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翅片式椭圆套管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实验研究
1
作者 任现超 谷雅秀 +2 位作者 段少斌 贾文竹 李汉林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5-83,共9页
搭建了翅片式椭圆套管蒸发式冷凝器实验测试系统,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迎面风速、进口空气湿球温度、循环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对该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迎面风速从2.5 m/s逐渐增至3.7 m/s,换热器管外空气压降增加了... 搭建了翅片式椭圆套管蒸发式冷凝器实验测试系统,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迎面风速、进口空气湿球温度、循环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对该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迎面风速从2.5 m/s逐渐增至3.7 m/s,换热器管外空气压降增加了6.07倍,迎面风速的增大导致管外空气压力损失上升,但迎面风速的增加可显著提升传热传质性能,外热通量和外传热系数分别增加了22.3%和25.6%,管外水膜-空气传质系数增加了19.1%,而且最佳迎面风速为3.1 m/s。进口空气湿球温度从9.6℃增至11.6℃,换热器外热通量和外传热系数均减少了92.2%;循环冷却水温度从17℃增至33℃,内热通量减少了47.8%,内传热系数减少了38.1%,表明进口空气湿球温度和循环冷却水温度升高均会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下降。循环冷却水流量从0.066 m3/h增至0.162 m3/h,内热通量和内传热系数分别增加了83.4%和91.4%,表明增大循环冷却水流量可以显著提高传热性能。对该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实验研究可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翅片式椭圆套管换热器 传热 传质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型套管-管翅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汉林 谷雅秀 +1 位作者 何跃飞 刘力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介绍了一种椭圆型套管-管翅式蒸发式冷凝器,通过搭建的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实验系统,研究该蒸发式冷凝器在不同循环水配比、不同地区环境以及“风冷”“水冷”“蒸发冷凝”和“全工况”4种不同运行模式下的传热传质性能与运行特性的变... 介绍了一种椭圆型套管-管翅式蒸发式冷凝器,通过搭建的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实验系统,研究该蒸发式冷凝器在不同循环水配比、不同地区环境以及“风冷”“水冷”“蒸发冷凝”和“全工况”4种不同运行模式下的传热传质性能与运行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全工况”模式的热流密度高于“风冷”和“蒸发冷凝”两种模式,而“水冷”模式由于其传热面积远小于其它模式,所以其热流密度最高;“全工况”模式在保持配风量及循环水总量一定的条件下,热流密度随循环水配比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喷淋水与冷却水的流量最佳配比为2∶5;“全工况”模式在严寒干燥地区、寒冷地区以及夏热冬暖地区的总热流密度分别为5879.64、3964.28及2933.05 W/m^(2),因此不同地区环境运行的传热性能相差较大,该冷凝器“全工况”模式在空气干燥的地区,喷淋冷却水温度范围为13~18℃运行时传热性能较优。在相同的条件下,“蒸发冷凝”模式的水膜传质系数高于“全工况”模式,且两者均随喷淋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椭圆型套管-管翅式换热器 传热传质性能 运行特性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椭圆管换热的壳程强化传热特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谭祥辉 孙赫 +1 位作者 张立振 朱冬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3-720,共8页
通过搭建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测试平台,对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前人得到的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计算准则关系式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同时拟合得到了测试用扭曲椭圆管换... 通过搭建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测试平台,对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前人得到的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计算准则关系式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同时拟合得到了测试用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计算准则关系式,设计了与测试扭曲椭圆管换热器结构类似的折流板换热器以及折流杆换热器,采用相关计算方法对换热器的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并分析了3台换热器的综合性能,结果显示扭曲椭圆管换热器传热效果好、压降低,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曲椭圆管换热器 壳程传热膜系数 壳程压降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腐蚀对翅片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宇 王勤韧 +1 位作者 陈江平 申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
