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ndWPSO-LSSVM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for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聂卫平 徐卫亚 刘兴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354-2364,共11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by using the safety factor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point as the control standard of cavern stability, RandWPSO-LSSVM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flo...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by using the safety factor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point as the control standard of cavern stability, RandWPSO-LSSVM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flow process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 anchor parameters were established. By applying the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to actual project, the best anchor parameters of large surge shaft five-tunnel area underground cavern of the Nuozhadu hydropower station were obtained through optim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effect of LSSVM prediction model obtained through RandWPSO optimization is good,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Combination of the best anchor parameters obtained is 114131312, that is, the locked anchor bar spacing is 1 m x 1 m, pre-stress is 100 kN, elevation 580.45-586.50 m section anchor bar diameter is 36.00 mm, length is 4.50 m, spacing is 1.5 m × 2.5 m; anchor bar diameter at the five-tunnel area side wall is 25.00 mm, length is 7.50 m, spacing is 1 m× 1.5 m, and the shotcrete thickness is 0.15 m. The feedback analyses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feedback method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 anchor parameters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which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and for saving project inves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dom weigh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arge undergrotmd cavern anchor oarameters optimization feedback rock-ooint safety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下间歇过程的2D鲁棒约束预测输出反馈控制
2
作者 王立敏 贾林竹 +2 位作者 张旺喜 张日东 高福荣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7-836,共10页
为有效解决间歇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时滞、输入输出受限及状态不可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2D鲁棒约束模型预测输出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引入扩展信息构建等价的维数扩展后的闭环预测模型;其次,构造带终端约束的优... 为有效解决间歇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时滞、输入输出受限及状态不可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2D鲁棒约束模型预测输出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引入扩展信息构建等价的维数扩展后的闭环预测模型;其次,构造带终端约束的优化性能指标函数以研究系统的控制优化问题;进一步,设计依赖时滞上下界的Lyapunov函数,根据稳定性理论可将系统优化转换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的求解问题;接着,分别讨论了在重复性及非重复性干扰下系统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设计了相应的输出反馈控制器;然后,利用PSO对系统进行再次优化寻找更优解;最后,通过注塑过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时滞 粒子群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分数阶超临界机组水煤比控制方法仿真
3
作者 李士哲 杜毅恒 刘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针对超临界机组给煤量与给水流量响应速度不匹配以及工况变动引发的参数摄动问题,提出将燃料-中间点温度控制系统简化为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单输入单输出形式,以便确定参数变动范围.设计了一种针对该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分数阶定量反馈控... 针对超临界机组给煤量与给水流量响应速度不匹配以及工况变动引发的参数摄动问题,提出将燃料-中间点温度控制系统简化为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单输入单输出形式,以便确定参数变动范围.设计了一种针对该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分数阶定量反馈控制方案,并引入多重性能指标以优化控制效果.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来解决控制系统性能优化与迭代效率之间的平衡并提升参数寻优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数阶定量反馈控制系统能够显著提升超临界机组水煤比系统的控制性能,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水煤比控制系统 分数阶控制 定量反馈理论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SO的电力巡检机器人的广义二型模糊逻辑控制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庆 赵涛 +4 位作者 佃松宜 郭锐 李胜川 方红帏 韩吉霞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2-1492,共11页
针对电力巡检机器人(Power-line inspection robot,PLIR)的平衡调节问题,设计了广义二型模糊逻辑控制器(General type-2 fuzzy logic controller,GT2FLC);针对GT2FLC中隶属函数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模糊粒子群(Fuzzy particle swarm ... 针对电力巡检机器人(Power-line inspection robot,PLIR)的平衡调节问题,设计了广义二型模糊逻辑控制器(General type-2 fuzzy logic controller,GT2FLC);针对GT2FLC中隶属函数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模糊粒子群(Fuzz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PSO)算法来优化隶属函数参数.将GT2FLC的控制性能与区间二型模糊逻辑控制器(Interval type-2 fuzzy logic controller,IT2FLC)和一型模糊逻辑控制器(Type-1 fuzzy logic controller,T1FLC)的控制性能进行对比.除此之外,还考虑了外部干扰对三种控制器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GT2FLC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二型模糊逻辑控制器 隶属函数 模糊粒子群 电力巡检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到卷制程中基于降维观测器的优化状态反馈控制方法
