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ushing analysis and multiobjective crashworthiness optimization of bitubular polygonal tubes with internal walls
1
作者 李健 高广军 +1 位作者 邹翔 关维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3040-3050,共11页
In order to reduce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in a collision accident, thin-walled structure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as energy absorber in crashworthiness design of train. With the help of energy absorber, colli... In order to reduce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in a collision accident, thin-walled structure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as energy absorber in crashworthiness design of train. With the help of energy absorber, collision kinetic energy can be controllably dissipated by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structures. A new kind of multi-cell thin-walled structure called as bitubular polygonal tubes with internal walls(BPTIW) was constructed. The crashworthiness characteristics of BPTIWs were investigated by LS-DYNA.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BPTIW with 12 sides has the most excellent crashworthiness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 and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optimization(MOPSO) algorithm, the BPTIW with 12 sides was selected to optimize the dimensions of cross-sectional configuration under different constraints of energy absorption(EA) and crushing peak force(CPF).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designs of BPTIW12 under different constraints present excellent crashworthi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be used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shworthiness optimization thin-walled structure energy absorp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变参数桥梁结构内力优化及试验
2
作者 杨国俊 李喜梅 +1 位作者 赵行 吕明航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2,共9页
为确定变参数桥梁最优内力,针对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中的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与优化,建立单目标线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和桥梁结构简化计算模型.采用穷举算法,结合Visual C++编程优化计算,其中包括桥梁主跨跨径的优化、加载... 为确定变参数桥梁最优内力,针对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中的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与优化,建立单目标线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和桥梁结构简化计算模型.采用穷举算法,结合Visual C++编程优化计算,其中包括桥梁主跨跨径的优化、加载点荷载值选择,进行静力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和实际模型试验.推导了数值计算公式,提出以弯曲应变能最小为目标的桥梁跨径、荷载加载位置等参数随机优化的方法,寻求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竖向位移和内力的最小值,得到荷载布置方式,反算主跨跨径,利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得到布载方式1为最优布载,P 1~P 8值分别为40、50、120、130、60、70、80、9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有限元分析 穷举算法 优化分析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SEA混合方法的声腔内部噪声预测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书明 王登峰 +2 位作者 宋学伟 陈静 昝建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6-238,共3页
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阐述,给出了混合FE-SEA的系统方程。通过数值仿真,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FE-SEA混合模型,同时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SEA模型,对声腔模态密度、SEA模型中声腔与板的耦合损耗因子进行了计算,同时计算... 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阐述,给出了混合FE-SEA的系统方程。