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油藏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攻关方向
1
作者 袁庆峰 李斌会 +5 位作者 赵云飞 兰玉波 王天智 张继风 朱丽莉 陆会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开发65 a来油藏工程技术的进步历程,梳理了大庆油田立足油田开发实践创新形成的开发地质、数值模拟、水驱开发、化学驱油、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5项综合研究体系;总结了在油藏工程领域创新发展的小层对比、精细储量...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开发65 a来油藏工程技术的进步历程,梳理了大庆油田立足油田开发实践创新形成的开发地质、数值模拟、水驱开发、化学驱油、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5项综合研究体系;总结了在油藏工程领域创新发展的小层对比、精细储量计算、注水倍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全国第一条相渗透率曲线研制、小井距注水全过程开发试验、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类型、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聚合物黏弹性驱油理论和低酸值原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三元复合驱油理论10项行业领先的关键理论技术;提出了大庆油田持续开发面临的5大难题和需要进一步攻关的高含水区精细挖潜、天然气高效开发、CO_(2)驱油、微生物驱油、非常规油藏开发、地热能源开发、智能油田和高效优质驱油剂研制8项技术。研究成果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工程 水驱开发 化学驱 开发地质 数值模拟 开发规划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耗CO_(2)混合胺吸收剂复配筛选与工业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冬 黄艳 +7 位作者 宋俊朝 史晓宏 王涛 曾伟强 张帅 李水飞 方梦祥 高翔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8,共9页
在如今温室效应日益严重背景下,化学吸收法作为当前最具应用前景的燃煤烟气脱碳技术,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开发低再生能耗、高稳定、易工程化应用的吸收剂是目前研究热点。提出了以高容量、低能耗三级胺为吸收剂主剂,高动力学一级胺和高稳... 在如今温室效应日益严重背景下,化学吸收法作为当前最具应用前景的燃煤烟气脱碳技术,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开发低再生能耗、高稳定、易工程化应用的吸收剂是目前研究热点。提出了以高容量、低能耗三级胺为吸收剂主剂,高动力学一级胺和高稳定环状胺为辅剂吸收剂方案;并形成了从实验室配方遴选、百标方时中试工艺匹配到每年万吨级规模工业装置运行优化的工程化开发体系。通过鼓泡吸收试验与吸收-再生循环试验对吸收剂进行快速筛选,初筛获得一种性能好的吸收剂配方,通过200 m^(3)/h中试与万吨级工业装置测试优化运行参数并完成工业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CEU型吸收剂CO_(2)脱除率达90%,最优再生热耗达2.42 GJ/t CO_(2),在工业装置上完成了>700 h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化学吸收 工程化开发 混合胺 燃煤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化学交联聚烯烃类弹性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扬可 常印龙 +3 位作者 李平 王文俊 李伯耿 刘平伟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4-1413,共20页
聚烯烃类弹性体是由乙烯与丙烯或其他高碳α-烯烃共聚而成的高端聚烯烃材料,具有出色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和电绝缘性,广泛应用于光伏、汽车、电缆等领域。通过动态化学交联可在保证其加工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 聚烯烃类弹性体是由乙烯与丙烯或其他高碳α-烯烃共聚而成的高端聚烯烃材料,具有出色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和电绝缘性,广泛应用于光伏、汽车、电缆等领域。通过动态化学交联可在保证其加工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拓展应用范围。综述了动态化学交联聚烯烃弹性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一步法直接交联和功能化后再交联(多步法)。详细介绍了后功能化、乙烯与功能化单体共聚等功能化方法。讨论了动态化学交联聚烯烃类弹性体的表征手段及其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展望了动态交联聚烯烃类弹性体的未来发展。为动态化学交联聚烯烃类弹性体的可控制备、构效关系研究以及高值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推动高端聚烯烃材料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反应工程 高端聚烯烃 聚烯烃类弹性体 动态化学交联 功能化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乙二胺的连续流制备工艺
4
作者 董凡 朱建民 +3 位作者 董振鹏 陈慕华 朱新宝 付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8-464,共7页
以乙二胺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在具有特殊微结构的连续流微反应器内发生乙氧基化反应合成羟乙基乙二胺。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乙二胺含水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二胺)∶n(环氧乙烷)=3∶1、乙二胺含水量为0.... 以乙二胺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在具有特殊微结构的连续流微反应器内发生乙氧基化反应合成羟乙基乙二胺。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乙二胺含水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二胺)∶n(环氧乙烷)=3∶1、乙二胺含水量为0.9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80℃、停留时间为60 s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环氧乙烷转化率接近100%,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87.4%,二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9.2%。间歇釜式反应工艺在相同物料比和反应温度条件下,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83.5%,二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为15.9%。连续流微反应器能有效提高羟乙基乙二胺的选择性,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乙氧基化反应 羟乙基乙二胺 连续流微反应器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ta沸石高效催化芳醇/酚酯化
