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碳关税对中国的经贸冲击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董玮 石晶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开征碳税对我国应对欧盟碳关税、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投入产出法计算隐含碳排放强度,采用GTAP模型研究欧盟碳关税对我国的经贸冲击和我国开征碳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不开征国内碳税时,随着欧... 开征碳税对我国应对欧盟碳关税、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投入产出法计算隐含碳排放强度,采用GTAP模型研究欧盟碳关税对我国的经贸冲击和我国开征碳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不开征国内碳税时,随着欧盟碳关税税率的提高和征税范围的扩大,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冲击更大,有利于我国行业低碳转型;我国开征碳税后,从经济角度看,短期内碳税税率为10美元/吨和征税范围为CBAM覆盖范围内的行业时,对我国经济贸易的负面冲击较小。从低碳转型角度看,碳税税率为30美元/吨和仅对CBAM覆盖范围内的行业征税时,更加有利于我国高碳行业低碳转型。从整体角度看,我国对CBAM覆盖范围内的行业征收10美元/吨的碳税,更加有利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关税 碳税 经济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竞争战略前瞻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栋 马涛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5,165,166,共25页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竞争战略及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备受学界瞩目。在冷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制造业逐步空心化,工人阶级陷入困境,白人倍感身份焦虑,对外贸易逆差加剧,霸权体系被搭便车,因此从2016年以来,以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排...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竞争战略及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备受学界瞩目。在冷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制造业逐步空心化,工人阶级陷入困境,白人倍感身份焦虑,对外贸易逆差加剧,霸权体系被搭便车,因此从2016年以来,以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排外反移民和民粹主义为特征的特朗普主义在美国政治中迅速崛起。特朗普主义认为美国精神被遗忘,美国陷入严重衰落,为此要让美利坚民族伟大复兴,极大地重塑和重构了美国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也对国际关系格局带来巨大冲击。这是理解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竞争战略根本逻辑及其内在限度的背景。“特朗普2.0版”将以关税作为“再平衡”中美贸易关系的政策工具,推动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全方位对华安全竞争,既寻求中美合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也将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对华韧性博弈,中美地缘竞争将升级到新的水平。美国对华关税战得不偿失,地缘竞争升级将削弱国际秩序稳定性,对华极限施压增加地缘冲突风险,泛安全化将波及中美人文交流领域。中国要坚持“抛弃幻想、做好准备、争取最好、不怕最差”的原则应对“特朗普2.0版”的冲击,争取战略主动,作为负责任大国筹划引领塑造新时代可持续的中美双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2.0版 对华竞争战略 关税战 贸易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贸易政策的逻辑与中美经贸关系走势——特朗普内阁对华贸易政策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孝松 杨航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46,共13页
中美关系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建交多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从合作共赢到战略遏制的复杂转变。2024年11月,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在美国大选中胜出,即将二度入主白宫。特朗普在上任之际,大肆鼓吹增加关税,为中... 中美关系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建交多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从合作共赢到战略遏制的复杂转变。2024年11月,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在美国大选中胜出,即将二度入主白宫。特朗普在上任之际,大肆鼓吹增加关税,为中美经贸关系增添了不确定性。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逻辑是以维护美国自身国家利益为根本目的,受到国内政治体制特点驱动,由自身经济运行规律决定并以特别国际地位维护自身贸易霸权,而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嬗变受到全球价值链的催化加速作用。美国贸易政治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基于国会立法权力和总统及政府机构的行政权力组成的一系列贸易政策工具箱,用以打压我国。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即将面临出口承压,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中美脱钩风险增大,大国博弈常态化、持久化呼唤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此,我国应合理调整国内经贸政策、积极推动对外投资和产业链延伸、加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持续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经贸关系 关税政策 贸易保护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决策者时长偏好的分时电价时段划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梅 顾诚凯 +2 位作者 任恒君 司戈 李一唯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9,共9页
