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ta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Fiber Optic Gyroscope Drift 被引量:16
1
作者 缪玲娟 张方生 +1 位作者 沈军 刘伟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2年第1期50-55,共6页
A data gathering system is designed for the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 (IFOG) of land strapdown inertial system. IFOG is tested and the testing curve is given. The test data of IFOG are analyzed with Allan ... A data gathering system is designed for the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 (IFOG) of land strapdown inertial system. IFOG is tested and the testing curve is given. The test data of IFOG are analyzed with Allan variance method and each error coefficient is identified. Furthermore, a random drift error model for IFOG is built by the method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The conclusion provides supports for improving IFOG design and compensating for errors of IFOG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optic gyroscope random drift Allan variance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radiation-induced mean wavelength shift in optical fibers on the scale factor of an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 at a wavelength of 1300 nm 被引量:7
2
作者 金靖 王学勤 +1 位作者 林松 宋凝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9期366-372,共7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wavelength-dependent radiation-induced attenuation (RIA) on the mean trans- mission wavelength in optical fiber and the scale factor of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s (IFOG...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wavelength-dependent radiation-induced attenuation (RIA) on the mean trans- mission wavelength in optical fiber and the scale factor of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gyroscopes (IFOGs), three types of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PM) fibers are tested by using a 60Co γ-radiation source. The observed different mean wave- length shift (MWS) behaviors for different fibers are interpreted by color-center theory involving dose rate-dependent absorption bands in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ranges and total dose-dependent near-infrared absorption bands. To evaluate the mean wavelength variation in a fiber coil and the induced scale factor change for space-borne IFOGs under low radiation doses in a space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of dose rate on the mean wavelength is investigated by testing four germanium (Ge) doped fibers and two germanium-phosphorus (Ge-P) codoped fibers irradiated at different dose rate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doped fibers show the least mean wavelength shift during irradiation and their mean wavelength of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in fibers will shift to a shorter wavelength in a low-dose-rate radiation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change in the scale factor of IFOG resulting from the mean wavelength shift is estimated and test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significant radiation-induced scale factor variation must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design of space-borne IFO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radiation fiber optic gyroscope scale factor mean wavel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radiation-induced color centers absorption in optical fibers on fiber optic gyroscope for space application 被引量:3
3
作者 金靖 李亚 +2 位作者 张祖琛 吴春晓 宋凝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16-221,共6页
