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2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Behavior of Continuous Prestress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Beam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海波 向天宇 赵人达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8年第1期37-45,共9页
The flexural behaviors of continuous fully and partially prestress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beams are studied by experiment an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ree levels of partial prestre... The flexural behaviors of continuous fully and partially prestress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beams are studied by experiment an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ree levels of partial prestress ratio (PPR) are considered, and three pairs of two-span continuous beams with box sections varying in size are designed. The major parameters involved in the study include the PPR and the fiber loc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stress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beam exhibits satisfactory ductility; the influences of steel fiber on the crack behaviors for partially prestressed beams are not as obvious as those for fully prestressed ones; steel fibers can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iffness after cracking for fully prestress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beams; the moment redistribution from mid-span to intermediate support in the first stage should be mainly considered in practical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trength concrete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age assessment of a continuous beam bridge based on the strain mode
2
作者 杜思义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3年第2期28-30,共3页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train mod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continuous beam bridges by comparing the variance of several curves of strain modes difference is studied. Three cas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demonstrate t...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train mod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continuous beam bridges by comparing the variance of several curves of strain modes difference is studied. Three case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detecting many a damage in a continuous beam bridge, which accurately identifies the damaged positions of the bridge, and detects the damage severity of an element by its according peak value of the curve of strain modes difference that i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damage seve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beam bridge DAMAGE DETECT strain m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锯齿理论复合材料层合梁弯曲分析
3
作者 司俊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首先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锯齿理论,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出层合结构的局部特性,即面内位移场沿着层合结构的厚度方向呈现锯齿形分布。该理论与层合梁的整体理论相结合,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梁初始位移场模型,然后通过层合梁表面... 首先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锯齿理论,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出层合结构的局部特性,即面内位移场沿着层合结构的厚度方向呈现锯齿形分布。该理论与层合梁的整体理论相结合,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梁初始位移场模型,然后通过层合梁表面剪切应力为零及层间剪切应力连续条件,用整体位移未知变量表示出局部位移未知变量,得到复合材料层合梁最终位移场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施加横向分布载荷层合梁进行弯曲分析,通过与精确解数值对比发现,模型能够准确计算复合材料层合梁的力学行为,特别是对层间剪切应力的计算,可以直接从本构方程准确给出有利于该模型在有限元方法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梁 锯齿理论 层间连续 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支座沉降转角差的连续梁单损伤识别方法
4
