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风对竖井排烟特长公路隧道火灾烟气扩散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陈利 刘兵 +3 位作者 曹志 陈佳佳 张恒 张志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3,共9页
为探明隧道内自然风对火灾烟气扩散特性的影响,为隧道火灾的通风与排烟系统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对云山特长公路隧道洞内自然风进行现场监测,得到洞内自然风分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竖井排烟作用下三维火灾动力学模型,对同向及反... 为探明隧道内自然风对火灾烟气扩散特性的影响,为隧道火灾的通风与排烟系统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对云山特长公路隧道洞内自然风进行现场监测,得到洞内自然风分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竖井排烟作用下三维火灾动力学模型,对同向及反向自然风影响下隧道温度场及烟气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隧道所处环境的温度能够维持隧道内外相对较大且稳定的热位差,有利于形成自然风,最大自然风速可达5.0 m/s以上。2)在纵向风速3.0 m/s时,同向自然风会扩大隧道温升范围,火源与排烟口之间隧道下部区域温度较低。3)反向自然风会抑制高温场的扩散,且火源与排烟口之间温度随自然风速的增大而升高。4)当隧道内同向自然风速不超过2.5 m/s时火源与排烟口之间烟气质量分数最大,隧道上部空间烟气质量分数大于下部空间。5)当同向自然风速大于3.5 m/s时,下游烟气层结构被破坏,烟气在纵断面内均匀分布。6)反向自然风有利于限制烟气向排烟口下游蔓延,随着自然风的增大,排烟口下游烟气蔓延长度逐渐减小且趋于恒定。7)隧道内同向及反向自然风均会使排烟效率降低,相比无自然风条件,4.0 m/s的同向及反向自然风使竖井排烟效率分别降低22.43%、21.55%,同向自然风对竖井排烟效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反向自然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自然风 隧道火灾 竖井排烟 烟气蔓延 现场测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管道作用下烟气跨舱室蔓延规律研究
2
作者 刘众擎 何宏舟 +2 位作者 庄煌煌 陈言桂 赖迪蒙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船舶舱室通风依赖通风系统,但通风管道极有可能成为火灾中烟气蔓延的隐蔽路径,从而造成火灾烟气的大面积扩散.本文针对船舶双舱室火灾中烟气跨舱室蔓延问题,考虑通风管道和走廊两种烟气蔓延路径,结合1/2尺度实验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火... 船舶舱室通风依赖通风系统,但通风管道极有可能成为火灾中烟气蔓延的隐蔽路径,从而造成火灾烟气的大面积扩散.本文针对船舶双舱室火灾中烟气跨舱室蔓延问题,考虑通风管道和走廊两种烟气蔓延路径,结合1/2尺度实验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火源舱室和毗邻舱室内温度和烟气流动的基本特征,重点探究了通风管道在烟气跨舱室蔓延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热浮力作用下,烟气将经通风管道更早进入毗邻舱室,流入的高温烟气主导毗邻舱室环境的同时限制走廊内烟气的流入.同时,通风管道内的烟气质量流率随两舱室间压力差增加而显著增加,且呈负指数关系.经计算,经通风管道蔓延的烟气质量流率约占实验平台流出烟气总流率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火灾 通风管道 烟气蔓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多场景火灾小规模稀薄烟雾检测
3
作者 杨凯博 钟铭恩 +3 位作者 谭佳威 邓智颖 周梦丽 肖子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6,565,共12页
为了探索高性能的轻量级火灾烟雾检测算法,构建了包含9种火灾场景、3个烟雾类型的图像集MSIFSD,设计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Smoke.针对小规模稀薄烟雾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高效特征聚合模块PM-C2f和部分混合最相关区域自注意力机制模块PM... 为了探索高性能的轻量级火灾烟雾检测算法,构建了包含9种火灾场景、3个烟雾类型的图像集MSIFSD,设计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Smoke.针对小规模稀薄烟雾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高效特征聚合模块PM-C2f和部分混合最相关区域自注意力机制模块PM-TF,PM-C2f模块用来整合各层次图像特征的上下文信息,PM-TF模块用于强化小规模稀薄烟雾的稀疏特征.针对DeepSmoke在不同场景下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使用伪标签分类器的半监督训练策略,利用大量未标注数据辅助模型训练,提升多类场景下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针对小规模、稀薄烟雾和普通烟雾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8.2%、90.0%和98.3%,综合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4.2%,均优于现有主流算法,且浮点运算量仅为9.3×109,体现了对边缘设备的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烟雾检测 深度学习 半监督学习 伪标签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界层分离的隧道侧向集中排烟有效空间及效率研究
