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metric Study on Composite Beams with Web Openings Fire Protected with Reactive Intumescent Coating
1
作者 GUO Shixiong YUAN Jifeng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1-336,共6页
When service ducts and cables are required to pass through the structural beams,it is a common practical solution to use composite beams with rectangular or circular openings.The fire safety standards in many countrie... When service ducts and cables are required to pass through the structural beams,it is a common practical solution to use composite beams with rectangular or circular openings.The fire safety standards in many countries have recommended design methods for composite beams without openings,while the design method for composite beams with web openings is not addressed yet.Due to the complicat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stress around the openings in the web of the steel beam,extra complexity has been introduced in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uctural capability of the beam and the failure mode in fire.These failure modes generally occur at lower limiting temperatures than the solid beam with same size.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thickness of a reactive coating required to provide a given fire resistance to a composite beam with web openings is affected by the beam’s web thickness,opening configuration,the degree of the beam asymmetry and the structural utilization factor,as well as the nature of the proprietary fire protection itself.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hat such beams are structurally evaluated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possible modes of structural failure under both ambient and fire conditions.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additional thermal data to be measured around the web openings and on the web posts from fire tests.The additional thermal data will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structural model to determine limiting temperatures of beams with web openings.Steel Construction Institute(SCI)has produced a structural analysis model referenced as report RT1356,which divides a composite beam with web openings into different stress blocks,and then analyses the global bending,vertical shear,local Vierendeel bending,web-post buckling etc.The Association for Specialist Fire Protection(ASFP)recommended the test protocol in the Yellow Book,to determin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openings and web post.This paper will discuss a series of fire tests having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of EXOVA Warringtonfire to establish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composite beams with web openings.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is product specific and strongly affected by opening configuration and opening distance.EXOVA Warringtonfire has also developed a sophisticated calculator,ThermCalc,for analyzing temperature and structural following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RT1356.Using ThermCalc,parametric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and the effect of load utilization factor,opening size,opening distance,slab depth,decking configuration etc.was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safety composite beam web opening cellular b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区钢-混凝土组合梁腹板开洞处钢筋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静 廖文远 +2 位作者 刘德稳 蒋伟 谢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为了解负弯矩区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内部受力钢筋的力学性能,对多个腹板开洞组合梁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研究重点是洞口区域混凝土板内的钢筋受力特点和规律.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组合梁的破坏发... 为了解负弯矩区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内部受力钢筋的力学性能,对多个腹板开洞组合梁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研究重点是洞口区域混凝土板内的钢筋受力特点和规律.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组合梁的破坏发生在洞口区,而不是弯矩最大处,洞口区混凝土板裂缝开展迅速并最终断裂,洞口处发生了明显的空腹破坏,洞口四角出现了次弯矩;在次弯矩作用下,洞口区混凝土板内的受力钢筋一部分受压,一部分受拉,钢筋的抗拉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中洞口左端的上层钢筋受拉最为明显,抗拉作用较好;在合适的位置添加附加钢筋可以限制洞口上方混凝土板的裂缝开展,能够有效的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其中在距离中心轴65 mm处添加直径为8 mm的附加钢筋时,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提高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腹板开洞 负弯矩区 板内钢筋 附加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腹板开洞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崔晓江 邴鹏 王建涛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6期128-131,共4页