翅片管换热器的铜管与铝翅片之间容易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铝翅片表面形成一层三氧化二铝,增大换热器传热热阻,影响换热器乃至整个空调系统的性能。对翅片管换热器分别进行48 h和96 h的盐雾腐蚀实验,然后对腐蚀前后的实验样件测试其传热及... 翅片管换热器的铜管与铝翅片之间容易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铝翅片表面形成一层三氧化二铝,增大换热器传热热阻,影响换热器乃至整个空调系统的性能。对翅片管换热器分别进行48 h和96 h的盐雾腐蚀实验,然后对腐蚀前后的实验样件测试其传热及压降特性,结果表明,翅片管蒸发器经盐雾腐蚀以后,其风阻变化在5 Pa以内,而换热量最多会降低12.5%,总的传热系数最多会减少16.6%,传热热阻最多会增加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电化学腐蚀 传热系数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扰流孔的矩形翅片表面换热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妩 张春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0-85,共6页
采用质热比拟技术,对带扰流孔的矩形翅片椭圆管翅片表面的局部和平均传质系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翅片表面局部传质系数的测定,揭示了翅片表面气流的流动和对流换热机理,以及扰流孔对单排管翅片表面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参... 采用质热比拟技术,对带扰流孔的矩形翅片椭圆管翅片表面的局部和平均传质系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翅片表面局部传质系数的测定,揭示了翅片表面气流的流动和对流换热机理,以及扰流孔对单排管翅片表面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下,增加扰流孔数可使换热强化,但中间位置的扰流孔对换热起的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 传质系数 椭圆管 换热器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霜翅片管换热器热质传递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凤珍 陈焕新 +1 位作者 屈高林 欧阳海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低温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的结霜是一个复杂的热质传递过程。从能量的角度出发,由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LMTD)引出对数平均焓差(LMED),改进了传统的基于对数平均温差(LMTD)的结霜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传质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翅片管... 低温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的结霜是一个复杂的热质传递过程。从能量的角度出发,由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LMTD)引出对数平均焓差(LMED),改进了传统的基于对数平均温差(LMTD)的结霜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传质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翅片管换热器结霜及能量传递系数(E_0)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能量传递系数(E_0)更准确地反映了结霜工况下换热器的热质交换情况,可以作为系统在霜运行及实时化霜的重要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霜现象 翅片管换热器 热质传递 对数平均焓差 对数平均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流动及换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彪 余敏 +1 位作者 龙时丹 王晓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7-311,共5页
借助CFD软件对3种不同类型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平直翅片、均匀波纹翅片和倾角渐增波纹翅片)的流动传热性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在不同入口风速下各流域中心面的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分布图,计算出各翅片表面在不同风速下... 借助CFD软件对3种不同类型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平直翅片、均匀波纹翅片和倾角渐增波纹翅片)的流动传热性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在不同入口风速下各流域中心面的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分布图,计算出各翅片表面在不同风速下的平均传热系数和阻力系数,并与相关实验数据对比,证明该数值模拟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倾角渐增波纹翅片的平均努谢尔数比平直翅片的高13.8%~29.3%,比均匀波纹翅片的高5.5%~10.3%,其强化传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式换热器 数值模拟 传热系数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束结构对开缝翅片椭圆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涛 袁益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65-1373,共9页
在模化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对不同横向管间距S_1、纵向管间距S_2和椭圆管长短轴比a/b的开缝翅片椭圆管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管束结构的差异对开缝翅片椭圆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管间距在60.55~70.55 mm范围内,空气侧N_... 在模化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对不同横向管间距S_1、纵向管间距S_2和椭圆管长短轴比a/b的开缝翅片椭圆管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管束结构的差异对开缝翅片椭圆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管间距在60.55~70.55 mm范围内,空气侧N_u和E_u均随S_1减小而增大,S_1为60.55 mm时换热器综合流动传热性能最好;纵向管间距在65~75 mm范围内,空气侧N_u随S_2减小而增大,E_u变化不明显,S_2为65 mm时换热器综合流动传热性能最好;横向管间距对开缝翅片椭圆管换热器传热、流动性能的影响较纵向管间距更为明显;在等周长条件下,椭圆管长短轴比a/b在1.5~2.5范围内,a/b为1.8时换热器综合流动传热性能最好。