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ing the spaceborne GNSS-R altimetric precision based on the novel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weighted joint prediction model
1
作者 Yiwen Zhang Wei Zheng Zongqiang 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71-284,共14页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GNSS-R)sea surface altimetry based on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platforms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evitable trend,which can meet the altimetric precision at...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GNSS-R)sea surface altimetry based on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platforms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evitable trend,which can meet the altimetric precision at the global scale required for underwater navigation.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research gaps for GNSS-R altimetry under this mode,and its altimetric capability cannot be specifically assessed.Therefore,GNSS-R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that meet the global altimetry needs to be designed.Meanwhile,the matching precision prediction model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to quantitatively predict the GNSS-R constellation altimetric capability.Firstly,the GNSS-R constellations altimetric precision under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is calculated,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orbital altitude,orbital inclination,number of satellites and simulation period on the precision is analyzed,and a new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weighted joint predic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Secondly,the fit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is verified and the performance capability of the model is tested by calculating the R2 value of the model as 0.9972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as 0.0022,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ediction capability of the model is excellent.Finally,using the novel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weighted joint prediction model,and consider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realistic costs,it is proposed that when the constellation is set to an orbital altitude of 500 km,orbital inclination of 75and the number of satellites is 6,the altimetry precision can reach 0.0732 m within one year simulation period,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underwater navigation precision,and thu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on spaceborne GNSS-R sea surface alti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Sea surface altimetric precision Underwater navigation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G优化SSAE-FFNN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深度特征提取与分类 被引量:2
2
作者 丁皓月 吕干云 +3 位作者 史明明 费骏韬 俞明 吴启宇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10,共12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能质量问题已遍布电网并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且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日渐庞大,因此实现大规模系统中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s)的深度特征提取及智能分类识别对电力系统污染检测与管理具有重要...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能质量问题已遍布电网并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且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日渐庞大,因此实现大规模系统中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s)的深度特征提取及智能分类识别对电力系统污染检测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tacked sparse auto encoder,SSAE)和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FFNN)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分类方法。