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in micro display using entropy weight-TOPSIS method
1
作者 ZHENG Yu ZHAO Yan-bing +4 位作者 ZOU Xin-jie WANG Ji-rong JIANG Xiang LIU Jian-zhe DUAN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483-494,共12页
Red-green-blue(RGB)beam combiners are widely used in scenarios such as 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laser projection,biochemical detection,and other fields.Optical waveguide combiners have attracted extens... Red-green-blue(RGB)beam combiners are widely used in scenarios such as 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laser projection,biochemical detection,and other fields.Optical waveguide combiners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high multiplexing efficiency,convenient mass production,and low cost.An RGB beam combiner based on directional couplers is designed,with a core-cladding relative refractive index difference of 0.75%.The RGB beam combiner is optim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ameter optimization.Using th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BP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and individual parameters is studied,achieving preliminary optimization of the device’s performance.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are optimized using the entropy weight-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 method,establishing the optimal parameter scheme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device’s performance indica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optimization,the multiplexing efficiencies for red,green,and blue lights,as well as the average multiplexing efficiency,reached 99.17%,99.76%,96.63%and 98.52%,respectively.The size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is 4.768 mm×0.06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waveguide combiners red-green-blue beam combiner beam propagation method 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 multiplexing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硫系玻璃埋入式光波导耦合效率研究
2
作者 车文龙 张悦 +4 位作者 赵建行 曹英浩 周姚 宋瑛林 周见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9-246,共8页
“后摩尔”时代,光子芯片因其具备高速度、大带宽、低能耗等特点获得了广泛研究,光波导作为光子芯片的基本元件,把光从光纤耦合到光波导中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关键技术。硫系玻璃的较高折射率、超快非线性响应、以及超宽的红外透过区域等特... “后摩尔”时代,光子芯片因其具备高速度、大带宽、低能耗等特点获得了广泛研究,光波导作为光子芯片的基本元件,把光从光纤耦合到光波导中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关键技术。硫系玻璃的较高折射率、超快非线性响应、以及超宽的红外透过区域等特性,使其具有许多传统红外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其性能和用途无法被其他红外光学材料所取代,相比于硅基光子芯片,硫系玻璃光子芯片能够实现中远红外范围的应用。文中通过真空热蒸发法在玻璃基底沉积硫系玻璃Ge_(28)Sb_(12)Se_(60)薄膜,利用移动曝光的方式验证硫系玻璃Ge_(28)Sb_(12)Se_(60)具有光致漂白效应,在1310 nm处曝光前后折射率改变量约0.013。通过掩膜移动曝光法在硫系玻璃Ge_(28)Sb_(12)Se_(60)薄膜中制备埋入式光波导,并实现了光纤-埋入式光波导的端面耦合,研究了输入端光纤与埋入式硫系玻璃光波导之间的耦合效率问题,实验测得耦合效率为0.575%;此外,还通过光束传播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与仿真耦合效率随光纤位移变化趋势一致。该研究对硫系玻璃薄膜在红外光学信息处理、光通信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系玻璃 端面耦合 光束传播方法 埋入式光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维光折变亮屏蔽孤子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仰华 张鹏 +1 位作者 赵建林 彭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256,共5页
利用束传播法对(1+1)维光折变亮屏蔽孤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地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两同相孤子相互吸引,并伴有孤子融合现象,且孤子融合发生时的作用距离随着孤子初始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两反相孤子相互排斥,且排斥作用随着孤子初始... 利用束传播法对(1+1)维光折变亮屏蔽孤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地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两同相孤子相互吸引,并伴有孤子融合现象,且孤子融合发生时的作用距离随着孤子初始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两反相孤子相互排斥,且排斥作用随着孤子初始间距的减小而增强;当两孤子的相位差位于区间(0,π)和(-π,0)中时,其相互作用过程将伴有能量转移,但两区间内能量转移的方向相反,并表现出反转对称性;由于孤子间的距离和相对相位对孤子间的相互作用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多个孤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非常复杂,但可以通过分析相邻孤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其进行定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传播法 光折变屏蔽孤子 孤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的纤芯等效半径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贾俊明 陈明阳 +1 位作者 向阳 于荣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应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和平面波展开法分别计算得到光子晶体光纤的基模有效折射率和包层有效折射率 ,结合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色散方程解出该结构的等效芯半径 通过对不同结构下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 ,找到其等效芯半径随结构参数的变化... 