时段划分是制定分时电价的重要环节,每个时段中的最小连续时长与最大连续时长对分时电价的调整效果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分时电价时段划分的研究鲜有考虑决策者的时长偏好。因此文中考虑决策者对时段总时长、时段内最小连续时长和时段... 时段划分是制定分时电价的重要环节,每个时段中的最小连续时长与最大连续时长对分时电价的调整效果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分时电价时段划分的研究鲜有考虑决策者的时长偏好。因此文中考虑决策者对时段总时长、时段内最小连续时长和时段内最大连续时长的不同需求,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考虑决策者偏好的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模型。所提模型通过隶属度函数和欧氏距离计算负荷值之间的距离,并以各簇内相似性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使用中国某地区的典型日负荷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得出满足决策者偏好的时段划分结果。研究发现,采用0-1整数线性规划对时间段进行聚类分析是解决决策者持续时间偏好问题的有效方法。在传统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模型下,存在修正后的负荷与时段电价不符的现象,而文中所提考虑决策者时长偏好的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模型对该现象有显著的纠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段划分 分时电价 决策者时长偏好 最小连续时长 最大连续时长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关税”下全球产业链风险与“中国链”重构
5
作者 刘志彪 王兵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基于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背景,系统分析其对全球产业链的结构性冲击与中国产业链重构路径。“对等关税”政策通过动摇多边贸易制度根基、扭曲全球要素配置、剥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权利、强制推进产业链本土化以及引发贸... 基于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背景,系统分析其对全球产业链的结构性冲击与中国产业链重构路径。“对等关税”政策通过动摇多边贸易制度根基、扭曲全球要素配置、剥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权利、强制推进产业链本土化以及引发贸易福利损失,加剧全球产业链的风险。面对此变局,中国需加快构建具有独立自主、安全韧性的“中国链”体系。这个体系具体呈现为5类形态:“中国生产—美国消费”刚需型全球产业链;“中国总部—海外非美生产基地—美国市场”纵向一体化全球产业链;中国主导的“非美市场依赖型”全球产业链;“中国总部—美国生产—全球销售”纵向一体化全球产业链;“依托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全球产业链集群。为此,需加快构筑“预阻—对冲—反制”多维度全方位的政策框架体系,以自主定向开放预阻美国进一步以科技战、贸易战为手段遏制中国发展空间,以做强国内大循环对冲美西方经济体的非对称竞争,以系统性的政策框架设计反制“对等关税”对中国产业链形成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对等关税 全球产业链 产业链风险 中国链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投入品关税对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基于中美贸易数据的分析
6
作者 谢建国 申悦琳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依据2015—2021年中美中间投入品关税数据,考量中间投入品关税对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投入品关税提高降低了企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减少了企业研发项目投资额,抑制了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从而恶化了企业劳动力技能... 依据2015—2021年中美中间投入品关税数据,考量中间投入品关税对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投入品关税提高降低了企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减少了企业研发项目投资额,抑制了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从而恶化了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降低了企业高技能和中技能劳动力结构,提高了低技能劳动力结构。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间投入品关税提高恶化了东部地区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高技术制造部门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力结构。鉴于此,适当降低中间投入品关税,加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扶持民营企业、高技术企业发展,是提高国内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投入品关税 劳动力技能结构 替代弹性 技术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7
作者 吕越 张伊华 何梦雅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7,共13页
美国近期推行的单边主义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系统性冲击,加剧了全球经济秩序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首先,当美国征收34%对等关税时导致的出口下降将占中美贸易逆差的59.30%—69.74%;84%关税导致的出口下降将占中美贸易逆差的1... 美国近期推行的单边主义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系统性冲击,加剧了全球经济秩序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首先,当美国征收34%对等关税时导致的出口下降将占中美贸易逆差的59.30%—69.74%;84%关税导致的出口下降将占中美贸易逆差的142.36%—168.18%;若对等关税提升至125%,我国对美出口将无剩余空间。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五大类行业受关税影响最大,而钢铁制品、车辆及其零件等行业的中间品出口下降额占比更高。其次,对等关税将会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对欧盟、东盟、日本等地产生不同程度的贸易转移效应,且受到征收关税水平的递增而不断提高。再次,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主要挑战包括:出口成本攀升、供应链调整难度加大、科技遏制加剧等。最后,亟须通过加速开辟国内外多元市场、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和物流体系以及加大技术优势和标准制定权,构建系统性的应对策略体系,重塑我国全球贸易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关税 中美贸易 高水平开放 贸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经济与环境影响
8
