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IO-66-NH_(2)掺杂改性PPS@GFF/PNDB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苏坤梅 边齐齐 李振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5,共12页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废水处理问题,开发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亲水性的改性聚苯硫醚(PPS)膜。采用热致相成膜法在玻璃纤维基布(glass fiber fabrics,GFF)表面均匀地涂覆了PPS膜分离层,成功制备了机械性能优越的基布支撑型聚苯硫醚复合膜;...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废水处理问题,开发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亲水性的改性聚苯硫醚(PPS)膜。采用热致相成膜法在玻璃纤维基布(glass fiber fabrics,GFF)表面均匀地涂覆了PPS膜分离层,成功制备了机械性能优越的基布支撑型聚苯硫醚复合膜;通过N-乙烯基甲酰胺(NVF)和二乙烯苯(DVB)自由基聚合在PPS@GFF膜表面引入功能层,在功能层引入2-氨基对苯二甲酸锆MOF材料(UIO-66-NH_(2))纳米颗粒,通过调节其掺杂量,制备出性能优异的PPS@GFF/聚N-乙烯基甲酰胺-二乙烯苯共聚物(PNDB)复合膜,并对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UIO-66-NH_(2)纳米颗粒负载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膜对考马斯亮蓝(CB)、孟加拉玫瑰红(RB)2种染料的截留率为99.8%、99.99%,对无机盐的截留率均不到10%,具有良好的染料/盐分离性能;在24 h的循环过滤过程中,复合膜对CB的截留率均保持在98.5%以上,对NaCl的截留率保持在3.5%以下,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与长期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复合膜 热致相分离法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增强聚醚砜/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2
作者 周湘 龙春光 朱天浩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5,共8页
为了解决聚苯硫醚(PPS)韧性及耐磨性差的缺点,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选取PPS作为基体材料,并以绿色矿物纤维海泡石(Sep)作为增强填料。首先对Sep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海泡石(O-Sep),后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制备了PPS/O-Sep复合材料,针对O-Sep增强... 为了解决聚苯硫醚(PPS)韧性及耐磨性差的缺点,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选取PPS作为基体材料,并以绿色矿物纤维海泡石(Sep)作为增强填料。首先对Sep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海泡石(O-Sep),后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制备了PPS/O-Sep复合材料,针对O-Sep增强P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O-Sep能够提升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发现,随着O-Sep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先呈现下降趋势,随后又逐渐上升。同时,磨损量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直至纤维含量达到约6%时,磨损量达到最小值,之后磨损量随纤维含量的进一步增加而增加;O-Sep对PPS的力学性能有一定改善但整体力学性能仍不理想,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引入了聚醚砜(PES)并采用熔融共混-传递模压成型技术制备了不同配比的O-Sep/PPS/PES三元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力学及摩擦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PES能够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性能、冲击性能。此外,摩擦学性能亦得到改善。PE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韧性与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改性海泡石 聚醚砜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静电聚苯硫醚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
作者 郭万才 吴德洋 +3 位作者 魏长智 吴雨栋 宁露 刘洪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9,共7页
聚苯硫醚(PPS)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但低导电性引发的静电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石墨的高导电性使其成为改善PPS导电性的优选添加剂。本文以石墨作为添加剂,PPS树脂为基体,结合玻璃纤维、硅酮粉、导电炭黑和复配弹性体,系统研究... 聚苯硫醚(PPS)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但低导电性引发的静电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石墨的高导电性使其成为改善PPS导电性的优选添加剂。本文以石墨作为添加剂,PPS树脂为基体,结合玻璃纤维、硅酮粉、导电炭黑和复配弹性体,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及抗静电性能。调整PPS树脂与石墨的质量分数,保持复合材料总质量分数为100%,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石墨质量分数的PPS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石墨质量分数的增加,PPS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灰分呈现略微上升趋势,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显著增大。同时,PP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均有所下降。在抗静电方面,石墨的加入有效降低了PPS材料的表面电阻,当石墨质量分数达到12%时,PPS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降低至108Ω,达到抗静电级别。此外,通过观察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发现石墨在PPS基体中实现了均匀分散,且石墨颗粒间距离的减小进一步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抗静电性能的PPS复合材料,通过调节石墨质量分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为PPS复合材料在高精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石墨 特种工程塑料 复合材料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PPS复合材料自然老化3年前后力学性能对比
