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综合能源多任务负荷预测
1
作者 王德文 安涵 +1 位作者 张林飞 赵文清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70,共13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冷、热负荷存在复杂耦合关系,传统多任务学习模型难以学习到有效的多元负荷耦合特征可能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多元负荷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综合能源多任务负荷预测模型。...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冷、热负荷存在复杂耦合关系,传统多任务学习模型难以学习到有效的多元负荷耦合特征可能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多元负荷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综合能源多任务负荷预测模型。将全年数据按季节划分,分析各季节下电、冷、热负荷间耦合强度;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将历史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不同频率的分量,可以更好挖掘多元负荷的深层时序特征;渐进式分层提取多元负荷的耦合特征,并动态分配耦合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权重,避免耦合特征无效时模型预测精度下降。实验结果证明,在不同的多元负荷耦合强度下,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多任务负荷预测在精度上有更好表现。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综合能源多元负荷预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 多任务学习 多元负荷 渐进式分层 特征提取 最大信息系数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VMD的空天地算力网络中数字孪生逻辑靶场负载预测
2
作者 陈浩 党政 +2 位作者 黑新宏 赵彤 张杰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共13页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 在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背景下,针对数字孪生逻辑靶场中因负载数据复杂性和非平稳特征带来的精准预测挑战,提出融合格拉姆转场(GAF)、卷积神经网络(CNN)、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GCSG模型。GCSG模型通过GAF将一维负载数据转换为二维图像,利用CNN提取局部特征,使用SENet优化特征重要性,采用GRU捕捉时序特征,实现了高效的特征融合和精准预测。此外,GCSG模型采用融合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对负载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CSG模型在不同数据长度下均表现出优异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且在多步预测任务中同样表现突出。因此,GCSG模型显著提升了负载数据的预测精度,为空天地算力网络中的数字孪生系统负载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多层次算力网络 数字孪生 逻辑靶场 负载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解的多区域个性化联邦负荷预测方法
3
作者 焦润海 褚佳杰 +1 位作者 李俊良 张炜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1703,I0005,共14页
开放电力市场中的小规模主体由于缺乏数据导致负荷预测准确度低,联邦学习在保证数据隐私前提下利用多方数据训练得到考虑多方共性的全局模型,但该模型由于忽略了个性特征无法保证在每个参与方都达到最优预测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 开放电力市场中的小规模主体由于缺乏数据导致负荷预测准确度低,联邦学习在保证数据隐私前提下利用多方数据训练得到考虑多方共性的全局模型,但该模型由于忽略了个性特征无法保证在每个参与方都达到最优预测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分解的多区域个性化联邦负荷预测方法(personalized federated multi-region load forecasting method based on data decomposition,pFedD)。首先,对原始负荷数据序列分解得到包含不同数据特征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其次,中央服务器根据信号过零率将所有IMF分为高频、低频和趋势分量;最后,根据分量相关性分析,客户端将高频和趋势分量作为个性化分量进行本地模型训练,将低频分量作为联邦分量参与全局模型训练。在中国北方10个地区的真实负荷数据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pFedD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为3.09%,比经典的联邦平均(federated averaging,FedAvg)方法降低了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联邦学习 个性化 数据分解 分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与BiLSTM神经网络的低矮房屋脉动风压时程预测
4
作者 邱冶 袁有明 伞冰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3,共12页
为解决风压测量中传感器数据间歇性缺失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算法(IEMD)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结构表面风压时程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软筛分停止准则的改进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风压时程自适应地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 