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1
作者 丰亮 黄杰锋 +1 位作者 刘张玉 陈玲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1日—2023年12月1日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和对照组分... 目的:分析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1日—2023年12月1日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将术后1天、3天、5天、7天标记为T_0、T_1、T_2、T_3,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围术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T_0、T_1、T_2、T_3活动和静息状态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9.38±1.93)min vs(16.86±3.78)min]、术中丙泊酚用量[(559.96±30.61)mg vs(657.75±28.82)mg]、术中瑞芬太尼用量[(516.42±35.96)μg vs(725.43±23.45)μg]、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2.31±2.68)h vs(29.63±3.56)h]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量,有利于术后认知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胫腓骨骨折 术后疼痛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涂凤华 刘静 张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3.39±2.22)min、语言功能恢复时间(6.86±2.39)min短于对照组的(10.26±2.28)、(15.33±2.74)min,镇痛评分(2.44±0.67)分低于对照组的(5.18±0.72)分(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麻醉后、手术中、手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较麻醉前降低,心率均较麻醉前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远优于全身麻醉的效果,其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身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对比
3
作者 杜治昆 司小萌 +1 位作者 王卓 裴金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80-2584,共5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中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术中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凝血功能、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麻醉时间、感觉神经完全麻醉时间、运动神经完全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麻醉后HR和M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术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及排尿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接受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均有较好麻醉效果,但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减轻血液高凝状态,减少麻醉不良反应,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骨折 内固定术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 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许伟春 吴良永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丛-坐骨神经阻...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麻醉效果、疼痛评分及自主咳嗽排痰能力等指标况。结果观察组T2、T3、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10 min后、切皮时及术后5 min的体温、呼吸频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30 min、术后15 min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血清皮质醇(Cor)水平、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术后2 h、12 h、24 h VAS评分及自主咳嗽排痰次数与排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血流动力学水平影响较小,患者恢复较好,麻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麻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多神经阻滞在老年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5
作者 李红旭 张娜 朱莉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445-2447,2557,共4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多神经阻滞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多神经阻滞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多神经阻滞。分析比较两组的苏醒、拔管时间及喉罩使用率,视觉模拟评(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喉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两组的VAS评分随术后时间增加而降低,且观察组术后2 h、6 h、1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T1时间点比较,对照组的T2、T3、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值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的T2、T3、T4时间点的MAP、H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神经阻滞在老年踝关节骨折手术中表现出更佳的麻醉效果,具有更短的苏醒和拔管时间、更低的喉罩使用率及更优的早期镇痛效果,且能维持更稳定的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多神经阻滞 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老年 踝关节骨折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2
6
作者 音樱 谢言虎 +3 位作者 章敏 周玲 李传耀 柴小青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腰丛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腰丛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神经阻滞组(NB组,30例)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30例)。记录两组麻醉前(T_0)、麻醉后10分钟(T_1)、30分钟(T_2)、60分钟(T_3)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记录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术中麻黄碱使用情况、麻醉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结果与EA组相比,NB组T_2时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高于EA组(P<0.05);N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小于EA组(P<0.05),阻滞维持时间大于EA组;NB组术中麻黄碱使用例数小于EA组(P<0.05);两组在麻醉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潴留NB组中的发生率低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心呕吐方面比较,两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麻醉效果与硬膜外麻醉相似,且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刺激器 腰丛神经阻滞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3
7
作者 章蔚 方才 +1 位作者 谢言虎 疏树华 《安徽医学》 2011年第7期918-921,共4页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组)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两组,每组30例。C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腔置管,腰麻药...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组)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两组,每组30例。C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腔置管,腰麻药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3 ml,不足者酌情硬膜外腔追加0.75%罗哌卡因;N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45%罗哌卡因,腰丛阻滞剂量25~30 ml,坐股神经阻滞剂量20~25 ml。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血流动力学、起效维持时间、麻醉效果、辅助用药、补液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C组麻醉后10 min(T10)、麻醉后20 min(T20)MAP下降(P〈0.05),T20HR下降(P〈0.05),C组T20MAP、HR低于N组(P〈0.05);C组麻醉准备及操作时间(Tr)、感觉完全阻滞时间(T1)、运动完全阻滞时间(T2)、感觉恢复时间(T3)、运动恢复时间(T4)低于N组(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u)长于N组(P〈0.05);N组并发症少于C组。