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re behavior of mining vehicles in underground hard rock mines 被引量:4
1
作者 Hansen Rick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627-634,共8页
The results from a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and fire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fire behavior of mining vehicles in underground hard rock mines. The analysis also includes fire... The results from a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and fire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fire behavior of mining vehicles in underground hard rock mines. The analysis also includes fire safety and fire protection measures with respect to the mining vehicle fire behavior.Earlier studies on fires in underground hard rock mines have shown that vehicles or mobile equipment are the dominant sources of fire. A better knowledge about the fire behavior of vehicles in underground hard rock mines is therefore needed. During the analysis the direction and flow rate of the ventilation in a drift wa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ire behavior, causing for example flame tilt with rapid fire spread. The shielded sections of a vehicle will be less affected by the ventilation flow resulting in for example a decreased flame sprea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spray fires may result in considerable heat release rate but are generally of shorter duration and will not make any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overall heat release rate of the fully developed vehicle fire. The fire duration of a loader tire from a full-scale fire experiment was found to be at least 200 min and will largely determine the total fire duration of the vehicle. A different scenario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with for example a slower flame spread resulted in an even longer fire duration. The radiative and convective fraction will be a key factor when determining the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 fire and will vary from material to material.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radiative fraction of the tire fires on two mining vehicle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found in earlier experiment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ining vehicle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ire behavior and could possibly mitigate the consequences of a fire and allow fire personnel to extinguish a fire that otherwise would have had a too high heat release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behavior Mining vehicle Underground mine Full-scale fire experi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ergistic effects of expandable graphite and dimethyl methyl phosphonat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fire behavior,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a polyisocyanurate-polyurethane foam 被引量:14
2
作者 Hu Xiangming Wang Deming Wang Shuai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1期13-20,共8页
In this study, a series of flame-retardant polyisocyanurate-polyurethane (PIR-PUR) foams were prepared using various concentrations (0-25% by weight) of expandable graphite (EG) and dimethyl methyl phosphonate (DMMP) ... In this study, a series of flame-retardant polyisocyanurate-polyurethane (PIR-PUR) foams were prepared using various concentrations (0-25% by weight) of expandable graphite (EG) and dimethyl methyl phosphonate (DMMP) (0-7% by weight). The effect of these additives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PIR-PUR foams, including physico-mechanical, morphological, flame retardancy, and thermal stability, was studied. Increasing amounts of EG in the PIR-PUR foam caused a significant drop in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However, DMMP caus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IR-PUR foam to improve compared to foam filled with EG alone.