5
作者 何展鹏 陈智华 +1 位作者 黄学勤 马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0-1137,共8页
卷到卷(roll-to-roll,R2R)制程普遍应用于柔性材料的量化生产中,其套色精度是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R2R制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的复杂生产过程,实现高速高精度套色控制是其基本要求。首先,根据R2R印刷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设计了... 卷到卷(roll-to-roll,R2R)制程普遍应用于柔性材料的量化生产中,其套色精度是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R2R制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的复杂生产过程,实现高速高精度套色控制是其基本要求。首先,根据R2R印刷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设计了基于降维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同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状态反馈的极点进行优化,实现了套色误差的高精度控制。将提出的套色控制方法与最新发表的全解耦比例微分(fully decoupled proportional-derivative,FDPD)套色控制方法进行对比,所提方法在套色精度上获得了50%~80%的提升,调节时间缩短了50%~65%,控制量绝对值之和仅为FDPD控制方法的46%~57%,这不仅减少了对执行机构的冲击,也节约了能量。对比结果证实了降维观测器的估值准确性,也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到卷制程 降维观测器 状态反馈控制 粒子群优化算法 极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的图像检索相关反馈算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许相莉 张利彪 +2 位作者 刘向东 于哲舟 周春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35-1940,共6页
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进化搜索过程与用户的反馈过程有效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图像检索相关反馈算法,避免了初始检索对用户认知的影响以及对反馈效果造成的局限性,并使得用户对检索目标的理解逐渐清晰,能够有效全面的搜索图片库,... 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进化搜索过程与用户的反馈过程有效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图像检索相关反馈算法,避免了初始检索对用户认知的影响以及对反馈效果造成的局限性,并使得用户对检索目标的理解逐渐清晰,能够有效全面的搜索图片库,同时避免多次反馈造成的算法效率和检索效果之间的矛盾.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反馈 粒子群优化 图像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多样性反馈控制的自组织微粒群算法 被引量:25
7
作者 介婧 曾建潮 韩崇昭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4-471,共8页
微粒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群智能算法,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但算法依然面临着过早收敛问题.为克服算法的早熟问题,提出了自组织微粒群算法.将微粒群体视为自组织系统,引入负反馈机制.群体多样性是影响微粒群算法全局优化... 微粒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群智能算法,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但算法依然面临着过早收敛问题.为克服算法的早熟问题,提出了自组织微粒群算法.将微粒群体视为自组织系统,引入负反馈机制.群体多样性是影响微粒群算法全局优化性能的关键因素,把群体多样性作为个体微粒可感知的群体动态信息,用于动态调整惯性权重或加速度系数,通过不同的特性参数实现微粒的集聚或分散,使群体维持适当的多样性水平以利于全局搜索.用于复杂函数优化问题的求解,并与其他典型改进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样性控制的自组织微粒群算法可以有效避免早熟问题,提高微粒群算法求解复杂函数的全局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能 微粒群算法 群体多样性 反馈控制 早熟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反馈粒子群的高精度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24
8
作者 黄凯 郭永芳 李志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78-387,共10页
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精度是影响模型仿真电池静态和动态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常被应用于模型参数辨识中。然而PSO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存在此问题,即粒子位置的更新并未引起其局部最优位置以及种群全... 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精度是影响模型仿真电池静态和动态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常被应用于模型参数辨识中。然而PSO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存在此问题,即粒子位置的更新并未引起其局部最优位置以及种群全局最优位置的更新,从而导致优化算法无法获得更优结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反馈的粒子群(FPSO)算法,其能够根据粒子位置更新的反馈信息重新调整粒子位置,旨在促进粒子局部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持续更新以提高寻优精度。在利用常用基准函数对本文FPSO算法进行性能验证后,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辨识,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线性PSO、自适应权重PSO以及最小二乘法的模型参数辨识结果,本文提出的FPSO算法能够提高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模型参数辨识 信息反馈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 被引量:90
9
作者 王贺 胡志坚 +3 位作者 张翌晖 李晨 杨楠 王战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7-245,共9页
从分析风速序列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征出发,将一种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组合预测模型引入到风速预测中。首先使用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将风速序列分解为一组相对平稳的子序列,以减轻不同趋势信息间的... 从分析风速序列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征出发,将一种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组合预测模型引入到风速预测中。首先使用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将风速序列分解为一组相对平稳的子序列,以减轻不同趋势信息间的相互影响;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各子序列分别建模预测,为降低预测风险,使用自适应扰动粒子群算法(ADPSO)和模型学习效果反馈机制对LSSVM预测模型的输入维数和超参数进行联合优化;最后将各个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预测风速。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所提的组合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挖掘风速序列特性,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聚类经验模态分解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自适应扰动粒子群算法学习效果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背包问题的模糊粒子群算法求解 被引量:11
10
