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丝网传感器的两相流相场与浓度场同步测量方法
1
作者 夏馨语 闫旭 +2 位作者 傅俊森 肖瑶 顾汉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3,共11页
准确认识核反应堆燃料组件内交混行为对其优化设计与安全分析极为关键。丝网传感器可对流道截面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相分布成像,结合示踪剂质量平衡法已可实现燃料组件单相交混精细测量。但因缺乏两相下浓度场后处理算法,尚无法应用于两相... 准确认识核反应堆燃料组件内交混行为对其优化设计与安全分析极为关键。丝网传感器可对流道截面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相分布成像,结合示踪剂质量平衡法已可实现燃料组件单相交混精细测量。但因缺乏两相下浓度场后处理算法,尚无法应用于两相交混研究。本文考虑到相同空泡份额下液相电导率对丝网敏感体的影响特性,提出了一种两相浓度反演算法,实现了两相流动空泡份额场、液相浓度场同步测量。基于电势场数值模拟与实验确认了算法的正确性与精确度。结果显示算法可适用于各类复杂的两相流工况,典型工况下两相浓度反演算法获得的浓度分布平均相对偏差为3.6%。基于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获得的浓度矩阵平均相对偏差小于3%,进一步验证了同步测量方法的良好的适用性与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传感器 空泡份额场 液相浓度场 同步测量 两相浓度反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机织辅助开口同步姿态调节技术
2
作者 宋涛 代满意 +1 位作者 张振华 李铭华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针对多眼综丝存在织口处无法形成足够高度的开口,造成纬纱难以引入的问题,提出一种辅助开口同步姿态调节技术,采用一组4轴主从机械臂同步运动,实现开口的传递,在织口处形成足够的引纬高度。首先,通过层间定位分析计算传递杆空间定位位... 针对多眼综丝存在织口处无法形成足够高度的开口,造成纬纱难以引入的问题,提出一种辅助开口同步姿态调节技术,采用一组4轴主从机械臂同步运动,实现开口的传递,在织口处形成足够的引纬高度。首先,通过层间定位分析计算传递杆空间定位位置和直径;然后,基于闭环矢量法推导主从机械臂的开口传递运动学逆解方程,并通过正弦衰减方程设计开口传递路径;最后,分别通过仿真和试验样机验证辅助开口同步姿态调节的锁紧和开口传递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锁紧补偿机构可有效锁紧传递杆,传递杆可有效将开口传递到织口位置,形成高20 mm的引纬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 辅助开口 同步姿态调节 运动学逆解 织口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LS-SVM逆系统的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解耦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熀秋 沈良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7-2046,I0032,共11页
为了实现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outer rotor coreless bearingles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ORC-BPMSG)的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 为了实现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outer rotor coreless bearingles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ORC-BPMSG)的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逆系统的解耦控制策略。首先,基于ORC-BPMSG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推导其数学模型,并分析其可逆性。其次,建立LS-SVM回归方程,并采用IGA优化LS-SVM的性能参数,从而训练得到逆系统。然后,将逆系统与原系统串接,形成伪线性系统,实现了ORC-BPMSG的线性化和解耦。最后,将提出的控制方法与传统LS-SVM逆系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ORC-BPMSG输出电压和悬浮力、以及悬浮力之间的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逆系统 改进遗传算法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电荷提取和翻转的可扩展异质能量俘获电路
4
作者 祁钰耀 夏银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8-568,共11页
为了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能量,针对异质能的混合能量俘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电荷提取和翻转的可扩展异质能量俘获(Extensible Synchronous Charge Extraction and Inversion for Heterogeneous Energy Harvesting,EH-SCEI)电路。所... 为了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能量,针对异质能的混合能量俘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电荷提取和翻转的可扩展异质能量俘获(Extensible Synchronous Charge Extraction and Inversion for Heterogeneous Energy Harvesting,EH-SCEI)电路。所提出的EH-SCEI电路,利用无源的峰值检测电路和RC微分电路在压电电压峰值时实现异质能源同步提取,并提出将部分电荷提取到储能端而另一部分电荷进行翻转以提高俘能效率的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电路可以对多个具有任意相位差的压电换能器进行能量采集并可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扩展;与现有电路相比,在输入输出范围、负载相关性、俘获效率等性能上,均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俘获 同步电荷提取和翻转(SCEI) RC微分电路 异质能源 可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升式海工平台升降系统改进优化设计
5
作者 关建宾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16,共6页
以自升式钻井平台改造为自升式风机作业平台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升降系统抬升能力及安全性为目标,通过对升降系统的抬升齿轮、驱动电机、动力系统、控制与检测系统进行选型计算,选择满足平台需要的合适的设备替换旧系统,使升降系统满足预... 以自升式钻井平台改造为自升式风机作业平台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升降系统抬升能力及安全性为目标,通过对升降系统的抬升齿轮、驱动电机、动力系统、控制与检测系统进行选型计算,选择满足平台需要的合适的设备替换旧系统,使升降系统满足预定用途,同时满足规范及安全性要求。通过抬升试验及FMEA验证了改造后的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系统 抬升齿轮 变频驱动 同步控制 逆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时间域激发极化法二维同步反演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兆祥 谭捍东 +3 位作者 付少帅 唐飞 朱德朋 高敬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718-4726,共9页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ime-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简称为TDIP)已有的反演算法采用的是分步反演的思路,即先由视电阻率资料反演电阻率,固定电阻率再由视极化率资料反演极化率,这样就存在极化率结果严重依赖于电阻率反演结果...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ime-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简称为TDIP)已有的反演算法采用的是分步反演的思路,即先由视电阻率资料反演电阻率,固定电阻率再由视极化率资料反演极化率,这样就存在极化率结果严重依赖于电阻率反演结果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实现了TDIP二维数据空间分步反演算法,提出了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TDIP二维同步反演策略,实现了交叉梯度约束的电阻率和极化率二维同步反演算法.分别用电阻率和极化率结构一致和不一致的二维模型合成数据进行了分步和同步反演试算,对不同模型试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电阻率和极化率结构一致和不一致模型,同步反演结果比分步反演结果能更好地确定异常体的空间分布范围,反演得到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值更接近真值.理论模型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同步反演算法有效解决了分步反演的问题,优于分步反演算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 数据空间反演 交叉梯度 同步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伏祥运 曾繁鹏 +2 位作者 王建赜 牟宪民 纪延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640,共5页
