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谐波微弱信号特征的方差曲线周期识别法
1
作者 薛强 田瑞兰 +1 位作者 李海萍 关淮桐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6,199,共7页
针对随机因素和微弱信号初相位影响的问题,构造了强噪声背景下检测谐波微弱信号频率、相位的方差曲线周期识别法。首先,基于随机Melnikov函数和系统关于相位分岔图的周期特性,初步提出周期识别法;其次,论证分岔图和方差曲线具有一致性,... 针对随机因素和微弱信号初相位影响的问题,构造了强噪声背景下检测谐波微弱信号频率、相位的方差曲线周期识别法。首先,基于随机Melnikov函数和系统关于相位分岔图的周期特性,初步提出周期识别法;其次,论证分岔图和方差曲线具有一致性,进一步将周期识别法优化为方差曲线周期识别法;然后,基于频谱泄露最小原则,设计自适应离散傅里叶变换数据处理方法来解决由方差曲线不光滑而引起的结果不准确问题;最后,采用二次检测来解决检测系统中策动力信号与被测信号存在频差而导致动力学转迁的不明显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被测信号初相位影响,可识别淹没在强噪声中的微弱信号,被识别信号的信噪比可低达-74.96 dB。列车轴箱轴承故障实验中获得的方差曲线周期现象清晰,也表明了该方法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故障诊断 信号处理 DUFFING系统 方差曲线周期法 自适应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安宁河断裂带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2
作者 胡刚 邵磊 郭磊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52,共9页
川西安宁河断裂带是一条强地震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上强烈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过程以及其潜在的强震危险性与该断裂带两侧和内部介质的岩性、物性、断层精细结构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息息相关。为了研究该断裂带介质的岩性、物性、断层精细结... 川西安宁河断裂带是一条强地震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上强烈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过程以及其潜在的强震危险性与该断裂带两侧和内部介质的岩性、物性、断层精细结构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息息相关。为了研究该断裂带介质的岩性、物性、断层精细结构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提出了跨安宁河断裂带用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获取其断层精细结构图像。跨安宁河断裂带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表明,采用弯曲射线追踪方法反演得到的跨安宁河断裂带的井间纵波速度结构图像与钻孔和测井结果揭示的断层特征相吻合,所获得的安宁河断裂带精细速度结构图像可为研究该断裂带上强烈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过程以及评价该区域潜在的强震危险性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断裂带 弯曲射线追踪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 精细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X区块伸展差异伴生型隐蔽性断层识别及预测方法
3
作者 王健豪 胡慧婷 +3 位作者 王海学 付晓飞 胡爽 高峰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2,共10页
隐蔽性断层断距小、活动强度低,在地震响应上多表现为连续相位或弱扭动反射特征,难以通过常规方法有效识别。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需求提升,准确识别及预测此类断层在油气勘探、注水开发、压裂改造和储气库安全管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 隐蔽性断层断距小、活动强度低,在地震响应上多表现为连续相位或弱扭动反射特征,难以通过常规方法有效识别。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需求提升,准确识别及预测此类断层在油气勘探、注水开发、压裂改造和储气库安全管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伸展差异伴生型隐蔽性断层的识别,尤其是其与主干断层斜交并形成新增构造圈闭时,现有识别技术存在明显不足。以渤海湾盆地渤中X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资料和已钻遇证实的隐蔽性断层数据,系统分析了主干断层及已知隐蔽性断层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特征。研究发现,隐蔽性断层主要发育于主干断层分段生长连接处。据此提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方法”:应用“断距−距离”曲线中的断距减小点定位隐蔽性断层的发育位置,应用地震属性平面图指示隐蔽性断层走向,利用地震剖面落实隐蔽性断层空间展布。该方法在渤海湾盆地渤中X区块的预测结果已成功应用于勘探实践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地区伸展差异伴生型隐蔽性断层的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性断层 渤海湾盆地 地震属性 断距−距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试方法及其应用的评述
4
作者 严由康 肖文波 +3 位作者 周恒 李傲 孙雪琴 吴华明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7,共9页
太阳能电池伏安(I-V)特性是准确评估电池性能并排查其故障的重要参数。为此,首先对近年来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的5类测量方法(可变电阻负载法、电子负载法、DC-DC转换器负载法、四象限电源法和电容负载法)进行了系统性地总结,并指出它们... 太阳能电池伏安(I-V)特性是准确评估电池性能并排查其故障的重要参数。为此,首先对近年来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的5类测量方法(可变电阻负载法、电子负载法、DC-DC转换器负载法、四象限电源法和电容负载法)进行了系统性地总结,并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其次,分析I-V测量方法在提取电池参数与诊断电池及组件老化、局部遮阴、尘埃堆积和短路故障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电池伏安特性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预测DC-DC转换器负载法和电容负载法将成为未来伏安特性测量的主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I-V曲线 测量方法 参数提取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特征解析与LightGBM的光伏阵列故障识别研究
