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权结构与企业金融化
1
作者 陈健 陈晓昱 贾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3,共11页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类主要动机,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更倾向于促进投机性金融化。另外,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无实际控制人通过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加剧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的行为。进一步对有实际控制人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样本进行单独研究发现,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后,存在更多的金融资产投资和金融渠道获利的金融化行为,且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高竞争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化的动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改善公司治理、有效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结构 无实际控制人 企业金融化 投机动机 储蓄动机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去的十年: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效应研究
2
作者 连玉君 李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在贸易摩擦中,被遏制方如何应对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在“反事实”框架下讨论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实施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策具有积极作用,其... 在贸易摩擦中,被遏制方如何应对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在“反事实”框架下讨论日本应对“广场协议”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实施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策具有积极作用,其人均GDP处理效应由1987年的188.48国际元增加到1991年的2302.95国际元。然而,在此过程中,过度金融自由化和货币政策不稳定,导致资产价格剧烈波动,金融市场缺乏稳定性。这些变化导致传统主银行制度部分失效,并进而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表现为人均GDP处理效应自1992年开始不断下降至1996年的787.16国际元。以史为鉴,我们认为中国的应对措施——逐步释放金融市场风险,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协议 合成控制法 金融市场稳定 中美贸易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链结构的高校财务报销系统关键技术
3
作者 杨要科 魏雅斌 +2 位作者 王文奇 杨杜祥 洪飞阳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629,共13页
本文针对高校财务报销流程中存在的信任缺失、报销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项目为导向的区块链高校报销平台模型。针对多项目环境下参与者角色的动态性,引入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ABAC)模型,实现了细... 本文针对高校财务报销流程中存在的信任缺失、报销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项目为导向的区块链高校报销平台模型。针对多项目环境下参与者角色的动态性,引入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ABAC)模型,实现了细粒度的权限管理。针对传统单链结构难以有效处理项目和发票之间的复杂逻辑关系,设计了主链-副链的双链存储结构以及对应的逻辑交易算法,解决了不同报销状态及与项目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为提高查询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Merkle树索引表(Merkle tree index table,MTIT)的查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在不同交易量下均展现出良好的性能稳定性,能够满足高校日常财务管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 双链结构 Merkle树索引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化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卢相君 李霁航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86,共10页
数据资产作为企业新型的核心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正在重塑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和资本结构。本文以2010~2023年中国A股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企业数据资产化程度,分析企业数据资产化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产... 数据资产作为企业新型的核心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正在重塑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和资本结构。本文以2010~2023年中国A股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企业数据资产化程度,分析企业数据资产化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产化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具体而言,数据资产化可以通过降低财务风险的防御性机制和提高财务柔性的主动性机制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研究结论不仅为厘清数据资产化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路径和作用边界提供实证支撑,而且为进一步开发企业具体的数据资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化 债务融资成本 财务风险 财务柔性 企业高质量发展 自用型数据资产 交易性数据资产 遮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策略创新——基于普惠农牧融资担保公司的案例研究
5
作者 杜媛 徐慧杰 陈玥润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4,共12页
为了探究农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与风险控制策略,课题组实地调研了农业龙头企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普惠农牧融资担保公司,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从业务风险、财务风险双维度,贷款申请、贷... 为了探究农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与风险控制策略,课题组实地调研了农业龙头企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普惠农牧融资担保公司,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从业务风险、财务风险双维度,贷款申请、贷款使用、贷款收回三阶段剖析了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与数字化风险控制策略创新。研究发现: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优化了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的职能分担,并借助“线上大数据+线下走访”的方式创新360°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等数字化风险控制策略,有效控制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据此,建议实行供应链金融的农业企业从分化核心企业职能角度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和农业经营过程中的大数据不断创新风险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应链金融 风险控制 数字化 财务风险 业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增量型城市更新的公共成本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祝贺 林颖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4,共10页