为了研究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特性对补偿特性的影响,在考虑了电压源型逆变桥中IGBT的通态损耗、开关损耗以及直流侧的电容损耗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该逆变桥的STATCOM数学模型,并根据其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 为了研究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特性对补偿特性的影响,在考虑了电压源型逆变桥中IGBT的通态损耗、开关损耗以及直流侧的电容损耗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该逆变桥的STATCOM数学模型,并根据其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STATCOM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和逆系统模型。根据该模型对STATCOM进行直接控制,并根据系统参数的不可预知以及其时变的特点,对系统模型中的参数在运行过程进行在线识别,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逆控制能够有效地克服运行过程中系统参数的变化对补偿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装置的控制精确度;给定系统参数的初值准确与否,对装置最终的控制精确度没有影响。该控制方法具有实用性,而且随着处理器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该方法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非线性 自适应逆控制 电力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电机同步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控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国海 康梅 +2 位作者 尤德同 张浩 王富良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以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同步旋转坐标下,建立了两电机同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可逆性分析.采用静态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构造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逆系统,将此逆系统与原系统相串联构成复合伪线性系... 以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同步旋转坐标下,建立了两电机同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可逆性分析.采用静态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构造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逆系统,将此逆系统与原系统相串联构成复合伪线性系统.即两电机同步系统被线性化且已解耦成速度和张力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速度环为y=s-1φ(s)型伪线性子系统,张力环为y=s-2φ(s)型伪线性子系统,再分别设计线性闭环调节器对速度环和张力环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证明了采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两电机同步调速系统的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电机同步系统 逆系统控制 解耦控制 神经网络 张力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位速度和AVOA同步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马中高 张国保 孙成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35-137,144,共4页
本文在分析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进行裂缝检测方法利弊的基础上,认为振幅随方位角变化法(AVA)能够反映薄层特征,但易受动静校正、振幅恢复和噪声的影响,有时不稳定;而速度随方位角变化法(VVA)比较稳定,但只能识别大套储层,其分辩率不足以... 本文在分析利用P波振幅和速度进行裂缝检测方法利弊的基础上,认为振幅随方位角变化法(AVA)能够反映薄层特征,但易受动静校正、振幅恢复和噪声的影响,有时不稳定;而速度随方位角变化法(VVA)比较稳定,但只能识别大套储层,其分辩率不足以识别薄储层。鉴于此,文中提出了利用多方位速度和AVOA同步分析,通过不断调整速度求取相应的AVO参数,并将AVO参数用于速度分析中的相似系数计算,确定最佳的速度与AVO参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分析 AVO 方位角 同步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混沌运动的逆系统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兴华 沈捷 +1 位作者 梅磊 王德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77,共5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运行中的混沌动态行为,提出一类永磁同步电机混沌运动的逆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多时间尺度变换,将转子磁场定向坐标系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变换成一种简单的无量纲模型。利用相图和分岔图,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动态特...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运行中的混沌动态行为,提出一类永磁同步电机混沌运动的逆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多时间尺度变换,将转子磁场定向坐标系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变换成一种简单的无量纲模型。利用相图和分岔图,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动态特性。在证明永磁同步电机混沌系统可逆的基础上,通过状态反馈构造出永磁同步电机混沌系统的逆系统,将逆系统与原系统串联,组成伪线性复合系统,该复合系统等效于一个二阶线性积分环节。采用线性综合方法设计闭环控制器对永磁同步电机混沌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混沌系统对参考转速的渐近跟踪,控制系统的动、静态响应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混沌 逆系统 反馈线性化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的神经网络逆同步控制 被引量:42
11
作者 戴先中 刘国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0-900,共11页