作者 向洪金 王伟 邝艳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与出口国,为全球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2024年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先后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制裁措施,其潜在的经济与环境影响亟待深入系统研究。该研究运用异质性...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与出口国,为全球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2024年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先后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制裁措施,其潜在的经济与环境影响亟待深入系统研究。该研究运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改进了Francois等构建的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揭示了加征关税在行业层面对经济与环境影响的内在机理,并基于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生产、贸易与消费等相关数据,前瞻性地评估了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经济与环境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欧盟、美国、加拿大的消费者将成为贸易保护政策的受害者。加征关税后,欧盟、美国、加拿大电动汽车消费者价格分别上涨2.3%、0.6%、5.4%,消费者福利损失每年高达38.1、4.7、8.7亿美元。②加征关税将破坏全球电动汽车正常的贸易秩序,但难以阻止中国电动汽车国际化的步伐。由于贸易破坏效应,中国电动汽车将被迫退出美国与加拿大市场,对欧盟的年出口量也将下降近60%;同时由于贸易偏转效应,中国电动汽车对英国等第三方市场年出口量均有所增加,有利于促进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市场的多元化。③加征关税将扰乱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与产业链安全,但难以改变全球电动汽车生产的基本格局。加征关税后,欧盟、美国、加拿大电动汽车年产量分别仅增加1.1%、0.5%、3.0%,而中国电动汽车年产量仅下降大约1.7%。④加征关税不仅损人不利己,而且增加全球碳排放与环境污染。加征关税后,欧盟、美国、加拿大每年净福利损失分别高达21.1、3.8、8.1亿美元,均高于中国的年福利损失3.4亿美元;同时全球CO_(2)排放量每年增加近47.9万t,CO等有害气体与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有所增加。据此,该研究提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应该通过提质增效、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建设多元化国际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等举措,降低欧盟、美国等经济体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加征关税 GSIM模型 经济影响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海关华商轮船贸易税的征收与销算——兼论关税分成
9
作者 陈勇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9,共10页
华商轮船贸易税是晚清海关关税体系中的重要一种。同光之际,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华商开始使用西式轮船参与进出口贸易,清廷给予他们与洋商一样的进出口贸易待遇,在洋关纳税。华商税也参照洋税,实行分成销算,但分成的程式较洋税更为复杂... 华商轮船贸易税是晚清海关关税体系中的重要一种。同光之际,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华商开始使用西式轮船参与进出口贸易,清廷给予他们与洋商一样的进出口贸易待遇,在洋关纳税。华商税也参照洋税,实行分成销算,但分成的程式较洋税更为复杂,过程也更为曲折。关税分成,实质上是在中央统一指拨财政体制下对关税支配权的一种权益分割,不具有现代分级财政体制下税收共享的财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海关 华商税 关税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等关税”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影响及中国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万灵 魏浩 +3 位作者 周密 黄建忠 屠新泉 贾林紫嫣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2,共17页
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不足百日,主导美国政府密集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征关税措施,其中“对等关税”引起了世界贸易组织及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以“关税”为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疯狂”,滑入国际经贸领域的“特朗普主义”——集民... 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不足百日,主导美国政府密集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征关税措施,其中“对等关税”引起了世界贸易组织及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以“关税”为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疯狂”,滑入国际经贸领域的“特朗普主义”——集民粹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及孤立主义于一体,偏执地鼓吹美国“逆差”利益流失论,主张减少美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甚至不惜破坏国际秩序。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剧烈冲击,将导致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刻变化。一是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相关国家将加速调整与美国的贸易,强化各个区域内贸易联系,并重构跨区域贸易网络,促使供应链分布更加多元化,促使全球供应链布局从追求成本效率转向“安全优先”。二是重塑世界投资格局。在美国“对等关税”及其保护主义持续长期加持下,国际资本可能流向低关税率地区并加快回流美国。更大的可能是,美国之外的经济体之间相互配合与协同,形成贸易投资联系的新空间和新机制,推动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模式。三是美国针对中国加征的“对等”关税税率145%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主要通过引起全球贸易格局调整,从而影响中国外贸及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可能对中国外经贸及开放型经济带来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对此,中国应及时推出“中国应对方案”——积极在WTO框架下诉诸争端解决机制,联合多个成员在WTO平台共同发声谴责美国破坏多边主义规则的行为,推动没有美国参与的WTO改革;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去美元化”支付与结算体系,通过国内政策强化内生动力与产业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关税 保护贸易 特朗普主义 国际经贸秩序 中美经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国兵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特朗普政府加征的禁止性关税将使中美双方货物贸易短期内陷入“休克”。