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
作者 Cao Guihua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2-310,共9页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closer ties between countries,all-round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have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In the new era,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presents an...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closer ties between countries,all-round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have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In the new era,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presents an unprecedented depth and breadth.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which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Oriental culture and even the world culture,has been developed,in the process of constant conflict,digestion,and absorption while entering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The inclusive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made it survive and thrive in absorbing the quintessence of foreign culture,which makes it contain new contents.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some parts of the essenc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are ignored should be given certain inclination in policy and guided by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 西方 世界文化 东方文化 外来文化 全球化 包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今中西之争到新的文化生命体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5,160,共15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旧文化生命体濒临解体,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再造新的文化...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旧文化生命体濒临解体,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再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构筑文化自信赖以依托的文化主体性,找回并坚定文化意义上的自我,重构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就成为一个摆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前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就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了根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之争 新的文化生命体 文化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藏带柄铜镜的东、西两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霍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共9页
西藏发现过多面青铜带柄铜镜,近年来也有新的传世品被发现。这些青铜镜的发现,反映了西藏在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之间多方面的交流。总体上看,可将现有的西藏带柄铜镜分为东、西两系,在流行时代、流行地域上各有特点。青铜带柄... 西藏发现过多面青铜带柄铜镜,近年来也有新的传世品被发现。这些青铜镜的发现,反映了西藏在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之间多方面的交流。总体上看,可将现有的西藏带柄铜镜分为东、西两系,在流行时代、流行地域上各有特点。青铜带柄镜在北方欧亚草原文化、南亚及中亚地区青铜时代遗存中也多有发现,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也曾流行过不同形制的带柄铜镜,其背后隐藏着不同族群之间在青藏高原通过“高原丝绸之路”流动与交往的历史背景,也是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不同区域考古学文化之间远距离、跨区域互动的一个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考古 带柄铜镜 中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综合创新”文化观
4
作者 杨学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自从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并发生剧烈碰撞与交融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或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为此,中国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形成和现实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体西用论”“综... 自从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并发生剧烈碰撞与交融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或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为此,中国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形成和现实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体西用论”“综合创新论”“中国本位论”“全盘西化论”“中西古今论”“西体中用论”“河东河西论”“中国模式论”等。在这些方案中,“综合创新论”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文化实践上都更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综合创新”文化观自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以来不断传承发展,经历了张申府、张岱年的“三流合一”论,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以及第三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综合创新”文化观具有无可置疑的当代价值,它也应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时代主题而得到提升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之争” 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综合创新”文化观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初步研究
5
作者 冯锴 李阳 +1 位作者 蒋文孝 王添瑞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始皇帝陵陵西大墓M1新发现的单体金、银骆驼塑像写实逼真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骆驼题材文物中的特例,但在中亚、西亚艺术品中有迹可循,它可能是舶来品,也可能是在西方艺术影响之下本土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秦汉时期 骆驼题材文物 农牧互动 中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中国西部公路建设生态影响区划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晓霞 江源 +3 位作者 顾卫 戴泉玉 沈毅 晏晓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21-1230,共10页
根据公路的线形景观结构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特征,构建了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指数(B),以及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对公路建设扰动的抵抗能力和生态恢复难易程度的生态脆弱性指数(EV),运用GIS技术,以25km×25km的像元分别计算该两... 根据公路的线形景观结构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特征,构建了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指数(B),以及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对公路建设扰动的抵抗能力和生态恢复难易程度的生态脆弱性指数(EV),运用GIS技术,以25km×25km的像元分别计算该两个指数的数值。以计算结果为依据,结合公路建设中造成的边坡侵蚀类型,完成了中国西部公路建设生态影响区划。该区划包括3个公路边坡侵蚀影响大区,10个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区和32个生态易损性小区。西部公路建设生态影响区划的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今后公路建设中生态保护的重点内容具有明显区域差异,因而不同区域应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应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生态影响 区划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学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玮 周道平 +1 位作者 刘少英 张小林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1,共3页