为解决风压测量中传感器数据间歇性缺失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算法(IEMD)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结构表面风压时程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软筛分停止准则的改进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风压时程自适应地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并通过样本熵对其进行重构获得子序列;其次,针对各子序列完成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构建、训练及预测,并利用贝叶斯优化(BO)算法对神经网络超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基于低矮房屋风洞测压试验数据进行了风荷载预测,验证了学习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与传统预测模型(多层感知器、BiLSTM)相比,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与Bi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适用于高斯与非高斯风压信号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房屋 风荷载 深度学习 双向LSTM 改进经验模态分解 贝叶斯优化 时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分解时频图和SE-DSMC-BSA的轻量化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故障识别方法
5
作者 李思奇 夏卯 +4 位作者 鲁思兆 毕贵红 黄一超 阮彦俊 李良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68-279,308,共13页
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changer,OLTC)是有载调压变压器中唯一可动的部件,其频繁切换易导致机械故障。为了实现OLTC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文中提出一种结合二次分解时频图、深度可分离多尺度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multiscale convo... 有载分接开关(on-load tap-changer,OLTC)是有载调压变压器中唯一可动的部件,其频繁切换易导致机械故障。为了实现OLTC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文中提出一种结合二次分解时频图、深度可分离多尺度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multiscale convolution,DSMC)、挤压-激励(squeeze-excitation,SE)注意力机制和广播自注意力(broadcast self-attention,BSA)机制的轻量化OLTC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建立OLTC故障模拟试验平台获取振动信号。在此基础上,引入二次分解和Hilbert变换,将两次分解的分量全部转换为时频图。然后,利用SE-DSMC对时频图进行多尺度的特征提取,并进行通道特征增强。最后,引入BSA对全局特征进行提取,以提升故障识别的准确率。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特别是在小样本情况下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和轻量化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载分接开关(OLTC) 故障识别 二次分解 挤压-激励(SE) 深度可分离多尺度卷积(DSMC) 广播自注意力(BSA)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解和误差修正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6
作者 鄢化彪 李东丽 +2 位作者 黄绿娥 张航菘 姚龙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1,共10页
针对电力负荷非线性、高波动性和强随机性等特性导致无法充分提取时序特征引起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误差修正的双向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先由最大... 针对电力负荷非线性、高波动性和强随机性等特性导致无法充分提取时序特征引起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误差修正的双向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先由最大信息系数筛选出与负荷高度相关的特征集,以削弱特征冗余;通过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高波动性的负荷分解为频率各异的本征模态分量和残差,以降低非平稳性;引入样本熵将复杂度相近的分量重构成新子序列,以降低计算量;然后,结合并行双向时间卷积网络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对负荷序列初步预测,使用麻雀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超参数调优;最后,误差序列通过误差修正模块对初始预测值进行修正。经实验验证,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RMSE最多降低51.42%,最少降低34.26%,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短期预测 自适应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 双向时间卷积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和频谱时间图卷积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7
作者 朱莉 夏禹 +1 位作者 朱春强 邓凡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9-349,共11页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存在非平稳性且传统预测模型不能精确获取时序负荷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依赖性,导致预测精度低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的自适应噪声完备性(CEEMDAN)和频谱图卷积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存在非平稳性且传统预测模型不能精确获取时序负荷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依赖性,导致预测精度低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的自适应噪声完备性(CEEMDAN)和频谱图卷积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使用CEEMDAN将目标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分量(IMF),通过计算模糊熵对IMF进行重构;然后使用频谱时间图卷积网络对重构后分量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依赖性进行挖掘,得到各分量的预测结果;最后将各分量的预测结果线性相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3个评价指标分别达到了0.72 KW、0.89 KW、0.92%,相较于对比模型StemGnn、TCN、LSTM、Informer、FEDformer,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7.9%、17.2%、20.8%、22.5%、12.1%。