结论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尤其适合相对长时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外周神经刺激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章蔚 疏树华 +1 位作者 方才 邵春晓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2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46例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n=25)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n=21)两组。E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向...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46例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n=25)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n=21)两组。E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给予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10~14 ml;N组行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45%罗哌卡因,腰丛阻滞剂量25~30 m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20~25 ml。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血流动力学、起效维持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麻醉效果、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E组麻醉后15、20、30 min MAP下降(P<0.05),E组麻醉后30 min MAP低于N组(P<0.05);E组运动完全阻滞时间(T2)、感觉恢复时间(T3)、运动恢复时间(T4)低于N组(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u)长于N组(P<0.05);N组并发症少于E组。结论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年老、体弱且相对长时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硬膜外麻醉 外周神经刺激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玲 盛旭东 +1 位作者 明婷 何爱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评价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本院高龄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26)和硬腰联合组(B组,n=31),记录两组麻醉前、切皮时、阻滞后10,15,20,25,30 mi... 目的评价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本院高龄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26)和硬腰联合组(B组,n=31),记录两组麻醉前、切皮时、阻滞后10,15,20,25,30 min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并在各时间点对其进行感觉运动功能评分,记录术中使用的辅助药用量。结果与麻醉前比较,B组切皮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较大(P<0.05),阻滞后10 min,与A组比较,B组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加快(P<0.05)。A组的辅助药麻黄碱的用量较B组少(P<0.05)。阻滞后各时间点A组的感觉评分≤2分的比例与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运动评分≤2分的比例则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确切、运动阻滞轻微,适合用于高龄患者微创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高龄 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的麻醉配合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晔 陈晨 蔡靓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793-795,共3页
目的对高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护理干预以及麻醉配合的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手术的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 目的对高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护理干预以及麻醉配合的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手术的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麻醉配合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麻醉的准备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90%,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在对高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时,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麻醉配合度及满意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麻醉配合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用于PFNA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春林 张光旭 +3 位作者 潘刘生 张天明 梁集玲 谭嘉颖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0期98-101,共4页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期间120例PFNA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期间120例PFNA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操作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前、麻醉后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DBP、SBP、P及SpO2水平稳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操作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优良率方面,对照组(88.33%)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为2.78%,对照组为2.7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优良率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尤其在伴有基础疾病较多的高龄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术 神经刺激仪 腰丛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尾酒疗法和股神经阻滞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军 林炎水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73-476,503,共5页
目的比较鸡尾酒疗法和股神经阻滞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H)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TKH患者76例,根据术前镇痛方式不同分成两组,鸡尾酒组(n=41)术中加用鸡尾酒疗法辅助术后镇痛,股神... 目的比较鸡尾酒疗法和股神经阻滞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H)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TKH患者76例,根据术前镇痛方式不同分成两组,鸡尾酒组(n=41)术中加用鸡尾酒疗法辅助术后镇痛,股神经阻滞组(n=35)术中加用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并记录术前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内外翻角度和术后1、3、7 d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半年膝关节HSS评分,复查术后影像学资料,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前膝关节屈伸度、初次膝关节置换侧、术后因急性疼痛使用曲马多人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分别比较术后1、3、7 d的VAS评分比较,F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时点×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膝关节术前、术后半年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半年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镇痛方式均可一定程度帮助缓解TKH术后疼痛,提高膝关节HSS评分,改善膝关节功能,但股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鸡尾酒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尾酒疗法 股神经阻滞麻醉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评分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下肢手术中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宝柱 赵军 刘天悦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行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手术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7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并施行麻醉,观察和记录麻醉起效...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行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手术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7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并施行麻醉,观察和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持续时间,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0例中18例神经阻滞效果满意(优),2例效果稍差(良)。麻醉前、麻醉后及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随访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行下肢手术时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神经刺激器 麻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8
