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hinese Imag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1
作者 Wang Ting Wang Ji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7-272,共6页
Due to the influence and control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many of the 20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works portray distorted Chinese image different from reality. In Ame... Due to the influence and control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many of the 20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works portray distorted Chinese image different from reality. In American literature,China doesn't exist as a real country with a geographical location,but it exists in a virtual space in the world composed of cultural imagination. Literature is the reflected thought that can accommodate numerous social fields,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an mostly reflect the overall cognition of different fields for Chinese im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cognition of Chinese image in the20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works,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and features of Chinese image in the 20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works,in order to obtain the enlightenment of how to better establish Chinese i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形象特征 中国人 美国 地理位置 虚拟空间 特征和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汉语古诗英译史述略——译者、译本与理论
2
作者 刘洋 文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20世纪上半叶,汉语古诗英译活动承前启后,形成了繁荣兴盛的局面,不仅将汉诗的域外传播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为随后汉诗英译事业及中西文化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依托时代背景,立足相关史料和史实,围绕译者、译本、理论三方面... 20世纪上半叶,汉语古诗英译活动承前启后,形成了繁荣兴盛的局面,不仅将汉诗的域外传播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为随后汉诗英译事业及中西文化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依托时代背景,立足相关史料和史实,围绕译者、译本、理论三方面关键要素梳理本时期汉语古诗英译活动的发展脉络,阐释其阶段性特征和整体样貌,以此勾勒并呈现汉语古诗在20世纪上半叶的英译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古诗英译 英译史 20世纪上半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地理学系设置的编年史考察
3
作者 朱贵芳 李淼 +4 位作者 孙俊 陈铄 李秋赢 和峰燕 朱思吉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7-987,共11页
结合多种史料的详细梳理和已有研究,较为全面、准确地获得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校地理学系的创办、改办、改组、停办系年数据。据此,更为全面、准确地揭示了当时地理学系设置的数量、过程、隶属院校、学科结构等特征。研究表明:1)在设... 结合多种史料的详细梳理和已有研究,较为全面、准确地获得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校地理学系的创办、改办、改组、停办系年数据。据此,更为全面、准确地揭示了当时地理学系设置的数量、过程、隶属院校、学科结构等特征。研究表明:1)在设置数量上,有52个高校创办过63个地理学系;2)在设置过程上,结合学系的创改停情况、系年数量、院校分布、学科结构,可分1904—1928年初创期、1929—1936年少量增置期、1937—1945年较多增置期和1946—1949年放缓增置期4个阶段,学系数量总体上在频繁创改停过程中缓慢增长;3)在隶属院校上,主要设置于大学与师范院校,且师范院校数量占比较高;4)在学科结构上,存在高校类型间及不同时期的学科结构差异,独立地理学系主要设置于1929—1936、1946—1949年的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系 发展特征 编年史 中国 20世纪上半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述·缝合·吸收·圆融:论20世纪前期我国学者接受西方艺术理论的四种学术范型
4
作者 张晓刚 陈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2,共15页
20世纪前期(20—40年代),我国的艺术学研究进入了全面引进西学的深化开拓期。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对西方艺术理论的接受可概括为译述、缝合、吸收和圆融等学术范型,主要沿着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等学科方向开拓... 20世纪前期(20—40年代),我国的艺术学研究进入了全面引进西学的深化开拓期。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对西方艺术理论的接受可概括为译述、缝合、吸收和圆融等学术范型,主要沿着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等学科方向开拓,呈现出复杂的学术演进图景:一是全盘照搬、译述和介绍西方艺术理论;二是采用勾串中西、并联式缝合艺术理论的观念与方法;三是根据自身的接受图式(文化视野、研究动机、能力结构、兴趣爱好、传播意图等综合的结果),主动选择西方艺术理论,消化吸收后运用其学科框架和学术话语对中国经验进行研究阐发和吸收;四是在中西对话、沟通与交融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现代艺术理论话语体系。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这四种学术范型次第出现,轮流登场,更多呈现为交相演替、多元并置的状态。其中,多数学者致力于译述、缝合和吸收西方艺术理论,只有极少数学者进入圆融贯通的学术范型阶段,形成自洽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艺术理论 艺术学研究 学术范型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艺术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镜鉴 被引量:8
5