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PIR-PUR foams containing both EG and DMMP wa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EG filled foam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indicated that EG enhance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IR-PUR foams but that DMMP decreased it. The morphology of the residual char provided conclusive evidence for the weak thermal stability of foams filled with DM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dable graphite Dimethyl methyl phosphonate fire behavior Thermal stability PIR–PUR 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RSITE系统的调节因子对火蔓延模拟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田代财 雷佼 +2 位作者 邓玉山 张林鹤 安江涛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森林火灾中经常出现的飞火和火旋风等极端火行为,能够引燃火线前方的未燃区,造成地表火蔓延加速。本文选取2020年6月7日海南昌江县内平坦地形下的森林火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火点数量和火蔓延速率调节因子,分析FARSITE系统火蔓延模... 森林火灾中经常出现的飞火和火旋风等极端火行为,能够引燃火线前方的未燃区,造成地表火蔓延加速。本文选取2020年6月7日海南昌江县内平坦地形下的森林火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火点数量和火蔓延速率调节因子,分析FARSITE系统火蔓延模拟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随着调节因子的增大,预测精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调节因子为1时,单火源条件下相交面积占实际过火区域的比例为5%;使用4个初始火点并改变火点位置,相交面积占比分别提高了10%和18%。当达到最优调节因子时,火蔓延模拟精度最高,单火源模拟的相交面积占比提高至72%,精度为0.70。合理设置火点位置和数量能提高火蔓延预测的精度,降低极端火行为或模型数据误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但会过度预测过火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SITE 火蔓延 火点数量 火蔓延速率调节因子 极端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iew of state-of-the-ar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SSs) for prevention and suppression of forest fires 被引量:3
4
作者 Stavros Sakellariou Stergios Tampekis +2 位作者 Fani Samara Athanassios Sfougaris Olga Christopoulo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107-1117,共11页
Forest ecosystems are our priceless natural resource and are a key component of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Forest fires can be a hazard to the viability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orests with consequences for natur... Forest ecosystems are our priceless natural resource and are a key component of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Forest fires can be a hazard to the viability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orests with consequences for natur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economies,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local and regional populations. Thus, the selection of strategies to manage forest fires, while considering both functional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The use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s) by managers of forest fires has rapidly increased. This has strengthened capacity to prevent and suppress forest fires while protecting human lives and property. DSSs are a tool that can benefit incident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and policy, especially for emergencies such as natural disasters. In this study we reviewed state-of-the-art DSSs that us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athematical/economic algorithms for spatial optimization of firefighting forces; forest fire simulators and satellite technology for immediate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of evolution of forest fires; GIS platforms that incorporate several tools to manipulate, process and analyze geographic data and develop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p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fire behavior simulation Forest fir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athematical algorithms Risk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IoT的消防水源数字化感知系统设计
5
作者 钱承山 刘涛 +2 位作者 曹倩 于多 朱胜豪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2期436-445,共10页
火灾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消防水源作为灭火时的首选,在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消防供水设施人工管理效率低、工作状态难以实时知晓和人为损坏频繁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 火灾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消防水源作为灭火时的首选,在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消防供水设施人工管理效率低、工作状态难以实时知晓和人为损坏频繁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的消防水源数字化感知系统。系统终端采用自主设计,实现消防水源关键信息的实时采集,通过NB-IoT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实现数据预处理、流转与存储,并通过配套的Web端和APP将关键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消防管理人员可远程查看消防水源状态以及巡检记录的信息,出现异常时自动报警推送。利用组合模型对监测终端采集的非用水时水压进行学习,通过设置阈值与时间窗口实现消防用水行为的识别,对消防水系统的维护进行指导。经测试,系统运行稳定、使用便捷,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水源 窄带物联网 云平台 用水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腹板内衬混凝土组合梁高温下抗剪性能研究