首先,基于IEEE标准构建PQDs仿真模型。然后,建立基于SSAE-FFNN的PQDs分类模型,并引入缩放共轭梯度(scaled conjugate gradient,SCG)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梯度下降速度和网络训练效率。接着,为有效降低堆叠网络的重构损失同时提取出深度的低维特征,构建SSAE的逐层训练集及微调策略。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文中方法的分类效果、鲁棒性、泛化性和适用场景规模。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电能质量复合扰动,对含误差扰动和某地市电网的21组实测扰动录波数据也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复合扰动分类 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SAE) 深度特征提取 缩放共轭梯度(SCG) 前馈神经网络(f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al Network inverse Adaptive Controller Based on Davidon Least Square 被引量:2
3
作者 Chen, Zengqiang Lu, Zhao Yuan, Zhuz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1期47-52,共6页
General neural network inverse adaptive controller has two flaws: the first is the slow convergence speed; the second is the invalidation to the non-minimum phase system. These defects limit the scope in which the neu... General neural network inverse adaptive controller has two flaws: the first is the slow convergence speed; the second is the invalidation to the non-minimum phase system. These defects limit the scope in which the neural network inverse adaptive controller is used. We employ Davidon least squares in training the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used in approximating the inverse model of plant to expedite the convergence, and then through constructing the pseudo-plant, a neural network inverse adaptive controller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still effective to the nonlinear non-minimum phase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validity of this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Backpropagation Convergence of numerical methods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Inverse problems Least squares approximations Mathematical models Multilayer neural net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预测的节能型泵控单元稳压控制研究
4
作者 王飞 郝钰杰 +3 位作者 赵慧兵 刘克毅 陈革新 艾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66,共14页
针对泵控单元静态精度不高和动态性能受限的问题,为提高泵控单元的压力控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预测前馈补偿的模糊PID稳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泵控单元中伺服电机和定量泵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负载预... 针对泵控单元静态精度不高和动态性能受限的问题,为提高泵控单元的压力控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预测前馈补偿的模糊PID稳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泵控单元中伺服电机和定量泵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负载预测算法,进行了模型的训练,优化了模型的超参数设置,计算了评价指标,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对基于负载预测前馈补偿的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开展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评价指标印证了负载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负载预测结果作为前馈信号输入补偿的前提下,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模糊PID控制器在两种信号响应下的输出压力和期望压力之间的误差分别减小了72.2%和71.1%,实现了泵控单元的高精度稳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单元 负载预测 前馈补偿 模糊PID 稳压控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变换和Transformer的高光谱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5
作者 刘文力 高峰 +2 位作者 张浩鹏 董军宇 吴淳桐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984,共14页