作者 柳海民 王晋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共5页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启蒙教育学阶段、救亡教育学阶段、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和非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从共时态的角度来看,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的追问一直响彻20世纪;教育学基本理论何以存在的探求一直在代代教育学者群...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启蒙教育学阶段、救亡教育学阶段、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和非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从共时态的角度来看,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的追问一直响彻20世纪;教育学基本理论何以存在的探求一直在代代教育学者群中构成追问。因此,如何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因子”在引介西方教育思想的背景下得到激活是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再一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20世纪 镜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MWP看20世纪全球变暖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引娟 钟巍 +1 位作者 彭晓莹 薛积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111-118,共8页
气候变暖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正确的认识当前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主流观点虽然认为近几十年的升温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但许多学者发现MWP时期的气温与现代相当甚至更暖.结合国内外学者对MWP的研究,对比了MWP与现代... 气候变暖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正确的认识当前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主流观点虽然认为近几十年的升温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但许多学者发现MWP时期的气温与现代相当甚至更暖.结合国内外学者对MWP的研究,对比了MWP与现代暖期的温暖程度,指出20世纪暖期并不是过去千年最暖的世纪,现代升温可能只是气候冷暖波动中的一次自然现象,是LIA过后的正常回暖.因此对MWP的认识对于人们深入认识当前全球变暖的性质和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暖期 气候变化 20世纪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0世纪月份牌看中国女性泳装服饰美学及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巧 李正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月份牌是20世纪上半叶国内社会生活的缩影,它的兴衰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成为人们研究彼时经济、政治、商业、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月份牌中的女性泳装服饰为研究对象,审视月份牌画所承载的物质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通过文献... 月份牌是20世纪上半叶国内社会生活的缩影,它的兴衰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成为人们研究彼时经济、政治、商业、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月份牌中的女性泳装服饰为研究对象,审视月份牌画所承载的物质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通过文献研究、图像学分析、设计还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析20世纪月份牌的时代特色及中国女性泳装的缘起背景。重点论述上海游泳运动兴起对泳装服饰的影响,以设计学视角关注月份牌中泳装服饰的形色之美、纹样之美、搭配饰物之美,研究审美观念转变的根本原因。总结月份牌对中国女性泳装形制美学形成的促进与载体作用,解析其独特的搭配美学特征,力求为文化自信、服饰自信道路下的中国泳装服饰设计变革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月份牌 中国女性 泳装服饰 美学 设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解读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青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5,共7页
贯穿整个论文的内容是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演变。首先得出中国室内设计专业由依附于建筑到独立分出,由国家政治主题装饰到全民关注装修的发展变化;然后分析了20世纪末中国室内设计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对20世纪末中国室内设计理论进行了总... 贯穿整个论文的内容是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演变。首先得出中国室内设计专业由依附于建筑到独立分出,由国家政治主题装饰到全民关注装修的发展变化;然后分析了20世纪末中国室内设计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对20世纪末中国室内设计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室内设计的基本评价体系;最后论文提出了21世纪室内设计的发展是强调无污染、有利生态平衡的"绿色设计"和关注节约资源、节省能源的"适度设计"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20世纪 室内设计 装饰 建筑设计 历史 发展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思考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91,共8页
由于教育史学的跨学科性质,它一直受到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影响,并处于学术取向还是职业取向的两难境地。反思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史学的发展不应脱离历史学"母"学科主流,同时也应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传... 由于教育史学的跨学科性质,它一直受到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影响,并处于学术取向还是职业取向的两难境地。反思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史学的发展不应脱离历史学"母"学科主流,同时也应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传统教育史学和新教育史学各有其利弊,对于教育史的再认识是教育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随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外国教育史学的未来发展可有两条并行不悖的路线:一是继续教科书传统,以满足师范教育的需求;二是摆脱学校教育史传统模式的束缚,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提升教育史家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 反思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述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先强 《西藏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90-95,共6页