4
作者 边蕴宇 王先衬 +2 位作者 陈渤 彭梓航 杨昊铭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15,151,共6页
研究碳纤维(CF)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CF/PPS)的自然老化行为对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CF/PPS自然老化行为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注塑成型得到CF/PPS复合材料(CF质量分数为25%),并在上海地区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自然老化... 研究碳纤维(CF)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CF/PPS)的自然老化行为对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CF/PPS自然老化行为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注塑成型得到CF/PPS复合材料(CF质量分数为25%),并在上海地区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自然老化试验后,对其进行表面观察及拉伸、弯曲测试。结果表明,1)自然老化使CF/PPS的表面因树脂基体降解变得粗糙,且表面出现裂纹。2)自然老化会降低CF/PPS的力学性能。经过3年的自然老化,CF/PPS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的保留率分别为76.88%、77.25%、90.97%、86.91%。3)水分子的增塑作用使得CF/PPS树脂基体在拉伸应力作用下产生明显塑性形变。同时随着水分子的侵蚀以及热应力的不断作用,最终CF/PPS拉伸断口处的树脂基体呈现出由大量紧密排列的较大坑洞组成的网状结构。4)为期3年的自然老化提高了CF/PPS的弯曲韧性,导致其弯曲失效模式由试样断裂变为试样受拉伸区域出现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自然老化 碳纤维 注塑成型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M/GF/PA66/PPS四元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晨珺 席宇阳 +3 位作者 任威 杨鑫 葛正浩 王超宝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47,共5页
为解决聚苯硫醚(PPS)质脆问题,进一步提升其轻量化应用水平,基于玻纤(GF)增强、聚酰胺66(PA66)增韧、空心玻璃微珠(HGM)减重的研究思路,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HGM/GF/PA66/PPS四元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摩... 为解决聚苯硫醚(PPS)质脆问题,进一步提升其轻量化应用水平,基于玻纤(GF)增强、聚酰胺66(PA66)增韧、空心玻璃微珠(HGM)减重的研究思路,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HGM/GF/PA66/PPS四元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PA66可显著提升PPS复合材料的韧性和水润滑性能,其力学强度无明显变化;加入HGM可大幅降低PPS复合材料的密度,并能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和摩擦学性能,但HGM含量过大会降低PPS复合材料的韧性;实验条件下,PA66、HGM的最佳含量分别为25%(质量分数,下同)和10%,此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力学强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玉型Al_(2)O_(3)与片状BN复合填充聚苯硫醚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芳 陆嘉晟 +2 位作者 籍少敏 霍延平 赵经纬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以聚苯硫醚(PPS)为基体,刚玉型Al_(2)O_(3)与少量片状BN为复合导热填料,采用低温高压的模压工艺制备了Al_(2)O_(3)/PPS/BN高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粒径及含量、PPS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一种高导热Al_(2)O... 以聚苯硫醚(PPS)为基体,刚玉型Al_(2)O_(3)与少量片状BN为复合导热填料,采用低温高压的模压工艺制备了Al_(2)O_(3)/PPS/BN高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粒径及含量、PPS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一种高导热Al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导热测量仪、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试样的形貌、导热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w(Al_(2)O_(3))为89%,w(BN)为3%,w(PPS)为8%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率达5.44 W/(m·K),最高导热率是环氧树脂的21.76倍,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氮化硼 氧化铝 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邱军 姜世峰 张玲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共3页