作者 柳寅 马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026-4027,4031,共3页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在背包问题上表现的不足,在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规则表加入了新的扰动因子,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模糊粒子群算法。该算法结合了模糊控制器中输入/输出的模糊化处理和粒子群寻优的特点,为实际问题提供了...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在背包问题上表现的不足,在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规则表加入了新的扰动因子,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模糊粒子群算法。该算法结合了模糊控制器中输入/输出的模糊化处理和粒子群寻优的特点,为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将模糊粒子群算法应用于0-1背包问题上,通过多组实例数据进行测试,验证表明了本算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背包问题 模糊规则 粒子群算法 模糊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N和PSO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柴毅 周海林 +1 位作者 付东莉 罗德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4-867,共4页
针对传统的控制理论对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被控系统,特别是具有强非线性的系统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应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较好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模型进行非... 针对传统的控制理论对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被控系统,特别是具有强非线性的系统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应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较好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模型进行非线性系统辨识和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滚动优化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算法。ESN能够很好地辨识非线性系统,其计算时间、数据训练和稳定性相对于传统递归神经网络有了较大进步,PSO具有全局优化和较快的寻优速度。针对典型化工非线性对象连续搅拌槽反应器(Continue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的仿真实例表明,此模型在预测控制优于BP和PSO结合的非线性预测控制,以及传统的PID控制,证明了该算法运用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回声状态网络(ESN) 粒子群优化 反馈校正 CS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RC姿态解耦的四旋翼飞行器鲁棒轨迹跟踪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杨立本 章卫国 黄得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6-1033,共8页
针对欠驱动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姿态解耦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克服传统欠驱动四旋翼控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系统状态间耦合严重,抗干扰能力弱及系统建模误差对跟踪性能影响较大等弱点.该算法利用扩... 针对欠驱动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姿态解耦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克服传统欠驱动四旋翼控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系统状态间耦合严重,抗干扰能力弱及系统建模误差对跟踪性能影响较大等弱点.该算法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实现状态间耦合项的跟踪和估计,同时ESO也可实现对系统干扰的估计,干扰包括系统内扰和外扰.利用动态反馈线性化将非线性MIMO系统转化成线性SISO系统,然后利用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实现四旋翼姿态系统的高品质控制,在上述姿态解耦控制的基础上研究飞行器的鲁棒轨迹跟踪问题,不同情况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姿态控制算法可提高系统轨迹跟踪的鲁棒性.该算法不依赖于精确的系统模型,降低了实际应用的难度,并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四旋翼 动态反馈线性化 解耦 粒子群优化 干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和相关反馈的图像检索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朝霞 章慧 徐冬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8-280,共3页
由于图像的低层特征与高层语义之间存在着语义鸿沟,以及用户对图像理解的主观性和易变性,使得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结果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将粒子群算法和相关反馈引入到图像检索过程中,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引入w... 由于图像的低层特征与高层语义之间存在着语义鸿沟,以及用户对图像理解的主观性和易变性,使得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结果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将粒子群算法和相关反馈引入到图像检索过程中,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引入w自适应调整和Beta自适应变异的粒子群算法动态调整图像的特征权重,从而提高图像的检索精度,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反馈 粒子群算法 图像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检索中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相关反馈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相莉 张利彪 +2 位作者 刘向东 于哲舟 周春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1-973,共3页
查询优化问题虽然整体的优化目标是明确的,但由于用户主观理解导致优化目标的细节会有一定的随机性,并且由于特征提取算法中语义鸿沟的存在,导致优化方向的不稳定,本文利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全局寻优、... 查询优化问题虽然整体的优化目标是明确的,但由于用户主观理解导致优化目标的细节会有一定的随机性,并且由于特征提取算法中语义鸿沟的存在,导致优化方向的不稳定,本文利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全局寻优、快速收敛的优点,针对查询优化中相关反馈(relevant feedback,RF)问题的特点,提出一种理想值监督下的粒子群优化-相关反馈(PSO-RF)算法,算法在理想值监督下指导粒子的运动方向,进而快速向理想解集靠拢.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检索性能,取得较好的检索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理想值监督 相关反馈 图像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的压电结构多目标同步优化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天兵 裘进浩 +1 位作者 季宏丽 朱孔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9-575,共7页