对等关税政策表层原因是特朗普无法容忍美国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但真实目的是想通过“一国一议”对等关税手段振兴美国制造业,其特定行业对等关税政策类似于幼稚性... 特朗普政府加征的禁止性关税将使中美双方货物贸易短期内陷入“休克”。对等关税政策表层原因是特朗普无法容忍美国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但真实目的是想通过“一国一议”对等关税手段振兴美国制造业,其特定行业对等关税政策类似于幼稚性产业保护政策。特朗普政府测算的对等关税人为夸大了对等关税税率,国际主流文献研究表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几乎完全转嫁到美国进口品价格上。对等关税政策将使中国转口贸易受堵,拖累中国及其相关伙伴的经济增长,破坏全球产业链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也加剧中美科技相对“脱钩”,放大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更造成美股市值严重缩水。中国的应对策略包括:单边措施如反制关税、出口管制等;积极进行双边贸易磋商,增加更多产品关税豁免机会;发挥多边协议效力,构筑反制特朗普关税的统一战线;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扩大和优化免签及离境即退税政策;夯实经贸内力,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对等关税 关税转嫁 中美经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冲击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永辉 李嘉桐 谭舒婷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共15页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出新关税政策,对全球70多个国家实施差别化关税措施,其中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最高曾累计达到145%,已超越传统贸易保护政策范畴,成为美国破坏性重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产生深刻冲击...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出新关税政策,对全球70多个国家实施差别化关税措施,其中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最高曾累计达到145%,已超越传统贸易保护政策范畴,成为美国破坏性重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产生深刻冲击。文章结合霸权稳定论、权力转移理论和安全化理论,从国内经济政策外溢效应的视角,系统分析了美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角色转变的深层动因,及其新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多维冲击。研究发现,美国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维护者转向破坏性重构者,主要源于美元霸权内在矛盾与维护成本上升、制造业空心化引发的国内政治压力,以及新兴经济体崛起对既有治理架构的系统性影响。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将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造成三重冲击:推动治理机制从多边协调向双边博弈回退,加剧治理主体分化与集体行动意愿下降,促使治理客体从经济议题向泛安全化扩展。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应坚持维护多边主义,主动承担全球公共品供给责任,推动经济议题去政治化与去安全化,同时构建更加自主可控的经济循环体系。在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同时,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有效改革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关税政策 全球经济治理 美国优先 泛安全化 中国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欧盟贸易中的隐含碳测算及对策研究——基于欧盟碳关税(CBAM)法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晨晨 徐升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7,共14页
欧盟将于2026年1月试运行碳关税,而中国作为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碳密集产品的出口国,必定会受到不小的冲击。为准确核算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数据计算到了2020年,以... 欧盟将于2026年1月试运行碳关税,而中国作为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碳密集产品的出口国,必定会受到不小的冲击。为准确核算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数据计算到了2020年,以此分析2011—2020年各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情况,预测行业未来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动趋势。为更好应对欧盟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采用GTAP-E模型,设置了12种情景,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量、贸易条件、居民福利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4个方面分析了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欧盟征收碳关税一定程度上能达到阻止中国部分产品出口的目的;关于碳关税对减排的作用,首先,与欧盟对内征收碳税的政策相比,对提升欧盟的减排作用不大;其次,碳关税对中国的减排作用微乎其微。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扩大内需,创新低碳技术;制定碳税,完善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加强中欧沟通,促进多边贸易合作;参与国际气候相关政策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碳关税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隐含碳测算 GTAP-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欧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加征关税的经济效应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嘉泽 谭词 赵文祺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9,共14页