通过数值仿真,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FE-SEA混合模型,同时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SEA模型,对声腔模态密度、SEA模型中声腔与板的耦合损耗因子进行了计算,同时计算了FE板与SE板的辐射效率,并对2个模型进行了响应计算,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将FE-SEA模型与SEA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在中高频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还建立了声腔-轿车后风挡玻璃-声腔系统的FE-SEA混合模型,以及该系统的SEA模型,通过试验对内侧声腔激励进行了测量,计算了FE-SEA模型与SEA模型外侧声腔的响应声压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中高频段FE-SEA模型与SEA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吻合,且FE-SEA模型与试验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统计能量分析 混合方法 预测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噪声FE-SEA混合建模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书明 王登峰 +1 位作者 曹晓琳 昝建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模态方法别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两个面连接子系统的耦合关系,最后给出了混合FE-SEA的系统方程。建立了轿车FE-SEA混合模型,对FE车身的辐射效率进行了计算,通过试验对动力总... 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模态方法别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两个面连接子系统的耦合关系,最后给出了混合FE-SEA的系统方程。建立了轿车FE-SEA混合模型,对FE车身的辐射效率进行了计算,通过试验对动力总成悬置激励和车身悬置激励进行了测量,在消声室内对发动机舱声辐射激励进行了测量,建立了CFD风洞仿真模型,并对车外风激励进行了计算,同时通过施加激励后的混合FE-SEA模型对车内噪声进行了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有着较好的一致性,预测绝对误差小于2.5 dB(A),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混合FE-SEA建模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车内中频噪声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统计能量分析 混合方法 预测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SEA混合法的梁弯曲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莹 陈克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96,126,共7页
FE-SEA混合法将计算低频响应的有限单元法和计算高频响应的统计能量分析结合起来,可用于全频段的结构振动响应分析。将FE-SEA混合法运用到梁结构的弯曲振动分析中,研究了计算整体动力刚度阵Dgg原理,推导了修正的动力刚度阵ΔD、修正的... FE-SEA混合法将计算低频响应的有限单元法和计算高频响应的统计能量分析结合起来,可用于全频段的结构振动响应分析。将FE-SEA混合法运用到梁结构的弯曲振动分析中,研究了计算整体动力刚度阵Dgg原理,推导了修正的动力刚度阵ΔD、修正的力阵ΔF以及整体模态的输入功率Pg在梁弯曲振动分析中具体的表达式。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对三种耦合情况进行了仿真,并利用FEA和SEA方法的计算结果,证明了FE-SEA混合法运用于梁结构弯曲振动响应分析的正确性。与传统的有限元法相比,FE-SEA混合法的计算量大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结构 有限元 统计能量分析 混合方法 弯曲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能液压支架立柱防冲性能模拟及试验
6
作者 安栋 范金颍 +2 位作者 宋义敏 许海亮 罗廷运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400,共8页
针对吸能防冲液压支架防冲性能问题,从冲击载荷作用下吸能液压立柱防冲性能角度开展研究,参照工程常用的吸能防冲立柱,采用有限元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普通液压支架立柱与吸能液压支架立柱流固耦合、流体大变形模型,实现了吸... 针对吸能防冲液压支架防冲性能问题,从冲击载荷作用下吸能液压立柱防冲性能角度开展研究,参照工程常用的吸能防冲立柱,采用有限元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普通液压支架立柱与吸能液压支架立柱流固耦合、流体大变形模型,实现了吸能防冲立柱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数值模拟。使用冲击试验台进行了吸能液压立柱冲击试验,得到了冲击荷载下立柱缸体的位移响应,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使用4.5、7、10.5 t的重锤经自由落体对2种液压立柱进行冲击加载,得到了2种立柱的动态响应。根据防冲支护设计6项原则探讨了吸能液压支架立柱的防冲性能。让位位移方面,吸能立柱的位移比普通立柱分别降低了16%、23%、30%;让位阻力方面,吸能立柱最大阻力比普通立柱降低了15%、21%、12%;让位速度方面,吸能装置最大让位速度可达18.5 m/s,可在13 m/s内完全压溃;让位刚度方面,吸能立柱在吸能装置变形前后表现为弹性刚度,压溃期间表现为塑性刚度;让位频率方面,吸能立柱让位防冲时的固有频率为0,规避了立柱与围岩发生共振而迅速破坏的风险;让位能量方面,吸能装置的吸能量可达272 kJ,吸能立柱整体吸能量比普通立柱提高了80%。从受冲响应的4个阶段总结了吸能液压支架立柱的让位吸能防冲过程,分析了立柱的抗冲能力,结果表明吸能液压支架立柱可承受的最大冲击能可达普通立柱的2.3倍,泄压阀允许开启时间延长为普通液压支架立柱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液压支架立柱 吸能装置 流固耦合 动态响应 有限元分析 SPH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ESO法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南波 王露婕 +2 位作者 梁家聪 迟远鹏 刘文合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3-593,共11页