当前基于Transformer的高光谱图像变化检测方法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模拟长距离依赖,能够有效建模全局上下文信息。然而,现有方法仍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Transformer模型计算复杂度高,导致模型在处理高维度数据时效率低下;二是现有模型... 当前基于Transformer的高光谱图像变化检测方法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模拟长距离依赖,能够有效建模全局上下文信息。然而,现有方法仍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Transformer模型计算复杂度高,导致模型在处理高维度数据时效率低下;二是现有模型对高光谱图像的波段信息利用有限,在光谱维度上缺乏特征交互。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变换和Transformer的高光谱图像变化检测方法,以更高效地利用高光谱图像中复杂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采用基于通道变换和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改进了传统自注意力计算方式并加入通道信息交互模块,一方面降低了传统Transformer二次方的计算复杂度,使模型更适用于处理高维度数据;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高光谱图像空间和光谱信息的高效利用,增强了模型对高级语义信息的理解及对复杂变化的感知能力。其二,设计了双分支门控前馈神经网络。该网络实现了模型对特征信息的细粒度调控,提升了模型对关键地物变化和细微差异的捕捉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River和Hermiston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6.28%和95.97%,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79.44%和88.90%。相比于当前主流方法,本文模型在这两个数据集上准确率分别提升了0.60%和0.69%,Kappa系数也分别提升了10.30%和2.33%,验证了本文方法在高光谱图像变化检测任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高光谱图像 注意力机制 双分支门控前馈神经网络 通道变换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振镜的三维曲线定位投影系统研究
6
作者 杨晗 张丽艳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8-97,共10页
激光三维曲线定位投影是航空复合材料铺层作业所需的重要技术。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激光振镜的三维曲线定位投影系统,该系统由激光器、二维振镜、光敏传感器、聚焦透镜组、分光镜等组成。在振镜高速扫描的过程中,光敏传感器检测从反光靶... 激光三维曲线定位投影是航空复合材料铺层作业所需的重要技术。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激光振镜的三维曲线定位投影系统,该系统由激光器、二维振镜、光敏传感器、聚焦透镜组、分光镜等组成。在振镜高速扫描的过程中,光敏传感器检测从反光靶标表面反射的光强信号,并且振镜实时反馈控制信号。三维曲线定位投影系统获取这两项信号数据,使用单隐藏层前馈神经网络(Single hidden 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LFN)建立输入信号到输出激光直线的映射关系,通过求解网络模型中的参数完成标定。借助非透视n点算法(NPnP),三维曲线定位投影系统可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并在其表面投射预先设计的图案,该系统对物体的定位无须借助其他测量设备,不依赖光学组件的精密装配。通过靶标定位投影和飞机复合材料壁板样件轮廓投影,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定位投影 振镜 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SLFN) 非透视n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的猕猴桃根域土壤水分时序反演方法
7
作者 李鑫帅 贾泽丰 +4 位作者 何景源 高文 潘时佳 牛子杰 张东彦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根域土壤水分是决定猕猴桃树健康生长与产量的关键因素,尤其在果实膨胀期,土壤水分的动态监测尤为重要。针对传统监测方法无法监测土壤水分持续变化,该研究以眉县猕猴桃实验站为研究区域,采用无人机和地面传感器采集植被光谱反射率及土... 根域土壤水分是决定猕猴桃树健康生长与产量的关键因素,尤其在果实膨胀期,土壤水分的动态监测尤为重要。针对传统监测方法无法监测土壤水分持续变化,该研究以眉县猕猴桃实验站为研究区域,采用无人机和地面传感器采集植被光谱反射率及土壤水分数据(共60 d,1440组数据),构建猕猴桃根域土壤含水率的反演模型。通过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筛选了9种植被指数作为模型输入,比较了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FF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及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表现。FFNN由于无法吸收时间序列信息,其在测试集上的表现较差,决定系数为0.269,均方根误差为3.56%。而LSTM和BiLSTM模型利用多日历史数据显著提高预测精度,其中BiLSTM表现最佳,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624,均方根误差为2.45%。研究表明,基于时序模型的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可以用于猕猴桃果园果实膨大期的精准监测,也为其他果园作物的水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猕猴桃 土壤含水率 多光谱 遥感 前馈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脉冲增程的最优制导指令在线生成方法
8
作者 王泊乔 汪瀚 陈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0,共10页
为满足脉冲增程型导弹在线决策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及在线生成最优过载指令等需求,本研究对相关非线性最优制导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最优制导指令在线生成方法。首先,建立了脉冲增程型导弹的非线性脉冲最优控制问题模型,并通过对... 为满足脉冲增程型导弹在线决策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及在线生成最优过载指令等需求,本研究对相关非线性最优制导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最优制导指令在线生成方法。首先,建立了脉冲增程型导弹的非线性脉冲最优控制问题模型,并通过对增广目标函数进行全微分建立了该脉冲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其次,提出了一种快速生成脉冲最优轨迹数据集的参数化方法,该参数化方法根据最优性条件构建了一组参数化微分方程,使得通过对该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积分即可得到脉冲最优轨迹的数据集。最后,利用该数据集中的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和最优过载指令训练前馈神经网络,从而实现了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的在线决策和最优过载指令的在线生成。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优化方法,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在1 ms内在线决策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和最优过载指令,而且弹道射程优于或相当于传统优化方法得到的弹道,因此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在线生成脉冲增程型导弹最优制导指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制导 脉冲最优控制 导弹脉冲增程 哈密尔顿轨迹参数化 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关节角-极限学习机的工业机器人离线补偿方法研究