针对以恒压频比工作方式的两台变频器+感应电机系统的特点,导出了两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的统一数学模型,并证明该系统可逆.进一步采用静态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构成的动态神经网络来构造该逆系统,并将神经网络逆系统与两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相串... 针对以恒压频比工作方式的两台变频器+感应电机系统的特点,导出了两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的统一数学模型,并证明该系统可逆.进一步采用静态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构成的动态神经网络来构造该逆系统,并将神经网络逆系统与两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相串联复合成由速度和张力子系统组成的伪线性系统,实现速度和张力的解耦.然后分别对速度和张力子系统设计线性闭环控制器从而实现对两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的高性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和较强的抗负载扰动的能力,提出的神经网络逆同步控制方法为解决交流多电机系统解耦控制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控制 同步控制 感应电机 变频器 神经网络 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谱分析的颗粒粒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贾楠 顾建飞 苏明旭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6-471,共6页
为验证不同超声谱测量和分析方式对颗粒粒度测试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非侵入式超声波透射和多次反射信号同步测量实验装置。采用脉冲回波法、反射比样法和透射法分别对体积分数为1%~4%的聚苯乙烯-水悬浮液进行实验,结合理论模型,分析超声... 为验证不同超声谱测量和分析方式对颗粒粒度测试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非侵入式超声波透射和多次反射信号同步测量实验装置。采用脉冲回波法、反射比样法和透射法分别对体积分数为1%~4%的聚苯乙烯-水悬浮液进行实验,结合理论模型,分析超声波在颗粒两相体系中的衰减谱、相速度谱和阻抗谱。以ECAH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ORT反演算法,对不同超声谱进行反演获得了聚苯乙烯样品颗粒粒径分布。将上述结果与图像法对比,颗粒中位径结果偏差均在15%之内,3种谱分析的粒径分布也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粒径分布 超声谱 同步测量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防止高强铝合金焊接热裂纹产生的新方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伟平 田锡唐 张修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从焊接热裂纹产生的力学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防止焊接热裂纹产生的焊缝两侧随焊同步碾压法,并阐述了该法的基本原理。在自行研制的HNJ-1型焊接同步碾压机上,研究了该法对防止高强铝合金LY12CZ焊接热裂纹的有效性。理论分... 从焊接热裂纹产生的力学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防止焊接热裂纹产生的焊缝两侧随焊同步碾压法,并阐述了该法的基本原理。在自行研制的HNJ-1型焊接同步碾压机上,研究了该法对防止高强铝合金LY12CZ焊接热裂纹的有效性。理论分析和大量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采用这一新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高强铝合金LYI2CZ焊接热裂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 焊接 热裂纹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晶闸管STATCOM的无功补偿控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邓家泽 王奔 +1 位作者 黄崇鑫 吴章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晶闸管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可吸收连续可调的无功,且不受电网电压影响。文中首先分析其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逆系统方法构造出伪线性系统,并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实现晶闸管STATCOM对负荷的直接无功功率补偿;最后... 晶闸管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可吸收连续可调的无功,且不受电网电压影响。文中首先分析其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逆系统方法构造出伪线性系统,并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实现晶闸管STATCOM对负荷的直接无功功率补偿;最后对该控制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文中采用的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对负载无功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闸管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逆系统 滑模变结构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近似同步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柏林 梅永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8,共5页
提出了一种谐波分析的新方法——近似同步法。近似同步法采用了不严格相等的采样间隔,从而使每个采样点都尽量靠近同步采样点。近似同步法根据信号频率的变化实时地调整采样间隔,并且只需一个信号周期就可完成一次采样过程。近似同步法... 提出了一种谐波分析的新方法——近似同步法。近似同步法采用了不严格相等的采样间隔,从而使每个采样点都尽量靠近同步采样点。近似同步法根据信号频率的变化实时地调整采样间隔,并且只需一个信号周期就可完成一次采样过程。近似同步法还提供了一个用基于系统辨识的矩阵反演定理导出的误差校正公式,它能消除近似同步采样造成的原始误差。M atlab仿真表明,近似同步法用于电力系统谐波分析不仅实时性好,而且精度也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 同步采样 同步误差校正 矩阵反演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神经网络逆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君 刘卫国 +1 位作者 骆光照 张文婧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5,100,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将神经网络与逆系统解耦方法相结合,并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解耦控制。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与解析逆模型,完成系统可逆性证明,将永磁同步电机与解析逆系统等效成两个伪线性子系统...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将神经网络与逆系统解耦方法相结合,并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解耦控制。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与解析逆模型,完成系统可逆性证明,将永磁同步电机与解析逆系统等效成两个伪线性子系统,构造神经网络逆系统,将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为一阶线性磁链子系统与二阶线性转速子系统,利用两个PID控制器对伪线性子系统进行闭环控制器设计,实现系统转速与定子磁链动态解耦控制。利用dSPACE半物理仿真系统完成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采集与系统解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可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新能控制,对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逆系统 解耦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PID控制器 转速 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α阶逆系统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电机解耦控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孙玉坤 费德成 朱熀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6,共7页