The effects of color centers' absorption on fibers and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al gyroscopes(IFOGs) are studied in the paper. The irradiation induced attenuation(RIA) spectra of three types of polarization-mai... The effects of color centers' absorption on fibers and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al gyroscopes(IFOGs) are studied in the paper. The irradiation induced attenuation(RIA) spectra of three types of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fibers(PMFs), i.e.,P-doped, Ge-doped, and pure silica, irradiated at 100 Gy and 1000 Gy are measured in a wavelength range from 1100 nm to1600 nm and decomposed according to the Gaussian model.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olor centers absorption intensity with radiation dose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power model.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all color centers' absorption on RIA and mean wavelength shifts(MWS) at 1300 nm and 1550 nm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random walk coefficient(RWC) degradation induced from RIA and the scale factor error induced by MWS of the IFOG are simulated and tested at a wavelength of 1300 nm.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fibers in radiation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 centers' absorption radiation-induced attenuation mean wavelength shift fiber optical gyrosc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仪(FOG)技术及发展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亭鹏 刘星桥 陈家斌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6-79,共4页
介绍了当前惯性导航领域一门新型技术光纤陀螺仪(FOG)的基本原理、类型及两种典型光纤陀螺仪的结构,分析了光纤陀螺仪的误差及消除误差的方法,通过介绍光纤陀螺技术发展的过程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光纤陀螺实用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光... 介绍了当前惯性导航领域一门新型技术光纤陀螺仪(FOG)的基本原理、类型及两种典型光纤陀螺仪的结构,分析了光纤陀螺仪的误差及消除误差的方法,通过介绍光纤陀螺技术发展的过程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光纤陀螺实用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光纤陀螺仪与其它光学陀螺相比具有的优点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技术 惯性导航 光纤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FOG中PZT调制器的在线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远洪 张惟 叙马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5-738,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PZT( 压电型) 光纤相位调制器在开环FOG( 光纤陀螺)中的应用特点,研究了它的调制系数和调制相位延迟变化对开环FOG 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两种独立的在线测试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温度特性研究,利用所得数据,... 从理论上分析了PZT( 压电型) 光纤相位调制器在开环FOG( 光纤陀螺)中的应用特点,研究了它的调制系数和调制相位延迟变化对开环FOG 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两种独立的在线测试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温度特性研究,利用所得数据,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分别得到了它们的温度模型.研究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开环FOG 的相位调制系数KGP随温度呈线性变化,而调制相位延迟α随温度呈二次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光学陀螺仪 模型法 PZT 光纤相位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FOG-ARW对初始对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小跃 张春熹 +1 位作者 宋凝芳 朱奎宝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4-666,670,共4页
光纤陀螺(FOG)作为光学惯性敏感器,与传统机械陀螺相比,具有角度随机游走(ARW)等一些特有的性能指标,ARW对导航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从光纤陀螺的光路、电路结构分析随机游走产生的机理,并从数学的角度阐述角度随机游走的定义;分析角... 光纤陀螺(FOG)作为光学惯性敏感器,与传统机械陀螺相比,具有角度随机游走(ARW)等一些特有的性能指标,ARW对导航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从光纤陀螺的光路、电路结构分析随机游走产生的机理,并从数学的角度阐述角度随机游走的定义;分析角度随机游走对初始对准的影响;提出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有效消除角度随机游走对初始对准影响的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此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fog) 角度随机游走(ARW) 初始对准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FOG随机漂移建模与辨识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雪平 李俊 张福斌 《鱼雷技术》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为了对光纤陀螺(FOG)随机漂移(启动漂移、慢变漂移和快变漂移)的各项参数进行快速有效的辨识,建立了含未知模型参数(慢变漂移的相关系数)的FOG随机漂移状态方程模型,通过对FOG随机漂移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辨识了未知的模型参数以及慢变漂... 