文章对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康区师范教育发展概况作了详尽的梳理。不难发现,康区师范教育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但其间闪光之处可圈可点:既有民众的自觉自为,又有当局的不懈努力;既有地方... 文章对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康区师范教育发展概况作了详尽的梳理。不难发现,康区师范教育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但其间闪光之处可圈可点:既有民众的自觉自为,又有当局的不懈努力;既有地方政府与乡村名流的解囊相助,又有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使康区师范教育从附设的简易师范班发展到边疆师范区,为当地教育、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芈叶 康区 师范教育 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几个“主题范式”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旭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120,226,共7页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是整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延续和有机组成,也是在延续承传的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剧变的历史。在世纪百年艺术批评的风云起伏中,必然有一些基本的问题、矛盾、焦点是反复出现甚至贯穿始终的。文章认为:外来/本土、传统/...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是整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延续和有机组成,也是在延续承传的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剧变的历史。在世纪百年艺术批评的风云起伏中,必然有一些基本的问题、矛盾、焦点是反复出现甚至贯穿始终的。文章认为:外来/本土、传统/创新:中西文化的对立与融合,主流/支流: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消长纠葛,正统/多元:马克思主义政治批评的沉浮即与其他批评流派或方法的关系,现代/后现代:超越、反叛与融合的混杂等基本问题或基本矛盾,也即一种基本的"主题范式",构成为贯穿20世纪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之始终的重要线索,应该成为研究20世纪艺术批评的自觉参照。文章秉持一种全局的艺术批评视野和开放动态的历史意识,对20世纪艺术批评史的几个重要的主题范式进行了总结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20世纪 艺术史 中国艺术批评史 主题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遗产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园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向频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7-70,共4页
20世纪遗产的保护在国内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园作为20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巨大挑战。简述了20世纪遗产的概念与国内外的最新保护形势,回溯了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征,分析在快速城... 20世纪遗产的保护在国内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园作为20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巨大挑战。简述了20世纪遗产的概念与国内外的最新保护形势,回溯了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征,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对现代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20世纪遗产类型的共同特征以及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独特性,重新认知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历史、艺术、文化、技术、社会、教育等多方面遗产价值,并进一步从调研普查、价值评估、遗产管理、合理利用、整体规划、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园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具体策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20世纪遗产 中国近现代公园 保护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南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9,共10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经历了从学术性向功利性的转变,调查研究的实用性取向突出,既关注乡村手工业的广泛性,又注重其差异性,将概况性调查与精细化调查结合起来,理论上具有超前性。这些调查为深入研究近代乡村手工业提...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经历了从学术性向功利性的转变,调查研究的实用性取向突出,既关注乡村手工业的广泛性,又注重其差异性,将概况性调查与精细化调查结合起来,理论上具有超前性。这些调查为深入研究近代乡村手工业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不过,在运用调查材料时,应审慎地分析各项调查的背景、方法、时段、对象等方面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手工业 20世纪上半叶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与地域分布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占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0,共5页
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1977年到1999年为第三阶段;它们的地域分布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第二板块为日本和韩国地区,... 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1977年到1999年为第三阶段;它们的地域分布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第二板块为日本和韩国地区,第三板块为欧洲和北美洲地区。绝大多数戏曲文献发现的时间和地点都比较清楚确定,也有为数不少的戏曲文献发现的时间和地点迄今仍很模糊。20世纪通行于世并始为学界所广知的戏曲文献也应纳入发现戏曲文献的范畴和领域。追溯它们的历史沿革,俯瞰它们的地域分布,对深入了解和准确认识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内容、价值、特质以及中国戏曲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无疑具有不可或缺的实证意义与导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发现戏曲文献 沿革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30~40年代的邦达·多吉 被引量:7