为研究高强螺栓连接腹板开洞组合梁的受力性能,文中以高强螺栓间距为变化参数,对3根装配简支组合梁试件进行了跨中单调集中加载试验。研究包括高强螺栓在组合梁装配中的受力表现、试件极限承载力、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变形特征。结果表... 为研究高强螺栓连接腹板开洞组合梁的受力性能,文中以高强螺栓间距为变化参数,对3根装配简支组合梁试件进行了跨中单调集中加载试验。研究包括高强螺栓在组合梁装配中的受力表现、试件极限承载力、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高强螺栓连接的组合梁试件破坏形态为典型的剪切破坏;螺栓间距对装配式组合梁的整体刚度有较大影响,高强螺栓布置的间距越小,组合梁的组合作用越强,整体刚度也越大,破坏时变形小;高强螺栓的预紧力和螺栓孔容差对组合梁的荷载-滑移性能也有较大影响。研究可为洞口上方高强螺栓连接件的设计、施工以及加固补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梁 高强螺栓连接件 腹板开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组合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廖文远 周东华 +2 位作者 李龙起 韩春秀 姚凯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2,共7页
通过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试验,研究在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抗剪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负弯矩作用下的组合梁腹板开洞后,其刚度和承载力降低很大,洞口区域截面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形式为洞口区... 通过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试验,研究在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抗剪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负弯矩作用下的组合梁腹板开洞后,其刚度和承载力降低很大,洞口区域截面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形式为洞口区混凝土板的剪切破坏,同时洞口区的部分栓钉连接件出现了拔脱现象;另外,通过增加混凝土翼板厚度可以提高负弯矩区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承载力,增加纵向钢筋配筋率可以提高其变形能力。研究为负弯矩区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有限元分析和实际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腹板开洞 负弯矩作用 抗剪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板开洞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龙起 周东华 +2 位作者 廖文远 陈旭 姚凯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8-655,共8页
为研究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的受剪性能,以配筋率和混凝土板厚为变量参数,对5根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进行了两点单调对称集中加载试验,采用剪力分离方法对应变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组合梁钢梁和混凝土板承担的剪力.试验结果表明:腹板开洞... 为研究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的受剪性能,以配筋率和混凝土板厚为变量参数,对5根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进行了两点单调对称集中加载试验,采用剪力分离方法对应变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组合梁钢梁和混凝土板承担的剪力.试验结果表明:腹板开洞不仅降低了连续组合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而且引起洞口区域混凝土板和钢梁截面的竖向剪力重分布,剪力主要通过洞口上方的混凝土板来承担,占到总剪力的85%~90%;洞口区域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最终连续组合梁洞口发生剪切破坏,组合梁丧失承载能力;增加混凝土板厚度和截面配筋率可以提高连续组合梁的承载和变形能力,并可以用来进行洞口区域的补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组合梁 腹板开洞 受剪性能 承载力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鹏 周东华 +2 位作者 王永慧 陈旭 李龙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9-817,共9页
目的研究腹板开洞组合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找出影响腹板开洞组合梁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9根腹板开洞组合梁和1根对比组合梁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模拟计算.试件均为完全剪力连接,主要变化参数为混凝土翼板的... 目的研究腹板开洞组合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找出影响腹板开洞组合梁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9根腹板开洞组合梁和1根对比组合梁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模拟计算.试件均为完全剪力连接,主要变化参数为混凝土翼板的板厚、配筋率与洞口尺寸.结果计算显示腹板开洞显著地降低了组合梁的承载力和刚度,洞口上方混凝土翼板承担了截面总剪力的77.46%,而钢梁仅承担了截面总剪力的22.54%.结论增加混凝土翼板厚度能有效地提高开洞组合梁承载力,增加混凝土翼板的配筋率能有效地提高组合梁的变形能力.随着洞口宽度的增大洞口上方的界面滑移急剧增大;随着洞口高度的增大,钢梁承担的剪力在截面总剪力中所占比例相对减小,而混凝土翼板承担的剪力所占比例相对增大,混凝土翼板对腹板开洞组合梁的竖向抗剪承载力有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腹板开洞 有限元分析 界面滑移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腹板开洞组合梁的非线性计算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东华 赵惠敏 +1 位作者 王明锋 王新娣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介绍了一带腹板开洞组合试验梁的模拟计算及计算结果。该模拟计算取得了与试验实测值吻合性很好的计算结果,除此之外,模拟计算还提供了一些其它有用的计算结果,从这些结果中,人们可以很直观地认识该类梁的一些受力特性。
关键词 带腹板开洞组合梁 非线性 栓钉剪力 界面滑移 次弯矩 主弯矩 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组合效应的梁腹板开圆孔型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娜 纪万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考察楼板组合效应对腹板开圆孔节点滞回性能、破坏机理、塑性铰形成位置的影响,设计并完成考虑组合效应的梁腹板板开圆孔型节点足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通过试验现象,阐述试验试件破坏全过程,揭示该类节点的破坏机理。基于ANSYS分析平... 为考察楼板组合效应对腹板开圆孔节点滞回性能、破坏机理、塑性铰形成位置的影响,设计并完成考虑组合效应的梁腹板板开圆孔型节点足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通过试验现象,阐述试验试件破坏全过程,揭示该类节点的破坏机理。基于ANSYS分析平台,建立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结合以往试验获得数据,建立考虑组合效应开圆孔、不考虑组合效应开圆孔、不考虑组合效应不开圆孔等3种节点对比模型,讨论楼板组合效应对节点破坏形式、滞回性能、塑性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效应对腹板开圆孔节点的性能影响不可忽略;选择合理的削弱参数,梁腹板开圆孔型节点可以达到塑性铰外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腹板开圆孔型节点 组合效应 拟静力试验 滞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效应对腹板削弱型梁柱节点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娜 纪万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6,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混凝土楼板组合效应对钢框架腹板开圆孔削弱型梁柱节点的影响,着重讨论了节点承载力、弹塑性阶段的应变分布、梁塑性区的产生和扩展情况,并与未考虑组合效应此类节点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削弱截面与柱的距离和削弱...