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5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与中国行动方略——基于2003-2023年ARWU排名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杰 王儒雪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一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与质量,是该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强弱的显著标志。无论是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还是新兴高等教育后发国家,都纷纷谋划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俨然已成国际潮流。在此情形之下,研判与把握世界... 一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与质量,是该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强弱的显著标志。无论是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还是新兴高等教育后发国家,都纷纷谋划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俨然已成国际潮流。在此情形之下,研判与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既是总结与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与实践成效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要求。本研究以2003-2023年ARWU的排名数据为基本依据,采用简单赋值法和中位数处理法,并引入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格局进行刻画与描绘。研究发现:2003年以来,ARWU排行榜前500名大学的国际分布总体趋向分散;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效显著,上升势头迅猛;与美国相比中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缺乏世界顶尖大学,而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梯队尚未形成。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坚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初心使命、增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定力、筑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自信根基以及激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层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国际格局 中国方位 行动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动因、策略与成效--基于结构化理论分析框架的考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黄亚婷 刘子涵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110,共18页
全球性问题的叠加效应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促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因此,考察世界一流大学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动因、策略与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在结构化理论... 全球性问题的叠加效应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促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因此,考察世界一流大学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动因、策略与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在结构化理论的视域下,结构与行动者之间的张力导致大学生身陷就业的期望困境、质量困境与结构困境之中。为此,世界一流大学作为联结多元主体的核心纽带,将资本供给作为应对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突破点,通过厚植心理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助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与就业困境的突围。在结构与行动者的双向互动下,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了就业需求引领、技能培训支撑、就业通道保障的系统化实践模式,有效提升了职业规划、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生就业 结构化理论 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圈理论”视角下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教育-科技-人才”聚能机理、现实挑战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雷虹艳 廖若岑 王红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0-1153,1200,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一流中医药大学独具本土特色与世界引领优势,肩负着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使命。基于中医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一流中医药大学独具本土特色与世界引领优势,肩负着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使命。基于中医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汇聚点的重要性,本研究以“三圈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的聚能机理,剖析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在人才传承、科教融合、产学研用方面的现实挑战,从凸显中医药优势特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多造就领军人才、拓展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建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教育-科技-人才 聚能机理 现实挑战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如何提升学术创业绩效——基于“资源-能力-环境”框架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洋 姚建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研究基于“资源条件-动态能力-外部环境”整合性分析框架,以我国41所双一流大学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了提升学术创业绩效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构成高校学术创业绩效提升的必要条件,高学术创业绩效... 研究基于“资源条件-动态能力-外部环境”整合性分析框架,以我国41所双一流大学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了提升学术创业绩效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构成高校学术创业绩效提升的必要条件,高学术创业绩效是多重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实现高学术创业绩效有四种路径,分别是资源禀赋型、体制机制创新赋能型、优势学科依托下制度激励型、全面协同型;在特定条件下,不同前因变量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高校学术创业绩效。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与有组织科研相适配的资源配置机制,培育动态能力,并根据自身特色选择差异化的学术创业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绩效 双一流大学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涉农高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兰程 辛桂瑜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4期150-153,共4页