4
作者 朱代强 徐湃 +2 位作者 蒋树屏 刘奕显 刘灿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7-828,共12页
侧向集中排烟模式在隧道火灾排烟系统设计中备受青睐,其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烟气沿“隧道-排烟口-排烟道”流动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边界层分离,造成有效排烟空间减小,影响排烟效率。为揭示边界层分离影响下侧向集中排烟有效空间及排烟效... 侧向集中排烟模式在隧道火灾排烟系统设计中备受青睐,其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烟气沿“隧道-排烟口-排烟道”流动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边界层分离,造成有效排烟空间减小,影响排烟效率。为揭示边界层分离影响下侧向集中排烟有效空间及排烟效率,以某3车道沉管隧道为例,开展不同火源热释放速率下1∶10缩尺模型试验和FDS数值模拟。通过观测分析排烟口及排烟道内3个边界层分离区域,提出考虑边界层分离区体积的有效排烟空间量化方法,量化排烟风量、排烟口宽高比、排烟口布设高度影响下有效排烟空间和排烟效率大小。从单组排烟口与排烟系统2个角度,分析排烟口、排烟道有效排烟空间与排烟效率的关系,得到排烟口与排烟策略的优化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排烟口内有效排烟空间与排烟效率受排烟口参数和排烟策略的影响强于排烟道内,且受排烟口参数的影响强于排烟策略;排烟效率不仅与有效排烟空间相关,还与排烟速率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排烟口内边界层分离及排烟速率对排烟效率的影响;火源热释放速率50 MW时,排烟口宽高比2∶1、排烟口布设高度5.75 m、排烟风量360 m~3/s为侧向集中排烟系统优化设计参数。研究成果可为充分挖掘侧向集中排烟潜能提供参考,为实现隧道火灾高效排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侧向集中排烟模式 边界层分离 有效排烟空间 排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尺度融合的图像型航空火灾探测器
5
作者 张沛 任恒英 +3 位作者 田佳麒 陈童 闫伟伟 张为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针对飞行过程中,在高空气压较低,飞机货舱若发生火灾,烟雾颗粒半空悬浮,传统烟雾探测器难以检测,且在其它环境亦存在误漏报率较高,难以可视化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图像型火灾探测器,采用改进YOLOv5s算法实现烟火目标检测。首先将骨干网络... 针对飞行过程中,在高空气压较低,飞机货舱若发生火灾,烟雾颗粒半空悬浮,传统烟雾探测器难以检测,且在其它环境亦存在误漏报率较高,难以可视化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图像型火灾探测器,采用改进YOLOv5s算法实现烟火目标检测。首先将骨干网络替换为GhostNet轻量级骨干网络,便于硬件部署;在骨干网络与融合网络的连接处嵌入了协同注意力模块,强化对有效特征的提取。接着,针对火灾目标的发展变化特性,对特征融合网络中的C3结构进行改进,搭建了VoV-GSCSP模块,同时在融合网络和检测头之间嵌入Slim-ASFF模块,共同加强不同尺度特征融合的同时,实现了整体网络的进一步轻量化。最后,将回归损失替换为Focal EIOU,解决了惩罚项失效问题,并且提高了对正样本的预测能力。图像型航空火灾探测器以国产AI芯片RK3588为核心,连接CMOS图像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网络实现与机载显示系统的信息交互。测试结果表明:在模拟飞机货舱顶部四角布置设备,可实现10 s内火焰报警,20 s内烟雾报警,为确保航空器安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K3588 火灾检测 改进YOLOv5s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岔隧道排烟策略下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研究
6
作者 曾捷 杜春 +2 位作者 赖祺宇 余翔 李树林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以某分岔隧道为例,对发生火灾时不同通风方案下隧道内的温度场及烟气的蔓延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匝道风压、主隧道出口段风压、主隧道加宽段风压对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工况1与工况2分别采用提高匝道风压与提高主隧道出口段风... 以某分岔隧道为例,对发生火灾时不同通风方案下隧道内的温度场及烟气的蔓延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匝道风压、主隧道出口段风压、主隧道加宽段风压对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工况1与工况2分别采用提高匝道风压与提高主隧道出口段风压的通风方案,对比2种工况下温度场变化得知主隧道出口段通风效果优于匝道。工况3采用提高主隧道加宽段风压的通风方案,随着主隧道加宽段风压的增大,主隧道内高于60℃的高温区域不断缩小,主隧道出口段与匝道2 m高度内温度逐渐降低,主隧道加宽段风压的增大对隧道排烟有利,但并不显著。