5
作者 孟从玮 张原 唐天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将自制的HBeta用于催化4-甲基苯甲醇与乙酸酐的酯化反应,确定了其最优条件为:以10 mg酸性HBeta沸石为催化剂、0.5 mmol 4-甲基苯甲醇、0.5 mmol乙酸酐、1.0 mL环己烷,N_(2)氛围下室温反应1 h,在该条件下以>99%的产率合成了乙酸4-甲... 将自制的HBeta用于催化4-甲基苯甲醇与乙酸酐的酯化反应,确定了其最优条件为:以10 mg酸性HBeta沸石为催化剂、0.5 mmol 4-甲基苯甲醇、0.5 mmol乙酸酐、1.0 mL环己烷,N_(2)氛围下室温反应1 h,在该条件下以>99%的产率合成了乙酸4-甲基苄酯。探索了底物的普适性,并以较广的底物范围合成了32种芳香族酯化反应产物。在沸石中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磷(0.2%~1.0%),通过XRD、N_(2)吸附-脱附、NH_(3)-TPD、Py-IR对催化剂的织构参数和酸性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HBeta强Br?nsted酸酸性位点(SBAS)酸量的降低,芳醇/酚酯化反应产率从>99%逐渐降至57%,说明催化剂上的SBAS是芳醇/酚反应的活性中心。此外,HBeta催化剂在芳醇/酚的酯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循环4次而没有明显失活。提出了4-甲基苯甲醇在催化剂的SBAS上首先转化成对应的碳正离子中间体,随后与乙酸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从而生成目标产物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ta沸石 酯化反应 芳醇/酚 碳正离子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奈利酮消旋体的制备方法
6
作者 曹阳 崔文慧 +2 位作者 李前 吴庆昆 高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1-2537,共7页
以4-氰基-2-甲氧基苯甲醛和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原料,通过缩合、关环、氧烷基化、水解以及氨解反应,得到了非奈利酮消旋体。考察了不同取代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发现常规酯在NaOH等多种碱性条件下均未水解,而在酸性条件下则可发生水解,在... 以4-氰基-2-甲氧基苯甲醛和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原料,通过缩合、关环、氧烷基化、水解以及氨解反应,得到了非奈利酮消旋体。考察了不同取代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发现常规酯在NaOH等多种碱性条件下均未水解,而在酸性条件下则可发生水解,在三氟乙酸(TFA)的作用下,二氯甲烷(DCM)作溶剂,室温下可实现叔丁基4-(4-氰基-2-甲氧基苯基)-5-乙氧基-2,8-二甲基-1,4-二氢-1,6-萘啶-3-羧酸酯(Ⅶ)的水解,重点优化了中间体Ⅶ的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在n(Ⅶ)∶n(TFA)=1∶10、n(Ⅶ)∶n(DCM)=1∶18、室温(25℃)条件下反应3 h,即可得到收率为68%的4-(4-氰基-2-甲氧基苯基)-5-乙氧基-2,8-二甲基-1,4-二氢-1,6-萘啶-3-羧酸(Ⅷ)(HPLC纯度98%)。该法突破了常规酯在碱性条件下难以水解的困难,反应放大到百克级,最终以约35%的总收率得到非奈利酮消旋体(HPLC纯度99%)。产物经^(1)HNMR、^(13)CNMR和HRMS确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奈利酮 路线优化 原料药 水解反应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强化对未来化学工业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永强 闵恩泽 +1 位作者 杨克勇 杜泽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共6页
介绍近年来新兴的能显著减小工厂和设备体积、高效节能、清洁、可持续发展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 ,重点报道了过程强化设备 (包括新型反应器、新型单元操作设备 )及过程强化方法 (包括多功能反应器、组合分离和替代能源、超临界流体、离子... 介绍近年来新兴的能显著减小工厂和设备体积、高效节能、清洁、可持续发展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 ,重点报道了过程强化设备 (包括新型反应器、新型单元操作设备 )及过程强化方法 (包括多功能反应器、组合分离和替代能源、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和非定态操作 )等技术。并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化工装置 化学反应 化工过程 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植物单宁的利用看以植物为原料的精细化工的发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石碧 狄莹 +1 位作者 何有节 范浩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3-50,共8页
在分析总结植物单宁化学结构特征、性质和优化利用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这类可再生植物资源更适宜的化工生产过程.并以此为例,阐述了天然产物资源精细化加工利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 植物原料 植物单宁 精细化工 精细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酚蓝反应测定发酵液中的氨态氮 被引量:29
9
作者 谢志鹏 徐志南 +1 位作者 郑建明 岑沛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7-439,444,共4页
针对发酵工业中氮源消耗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靛酚蓝反应的氨态氮定量测定方法.通过优化显色反应时间、颜色稳定性和试剂添加顺序等条件,考察了氨态氮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采用日内、日间重复实验和回收率实验进行方法学验证... 针对发酵工业中氮源消耗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靛酚蓝反应的氨态氮定量测定方法.通过优化显色反应时间、颜色稳定性和试剂添加顺序等条件,考察了氨态氮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采用日内、日间重复实验和回收率实验进行方法学验证.将该法应用于氨基霉素和S-腺苷蛋氨酸发酵生产过程氨态氮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当氨态氮在0~7mg/L时,质量浓度与显色反应溶液在625nm处的吸光度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86,该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可检测出发酵后期氮源的微量变化,有利于发酵控制策略的调整,提高了产品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酚蓝反应 发酵液 氨态氮 微生物 显色反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生物能源 被引量:66