证明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非平稳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精确获取时序负荷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依赖性,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分量 图卷积网络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VMD和Bi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
8
作者 谢国民 陆子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9,共10页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周期性强、波动性高,预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改进沙猫群优化(improved s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ISCSO)算法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的集...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周期性强、波动性高,预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改进沙猫群优化(improved s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ISCSO)算法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的集成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变分模态分解,降低数据复杂度,在变分模态分解中,引入白鲸算法对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寻优,优化分解效果。其次,采用Logistic混沌映射、螺旋搜索和麻雀思想引入的多策略改进方法,增加原始沙猫群优化算法的种群多样性,提升收敛精度和全局搜索能力,并用改进后的算法对BiLSTM中的超参数进行优化。然后,结合AdaBoost集成学习算法构建ISCSO-Bi LSTM-AdaBoost预测模型,将分解后的各分量输入模型预测。最后将各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组合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 集成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Tikhonov正则化的梁桥影响线识别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宇 尚稳齐 +2 位作者 吴德义 狄生奎 郑旭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挠度影响线、应变影响线能够完整地反映梁桥截面抗弯刚度,在获取梁桥实测时程响应过程中,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梁桥响应掺杂了影响线信息和结构动力成分,并受到加载车辆的多轴效应干扰。为准确识别梁桥结构影响线,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剔除... 挠度影响线、应变影响线能够完整地反映梁桥截面抗弯刚度,在获取梁桥实测时程响应过程中,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梁桥响应掺杂了影响线信息和结构动力成分,并受到加载车辆的多轴效应干扰。为准确识别梁桥结构影响线,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剔除梁桥实测数据中的动力成分,得到含有车辆多轴效应的梁桥准静态响应数据,结合采样频率与车辆轴距,建立了影响线识别的数学模型,将车辆多轴效应转化为单位集中荷载,进而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准确解得梁桥影响线的稳定解。通过建立1/2双轴车过简支梁桥与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的数值仿真模型,提取车辆不同移动速度下简支梁桥跨中和三跨连续梁桥中跨跨中的挠度、应变时程响应,验证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Tikhonov正则化识别梁桥影响线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准确地识别了梁桥结构算例的挠度影响线、应变影响线,并通过建立误差指标定量评价了影响线识别效果。研究还发现,梁桥影响线的识别效果随加载车辆速度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移动荷载 影响线识别 经验模态分解 TIKHONOV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IF-VMD二次分解的NGO-CNN-LSTM电力负荷短期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琳 高胜强 +2 位作者 宋煜 卜帅羽 余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83-4597,共15页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负荷波动变化趋势明显、随机性强,以及预测模型的参数取值不合理导致的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LIF-VMD(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二次分解和北方苍...