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fficient locally one-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based on the conformal scheme
1
作者 魏晓琨 邵维 +2 位作者 石胜兵 张勇 王秉中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74-82,共9页
An efficient conformal locally one-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LOD-CFDTD)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solving two-dimensional(2D) electromagnetic(EM) scattering problems. The formulation for the 2D tra... An efficient conformal locally one-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LOD-CFDTD)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solving two-dimensional(2D) electromagnetic(EM) scattering problems. The formulation for the 2D transverse-electric(TE) case is presented and its stability property and numerical dispersion relationship ar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irregular grids will not damage the numerical stability. Instead of the staircasing approximation, the conformal scheme is only employed to model the curve boundaries, whereas the standard Yee grids are used for the remaining regions. As the irregular grids account for a very small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space grids, the conformal schem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numerical dispersion. Moreover, the proposed method, which requires fewer arithmetic operations than the alternating-direction-implicit(ADI) CFDTD method, leads to a further reduction of the CPU time. With the total-field/scattered-field(TF/SF) boundary and the 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 the radar cross section(RCS) of two2 D structures is calculated. The numerical examples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ormal scheme locally one-dimensional(LO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 method numerical dispersion unconditional s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sed Piecewise Linear Recursive Convolution FDTD Method for Magnetized Plasmas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崧 钟双英 刘少斌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122-3126,共5页
The piecewise linear recursive convolution (PLRC) finite-different time-domain (FDTD) method improves accuracy over the original recursive convolution (RC) FDTD approach and current density convolution (JEC) b... The piecewise linear recursive convolution (PLRC) finite-different time-domain (FDTD) method improves accuracy over the original recursive convolution (RC) FDTD approach and current density convolution (JEC) but retains their advantages in speed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describes a revised piecewise linear recursive convolution PLRC-FDTD formulation for magnetized plasma which incorporates both anisotropy and frequency dispersion at the same time, enabling the transient analysis of magnetized plasma media. The technique is illustr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through a magnetized plasma lay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vised PLRC-FDTD method has improved the accuracy over the original RC FDTD method and JEC FDT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wave finite-different time-domain (fdtd methods piecewise linear recursive convolution magnetized pla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Proof of Unconditional Stability of the 3-D ADI-FDTD Method 被引量:3
3
作者 WANG Yingjun WANG Bingzhong SHAO Wei (School of Physical Electronics,UESTC Chengdu 610054 China)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In order to eliminate Courant-Friedrich-Levy(CFL) condition restraint and improvecomputational efficiency,a new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method based on the alternating-direction implicit(ADI) technique is i... In order to eliminate Courant-Friedrich-Levy(CFL) condition restraint and improvecomputational efficiency,a new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method based on the alternating-direction implicit(ADI)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recently.In this paper,a theoretical proof of the stabilityof the three-dimensional(3-D)ADI-FDTD method is presented.It is shown that the 3-D ADI-FDTDmethod is unconditionally stable and free from the CFL condition restra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ting-direction implicit(ADI)technique Courant-Friedrich-Levy(CFL)condition restraint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method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采样的FDTD/TDPO混合优化算法