为了对光纤陀螺(FOG)随机漂移(启动漂移、慢变漂移和快变漂移)的各项参数进行快速有效的辨识,建立了含未知模型参数(慢变漂移的相关系数)的FOG随机漂移状态方程模型,通过对FOG随机漂移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辨识了未知的模型参数以及慢变漂移和快变漂移的白噪声方差,以卡尔曼滤波/平滑技术计算了FOG随机漂移的3项分量。对实测的FOG随机漂移数据进行了模型辨识与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FOG随机漂移的各项参数和分量。通过建立FOG随机漂移的状态方程模型,首次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与卡尔曼滤波/平滑技术相结合,快速计算了启动漂移、慢变漂移的相关系数以及慢变漂移和快变漂移的白噪声方差,这对于修正FOG单独工作或与其他设备组合时的导航误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时间序列分析 光纤陀螺 卡尔曼滤波/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波导残余强度调制对IFOG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绪友 葛翠艳 张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3-47,共5页
本文首先通过正弦波调制下干涉信号光强分析解调出光纤陀螺的输出信号,进而得出残余强度调制存在的情况下陀螺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分析陀螺信号的变化说明残余强度调制对光纤陀螺性能的影响与陀螺精度要求有关,精度越高,其影... 本文首先通过正弦波调制下干涉信号光强分析解调出光纤陀螺的输出信号,进而得出残余强度调制存在的情况下陀螺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分析陀螺信号的变化说明残余强度调制对光纤陀螺性能的影响与陀螺精度要求有关,精度越高,其影响越明显。其次,具体分析了数字闭环光纤陀螺受残余强度调制影响的情况下,其解调输出电压变化引起的数字阶梯高度变化,并通过残余强度调制系数与数字阶梯高度的关系式,说明了残余强度调制对光纤陀螺零偏和标度因数的影响。最后,对所得出的残余强度调制系数与光纤陀螺标度因数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Matlab仿真,通过仿真结果,更进一步说明残余强度调制对数字闭环光纤陀螺标度因数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波导 光纤陀螺 残余强度调制 标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 FOG 的自诊断及在 RSDIMU 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远洪 马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19-622,共4页
首先阐述了闭环干涉型光纤陀螺(IFOG)中回路的特点,揭示了它的自诊断能力.由此给出了一种具有自诊断能力的闭环干涉型光纤陀螺并将它应用于一种容错捷联惯性测量单元(RSDIMU)中,针对该单元,设计了一种容错算法.该... 首先阐述了闭环干涉型光纤陀螺(IFOG)中回路的特点,揭示了它的自诊断能力.由此给出了一种具有自诊断能力的闭环干涉型光纤陀螺并将它应用于一种容错捷联惯性测量单元(RSDIMU)中,针对该单元,设计了一种容错算法.该算法除了利用陀螺的输出外,还引入了它的自诊断信息,从而实现了仪表级的信息冗余,使这种RSDIMU的容错能力由原来的故障运行(FO)故障运行(FO)故障安全(FS)上升到FOFOFOFOFS.用Markov可靠性估计模型对该系统的估计表明,其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光纤陀螺 冗余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小波降噪和神经网络的FOG温度漂移补偿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光耀 侯宏录 +1 位作者 杜鹃 李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64,共9页
光纤陀螺(FOG)输出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发生漂移导致光纤陀螺测量精度降低。采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导致网络训练失败。为了优化BP神经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粒子群(PSO)优化BP神经网络与小波降噪相结合的光纤陀螺温度... 光纤陀螺(FOG)输出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发生漂移导致光纤陀螺测量精度降低。采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导致网络训练失败。为了优化BP神经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粒子群(PSO)优化BP神经网络与小波降噪相结合的光纤陀螺温度漂移补偿方法。首先分析了光纤陀螺温度漂移产生的原因;然后在不同温度下对光纤陀螺进行测试,最后采用该方法建立了光纤陀螺温度漂移模型并根据模型对光纤陀螺进行补偿,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补偿后光纤陀螺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标准差降低了60.19%,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相比补偿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温度漂移补偿 Shupe效应 小波降噪 启发式阈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Allan方差改进算法及其在FOG启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立新 朱战辉 李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1-268,共8页
针对动态Allan方差运用固定长度的分析窗截取信号导致样本数据量减少,长相关时间下方差估计值置信度降低,首先,针对动态信号跟踪能力与置信度的提高不能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引入截断窗内峭度值作为表征信号短时稳定度的参数... 针对动态Allan方差运用固定长度的分析窗截取信号导致样本数据量减少,长相关时间下方差估计值置信度降低,首先,针对动态信号跟踪能力与置信度的提高不能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引入截断窗内峭度值作为表征信号短时稳定度的参数,并建立以峭度为变量的窗宽函数,该函数可以使截断窗长随着信号的平稳程度自动变化。其次,再用窗宽自适应的滑动窗分段截取陀螺随机误差,分别对每个截断窗内样本进行总方差计算以增加方差估计的自由度。最后,计算延伸后样本的Allan方差,并将其以三维形式排列出来。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光纤陀螺启动信号进行分析,该算法既能更有效地跟踪信号的非平稳变化,又能大幅降低长相关时间下方差的估计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启动信号 动态Allan方差 总方差 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erature Drift Modeling of FOG Based on LS-WSVM
12
作者 王立平 孔小梅 +3 位作者 付梦印 王美玲 张甲文 姜明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188-190,共3页