工况4采用增大匝道风压的通风方案,主隧道2 m高度内温度降低,匝道2 m高度内温度升高,增大匝道风压,匝道的排烟效果明显,由于匝道断面小,可考虑作为排烟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隧道 火灾 排烟 烟气输运 通风 风压 主隧道 匝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走廊内相邻防烟分区不同排烟方式相互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雪 梁强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同一防火分区内相邻防烟分区采用不同排烟方式可能会对排烟造成不利影响。以某一医院走廊为例,采用FDS软件对同一防火分区采用不同排烟方式时的排烟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械排烟对自然排烟的排烟效果会产生影响;自然排烟会对机械排... 同一防火分区内相邻防烟分区采用不同排烟方式可能会对排烟造成不利影响。以某一医院走廊为例,采用FDS软件对同一防火分区采用不同排烟方式时的排烟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械排烟对自然排烟的排烟效果会产生影响;自然排烟会对机械排烟的启动时间有影响;对于本建筑排烟系统,自然排烟窗与机械排烟口正对设置情况下的整体控烟效果更好。相邻防烟分区采用不同排烟方式时,建议采用性能化方式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走廊排烟 排烟效率 排烟系统 排烟口 机械排烟 自然排烟 防烟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坐式单轨大坡度隧道大功率火灾排烟方案研究
8
作者 唐海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1-303,308,共4页
[目的]跨坐式单轨隧道因火灾功率增大,坡度增陡,导致火灾临界风速增大,排烟设备配置增加,需对跨坐式单轨大坡度隧道和大功率火灾下的排烟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建立1∶20缩尺模型试验平台,计算不同火源热释放率和不同坡度下的隧道临界风... [目的]跨坐式单轨隧道因火灾功率增大,坡度增陡,导致火灾临界风速增大,排烟设备配置增加,需对跨坐式单轨大坡度隧道和大功率火灾下的排烟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建立1∶20缩尺模型试验平台,计算不同火源热释放率和不同坡度下的隧道临界风速。采用SES(地铁环境模拟)软件建立跨坐式单轨隧道火灾一维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不同坡度隧道所需排烟设备配置。[结果及结论]根据模型试验得到跨坐式单轨隧道在20 MW大功率火灾下的临界风速值:坡度为-6%、-3%、0%、3%、6%时,对应火灾临界风速分别为3.55 m/s、3.33 m/s、2.91 m/s、2.57 m/s、2.46 m/s;车站隧道风机配置风量与坡度呈线性相关:坡度为0%时,单台隧道风机风量约75 m^(3)/s;坡度为-6%时,单台隧道风机风量约110 m^(3)/s;坡度为6%时,单台隧道风机风量约46 m^(3)/s。针对洞口隧道,洞口处射流风机配置可通过车站隧道风机结合隧道坡度反算得到;针对大坡度隧道、大功率火灾,向上坡和向下坡排烟时对应的设备配置差异较大,提出优先选用向上坡排烟的方案,以减少设备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 大坡度隧道 大功率火灾排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方式对非对称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9
作者 肖峻峰 胡涛涛 +1 位作者 秦荣水 梁至昕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研究非对称隧道内不同通风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利用PyroSim数值模拟软件构建非对称隧道模型,对隧道内烟气流速、温度分布和烟气运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风速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坡隧道内诱导气流与补充气流存在竞... 为研究非对称隧道内不同通风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利用PyroSim数值模拟软件构建非对称隧道模型,对隧道内烟气流速、温度分布和烟气运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风速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坡隧道内诱导气流与补充气流存在竞争关系,随着坡度差增大,烟气流速增加,烟气从上坡隧道排出,新鲜空气从平坡段隧道进入补充燃烧消耗;自然通风下隧道充满烟气,在纵向风速1.5 m/s下隧道环境得以改善;随着风速继续增大,隧道烟气流速紊乱,烟气层被扰乱。在实际非对称隧道中,建议火灾初期以1.5 m/s的纵向风速进行通风,待人员疏散后再增加风速加速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人员疏散 坡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V形隧道火灾重点排烟排烟效果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郄宇洲 李俊梅 +1 位作者 刘文博 郭志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1,共6页