5
作者 洪俊 任军辉 +4 位作者 徐海博 冯武彤 张云祥 党建 王高明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的背景下,精确可靠地识别光伏阵列故障类型对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减少运维损失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故障识别方法,难以准确区分电气参数变化特征相似故障等问题,从实际光伏电站的运行状况出发,研究了...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的背景下,精确可靠地识别光伏阵列故障类型对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减少运维损失至关重要。针对传统故障识别方法,难以准确区分电气参数变化特征相似故障等问题,从实际光伏电站的运行状况出发,研究了光伏阵列效率损失的影响机制;对光伏阵列的电气特征、模型参数特征、Ⅰ-Ⅴ曲线特征进行多维度特征解析,明确了实际光伏阵列故障下的复杂变化特征;建立基于轻量级梯度下降树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并结合试验平台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Ⅰ-Ⅴ曲线进行多维度解析,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各个故障的复杂变化特征;所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可以有效识别光伏阵列老化、阴影、积灰等典型故障,总体准确率达到91.9%,故障诊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故障特征解析 I-V曲线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锂离子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特性
6
作者 王丽梅 赵明明 +1 位作者 潘邦雄 赵秀亮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共10页
首先设计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试验,对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连接故障电阻越大,故障电压曲线偏离正常电压曲线程度越大;然后搭建并联电池组故障仿真模型,探究不同位置连接故障下并联电池组电压及支路电流特性,结果表... 首先设计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试验,对并联电池组连接故障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连接故障电阻越大,故障电压曲线偏离正常电压曲线程度越大;然后搭建并联电池组故障仿真模型,探究不同位置连接故障下并联电池组电压及支路电流特性,结果表明,发生连接故障的位置越靠近负载连接点,各支路电流分配不均匀程度受影响越小;最后,探究不同程度连接故障下电压、电流及容量增量(incremental capacity,IC)曲线特性,发现不同连接故障程度下支路电流曲线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倍率下IC曲线特征差异性较大,Ⅱ峰相对较为稳定,其与接触阻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并联电池组 连接故障 支路电流 容量增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优化的集成学习模型EKSSA-CatBoost:实现光伏阵列故障高精度智能诊断
7
作者 彭自然 许怀顺 +1 位作者 肖伸平 潘长宁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338,共15页
光伏阵列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类型的故障。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光伏阵列数据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这种方法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光伏阵列的电流-电压(I-V)... 光伏阵列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类型的故障。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光伏阵列数据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这种方法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光伏阵列的电流-电压(I-V)曲线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包含了大量关于光伏组件健康状况的信息,对于及时发现故障、评估健康状况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方法只对来自I-V曲线的部分信息提取进行诊断分析,没有更深入地挖掘I-V曲线中的所有信息,能检测到的光伏阵列故障十分有限。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提出一种I-V曲线校正算法用于修正辐照度和温度对同一故障类型特征表现的影响,有效消除环境变量对故障特征表征的耦合效应。然后,利用CatBoost模型实现光伏阵列小样本高精度的实时故障智能诊断,并且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对模型的关键超参数进行优化。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麻雀搜索算法的寻优能力,通过引入融合精英反向学习策略和柯西高斯变异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使其在优化CatBoost模型中达到最佳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模拟数据和现场数据分别进行模型的训练及故障诊断,测试集出现仅一个和两个误诊的样本,深度优化的集成学习模型CatBoost的分类准确率均达到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故障诊断 电流-电压曲线 机器学习 Cat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O-CatBoost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
8
作者 彭自然 许怀顺 +1 位作者 肖伸平 肖满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3-673,共11页