9
作者 苏志毅 国凯 +1 位作者 孙杰 黄晓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3-1203,共11页
机器人在高精度自动化加工中的应用受到其多方向重复性有限的制约。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绝对定位精度,考虑多向重复定位误差以及几何、非几何因素对绝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基于扩展关节角-极限学习机(EJA-ELM)的工业机... 机器人在高精度自动化加工中的应用受到其多方向重复性有限的制约。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绝对定位精度,考虑多向重复定位误差以及几何、非几何因素对绝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基于扩展关节角-极限学习机(EJA-ELM)的工业机器人离线补偿方法研究,构建了基于Comau NJ-220-2.7工业机器人的位置误差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了EJA-ELM离线补偿方法的准确性和先进性。首先,建立了机器人从理论关节角到扩展关节角的数学模型,构建了机器人扩展关节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机器人扩展关节角作为极限学习机神经网络输入的机器人位置误差预测方法,利用位置误差预测结果对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进行了前馈补偿;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存在的误差,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来验证补偿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高精度激光跟踪仪测量了机器人的实际位置误差,建立了机器人理论关节角与实际位置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预测误差前馈补偿的方式进行了机器人位置误差离线补偿,以工业机器人Comau NJ-220-2.7为对象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平均值由补偿前的0.7961 mm减少到0.1402 mm,标准差由补偿前的0.3493 mm减少到0.0932 mm。EJA-ELM补偿方法能有效地补偿由关节转向引入的多向重复性误差,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装配误差 关节反向误差 误差补偿 扩展关节角 定位精度 神经网络 前馈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联邦学习的异构船舶航行油耗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沛秀 孙卓 +1 位作者 刘忠波 闫椿昕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船舶航行油耗的精准预测,对保护海洋环境、减少航运业运营成本起关键作用,但航运业船舶的数据私密性、及异构船舶的数据异质性,导致常规机器学习方法的预测效果有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类别型特征的梯度提升(CatBoost)联合个性化联邦学... 船舶航行油耗的精准预测,对保护海洋环境、减少航运业运营成本起关键作用,但航运业船舶的数据私密性、及异构船舶的数据异质性,导致常规机器学习方法的预测效果有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类别型特征的梯度提升(CatBoost)联合个性化联邦学习(PFL)预测方法。首先,对本地不同数据源的船舶信息数据及海况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和清洗过滤,以提高输入数据质量;其次,对本地融合数据用CatBoost进行特征选取,以去除冗余数据;随后,引入带个性化层的联邦学习(FedPer)框架,建立异构船舶航行油耗预测模型,以保证异构船舶的数据私密性;进一步,对基本层权重矩阵采用联邦平均算法(FedAvg)聚合参数并反馈,对个性化层权重矩阵由本地客户端采用深度前馈神经网络(DFNN)进行训练优化,以消除数据异质性的影响,提高预测精度。最后,结合实际异构船舶航行油耗算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模型,CatBoost联合个性化联邦学习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对降低异构船舶航行油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船舶航行油耗预测 个性化联邦学习 基于类别型特征的梯度提升 联邦平均算法 深度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模型融合驱动的高倍率短时脉冲电池模型
11
作者 要宇辉 孙丙香 +4 位作者 张慧敏 马仕昌 赵鑫泽 鲁诗默 朱振威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7,共6页
高倍率短时脉冲工况下,电池的极化特性差异大、温度上升快、极化电压消退不彻底,导致常规等效电路模型仿真效果不佳。参数辨识和分段均方误差分析发现,高倍率脉冲工况下模型在极化消退部分仿真误差较大,导致下一脉冲极化电压初始值失准... 高倍率短时脉冲工况下,电池的极化特性差异大、温度上升快、极化电压消退不彻底,导致常规等效电路模型仿真效果不佳。参数辨识和分段均方误差分析发现,高倍率脉冲工况下模型在极化消退部分仿真误差较大,导致下一脉冲极化电压初始值失准。提出基于一阶等效电路模型和前馈神经网络的数据-模型融合驱动模型。相较于常规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在20 C的短时脉冲工况下,能更精确地模拟电池的电压响应,均方根误差降低了6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倍率短时脉冲工况 等效电路模型 前馈神经网络 数据-模型融合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水库调度研究
12
作者 王飞龙 胡挺 肖扬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16,共4页
