种,占土著鱼类总种... 为查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境内鱼类资源现状,2019年7-11月在思茅区各主要河流开展鱼类资源调查。根据思茅区水系分布特征,共设置13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共采集土著鱼类25种,隶属于4目9科20属,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共16种,占土著鱼类总种数的64%;其次为鲇形目,5种,占20%;鲈形目3种,占12%,合鳃目仅黄鳝1种,占4%。另采集到外来物种12种。对思茅区土著鱼类整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思茅区境内鱼类总体分布不均衡,澜沧江干流土著鱼类组成以定居型鱼类为主;支流中,曼老江鱼类种类最多。思茅区土著鱼类以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为主;外来物种主要为东亚类群和老第三纪原始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鱼类区系 澜沧江 思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淡水鱼类区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戴建华 孙红英 +1 位作者 葛峰 周军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824-8826,共3页
整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淡水鱼类名录,并对该地区淡水鱼类的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共有淡水鱼类220种,隶属14目35科109属。该地区淡水鱼类可分为6个区系复合体: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98种;南方热带平原鱼类区系... 整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淡水鱼类名录,并对该地区淡水鱼类的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共有淡水鱼类220种,隶属14目35科109属。该地区淡水鱼类可分为6个区系复合体: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98种;南方热带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65种;中印山区鱼类区系复合体,5种;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5种;北方山区区系复合体,5种;上第三纪鱼类区系复合体,7种。其他种类为河口及洄游性鱼类。长三角地区鱼类区系以东亚特有的江河平原鱼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淡水鱼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兴义坡岗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黄胜 安苗 +2 位作者 李珊 潘秋芝 包治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6期47-53,共7页
为摸清目前坡岗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组成,于2017年和2018年2次对保护区鱼类进行了野外调查,共整理出鱼类73种(亚种),隶属于6目17科54属,其中纯淡水鱼类72种(亚种),降河洄游1种,原著鱼类62种,外来11种(亚种)。与之前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新... 为摸清目前坡岗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组成,于2017年和2018年2次对保护区鱼类进行了野外调查,共整理出鱼类73种(亚种),隶属于6目17科54属,其中纯淡水鱼类72种(亚种),降河洄游1种,原著鱼类62种,外来11种(亚种)。与之前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新增鱼类25种(亚种)。综合分析表明,保护区鱼类物种数较高,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生态类群多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保护价值,但人为干扰影响较大,加强其鱼类资源的保护,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区系 坡岗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禹门口至三门峡段鱼类物种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721-6724,6727,共5页
为了解黄河干流禹门口至三门峡河段渔业资源现状,于2012年5~9月对此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鱼类种群数量较小,鱼类资源下降严重,渔获物组成趋于小型化。鱼类区系组成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均匀;通过分析该河... 为了解黄河干流禹门口至三门峡河段渔业资源现状,于2012年5~9月对此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鱼类种群数量较小,鱼类资源下降严重,渔获物组成趋于小型化。鱼类区系组成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均匀;通过分析该河段鱼类资源量衰退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该河段鱼类资源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鱼类区系 鱼类物种多样性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系鱼类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绪申 胡振 +2 位作者 崔文彦 徐宁 王立明 《人民珠江》 2020年第7期63-69,共7页
为了解永定河系鱼类种群组成及区系分布特点,根据2016年永定河系鱼类调查及文献资料,汇总了永定河系鱼类种类资料,分析永定河系属于江河平原区。根据鱼类历史概况计算了鱼类损失指数,结果表明,永定河系鱼类现状调查及整理共有44种,以中... 为了解永定河系鱼类种群组成及区系分布特点,根据2016年永定河系鱼类调查及文献资料,汇总了永定河系鱼类种类资料,分析永定河系属于江河平原区。根据鱼类历史概况计算了鱼类损失指数,结果表明,永定河系鱼类现状调查及整理共有44种,以中下层鱼类、杂食性鱼类,小型鱼类、小个体鱼类为主。鲤科鱼种类所占比例50%,种类数最多,其他种类较少。现存种类与历史统计种类鱼类重合31种,13种未出现在历史记录数据中,可能为历史调查不全面。因此将不重合的种类也纳入历史数据中,计算鱼类生物损失指数为0.667,鱼类指标赋分为48.93,属于“亚健康”等级。应加强永定河的生态保护力度,恢复鱼类的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多样性 损失指数 生态类型 区系 永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南渡江鱼类种类组成和分布现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余梵冬 王德强 +5 位作者 顾党恩 胡隐昌 朱海 佟延南 李芳远 申志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为了解海南岛河流鱼类种类组成和分布现状,2016-2017年对海南岛代表性河流——南渡江进行了全流域的采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鱼类样本1 249.79 kg,共计17 755尾,包含鱼类物种136种,隶属于13目50科108属。结果表明,南渡江鱼类种类... 为了解海南岛河流鱼类种类组成和分布现状,2016-2017年对海南岛代表性河流——南渡江进行了全流域的采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鱼类样本1 249.79 kg,共计17 755尾,包含鱼类物种136种,隶属于13目50科108属。结果表明,南渡江鱼类种类保存相对完整,本次调查鱼类种数占历史总种数的89.48%;在鱼类区系上,以鲈形目52种居首位,占总数的38.2%,其次为鲤形目的 46种和鲇形目的 16种;在种类变化上,新出现27种,其中包括尼罗罗非鱼、云斑尖塘鳢等11种外来鱼类。同时也缺失43种鱼类,鲤形目和鲈形目缺失较为严重,鲤形目由历史的第一大目变为如今的第二大目;在鱼类分布上,以河口的灵山和上游山区的白沙鱼类保护最为完好,种类最多,分别为73种和6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渡江 鱼类区系 种类变化 鱼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大沙河渔业资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祥云 唐文乔 +1 位作者 马经安 童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6,共7页