Large temperature drif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FOG.A trend term of temperature drift of FOG is obtained using stationary wavelets transform,and an FOG drift algorithm with least square... Large temperature drif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FOG.A trend term of temperature drift of FOG is obtained using stationary wavelets transform,and an FOG drift algorithm with least squares wavelet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WSVM) is developed.The algorithm used Maxihat wavelet as a kernel function of LS-WSVM to establish an FOG drift model.It has better modeling precise than LS-WSVM model with Gauss kernel.Results indicate the efficiency of this algorithm of LS-WS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动推理 光学陀螺仪 输入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及关键技术发展
13
作者 查峰 卜浩宇 +1 位作者 戴海发 童余德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面向长航时、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技术需求,系统梳理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惯导系统误差特性,阐述了旋转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系统回顾和梳理欧美等西方国家旋转惯导系统发... 面向长航时、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技术需求,系统梳理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惯导系统误差特性,阐述了旋转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系统回顾和梳理欧美等西方国家旋转惯导系统发展历程,分析了系统发展演变后的技术逻辑,总结了我国旋转惯导系统的研制现状。最后,立足于提高系统自主导航精度,从旋转策略优化、误差标校、初始对准3个方面分析了旋转惯导系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在总结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及关键技术发展基础上,针对后续旋转惯导系统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为高精度自主导航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光纤陀螺 旋转调制 旋转惯导 旋转策略 惯性导航 误差补偿 在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式光纤陀螺谐振腔传输模型仿真方法
14
作者 陈熙源 沙梦梦 +2 位作者 钟雨露 李启轩 张飞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714,共8页
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是一种以光纤环形谐振腔为核心敏感器件的惯性传感器。为提高仿真效率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谐振式光纤陀螺快速运算仿真方法,搭建了谐振式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和闭环控制模型,其中模拟谐振腔多圈干涉耦合采用多核并行运... 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是一种以光纤环形谐振腔为核心敏感器件的惯性传感器。为提高仿真效率和适用性,提出了一种谐振式光纤陀螺快速运算仿真方法,搭建了谐振式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和闭环控制模型,其中模拟谐振腔多圈干涉耦合采用多核并行运算,包含光场叠加和传递函数两种形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仿真效率较高,平均在16s左右完成仿真,相比于原始模型的锁频程序运行效率提升了57.6%。同时两种仿真形式均适用于精度范围0.0001~1(°)/√h的谐振光纤陀螺仿真,有效适应不同仿真参数的测试要求。其中传递函数形式相较于光场叠加形式仿真效率提升了5.4倍,在±600(°)/s动态范围内标度因数非线性度降低了17%,而光场叠加形式的零偏不稳定性减小到0.652(°)/h,易于观察偏振波动误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纤陀螺 传递函数 光场叠加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谱光源谐振式光纤陀螺谐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蓝士祺 李俊 +3 位作者 吴凡 闫博 苏政澄 岳亚洲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7,共8页
为优化宽谱光源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谐振腔设计,进行了RFOG谐振特性分析。首先,根据光场传输理论完成了宽谱RFOG光场传输特性分析,建立了宽谱RFOG谐振频差曲线模型,给出了谐振特性参数表达式。理论证明了宽谱RFOG的陀螺精细度和半高全... 为优化宽谱光源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谐振腔设计,进行了RFOG谐振特性分析。首先,根据光场传输理论完成了宽谱RFOG光场传输特性分析,建立了宽谱RFOG谐振频差曲线模型,给出了谐振特性参数表达式。理论证明了宽谱RFOG的陀螺精细度和半高全宽约为谐振腔光谱曲线的1/2和2倍。其次,基于宽谱RFOG光场理论模型,分析了耦合器交叉耦合系数、附加损耗和谐振腔腔长等谐振腔关键光学参数对陀螺精细度和极限灵敏度的影响。最后,实验验证了谐振特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通过优化谐振腔参数实现陀螺零偏不稳定性0.059°/h,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工程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纤陀螺 宽谱光源 谐振特性 光纤谐振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光路热致零漂误差机理与抑制方法
16
作者 张天乐 温坤华 +2 位作者 张翔 林蹉富 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4,共11页