培养现代化的农业人才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则是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地方涉农高校生物技术一流专业建设中出现的人才培养定位不精确、“双师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课程建设相对滞后、配套资金... 培养现代化的农业人才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则是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地方涉农高校生物技术一流专业建设中出现的人才培养定位不精确、“双师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课程建设相对滞后、配套资金投入缺乏等问题,玉林师范学院提出明晰人才培养定位、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材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改能力、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科学的评价监控体系的地方涉农高校生物技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举措,为地方涉农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新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院校 生物技术 一流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英杰 孙东东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8,共13页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尤其是西部高校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亟待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教师培育政策子工具使用不足;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高校对人才培养政策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制定高层次人才政策时,应适度增强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运用,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师培育相关政策;西部地区高校应改善办公实验条件,提高团队建设水平;南部、西部和北部高校应加快制定人才培养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高层次人才 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政策内容要素 二维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隐退:大学逃课现象的生成机制与理性审思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成俊 刘平剑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7,共11页
逃课是国内高校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已有研究对大学逃课的分析多流于表面,缺乏对学生的主体性关照。通过访谈多名具有逃课经历的大学生,基于文化冲突、社会角色和生命历程等视角的多维分析,提炼并形成“课堂隐退”概念,以全面深入地理... 逃课是国内高校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已有研究对大学逃课的分析多流于表面,缺乏对学生的主体性关照。通过访谈多名具有逃课经历的大学生,基于文化冲突、社会角色和生命历程等视角的多维分析,提炼并形成“课堂隐退”概念,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大学逃课现象。课堂隐退是学生在面对低效或乏味的课堂时,通过逃课重构教育体验与个体成长路径,在自由与制度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方式。从结构化的教育生涯看,逃课是一种关于成长权利的“仪式补偿”,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抗议与反思。实践中,学生在校园和班级中的认同感缺失以及师生关系由传统权威向默契妥协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课堂隐退的发生。将逃课细分为权益型、工具型、仪式型、对峙型及疏离型等类别,有助于突破对逃课的简单归因与刻板印象。课堂隐退折射出学生在角色塑造和制度约束之间的动态博弈,结合“隐退者”的生命历程,回归更具人文关怀的教育常识尤为关键,即需要相关利益者协同合作为个体成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学校应优化课程设计与文化建设;教师应改进教学并拉近师生距离;学界应深化相关研究以揭示逃课背后的深层次行为机制。作为一种分析视角,“课堂隐退”强调关注逃课行为背后的理性因素,并揭示其中的价值诉求与超越意义,从而为理解和回应学生的各类行为提供更多反思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逃课 大学生越轨 课堂隐退 教育管理 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管理赋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索——基于25所高校问卷调研分析
8
作者 刘叶兰 林毅 +2 位作者 刘圣金 曹鹏 张世勤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8-256,共9页
该研究以高校实验室管理满意度为切入点,面向国内25所高校(含1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研究生展开多中心大样本调研,系统考察了高校实验室管理能力、开放共享程度及育人功能等现状,采用复杂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建设管... 该研究以高校实验室管理满意度为切入点,面向国内25所高校(含1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研究生展开多中心大样本调研,系统考察了高校实验室管理能力、开放共享程度及育人功能等现状,采用复杂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建设管理特征。基于调研结果,研究建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实验室综合管理制度,重点优化考核机制;实施助教、助研、助管相结合的朋辈管理模式;拓展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培训;加强大型实验仪器开放共享力度。通过多层次举措协同,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助力高校实现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研究生培养 双一流建设高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发展中国家何以实现赶超?——后发优势理论视角下金砖国家卓越计划的实施经验及启示
9
作者 郭鑫 冯倬琳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8,共13页
金砖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启动形式多样的卓越计划,标志着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这些卓越计划显示出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共识,具体表现在寻求替代性关键表征先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面上成效... 金砖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启动形式多样的卓越计划,标志着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这些卓越计划显示出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共识,具体表现在寻求替代性关键表征先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面上成效、依托全球化引入国际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和借鉴多样化的成功路径三方面。但随着建设进程的深化,金砖国家在后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包括西方范式体系与本土特色存在冲突、内外部资源条件存在限制及质量建设存在难度。根据后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可以判断,中国已从早期扩张积累阶段逐步迈入后期质量突破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推广价值,自身未来的新阶段规划应注重弱化结构化标准,加强本土高水平资源培育,并聚焦于形成能够获得国际认同的中国特色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金砖国家 卓越计划 后发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分析
10
作者 任缙 高婷婷 +1 位作者 陈心蕊 王亚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82,共11页