为了分析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结构与控制的耦合特性,克服现用优化算法的复杂性,以压电智能梁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对传感器与作动器分布和反馈控制增益进行同步优化.选用储存能量和控制能量最小以及振动衰减最快的... 为了分析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结构与控制的耦合特性,克服现用优化算法的复杂性,以压电智能梁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对传感器与作动器分布和反馈控制增益进行同步优化.选用储存能量和控制能量最小以及振动衰减最快的多重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目标函数,找出了针对特定振动模态下的最佳贴片位置与控制增益,分析了压电片长度和数量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运算结果表明,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粒子群具有编程简单、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等优点.仿真结果显示,基于粒子群同步优化后的结构振动控制效果明显,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悬臂梁 振动控制 粒子群 同步优化 多目标 模态 传感器 作动器 反馈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图像相关反馈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振花 李波 邓伟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244,共3页
在浩如烟海的图像库中按用户的需求去搜索图像,传统的做法是基于图像的视觉低层特征进行检索。但是由于视觉低层特征与高层语义之间存在语义鸿沟,因此检索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研究者发现,将相关反馈技术引入图像检索中则能提高系统的... 在浩如烟海的图像库中按用户的需求去搜索图像,传统的做法是基于图像的视觉低层特征进行检索。但是由于视觉低层特征与高层语义之间存在语义鸿沟,因此检索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研究者发现,将相关反馈技术引入图像检索中则能提高系统的检索性能。提出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1]引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之中,通过用户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价,系统通过学习来动态修改各特征的权值,从而达到模拟人类的思维,提高图像检索系统的检索性能,并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反馈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粒子群优化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M模型的面板堆石坝堆石料参数反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兵 宋志诚 +2 位作者 屠丹 李华斌 张胜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6,共3页
针对常用的参数反演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将粒子群算法(PSO)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来对堆石料参数进行反演,即先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再利用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参数反演分析,借助Matlab中相关工具箱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建立... 针对常用的参数反演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将粒子群算法(PSO)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来对堆石料参数进行反演,即先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再利用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参数反演分析,借助Matlab中相关工具箱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建立了基于PSO-SVM的堆石料参数反演模型,并通过大量实测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PSO-SVM的堆石料参数反演模型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参数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的单元机组H_∞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忠强 肖雪飞 汤雅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51-2057,共7页
针对单元机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的状态反馈H∞控制方案。首先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时变系统,再把状态反馈H∞控制问题转化为求Riccati方程的解。H∞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取决于正定矩阵P的选取。为了保证解的存在性,扩大可行... 针对单元机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的状态反馈H∞控制方案。首先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时变系统,再把状态反馈H∞控制问题转化为求Riccati方程的解。H∞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取决于正定矩阵P的选取。为了保证解的存在性,扩大可行解的范围,提高控制效果,将差分进化算法引进到微粒群算法中得到了改进的微粒群优化(PSO)算法,并采用改进的PSO算法求Riccati方程的解,从而实现对控制器参数的实时优化。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得到使系统渐近稳定的状态反馈控制器。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设计方案提高了控制器参数的优化精度,达到了镇定系统和抑制干扰的双重目的,该系统能够在大范围运行工况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机组 状态反馈H∞控制 粒子群优化 RICCAT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全阶状态观测器转速辨识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斌 李彬郎 秦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8-543,共6页
对基于全阶状态观测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改进。通过对系统数学模型的深入分析,将改进的重心聚焦在全阶状态观测器反馈增益系数的优化上。以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作为优化手段,实现反馈增益系... 对基于全阶状态观测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改进。通过对系统数学模型的深入分析,将改进的重心聚焦在全阶状态观测器反馈增益系数的优化上。以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作为优化手段,实现反馈增益系数的自寻优。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对粒子速度更新公式的改进,使算法收敛速度明显提高。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全阶状态观测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具有更加准确的转速估算精度与良好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阶状态观测器 反馈增益系数 粒子群算法 异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重自适应的多特征组合三维工程模型检索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研 张吉庆 张旭堂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9-1222,共4页
针对三维模型检索领域的"语义鸿沟"以及单特征检索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相关反馈信息和多特征组合的三维工程网格模型检索算法。通过联合多个特征算子增强算法检索能力,利用用户相关反馈信息指导非线性优化算法,... 针对三维模型检索领域的"语义鸿沟"以及单特征检索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相关反馈信息和多特征组合的三维工程网格模型检索算法。通过联合多个特征算子增强算法检索能力,利用用户相关反馈信息指导非线性优化算法,动态分配各特征算子在相似度环节的权重,缩小模型高层语义与底层特征之间的差距,提高检索结果的语义相关性。采用工程标准模型库对算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高三维工程网格模型的检索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模型检索 多特征组合 相关反馈 粒子群算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