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城市路网行程时间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慧 潘晓 +2 位作者 郭景峰 陈晓 王书海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5,共11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准确的行程时间预测对于优化交通管理、提升出行体验以及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复杂的城市网络结构、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准确的行程时间预测对于优化交通管理、提升出行体验以及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复杂的城市网络结构、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城市路网行程时间表现为强时空依赖性和随机性。时空图神经作为一种强大的时空建模工具,能够有效地捕获城市路网中复杂的时空关系。因此,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构建行程时间预测框架成为智慧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行程时间预测框架的关键要素出发,即时空信息建模、预测任务选择以及学习范式设计,介绍此类研究近三年的研究进展。首先,对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行程时间预测研究从问题定义和基本框架进行概述性描述。然后,根据关键要素中预测任务选择数量的不同,将相关研究工作分为单任务和多任务行程时间预测方法两类,并详细介绍每一类预测方法独有的特点以及代表性工作。最后,讨论行程时间预测在时空高阶相关性、隐式时空依赖关系以及可解释性方面建模的难点,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时空图序列 时空数据挖掘 行程时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世界历史时空序列表象之下的“共生法则”
2
作者 吴宏政 周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3,共9页
历史哲学是对“世界历史”的反思性认识,旨在为各个民族国家确立“共生法则”,从而达到人类物种永久生存的目的。西方思辨的历史哲学要么从“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的角度为世界历史确立超时空的“神意计划”,要么从“抽象法”出发,单纯... 历史哲学是对“世界历史”的反思性认识,旨在为各个民族国家确立“共生法则”,从而达到人类物种永久生存的目的。西方思辨的历史哲学要么从“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的角度为世界历史确立超时空的“神意计划”,要么从“抽象法”出发,单纯在“空间序列表象”中提供永久和平的条款,而忽略了世界历史的时间序列表象,因而均无法真正建构世界历史的“共生法则”。马克思的实践的历史哲学则把“空间序列表象”带入“时间序列表象”之下,从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了世界历史的“共生法则”,这为21世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历史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时间序列表象 空间序列表象 共生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异构AGV的柔性作业车间集成调度
3
作者 李文贵 姚友杰 李新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9-1554,共16页
柔性作业车间中因产品尺寸和形状的差异导致需要多种功能异构的AGV进行运输。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同构AGV,未充分考虑异构AGV对运输调度的影响。针对考虑异构AGV和机器顺序相关准备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生产与物流集成调度问题,提出了... 柔性作业车间中因产品尺寸和形状的差异导致需要多种功能异构的AGV进行运输。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同构AGV,未充分考虑异构AGV对运输调度的影响。针对考虑异构AGV和机器顺序相关准备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生产与物流集成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邻域搜索的改进遗传算法(IGA-VNS)以最小化最大返回时间(maximum return time)。研究引入基于任务的三层编码方法和主动解码策略,利用遗传操作进行全局搜索,并针对关键路径上加工和运输任务块设计了3种局部搜索邻域结构。同时,针对调度解包含多条关键路径的情况,提出解的比较准则以增强局部搜索效果。最后,通过与其他有效算法在实例上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异构AGV和AGV数量对调度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 异构AGV 集成调度 顺序相关准备时间 关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植物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37
4
作者 胡刚 黎洁 +3 位作者 覃盈盈 胡宝清 刘熊 张忠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22-3034,共13页
以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度级和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 以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度级和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时间序列分析和7种聚集强度指数等方法对4种红树植物的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旨在阐明红树植物种群与群落的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潜在的驱动机制,为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木榄和秋茄种群更新良好,桐花树更新受到一定阻力,种群相对稳定,白骨壤种群更新不良,呈现明显的衰退趋势;4种红树植物种群不同龄级的存活量差别较大,存活量和生命期望一般随龄级的增加逐渐减少;白骨壤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其种群个体均能达到其平均生理寿命,木榄和秋茄种群属DeeveyⅡ型,各龄级个体具有相对一致的死亡率,而桐花树种群介于DeeveyⅠ型和DeeveyⅡ型之间,其幼龄期死亡率偏高,中龄期后死亡率逐渐接近;时间序列分析同样表明,白骨壤未来种群数量将明显降低,种群逐步衰退,桐花树未来种群数量将表现为稳中有降,而木榄和秋茄未来种群数量将趋于增加。4种红树植物不同龄级种群多呈现聚集分布,聚集强度往往随种群龄级的增加而趋于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北仑河口4种红树植物的种群动态与群落所处演替阶段息息相关,先锋植物白骨壤种群处于较快衰退阶段,演替前中期的桐花树种群稳中有降,而演替中后期的秋茄和木榄种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反映出本次调查的红树林群落正处于演替的中期阶段,白骨壤和白骨壤+桐花树群丛将逐步演替为以木榄为优势种的群丛。此外,红树植物的种群动态受到自身繁殖特性、生境条件、种内和种间竞争、虫害等多种因素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时间序列分析 北仑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时序演变与功能区划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滨 刘承良 郝华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113,共4页