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混凝土楼板组合效应对钢框架腹板开圆孔削弱型梁柱节点的影响,着重讨论了节点承载力、弹塑性阶段的应变分布、梁塑性区的产生和扩展情况,并与未考虑组合效应此类节点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削弱截面与柱的距离和削弱半径是重要的削弱参数,决定了腹板削弱型节点塑性区的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效应对腹板开圆孔削弱型梁柱节点区域的应变分布和塑性区扩展影响显著,其削弱参数的确定须充分考虑楼板组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板圆孔削弱型节点 组合效应 塑性铰 应变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效应对梁腹板开圆孔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娜 谌伟 彭中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04-209,共6页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当前钢框架结构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钢框架结构的节点设计中一般都忽略了混凝土楼板对节点承载力性能的影响。考虑混凝土楼板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剪力连接件的滑移、组合效应等因素对标准型组合节点和腹板...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当前钢框架结构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钢框架结构的节点设计中一般都忽略了混凝土楼板对节点承载力性能的影响。考虑混凝土楼板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剪力连接件的滑移、组合效应等因素对标准型组合节点和腹板开圆孔型组合节点承载力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腹板削弱半径和离柱表面距离两个参数对节点塑性铰位置的影响;比较在是否考虑楼板情况下,节点塑性发展的区别。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腹板开圆孔梁柱节点抗震性能时,应考虑混凝土板的组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有限元 组合效应 腹板开圆孔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混凝土板作用的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寇立亚 胡夏闽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年第6期65-69,共5页
腹板开洞组合梁在国外工程中已广泛应用。洞口的存在对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有一定影响。本文针对现存的开洞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采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考虑混凝土板宽度和厚度对洞口抗弯和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拟合... 腹板开洞组合梁在国外工程中已广泛应用。洞口的存在对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有一定影响。本文针对现存的开洞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采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考虑混凝土板宽度和厚度对洞口抗弯和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拟合出了混凝土板有效宽度的计算公式,为开洞组合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腹板开洞 极限承载力 混凝土板有效宽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组合梁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文远 周东华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共5页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将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表明:负弯矩作用下的组合梁腹板...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负弯矩作用下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将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表明:负弯矩作用下的组合梁腹板开洞后,其刚度和承载力降低很大,通过增加混凝土板厚度可以显著提高其承载力,而增加混凝土板配筋率能有效提高其变形能力;混凝土翼板对负弯矩区腹板开洞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有很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腹板开洞 负弯矩作用 有限元分析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洞口补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龙起 廖文远 《低温建筑技术》 2013年第9期63-65,共3页
提出几种不同的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的洞口补强方式,通过有限元计算对不同补强方法的连续组合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组合梁洞口区域采取补强措施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洞口区域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增强其刚度和局部稳定... 提出几种不同的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的洞口补强方式,通过有限元计算对不同补强方法的连续组合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组合梁洞口区域采取补强措施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洞口区域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增强其刚度和局部稳定性,并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洞口补强方法可以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组合梁 腹板开洞 补强方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板开孔型组合梁柱节点的研究
14
作者 纪万金 韩倩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18-120,131,共4页
主要研究腹板开孔型组合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首先对此节点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塑性应变的分布和发展情况;同时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节点的塑性变形以及抗震性能;最后进行了节点破坏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腹板开孔型组合梁柱节点... 主要研究腹板开孔型组合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首先对此节点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塑性应变的分布和发展情况;同时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节点的塑性变形以及抗震性能;最后进行了节点破坏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腹板开孔型组合梁柱节点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柱节点 腹板开孔 塑性应变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双拼槽钢开孔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及挠度计算