应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和平面波展开法分别计算得到光子晶体光纤的基模有效折射率和包层有效折射率 ,结合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色散方程解出该结构的等效芯半径 通过对不同结构下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 ,找到其等效芯半径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 ,并根据计算结果将此规律以近似公式的形式给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等效芯半径 光束传播法 模色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边抛磨区材料折射率对光纤光栅波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林和 陈哲 +1 位作者 白春河 李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5-868,共4页
针对轮式光纤侧边抛磨法,研究了在侧边抛磨光纤光栅抛磨区覆盖不同折射率的材料时,侧边抛磨光纤光栅Bragg波长随外界折射率的改变而变化的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都表明,侧边抛磨光纤光栅Bragg波长会随抛磨区覆盖材料折射率的增大向长... 针对轮式光纤侧边抛磨法,研究了在侧边抛磨光纤光栅抛磨区覆盖不同折射率的材料时,侧边抛磨光纤光栅Bragg波长随外界折射率的改变而变化的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都表明,侧边抛磨光纤光栅Bragg波长会随抛磨区覆盖材料折射率的增大向长波长方向偏移;侧边抛磨面离光栅区纤芯表面越近,覆盖材料折射率对波长偏移的影响越大.实验指出,当侧边抛磨区覆盖材料的折射率从1.3897变到1.4479时,Bragg波长将会发生1.402nm的偏移.用轮式光纤侧边抛磨法制备的侧边抛磨光纤光栅可应用于光纤光栅的波长调谐或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边抛磨 光纤光栅 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 折射率 波长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多模干涉应变传感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吕鹏 李恩邦 +2 位作者 王玮 张晨亮 唐春晓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90-1994,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模干涉理论的光纤应变传感器,它由两段单模光纤中间夹一段多模光纤组成。我们利用光束传播法(BPM)对这种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多模光纤中被激励的所有高阶模式的耦合效率的解析解,通过计算得到其应变灵敏度是FBG...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模干涉理论的光纤应变传感器,它由两段单模光纤中间夹一段多模光纤组成。我们利用光束传播法(BPM)对这种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多模光纤中被激励的所有高阶模式的耦合效率的解析解,通过计算得到其应变灵敏度是FBG型应变传感器的2.14倍。随后,对这种新型传感器进行了应变传感实验,实验结果为1.92倍,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证明了此种数值模拟方法适于研究此类光纤多模干涉问题,并体现出这种单模-多模-单模结构的传感器在灵敏度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应变传感器 光束传播法 多模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微细加工中光耦合器参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倪晓昌 王清月 胡明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用有限差分迭代求解光束传输方程,对 1×2(Y型 )耦合器和 2×2(X型 )耦合器分路的夹角大小对分路中光束分配比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 模拟结果显示:耦合器夹角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分路中光束能量分配影响不大; 2×2耦... 用有限差分迭代求解光束传输方程,对 1×2(Y型 )耦合器和 2×2(X型 )耦合器分路的夹角大小对分路中光束分配比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 模拟结果显示:耦合器夹角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分路中光束能量分配影响不大; 2×2耦合器对分路夹角以及波导宽度的变化敏感 为飞秒激光加工光纤无源器件的可行性做了理论上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加工 光纤通信 光束耦合器 光束传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光栅模式截止与高阶模的谐振条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燕 刘建国 +4 位作者 开桂云 薛力芳 刘艳格 王志 董孝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采用光束传播法研究了实心掺锗光子晶体光纤布拉格光栅(PCFBG)的模式截止特性。结果表明掺锗光子晶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与归一化间距Λ/λ和归一化孔径d/Λ有关。而且相对于纯硅的光子晶体光纤,其单模多模边界面向归一化孔径值较小的方... 采用光束传播法研究了实心掺锗光子晶体光纤布拉格光栅(PCFBG)的模式截止特性。结果表明掺锗光子晶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与归一化间距Λ/λ和归一化孔径d/Λ有关。而且相对于纯硅的光子晶体光纤,其单模多模边界面向归一化孔径值较小的方向位移。并给出了在光子晶体光纤光栅中激发高阶谐振的条件:相位匹配条件、光栅区的电场交迭和关系不等式VPCF>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锗光子晶体光纤 光纤布拉格光栅 模式特性 光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低非线性宽带色散补偿光纤的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侯尚林 韩佳巍 +1 位作者 朱鹏 李志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9-453,共5页