针对传统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准确率低、模型性能差以及光伏I-V曲线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HPOCatBoost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利用光伏阵列模型深入研究短路、开路、老化、阴影遮挡和环境因素(温度、太阳辐照度)对I-V... 针对传统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准确率低、模型性能差以及光伏I-V曲线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HPOCatBoost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利用光伏阵列模型深入研究短路、开路、老化、阴影遮挡和环境因素(温度、太阳辐照度)对I-V曲线变化的影响,并对其输出特性和故障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其次,通过Ordered TS编码来解决CatBoost中目标泄露导致预测偏移的问题,提高诊断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CatBoost模型的性能受部分超参数的影响,故提出采用猎人猎物算法(HPO)对模型的关键超参数(树的数量、树的深度和学习率等)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其在故障诊断上的性能表现,并对运行结果和实际光伏平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9.5%,且相较于优化前的CatBoost模型,模型整体的准确率提高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故障诊断 I-V曲线 Catboost 猎人猎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大转向曲线隧道力学行为研究
9
作者 吴斌 袁松 +2 位作者 康泽洲 罗庆斐 王峥峥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针对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极高烈度区地震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曲线隧道力学行为的问题,依托跑马山隧道极高烈度地震区和大转向曲线隧道工程特点,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大转向曲线隧道在地震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的数值模型,探明截面相对变形... 针对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极高烈度区地震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曲线隧道力学行为的问题,依托跑马山隧道极高烈度地震区和大转向曲线隧道工程特点,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大转向曲线隧道在地震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的数值模型,探明截面相对变形、塑性应变及应力纵向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曲线隧道在地震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其截面相对变形最值与变形区域均有较大增长,其中,最值与变形区域较上述二者单独作用分别增长20%、50%;曲线隧道在地震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其塑性应变极值及影响范围均较地震或断层错动单独作用下高,分别为单独作用下的2、3倍,比二者单独作用下的塑性应变极值和影响范围线性相加大,表明在地震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下,其对曲线隧道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加;根据截面相对变形、等效塑性应变及应力纵向分布情况,可将曲线隧道分为3个区段,分别为增长段、平稳段及断层影响段,对应的长度分别为隧道跨度的50%、33%、17%,增长段主要为断层错动和地震作用的共同结果,而断层影响段主要与断层错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隧道 极高烈度区 地震 断层错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力学行为
10
作者 罗庆斐 袁松 +2 位作者 袁飞云 周道良 王峥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针对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力学行为不清等问题,以跑马山1号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的数值模型,研究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的力学行为,并引入损伤指标对其破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针对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力学行为不清等问题,以跑马山1号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不同转向角度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的数值模型,研究曲线隧道穿越走滑断层的力学行为,并引入损伤指标对其破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走滑断层作用下,曲线隧道的变形、剪力、轴力以及弯矩分布趋势根据转向角度是否大于90°分为两类:当转向角度小于90°时,曲线隧道的剪力、轴力分布趋势与直线隧道相类似;当转向角度大于90°时,曲线隧道的轴力峰值处于45°~70°.曲线隧道受压损伤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同时随着转向角度增大,其受压损伤程度也增大,并且其左右两侧也会有明显的差距;转向角度180°的曲线隧道为最危险工况,并且随着转向角度增大,隧道进出口附近的损伤状态也会变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隧道 转向角度 走滑断层 力学行为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小半径弯梁桥梁-轨系统的敏感性分析
11
作者 汤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以某高速铁路联络线中400 m半径圆曲线段上一多联小半径弯梁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成既可兼顾低频与高频两种频段成分影响,又可调整单项脉冲参数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人工波,研究小半径弯梁桥上梁-轨系统对近断层脉冲型地震的脉冲类型... 以某高速铁路联络线中400 m半径圆曲线段上一多联小半径弯梁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成既可兼顾低频与高频两种频段成分影响,又可调整单项脉冲参数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人工波,研究小半径弯梁桥上梁-轨系统对近断层脉冲型地震的脉冲类型、脉冲峰值、脉冲周期、脉冲数量和脉冲叠加效应等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半径弯梁桥沿切线方向的纵向梁轨作用和因钢轨侧向分力引起的横向梁轨作用相互耦合,且滑冲脉冲型地震引起的梁轨作用最强烈,破裂前方脉冲型次之,无脉冲型最小;提高脉冲峰值和脉冲数量使得梁轨作用增强,原梁-轨系统受力不利处增幅最显著;脉冲周期接近结构自振周期时,原敏感性较低的活动墩受力出现较大增幅;两类脉冲峰值重合时的叠加效应所引起的梁-轨系统响应增幅较大,增幅低于20%;五项脉冲参数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脉冲类型、脉冲周期、脉冲峰值、脉冲数量和脉冲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弯梁桥 梁-轨系统 数值模拟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 人工合成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远场地震下钢筋混凝土梁桥抗震韧性对比