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三大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将2016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双一流”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产学研... 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三大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将2016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双一流”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产业集聚、数字化转型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本身未能直接显著提升企业TFP,但其与产学研合作、产业集聚等机制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扭转上述结论,表现出“双一流”建设对企业TFP的积极赋能效应;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在具有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特征、自主创新、非国有控股、规模较小、知识产权保护度弱和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中,“双一流”建设的赋能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上述结论强调了优化协同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揭示了如何最大化激发“双一流”建设对企业TFP积极影响的优化路径。这为深入理解“双一流”建设对实体经济的真实影响、优化政策实施、推动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中国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全要素生产率 产学研合作 产业集聚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规划——基于12所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地图的透视
11
作者 陈玥 董海霞 张峰铭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5,共14页
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为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一流大学统筹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系统性规划。对全球12所世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进行战略地图分析发现,大学可持续发展依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逻辑... 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为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一流大学统筹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系统性规划。对全球12所世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进行战略地图分析发现,大学可持续发展依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逻辑和意识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行动逻辑,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整个战略系统,在充分保障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前提下,通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参与和校园运营为核心行动推动大学可持续发展。整体而言,世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呈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局耦合性、主体的多元协同性、行动的跨学科性和资源的结构契合性四个特征。鉴于此,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大学整体战略规划、将可持续发展行动嵌入大学功能结构体系、将可持续发展资源引入大学治理能力建设,这既是应对可持续发展危机的必要之举,也是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战略地图 战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数智赋能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
12
作者 王飒 杨静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在“双一流”建设与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亟需通过数智赋能实现创新升级。文章通过对学科情报服务已有研究和实践进行梳理,构建学科情报服务的数智赋能范式模型。并通过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服务一流学科建设、一流... 在“双一流”建设与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亟需通过数智赋能实现创新升级。文章通过对学科情报服务已有研究和实践进行梳理,构建学科情报服务的数智赋能范式模型。并通过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服务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科研创新、一流国际合作的具体实践,展现数智赋能学科情报服务的应用成效。实践表明,数智赋能有助于提升学科情报服务的时效性与精准性,并推动图书馆向“战略智库”转型。文章就技术融合、服务模式创新及组织能力建设等方向进行展望,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图书馆 学科情报服务 数智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13
作者 肖万里 杨文霞 +3 位作者 王欣英 张敬敏 徐友信 曹文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39-142,共4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农专业土壤肥料学及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土壤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5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赵蓉英 王嵩 +1 位作者 柴雯 邱均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文章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4-2015)》,从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名、世界一流大学分指标排名、中国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数量和中国各大学进入ESI学科排名等4个方面... 文章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4-2015)》,从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名、世界一流大学分指标排名、中国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数量和中国各大学进入ESI学科排名等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影响因素解析。从结果看,中国大陆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在整体上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ESI 大学评价 科研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水平大学基础研究与世界一流水平的群体性差距--基于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分析 被引量:46
15
作者 吴伟 姜天悦 余敏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3,共6页