10
作者 杨艳 卢滇楠 +1 位作者 李春 曹竹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9-302,322,共5页
 在概述国内外发展生物能源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 3种有潜力的生物能源———燃料酒精、氢气和生物柴油的发展策略。指出适应新世纪的生物能源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生物能源发展的建议 ,重点关注了化学工...  在概述国内外发展生物能源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 3种有潜力的生物能源———燃料酒精、氢气和生物柴油的发展策略。指出适应新世纪的生物能源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生物能源发展的建议 ,重点关注了化学工程技术在生物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生物能源 化学工程 可持续发展 燃料酒精 生物制氢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N合成过程的热效应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勇 王玉 +2 位作者 刘建利 李普瑞 张志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5-738,共4页
利用反应量热仪RC1e测定了氨基磺酸法合成二硝酰胺铵(ADN)过程中酸碱中和、硝硫混酸配制、低温硝化、胺化等4个工艺阶段的反应热释放速率及热传递系数、比热容等。结果表明,四个阶段的放热量分别为580,43.07,207.11,302.99 kJ,平均放热... 利用反应量热仪RC1e测定了氨基磺酸法合成二硝酰胺铵(ADN)过程中酸碱中和、硝硫混酸配制、低温硝化、胺化等4个工艺阶段的反应热释放速率及热传递系数、比热容等。结果表明,四个阶段的放热量分别为580,43.07,207.11,302.99 kJ,平均放热速率分别为188.44,12.22,33,125.41 W,反应体系绝热温升分别为123.25,19.40,126.53,91.48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二硝酰胺铵(ADN) 硝化 反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化工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
12
作者 柯清平 晁国库 +4 位作者 徐进 余卫芳 叶明德 高文霞 唐天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9-212,共4页
教育部卓业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温州大学化工实践教学体系从学校服务地方的特点出发,将校内实践平台、开放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有机整合,构筑了符合卓越工程师计... 教育部卓业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温州大学化工实践教学体系从学校服务地方的特点出发,将校内实践平台、开放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有机整合,构筑了符合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极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立足于培养浙南地区企业亟需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其他地方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 地方本科院校 卓越工程师 实践教学 制笔 精细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绿色化学与化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静康 龚俊波 鲍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44-1949,共6页
化学科学与工程作为核心科学和关键技术在 2 0世纪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 2 1世纪 ,中国的化学与化工应走上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从 8个研究领域对中国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发展... 化学科学与工程作为核心科学和关键技术在 2 0世纪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 2 1世纪 ,中国的化学与化工应走上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从 8个研究领域对中国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化学与化工 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的化学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姜忠义 高蓉 +1 位作者 许松伟 王艳强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5-28,共4页
蛋白质的化学修饰作为改善蛋白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有效手段 ,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开发。评述了蛋白质化学修饰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水平 ,涉及化学修饰剂的种类和选择。
关键词 蛋白质 化学修饰 修饰剂 修饰反应 研究进展 物理化学 生物学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技术在天然气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保伟 许根慧 刘昌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59-665,共7页
论述了热等离子体裂解天然气制乙炔和冷等离子体促进天然气转化的研究概况 ,着重从反应过程、反应器、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效应、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等离子体技术在天然气化工中利用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天然气化工 反应机理 反应动力学 乙炔 裂解 转化 应用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地方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以广西大学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琳琳 陈小鹏 +2 位作者 梁杰珍 刘幽燕 韦小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4,共5页