12
作者 陈锦晶 周荃 +1 位作者 宋颜培 黄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32,共10页
为揭示近、远场地震下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抗震韧性的差异,基于云图法分别建立桥梁在近、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易损性曲线。以此为基础,采用基于概率的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对比分析了桥梁在两类地震下的功能恢复曲线,以及抗... 为揭示近、远场地震下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抗震韧性的差异,基于云图法分别建立桥梁在近、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易损性曲线。以此为基础,采用基于概率的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对比分析了桥梁在两类地震下的功能恢复曲线,以及抗震韧性随地震动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远场地震下桥梁的抗震韧性及使用功能的差异性与地震动强度有关。研究结论揭示了近、远场地震下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的地震响应规律,为该类桥梁抗震韧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韧性 近断层地震动 远场地震动 连续梁桥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隐性断层特征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江宁 易泽军 +5 位作者 李青 王海学 屈元基 姜涵博 李志豪 何韫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0-767,共8页
库车坳陷作为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盐下叠瓦状构造楔发育,多个断片在巴什基奇克组发现了天然气藏。随着气藏的不断开发,多个气藏发生不同程度水侵,前人研究表明,隐性断层作为沟通底水或边水的高渗透通道,是导致水侵的主要原因... 库车坳陷作为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盐下叠瓦状构造楔发育,多个断片在巴什基奇克组发现了天然气藏。随着气藏的不断开发,多个气藏发生不同程度水侵,前人研究表明,隐性断层作为沟通底水或边水的高渗透通道,是导致水侵的主要原因,能否有效识别隐性断层直接影响气藏开发效果。然而,由于膏盐岩层的影响,盐下构造的地震分辨率较低,使用地震属性方法识别隐性断层难度较大。本次以大北地区为例,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思路,在钻井与地震属性方法识别的3条隐性断层基础上,通过断距—距离曲线分析主干逆冲断裂的分段性,并结合应力分析,建立了两种隐性断层发育模式。结果表明隐性断层的形成受局部应力场和区域应力场的共同控制。主干逆冲断层构造转换带是隐性断层优势发育位置,随着断层发生分段生长连接,构造转换带将由挤压应力状态逐渐变为走滑应力状态,形成的隐性断层走向也将发生变化。区域应力的走滑分量则是控制北东向隐性断层远离主干边界断层后走向,维持稳定的另一重要因素。本次研究成果将为库车坳陷隐性断层的识别和预测提供重要的地质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逆冲断裂 隐性断层 断距—距离曲线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容投切扰动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兆儒 石访 +2 位作者 张恒旭 靳宗帅 贠志皓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80-191,共12页
高阻接地故障的准确、可靠检测是配电网故障处理的难点,正常的电容投切操作可对其产生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李萨如曲线分析的高阻接地故障抗扰检测方法。首先,理论推导了高阻接地故障与电容投切扰动的零序电气量,... 高阻接地故障的准确、可靠检测是配电网故障处理的难点,正常的电容投切操作可对其产生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李萨如曲线分析的高阻接地故障抗扰检测方法。首先,理论推导了高阻接地故障与电容投切扰动的零序电气量,二者在传统时频域特征角度无规律性差异,从而明确了干扰原因;进一步,将零序电流、电压波形重构为零序李萨如曲线,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理论的李萨如曲线轨迹形状畸变复杂度量化指标,并结合零序李萨如曲线面积概率分布规律设计自适应启动判据,给出了噪声场景下高阻接地故障的抗扰检测方法;最后,利用配电网电磁暂态仿真算例和真型故障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故障 电容投切 故障检测 李萨如曲线 数学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atBoost优化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自然 许怀顺 肖伸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18-2428,共11页
大部分光伏电站地处偏僻、地形复杂的区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易发生各种故障.而传统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精度不高以及光伏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先是通过引入Levy飞行策略和步长因子动态调整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 大部分光伏电站地处偏僻、地形复杂的区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易发生各种故障.而传统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精度不高以及光伏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先是通过引入Levy飞行策略和步长因子动态调整策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降低SSA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风险,提升SSA算法的寻优能力.然后采用改进的Levy步长调整麻雀搜索算法(Levy Adjustment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LASSA)对CatBoost模型关键超参数进行寻优,提出了一种基于CatBoost并以LASSA为优化策略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LASSA-CatBoost,以实现光伏阵列的短路、开路、老化和阴影遮挡故障的精确诊断.