本文将电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锂电池、集成电路等产业从GTAP数据库中拆分出来,构建涵盖全球13个地区12个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加征关税的影响,并评估了中国反制措施的... 本文将电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锂电池、集成电路等产业从GTAP数据库中拆分出来,构建涵盖全球13个地区12个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加征关税的影响,并评估了中国反制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层面看,美国和欧盟加征关税对中美GDP冲击有限,但中美居民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福利损失;从产业层面看,美国和欧盟加征关税使其电动汽车、锂电池和集成电路的产出上升,中国相关产业受到负向冲击,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相关产业从中受益;从反制措施看,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加征关税,尤其是引入失业因素后,美国和欧盟生产总值降幅进一步增大。本文的研究为应对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围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征关税 新能源汽车 供应链 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货物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的影响
15
作者 李文文 郎丽华 张成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2,共10页
文章使用偏离份额方法构建县域扩大货物进口指标,使用全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数据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扩大货物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最终品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总量没有显著影响,扩大中间品进口可以显著提高... 文章使用偏离份额方法构建县域扩大货物进口指标,使用全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数据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扩大货物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最终品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总量没有显著影响,扩大中间品进口可以显著提高县域就业总量和劳动参与率,增加第二产业就业规模。机制分析发现,中间品进口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进口中间品数量,促进就业规模扩张。异质性分析发现,中间品进口能促进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规模扩张,抑制金融业的就业规模;中间品进口能促进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就业规模扩张;在行业多元化程度高和非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县域对就业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中国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扩大中间品进口以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就业扩容提质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关税减让 劳动力市场 进口投入品 进口产出品 县域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抽水蓄能价格机制研究与市场化展望 被引量:5
16
作者 崔正辉 韩冬 +2 位作者 周力 赵雪松 张礼维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7,共8页
抽水蓄能产业发展与电价机制息息相关。在系统总结分析抽水蓄能价格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两部制电价机制的优势、不足及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综合效益的“抽水蓄能+新能源”对工商业电价影响的定量计算方法,从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角... 抽水蓄能产业发展与电价机制息息相关。在系统总结分析抽水蓄能价格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两部制电价机制的优势、不足及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综合效益的“抽水蓄能+新能源”对工商业电价影响的定量计算方法,从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角度研判了抽水蓄能市场化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分步骤的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两部制电价能够保障电站成本回收、合理收益获取并引导抽水蓄能功能发挥;考虑新能源发展规模提升和成本下降等因素,抽水蓄能容量费用对电价总体影响不显著;推进抽水蓄能市场化的基本要素是运行良好的电能量市场和完善的辅助服务市场,当前中国完全市场化条件尚不成熟,建议近中期建立健全抽水蓄能标杆容量电价机制、引导降本增效,中远期以“固定采购+市场竞价”的方式推动抽水蓄能参与电力市场,保障抽水蓄能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两部制电价 容量费用疏导 标杆容量电价 电力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分时电价约束的分布式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及其求解算法
17
作者 许天鹏 赵付青 +2 位作者 张建林 王维元 杜松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9-1313,共15页