研究碳纤维布的含量、表面处理方法及填料等对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布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提高;碳纤维布经过表面处理后与聚苯硫醚的粘接强度大大提高,其中用丙酮浸泡的效果好于高温热... 研究碳纤维布的含量、表面处理方法及填料等对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布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提高;碳纤维布经过表面处理后与聚苯硫醚的粘接强度大大提高,其中用丙酮浸泡的效果好于高温热处理;填料硅灰石经偶联处理后加入复合材料中,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增强 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性能 研究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双疏耐磨PPS基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汪怀远 王恩群 +1 位作者 孟旸 朱艳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NH_4HCO_3为造孔剂,碳纳米管(CNTs)为纳米级纤维填料,采用简单的喷涂工艺制备出超双疏耐磨聚苯硫醚(PPS)基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分析涂层的表面形貌和疏水、疏油性能。采用定载砂纸打磨法测试双疏涂层的耐磨损性能... 以NH_4HCO_3为造孔剂,碳纳米管(CNTs)为纳米级纤维填料,采用简单的喷涂工艺制备出超双疏耐磨聚苯硫醚(PPS)基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分析涂层的表面形貌和疏水、疏油性能。采用定载砂纸打磨法测试双疏涂层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造孔后的涂层表面粗糙,表面的多孔结构和CNTs构成了特殊的微纳二元复合网络结构。当NH_4HCO_3的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涂层实现超疏水和超疏油,对水、甘油和乙二醇的接触角分别为162°,158°和152°。用砂纸反复打磨10000次后,涂层表面轻微磨损,仍保持了高疏水效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双疏 复合材料 聚苯硫醚 耐磨 纳米结构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固工艺及组分对PPS/PTFE复合耐高温滤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楠 崔鑫 +1 位作者 靳向煜 柯勤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04,233,共4页
以聚四氟乙烯(PTFE)膜裂长丝为基布,将聚苯硫醚(PPS)纤维和PTFE纤维按不同质量比混合,经过针刺得到具有一定强力的纤网,再通过高压水针作用使纤网内的纤维缠结紧实,并研究工艺参数以及面层组分对PPS/PTFE复合滤料力学性能及过滤性能的影... 以聚四氟乙烯(PTFE)膜裂长丝为基布,将聚苯硫醚(PPS)纤维和PTFE纤维按不同质量比混合,经过针刺得到具有一定强力的纤网,再通过高压水针作用使纤网内的纤维缠结紧实,并研究工艺参数以及面层组分对PPS/PTFE复合滤料力学性能及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水刺之后,材料的纵向强力稍优于经针刺固结后的强力,但横向强力有所下降,且平均孔径小于针刺样品;对于水刺样品而言,PTFE纤维含量越大,其透气率、强力、孔径下降程度越大,由此说明与针刺相比,水刺固结工艺不仅可以得到相同的缠结效果,且可以适当提高材料的过滤性能,同时,混入PTFE纤维可以提高材料的过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刺 复合滤料 过滤性能 聚苯硫醚(PPS) 聚四氟乙烯(PT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增强PPS复合材料的增韧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雄刚 姚丁杨 +2 位作者 黄彩霞 左景奇 黄安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分别以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GM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为增韧剂,以质量分数为40%的玻璃纤维(GF)为增强剂,通过双... 分别以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GM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为增韧剂,以质量分数为40%的玻璃纤维(GF)为增强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一系列GF增强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探讨了增韧剂种类及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结果表明,POE-g-MAH对GF增强PPS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最明显,当POE-g-MAH的质量分数为6%时,复合材料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比未添加增韧剂时提高25%,并且POE-g-MAH对复合材料的MFR影响相对较小,是一种高效的GF增强PPS复合材料增韧改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增韧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阮春寅 丁江平 +2 位作者 张翼鹏 张笑晴 范欣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77-81,100,共6页
采用薄膜叠压法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CFF/PPS)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CFF/PPS复合材料的理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320~330℃,热压压力0.15~0.20MPa,热压... 采用薄膜叠压法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CFF/PPS)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CFF/PPS复合材料的理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320~330℃,热压压力0.15~0.20MPa,热压时间8~10min。在该参数下制得的层压板拉伸强度为652MPa,弯曲强度为711MPa,层间剪切强度为43MPa;在6.7J/mm的冲击能量下,层压板的冲击后压缩剩余强度为11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薄膜叠压法 碳纤维织物 聚苯硫醚 冲击后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酸的断裂韧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佐光 宋国玺 +1 位作者 梁志勇 仲伟虹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4-39,共6页