以地方本科院校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化学反应工程为例,针对其工程性与理论性强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与专业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以及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 以地方本科院校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化学反应工程为例,针对其工程性与理论性强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与专业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以及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平台等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工程分析的能力,强化工程设计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开发应用地方资源的热情;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案例教学,结合科研成果进行课堂教学,引入新成果、新信息,将热点与经典内容有机结合,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前瞻性的学术观点,提升学生工程实际能力,启迪学生创新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工程与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产品工程再认识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兴贵 李伯耿 +2 位作者 袁希钢 骆广生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497-4504,共8页
化学产品工程作为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新方向或化学工程学科的新范式已提出很多年,但学术界对其学科内涵理解不一。本文对化学产品工程的学科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其核心是通过过程和设备对产品的纳微结构和复杂大分子结构进行调控... 化学产品工程作为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新方向或化学工程学科的新范式已提出很多年,但学术界对其学科内涵理解不一。本文对化学产品工程的学科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其核心是通过过程和设备对产品的纳微结构和复杂大分子结构进行调控;化学产品工程仍隶属过程工程,是面向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可控、定向、高效制备的过程工程。通过与传统的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的过程开发和放大的化学工程研究类比,提出了化学产品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并讨论了其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推动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工程 化学工程 学科范式 化学工程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昝元峰 王树众 +3 位作者 张钦明 段百齐 沈林华 林宗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7,110,共5页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研究了城市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00~450℃、压力为24~28MPa、反应时间为40~515s.结果表明:污泥的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 9%以上;在420℃、反应时间为155s时,污泥氧化后残余固体物的体积仅为脱水污泥的4%...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研究了城市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00~450℃、压力为24~28MPa、反应时间为40~515s.结果表明:污泥的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 9%以上;在420℃、反应时间为155s时,污泥氧化后残余固体物的体积仅为脱水污泥的4%,反应后剩余收集液的COD小于10mg·L-1.以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氧化剂过量时污泥超临界水氧化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污泥和氧化剂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0;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有机物的去除率显著增加;速率常数随压力升高而增加,但速率常数的增幅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反应活化体积不是常数.在24MPa时,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39 11±2 216)kJ·mol-1和(45 2±17 2)s-1,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超临界水氧化 动力学 反应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系统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62
19
作者 陈林根 孙丰瑞 陈文振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79-488,共10页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能量系统(含热机、制冷机、热泵等热力机械和其他有关一般热力过程、化学反应过程)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研究现状:牛顿定律热力系统的研究;热阻和其他不可逆损失模型影响的研究;有限热容热源和外部泵入热流型热源...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能量系统(含热机、制冷机、热泵等热力机械和其他有关一般热力过程、化学反应过程)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研究现状:牛顿定律热力系统的研究;热阻和其他不可逆损失模型影响的研究;有限热容热源和外部泵入热流型热源影响的研究;热力机械设计和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 热力学 热机 制冷机 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下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栾吉梅 刘馨 +1 位作者 方龙 孙德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4-206,225,共4页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实验教学,从实验内容的构建和实验模式的创新2个方面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的比例,在实验模式方面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实验教学,从实验内容的构建和实验模式的创新2个方面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的比例,在实验模式方面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精细化工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