基于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的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FWCI)和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CNCI)是衡量基础研究质量的较好指标。与全球一流大学群体的美国大学协会(AAU)、澳洲八校联盟(Go8)、罗素集团(RG... 基于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的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FWCI)和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CNCI)是衡量基础研究质量的较好指标。与全球一流大学群体的美国大学协会(AAU)、澳洲八校联盟(Go8)、罗素集团(RG)相比,代表中国大学最高水平的C9高校,在论文规范化影响力上差距较大。虽然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的论文产出差距在快速缩小,但面对"跟班式科研"的质疑,我国一流大学应该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质量,并在实质性国际合作、质量评价导向、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 美国大学协会 世界一流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赠地院校迈向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路径分析——基于2011-ARWU数据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晓光 董维春 郭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由农业教育起家的美国赠地院校,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重矛盾的相互妥协中产生,经历了艰难困顿的初创时期,在适应与创新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其发展路径有注重公益性社会服务、关注教育民主、均衡与卓越相协调的学科布局、"有限自主... 由农业教育起家的美国赠地院校,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重矛盾的相互妥协中产生,经历了艰难困顿的初创时期,在适应与创新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其发展路径有注重公益性社会服务、关注教育民主、均衡与卓越相协调的学科布局、"有限自主与充分自治相结合"的管理架构以及科学统计与分析支持下的战略规划等特点,对中国高校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等方面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赠地学院 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路径 世界大学学术排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遴选研究生导师--基于政策文本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传毅 肖灿 彭湃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8,共7页
基于导师遴选办法的计量分析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导师任职的基本条件上有刚性标准,但也探索柔性的遴选机制;教学要求主要集中于教学工作量;科研要求具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且覆盖论文、课题、知识转化多个方面,在校际呈现层... 基于导师遴选办法的计量分析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导师任职的基本条件上有刚性标准,但也探索柔性的遴选机制;教学要求主要集中于教学工作量;科研要求具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且覆盖论文、课题、知识转化多个方面,在校际呈现层次性特征;博士生导师遴选大多数是由学校审批,硕士生导师更多是由学院组织选拔聘任。大多数高校细化师德师风、学术伦理等评价规则,建立了明晰的"负面清单"。优化导师遴选需要回归导师职业活动的本身,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研究生指导的评价,并关注新型指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研究生导师 遴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磁控溅射磁性γ′-Fe_(4)N膜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娓 王欣 +4 位作者 冯守华 郑伟涛 田宏伟 于陕升 杨开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18-1321,MJ05,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研究了磁控溅射沉积氮化铁薄膜的生长机制 ,并归属了其生长普适类型 .结果表明 ,磁控溅射法生长的薄膜表面具有自仿射分形特性 ,而且表面存在一定数量的空位或孔洞 ,粒子呈现悬臂沉积生长现象 .γ′-Fe4 N单相薄膜的...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研究了磁控溅射沉积氮化铁薄膜的生长机制 ,并归属了其生长普适类型 .结果表明 ,磁控溅射法生长的薄膜表面具有自仿射分形特性 ,而且表面存在一定数量的空位或孔洞 ,粒子呈现悬臂沉积生长现象 .γ′-Fe4 N单相薄膜的生长指数 β≈ 0 .61± 0 .0 2 ,静态标度指数 α≈ 0 .5 7± 0 .2 0 ,各指数之间的关系为 α+α/ β≈ 2 ,薄膜生长属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_(4)N 生长普适类型 直流磁控溅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知旨趣:影响一流大学本科生学习经历质量的深层动力——基于中美八所大学SERU(2017-2018)调研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吕林海 龚放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7-65,共9页
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需要考察学生的学习经历质量,进而可以凝聚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关注。在现实的困境和知识的诉求下,应超越表层的兴趣指向,走向深层的旨趣关切。基于中美八所一流大学SERU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1)中国一流... 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需要考察学生的学习经历质量,进而可以凝聚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关注。在现实的困境和知识的诉求下,应超越表层的兴趣指向,走向深层的旨趣关切。基于中美八所一流大学SERU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1)中国一流大学本科生的求知旨趣明显低于美国大学生;(2)聚类分析表明,中国的大学生中,有约60%的学生属于“低旨趣、差经历”群体,而相应的,美国的比例大约为40%;(3)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求知旨趣对于各个学习经历指标都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基于上述的发现,文章从观念、方法、文化三个方面对如何提升中国一流大学本科生的“求知旨趣”给出了分析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知旨趣 一流大学 SERU调查 学习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费投入效率实证研究——基于34所高校面板数据的三阶段DEA-Tobit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栗玉香 边忠让 张荣馨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43,共14页
2017—2020年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经费预算平均增长了31.29%,一流大学建设的经费投入及效率受到学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使用国际通用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分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经费投入效率情况,并运用Tobit模型分... 2017—2020年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经费预算平均增长了31.29%,一流大学建设的经费投入及效率受到学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使用国际通用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分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经费投入效率情况,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经费投入和使用结构对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经费投入效率较高,并呈现“西部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的区域差异特征;规模效率是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纯技术效率小于1会带来明显的学术产出不足;城市人均GDP、财政投入教育的比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数量对经费投入效率有正向作用;财政拨款、事业经费、捐赠经费占比对效率的影响呈“U型”,基本支出占比对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应适当控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规模,提升学术影响力,优化经费结构,建立经费投入效率监督问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经费投入效率 影响因素 三阶段DEA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