6
作者 周焕廷 曹景曦 崔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3期508-514,共7页
文中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波纹钢腹板组合梁(CBCW)和波纹钢腹板内衬混凝土组合梁(CBCWC)在火灾下的数值模型,研究组合梁高温下主应力、剪应力演化和组合梁截面各部件的承剪比.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内衬混凝土中温度梯度改变了内衬混凝... 文中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波纹钢腹板组合梁(CBCW)和波纹钢腹板内衬混凝土组合梁(CBCWC)在火灾下的数值模型,研究组合梁高温下主应力、剪应力演化和组合梁截面各部件的承剪比.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内衬混凝土中温度梯度改变了内衬混凝土的承剪能力和传力路径,进而影响CBCWC的剪力分配机制.相对于CBCW,高温下CBCWC中波纹钢腹板的抗剪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在临界状态时,CBCW的失效机理为波纹钢腹板发生严重的剪切屈曲,CBCWC的抗剪机理可等效为力学“桁架”模型,失效机理为等效拉杆和等效压杆丧失承载能力.CBCWC中布置的内衬混凝土抑制了波纹钢腹板的高温剪切屈曲,显著提高了组合梁高温下的耐火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性能 抗剪性能 波纹钢腹板 内衬混凝土 非线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阻燃耐火性能应用研究
7
作者 薛晓 王国光 崔欢欢 《建筑电气》 2024年第7期45-49,共5页
通过分析比对不同电线电缆阻燃耐火性能分类及试验标准,提出设计标准中阻燃类别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建筑物发生火灾的严重程度与建筑规模功能用途密切相关,不同建筑物的消防用电设备所需连续供电的时间也不同,消防设备配电及控制线... 通过分析比对不同电线电缆阻燃耐火性能分类及试验标准,提出设计标准中阻燃类别选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建筑物发生火灾的严重程度与建筑规模功能用途密切相关,不同建筑物的消防用电设备所需连续供电的时间也不同,消防设备配电及控制线路应满足建筑火灾延续时间内能连续供电的要求,电线电缆耐火性能的选择应与之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电缆 燃烧性能 阻燃类别 电缆桥架 耐火性能 消防用电设备 供火时间 性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及其评价方法
8
作者 李保中 杨光 +1 位作者 宁吉彬 于宏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3,共11页
森林可燃物作为森林燃烧三要素之一,其载量、燃烧特性和连续性分布均会影响林火的发生、蔓延和防控。森林可燃物作为林火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是林火蔓延的主要载体。一旦发生高强度火灾会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开展森... 森林可燃物作为森林燃烧三要素之一,其载量、燃烧特性和连续性分布均会影响林火的发生、蔓延和防控。森林可燃物作为林火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是林火蔓延的主要载体。一旦发生高强度火灾会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开展森林可燃物调控,减少可燃物积累,改善可燃物的燃烧特性以及改变其水平和垂直连续性,对降低林火风险,减小林火强度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可燃物调控技术(人工调控、机械清除、计划烧除、化学除草、微生物降解、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等)和评价方法(林火行为、森林燃烧性、火灾风险和生态效应等)2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和调控效果评价方法,对比了不同调控措施的有效性,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可燃物调控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展望,提出需要开展森林可燃物的基础研究,针对性探讨适宜重点火险区的调控措施,并长期监测和动态评估调控效果,量化调控效果的时间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在理解阻火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以“绿色防火”理念结合森林生态调控等综合技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未来森林防火研究与管理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调控 计划火烧 机械清除 生物防火带 林火行为 燃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地区海寨林场针叶林地表可燃物潜在火行为研究
9
作者 马诚 王劲 +1 位作者 韩正宝 王秋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0,共6页
在海寨林场针叶林内设置样地,开展外业调查,采集地表凋落物并进行室内燃烧模拟和实验室理化性质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数据,探究海寨林场针叶林地表可燃物的特征及潜在火行为。杉木的绝对含水率为(9.40±0.65)%,热值最低为(19 ... 在海寨林场针叶林内设置样地,开展外业调查,采集地表凋落物并进行室内燃烧模拟和实验室理化性质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数据,探究海寨林场针叶林地表可燃物的特征及潜在火行为。杉木的绝对含水率为(9.40±0.65)%,热值最低为(19 878.9±48.63) kJ/kg,并且杉木的火强度和蔓延速度最小,分别为(259.64±19.73) kW/m和(0.33±0.14) m/min,所以杉木的燃烧性最差;云南松纯林可燃物载量为(0.27±0.12)kg/m2,热值为(21390.88±73.39)kJ/kg,火强度较低,为(307.26±15.83) kW/m,实际烧损率仅为(55.32±15.02)%,云南松的热值最大,容易引燃,但载量太低,无法维持正常燃烧;华山松纯林的热值低于云南松,且火强度和烧损率低于云南松-华山松混交林;云南松-华山松混交林的蔓延速度和火强度为(0.82±0.31) m/min和(564.14±13.53) kW/m,远高于其他3种,潜在火灾风险等级最高。由上述潜在火行为可知,海寨林场4种针叶林引发火灾的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云南松-华山松混交林、华山松纯林、云南松纯林和杉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可燃物 火强度 火行为 针叶林 海寨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耐火电缆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崔欢欢 王国光 薛晓 《建筑电气》 2024年第10期47-51,共5页
简要介绍铝合金耐火电缆的分类、生产工艺及电缆构造,通过分析铝合金耐火电缆耐火性能试验报告、检测依据,对比铝合金耐火电缆与铜芯耐火电缆的性能,对铝合金耐火电缆在民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电线电缆 铝合金耐火电缆 铝合金柔性矿物绝缘电力电缆 耐火性能 消防设备 线路完整性试验 燃烧性能分级 供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铁尾矿砂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杨志年 毛震 +1 位作者 周云龙 雷翔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共9页