拓扑优化与传统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相比,提供了更广泛的设计灵活性,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伴随着结构拓扑优化的发展,其优化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其方法的研究凸显出重要的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由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方法(bi-directional ... 拓扑优化与传统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相比,提供了更广泛的设计灵活性,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伴随着结构拓扑优化的发展,其优化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其方法的研究凸显出重要的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由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方法(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BESO)有很强的通用性,理论和程序实现简单,优化效率高,能够得到一系列黑/白分布的拓扑构型,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际当中。但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方法和其改进的方法在对于解决应力约束下的拓扑优化问题上一直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连续体结构,采用ABAQUS软件和改进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方法相结合来实现结构的拓扑优化,从而能够解决应力约束拓扑优化问题,进而证明其优越性以及应用在工程实例的可行性,详细描述BESO方法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分析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方法成功的根本原因,以及相较于其他拓扑优化方法的优点,然后基于约束条件优化问题,提出约束条件与拓扑变量的关系。以结构应变能最小化为目标,利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导出以应力约束作为约束条件,对C形夹、工字钢梁结构进行拓扑优化,验证了改进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的有效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从而验证了改进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改进BESO法 有限元分析 最小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高速铁路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立忠 张艺升 +3 位作者 张海文 刘全民 刘林芽 刘兰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3,共7页
为评估400 km/h高速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产生的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数值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轮轨粗糙度、车速和扣件刚度3个方面,分析轮轨粗糙度变化、车速变化... 为评估400 km/h高速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产生的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数值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轮轨粗糙度、车速和扣件刚度3个方面,分析轮轨粗糙度变化、车速变化以及扣件刚度变化对高速铁路高架段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仅改变轮轨粗糙度情况下,综合噪声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轮轨粗糙度的增大,综合噪声也呈现增大趋势,并且轮轨粗糙度每增加1 dB,声压级增加1 dB(A);(2)在仅改变车速情况下,综合噪声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车速的增大,综合噪声也呈现增大趋势,但是噪声增大的速率变缓;(3)在仅改变扣件刚度情况下,扣件刚度变化对综合噪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0~800 Hz频段,在其他频段范围内,综合噪声几乎不受扣件刚度变化的影响。在50~200 Hz频段,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综合噪声也相应增大;而在200~800 Hz频段,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综合噪声数值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轮轨噪声 二次结构噪声 噪声预测 轮轨粗糙度 统计能量分析法 有限元-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夹层隧道顺层仰坡稳定性因素分析
9
作者 隋传毅 冯艺 +1 位作者 艾庆华 闫高明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02-107,共6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地震环境下含软弱夹层隧道顺层仰坡稳定性,通过考察软弱夹层岩体抗拉强度与Ⅰ型、Ⅱ型断裂能量释放关系,并利用错动实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融合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探讨了软弱夹层厚度及坡形结构对稳定性的... 本文深入分析了地震环境下含软弱夹层隧道顺层仰坡稳定性,通过考察软弱夹层岩体抗拉强度与Ⅰ型、Ⅱ型断裂能量释放关系,并利用错动实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融合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探讨了软弱夹层厚度及坡形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上覆层厚度对坡顶加速度影响显著,增厚可显著降低加速度,提升稳定性;坡高主要影响水平加速度,而坡度则对垂直加速度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理解和提高地震作用下隧道顺层仰坡稳定性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为隧道设计与改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抗震 稳定性因素分析 含软弱夹层顺层仰坡 能量释放率 扩展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流理论、统计能量分析和能量有限元法之间的关联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殷学文 崔宏飞 +2 位作者 顾晓军 黄捷 沈荣瀛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7-646,共10页