采用矢量光束传输法数值模拟了基于模式耦合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与其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在包层中移除一层空气孔以形成外纤芯并调整内外纤芯之间的距离及包层空气孔的占空比,内外纤芯间的模式耦合可以在宽带范围内... 采用矢量光束传输法数值模拟了基于模式耦合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与其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在包层中移除一层空气孔以形成外纤芯并调整内外纤芯之间的距离及包层空气孔的占空比,内外纤芯间的模式耦合可以在宽带范围内发生,导致产生大负色散。同时,由于光场分布在两个纤芯内,增大了模场面积,产生低非线性,可以实现低非线性宽带色散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矢量光束传输法 色散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通信的MMI型GaAs光功分器的研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慧莲 杨建义 王明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7期613-616,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能直接与单模光纤阵列相耦合的MMI型光功分器.首先采用导模传输分析法,给出了MMI型光功分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MMI型光功分器的设计.最后根据所确定的器件结构参量。
关键词 MMI型 功分器 导模传输分析法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波导光栅中自由传播区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志明 陈坤峰 +2 位作者 高业胜 史学舜 简水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46-2149,共4页
针对阵列波导光栅设计中自由传播区模式有效折射率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加权等效模式折射率作为自由传播区模式有效折射率的方法。通过引入慢变包络近似条件并采用吸收边界条件的一阶Galerkin有限元法,给出了阵列波导光栅自由传播... 针对阵列波导光栅设计中自由传播区模式有效折射率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加权等效模式折射率作为自由传播区模式有效折射率的方法。通过引入慢变包络近似条件并采用吸收边界条件的一阶Galerkin有限元法,给出了阵列波导光栅自由传播区仅含有磁场分量的全矢量波动方程组。在此基础上,基于三维全矢量束传播法对自由传播区光场进行了模式分析,并结合导模传输分析法,推导给出了加权等效模式折射率的表达式,为阵列波导光栅设计中自由传播区模式折射率的确定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束传播法 导模传输分析法 阵列波导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光波导与阵列光纤耦合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煜 段吉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1-686,共6页
根据光波导理论,论述平面光波导与阵列光纤对准耦合原理。基于光束传播法,分析平面光波导与阵列光纤对准耦合过程中对准偏差(横向位错、纵向间距和轴向角度)与耦合损耗之间的关系,对对准偏差的光学容差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光... 根据光波导理论,论述平面光波导与阵列光纤对准耦合原理。基于光束传播法,分析平面光波导与阵列光纤对准耦合过程中对准偏差(横向位错、纵向间距和轴向角度)与耦合损耗之间的关系,对对准偏差的光学容差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光波导与阵列光纤耦合损耗对横向位错相当敏感,轴向角度偏差对耦合损耗的影响也较大,轴向间距的影响则要小得多;若以0.15dB的附加损耗考察,平面光波导与阵列光纤横向位错、纵向间距、轴向角度的光学容差分别为1μm,16μm和0.65°;所得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应用光束传播法分析平面光波导与阵列光纤对准耦合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光波导 阵列光纤 耦合 光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角FD-BPM的PML边界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青春 肖悦娱 何赛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9-353,共5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三阶 Padé近似广角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FD- BPM)的简单有效的完美匹配层 (PML)边界处理方法 .分别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斜波导和多模干涉 (MMI)数值模拟的结果 ,并与用完全透明边界条件处理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 本文提出了基于三阶 Padé近似广角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FD- BPM)的简单有效的完美匹配层 (PML)边界处理方法 .分别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斜波导和多模干涉 (MMI)数值模拟的结果 ,并与用完全透明边界条件处理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本文最后对基于广角 FD- BPM的 PML边界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美匹配层 有限差光束传输光 广角传播 多模干涉 FD-BPM PML 边界处理 斜波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方法研究钢筋混凝土裂缝扩展规律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亚军 窦远明 崔立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针对钢筋混凝土裂缝扩展问题,进行了钢筋混凝土梁四点纯弯试验。应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方法获得了梁体侧面的全场应变及位移信息。根据断裂力学的位移外推法计算了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 针对钢筋混凝土裂缝扩展问题,进行了钢筋混凝土梁四点纯弯试验。应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方法获得了梁体侧面的全场应变及位移信息。根据断裂力学的位移外推法计算了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SIF),并探讨了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及裂纹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应力强度因子随荷载增加而增加,并且主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增长较快,次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增幅较小。与传统的电阻应变计测试方法相比,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能够准确观测钢筋混凝土的全场裂纹扩展过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钢筋混凝土梁 应力强度因子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切口沥青混合料小梁疲劳试验与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辉 朱宏平 陈传尧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132,共7页