研究成果可为此类换热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与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缝翅片椭圆管换热器 数值模拟 模化试验 传热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型翅片管换热器结霜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蒲亮 周洋 齐迪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8,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星型翅片管换热器的结霜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霜层厚度和霜层密度等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空气侧结霜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了翅片高度和翅片个数两个参数对结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结霜现象会造成...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星型翅片管换热器的结霜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霜层厚度和霜层密度等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其空气侧结霜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了翅片高度和翅片个数两个参数对结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结霜现象会造成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恶化,并且翅片个数越多、翅片高度越小,传热恶化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翅片管换热器 数值模拟 结霜过程 传质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翅片管式换热器热力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革 于功志 +1 位作者 程木军 张殿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并采用TESCOR平台———换热器性能实验台对改进前后的换热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测试。提出了强化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性能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低温工况下易结霜的换热器(蒸发器)翅片管设计成变... 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并采用TESCOR平台———换热器性能实验台对改进前后的换热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测试。提出了强化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性能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低温工况下易结霜的换热器(蒸发器)翅片管设计成变间距翅片结构,使其既增加了管内翅片的传热面积,又提高了管内气流的流速;另一种是将空调工况下的换热器的等螺距内螺纹管设计成变螺距内螺纹管,以增加管内气流的扰动,提高传热系数。并对用这两种方法改进后的换热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9.8%和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翅片管 传热系数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束排列方式对矩形翅片椭圆管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兰萍 杨志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8-302,共5页
采用标准k-ε模型,对错排和错列两种排列方式在不同管间距下共24种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错列结构的换热性能和综合性能均优于错排结构.错排结构性能跟横向管间距关系较大,而错列结构的性能对管间距并不敏感.通过对两种结构的流场、... 采用标准k-ε模型,对错排和错列两种排列方式在不同管间距下共24种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错列结构的换热性能和综合性能均优于错排结构.错排结构性能跟横向管间距关系较大,而错列结构的性能对管间距并不敏感.通过对两种结构的流场、温度场特征分析,发现错列结构类似于圆管换热器中的叉排,错列结构在强化翅片换热的同时也强化了管子的换热,该结构具有较大的管束进口压力损失是造成其空气侧总压降大于错排结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洞换热器 矩形翅片椭圆管束 流动换热性能 错排 错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工况下翅片管式换热器中刘易斯因子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维哲 丁国良 +1 位作者 胡海涛 庄大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1,共6页
刘易斯因子是反映湿工况下空气侧热质传递特性的重要参数。在此提出了可计算湿工况下翅片侧刘易斯因子的数值模型和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关联式,通过建立相间传质数值模型、潜热传递数值模型,利用CFD分别计算出空气侧的热质传递系数,从而求... 刘易斯因子是反映湿工况下空气侧热质传递特性的重要参数。在此提出了可计算湿工况下翅片侧刘易斯因子的数值模型和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关联式,通过建立相间传质数值模型、潜热传递数值模型,利用CFD分别计算出空气侧的热质传递系数,从而求得刘易斯因子的数值解。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翅片管换热器结构和运行工况对刘易斯因子的影响和已有热质传递类比关系的适用性;同时采用刘易斯因子的数值计算结果拟合得到关联式。传热和传质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93%和12.1%;关联式与数值模型之间的相对误差为5.52%。该数值模型有足够的精度与适用面,所得关联式可代替数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刘易斯因子 数值仿真 热质传递 类比关系 翅片管式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摇工况下FLNG绕管式换热器降膜流动换热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玉星 刘亮 +3 位作者 王少炜 朱建鲁 韩辉 孙崇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4-191,共8页