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存在自身演变规律,点状极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早期组织形式,轴向一体化是其阶段性组织形式,圈状一体化及空间网络化是其理想组织形式。三种组织形式分别对应着区域旅游发展的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协作和网络化开发三阶段... 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存在自身演变规律,点状极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早期组织形式,轴向一体化是其阶段性组织形式,圈状一体化及空间网络化是其理想组织形式。三种组织形式分别对应着区域旅游发展的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协作和网络化开发三阶段。差异化定位、一体化协作、网络化发展分别是各阶段的特点。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在网络化过程中,通过对旅游区空间组织进行功能划分,可以明确区域内旅游开发的优化区域、重点区域、限制区域及禁止区域,形成合理的区域旅游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空间组织 时序 功能区划 空间网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尺寸效应的岩石声发射时空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康 王金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51,共6页
为研究不同大小尺寸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及其对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的影响,以某矿山岩石力学参数为依据,利用数值软件对相同高径比、不同大小尺寸的6组岩样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当岩样尺寸小时,大的声发射事件主... 为研究不同大小尺寸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及其对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的影响,以某矿山岩石力学参数为依据,利用数值软件对相同高径比、不同大小尺寸的6组岩样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当岩样尺寸小时,大的声发射事件主要出现在岩样大破裂贯通前后,声发射在岩样中从当初的随机性分布,到过峰值载荷之后大量集聚在岩样中部。试样尺寸较大时,未达到峰值应力前声发射较少出现,且分布弥散,大的声发射事件仅在峰值载荷后出现1次,其能量和数量均是声发射历史上最显著的,在试样中两处聚集成核,这与不同尺寸岩样内部包含不同缺陷强度离散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空间分布 尺寸效应 AE时空特性 应力-应变-AE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住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及空气质量评价——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薇 张之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83-1791,共9页
以夏热冬冷地区合肥市为研究区域,从建筑布局、空间形态、建筑密度、交通路网、植物绿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城市住区的不同环境特征,选择12个样点进行实地观测,于2013年8至2014年1月进行了空气离子浓度、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指标的实地测... 以夏热冬冷地区合肥市为研究区域,从建筑布局、空间形态、建筑密度、交通路网、植物绿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城市住区的不同环境特征,选择12个样点进行实地观测,于2013年8至2014年1月进行了空气离子浓度、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指标的实地测定,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得出结果,1空气负离子浓度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最高,平均浓度约为358/cm3,秋季次之,平均浓度约为338/cm3,冬季最低,平均浓度约为322/cm3。总体看来,上午9:00─10:00和下午14:30─15:30区间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上午10:30和下午16:00─16:30区间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对较低。2自由式布局和具有较明显开敞空间的测试样点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夏季样点9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815/cm3;秋季样点12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平均浓度约为483/cm3;冬季样点9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平均浓度约为407/cm3。最后运用单极系数和安培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对住区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住区环境的空气清洁度以允许和清洁为主,等级多分布在D级和B级。根据这些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不同的季节,住区室外环境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较为明显,夏季最高,冬季最低。2影响城市住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最主要气象因子是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其中风速和温度与空气负离子浓度呈现出正相关,而相对湿度则总体趋势不明确。3采取层次丰富的植物结构有利于提高环境的空气负离子浓度。4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清洁度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环境特征下空气清洁度存在差异。5以空气负离子浓度为参考标准指导并优化住区建筑布局,不仅有利于提高住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同时对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区 建筑布局 空间形态 空气负离子 时间序列 空间序列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uskal的拆旧区空间时序安排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季文光 崔娟敏 +1 位作者 李志文 林永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21-123,127,共4页