体育休闲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成为21世纪旅游消费的新取向。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消费行为演变的文化发展趋向和西部体育休闲旅游发展机遇,并对西部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其外化进行了探讨,最后阐述了我国西部体育... 体育休闲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成为21世纪旅游消费的新取向。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消费行为演变的文化发展趋向和西部体育休闲旅游发展机遇,并对西部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其外化进行了探讨,最后阐述了我国西部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维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体育休闲旅游 旅游资源 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安全略论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铮 郝凤霞 +1 位作者 贾文彤 侯圣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1,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在界定"文化安全"定义的基础上从国家身份统一与多元、文化软实力、文化生态三方面阐述维护西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提出倡导"文化自觉"、建立乡村民族传统体育...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在界定"文化安全"定义的基础上从国家身份统一与多元、文化软实力、文化生态三方面阐述维护西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提出倡导"文化自觉"、建立乡村民族传统体育非政府组织等稳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安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德育本体论绎——基于中西文化源头时期体育项目的再探索 被引量:13
9
作者 熊小健 陈晓峰 刘云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8,共8页
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体育德育被视为一种基于特定德育目的、以体育为手段的教育方法。在此理念下体育不是德育功能主体,体育德育不具有本体性功能。在中西文化源头时期,体育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还是实现德育的主体,体育德育具有本... 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体育德育被视为一种基于特定德育目的、以体育为手段的教育方法。在此理念下体育不是德育功能主体,体育德育不具有本体性功能。在中西文化源头时期,体育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还是实现德育的主体,体育德育具有本体意义。对以抚牛腾跃、《易经》、场地跑、射礼为代表的中西文化源头时期体育项目及其理念的比较发现,体育德育本体突出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和谐,在这四重和谐关系中完成中西方对道德伦理的基础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体育德育 本体性 中西文化源头 和谐 道德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写作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晓梅 李文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0,共4页
近年来,西部各省文化产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观念落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其中缺乏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的问题较为突出。西部高校可通过引进创意写作课程体系,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 近年来,西部各省文化产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观念落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其中缺乏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的问题较为突出。西部高校可通过引进创意写作课程体系,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将深层次的改革与当地文化经济需求相结合,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西部地区 文化产业 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体育文化交往框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友宽 周屹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往出现了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后,从亚历山大东征开始,到北匈奴进入欧洲腹地结束,这一时期的交往表现出互相推进的姿态。第二次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直到今天,这一阶段的交往以西方体育文化向东倾泻为...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往出现了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后,从亚历山大东征开始,到北匈奴进入欧洲腹地结束,这一时期的交往表现出互相推进的姿态。第二次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直到今天,这一阶段的交往以西方体育文化向东倾泻为基本特征,直到最近30年才稍有改观。推动中西方体育文化交往的重要力量有军事战争、民族迁徙、商业往来和文化融合。就某一区域和时间段而言,包括体育在内的文化流动不一定总是从先进到落后,或从文明到愚昧。在国家林立的国际环境里,文化的流动更多地受制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力量。民族体育文化在与异域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既兼容又自信,首先必须建立在国家的强盛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体育文化 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外合资医院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隗铁夫 赵越 +1 位作者 杨莉 裴丽昆 《中国医院》 2005年第5期39-40,共2页
通过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描述了中西文化产生的渊源和特点,最终反映在医院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等级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并对如何消除中西文化冲突、加强中外合资医院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文化差异 中外合资医院 中西文化 管理理念 等级结构 管理方法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生成:“中国风”艺术的文化属性演变及现代性价值重估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春华 方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8-184,共7页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中国风"艺术具有特殊地位,它既突破了艺术品作为物质存在的民族归属,也打破了西方传统对艺术分类的清晰界限,因而常常引起文化属性方面的困惑乃至争议。正是在流变过程中所具有的杂糅性、动态性和生成性,...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中国风"艺术具有特殊地位,它既突破了艺术品作为物质存在的民族归属,也打破了西方传统对艺术分类的清晰界限,因而常常引起文化属性方面的困惑乃至争议。正是在流变过程中所具有的杂糅性、动态性和生成性,使它具有了跨文化及多文化融合的品质。从"自我"与"他者"相互耦合的视角来看,"中国风"艺术并不能简单归属于欧洲文化或中国文化,其跨文化的融杂与生成特质决定了它的现代性价值和全球化属性。为此,应当以开放的视野看待"中国风"艺术的跨文化混合特征,并主动担当跨文化交流与新文化生成中的主体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艺术 中西交流 文化属性 混合式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民族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晓玲 张晓林 李国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25,共3页