14
作者 谢国强 欧银强 +1 位作者 何永肖 吴彩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26-28,共3页
目的评价比较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LSNB)的效果。方法 72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CSEA组,而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的36例患... 目的评价比较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LSNB)的效果。方法 72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CSEA组,而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LSNB组,比较两组用药前(T0)和用药后10 min(T1)、30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结果 CSEA组患者T1时的MAP、HR、RR、SpO_2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T1时的MAP、HR、RR、SpO_2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T2时HR水平高于T0时,且高于LSBN组T2时H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的起效时间(1.25±0.38)min显著短于LSBN组的(5.13±1.6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LSB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更高,可以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呼吸循环指标较为稳定,还需根据患者基础情况选择最适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 腰硬联合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海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6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30例ASA I^III级的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I、II两组,各15例。I组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II组采用连续硬膜外硬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的疼痛程度、平均动脉压(MAP)、镇痛...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30例ASA I^III级的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I、II两组,各15例。I组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II组采用连续硬膜外硬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的疼痛程度、平均动脉压(MAP)、镇痛效果、镇痛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I组麻醉操作引起的肢体疼痛、MAP的变化程度、镇痛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II组;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麻醉可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可减轻麻醉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术中生命体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麻醉 胫骨骨折 连续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伟才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6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椎管内麻醉,试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麻醉前,两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囊肿摘除时、术毕,试验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18、24 h,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以下截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麻醉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情况,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 股神经阻滞 糖尿病 截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神经阻滞加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全立新 蔡朝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比较在下肢神经阻滞的局麻药中加不同剂量吗啡对于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作用时间、不良反应、选择最佳剂量。方法80例膝关节以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n=20)组单用局麻药;B(n=20)组局麻药中加2mg吗啡;C(n=20)... 目的比较在下肢神经阻滞的局麻药中加不同剂量吗啡对于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作用时间、不良反应、选择最佳剂量。方法80例膝关节以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n=20)组单用局麻药;B(n=20)组局麻药中加2mg吗啡;C(n=20)组局麻药中加4mg吗啡;D(n=20)组局麻药中加6mg吗啡。四组均采用“股神经+坐骨神经”方式麻醉,记录手术后0.5、1、4、8、12、24、36h WHO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术中阻滞不全,镇痛效果不佳需辅助用药者均不在观察之列。结果四组术中及术后均无不良反应。A组比B、C、D组镇痛作用时间短(P<0.01),B组比C、D组镇痛时间短(P<0.06),C、D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下肢神经阻滞局麻药中加用吗啡确有延长镇痛时间作用,且术中及术后均无不良反应,最佳吗啡剂量为4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吗啡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孟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8期25-27,共3页
目的 :研究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对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什邡市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术中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0... 目的 :研究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对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什邡市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术中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麻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术毕至首次下床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2)在术后2h、术后4h及术后8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其术后恢复,减轻其术后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颈骨折 全身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髋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潘路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行下肢前内侧手术小儿随机分成3组: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n=25),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B组,n=25),单纯静脉麻醉组(C组,n=25)...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行下肢前内侧手术小儿随机分成3组: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n=25),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B组,n=25),单纯静脉麻醉组(C组,n=25)。结果术中A、B组循环功能较C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呕吐等不良反应较C组少(P<0.05);术后A、B组苏醒较快,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骶管阻滞 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常规... 目的:探讨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对常规组患者进行静脉全身麻醉,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及持续的时间。结果:麻醉后,试验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持续的时间均长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可缩短其麻醉起效的时间,延长其麻醉维持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丙泊酚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