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负荷波动变化趋势明显、随机性强,以及预测模型的参数取值不合理导致的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LIF-VMD(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二次分解和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 NGO)优化CNN-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long short-term memory)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在使用交叉映射收敛方法(convergent cross-mapping, CCM)准确识别电力负荷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联合使用ALIF、基于NGO的VMD和模糊熵(fuzzy entropy, FE)对原始负荷序列进行组合分解和必要的重组;针对分解和重组后生成的模态分量,结合NGO确定的CNN-LSTM模型最优超参数组合,建立预测精度高、训练时间短、收敛速度快的NGO-CNN-LSTM日前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与其他基准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精度,可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序列分解与重组 北方苍鹰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小波分量的收获机作业部件载荷谱加速编辑方法
11
作者 杨子涵 黄胜操 +3 位作者 朱华英 陈度 朱忠祥 宋正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提高实验室场景下开展收获机械耐久性试验验证的效率,该研究以联合收获机作业部件载荷为例,开展载荷谱加速编辑方法分析。在传统基于小波分解的加速编辑方法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小波分量差异选取对加速编辑效果的影响,尝试利用伪损伤比... 为提高实验室场景下开展收获机械耐久性试验验证的效率,该研究以联合收获机作业部件载荷为例,开展载荷谱加速编辑方法分析。在传统基于小波分解的加速编辑方法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小波分量差异选取对加速编辑效果的影响,尝试利用伪损伤比例界限对小波分量进行筛选,并通过极值差方法对小波分量中高损伤贡献片段进行识别,形成了基于优选小波分量的载荷谱加速编辑方法。利用实测载荷数据将该方法与基于小波分解和时域损伤保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伪损伤保留比例趋近一致的条件下,基于优选小波分量的加速编辑方法能够得到更精简的加速结果,以喂入搅龙载荷为例,在95%和98%伪损伤保留比例下,本文方法能够在传统小波分解方法基础上,将信号压缩比提升11.59和15.72个百分点。本文所述方法对于收获机作业部件载荷具备通用性,在其他行业领域的结构耐久加速试验场景下同样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 载荷谱 耐久性试验 加速编辑 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凋落物分解速率的森林凋落叶载量动态预测
12
作者 蔡志勇 孙龙 +2 位作者 胡海清 赵南 孙家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0,共8页
【目的】森林凋落叶作为森林易燃物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风险。本文以大兴安岭白桦林为研究对象,从森林凋落叶产生与分解角度构建数学模型,预测未来森林凋落叶载量动态,为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目的】森林凋落叶作为森林易燃物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风险。本文以大兴安岭白桦林为研究对象,从森林凋落叶产生与分解角度构建数学模型,预测未来森林凋落叶载量动态,为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Olson单指数分解方程,将地表现存凋落叶视为历年凋落叶分解残留量的累积,构建凋落叶分解方程组。采用数列求和、换元法、逐步搜索法等数学方法化简方程,求解凋落叶分解速率系数和分解周转期。在此基础上建立凋落叶载量预测模型,并通过野外样地调查获取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精度。【结果】成功构建基于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凋落叶载量预测模型,模型验证显示:未来2年凋落叶载量预测值与实测载量相对误差范围为0.05~0.26(平均误差0.14),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模型预测揭示了大兴安岭林区凋落叶载量随时间变化呈现周期性消长规律,分解速率快的林分变化周期短,凋落叶载量维持较稳定状态;分解速率慢的林分变化周期长,凋落叶载量保持较长时间持续变化。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有效预测凋落叶载量动态变化,对量化森林可燃物负荷、评估区域火险等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森林防火 森林可燃物 可燃物载量 载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PSO-SVM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
13
作者 杨锐 邹晓松 +3 位作者 熊炜 袁旭峰 郑华俊 刘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9,共9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智能用电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负荷的分解与辨识是实现该技术的重要环节。鉴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VMD-FastICA(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智能用电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负荷的分解与辨识是实现该技术的重要环节。鉴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VMD-FastICA(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和VMD-Entropy-PSOSVM(variational mode decamposition-entropy-particle swanm optimization fo optimiz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的负荷识别算法。该方法利用VMD对总负荷功率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多个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再依据峭度准则和奇异值分解对分解后的模态分量重构,将单通道盲源分离虚拟成多通道盲源分离,输入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ICA)进行负荷信号分离,求取分解负荷波形模态分量的能量与能量熵。构建多维特征矩阵输入建立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optimiz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PSO-SVM),进行负荷的分类辨识。采用开源数据集(reduced electricity dataset,REDD)对实验算法进行仿真,与其他算法相比,验证算法在分解和识别上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单通道盲源分解 变分模态分解 能量熵 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压侧压联合载荷作用下的加筋板失效模式分析