能源成本和生产效率是智能制造的关键,为了在降低电力成本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以分布式制造环境下的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DFFSP),重点分析了分布式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特性,考虑分时电价(TOU)约束,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 能源成本和生产效率是智能制造的关键,为了在降低电力成本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以分布式制造环境下的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DFFSP),重点分析了分布式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特性,考虑分时电价(TOU)约束,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总电力成本为优化指标,建立了DFFSP-TOU问题整数规划模型,根据分时电价下分布式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特性DFFSP-TOU,提出一种基于自学习机制的多目标帝王蝶优化算法(MOLMBO)。算法的迁移算子和调整算子通过历史最优解的信息自学习生成,以增强该算法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采用变邻域搜索来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性能和种群多样性;通过右移操作将电价区间在高峰时段的生产转移到电价区间在低谷时段进行生产,减少机器在待机状态下的能耗,进而降低电力成本。实验结果表明MOLMBO算法是求解分布式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时电价 分布式柔性流水车间调度 多目标优化算法 帝王蝶优化算法 学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量引导EV集群的含智能软开关主动配电网优化策略
18
作者 鄢仁武 林剑雄 +3 位作者 叶晨欣 叶荣 李培强 匡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0-1930,共11页
为了提高风光新能源消纳,充分挖掘电动汽车(EV)集群参与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以及降低系统碳排放的潜力,提出考虑碳量引导EV集群的含智能软开关(SOP)主动配电网双层优化策略.上层在EV集群接入前提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协调优化分... 为了提高风光新能源消纳,充分挖掘电动汽车(EV)集群参与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以及降低系统碳排放的潜力,提出考虑碳量引导EV集群的含智能软开关(SOP)主动配电网双层优化策略.上层在EV集群接入前提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协调优化分布式电源以及智能软开关的有功无功出力;以充放电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下层基于闵可夫斯基和的EV集群广义储能优化模型,并提出基于动态碳排放因子的动态电价机制引导车网能量交互,实现双方主体利益共赢.通过改进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促进主动配电网与EV集群间的友好互动,减少系统电压越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主动配电网 智能软开关 动态碳排放因子 动态电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户用光-储系统容量配置及运行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国民 李天野 +5 位作者 于洪 卢博伦 马宝中 张文欣 吴恩同 肖先瑶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分布式光伏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当前阶梯-峰谷电价体系下居民户用光-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问题。首先,介绍了户用光-储系统的结构和电价体系。其次,以户用光-储系统的投资成本和... 分布式光伏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当前阶梯-峰谷电价体系下居民户用光-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问题。首先,介绍了户用光-储系统的结构和电价体系。其次,以户用光-储系统的投资成本和年运行维护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光伏和储能的最优容量配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阶梯-峰谷电价对用户长时间尺度用能策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户用光-储系统双层滚动优化运行算法。其中,上层模型为基于阶梯电价、以年综合收益最大为目标的年滚动优化,下层模型为基于峰谷电价、以日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的日滚动优化;下层模型中光伏和储能的运行方案以上层优化结果为参照,并修正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系统状态偏差。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推迟高阶梯电价的使用时刻,有效提高居民用户的整体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用光-储系统 阶梯-峰谷电价体系 容量配置 模型预测控制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碳关税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与福利分析
20
作者 余壮雄 薛钊杰 胡毅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2,共16页
2021年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立法草案通过,意味着新兴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碳关税之争即将打响.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数据的分解表明,中国内地是全球出口隐含碳排放最多的经济体,占全球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的25.94%;巨大的碳排放量使... 2021年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立法草案通过,意味着新兴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碳关税之争即将打响.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数据的分解表明,中国内地是全球出口隐含碳排放最多的经济体,占全球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的25.94%;巨大的碳排放量使得中国将不得不面临欧美碳关税实施带来的重大冲击.通过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多国多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反事实模拟欧美征收碳关税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价格为60美元/t时,对应欧美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平均额外加税1.77%~1.78%;此时,欧美同时征收碳关税会使得中国社会福利水平下降0.14%,总产出下降0.40%,总出口下降2.03%,其中出口至欧盟和美国的商品分别下降8.04%和7.98%;从行业层面,化学和化工产业、金属冶炼加工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出口分别下降5.03%、6.13%、5.46%、12.31%和2.79%.中国应未雨绸缪,提前推进计算机、电子产品与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应对未来的全球碳关税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AM 碳关税 隐含碳排放 贸易福利 反事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