为研究铁尾矿砂全部替代天然砂对混凝土梁火灾后抗弯性能的影响,对3根受火45 min和3根非受火混凝土梁进行了静载试验.对比了受火过程中梁内混凝土和钢筋温度分布、梁跨中挠度以及火灾后静载试验荷载-挠度曲线、残余抗弯承载力、破坏形态... 为研究铁尾矿砂全部替代天然砂对混凝土梁火灾后抗弯性能的影响,对3根受火45 min和3根非受火混凝土梁进行了静载试验.对比了受火过程中梁内混凝土和钢筋温度分布、梁跨中挠度以及火灾后静载试验荷载-挠度曲线、残余抗弯承载力、破坏形态,验证了平截面假定,分析了铁尾矿砂全部替代天然砂和不同铁尾矿砂混凝土强度对钢筋混凝土梁火灾后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尾矿砂混凝土梁与天然砂混凝土梁受火过程中混凝土和钢筋温度、跨中挠度无明显差异,受火45 min后满足平截面假定;铁尾矿砂混凝土梁的火灾后残余抗弯承载力与天然砂混凝土梁无明显差异,但破坏时跨中挠度显著增加;不同铁尾矿砂混凝土强度(C30、C40)对梁火灾后抗弯承载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砂混凝土 简支梁 火灾后 抗弯性能 平截面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模型的高校火灾原因分析——以2000—2022年143起高校火灾事故为样本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媛媛 李润求 陈卫剑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4期97-101,共5页
为预防高校火灾,对2000—2022年143起高校火灾事故进行统计,通过行为安全“2-4”模型进行火灾原因分析,得出直接导致事故的是电器使用不当等19项不安全动作与线路故障等4项不安全物态,间接导致事故的是电器使用习惯不佳等20项习惯性不... 为预防高校火灾,对2000—2022年143起高校火灾事故进行统计,通过行为安全“2-4”模型进行火灾原因分析,得出直接导致事故的是电器使用不当等19项不安全动作与线路故障等4项不安全物态,间接导致事故的是电器使用习惯不佳等20项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根本上导致事故的是4项安全管理体系的欠缺,根源上导致事故的是9项安全文化元素欠缺和6项安全文化建设不足。根据分析结果,从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多样化进行安全文化建设3方面提出高校火灾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安全“2-4”模型 高校火灾 原因分析 组织层面 个人层面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样安装对材料燃烧性能测试的影响
13
作者 曾绪斌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1366,共6页
为分析材料燃烧性能试验的试样安装方法的重要性,提高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分级评价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基于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的燃烧性能分级评价方法,以SBI试验为基础,探讨了试验基材、试样拼接缝、试样固定... 为分析材料燃烧性能试验的试样安装方法的重要性,提高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分级评价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基于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的燃烧性能分级评价方法,以SBI试验为基础,探讨了试验基材、试样拼接缝、试样固定方式、空气间隙、试样受火面等因素对材料燃烧行为的影响。试验对比表明,这些试样安装的相关因素对试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试样安装方法不同,可导致试验结果出现较大差异。因此,进行材料燃烧性能测试及分级评价时,应结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来确定试样的安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分级评价 试样安装 SBI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 45545-2:2020+A1:2023的材料厚度对垂直燃烧试验影响的研究(上)
14
作者 刘中平 葛焱 楚艳花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了研究EN 45545-2:2020+A1:2023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的防火性能要求》中材料厚度对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影响,选用铁路车辆低功率电工电子产品使用的不同厚度的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种... 为了研究EN 45545-2:2020+A1:2023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的防火性能要求》中材料厚度对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影响,选用铁路车辆低功率电工电子产品使用的不同厚度的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种非金属阻燃材料进行试验,采用UL94垂直燃烧试验(测试方法同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判定方法确定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阻燃等级由V-2或V-1等级上升至V-0等级,厚度继续增加,维持V-0等级不变。原因有2种:一是材料的点燃时间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二是材料厚度越大,燃烧速率越慢。因此,若相同材料的部件在2个不同的厚度达到V-0阻燃等级,则更厚的部件也能达到V-0阻燃等级。此规律与EN45545-2:2020+A1:2023中4.2 (e)的规定不同,后者规定具有相同组成和密度的不同厚度的2个产品均满足防火要求时,则处于二者之间的所有厚度的产品视为满足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当组成和密度相同但厚度不同的2个产品均满足R26要求的危害等级时,不仅2个厚度之间的产品满足4.2 (e)规定,更厚的产品也能满足要求。此规律可用于判定产品是否符合R2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非金属材料 防火性能 垂直燃烧试验 样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45545-2:2020+A1:2023的材料厚度对垂直燃烧试验影响的研究(下)
15
作者 刘中平 葛焱 楚艳花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13-16,21,共5页
为了研究EN 45545-2:2020+A1:202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的防火性能要求》中材料厚度对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影响,选用铁路车辆低功率电工电子产品使用的不同厚度的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种非... 为了研究EN 45545-2:2020+A1:202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的防火性能要求》中材料厚度对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影响,选用铁路车辆低功率电工电子产品使用的不同厚度的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种非金属阻燃材料进行试验,采用UL94垂直燃烧试验(测试方法同R26要求的垂直燃烧试验)的判定方法确定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阻燃等级由V-2或V-1等级上升至V-0等级,厚度继续增加,维持V-0等级不变。原因有2种:一是材料的点燃时间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二是材料厚度越大,燃烧速率越慢。因此,若相同材料的部件在2个不同的厚度达到V-0阻燃等级,则更厚的部件也能达到V-0阻燃等级。