2009年6月和11月对安徽大沙河的鱼类进行了采集和调查。结果显示,大沙河有鱼类47种,隶属4目12科40属。其中鲤形目35种、鲈形目6种、鲇形目5种、合鳃鱼目1种,鲤科占总数的66.0%。上游、中游和下游江段分布有鱼类23种、29种和40种,其中上... 2009年6月和11月对安徽大沙河的鱼类进行了采集和调查。结果显示,大沙河有鱼类47种,隶属4目12科40属。其中鲤形目35种、鲈形目6种、鲇形目5种、合鳃鱼目1种,鲤科占总数的66.0%。上游、中游和下游江段分布有鱼类23种、29种和40种,其中上游和下游的初级食肉性鱼类较多,而中游的杂食性种类所占比例最高。优势种为彩副、高体鳑、粗唇、宽鳍、泥鳅、棒花鱼、鲫、麦穗鱼、沙塘鳢和马口鱼等,主要经济种类有鲫、黄鳝、泥鳅、粗唇、似鳊、沙塘鳢、、红鳍鲌、马口鱼、宽鳍和大刺鳅等,不同河段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区系 资源特点 大沙河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变化及资源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缓缓 曾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5,共4页
于2013年8月和12月分别对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622尾,隶属2目3科9种。渔获物分析表明:该保护区鱼类以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主(占鱼类种数55.56%),主要由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和青藏高原类群两个区系组... 于2013年8月和12月分别对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622尾,隶属2目3科9种。渔获物分析表明:该保护区鱼类以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主(占鱼类种数55.56%),主要由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和青藏高原类群两个区系组成,兼有少数东亚类群及北方冷水性鱼类分布;同历史文献资料相比,鱼类区系无明显变化;洛氏(Phoxinus lagowskii)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渔获物总数的60.13%、36.50%;鱼类小型化现象严重,部分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处于濒危状况;从适温性、栖息水层、食性等角度可将该保护区的鱼类划分为不同的生态类型。综合分析认为:保护措施不完善、小水电站的无序开发和鱼类资源的过度利用是该保护区鱼类资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区系 鱼类资源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海鱼类区系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鑫波 李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0-41,共22页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调查研究,对所得栖息水深200、1100m的鱼类350种(包括50余种我国新纪录),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增录182种,共整理出中国深海鱼类532种,就这些种类对中国深海鱼类的区系组成作出初步的研究,并对...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调查研究,对所得栖息水深200、1100m的鱼类350种(包括50余种我国新纪录),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增录182种,共整理出中国深海鱼类532种,就这些种类对中国深海鱼类的区系组成作出初步的研究,并对这些种类的优势种、地理分布、水深分布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深海鱼类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明旺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54-59,157,共7页
为对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环境质量做出更好的评估,分别于2016年3月,6月,7月就其鱼类资源特点及其分布格局等开展了3次调查。结果表明,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记录鱼类6目8科15属17种,鲤形目鲤科鱼类种数最为丰富,共9种,占... 为对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环境质量做出更好的评估,分别于2016年3月,6月,7月就其鱼类资源特点及其分布格局等开展了3次调查。结果表明,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记录鱼类6目8科15属17种,鲤形目鲤科鱼类种数最为丰富,共9种,占泸沽湖鱼类总种数的52.9%;土著鱼类仅2属4种,分别为泥鳅、厚唇裂腹鱼、宁蒗裂腹鱼、小口裂腹鱼。区系组成与云贵高原湖泊存在共同特点:种类贫乏,个体较小,生长稍慢。泸沽湖鱼类物种多样性匮乏、物种同域分化现象明显、鱼类特有性极强、物种群落脆弱性极高、物种组成自然性偏低。文中提出保护好鱼类产卵场,加强入湖河流的清淤治理,建立保育繁殖基地等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物种多样性 区系组成 同域分化 特有性 脆弱性 自然性 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丹东段鱼类资源调查
17
作者 严林 孙述好 +5 位作者 徐浩然 彭祖想 兰婷 刘佳南 王伟 韩雨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91-95,共5页
为探究鸭绿江的鱼类资源群落组成现状,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鸭绿江丹东段进行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获得31种鱼类,隶属于6目12科29属,其中以鲤形目种类最多,共2科17属19种,占总种类数的61.29%;其次为鲈形目,共4科5属5种,占总... 为探究鸭绿江的鱼类资源群落组成现状,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鸭绿江丹东段进行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获得31种鱼类,隶属于6目12科29属,其中以鲤形目种类最多,共2科17属19种,占总种类数的61.29%;其次为鲈形目,共4科5属5种,占总种类数的16.13%;其他包括鲇形目2科3属3种,鲑形目2科2属2种,鳗鲡目和七鳃鳗目各1科1属1种。从分区和区系组成上看,鸭绿江丹东流域鱼类大多数属于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和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其次为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因此,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是组成鸭绿江丹东段鱼类区系的基础。对比已有资料,鱼类种类数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环境的污染和采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鱼类区系 保护对策 鸭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