传统的水库调度智能模型多是以前馈神经网络或循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黑箱模型,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缺乏内部规律的探索。因此,基于物理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结合水库调度方程,以出库流量误差及出力误差之和为模型总误差,建立了包含水库调度... 传统的水库调度智能模型多是以前馈神经网络或循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黑箱模型,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缺乏内部规律的探索。因此,基于物理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结合水库调度方程,以出库流量误差及出力误差之和为模型总误差,建立了包含水库调度方程的物理机制神经网络,并以向家坝水库为例,对比了不含水库调度方程的神经网络,讨论了模型隐藏层数及隐藏层神经元个数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含水库调度方程的神经网络模型验证效果优于一般前馈神经网络,验证误差率为3%,隐藏层数和神经元个数太少会导致模拟效果较差,而太多的隐藏层数和神经元个数可能对模型精度提升不大,选择合适的隐藏层数和神经元个数是提高模型精度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调度 物理约束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前馈神经网络 P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认知科学的卫衣情感分析与建模
13
作者 袁惠芬 张海燕 +2 位作者 韦玉辉 苏兆伟 潘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6,共8页
在消费升级与情感体验日益重视的时代背景下,服装的情感化设计成为制约消费者是否购买产品的关键。为了探索服装设计元素与消费者情感反应的关系,本文以卫衣作为研究载体,借助PAD情绪模型、眼动追踪和脑电波(EEG)技术,系统分析消费者对... 在消费升级与情感体验日益重视的时代背景下,服装的情感化设计成为制约消费者是否购买产品的关键。为了探索服装设计元素与消费者情感反应的关系,本文以卫衣作为研究载体,借助PAD情绪模型、眼动追踪和脑电波(EEG)技术,系统分析消费者对服装元素(款式、色彩、图案)的情感反应。结果表明,色彩搭配中单色和双色组合更易激发积极情绪,而三色较易引起消极情绪;图案大小和位置设计更易产生积极情绪;款式元素引起的情绪变化无明显规律;同时,以客观生理指标为输入,以主观情感指标为输出,构建服装情感识别模型;最后通过损失曲线、混淆矩阵、ROC曲线及误差的分析对情感识别模型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服装情感识别模型准确率为98%,能高效准确识别服装情感类别,可以为更契合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卫衣情感化定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PAD情绪量表 眼动追踪 事件相关电位(ERPs) 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模型的差分拉曼光谱笔迹分类技术(特邀)
14
作者 姜红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3,共7页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无损的对黑色签字笔笔迹的分类方法。利用便携式差分拉曼仪,在光源使用双频输出(Δλ≤1 nm),单频激光输出功率为250 mW,线宽不大于0.06 nm,波长为785 nm,光谱范围为180~2800 cm^(-1),扫描时间为3 s的差分拉曼...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无损的对黑色签字笔笔迹的分类方法。利用便携式差分拉曼仪,在光源使用双频输出(Δλ≤1 nm),单频激光输出功率为250 mW,线宽不大于0.06 nm,波长为785 nm,光谱范围为180~2800 cm^(-1),扫描时间为3 s的差分拉曼光谱条件下,对102个黑色签字笔笔迹样本进行检验。用Z-Score标准化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光谱聚类模型对样本进行分类,采用两层前馈神经网络进行训练。102个黑色签字笔笔迹样本可以被分为6类。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多数样本均含有二氧化钛和钛青蓝色素;草酸盐和滑石粉在大部分样本中呈现出较弱的相关性;苯酚和聚苯乙烯在某些样本中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而在其他样本中,这种相关性则不太明显。使用光谱聚类可将样本分为3类,差分拉曼光谱在前馈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正确率均达到97.1%,对ROC曲线的分析中,体现出较高的准确率,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且无损样本,可为笔迹的分类鉴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拉曼光谱 黑色签字笔笔迹 光谱聚类 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前向人工神经网络的L^(p)逼近误差估计
15
作者 俞斌 叶海良 曹飞龙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6-904,共9页
本文构造了一类激活函数由Sigmoid函数生成的单隐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我们使用Steklov平均函数并以目标函数的光滑模作为度量工具,估计该神经网络逼近L^(p)可积函数的速度,得到该网络L^(p)逼近的Jackson型定理.
关键词 前向人工神经网络 逼近 光滑模 L^(p)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门控网络属性信息融合的序列推荐
16
作者 李新义 张彬 宋温温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5-1351,共7页
现有的序列推荐模型在整合属性信息时未能同时考虑噪声干扰和属性信息的利用率,无法充分有效融合属性信息进而影响推荐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门控网络属性信息融合的序列推荐模型。该模型通过在注意力机制中考虑属性信息的值... 现有的序列推荐模型在整合属性信息时未能同时考虑噪声干扰和属性信息的利用率,无法充分有效融合属性信息进而影响推荐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门控网络属性信息融合的序列推荐模型。该模型通过在注意力机制中考虑属性信息的值向量来提高属性信息的利用率,此外,将门控机制引入到前馈神经网络中来降低噪声的影响。首先,给定用户的历史交互物品序列,通过嵌入层生成物品表征及其对应的属性信息表征。其次,经过解耦表征融合注意力机制,从多个表征中生成融合属性信息的混合表征;然后,通过多门控前馈神经网络中的多个门控线性结构对混合表征进行噪声过滤,以提取更为精确的混合表征;最后,从混合表征中得到用户的最终表征,用于物品预测和属性信息预测任务以提高模型推荐性能。在beauty、sports和toys这三个公共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与效果较好的基线模型相比,该模型在recall@20指标上分别提升了1.40%、1.76%和1.24%,在NDCG@20指标上分别提升了3.50%、3.48%和2.0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在减少噪声干扰的同时提高属性信息的利用率,从而有效提升推荐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推荐 属性信息融合 门控机制 前馈神经网络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ooster电液制动系统的主缸压力控制