空间容量大幅增加的城市更新活动,为所在区域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带来额外负担,为抵消由此形成的外部性影响,需付出更多公共成本,给地方财政造成持续压力。由于公共成本测算方法的缺失,使空间规划无法基于财政平衡,对存量空间更新... 空间容量大幅增加的城市更新活动,为所在区域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带来额外负担,为抵消由此形成的外部性影响,需付出更多公共成本,给地方财政造成持续压力。由于公共成本测算方法的缺失,使空间规划无法基于财政平衡,对存量空间更新改造后的功能与开发强度进行科学管控。为此,研究提出面向我国和具有相似土地制度国家的城市更新财务分析框架,以更好理解城镇化后期存量土地上开发权供给与政府财政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根据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责权范畴,构建对接政府财会制度的公共成本测算方法体系,并基于实证研究揭示增量更新对地方财政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提出基于财务收支平衡分析的城市规划功能与容量调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 公共成本 土地财政 财务平衡 开发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金融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冯鲍 闻岳春 赵松慧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活跃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激活社会生产活力的重中之重。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机构... 活跃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激活社会生产活力的重中之重。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发挥积极的“信息治理效应”,可以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还存在“成本治理效应”,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和内部控制质量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及抑制企业金融化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政府和监管机构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以及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金融化 信息透明度 代理成本 ESG表现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与污染企业绩效:投融资约束与内部控制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华岳 刘英杰 逯建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绿色金融政策具有引导资金进入绿色产业领域和推动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双重目标。本文以2012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政策为准实验,采用2004—2017年中国A股968家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如何影响中... 绿色金融政策具有引导资金进入绿色产业领域和推动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双重目标。本文以2012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政策为准实验,采用2004—2017年中国A股968家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如何影响中国污染企业绩效。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有效降低了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且这一抑制作用通过融资约束效应、投资约束效应和内部控制质量效应等渠道实现。《绿色信贷指引》政策实施后,污染企业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上的投资规模下降,以SA指数衡量的企业融资约束收紧,并且以内部控制质量指数衡量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恶化。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指引》对国有污染企业、处于低市场化程度和弱环境规制地区的污染企业绩效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为绿色信贷在微观层面如何影响企业经济表现提供了可靠证据,也为绿色金融政策如何精准有效助力污染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绩效 融资约束 投资约束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会计法下事业单位会计诚信建设与财务风险防控及财务信用管理研究
9
作者 王茜婧 王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4,共10页
新会计法充分体现了会计诚信建设、财务风险防控以及财务信用管理的制度精神。新会计法下会计诚信建设战略意义重大,加强会计诚信建设重在以人为本。新会计法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或将呈现出一些新形态,为此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控贵在技... 新会计法充分体现了会计诚信建设、财务风险防控以及财务信用管理的制度精神。新会计法下会计诚信建设战略意义重大,加强会计诚信建设重在以人为本。新会计法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或将呈现出一些新形态,为此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控贵在技术创新,用新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财务风险防控水平。同时,新会计法下事业单位财务信用管理成在优化升级,要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全面深化管理会计应用、严格预算管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等方面把握好优化升级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计法 事业单位 会计诚信建设 财务风险防控 财务信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应·风险·路径: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科 吕丹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共8页
国家通过系统性金融工具创新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意在破解体育产业领域融资难题,激活体育产业的造血能力。《意见》衔接了国家战略、产业痛点,着眼于体育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金融保障,通过金融工具促进体育产业融合与结构升级能力... 国家通过系统性金融工具创新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意在破解体育产业领域融资难题,激活体育产业的造血能力。《意见》衔接了国家战略、产业痛点,着眼于体育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金融保障,通过金融工具促进体育产业融合与结构升级能力,全面释放全民健康与体育消费的潜力与活力。研究认为,由于体育产业具备的正外部性、公益性等独特的行业特点与经济属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面临产业属性与金融投资逻辑冲突、金融赋能体育产业创新的适配度欠缺、社会资本参与创投积极性不高、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建设不足、政策驱动效应失灵等困境;今后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政策协同与政策配套,建立政府参与的体育产业融资模式,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建设,加大体育金融业务的产品创新,实现金融赋能体育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政策 体育产业 金融服务 体育消费 产业融资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数字化推动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了吗?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思莹 白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51,共17页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抓手。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策引导下的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开...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抓手。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政策引导下的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明显的激励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数字化通过金融资源获取效应和融资成本控制效应推动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异质性分析表明,当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较低、银行竞争强度较高时,以及对于行业竞争强度较低、声誉较好的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激励效应更加明显。