15
作者 美朗宗贞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80,共10页
20世纪30~40年代,由于英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扰,十三世达赖喇嘛改革不彻底以及僧人参政的局限性等原因,邦达·多吉等人遭受西藏上层保守势力的迫害,一生始终贯穿着艰难的抉择:邦达·多吉最初提出"康人治康"思想;组织了&... 20世纪30~40年代,由于英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扰,十三世达赖喇嘛改革不彻底以及僧人参政的局限性等原因,邦达·多吉等人遭受西藏上层保守势力的迫害,一生始终贯穿着艰难的抉择:邦达·多吉最初提出"康人治康"思想;组织了"和睦四友";后来参加"波巴政府",转而同情、支持和参加革命。在重要历史关头,邦达·多吉等康区实力派人物维护藏汉民族间的团结,重新修复了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相对松弛的关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40年代 邦达·多吉 政治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标志 被引量:9
16
作者 原宏盛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5,共3页
和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比,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标志表现为:以最高首脑视察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为标志,各级领导重视图书馆活动频繁显著;以国图二期项目为标志,各地新馆建设成就卓然;以数字图... 和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比,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标志表现为:以最高首脑视察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为标志,各级领导重视图书馆活动频繁显著;以国图二期项目为标志,各地新馆建设成就卓然;以数字图书馆工程为标志,各类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 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 发展特点 主要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变革:20世纪我国课程本质观的百年历史影像——基于教育学经典教材的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仲玉英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共7页
20世纪我国课程本质观的演进是一个传承与变革的交汇过程,也是一个以教学内容为轴心的螺旋式的循环发展过程。以新中国成立为界,教育界对课程本质认识经历了从教材、学科、知识到生活、活动、经验的变革。虽然教育界对课程表征的主流取... 20世纪我国课程本质观的演进是一个传承与变革的交汇过程,也是一个以教学内容为轴心的螺旋式的循环发展过程。以新中国成立为界,教育界对课程本质认识经历了从教材、学科、知识到生活、活动、经验的变革。虽然教育界对课程表征的主流取向是目标和计划,但是从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统一角度分析课程的本质,是我国课程本质探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推动课程本质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课程本质 传承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末叶的审丑文学思潮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洪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117,共7页
本文从 2 0世纪末叶的中国文学多元的发展态势中发现了其共同性本质 ,即从统摄文艺的感性学角度来看 ,这共同性就是审丑 ,其具体表现为 :文学审美论在新时期的张扬发展 ,最后就导致了自身的悖反——文学审丑思潮的出现 ;文学由初期的局... 本文从 2 0世纪末叶的中国文学多元的发展态势中发现了其共同性本质 ,即从统摄文艺的感性学角度来看 ,这共同性就是审丑 ,其具体表现为 :文学审美论在新时期的张扬发展 ,最后就导致了自身的悖反——文学审丑思潮的出现 ;文学由初期的局部审丑到中期的全面审丑 ;新时期文学尤其是先锋文学的审丑意识和特点与近现代文学中对丑的展览和欣赏具有不同质的表现 ,从而导致中国文学在世纪末发生了根本性的美学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末叶文学 审丑文学 感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省思——20世纪前半叶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道坤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43,共4页
中国师范教育在其11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10年来师范教育发展的教训有:未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理论,导致师范教育行而不远;速成师范过多,影响师范教育长远发展;对基础教育研究过少,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 中国师范教育在其11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10年来师范教育发展的教训有:未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理论,导致师范教育行而不远;速成师范过多,影响师范教育长远发展;对基础教育研究过少,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教学;管理制度弹性过大,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历史省思 20世纪前半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科学化思潮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怀银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0,共5页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唯科学主义和西方教育学的交织影响以及要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形成了教育学科学化思潮。在教育学科学化问题上,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学者形成了三种认识:教育学就是一门科...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唯科学主义和西方教育学的交织影响以及要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形成了教育学科学化思潮。在教育学科学化问题上,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学者形成了三种认识:教育学就是一门科学;教育事实是教育学的唯一研究对象;科学方法是教育学的唯一研究方法。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者的教育学科学化追求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追求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教育学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