15
作者 周凌宇 王关朝 +5 位作者 LESSANI Naqi 方蛟鹏 李分规 戴超虎 曾波 廖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61-3974,共14页
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双拼槽钢开孔组合梁,以钢梁腹板开孔长度为参数,设计4根开孔组合梁和1根实腹组合梁,进行静力性能试验,研究开孔形式对各试件破坏模式、延性、界面滑移、截面剪力分布以及整体工作性能的影响。基于空腹桁架理论,提出... 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双拼槽钢开孔组合梁,以钢梁腹板开孔长度为参数,设计4根开孔组合梁和1根实腹组合梁,进行静力性能试验,研究开孔形式对各试件破坏模式、延性、界面滑移、截面剪力分布以及整体工作性能的影响。基于空腹桁架理论,提出考虑剪切变形、洞口处剪力次弯矩局部变形的双拼槽钢开孔组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双拼槽钢开孔组合梁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圆形开孔时组合梁表现为弯曲破坏,修圆矩形开孔时组合梁表现为空腹破坏(vierendeel mechanism);开孔形式对双拼槽钢组合梁的刚度和承载力影响显著;与实腹梁相比,圆形开孔时组合梁初始刚度下降12%,极限承载力下降10%;而开孔长度为900 mm的修圆矩形开孔组合梁初始刚度下降60%,极限承载力下降27%;腹板开孔提高了双拼槽钢组合梁的延性,而修圆矩形开孔组合梁与圆形开孔组合梁相比延性略降低;开孔可提高混凝土板抗剪贡献,随着开孔长度增大,各试件混凝土板承担截面总剪力的24%~28%;采用的双拼槽钢开孔组合梁挠度计算方法所得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腹板开孔 延性 空腹桁架理论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组合效应的梁腹板开圆孔型钢框架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鑫森 杨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87,92,共7页
利用静力弹塑性的分析方法,对考虑组合效应的梁腹板开圆孔型钢框架进行分析.为了便于对比,分别根据有无混凝土楼板和有无开孔削弱,选取了四个类型的框架,采用SAP2000进行建模计算;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定义了节点的塑性铰模型.通过两种... 利用静力弹塑性的分析方法,对考虑组合效应的梁腹板开圆孔型钢框架进行分析.为了便于对比,分别根据有无混凝土楼板和有无开孔削弱,选取了四个类型的框架,采用SAP2000进行建模计算;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定义了节点的塑性铰模型.通过两种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计算得到了不同结构的Pushover曲线、结构的位移和塑性铰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考虑混凝土楼板的组合效应后,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增加;腹板开圆孔削弱则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板开圆孔 组合效应 静力弹塑性分析 SAP2000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板开矩形洞口组合梁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龙起 《低温建筑技术》 2016年第2期64-66,共3页
组合梁已成为组合结构应用中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基于国内外对腹板开洞组合梁进行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结果,以腹板开矩形洞口组合梁为例,分别对腹板开矩形洞口简支梁和连续组合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总结了腹板开洞组合梁的基... 组合梁已成为组合结构应用中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基于国内外对腹板开洞组合梁进行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结果,以腹板开矩形洞口组合梁为例,分别对腹板开矩形洞口简支梁和连续组合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总结了腹板开洞组合梁的基本力学性能,最后提出腹板开洞组合梁今后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腹板开洞 力学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口形状对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伟 廖文远 +2 位作者 刘德稳 陈静 谢鑫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9,共9页
通过研究洞口形状对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洞口形状以降低开洞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已有试验基础上,利用ANSYS对洞口设置在弯剪区段且洞口形状不同的组合梁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洞口形状对承载力、变形能力以及... 通过研究洞口形状对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洞口形状以降低开洞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已有试验基础上,利用ANSYS对洞口设置在弯剪区段且洞口形状不同的组合梁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洞口形状对承载力、变形能力以及内力重分布和传力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梁腹板开洞会导致刚度、极限承载力下降;非正方形洞口组合梁因洞口形状不同,极限变形有不同程度增强;洞口形状会影响洞口处混凝土、钢梁承担的剪力比例,混凝土占总剪力的46%~59%,而钢梁占总剪力的41%~54%;极限变形与洞口处塑性铰的面积大小有关;栓钉会对周围的混凝土产生一定预压力,对混凝土应力重分布有影响,洞口处混凝土的剪力有明显的剪力差,洞口下方钢梁所承受的剪力大于洞口上方钢梁;洞口形状会影响组合梁内部传力机制,长方形、正方形洞口试件在洞口区域以次弯矩传递力,非长方形、正方形洞口试件在洞口区域以主弯矩传递力;在结构设计时应该考虑洞口位置的偏心、主应力方向与洞口边缘的夹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腹板开洞 洞口形状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机翼梁腹板开口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修路 杜芳静 王锡芝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0-56,共7页
通过对某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机翼梁腹板开口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可行、高效、经济的开口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复合材料层压板的设计原则,确定翼梁的铺层顺序和铺层比,继而将梁腹板与梁缘条整体铺设成型;然后,通过利用经典层压板理论计算翼... 通过对某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机翼梁腹板开口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可行、高效、经济的开口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复合材料层压板的设计原则,确定翼梁的铺层顺序和铺层比,继而将梁腹板与梁缘条整体铺设成型;然后,通过利用经典层压板理论计算翼梁的等效材料属性,推导出了计算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等效弹性模量的方法;最后,分析了剪切载荷作用下开口形状、角度对复合材料机翼梁腹板强度的影响。该研究方法不仅解决了具体的工程设计问题,而且总结设计过程,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经济高效的复合材料开口形状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普遍性,能够有效削减研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同时还可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复合材料层压板开口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载荷 复合材料 翼梁腹板 铺层顺序和铺层比 等效模量算法 开口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