利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辩证思维等方法,分析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关于少数... 利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辩证思维等方法,分析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相应肩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命,强调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文化素质教育与文化的多元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学俭 买艳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4-167,共4页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 ,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和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多元化并存这一显著特色 ,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培养西部地区建设人才的需要这三个方面 ,论述了西部地...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 ,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和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多元化并存这一显著特色 ,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培养西部地区建设人才的需要这三个方面 ,论述了西部地区高校在多元文化并存这一特色下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必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素质教育 文化多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文化对西部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解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鹏鹏 孙丰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6-150,共5页
伊斯兰文化作为西部地区主要的宗教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对伊斯兰文化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其对西部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模型,具体解析了伊斯兰文化对西部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信用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社... 伊斯兰文化作为西部地区主要的宗教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对伊斯兰文化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其对西部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模型,具体解析了伊斯兰文化对西部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信用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责任培育的影响作用,并就文化的局限性作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文化 中小企业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创意群体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旭 孙传祥 +1 位作者 陈昆仑 戚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8,共6页
通过对“新片场”网络平台视频创作人数据的收集,借助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区位熵和岭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国网络视频创意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网络视频创意群体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和... 通过对“新片场”网络平台视频创作人数据的收集,借助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区位熵和岭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国网络视频创意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网络视频创意群体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和沿海-内陆差异。网络视频创作人在沿海地区部分中小城市的相对集中度较高,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全国性中心城市在绝对数量上的集聚优势依然明显。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是影响网络视频创作人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公共文化设施、环境质量、人口经济规模等因素影响力较弱,网络创意群体地理集聚的形成机制反映出新兴数字文化产业区位需求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创意群体 数字文化产业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化研究的演变对我国体育文化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德浩 季浏 David L. Andrews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在国家提出文化大发展的战略规划后,复兴体育文化研究的呼声日趋高涨。复兴的前提是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研究范式,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与建构。基于此,对西方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谱系性追溯,并对其研究特点及未来走向进行... 在国家提出文化大发展的战略规划后,复兴体育文化研究的呼声日趋高涨。复兴的前提是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研究范式,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与建构。基于此,对西方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谱系性追溯,并对其研究特点及未来走向进行展望。认为:我国体育文化研究在理论借鉴上应做到"西体中用";在视域选择上应倡导多元化;在方法选择上应强调多样性;在思路把握上应注重交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研究 中国体育文化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西文化差异的语言学理据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志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5,共7页
中西方语言在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明显的不同,从深层次看,这种差异是最后导致文化差别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在分析语言、思维、文化之关系中,"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存在明显的片面性,而... 中西方语言在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明显的不同,从深层次看,这种差异是最后导致文化差别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在分析语言、思维、文化之关系中,"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存在明显的片面性,而洪堡特"语言、人、大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不仅有助于揭示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而且明了这一点也有益于增进中西方之间实现跨文化和谐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 语言 思维 文化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商业保险产生、发展和走向的比较分析——基于制度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军 张海川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5,共6页
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借鉴许火良光所提出的中西方情景中心和个人中心理论,对商业保险在中西方产生、发展和走向的制度基础、规范基础和价值观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我国商业保险今后发展的方向。即应该把握社会转型与制度文化变迁的相... 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借鉴许火良光所提出的中西方情景中心和个人中心理论,对商业保险在中西方产生、发展和走向的制度基础、规范基础和价值观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我国商业保险今后发展的方向。即应该把握社会转型与制度文化变迁的相互关系,探索中国人对风险、团体和个人主义、制度信任观念的演变轨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商业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 商业保险 制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