基于能量的方法由于可以克服传统结构动力学在分析高频问题的某些不足,因而在很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全面回顾了功率流理论、统计能量分析、能量有限元法四十年以来的研究进展,以功率流理论为线索,将统计能量分析和能量有限元... 基于能量的方法由于可以克服传统结构动力学在分析高频问题的某些不足,因而在很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全面回顾了功率流理论、统计能量分析、能量有限元法四十年以来的研究进展,以功率流理论为线索,将统计能量分析和能量有限元法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并将其归纳到基于能量的分析方法的理论框架内。最后,比较三种理论的基本原理,并指出它们在基于类似的能量平衡方程,输入和损耗功率表达形式上的关联性。而且还指出了它们在处理结构振动和声辐射问题上各自适用的频率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声辐射 功率流 统计能量分析 能量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阻尼时域本构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宏昭 原大宁 +1 位作者 李冬平 张忠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阻尼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功能材料在不少领域已获应用,由于其阻尼值较大且随频率呈复杂变化关系,传统的线性粘性阻尼理论或经典的非频变结构阻尼理论难以精确地描述其耗能行为。本文应用粘弹性阻尼理论,根据阻尼合金储能模量和损耗因... 阻尼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功能材料在不少领域已获应用,由于其阻尼值较大且随频率呈复杂变化关系,传统的线性粘性阻尼理论或经典的非频变结构阻尼理论难以精确地描述其耗能行为。本文应用粘弹性阻尼理论,根据阻尼合金储能模量和损耗因子在频域的实测数据,应用最优化方法拟合出标准线性体模型中的本构参数;根据积分形式的三参量本构关系和变形体虚功原理,推导出了有限元形式的动力学方程;讨论了三参数初值的选取;对包含卷积积分的有限元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学推导将其化为三阶线性微分方程组,再转化为标准状态变量方程,应用数值求解。数值计算实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阻尼 三参量 阻尼合金 时域本构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随机不确定参数复合材料薄壁结构吸能特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解江 冯振宇 +2 位作者 赵彦强 牟浩蕾 李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9-114,共6页
针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散度大、加工精度低,导致复合材料薄壁吸能因素不确定等,提出含随机不确定参数复合材料薄壁结构吸能特性评估方法。考虑材料力学性能及结构特征尺寸的不确定性,评估准静态压溃条件下薄壁圆管峰值载荷及比吸能指... 针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散度大、加工精度低,导致复合材料薄壁吸能因素不确定等,提出含随机不确定参数复合材料薄壁结构吸能特性评估方法。考虑材料力学性能及结构特征尺寸的不确定性,评估准静态压溃条件下薄壁圆管峰值载荷及比吸能指标。据试样级材料性能实验确定各参数分布特征;用Plackett-Burman方法选实验点,采用显式求解有限元方法分析选出对比吸能、峰值载荷影响显著的参数;建立影响显著参数及结构吸能特性指标间二阶响应面函数;据参数分布抽样计算获得吸能特性指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对复合材料薄壁圆管而言,纤维方向拉伸、压缩强度及圆管壁厚、基体压缩强度对其轴向压溃的比吸能及峰值载荷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薄壁结构 吸能特性 不确定性 蒙特卡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宽带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韩增尧 曲广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30,共7页
简要介绍了航天器宽带随机振动试验和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世界上相关预示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然后以某卫星为例 ,利用有限元方法和统计能量分析( SEA)对整星的宽带随机振动力学环境进行了预示 ;经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统计能量分析 航天器 宽带随机振动试验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声传递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见华 金咸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9,共6页
本文综述了结构声传递的四种数值计算方法 :统计能量分析、有限元法、阻抗分析法、波动分析法。阐述了不同频率范围应用不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构声传递的特点和现状 ,为开展复杂结构中结构声传递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结构声传递 数值计算方法 统计能量分析 有限元法 阻抗分析法 波动分析法 船舶 振动 噪声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有限元的汽轮机叶片强度计算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璋奇 段巍 +1 位作者 徐飞 彭震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88-94,共7页
在实际运行中,影响汽轮机叶片强度的随机性因素很多,为了实现叶片高可靠性设计的要求,必须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确定性有限元方法虽可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但是没有考虑到参数的随机性,因此将随机分析方法与确定性有限元相结合,形成随机... 在实际运行中,影响汽轮机叶片强度的随机性因素很多,为了实现叶片高可靠性设计的要求,必须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确定性有限元方法虽可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但是没有考虑到参数的随机性,因此将随机分析方法与确定性有限元相结合,形成随机有限元,进而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以汽轮机末级扭叶片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弹性模量、蒸气作用力、转速的随机性,建立了旋转变截面扭梁模型;运用应变能原理推导了包含轴向变形、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共同作用下的单元刚度矩阵和载荷列阵;应用局部平均法离散弹性模量随机场;编制了二阶摄动随机有限元程序,分别计算了弹性模量、蒸汽作用力、转速随机时叶片应力的统计特性;通过与Monte Carlo数值模拟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有限元 叶片 应变能原理 局部平均法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塑性防撞装置的力学机理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建成 顾永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90-994,共5页