探讨Kruskal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拆旧区空间时序安排中的运用,提出基于Kruskal的拆旧区空间时序安排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河北省承德市狮子沟镇为例,建立拆旧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针对拆旧区空间时序的特点,确立了拆... 探讨Kruskal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拆旧区空间时序安排中的运用,提出基于Kruskal的拆旧区空间时序安排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河北省承德市狮子沟镇为例,建立拆旧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针对拆旧区空间时序的特点,确立了拆旧项目区,并运用Kruskal进行模糊聚类对不同拆旧项目区空间进行时序安排。通过研究结果可靠性分析证实,基于Kruskal的模糊聚类分析是进行拆旧区空间时序安排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skal 拆旧区 空间时序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场景中多目标运动变化检测和空域定位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坚 李在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讨论了一种新的实时图像序列中多个运动目标运动变化检测和空域位置确定算法 :比特层 (bit-planes)差分运动检测和投影矩阵空域定位算法 ,该算法利用图像中不同比特层表征不同信息把图像标定为多个平坦域然后再进行运动目标检测 ,并利... 讨论了一种新的实时图像序列中多个运动目标运动变化检测和空域位置确定算法 :比特层 (bit-planes)差分运动检测和投影矩阵空域定位算法 ,该算法利用图像中不同比特层表征不同信息把图像标定为多个平坦域然后再进行运动目标检测 ,并利用单个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进行空域定位 ,在速度、精度、复杂度和适用范围等方面与其他现有面向像素的运动目标检测技术和空域定位方法相比较 ,有更好的表现。将本算法用于交通道口视频实时监控系统中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监控 图像序列 比特层差分运动变化检测 投影矩阵空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洪水地区组成随机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鹏 邵骏 +1 位作者 吕孙云 李秀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7,共4页
将BP人工神经网络引入随机模型中建立BP网络模型,将其应用于澜沧江流域中下游的洪水地区组成研究中。通过模拟澜沧江流域戛旧站和戛旧站与允景洪站区间的日流量过程,进行实例分析和计算,并与传统自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在... 将BP人工神经网络引入随机模型中建立BP网络模型,将其应用于澜沧江流域中下游的洪水地区组成研究中。通过模拟澜沧江流域戛旧站和戛旧站与允景洪站区间的日流量过程,进行实例分析和计算,并与传统自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澜沧江流域中下游洪水地区组成随机模拟中的精度较高。在研究的同时也发现,由于序列白噪声可能带来的误差,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加合理的将该模型用于洪水地区组成随机模拟当中,以便能对生产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地区组成 BP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丹 祝铭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43,共9页
以2003—2019年我国各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变化差异及空间结构状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总体较低,且相比于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和转化条... 以2003—2019年我国各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变化差异及空间结构状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总体较低,且相比于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和转化条件,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现状更亟待改善;同时,区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且省际空间分异显著。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构建多元成果转化渠道以及调整区域发展战略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区域非均衡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成果转化 时间序列 时空格局 E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谢振福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4期326-336,共11页
本文研究范围属东南沿海地震带西南端,历史上曾发生过琼州7.5级大地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北部湾发生过6.1级和6.2级地震。至今,在研究区内,尤其是在北部湾、海南陵水东面海域和东方近海,小震活动仍然频繁。本文在收集研究区内地震目... 本文研究范围属东南沿海地震带西南端,历史上曾发生过琼州7.5级大地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北部湾发生过6.1级和6.2级地震。至今,在研究区内,尤其是在北部湾、海南陵水东面海域和东方近海,小震活动仍然频繁。本文在收集研究区内地震目录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了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特征及与其相关的地质构造特点。对未来地震活动的总体趋势给出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空间分布 时间序列 地震活动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激光器光束强度分布和发散角的新方法
13
作者 冯璧华 龚国强 彭志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4,11,共4页
我们采用光纤技术进行空序→时序变换的方法,能实时显示相对光强分布曲线。如果激光器的谐振腔输出的光束是TEM_(00)模,采用该法在示波器上就能实时显示出高斯曲线的全貌,可以很方便的测出激光光束的半宽度和远场发散角。该方法是定量... 我们采用光纤技术进行空序→时序变换的方法,能实时显示相对光强分布曲线。如果激光器的谐振腔输出的光束是TEM_(00)模,采用该法在示波器上就能实时显示出高斯曲线的全貌,可以很方便的测出激光光束的半宽度和远场发散角。该方法是定量研究激光器横模模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激光器光束 发散角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库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机械组成及碳库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东 高喜荣 《河南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对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机械组成及碳库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土壤风化度上层高于下层;从裸地到乔木阶段,土壤风化度逐渐增大,土壤的发育逐渐成熟,从草本到乔木阶段,随着进展... 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对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机械组成及碳库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土壤风化度上层高于下层;从裸地到乔木阶段,土壤风化度逐渐增大,土壤的发育逐渐成熟,从草本到乔木阶段,随着进展演替,对土壤的形成及发育作用依次升高;(2)各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随着进展演替,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逐渐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粘粒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库区 演替 机械组成 土壤有机碳库 空间代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退水湖岸植被的分类排序与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马帅 冯金朝 +3 位作者 乌力吉 李昱娴 冯亚磊 赵慧卿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59-2164,共6页