为研究非对称V形隧道重点排烟时的烟气控制效果,采用了比例模型试验的方法,以20 MW设计火灾为例,在研究一般隧道重点排烟合理排烟量的基础上,针对V形隧道,研究当火源位于变坡点时,不同坡度组合及不同排烟阀开启方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 为研究非对称V形隧道重点排烟时的烟气控制效果,采用了比例模型试验的方法,以20 MW设计火灾为例,在研究一般隧道重点排烟合理排烟量的基础上,针对V形隧道,研究当火源位于变坡点时,不同坡度组合及不同排烟阀开启方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20 MW的设计火灾,能将烟气进行有效控制的合理排烟量约为140 m^(3)/s。对于V形隧道,当火源两侧对称地开启3个排烟口,无法有效地控制大坡度侧的烟气扩散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大坡度侧的排烟阀开启数量;V形不对称隧道两侧坡度差太大,尤其大坡度侧坡度值过大时,对烟气实施有效控制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隧道 火灾 比例模型试验 重点排烟 烟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建筑物内烟感报警的可靠性研究
11
作者 余巍 郑元栋 +1 位作者 吕银华 邵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69,共8页
感烟火灾探测器(简称烟感)是目前建构筑物内最为广泛使用的火灾探测器。为了解烟感在火灾早期报警中的报警规律、分布特征和具体作用,统计了2020-2023年浙江省消防远程监控现有150万只烟感数据,系统研究有线和无线烟感报警在楼宇建筑和... 感烟火灾探测器(简称烟感)是目前建构筑物内最为广泛使用的火灾探测器。为了解烟感在火灾早期报警中的报警规律、分布特征和具体作用,统计了2020-2023年浙江省消防远程监控现有150万只烟感数据,系统研究有线和无线烟感报警在楼宇建筑和自建房内时间特征、空间分布和干扰源等客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数据来看,烟感起到早期火灾报警作用,尤其是无线烟感更好地保护了自建房,防止火灾伤亡事故发生;从可靠性来看,烟感发现真实火情的准确率较低(只有0.02%),99.98%的火警是非火灾因素产生的误报;通过关联度分析,楼宇建筑内烟感报警与人员活动密切关联,自建房等非正规建筑内烟感报警主要与烹饪油烟、水蒸气相关。本文还分析总结了消除烟感误报的15种可能方法和可行性评价,为从根本上提升感烟探测器的准确率提供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报警 烟感误报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优化的C3D视频火灾烟雾分类方法
12
作者 朱家哲 何豪 +2 位作者 阳书林 杨智 黄冬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8,共6页
现有研究普遍针对特定类别的火灾烟雾制定模型算法来提高火灾识别的准确度,并没有对火灾进行精确分类。在发生火灾时,明确火灾类别对于后续火灾的扑灭与救援活动有指导作用。对此,文中开展了四种标准火实验,建立四种基本类型火灾(木材... 现有研究普遍针对特定类别的火灾烟雾制定模型算法来提高火灾识别的准确度,并没有对火灾进行精确分类。在发生火灾时,明确火灾类别对于后续火灾的扑灭与救援活动有指导作用。对此,文中开展了四种标准火实验,建立四种基本类型火灾(木材热解阴燃火、棉绳阴燃火、聚氨酯泡沫火、正庚烷油火)的视频图像数据集,并提出一种基于优化C3D卷积网络的视频火灾烟雾分类模型,为提升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引入双重SE注意力模块,采用全局平均池化层(GAP)替代传统的全连接层,减少模型参数、防止过拟合,提升模型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C3D模型在识别火灾烟雾类型方面准确率达到98.9%,相比原始模型准确率提升了9.28%,同时模型参数数量减少了64.39%,这为火灾烟雾监测与预警提供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烟雾分类 C3D 注意力机制 火灾识别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排烟风机控制设计探讨
13
作者 仇国梁 郑凤超 +1 位作者 万奎宝 隋媛媛 《建筑电气》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对比GB55024-202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1]与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关于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防排烟风机的差异,分析GB55036-2022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4]与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6... 对比GB55024-202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1]与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关于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防排烟风机的差异,分析GB55036-2022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4]与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6]关于排烟风机与排烟防火阀的连(联)锁控制的差异,探讨防排烟风机的连锁、联动控制及消防控制室手动直接控制的可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排烟风机 手动直接控制单元 总线手动控制盘 硬拉线 排烟防火阀 手动直接控制 手动间接控制 连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综合保税区研发中心大楼暖通设计与分析
14