作者 唐盛华 周锦睿 康丁丁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针对现有连续梁损伤识别方法存在测点数目多、加载复杂、抗噪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智能支座沉降转角差的连续梁单损伤识别方法.通过可调节支座高度的智能支座使连续梁的支座逐个发生沉降,获得连续梁损伤前后各支座的转角和反力.然后通... 针对现有连续梁损伤识别方法存在测点数目多、加载复杂、抗噪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智能支座沉降转角差的连续梁单损伤识别方法.通过可调节支座高度的智能支座使连续梁的支座逐个发生沉降,获得连续梁损伤前后各支座的转角和反力.然后通过损伤前信息求得抗弯刚度,再计算各支座损伤前后的转角相对差值,确定损伤所在跨数.通过一种沉降作用下损伤跨两侧的转角方程组成方程组,求解出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以两跨连续梁为例推导了智能支座沉降转角差的连续梁单损伤识别方法,通过两跨、四跨连续梁验证了该理论的适用性,为连续梁结构损伤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连续梁 智能支座 支座反力 沉降 转角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大跨PC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技术
5
作者 卢伟荣 司德嵘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成功搭建某高速铁路西南下行联络线特大桥的施工监控系统,实现桥梁施工监控信息的全过程采集、处理和反馈。利用控制理论对传感器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对施工误差进行评估,并设定控制...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成功搭建某高速铁路西南下行联络线特大桥的施工监控系统,实现桥梁施工监控信息的全过程采集、处理和反馈。利用控制理论对传感器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对施工误差进行评估,并设定控制目标和调整策略。这些信息将被反馈给施工单位,以指导下一阶段的施工,从而实现桥梁施工监控的目标。同时,通过对桥梁施工信息的协同共享,可以全面了解桥梁构件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跨PC连续梁桥 施工监控技术 无线通信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效应对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影响分析
6
作者 高非凡 王竞宇 +1 位作者 陈博宇 张运波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针对桩-土相互作用对波形钢腹板桥梁构件易损性的影响问题,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典型波形钢腹板梁桥的三维基底固结模型以及桩-土-桥模型,通过PEER数据库筛选出15条地震动记录,以位移延性比为损伤指标,对模型进行IDA时程分析,... 针对桩-土相互作用对波形钢腹板桥梁构件易损性的影响问题,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典型波形钢腹板梁桥的三维基底固结模型以及桩-土-桥模型,通过PEER数据库筛选出15条地震动记录,以位移延性比为损伤指标,对模型进行IDA时程分析,通过对比墩底固结模型及桩-土-桥模型桥梁构件在四种损伤情况下的易损性曲线,得出桩-土效应对桥墩及支座易损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桩-土-桥有限元模型中桥墩及支座发生损伤破坏的概率均大于基底固结模型中桥墩及支座发生损伤破坏的概率,因此在实际工程进行易损性分析时,需要考虑桩-土效应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桩-土效应 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研究
7
作者 张庆国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因其自身优良的特性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在悬臂浇筑时受到施工载荷及施工技术的制约,其受力及线形往往与设计值有较大差异。研究以A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线形监测和应力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因其自身优良的特性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在悬臂浇筑时受到施工载荷及施工技术的制约,其受力及线形往往与设计值有较大差异。研究以A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线形监测和应力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和线形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A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最大压应力与最大拉应力分别为16.45MPa, 1.27MPa,都在可控的区域内;线形监测中,在11#块浇筑和11#块张拉施工步骤处产生的变化量最大,差值为1.10mm,误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研究结果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数值模拟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倾斜PC连续梁桥预拱度设置方法
8
作者 廖宗熙 李元松 +1 位作者 叶绍其 郑和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车辆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解决大跨径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预拱度线形不达标的问题,适应桥梁实际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考虑结构自重、预应力、收缩徐变效应、汽车荷载和温度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预拱度设置和... 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车辆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解决大跨径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预拱度线形不达标的问题,适应桥梁实际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考虑结构自重、预应力、收缩徐变效应、汽车荷载和温度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预拱度设置和调整方法。以南昌某多跨倾斜PC连续梁桥为背景,基于设计文件和MIDASCivil程序,建立空间杆系结构纵向计算模型,对该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各节梁段的预拱度并用于指导施工。监控结果表明:大桥成桥线形高程与监控成桥高程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二者高差绝对值不超过20mm,所提方法理论清晰、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PC连续梁桥 悬臂施工 数值模拟 预拱度设置方法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施工与监测控制研究
9
作者 孙树仁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为了保障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深入研究了连续梁桥的施工与监测控制。首先,通过结构仿真,详细设计了结构参数,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特别关注了混凝土容重和弹性模量的影响。随后,探讨了施工控制策略,确保施工过程... 为了保障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深入研究了连续梁桥的施工与监测控制。首先,通过结构仿真,详细设计了结构参数,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特别关注了混凝土容重和弹性模量的影响。随后,探讨了施工控制策略,确保施工过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最后,基于测试截面与测点布置,计算了结构位移与应变,并分析了施工监测结果。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与监测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有效提升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施工精度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连续梁桥 施工 监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工程中预制混凝土连续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分析