文中应用多变量非线性控制α阶逆系统方法,对新型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这一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控制对象进行动态解耦控制研究。介绍了新型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结构,阐述了α阶逆系统方法,分析了三自由度磁轴承的工... 文中应用多变量非线性控制α阶逆系统方法,对新型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这一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控制对象进行动态解耦控制研究。介绍了新型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结构,阐述了α阶逆系统方法,分析了三自由度磁轴承的工作原理和二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径向力产生机理,给出三自由度磁轴承轴向力、径向悬浮力方程和二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力和径向悬浮力方程,建立了电机的状态方程,分析了基于α阶逆系统方法解耦控制的可行性,推导出基于α阶逆系统方法的动态解耦控制算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能够实现五自由度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力和悬浮力之间的动态解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悬浮力 逆系统方法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系统方法有功—无功解耦PWM控制的链式STATCOM动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8
18
作者 魏文辉 刘文华 +3 位作者 宋强 袁志昌 倪镭 邹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8,共6页
大容量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链式 STATCOM)具有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无功动态响应时间常数大的劣势。该文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攻关项目——上海西郊变±50Mvar 链式STATCOM 的研制,重点研究了正常工况下链式 STATCOM的快速闭环无功控制... 大容量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链式 STATCOM)具有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无功动态响应时间常数大的劣势。该文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攻关项目——上海西郊变±50Mvar 链式STATCOM 的研制,重点研究了正常工况下链式 STATCOM的快速闭环无功控制方法。建立了链式 STATCOM 的有功-无功暂态模型,通过引入多变量非线性控制逆系统方法,设计了基于逆系统方法和有功-无功解耦的非线性动态无功控制策略。在一台链式 STATCOM 物理样机上实现该动态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无功闭环控制方法具有优良的动态性能,使链式STATCOM的闭环无功响应时间减小至10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 STATCOM PWM控制 暂态模型 静止同步补偿器 解耦 逆系统方法 非线性控制 多变量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逆系统的五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解耦控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朱熀秋 曹莉 +1 位作者 李衍超 刁小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9-108,10,共10页
针对三自由度交直流混合磁轴承和二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构成的五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实现磁轴承的径向悬浮力、轴向悬浮力、二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的径向悬浮力和电磁转矩的解耦控制是五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稳定... 针对三自由度交直流混合磁轴承和二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构成的五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实现磁轴承的径向悬浮力、轴向悬浮力、二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的径向悬浮力和电磁转矩的解耦控制是五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稳定运行和精确控制的必要条件。该文在介绍五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三自由度交直流混合磁轴承和二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而建立了五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的状态方程,并进行了可逆性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所具有的小样本逼近和辨识拟合能力,得到五自由度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逆模型,根据逆系统方法的基本原理,将复杂的原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系统解耦成多个单输入单输出伪线性系统,并设计了闭环PID控制器。仿真和实验表明,电机具有良好的速度和悬浮特性,这种解耦方法能够实现五自由度无轴承同步各个被控量之间的动态解耦,并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 磁轴承 逆系统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左逆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移传感器运行控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朱熀秋 颜磊 刁小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73-3680,共8页
针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使用机械式位移传感器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和可靠性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左逆的转子径向位移观测方法。首先,建立径向位移与悬浮力绕组磁链的子系统,证明其左可逆性,利用BP神经网络的拟合能力构建该... 针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使用机械式位移传感器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和可靠性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左逆的转子径向位移观测方法。首先,建立径向位移与悬浮力绕组磁链的子系统,证明其左可逆性,利用BP神经网络的拟合能力构建该子系统的左逆模型,实现对径向位移的观测。其次,为提高位移观测的精度,采用二阶广义积分器观测磁链。然后,在位移观测和磁链观测的基础上,基于直接转矩和直接悬浮力控制策略,构建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移传感器的控制系统,最后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观测转子径向位移,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神经网络 左逆 无位移传感器 磁链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