此外,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利于改善企业绩效表现、提高企业供应链运行效率。本文结论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引,同时也为全面认识供应链数字化的微观效果、促进企业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供应链金融 金融资源获取 融资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共享模式下乳品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佳 《中国乳业》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财务共享模式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虽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乳品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内部控制的5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乳品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财务共享模式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虽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乳品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内部控制的5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乳品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员工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模式不完善、财务流程效率存在影响、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审计风险提高等问题,对应提出了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内外评价结合等措施,为乳品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共享模式 内部控制 乳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涉华经济制裁的三维结构——从第一任期到第二任期的变与不变
13
作者 贾力楠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8,159,共19页
特朗普第一届政府建构了由法律法规、制裁项目及实施清单构成的三维度涉华经济制裁体系,客观上开启了新一波对华经济制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第一任期的三维涉华经济制裁结构开始全面回归,并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贸易战的“开路”工... 特朗普第一届政府建构了由法律法规、制裁项目及实施清单构成的三维度涉华经济制裁体系,客观上开启了新一波对华经济制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第一任期的三维涉华经济制裁结构开始全面回归,并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贸易战的“开路”工具。本文系统分析了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制度架构、政策手段与打压重点,指出其涉华经济制裁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以“军民融合”为核心的出口管制,非中国议题范畴内的涉华金融制裁,以涉港、涉疆等为借口的中国议题下的金融制裁。研究表明,中美爆发全面“新冷战”及滑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概率并不高,技术、资本、市场仍将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双方博弈的关键,其中围绕技术领域的博弈烈度将最强,因为该领域的博弈结果将决定资本与市场的得失。特朗普政府以所谓“人权”“安全”为由的对华制裁本质上都属于“伴奏曲”,技术与经济利益的激烈竞争才是“主旋律”,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对华经济制裁将更加聚焦对华高技术领域的压制。伴随着贸易摩擦的动态变局,制裁与反制裁的博弈态势将进一步推升中美关系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特朗普政府 出口管制 金融制裁 技术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会监督视角下公立医院基建项目内部控制实践
14
作者 马苗苗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104,共5页
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融合是推进公立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容易产生预算超支、资金浪费、进度延误等问题。加强基建项目内部控制,既是公立医院提高财会监督力度的手段,也是迅速发现和纠正问题... 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融合是推进公立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容易产生预算超支、资金浪费、进度延误等问题。加强基建项目内部控制,既是公立医院提高财会监督力度的手段,也是迅速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因管理疏忽而导致出现医院运营风险的重要措施。本文从财会监督视角探讨某公立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项目内部控制路径,为医院基建项目内部控制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院基建 财会监督 内部控制 基建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效果评估及现实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明 夏洪涛 +5 位作者 李建伟 程卫红 高磊 魏鹏飞 赵明晓 陆萍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共17页
宏观审慎政策不仅要在风险积累时坚定稳妥收紧,而且要在风险显性化时及时有效放松,已有研究多聚焦前者,针对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后者对于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同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 宏观审慎政策不仅要在风险积累时坚定稳妥收紧,而且要在风险显性化时及时有效放松,已有研究多聚焦前者,针对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后者对于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同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内涵、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梳理了新冠疫情前及疫情期间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国际实践,并基于66国数据采用计量模型科学评估了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有益经验,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可通过稳定信贷市场、保障金融运行、引导正向预期、产生外部性等传导渠道实现政策目标,但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总体看,疫情期间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显著缓解了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压力和金融压力,其中,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宽松效果相对突出;有效积累缓冲、保障缓冲释放、把握好政策尺度是提高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探索开展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践,但还存在政策潜力有待释放、政策工具箱仍需丰富完善、政策视野需要向非银金融部门延伸、政策应对非传统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实际,本文从健全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实施机制、疏通宏观审慎政策宽松传导渠道、把握宏观审慎政策宽松操作尺度、夯实宏观审慎政策宽松工具储备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防控 金融周期 逆周期 金融监管 金融稳定 新冠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增福 