10
作者 赵东辉 《广东建材》 202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为提高高速公路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研究预制混凝土连续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在所选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上定位预应力筋位置并安装钢绞线,同时计算钢绞线张拉力伸长量,结合计算结果设置钢绞线张拉参数;构建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在该... 为提高高速公路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研究预制混凝土连续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在所选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上定位预应力筋位置并安装钢绞线,同时计算钢绞线张拉力伸长量,结合计算结果设置钢绞线张拉参数;构建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在该系统内控制张拉设备,实现多千斤顶同步张拉,从而完成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施工。经实验分析可知:相较于传统人工张拉方式,该智能张拉技术可有效降低张拉过程中的伸长量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连续梁 智能张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简支梁预制及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11
作者 王东涛 梁建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2期63-66,共4页
针对混凝土箱梁施工中出现的实际线型与与理论线型差异较大的问题,依托哈尔滨都市圈环线松花江特大桥工程项目,依据混凝土箱梁施工特点,对两种不同施工工艺进行了进行深入研究。混凝土简支梁预制方面,在预制台座基础浇筑时,考虑张拉时... 针对混凝土箱梁施工中出现的实际线型与与理论线型差异较大的问题,依托哈尔滨都市圈环线松花江特大桥工程项目,依据混凝土箱梁施工特点,对两种不同施工工艺进行了进行深入研究。混凝土简支梁预制方面,在预制台座基础浇筑时,考虑张拉时的反拱值,设置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型反拱;安装智能张拉千斤顶,连接智能张拉机,确保预应力筋实际伸长量和理论值一致。连续梁悬臂浇筑方面,通过挂篮静载试验,为连续梁施工控制线型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先张拉纵向预应力筋,然后张拉横向预应力筋,最后张拉竖向预应力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 连续梁 挂篮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控制及监测技术在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于明策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随着桥梁技术的不断发展,悬臂式浇筑连续梁的施工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阐述悬臂式浇筑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方法,并以成都地铁5号线高架区间施工为例,对悬臂式浇筑连续梁施工进行监测,分析了线形控制及监测技术应用要点,旨在为连... 随着桥梁技术的不断发展,悬臂式浇筑连续梁的施工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阐述悬臂式浇筑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方法,并以成都地铁5号线高架区间施工为例,对悬臂式浇筑连续梁施工进行监测,分析了线形控制及监测技术应用要点,旨在为连续梁成桥线形、结构安全及施工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浇筑 连续梁 线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良铁路刚构连续梁桥设计研究
13
作者 龚皓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177-179,共3页
以黄良铁路刚构连续梁桥设计为研究对象,针对小清河分洪区的特殊需求,提出将行洪通道内的路基改造为桥梁的方案。通过优化梁部截面布置和墩台设计,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同时降低了梁部高度,适应了分洪区的行洪需求,总结了刚构连续... 以黄良铁路刚构连续梁桥设计为研究对象,针对小清河分洪区的特殊需求,提出将行洪通道内的路基改造为桥梁的方案。通过优化梁部截面布置和墩台设计,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同时降低了梁部高度,适应了分洪区的行洪需求,总结了刚构连续梁桥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特点及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良铁路 刚构连续梁 墩梁固结 有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公路连续梁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王文达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2期89-91,共3页
结合具体工程项目,从桥梁整体结构以及钢筋布置方面着手,分析了BIM技术参数化建模策略,阐述了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协同工作和全过程管理,总结了BIM技术在公路连续梁桥设计碰撞检查、工程量统计、出图等方面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 BIM技术 桥梁设计 连续梁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钢-混混合梁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问题探讨
15
作者 谢凯桥 《山西建筑》 2025年第6期160-163,169,共5页
针对轨道交通桥梁对铺轨后的桥面平顺性要求较高,而该类型桥梁成桥后收缩徐变导致的中跨跨中下挠变形往往较大的状况,文章从收缩徐变计算规范选取、中跨钢箱梁长度拟定两方面对轨道交通钢-混混合梁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针对轨道交通桥梁对铺轨后的桥面平顺性要求较高,而该类型桥梁成桥后收缩徐变导致的中跨跨中下挠变形往往较大的状况,文章从收缩徐变计算规范选取、中跨钢箱梁长度拟定两方面对轨道交通钢-混混合梁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计算采用的收缩徐变理论模型建议选取与实际观测更为接近的CEB-FIP1990和JTG 3362—2018两种模式进行校核,并按保守的计算结果控制设计;中跨钢箱梁长度建议取0.35倍~0.4倍中跨跨度,且钢箱梁越长,对长期下挠变形控制效果越好;同时还应综合考虑边中跨比例、边跨支架现浇段或悬浇段施工难易度、钢箱梁运输和吊装条件,以及钢混结合段位置内力大小,以确定合理的钢箱梁段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混合梁 连续刚构 收缩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转体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16