绕管式换热器作为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的主低温换热器,研究其在海况条件下换热性能的变化对提高FLNG在海洋环境运行时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绕管式换热器内换热管的管外降膜流动换热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圆管与... 绕管式换热器作为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的主低温换热器,研究其在海况条件下换热性能的变化对提高FLNG在海洋环境运行时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绕管式换热器内换热管的管外降膜流动换热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圆管与椭圆截面正弦波管管外降膜流动换热模型,分析对比了水平静止和横摇工况下2种换热管的周向局部换热系数和平均换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静止状态下,椭圆截面正弦波管的换热能力高于圆管。在横摇运动状态下,横摇最大倾斜角对椭圆截面正弦波管换热性能最恶劣时刻的周向局部换热系数影响较小,横摇周期对其几乎无影响;横摇时间、最大倾斜角和周期对圆管与椭圆截面正弦波管周向平均换热系数均无影响。对比分析表明,椭圆截面的抗晃荡能力稍逊于圆管,但晃荡工况下其换热性能仍高于圆管。本文研究结果对绕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与性能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NG 绕管式换热器 圆管 椭圆截面正弦波管 换热系数 降膜流动 数值模拟 横摇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单元数计算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小舟 赵加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4,共4页
为了得到U型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单元数计算式,以U型翅片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翅片管换热模型,推导出了逆流和顺流2种流体流动趋势的传热单元数计算式(NTU计算式).分别采用推导出的传热单元数计算式(ε-NTU法)和前人推导出的平均温... 为了得到U型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单元数计算式,以U型翅片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翅片管换热模型,推导出了逆流和顺流2种流体流动趋势的传热单元数计算式(NTU计算式).分别采用推导出的传热单元数计算式(ε-NTU法)和前人推导出的平均温差关系式(LMTD法)计算U型翅片管传热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温度为45~60℃,热水流量为30~110 kg/h时,由ε-NTU法和LMTD法计算出来的翅片管传热系数相差很小.所推导出来的U型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单元数计算式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翅片管换热器 翅片管传热系数 ε-NTU法 LMT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环面槽肋片管束的传热和流动阻力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国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4-608,共5页
应用热 -质比拟技术 ,对间断环面槽肋片管束进行了传质与流动阻力实验 ,根据热 -质比拟关系得出传热结果 .分析了该种换热芯子在不同板间距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与光板肋片管换热芯子比较 ,该种换热元件的传热与阻力都有很大提高 ,而阻... 应用热 -质比拟技术 ,对间断环面槽肋片管束进行了传质与流动阻力实验 ,根据热 -质比拟关系得出传热结果 .分析了该种换热芯子在不同板间距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与光板肋片管换热芯子比较 ,该种换热元件的传热与阻力都有很大提高 ,而阻力增加幅度更大 .实验结果为运用单位选用肋片管式换热器提供了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传质比拟 肋片管换热器 传热 流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用翅片管式换热器腐蚀及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鑫泉 盛健 +2 位作者 张华 杨其国 段炀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空调用翅片管式换热器长期使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导致整个空调系统的能效降低。本文介绍了翅片管式换热器3种主要的腐蚀机理:蚁巢腐蚀、点蚀和间隙腐蚀,从形貌、压降及传热特性3个方面分析了腐蚀对翅片管式换... 空调用翅片管式换热器长期使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导致整个空调系统的能效降低。本文介绍了翅片管式换热器3种主要的腐蚀机理:蚁巢腐蚀、点蚀和间隙腐蚀,从形貌、压降及传热特性3个方面分析了腐蚀对翅片管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翅片管式换热器腐蚀后,传热系数和换热量均减小,空气侧压降受影响较小,在5 Pa以内。总结归纳了翅片管式换热器抗腐蚀性的研究现状,发现改善换热器抗腐蚀性能的研究集中于制备出耐腐蚀性更好的防腐涂层。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制冷空调换热器腐蚀防护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式换热器 传热系数 防腐涂层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片管换热器表面霜层生长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鲁梦 郭宪民 薛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86-192,共7页