本文通过双悬臂梁(BCB)实验和末端缺口三点弯曲(ENF)实验,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国产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着重考察TCF/PPS的GⅠc、GⅡc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并对其机理作了分析。研究结果,对合理... 本文通过双悬臂梁(BCB)实验和末端缺口三点弯曲(ENF)实验,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国产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着重考察TCF/PPS的GⅠc、GⅡc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并对其机理作了分析。研究结果,对合理使用CF/PPS复合材料和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韧性 聚苯硫醚 碳纤维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和导热板对CF/PPS复合材料自感应焊接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钱盈 王家锋 +5 位作者 宋俣诺 朱姝 周剑锋 杨洋 王洪恩 曹华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9-46,共8页
随着热塑性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用量日趋增多,感应焊接作为未来热塑性结构件连接技术的最重要发展方向而倍受重视。感应焊接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焊接过程中最高温度面难以锁定于焊接面,而常位于更靠近线圈的表面附近。本文针对连... 随着热塑性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用量日趋增多,感应焊接作为未来热塑性结构件连接技术的最重要发展方向而倍受重视。感应焊接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焊接过程中最高温度面难以锁定于焊接面,而常位于更靠近线圈的表面附近。本文针对连续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CF/PPS)层合板,研究了空气喷嘴和陶瓷导热板对于CF/PPS复合材料感应焊接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气喷嘴和导热板的使用均可以有效地降低焊接过程中层合板上表面的温度,避免靠近线圈的上表面树脂在焊接过程中发生高温熔融或降解,从而保证CF/PPS自感应接头的外观完整性。此外,本文研究了单向预浸料制备的CF/PPS层合板进行自感应焊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由0°和90°交替铺层的CF/PPS层合板由于内部存在交流导电回路,可在低频高功率条件下实现自感应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焊接 碳纤维 聚苯硫醚 热塑性复合材料 单搭接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铁氧体/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乔梁 左逾 +1 位作者 郑精武 姜力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9,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含三油酸甘油酯或硅油的铁氧体/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利用熔融指数仪测量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通过DSC、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铁氧体/PPS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硅油的加入对改善聚苯硫醚复合...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含三油酸甘油酯或硅油的铁氧体/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利用熔融指数仪测量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通过DSC、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铁氧体/PPS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硅油的加入对改善聚苯硫醚复合体系的流动性能效果不大,而加入三油酸甘油酯,可以使PPS复合材料的流动性明显改善。流动性改善的主要原因是三油酸甘油酯能够均匀分散到PPS分子链之间,一方面减少了PPS分子链相互之间的交联和摩擦,另一方面降低了PPS的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铁氧体粉 三油酸甘油酯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用聚苯硫醚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岳 余自力 李玉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2-404,共3页
微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性能更为优异的封装材料。采用聚苯硫醚复合材料作为电子封装材料,具有使用温度高、热膨胀系数低、介电损耗低、电绝缘性能好等优异的性能,应用于现代微电子领域的前景良好。本文用国产商品PPS树脂经纯化... 微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性能更为优异的封装材料。采用聚苯硫醚复合材料作为电子封装材料,具有使用温度高、热膨胀系数低、介电损耗低、电绝缘性能好等优异的性能,应用于现代微电子领域的前景良好。本文用国产商品PPS树脂经纯化处理后,与其它材料复合,成功制备出了聚苯硫醚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制备的PPS电子封装材料具有低吸水性、低热膨胀系数、高强度以及优异的介电性能等综合性能,优于目前常用的环氧类电子封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 聚苯硫醚 电子封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填充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来贵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用扫描电镜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聚苯硫醚 -陶瓷复合材料 /工具钢摩擦副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 .结果发现 ,在摩擦过程中 ,Si C、Si3N4 、Al2 O3和 Cr3C2 填充聚苯硫醚复合材料中的聚苯硫醚基体均发生分解 ,分解产物同偶件铁发生化学... 用扫描电镜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聚苯硫醚 -陶瓷复合材料 /工具钢摩擦副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 .结果发现 ,在摩擦过程中 ,Si C、Si3N4 、Al2 O3和 Cr3C2 填充聚苯硫醚复合材料中的聚苯硫醚基体均发生分解 ,分解产物同偶件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利于提高转移膜与偶件表面结合强度的摩擦化学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摩擦化学 陶瓷 工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茅素芬 方其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4-68,共5页