光纤陀螺(FOG)作为一种高精度角速度传感器,在惯性导航、定位定向和姿态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光纤陀螺光路热致零漂误差是限制陀螺精度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Shupe效应、Mohr效应及交扰效应,解释了热致零漂误差的... 光纤陀螺(FOG)作为一种高精度角速度传感器,在惯性导航、定位定向和姿态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光纤陀螺光路热致零漂误差是限制陀螺精度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Shupe效应、Mohr效应及交扰效应,解释了热致零漂误差的产生机理;从内因(几何对称性和物理对称性)和外因(环境影响和物理场激励)两方面归纳了影响零漂误差的不同因素;进一步讨论了对内因和外因的关键因素(如光路的应变和温度分布)检测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技术、光频域反射(OFDR)技术以及拉曼光时域反射(ROTDR)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光纤环绕制工艺的优化、特种光纤的应用、尾纤长度的调整以及温度补偿技术等多种抑制热致零漂误差的措施和方法。上述研究为恶劣环境下导航级光纤陀螺测量精度和环境适应性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热致零漂 光路对称性 分布式测试 零漂误差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光纤陀螺光源噪声抑制方法
17
作者 孙思宇 云恩学 +3 位作者 王弼松 董永康 高玉平 张首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5-1131,共7页
大型高精度光纤陀螺(G-FOG)是世界时(UT1)精密测量的一种新工具。传统高精度光纤陀螺使用的自发辐射(ASE)光源具有较大的相对强度噪声,限制了光纤陀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大型光纤陀螺光源噪声抑制方法。基于声光调制器(... 大型高精度光纤陀螺(G-FOG)是世界时(UT1)精密测量的一种新工具。传统高精度光纤陀螺使用的自发辐射(ASE)光源具有较大的相对强度噪声,限制了光纤陀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大型光纤陀螺光源噪声抑制方法。基于声光调制器(AOM)作为反馈器件设计并搭建了宽谱光源的功率锁定实验装置,通过比例积分(PI)参数优化实现了关键噪声源的抑制和输出光功率的锁定。实验结果表明,在1 Hz~10 kHz频段内,光源的相对强度噪声(RIN)得到有效抑制。在采用10 km光纤环的光纤陀螺的本征调制频率10 kHz处,RIN抑制达到15 dB,角度随机游走(ARW)有望改善6倍。同时,光源输出光功率的中期(10000 s)相对起伏较自由状态下减小80%。所提方法可提高光纤陀螺的中短期零偏稳定性,有助于高精度G-FOG的UT1精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仪 ASE宽谱光源 相对强度噪声 功率稳定 声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机载光纤陀螺温度冲击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昆鹏 赵瑾玥 +3 位作者 周琪 蒋昱飞 任永甲 涂勇强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环境温度冲击会降低机载光纤陀螺的性能,从而影响飞行器导航和姿态控制精度。在光纤陀螺误差机理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温度误差补偿模型。该模型通过LSTM网络对光纤陀螺的零偏和标度因数进行... 环境温度冲击会降低机载光纤陀螺的性能,从而影响飞行器导航和姿态控制精度。在光纤陀螺误差机理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温度误差补偿模型。该模型通过LSTM网络对光纤陀螺的零偏和标度因数进行实时预测和校正,提高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冲击下,LSTM预测模型补偿后的标度因数误差小于30ppm,零偏稳定性比常规的线性拟合补偿模型提高0.0034(°)/h。这意味着输出更准确地反映实际角速度值,陀螺仪的零偏漂移更小,输出更接近于零值。动态试验中转台输入为20(°)/s时,LSTM补偿后陀螺输出稳定在19.999~20.001(°)/s区间内,相较于陀螺原始输出误差降低0.008(°)/s。通过LSTM预测模型补偿,能够在环境变化、外部扰动或传感器故障时,通过陀螺仪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维持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仪 温度冲击 零偏 标度因数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抑制方案
19
作者 黄怡 王夏霄 +1 位作者 徐宏杰 孔令海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5,共4页
针对传统和现有光路抑制方案在常温条件下表现良好但在全温度范围内性能却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RIN)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双探测器分别检测经不同路径的光信号,并在电路中将这2路信号同步后相减,... 针对传统和现有光路抑制方案在常温条件下表现良好但在全温度范围内性能却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RIN)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双探测器分别检测经不同路径的光信号,并在电路中将这2路信号同步后相减,以消除RIN,从而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同时,还探究了不同调制深度对陀螺输出的影响及未来对该方案的改进思路。实验结果表明:在调制深度为3π/4并且配合双探测器的RIN抑制措施的情况下,该方案能有效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并满足全温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强度噪声 高精度光纤陀螺 信噪比 调制深度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陀螺的温度补偿模型改进、压缩和FPGA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雷静 王竣可 苏杭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为提高光纤陀螺(FOG)在变温环境下输出误差的补偿精度,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基础上,利用分段非线性粒子群算法(PN-PSO)对LSTM模型超参数寻优,建立PN-PSO-LSTM光纤陀螺温度补偿模型。为有效降低计算和存储开销,便于部署在资源... 为提高光纤陀螺(FOG)在变温环境下输出误差的补偿精度,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基础上,利用分段非线性粒子群算法(PN-PSO)对LSTM模型超参数寻优,建立PN-PSO-LSTM光纤陀螺温度补偿模型。为有效降低计算和存储开销,便于部署在资源受限的硬件环境中,提出一套适用于光纤陀螺应用场景的模型压缩方案,包括:知识蒸馏、剪枝、激活函数线性化、定点数量化等。最后基于Xilinx公司某芯片完成部署。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反向传播(BP)模型和传统PSO-LSTM模型,采用所提模型补偿后,陀螺零偏输出均方误差分别降低74.4%和53.5%,模型压缩后在大小减小94.1%的同时,陀螺零偏输出均方误差仍然比传统全精度模型更低,在FPGA实现后对比PC端模型推理速度提升9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温度补偿 模型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