14
作者 郭广宇 崔进举 王德禹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8,共16页
[目的]旨在研究侧压载荷对联合载荷作用下加筋板极限强度与失效机理的影响。[方法]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数值模型,采用ABAQUS软件进行面内轴压与面外侧压载荷联合作用下的数值仿真分析,提取各工况下的加筋板面外位移场,并对其进行... [目的]旨在研究侧压载荷对联合载荷作用下加筋板极限强度与失效机理的影响。[方法]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数值模型,采用ABAQUS软件进行面内轴压与面外侧压载荷联合作用下的数值仿真分析,提取各工况下的加筋板面外位移场,并对其进行屈曲模态分解。在获得不同模型的模态幅值-轴向载荷曲线的基础上,量化加筋板的变形过程,结合应力云图分析加筋板在侧压不同工况下的变形行为与失效模式。[结果]结果显示,在联合载荷工况下,侧压载荷使加强筋在极限状态前发生端部屈服,导致整体屈曲模态幅值增加;随着侧压载荷的增加,加筋板整体屈曲成为联合载荷工况下的主导失效模式。[结论]所做研究揭示了加筋板变形失效过程中局部、整体屈曲模态幅值与失效模式的联系,可为船体板架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板 载荷 联合载荷 侧压载荷 失效模式 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的民转军运输机军用装备载重平衡优化
15
作者 李云飞 徐吉辉 +2 位作者 吴文君 赵向领 张传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为深入挖掘民航货运运输机装载军用装备的潜力,提高快速响应作战需求的能力,为作战成功提供必要的军用装备和各类保障物资,研究了民转军运输机的载重平衡问题。为准确获取军用装备在运输机货舱中的装载位置及方向,选取了民航宽体货运飞... 为深入挖掘民航货运运输机装载军用装备的潜力,提高快速响应作战需求的能力,为作战成功提供必要的军用装备和各类保障物资,研究了民转军运输机的载重平衡问题。为准确获取军用装备在运输机货舱中的装载位置及方向,选取了民航宽体货运飞机B747-400F改装机型为研究对象,利用两阶段分解策略,基于二维切割理论,将运输机货舱视为一块矩形板,待运载的军用装备视为多个长宽不同的矩形块,建立了一种二维几何模型与运输机载重平衡相融合的优化模型。在二维几何位置约束模型中,考虑了军用装备两两间位置不重叠且保持一定间距、不超货舱边界、可正交旋转的限制。在载重平衡优化模型中以重心偏差最小和装载量最大为目标函数,考虑了运输机重量、业载、重心、货舱累积载荷、线性载荷、面积载荷等限制。设计了Benders分解算法,将含有复杂约束问题的载重平衡优化模型,分解为位置分配的主问题和重量平衡检查的子问题。使用Gurobi求解了两种算例场景用于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和算法可在合理的重心下快速有效确定军用装备的装载位置和方向,提高了装载量,为实现智能装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飞机装载 军用装备 载重平衡 Benders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负荷侧频率支持的分布鲁棒频率约束机组组合
16
作者 许丹阳 武志刚 +1 位作者 管霖 刘彦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共13页
“双高”电力系统中惯量与备用资源匮乏,频率安全问题凸显,在调度方案中内嵌频率约束、协调优化异质调频资源是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负荷侧频率支持的分布鲁棒频率约束机组组合方案。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频率响... “双高”电力系统中惯量与备用资源匮乏,频率安全问题凸显,在调度方案中内嵌频率约束、协调优化异质调频资源是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负荷侧频率支持的分布鲁棒频率约束机组组合方案。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频率响应过程,建立计及负荷侧频率支持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构造频率安全约束集合。其次,采用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模糊集表征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建立纳入频率约束的分布鲁棒机组组合优化模型。针对所提模型高度非凸的特点,采用两阶段分解算法迭代求解,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方向优化割连接主、子问题。最后,基于修改的IEEE39与IEEE118测试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了在新能源电力系统调度方案中考虑频率约束的必要性与计及负荷侧频率支持的重要性,验证了所提机组组合方案的有效性与求解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约束优化调度 机组组合 负荷调频 分布鲁棒优化 分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扭翘二次剪力流影响的薄壁箱梁畸变效应分析
17
作者 王瑞正 张元海 魏彦红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69,共9页
为分析扭翘二次剪力流对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影响,从约束扭转总剪力流中分离出引起附加畸变矩的扭翘二次剪力流,在考虑扭翘二次剪力流影响的基础上对外荷载分解法修正。应用板元框架法及箱梁角点应变协调条件建立畸变微分方程,并给出初... 为分析扭翘二次剪力流对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影响,从约束扭转总剪力流中分离出引起附加畸变矩的扭翘二次剪力流,在考虑扭翘二次剪力流影响的基础上对外荷载分解法修正。应用板元框架法及箱梁角点应变协调条件建立畸变微分方程,并给出初参数解。采用悬臂箱梁试验值、Abaqus数值解验证了该解析解的正确性。采用该解析法计算简支箱梁算例的畸变效应,并分析考虑与未考虑扭翘二次剪力流影响时箱梁的畸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忽略扭翘二次剪力流影响时低估箱梁畸变效应;箱梁跨中畸变翘曲应力受扭翘二次剪力流影响最大,与未考虑扭翘二次剪力流的结果相比,畸变翘曲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最大偏差为8.3%;随箱梁跨高比增大,扭翘二次剪力流对跨内最大畸变矩和畸变双力矩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边界约束条件越强,畸变效应受扭翘二次剪力流影响程度越大。忽视扭翘二次剪力流影响时,本文方法揭示的畸变翘曲应力、畸变角与相关文献结果相等,但畸变双力矩和畸变矩为相关文献结果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形梁 畸变 约束扭转 二次剪力流 荷载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解与多任务学习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短期预测