沥青路面在初始裂纹形成后的裂纹扩展规律,对于沥青路面的设计和养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利用预切口沥青混合料小梁疲劳试验,研究复合型裂纹的扩展规律,同时,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无单元伽辽金耦合方法对试验进行数值模... 沥青路面在初始裂纹形成后的裂纹扩展规律,对于沥青路面的设计和养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利用预切口沥青混合料小梁疲劳试验,研究复合型裂纹的扩展规律,同时,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无单元伽辽金耦合方法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随着预切口与加载中心距离的增大,沥青混合料小梁的疲劳寿命增大;对于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越大,小梁的疲劳寿命越长;数值模拟的裂纹扩展路径和试验结果接近;随预切口与加载中心距离的增大,裂纹尖端的I型应力强度因子减小,而裂纹所表现出的II型特性增强;随着裂纹的扩展,复合应力强度因子增大,且增长速率越来越大;该方法可以用于沥青路面裂纹扩展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有限元/无单元伽辽金方耦合 裂纹扩展 扩展路径 小梁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零超平坦色散液体填充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尚林 晏祖勇 +3 位作者 黎锁平 刘延君 雷景丽 徐永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3,共5页
建立填充高折射率温度系数液体的六边形折射率引导型光子晶体光纤的数值模型,利用矢量光束传输法研究该类光纤的几何和光学参数对色散的影响,通过对孔径、孔间距等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设计出在1.46~1.65μm内色散系数介于0±0.5p... 建立填充高折射率温度系数液体的六边形折射率引导型光子晶体光纤的数值模型,利用矢量光束传输法研究该类光纤的几何和光学参数对色散的影响,通过对孔径、孔间距等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设计出在1.46~1.65μm内色散系数介于0±0.5ps/(nm.km)之间的超平坦色散光子晶体光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色散平坦 矢量光束传输法 液体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Mach-Zehnder脊形波导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荣国 廖进昆 +2 位作者 唐雄贵 李和平 刘永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4,共4页
利用变分有效折射率法计算了TE基模和高阶模的光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量小,精度高,为聚合物集成光电子器件中脊形光波导的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提供了简单高效的途径。利用有限差分束传播法对Mach-Zehnder波导的传播及损耗特性... 利用变分有效折射率法计算了TE基模和高阶模的光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量小,精度高,为聚合物集成光电子器件中脊形光波导的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提供了简单高效的途径。利用有限差分束传播法对Mach-Zehnder波导的传播及损耗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不同Y分支角、波导宽度、波导间距时波导传输功率与距离的关系,优化得到的结构参数为:Y分支角1.1°,脊宽5μm,波导间距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电光聚合物 脊形波导 有效折射率法 变分法 有限差分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形光波导低弯曲损耗路径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光春 周自刚 +1 位作者 杨永佳 王强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0-693,共4页
为了降低光波导中的弯曲损耗,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波导的弯曲损耗、过渡损耗产生的根源,并以此为依据推导出符合弯曲、过渡低损耗的5次,6次,7次,8次和9次幂函数表达式。由MATLAB和MAPLE工具软件计算可知,9次幂函数的图形曲线最圆滑,当取h=... 为了降低光波导中的弯曲损耗,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波导的弯曲损耗、过渡损耗产生的根源,并以此为依据推导出符合弯曲、过渡低损耗的5次,6次,7次,8次和9次幂函数表达式。由MATLAB和MAPLE工具软件计算可知,9次幂函数的图形曲线最圆滑,当取h=125μm,L=800μm(高分支比)时其弯曲损耗可以减小到4.57dB,与传统常用的余弦函数和反正弦函数进行比较,在相同条件下弯曲损耗有了明显的降低。结果表明,所设计的1×4光功分器优化路线,传输性能优良,分配均匀。这为以后Y分支光波导的制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低弯曲损耗 9次幂函数 MATLAB 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跨效应的船撞作用下连续梁桥墩顶约束刚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慧明 方海 +2 位作者 祝露 韩娟 刘伟庆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5,共7页
基于弹性分析,重点考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对被撞桥墩的约束作用,通过分向传播法分析连续梁桥支座横向剪切刚度、桥墩跨数、跨距、边跨桥墩抗侧刚度对被撞桥墩的影响,归纳各参数对被撞桥墩墩顶位移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软件... 基于弹性分析,重点考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对被撞桥墩的约束作用,通过分向传播法分析连续梁桥支座横向剪切刚度、桥墩跨数、跨距、边跨桥墩抗侧刚度对被撞桥墩的影响,归纳各参数对被撞桥墩墩顶位移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苏通大桥引桥在船舶撞击力作用下上部结构对被撞桥墩的顶端约束刚度,并与理论推导出的约束刚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悬臂墩模型相比,在相同撞击力作用下,考虑连跨效应的被撞桥墩墩顶位移减小9.94%;随着边跨桥墩抗侧刚度、跨距、支座横向剪切刚度的增大,被撞桥墩墩顶位移逐渐减小;随着跨数的减少,对被撞桥墩的约束作用越小;相邻第1跨对被撞桥墩约束的影响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顶端约束刚度 分向传播法 顶端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一维单模波导模特性的差分波束传输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朝军 许政权 陈益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73-76,共4页
应用类Crank-Nicholson差分格式的波束传输法(FD-BPM)精确获得两类典型一维单模平板波导的模特性,为FD-BPM法推广到形状复杂的三维波导器件的模拟打下基础.
关键词 光波导 差分法 波束传输法 单模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