空气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但在低温高湿的冬季制热工况下,室外蒸发器表面会发生结霜现象,霜层会直接影响换热性能,进而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能效。对翅片管换热器霜层生长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霜层表... 空气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但在低温高湿的冬季制热工况下,室外蒸发器表面会发生结霜现象,霜层会直接影响换热性能,进而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能效。对翅片管换热器霜层生长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霜层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并用千分尺热电偶直接测量装置进行校核。分析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迎面风速对结霜厚度、结霜量、霜层-湿空气界面条件的影响,并将霜层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作为结霜的传热驱动力,将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霜表面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差作为结霜的传质驱动力,对结霜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换热器的防结霜和除霜提供了依据,为优化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表面温度 结霜特性 传热 传质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下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传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苑云潇 张良 +2 位作者 柳建华 张嘉文 刘旗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0,共7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两个具有不同翅片间距的平翅片管式换热器在低环境气压以及析湿工况下空气侧的传质特性,在环境气压为40~100 kPa,换热器入口空气风速为0.5~4 m/s,入口空气相对湿度为50%~90%,入口空气干球温度为27℃,水流速为1.65 m/s的... 本文实验研究了两个具有不同翅片间距的平翅片管式换热器在低环境气压以及析湿工况下空气侧的传质特性,在环境气压为40~100 kPa,换热器入口空气风速为0.5~4 m/s,入口空气相对湿度为50%~90%,入口空气干球温度为27℃,水流速为1.65 m/s的实验工况下,分析了环境气压、换热器迎面风速、翅片间距及入口空气相对湿度对换热器空气侧传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气压环境下,迎面风速、翅片间距以及相对湿度对换热器空气侧传质因子的影响趋势与常压下的研究一致;研究工况下,环境压力从40 kPa升至100 kPa时,空气侧传质因子下降幅度为18.2%~23.6%;在较低迎面风速和环境气压下,翅片间距和换热器入口空气相对湿度对换热器空气侧传质特性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压 析湿工况 传质 翅片管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套管-管翅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谷雅秀 刘力文 +2 位作者 李汉林 李模华 余良仕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7,100,共8页
本文搭建了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系统,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研究了迎面风速、喷淋密度、湿球温度、循环水温度、冷却水流量各参数变化对椭圆形套管-管翅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冷凝器实验系统的最佳迎面风速和喷... 本文搭建了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系统,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研究了迎面风速、喷淋密度、湿球温度、循环水温度、冷却水流量各参数变化对椭圆形套管-管翅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冷凝器实验系统的最佳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分别为3.1 m/s和0.0056 kg/(m·s),冷凝器管外空气压降随迎面风速的增大而迅速增加;随着空气湿球温度升高,冷凝器外传热过程的热流密度(即外热流密度)降低67.5%,而内传热过程的热流密度(即内热流密度)增大47.5%,依靠内传热过程的增强,冷凝器性能良好;随着循环水温度升高,冷凝器的内热流密度降低率高达64.6%,传热性能急剧下降;随着冷却水流量增大,冷凝器的内热流密度大幅提高2.92倍,总热流密度增大21.1%,传热性能显著增强;该冷凝器在低湿球温度、低循环水温度、大冷却水流量的工况下传热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椭圆形套管 管翅式换热器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管平直波纹翅片的阻力和放热性能
20
作者 徐纪平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86-91,共6页
本文对列管平直波纹翅片传热表面气侧阻力和放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直接从传热系数 K的测定值中将气侧放热系数α_c 分离出来,从而避免了测量平直波纹翅片平均壁温的困难。对于三种不同几何参数的试件,针对阻力和放热性能,本文将试验... 本文对列管平直波纹翅片传热表面气侧阻力和放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直接从传热系数 K的测定值中将气侧放热系数α_c 分离出来,从而避免了测量平直波纹翅片平均壁温的困难。对于三种不同几何参数的试件,针对阻力和放热性能,本文将试验数据整理成了各自的准则方程,方程可供这种型面的换热器设计计算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放热系数 平直波纹翅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