陈嘉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8,共15页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检验证实:企业ESG表现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源自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笔者依据相关公司治理理论,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样本有效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检验证实:企业ESG表现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源自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笔者依据相关公司治理理论,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样本有效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资金支持、内部控制水平、技术升级中介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以劳动密集程度和技术密集程度为代表的要素密集程度正向调节企业ESG表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而企业规模和劳动调整成本则发挥反向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将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性等相关理论原理尝试性地运用于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实证研究,从一系列检验诸多相关要素的有机联系上证实了企业ESG表现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丰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以改善ESG表现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ESG表现 劳动收入份额 资金支持 内部控制水平 技术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锁董事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鹏 宋方杰 柳岩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共10页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繁忙假说、共谋假说检验了连锁董事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连锁董事会增加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且连锁董事的广度与深度均能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连锁董事提...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繁忙假说、共谋假说检验了连锁董事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连锁董事会增加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且连锁董事的广度与深度均能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连锁董事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而导致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连锁董事、非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以及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情境中,连锁董事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强。相关结论进一步丰富了连锁董事任职和审计费用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可以为会计师事务所优化审计定价决策和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董事 审计费用 财务风险 产权性质 机构投资者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行政处罚监管与审计定价:溢出还是替代?——来自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18
作者 池国华 周正义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探究银行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监管对审计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监管显著提高了银行审计定价,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佐证了溢出效应假说。同时,作用机制检... 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探究银行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监管对审计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监管显著提高了银行审计定价,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佐证了溢出效应假说。同时,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行政处罚监管主要是通过风险溢价的路径提高了审计定价。进一步分析发现:行政处罚监管强度越大以及查出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越多,审计定价越高;在非国有银行、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内部控制质量低和信息不对称高这四种情形下,行政处罚监管对审计定价提高的影响更为显著;行政处罚监管对外部审计的溢出效应能够促进双方发挥协同治理功能,从而更好地抑制了银行违法违规倾向。研究结论对银行监管机构和外部审计师加强协作,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方针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监管 行政处罚 审计定价 上市银行 内部控制 溢出效应 金融风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量播种施肥控制系统的研究——基于财务会计精细化
19
作者 李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首先,介绍了变量播种施肥控制系统整体结构和播种量与施肥量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变量播种施肥作业流程,并将PID模糊控制算法和财务会计精细化应用在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上,设计了变量播种施肥控制系统。在实际播种试验中,测得的播种转轴电... 首先,介绍了变量播种施肥控制系统整体结构和播种量与施肥量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变量播种施肥作业流程,并将PID模糊控制算法和财务会计精细化应用在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上,设计了变量播种施肥控制系统。在实际播种试验中,测得的播种转轴电机的转速和理论值误差在1%~3%之间,精度较高,达到了变量播种的目的,证实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播种施肥 PID模糊控制 财务会计精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与非金融上市企业杠杆率
20
作者 陈奉先 朱美玲 封文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25,共18页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本文考察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冲击对非金融上市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突然停止”冲击使企业杠杆率增速下降99.56%,其中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均对杠杆率产生...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本文考察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冲击对非金融上市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突然停止”冲击使企业杠杆率增速下降99.56%,其中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均对杠杆率产生负向效应,且该影响存在持续性;(2)异质性分析表明,非国有、对外贸易占比高、投资周期长、依赖短期杠杆的企业杠杆率受股权和债权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冲击的影响更加明显;(3)从作用机制来看,债权和股权资本流动“突然停止”通过缩减企业信贷、降低资产价格而降低企业杠杆率增速;(4)进一步分析发现,“突然停止”冲击通过影响企业杠杆率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而适度实施资本管制、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分类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缓解“突然停止”冲击对企业杠杆率增速的负向冲击。本文为揭示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冲击衍生的金融风险提供了企业层面的微观证据,同时为中国深化金融市场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以及防范外部冲击风险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然停止冲击 企业杠杆率 资产价格 银行信贷 宏观审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