研究了喷涂工艺和碳化硅含量对聚苯硫醚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磷化-钝化前处理以及在底层中加入附着力促进剂,在面层中加入适量交联剂,可以增加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并能提高其它力学性能指标;聚苯硫醚复合... 研究了喷涂工艺和碳化硅含量对聚苯硫醚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磷化-钝化前处理以及在底层中加入附着力促进剂,在面层中加入适量交联剂,可以增加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并能提高其它力学性能指标;聚苯硫醚复合涂层中碳化硅含量为25%~30%时,涂层的韧性、耐磨性、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等为最好,但冲蚀磨损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涂料 力学性质 涂层 合成树脂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二硫化钼填充型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建强 冯辉霞 邱建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6-29,共4页
以硅烷偶联剂(KH57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硬脂酸(SA)、马来酸酐(MA)及其复合改性剂对二硫化钼(MoS2)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了良好亲油性的粉体;通过模压成型制得改性MoS2填充型聚苯硫醚(PPS)/聚丙烯(PP)复合材料。磨损试验表... 以硅烷偶联剂(KH57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硬脂酸(SA)、马来酸酐(MA)及其复合改性剂对二硫化钼(MoS2)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了良好亲油性的粉体;通过模压成型制得改性MoS2填充型聚苯硫醚(PPS)/聚丙烯(PP)复合材料。磨损试验表明,填充型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均低于未填充的材料,SA/MoS2填充型PPS/PP的磨损率最小,为0.7216%,KH570/MoS2填充型PPS/PP的磨损率是填充型试样中最高的,为5.4187%;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受损程度与磨损率数据基本一致,并据此得出磨损机理:摩擦过程中,主要进行磨粒磨损和黏附转移磨损,开始时磨粒磨损占主导地位,磨损率较高,随后黏附转移磨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磨损率较小,磨损过程中两者同时存在,并且相互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表面改性 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磨损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透视测量铁氧体/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内部温度-离面位移场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延周 董博 +2 位作者 白玉磊 彭义 张慧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59-1163,共5页
使用相位对照B扫描方法,对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曲面轮廓铁氧体/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样品,进行内部离面位移场动态透视测量。实验测得了从37℃降温至34.5℃过程中,曲面材料表面及表面以下60μm深度区域发生的离面位移变化情况。材料温度变化较... 使用相位对照B扫描方法,对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曲面轮廓铁氧体/聚苯硫醚复合材料样品,进行内部离面位移场动态透视测量。实验测得了从37℃降温至34.5℃过程中,曲面材料表面及表面以下60μm深度区域发生的离面位移变化情况。材料温度变化较快处,发生了2.3μm的离面位移;温度变化较慢处,发生了1.7μm的离面位移。实验研究表明:相位对照B扫描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轮廓测量和位移场测量分辨率高等优点,为电磁吸波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力学特性 离面位移场 光学透视测量 铁氧体/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离子纳米粒子/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殷先泽 翁普新 +2 位作者 杨诗文 王罗新 熊传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6-81,共6页
以纳米SiO_2为核,通过表面接枝3-(三甲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然后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室温可流动SiO_2离子纳米粒子。将粒子作为填料与聚苯硫醚(PPS)共混制备复合材料。透射电镜结果表明7%(质量分... 以纳米SiO_2为核,通过表面接枝3-(三甲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然后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室温可流动SiO_2离子纳米粒子。将粒子作为填料与聚苯硫醚(PPS)共混制备复合材料。透射电镜结果表明7%(质量分数)填充量时粒子均匀分散在PPS基体中;力学测试表明粒子能够提高PPS的断裂伸长率,7%填充量时弹性模量最大;断面扫描电镜结果表明SiO_2离子纳米粒子通过其表面有机长链离子聚合物与PPS基体相互作用能够提高材料的韧性。热重分析结果表明10%填充量能够降低复合材料的初始热分解温度,这可能与填充量高时,表面柔性分子链降低聚合物分子链刚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离子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