4
作者 王林茜 陈娟 牟春晖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51,共6页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和时域物理光学(time-domain physical optics,TDPO)的混合算法提出用稀疏采样优化近场外推的方法,解决了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电磁计算用时过长、计算效率低的问题。传统混合算法中...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和时域物理光学(time-domain physical optics,TDPO)的混合算法提出用稀疏采样优化近场外推的方法,解决了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电磁计算用时过长、计算效率低的问题。传统混合算法中馈源的近场外推到反射面天线的步骤计算量较大,稀疏采样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间隔采样,减少了此步骤的计算量,从而节省了用时。给出了馈源为喇叭天线、抛物面口径为100个波长的抛物面天线算例,所得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仅有-36.03 dB,用时最快可缩短为原来的2.51%,与CST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吻合度较高,用时缩减了93.18%,验证了本文优化算法可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 时域物理光学(TDPO) 混合方法 稀疏采样 抛物面天线 远区辐射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I-FDTD法的探地雷达正演数值模拟及验证
5
作者 曾良生 迟耀丹 +1 位作者 周庆才 衣淼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探地雷达(GPR)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用于探测和定位地下物体的浅层地球物理方法。通过开展探地雷达正演模拟研究,可以获得复杂地下结构的探地雷达图像回波特征。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受到稳定性和收敛性条件的限制,导致效率和精度低。... 探地雷达(GPR)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用于探测和定位地下物体的浅层地球物理方法。通过开展探地雷达正演模拟研究,可以获得复杂地下结构的探地雷达图像回波特征。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受到稳定性和收敛性条件的限制,导致效率和精度低。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ADI-FDTD)法克服FDTD法的稳定性限制,可以选择更大的时间步长来提高计算效率。从原理出发,对ADI-FDTD法进行公式推导,在基于ADI-FDTD法的基础上进行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的结合。通过进行ADI-FDTD法的时间稳定性仿真和不同材质、不同填充介质的双管,沙槽正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ADI-FDTD法可以保证时间无条件稳定性,相同情况下可采用更大的时间步长进行正演模拟,提高正演效率。对不同管线、不同材质情况下的正演剖面曲线特征进行解译分析,最后与沙槽实测进行对比,证明得到的探测解译结果与实际状况达到较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GPR) 正演模拟 无条件稳定 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 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ADI-fdt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TD并行算法研究:电和磁本构参数均为各向异性情形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利霞 葛德彪 +2 位作者 魏兵 郑奎松 葛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03-1707,共5页
研究并实现了三维电与磁本构参数均为各向异性介质时的时域有限差分(ANI-FDTD)并行算法.根据电磁各向异性介质时域有限差分(ANI-FDTD)迭代式,电场和磁场某一节点场值的计算均涉及到其周围邻近28个场分量节点值.详细分析了该情况下各向... 研究并实现了三维电与磁本构参数均为各向异性介质时的时域有限差分(ANI-FDTD)并行算法.根据电磁各向异性介质时域有限差分(ANI-FDTD)迭代式,电场和磁场某一节点场值的计算均涉及到其周围邻近28个场分量节点值.详细分析了该情况下各向异性介质时域有限差分(ANI-FDTD)并行算法中的数据通讯规律.通过采用相邻子域重叠半个网格的区域划分方式,传递分界面两边相关节点的场值,实现了局域网内各节点机的协同并行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和程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各向同性介质 并行算法 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TD法对金属腔体孔缝耦合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超 宋航 +2 位作者 芈小龙 陈勇 周东方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408-411,共4页
文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给出了电磁脉冲耦合进入金属腔体的仿真,分别对微波脉冲与单层屏蔽腔和双层屏蔽腔的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距离孔缝越远,场强衰减越厉害,对电子系统的干扰越小;且双层屏蔽腔的屏蔽效果明显优于单层... 文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给出了电磁脉冲耦合进入金属腔体的仿真,分别对微波脉冲与单层屏蔽腔和双层屏蔽腔的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距离孔缝越远,场强衰减越厉害,对电子系统的干扰越小;且双层屏蔽腔的屏蔽效果明显优于单层屏蔽腔,通过前者耦合进入的场峰值要比后者小12 dB。以上结论对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干扰以及防护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孔缝耦合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微带线间串扰问题的FDTD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4
8
作者 严冬 孙力 +1 位作者 孙亚秀 姜保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83-2286,共4页
T型微带线的串扰是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PML(Perfectly Matched Layer)-FDTD方法首次对T型微带线间的串扰问题进行全波分析,并给出抑制串扰的具体措施。PML-FDTD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改进结构参数对串扰的影响不... T型微带线的串扰是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PML(Perfectly Matched Layer)-FDTD方法首次对T型微带线间的串扰问题进行全波分析,并给出抑制串扰的具体措施。PML-FDTD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改进结构参数对串扰的影响不同:(1)开口距离S越大线间串扰越小,最多减小10dB;(2)开口角度α越小线间串扰越小,减小幅度最多达14dB。由此得出,在T型微带线上开三角形口,通过改变开口距离S和开口角度α可实现对邻近微带线串扰的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微带线 串扰 完全匹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TD-SIBC混合方法计算近地导线表面电流 被引量:5