作者 鲍雨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文章以温州综合保税区工程项目的研发中心大楼为案例,从空调、通风以及防排烟系统三个方面,对系统选择、布置及相关设计要点和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同时,结合国家防排烟标准和浙江当地消防设计文件,以走道防烟分区划分、风... 文章以温州综合保税区工程项目的研发中心大楼为案例,从空调、通风以及防排烟系统三个方面,对系统选择、布置及相关设计要点和技术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同时,结合国家防排烟标准和浙江当地消防设计文件,以走道防烟分区划分、风口最大允许排烟量计算、自然补风口计算为例,详细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和设计建议。最后,结合本项目,强调了暖通专业在建筑防火上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空调设计 通风设计 防排烟设计 暖通防火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火灾烟气控制与人员安全疏散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宇辉 费瑞振 李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7,112,共9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间隔一般较短,在超长隧道内会出现同方向行驶两列列车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需对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安全疏散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DS(火灾...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间隔一般较短,在超长隧道内会出现同方向行驶两列列车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需对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安全疏散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DS(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和Path-finder软件,建立超长隧道火灾模型和人员安全疏散模型,对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以及人员疏散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及结论]双车追踪模式下,前车尾部着火,通过临界风速纵向通风可保证前车火灾安全;火源下游烟气前锋的蔓延速度为3.20 m/s,至600 s时烟气蔓延至后车,620 s时烟气可完全覆盖后车;烟气温度沿隧道纵向衰减很快,且温度衰减符合双指数模型规律。双车追踪模式下,减小联络通道间距可减少人员疏散总时间,对人员疏散时离开列车的时间影响不大;开启列车端门和疏散平台一侧车门,可显著减少人员疏散时间。在超长隧道双车追踪的最不利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存在困难,可通过减小联络通道间距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超长隧道 双车追踪模式 火灾烟气控制 人员安全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YOLOv5s的森林火灾烟雾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立国 张琦 +2 位作者 金梅 袁煜淋 王泓沣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4-1323,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森林火灾烟雾检测算法。构建包含16573幅图片的火焰烟雾数据集,解决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提高训练模型的泛化能力。设计一种轻量化的GC-C3模块替换原有的C3模块,减少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将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森林火灾烟雾检测算法。构建包含16573幅图片的火焰烟雾数据集,解决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提高训练模型的泛化能力。设计一种轻量化的GC-C3模块替换原有的C3模块,减少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将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融合到Neck结构中,增强网络对于中小目标的检测能力;修改网络空间金字塔池化结构,使用SimSPPF结构替换SPPF,提高了网络的计算效率和检测准确度;将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CIOU替换为Focal-EIOU,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解决正负样本不匹配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网络平均检测准确度提高2.3%,模型参数数量下降46.7%,模型计算量下降4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火灾烟雾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5s 轻量化 小目标检测 Focal-E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段的地下空间环路通风排烟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洁 赵炳欣 姜学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为实现多匝道、多地块、内部空间复杂的地下空间环路烟气控制,提出一种区段式排烟方法:将地下空间环路与地块通过防火门分隔,形成独立的构筑物,结合隧道结构,确定风机房位置,划分区段,使烟气在一定区域内排出。