17
作者 孟佑铭 张缓缓 +1 位作者 常笑宇 胡胜利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429,共9页
E-booster电液制动系统具有动力源可调性以及传递力矩稳定性的特点,但液压模型存在反应迟滞和非线性摩擦的问题影响了制动主缸的液压力控制,该文提出的一种RBF神经网络前馈控制+压力-位移-转速三闭环PI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制动主缸液压力... E-booster电液制动系统具有动力源可调性以及传递力矩稳定性的特点,但液压模型存在反应迟滞和非线性摩擦的问题影响了制动主缸的液压力控制,该文提出的一种RBF神经网络前馈控制+压力-位移-转速三闭环PI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制动主缸液压力跟随的精确控制。由期望的液压力作为系统输入得到理论推杆位移以控制电机转动的角度和扭矩,电机输出扭矩带动机械传动机构推动主缸推杆输出液压力,然后将实际压力值、推杆实际位移值和电机实际输出转速值反馈到期望值实现三闭环PI控制。为了提高压力控制精度,RBF神经网络作为前馈控制器根据液压缸逆模型给压力控制添加一个补偿增益。该文提出的带有前馈RBF神经网络的PI控制算法比传统串联PI控制法的主缸压力误差缩小约50%,响应时间缩短100 ms,有效解决了液压模型非线性摩擦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ooster电液制动系统 制动主缸压力控制 三闭环PI控制 RBF神经网络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DAE-FFNN网络的PMSM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莉 罗洪林 许水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08,共10页
针对电机驱动系统故障难以捕捉、特征精细刻画难和诊断准确性差等重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堆叠降噪自编码器和前馈神经网络(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SDAE-FFNN)模型。模拟仿真三相逆变器开路故障... 针对电机驱动系统故障难以捕捉、特征精细刻画难和诊断准确性差等重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堆叠降噪自编码器和前馈神经网络(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SDAE-FFNN)模型。模拟仿真三相逆变器开路故障的不同类型;提取永磁同步电机输出的三相定子电流作为故障特征提取的对象;融合多种频域特征提取方法提取非线性特征并整合形成高维数据集;采用SDAE-FFNN模型实现对三相逆变器开路故障识别;对比传统深度网络模型,验证算法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SDAE-FFNN模型完成了有效故障分类识别,平均识别准确率高达98.8021%,优于传统深度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三相逆变器 堆叠降噪自编码器 前馈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自适应非洲秃鹫优化算法训练多层感知器 被引量:5
19
作者 申晋祥 鲍美英 +1 位作者 张景安 周建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552,共7页
针对训练多层感知器(MLP)时,算法对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对新型启发式算法非洲秃鹫优化算法提出改进算法IAVOA。在初始化种群时引入Logistic混沌映射,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对最优秃鹫和次优秃鹫增加自适应权重系... 针对训练多层感知器(MLP)时,算法对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对新型启发式算法非洲秃鹫优化算法提出改进算法IAVOA。在初始化种群时引入Logistic混沌映射,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对最优秃鹫和次优秃鹫增加自适应权重系数,自动调整这两类秃鹫对普通秃鹫的引导作用;IAVOA用于MLP的训练,采用均方误差的平均值作为适应度函数寻找MLP的连接权重和偏差的最佳组合。选取4个不同复杂度的分类数据集,比较IAVOA算法与现有启发式算法对MLP训练后,MLP对数据分类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IAVOA算法训练的MLP在数据分类准确率、全局搜索能力、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分类 非洲秃鹫算法 多层感知器 前馈神经网络 自适应系数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PWV的广西地区多尺度PM_(2.5)浓度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劭峰 张亚博 +3 位作者 黄良珂 魏朋志 张继洪 唐友兵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针对现有的雾霾预测方法较少考虑可降水量的影响,且大部分预测方法都没有对模型回归残差进行有效处理因而预测精度不是很高的问题,利用广西南宁、桂林、梧州和百色四市2017年的PM_(2.5)日均值数据,结合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和大气可降水... 针对现有的雾霾预测方法较少考虑可降水量的影响,且大部分预测方法都没有对模型回归残差进行有效处理因而预测精度不是很高的问题,利用广西南宁、桂林、梧州和百色四市2017年的PM_(2.5)日均值数据,结合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和大气可降水量PWV等因素,分别建立全年和分季度的ARIMA模型对该地区PM_(2.5)日均浓度进行短期预测,并将ARIMA模型预测残差分别用前馈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BF和多层感知器MLP进行拟合,以达到优化ARIMA模型的目的。结果表明,除桂林外,分季度ARIMA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全年ARIMA模型,季度ARIMA-ML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优于分季度ARIMA模型,表明该类模型可以用于区域PM_(2.5)浓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WV ARIMA 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