通过一艘 4万 t级油船撞击箱式塑性吸能防撞装置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 ,演示并分析了防撞装置的作用过程 .指出了防撞装置受力的 3个阶段、防撞力的限制值和防撞装置各构件的吸能特征 ,解释了防撞装置对桥梁的防护机理 .同时介绍了非线... 通过一艘 4万 t级油船撞击箱式塑性吸能防撞装置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 ,演示并分析了防撞装置的作用过程 .指出了防撞装置受力的 3个阶段、防撞力的限制值和防撞装置各构件的吸能特征 ,解释了防撞装置对桥梁的防护机理 .同时介绍了非线性有限元碰撞分析中船舶、防撞装置与桥墩的模型化方法和材料、质量参数等的正确意义 ,并对防撞装置的优化设计提出了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碰撞 桥梁防护 防撞装置 动塑性 非线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客车大变形碰撞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金朝 房加志 +2 位作者 王成国 冯青春 张洪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共8页
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对铁道客车进行大变形碰撞研究。通过设置不同部分壳体单元的不同厚度,巧妙地处理了车体钢骨架与车体侧墙板及其他各种板件的焊接关系。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车身主要吸能部件的变形规律,改进牵引缓冲梁的结构,提高其吸收... 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对铁道客车进行大变形碰撞研究。通过设置不同部分壳体单元的不同厚度,巧妙地处理了车体钢骨架与车体侧墙板及其他各种板件的焊接关系。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车身主要吸能部件的变形规律,改进牵引缓冲梁的结构,提高其吸收能量的性能。建立车与车的正撞模型,计算表明初速度相对大的车可能爬到初速度相对小的车上。建立斜角碰撞模型,指出为了减少列车脱轨后的严重伤害,应加强铁道安全护栏的研究。假人模型中的有关头部伤害指标和大腿伤害指标的计算结果表明,列车碰撞及其乘员二次碰撞是导致乘客伤害的关键原因。利用PAM CRASH的并行处理技术,进行了600万自由度有限元模型的25B铁道客车之间的碰撞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碰撞 吸能性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浮式生产储油轮船侧结构耐撞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志强 高震 顾永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6-710,共5页
利用先进的非线性数值仿真技术,对一种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的Y型船侧结构的耐撞性进行了研究.计算出5万t穿梭油船以6m/s航速正撞30万tFPSOY型船侧结构的场景下,FPSO船侧的结构损伤、最大碰撞力-撞深和船侧构件吸能-撞深等曲线及数据,... 利用先进的非线性数值仿真技术,对一种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的Y型船侧结构的耐撞性进行了研究.计算出5万t穿梭油船以6m/s航速正撞30万tFPSOY型船侧结构的场景下,FPSO船侧的结构损伤、最大碰撞力-撞深和船侧构件吸能-撞深等曲线及数据,并与传统型FPSO船侧结构在同样碰撞场景下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价Y型船侧结构在耐撞性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生产储油轮 耐撞性 Y型船侧结构 碰撞力 撞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能量有限元分析的高速列车车内噪声预测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代文强 郑旭 +1 位作者 郝志勇 邱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96-2403,共8页
采用能量有限元分析(EFEA)并引入车体隔声效应建立高速列车(HST)车厢结构和声腔模型,综合考虑机械激励和声激励源,预测分析车内全频噪声.通过试验及仿真计算获取模型结构和声腔参数;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声学有限元法和非线性声学方法... 采用能量有限元分析(EFEA)并引入车体隔声效应建立高速列车(HST)车厢结构和声腔模型,综合考虑机械激励和声激励源,预测分析车内全频噪声.通过试验及仿真计算获取模型结构和声腔参数;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声学有限元法和非线性声学方法求解得到车外激励源,包括轮轨力、二系悬挂力、轮轨噪声和气动噪声.通过验证激励源频谱结果的声压级(SPL)峰值频率保证激励源的准确性.将模型参数和激励源施加到车内噪声EFEA模型上,并预测不同区域的车内噪声。将车内声腔各区域的预测与搭载试验车内噪声SPL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仿真与试验车内噪声声压级在分析频段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声压级总值(OASPL)误差小于3 dB(A).由此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对于HST车内全频噪声仿真预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HST) 车内噪声 能量有限元分析(EFEA) 隔声效应 声学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劲性索结构固有振动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才英俊 刘迎春 +2 位作者 张文福 刘文洋 李静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2,129,共3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劲性索结构进行了固有振动分析,并比较了采用能量变分法对劲性索结构固有振动分析的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给出的计算劲性索结构频率的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精度,相对误差在5.00%以内,可为该类结构的抗震与抗风验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劲性索结构 能量变分法 固有振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