9
作者 闫玉波 葛德彪 柴玫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4期484-486,492,共4页
通过在 FDTD方法中引进时域表面阻抗边界条件来研究瞬态电磁脉冲对有耗地面附近电缆线耦合问题。由频域表面阻抗出发通过拉氏变换得到时域表面阻抗边界条件( SIBC) ,并将这种边界条件应用于 FDTD方法中来模拟有耗地面的反射。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表面阻抗边界条件 时域表面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分裂平面波FDTD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辉 黄志祥 吴先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4-608,共5页
文章针对二维TMz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裂场思想的FDTD平面波源高效引入方法:分裂平面波FDTD法(SP-FDTD),该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插值及相速不匹配带来的误差;通过对不同入射角度的正弦平面波源及高斯脉冲波源的泄漏测试,结果表明SP-FDT... 文章针对二维TMz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裂场思想的FDTD平面波源高效引入方法:分裂平面波FDTD法(SP-FDTD),该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插值及相速不匹配带来的误差;通过对不同入射角度的正弦平面波源及高斯脉冲波源的泄漏测试,结果表明SP-FDTD可以实现完美的总场/散射场分离,使得泄露降至-340dB的水平;另外,SP-FDTD方法可以推广至三维及高阶FDTD情形,这也是本文所提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总场/散射场分离 分裂平面波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目标散射的FDTD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晓燕 盛新庆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97-2000,共4页
该文给出了一种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结合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UPML)以及互易原理,计算地下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值实验,对这种计算方法的数值性能作了仔细研究。给出了一批新的不同电尺寸、不同形状、不同介电常数... 该文给出了一种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结合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UPML)以及互易原理,计算地下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值实验,对这种计算方法的数值性能作了仔细研究。给出了一批新的不同电尺寸、不同形状、不同介电常数地下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目标 电磁散射 fdtd UP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TD法分析高速集成电路芯片内互连线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正宇 李征帆 邹瑉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6,共3页
本文首次利用时域有限差分 (FDTD)法分析了高速集成电路芯片内半导体基片上的有耗互连传输线的电特性 .文中提出了有耗吸收边界条件 ,推导了不同媒质交界面上的边界条件通用格式 .在FDTD分析的基础上 ,得到传输线各种参数的频变特性 ,... 本文首次利用时域有限差分 (FDTD)法分析了高速集成电路芯片内半导体基片上的有耗互连传输线的电特性 .文中提出了有耗吸收边界条件 ,推导了不同媒质交界面上的边界条件通用格式 .在FDTD分析的基础上 ,得到传输线各种参数的频变特性 ,为芯片内电路模拟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集成电路 时域有限差分 互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DTD分析小尺度波纹对KDP近场光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明君 陈宽能 李明全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23,共5页
采用SPDT方法加工获得的KDP晶体表面所残留的小尺度波纹对其激光损伤阈值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研究了KDP晶体已加工表面存在的小尺度波纹对晶体内部近场光强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表面残留的... 采用SPDT方法加工获得的KDP晶体表面所残留的小尺度波纹对其激光损伤阈值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研究了KDP晶体已加工表面存在的小尺度波纹对晶体内部近场光强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表面残留的小尺度波纹,会使晶体内部的衍射场发生畸变,导致晶体内部光强沿横向和纵向呈现周期性的强弱分布;当小尺度波纹周期小于0.7μm时,其对晶体内部光强的调制作用很小,此时光强以倏逝波的形式在波纹附近产生调制;1.064μm时相对光强达到最大值;3μm后基本保持不变,相对光强随着小尺度波纹幅值的增加基本成线性增长,不同周期时增长幅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小尺度波纹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 相对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的脉冲法计算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昆 薛晓春 张伟宁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3,共4页
探讨了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脉冲法来快速获取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将入射波设置为高斯脉冲,对目标进行瞬态分析,将得到的电磁场进行傅里叶变换,从而得到目标的频域散射特性,并对比文献证明了程序的有效性。计算了某新... 探讨了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脉冲法来快速获取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将入射波设置为高斯脉冲,对目标进行瞬态分析,将得到的电磁场进行傅里叶变换,从而得到目标的频域散射特性,并对比文献证明了程序的有效性。计算了某新型飞机的双站RCS分布情况,以及该飞机的鸭冀在不同迎角下的宽带RCS频率响应,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雷达散射截面(RCS) 快速扫频 三维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圆柱坐标系下FDTD法对电磁波传播测井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军 范晓敏 王斌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电磁波传播测井EPT(Eletromaganetic Propagation Logging Tool)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测井方法,它可以测量地层的介电常数,在区分油水层方面有时较电阻率测井效果明显。