作者 付琳 《北方建筑》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桥梁建设也随之进步。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不仅受技术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区域地形的影响,转体施工的开展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本文依托跨越207省道及既有陇海铁路的(72+120+72)m转体连续梁施工特...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桥梁建设也随之进步。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不仅受技术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区域地形的影响,转体施工的开展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本文依托跨越207省道及既有陇海铁路的(72+120+72)m转体连续梁施工特点,通过对(72+120+72)m连续梁有限元分析,计算各施工阶段的变形和应力,同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调整误差来指导施工。研究结果表明:跨越207省道及既有陇海铁路的(72+120+72)m转体连续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同时,施工全过程中的关键截面理论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表明施工过程中各阶段梁体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各阶段的应力及变形均在可控范围内,理论与实际误差未超出规范允许的界限,确保了梁体施工状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体连续梁 施工监控 Midas Civil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连续梁跨越河流生态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17
作者 王寿庚 张新峰 《广东建材》 202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高速铁路在跨越河流时常常采用连续梁的形式通过,连续梁施工会对河流生态区产生各种不良影响。本文以某高速铁路连续梁施工为例,结合施工场址的地质环境条件,基于连续梁施工工艺对河流生态区环境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再从水环境、声环境... 高速铁路在跨越河流时常常采用连续梁的形式通过,连续梁施工会对河流生态区产生各种不良影响。本文以某高速铁路连续梁施工为例,结合施工场址的地质环境条件,基于连续梁施工工艺对河流生态区环境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再从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三方面对高铁桥梁施工关键技术提出改进措施,提出“减少污物排放、优化防污设备、加强现场管理”的三级管控模式。通过对工程施工前、中、后阶段的环境指标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该管控模式能在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高铁连续梁跨越河流生态区时产生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 河流生态区 施工技术 环境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地铁结构定期沉降监测与变形规律研究
18
作者 元萌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125-130,共6页
结合上海地区某条地铁线路定期沉降监测的实践,论述了地铁盾构隧道与高架桥梁沉降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介绍了地铁沉降测量精度控制措施;研究分析了全线沉降变形特点及规律;总结归纳了软土地区地铁结构易出现异常沉降变形的情形,可为... 结合上海地区某条地铁线路定期沉降监测的实践,论述了地铁盾构隧道与高架桥梁沉降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介绍了地铁沉降测量精度控制措施;研究分析了全线沉降变形特点及规律;总结归纳了软土地区地铁结构易出现异常沉降变形的情形,可为软土地区地铁沉降监测的实施及变形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连续梁桥 沉降监测 沉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工程小半径曲线连续梁及隐式盖梁设计
19
作者 李达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盖梁在预应力作用下会影响曲线连续梁的结构受力,论文结合相关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盖梁位置的主梁应力水平呈现曲线外侧低、内侧高的分布,相邻边支座其曲线内侧支反力小于曲线外侧,与曲线连续梁结构应力、支... 盖梁在预应力作用下会影响曲线连续梁的结构受力,论文结合相关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盖梁位置的主梁应力水平呈现曲线外侧低、内侧高的分布,相邻边支座其曲线内侧支反力小于曲线外侧,与曲线连续梁结构应力、支反力分布规律恰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斜交隐式盖梁:小半径曲线 大跨度连续梁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单梁模型与梁格模型有限元对比分析与研究
20
作者 苏鹏 李恒 魏景和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某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Civil对其分别进行单梁模型和梁格模型的内力计算,通过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探究基于两种模型计算变截面连续箱梁受力状态和结构变形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以某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Civil对其分别进行单梁模型和梁格模型的内力计算,通过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探究基于两种模型计算变截面连续箱梁受力状态和结构变形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恒载和设计荷载作用下,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采用单梁模型和梁格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时,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在偏载作用下,通过静载试验计算结果分析,梁格模型内力计算结果比单梁模型内力计算结果均偏小,并且两种模型误差超过了5%,对结果影响评价的准确度不容忽略;梁格模型能够准确地计算连续箱梁在横桥向的应力分布、应力大小和结构变形,相较于单梁模型,梁格模型更能反映结构的空间受力特性,表明采用梁格法计算分析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更符合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连续箱梁 单梁模型 梁格模型 MIDAS Civil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