18
作者 张玉敏 孙猛 +3 位作者 吉兴全 叶平峰 杨明 蔡富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88-3499,I0007-I0009,共15页
为解决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多元负荷序列间耦合特性紧密复杂、准确预测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分解与多任务学习模型的IES多元负荷短期预测方法。首先,为处理原始负荷序列的强随机性特征,采用多元变分... 为解决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多元负荷序列间耦合特性紧密复杂、准确预测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分解与多任务学习模型的IES多元负荷短期预测方法。首先,为处理原始负荷序列的强随机性特征,采用多元变分模态和样本熵将多元负荷序列同步分解重构出高、中、低3种频段的模态分量;其次,构建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多任务学习混合预测模型动态分配耦合特征,对于复杂度较高的中高频序列,采用单编码器-多解码器结构的多任务Transformer模型充分挖掘负荷波动信息,对于低频序列,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提取平稳分量特征。最后,将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得到多元负荷最终预测结果。基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Tempe校区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电、冷、热负荷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61%、0.80%及0.83%,相比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任务学习 多元变分模态分解 多头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L-DeepAR-HW组合模型的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
19
作者 黄擅杭 董建刚 +3 位作者 彭真 孙鑫杰 邬锦琛 钱育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7-373,共7页
在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今日,大量云计算资源的高效管理是运维领域的重要难题。准确的负载预测是应对这一难题的关键技术。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加权回归周期趋势分解算法(Seasonal and 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STL)、Holt-W... 在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今日,大量云计算资源的高效管理是运维领域的重要难题。准确的负载预测是应对这一难题的关键技术。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加权回归周期趋势分解算法(Seasonal and 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STL)、Holt-Winters模型和深度自回归模型(DeepAR)的组合预测模型STL-DeepAR-HW。先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自相关函数提取数据的周期性特征,以提取到的最优周期对数据做STL分解,将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季节项和余项;并用DeepAR和Holt-Winters分别预测趋势项和季节项,最后组合得到预测结果。在公开数据集AzurePublicDataset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Transformer、Stacked-LSTM以及Prophet等模型相比,该组合模型在负载预测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CPU负载预测 组合模型 STL分解 DeepAR Holt-Win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EEMD和多通道dTCN-LSTM的车辆载重状态识别模型
20
作者 徐慧琳 孙子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2-1119,共8页
为精确识别后装车载重状态,研究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多通道双重膨胀因果卷积(dTCN)-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融合的识别模型.利用滑动窗口截取载重时序特征向量构建特征向量矩阵,通过EEMD将特征向量矩阵分解为多个子分量矩阵并筛... 为精确识别后装车载重状态,研究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多通道双重膨胀因果卷积(dTCN)-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融合的识别模型.利用滑动窗口截取载重时序特征向量构建特征向量矩阵,通过EEMD将特征向量矩阵分解为多个子分量矩阵并筛选不含噪声的子分量矩阵,降低时序数据噪声;由不同深度dTCN堆叠而成的多通道提取不同子分量矩阵的局部特征,各通道提取的局部特征相加送入LSTM中提取全局特征形成特征向量;最后由全连接网络将特征向量识别为装载、卸载、运行3种运行状态.采集真实车辆运行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支持向量机(SVM)、卷积神经网络(CNN)、LSTM、CNN-LSTM、EMD-CNN-GRU、VMD-TCN-LSTM模型相比,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6.82%、5.66%、3.94%、3.21%、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多通道 双重膨胀因果卷积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载重状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