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法在... 电磁波传播测井EPT(Eletromaganetic Propagation Logging Tool)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测井方法,它可以测量地层的介电常数,在区分油水层方面有时较电阻率测井效果明显。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法在三维圆柱坐标系下对电磁波传播测井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圆柱体模型的不同边界处综合运用了Mur一阶和Mur二阶吸收边界条件并且在中心轴上对电磁场的计算运用了特殊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电磁波传播测井在油水层中的测井响应特征,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传播测井 时域有限差分 测井响应 油水层划分 衰减率 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FDTD中驻波行-波边界条件的再讨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锦军 刘少斌 袁乃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4,共4页
驻波 行波边界条件 (STWBC)是一种新近提出的概念清晰、实现简便的吸收边界条件。本文对STWBC的误差来源和适用范围作了进一步研究 ,说明STWBC的思想是正确、新颖的 ,其难点在于如何减小差分实现时产生的误差。同时 ,分别针对一维和二... 驻波 行波边界条件 (STWBC)是一种新近提出的概念清晰、实现简便的吸收边界条件。本文对STWBC的误差来源和适用范围作了进一步研究 ,说明STWBC的思想是正确、新颖的 ,其难点在于如何减小差分实现时产生的误差。同时 ,分别针对一维和二维情况 ,从理论上分析了原一阶STWBC迭代式的误差来源 ,并提出了二阶STWBC迭代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td 时域有限差分法 吸收边界条件 驻波-行波边界条件 STWBC 电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总元件的多网格FDTD模型及其在混合电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正宇 邹涤翟 李征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6-529,533,共5页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印刷电路板中端接各种负载的导体互连线进行时域电磁场全波分析,直接在时域得到系统对高速脉冲的响应.在集总元件的单网格FDTD模型基础上,根据实际电路的要求,推导了各种线性和非线性、无源集...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印刷电路板中端接各种负载的导体互连线进行时域电磁场全波分析,直接在时域得到系统对高速脉冲的响应.在集总元件的单网格FDTD模型基础上,根据实际电路的要求,推导了各种线性和非线性、无源集总元件的多网格三维FDTD迭代格式,并参与分布电磁系统的电磁场模拟.由于是电磁场全波模拟,计算结果比电路模拟所得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这一模型对分析结构复杂的混合微波电路有很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集总元件 混合电路 印刷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亚波长金属孔径滤波器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拓 张洁 陈俞霖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2-705,710,共5页
通过建立三维金属孔径模型,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300~900nm波段内不同特征参数下的亚波长周期性金属孔径膜的透过率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FDTD solution软件得到了金属膜孔径、周期、厚度及孔径填充介质等参数影响下亚波... 通过建立三维金属孔径模型,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300~900nm波段内不同特征参数下的亚波长周期性金属孔径膜的透过率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FDTD solution软件得到了金属膜孔径、周期、厚度及孔径填充介质等参数影响下亚波长周期性金属孔径膜的波长与透过率对应曲线。结果表明,亚波长周期性金属孔径的透射系数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孔径阵列周期的变大而减小;在金属前、后介质匹配时透射最强,这为制作光学滤波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金属孔径 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光学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帕德近似法模拟一般色散媒质电波传播的ADE-FDTD-CPML统一实现方案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广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82-1387,共6页
为方便一站式处理常见几类各向同性、线性、无磁耗电色散媒质的电波传播问题,提出了一种ADEFDTD-CPML统一实现方案:一是问题空间和吸收边界的统一处理;二是色散特性的统一建模:适用的媒质类型可以是单一的Havriliak-Negami(H-N)媒质、Da... 为方便一站式处理常见几类各向同性、线性、无磁耗电色散媒质的电波传播问题,提出了一种ADEFDTD-CPML统一实现方案:一是问题空间和吸收边界的统一处理;二是色散特性的统一建模:适用的媒质类型可以是单一的Havriliak-Negami(H-N)媒质、Davidson-Cole(D-C)媒质、Cole-Cole(C-C)媒质、Debye媒质、常规媒质或其任意组合;媒质属性可以是单极或多极的、有电耗的或无电耗的.该方案利用帕德(Padé)近似法,导出了一组整数阶辅助微分方程(ADEs),既克服了时域描述时遇到的分数阶导数困难,又展现了通用性好、复杂度低等优势.几个一维、三维算例解析、数值结果之间的对比,初步证实了统一实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媒质 时域有限差分法 卷积完全匹配层 帕德近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L在FDTD法计算地闪回击辐射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先进 周璧华 +3 位作者 付卫东 谷深远 马亻见 陈强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7年第3期261-265,共5页
为了计算地闪回击电流辐射场,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在二维柱坐标系下计算,选用柱坐标系下的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截断计算域。将计算结果分别与采用一阶Mur吸收边界条件得到的结果和采用Cooray-Rubinstein法得到精确的辐射... 为了计算地闪回击电流辐射场,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在二维柱坐标系下计算,选用柱坐标系下的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截断计算域。将计算结果分别与采用一阶Mur吸收边界条件得到的结果和采用Cooray-Rubinstein法得到精确的辐射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PML吸收边界条件的吸收效果优于一阶Mur吸收边界条件;与一阶Mur吸收边界条件相比,在计算结果达到同样精确的条件下,减小了计算域,缩短了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吸收边界条件 回击电流 Cooray-Rubinstei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