以滨江地下环路为例,在隧... 为实现多匝道、多地块、内部空间复杂的地下空间环路烟气控制,提出一种区段式排烟方法:将地下空间环路与地块通过防火门分隔,形成独立的构筑物,结合隧道结构,确定风机房位置,划分区段,使烟气在一定区域内排出。以滨江地下环路为例,在隧道主线上均匀布置6个排烟风机房,并以此为节点,将隧道划分为8个区段。当火灾发生时,开启所在区段两端的风机进行排烟。由于各区段不设置固定分隔,整个风道是贯通的,因而各个风机房里的风机可互相作为备用排烟风机,以降低成本。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对排烟口开启数量和间距进行模拟,确定排烟量为90 m^(3)/s、排烟口间距为30 m、开启8个排烟口的排烟方案。从人员疏散环境以及排烟效率对典型区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员疏散环境安全,排烟效率达到90%,证明方案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控制 地下空间环路 通风排烟设计方法 区段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核电厂电气仪控房间火灾排烟温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熔泉 徐志军 +1 位作者 张彩良 谢舒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某核电厂电气厂房的2个电气仪控房间进行了火灾排烟温度模拟分析。模拟计算了排烟系统不同时刻启动时,这2个防火空间室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排烟系统启动后房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升高,最后随着火灾热释放速率的降... 对某核电厂电气厂房的2个电气仪控房间进行了火灾排烟温度模拟分析。模拟计算了排烟系统不同时刻启动时,这2个防火空间室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排烟系统启动后房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升高,最后随着火灾热释放速率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对于手动启动的排烟系统,需及时启动才能有效排除火灾中的烟气;需合理设置排烟防火阀,以保护排烟风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防火空间 火灾 排烟温度 热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压力对隧道竖井排烟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赵江平 鲍旺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819,共7页
通过FDS数值模拟,研究环境压力对隧道火灾的烟气蔓延规律、烟气分层特性和竖井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压环境下隧道顶棚的烟气具有更高的温度,火源-竖井和竖井下游区域顶棚温度的纵向衰减曲线均符合指数分布,温度衰减系数随着环境... 通过FDS数值模拟,研究环境压力对隧道火灾的烟气蔓延规律、烟气分层特性和竖井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压环境下隧道顶棚的烟气具有更高的温度,火源-竖井和竖井下游区域顶棚温度的纵向衰减曲线均符合指数分布,温度衰减系数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火源-竖井区域的烟气运动由热浮力主导,层化曲线变化趋势不明显,竖井下游区域层化曲线受环境压力的影响较大,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层化曲线出现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层化强度降低,烟气层稳定性下降;低压环境中竖井的排烟效果要优于常压状态下的竖井,且竖井底部产生吸穿现象的临界高度也有所增加。因此,与一般海拔地区相比,海拔较高地区的隧道发生火灾时,较高竖井的排烟效果更好,吸穿临界高度更高,对下游烟气层稳定性的影响更小,更利于疏散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竖井排烟 环境压力 烟气分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光学信号的火灾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健生 邢伟霞 陈洪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4期104-107,共4页
该文针对传统火灾监测系统适用场景单一、预警反应较慢等缺点,提出一种集成红外、紫外、可见光等多模光学信号的火灾监测技术,实现对明火、高温、烟雾等险情的快速识别。在该基础上设计一套完整的火灾监测系统,实现对火灾数据的监测、... 该文针对传统火灾监测系统适用场景单一、预警反应较慢等缺点,提出一种集成红外、紫外、可见光等多模光学信号的火灾监测技术,实现对明火、高温、烟雾等险情的快速识别。在该基础上设计一套完整的火灾监测系统,实现对火灾数据的监测、存储、报警,极大地丰富火灾监测系统的适用场景,缩短系统响应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监测 机器视觉 烟雾识别 多模光学信号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