1998—2012年,呼伦湖经历了连续15年的退水,在南岸形成了一个5 km×3 km的矩形退水湖岸。于2012年8月中旬对退水湖岸的植被进行调查,并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15年来样地植被演替的序列。通过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在5级分类... 1998—2012年,呼伦湖经历了连续15年的退水,在南岸形成了一个5 km×3 km的矩形退水湖岸。于2012年8月中旬对退水湖岸的植被进行调查,并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15年来样地植被演替的序列。通过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在5级分类水平上将所调查的70个样方分为6组,利用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对样方排序,得到植被的演替序列为:藜科先锋群落(演替前期)→芦苇群落(演替中期)→羊草群落(演替后期)。比较各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及组成发现:演替后期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演替前期和中期;物种均匀性则表现为演替中期明显低于演替前期及后期;随演替进展,多年生植物在群落中比例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代替时间 TWINSPAN DCA 植被演替 呼伦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光偏转、声光调制及其空-时序转换法测量
16
作者 冯璧华 彭志平 黄宗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599-603,共5页
本文采用空-时序转换方法实时测量在Bragg衍射时连续、稳定的α—f曲线的全貌,以及相对光强分布随板流变化的动态过程.实验结果与声光相互作用理论相符合。
关键词 声光偏转 声光调制 空-时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结构光的物体表面点云获取算法
17
作者 梁东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05-2908,共4页
为了解决基于结构光的三维重建中摄像机观测条纹与投影仪模式之间的匹配问题,提高点云数据的精度,采用DeBruijn序列对结构光进行编码,基于全局优化思想对条纹边界进行最优邻域匹配(BN-Matching),并针对结构光图像的特点和用途提出了边... 为了解决基于结构光的三维重建中摄像机观测条纹与投影仪模式之间的匹配问题,提高点云数据的精度,采用DeBruijn序列对结构光进行编码,基于全局优化思想对条纹边界进行最优邻域匹配(BN-Matching),并针对结构光图像的特点和用途提出了边界检测算法。该编码方法结合时分多路复用与空间邻域两种编码的思想,对物体表面的连续性和单调性不作限制。实验结果表明,边界检测及匹配算法有较强的鲁棒性,获得的点云数据能够满足后续三维表面重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分多路复用编码 空间邻域编码 DeBruijn序列 边界检测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MA网络时空序列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尚北 王建东 陈海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15-2319,共5页
针对传统方法建立的空间权矩阵难于真实、准确地反映空间邻近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样本数据驱动的空间权矩阵建立方法,将建立空间权矩阵转换为求解未知系数线性方程;针对STARMA模型只具有线性形式而无法捕获时空序列中... 针对传统方法建立的空间权矩阵难于真实、准确地反映空间邻近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样本数据驱动的空间权矩阵建立方法,将建立空间权矩阵转换为求解未知系数线性方程;针对STARMA模型只具有线性形式而无法捕获时空序列中非线性模式的不足,提出STARMA网络模型,采用网络结构,以非线性函数代替线性组合。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基于样本数据驱动的空间权矩阵建立方法和STARMA网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序列 STARMA网络模型 空间权矩阵 序列聚类 机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蝗虫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今 秦冬梅 马隆喜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根据改进的m*=α′+β′m+γm2模型和聚集度指标,研究了草原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蝻期蝗虫呈聚集分布,在聚集的个体群内,个体间是相互排斥的。成虫期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而个体群的分布是均匀的。以聚集度(... 根据改进的m*=α′+β′m+γm2模型和聚集度指标,研究了草原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蝻期蝗虫呈聚集分布,在聚集的个体群内,个体间是相互排斥的。成虫期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而个体群的分布是均匀的。以聚集度(m*/m)的时序动态表明,蝗蝻初期呈均匀分布,盛期呈聚集分布,成虫期为均匀分布。在测报和防治中,混合种群的理论抽样数为20~40个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草原 空间分布 时序动态 抽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序列的时空结构特征表示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康文轩 陈黎飞 郭躬德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运动序列是一种与运动信号相关的多维时间序列,各个维度序列之间具有高耦合性的特点。现有的多维序列表征方法大多基于维度间相互独立的假设或缺乏可解释性,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运动序列的时空结构特征表示模型及其两阶段构造方法。首先... 运动序列是一种与运动信号相关的多维时间序列,各个维度序列之间具有高耦合性的特点。现有的多维序列表征方法大多基于维度间相互独立的假设或缺乏可解释性,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运动序列的时空结构特征表示模型及其两阶段构造方法。首先,基于空间变化事件的转换方法,将多维时间序列变换成一维事件序列,以保存序列中的空间结构特性。接着,定义了一种时空结构特征的无监督挖掘算法。基于新定义的表示度度量,该算法从事件序列中提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低冗余变长事件元组为时空结构特征。在多个人类行为识别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多维时间序列表示方法相比,新模型的特征集更具代表性,在运动序列模式识别领域可以有效提升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序列 多维时间序列 特征提取 时空特征表示模型 空间变化 关键子序列挖掘 事件序列 人类行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