此规律与EN 45545-2:2020+A1:2023中4.2(e)的规定不同,后者规定具有相同组成和密度的不同厚度的2个产品均满足防火要求时,则处于二者之间的所有厚度的产品视为满足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当组成和密度相同但厚度不同的2个产品均满足R26要求的危害等级时,不仅2个厚度之间的产品满足4.2(e)规定,更厚的产品也能满足要求。此规律可用于判定产品是否符合R2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非金属材料 防火性能 垂直燃烧试验 样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沸腾状态对抗醇泡沫灭火剂铺展特性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杨帆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乙醇沸点低、易挥发的特点使其在燃烧时易沸腾、状态易突变,会对抗醇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构建温控操作平台和燃烧试验平台,对抗醇泡沫灭火剂的铺展特性进行试验,从灭火机理出发探究温度上升导致的沸腾状态... 乙醇沸点低、易挥发的特点使其在燃烧时易沸腾、状态易突变,会对抗醇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构建温控操作平台和燃烧试验平台,对抗醇泡沫灭火剂的铺展特性进行试验,从灭火机理出发探究温度上升导致的沸腾状态变化对抗醇泡沫灭火剂铺展窒息效果的影响,进而探究乙醇沸腾状态对抗醇泡沫灭火剂灭火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消防救援队伍处置乙醇火灾提供相关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火灾 沸腾状态 抗醇泡沫灭火剂 铺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灾燃烧特性及热解行为核级电缆试验分析研究
17
作者 史强 宋维 +2 位作者 贾斌 王宝祥 左嘉旭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0-885,共6页
核电消防是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消防技术研究对于提升核安全消防水平至关重要。安全壳内操作平台是核电厂火灾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选取火灾场景内的可燃物核级电缆为研究对象,然后对核级电缆分别进行了燃烧试验以及... 核电消防是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消防技术研究对于提升核安全消防水平至关重要。安全壳内操作平台是核电厂火灾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选取火灾场景内的可燃物核级电缆为研究对象,然后对核级电缆分别进行了燃烧试验以及热重试验,得到相关热参数,为电缆火灾发展蔓延模型的建立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支持,并将试验得到的核级电缆材料数据与民用PVC电缆进行对比,对核级电缆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表明,加热速率、加热气氛对电缆的热分解影响较大,对于材料在高温下的火灾发生发展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核级电缆 燃烧特性 热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森林燃烧火行为特征参数的计算与表述 被引量:72
18
作者 舒立福 王明玉 +2 位作者 田晓瑞 张小罗 戴兴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森林的燃烧过程极为复杂 ,火行为是森林可燃物燃烧的一系列现象的总和。国内外林火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火行为特征的研究描述 ,在火场范围 (周长或面积 )、火焰特征、火强度、火头的蔓延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其中火强度、... 森林的燃烧过程极为复杂 ,火行为是森林可燃物燃烧的一系列现象的总和。国内外林火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火行为特征的研究描述 ,在火场范围 (周长或面积 )、火焰特征、火强度、火头的蔓延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其中火强度、火焰高度和火蔓延速度是林火行为的 3大指标。火行为直接受火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燃烧 火行为 特征参数 森林火灾 火场形状 火焰 火强度 火蔓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火蔓延模型及蔓延模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8
19
作者 唐晓燕 孟宪宇 易浩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了研究林火行为的预测预报及林火蔓延模拟的可视化问题 ,该文在分析了林火蔓延及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之上 ,阐明了几种林火蔓延模型及其适用性 ,评述了选用不同的林火蔓延模型对实际火场的预测预报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初步分... 为了研究林火行为的预测预报及林火蔓延模拟的可视化问题 ,该文在分析了林火蔓延及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之上 ,阐明了几种林火蔓延模型及其适用性 ,评述了选用不同的林火蔓延模型对实际火场的预测预报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初步分析了蔓延模型选择的 4个基本出发点 :模型的功能、模型适用的地区和植被类型、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的检验频数等 .在假定已有蔓延模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国内外林火蔓延研究的发展状况 ,指出了在林火蔓延模型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林火蔓延模拟已成为林火行为预测预报的主要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林火行为 预测预报 林火蔓延模型 蔓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主要针叶林易燃可燃物垂直分布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晓丽 牛树奎 +2 位作者 马钦彦 刘艳红 阚振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5,共5页
为研究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火行为等的影响,该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4种针叶林型为研究对象,比较4种林分相同垂直层面和不同空间层次上的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分布,分析不同林分的火种类、林火行为和森林火险,并基于林... 为研究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火行为等的影响,该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4种针叶林型为研究对象,比较4种林分相同垂直层面和不同空间层次上的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及分布,分析不同林分的火种类、林火行为和森林火险,并基于林分总负荷量评估森林燃烧性。结果表明:侧柏林易发生高强度林火,由于冠层易燃可燃物较少,可以发生树冠火,但不利于蔓延;油松林不易发生地表火,因为地表可燃物清理迹象严重,但一旦起火,易形成蔓延速度较快的树冠火;华山松林可以发生火灾并形成中强度地表火;华北落叶松林可以发生地表火,但树种本身难燃,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树冠火。4种林分的燃烧性为:侧柏林>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华山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负荷量 垂直结构 林火行为 燃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