实验结果表明,LASSA-CatBoost模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9.7%,相较于优化前的CatBoost模型,准确率提高了3.6%.与现有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相比,LASSA-CatBoost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故障诊断 I-V特性曲线 CatBoost Levy adjustment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杂散磁场信号螺旋曲线投影变换与ResNeXt-18的永磁直线电机偏心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龙 吴先红 +2 位作者 宋俊材 陆思良 王骁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705-5718,共14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杂散磁通密度信号立体螺旋曲线投影面变换与ResNeXt-18深度学习框架相结合的方法,以实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偏心故障的非侵入式诊断。首先,建立PMSLM有限元模型,分析静态和动态偏心故障下的电机内部与杂散磁场分...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杂散磁通密度信号立体螺旋曲线投影面变换与ResNeXt-18深度学习框架相结合的方法,以实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偏心故障的非侵入式诊断。首先,建立PMSLM有限元模型,分析静态和动态偏心故障下的电机内部与杂散磁场分布。采用隧道磁阻效应(TMR)传感器并设计连接件,实现传感器与电机动子一体化设计,对电机外部杂散磁通密度信号进行实时非接触式测量。其次,引入立体螺旋曲线变换(TDSCT)信号处理算法,对电机偏心故障下的外部杂散磁通密度一维信号进行三维调制,并通过对多视角下二维投影面图像的拼接融合,实现故障特征的可视化增强。然后,引用深度学习ResNeXt-18分类框架,通过对杂散磁通密度信号二维投影面数据集的训练学习,实现偏心故障的定量精细化诊断,精度高达99.4%。与Xception,ResNet-18,GoogLeNet和CNN的对比实验表明,ResNeXt-18具有更高的诊断精度和鲁棒性。最后,搭建PMSLM样机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偏心故障诊断 外部杂散磁场信号 立体螺旋曲线变换 ResNeXt-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地区地层频散特征与分析研究
17
作者 毕征峰 马健 +3 位作者 王龙昌 王晓光 刘明明 李圣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4-479,共6页
潍坊市南部山区第四系厚度较薄,北部地区为冲洪积平原,第四系厚度较大,由南向北逐渐增厚,且潍坊市北部为滨海咸水入侵区,传统的物探方法,尤其是电法、电磁法,在该区开展工作效果欠佳。本次研究借鉴地震勘探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思路,利用... 潍坊市南部山区第四系厚度较薄,北部地区为冲洪积平原,第四系厚度较大,由南向北逐渐增厚,且潍坊市北部为滨海咸水入侵区,传统的物探方法,尤其是电法、电磁法,在该区开展工作效果欠佳。本次研究借鉴地震勘探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思路,利用线形台阵多次覆盖的高效微动探测技术,对潍坊市不同地层的面波频散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频散特征差异对地层结构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潍坊市南部浅覆盖区频散曲线频点范围较广,整体呈表层低速中深层迅速升高型;潍坊市北部厚覆盖区频散曲线频点范围相对较窄,整体呈表中深缓慢升高低速型;古河道发育地层频散曲线出现无规律的跳动或“之”字形拐点,整体为深层波速最高中部低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调查 天然源面波 微动探测 频散曲线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馈出线路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性质辨识方法 被引量:32
18
作者 董俊 李一凡 +1 位作者 束洪春 于继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576-4585,共10页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发展与故障过渡电阻的变化相互关联。过渡电阻变大,故障电流减小,有利于故障消失;过渡电阻变小,增强了原有的故障;过渡电阻不变,则为一个稳定的永久故障。利用故障馈线的零序分量构造伏安曲线,根据曲线面积直线拟...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发展与故障过渡电阻的变化相互关联。过渡电阻变大,故障电流减小,有利于故障消失;过渡电阻变小,增强了原有的故障;过渡电阻不变,则为一个稳定的永久故障。利用故障馈线的零序分量构造伏安曲线,根据曲线面积直线拟合的斜率推测故障过渡电阻的变化,进而推断此次单相接地故障的性质。根据故障性质的预判使中性点相应地投入消弧线圈或小电阻,利用中性点变化所导致的零序电流相位及幅值变化检验故障是否消失,进一步确定单相接地故障的性质。该辨识方法易于在工程应用中实现,可提高配电网的故障自愈能力和单相接地保护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曲面面积 中性点接地方式 故障性质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断裂活动定量分析和评价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洪宇 付晓飞 +3 位作者 王海学 陈沫 孟令东 平贵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62-3073,共12页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凹陷,凹陷内发育多个断层相关圈闭。受多期构造运动作用,研究区发育4组方位断裂。前人从不同角度对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多以定性研究为主。本文通过构造层序界面、生长指数、...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凹陷,凹陷内发育多个断层相关圈闭。受多期构造运动作用,研究区发育4组方位断裂。前人从不同角度对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多以定性研究为主。本文通过构造层序界面、生长指数、断距-埋深曲线等研究手段,建立系统的断裂活动参数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技术,定量分析断裂活动特征。岐口凹陷古近系断裂主要活动时期为沙三段和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时期受北西-南东向伸展作用影响,北东-北东东向断层开始发育;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区域伸展方向转变为近南北向,发育大量近东西向展布断层。结合断层分布规律,凹陷自下而上划分为前裂陷构造层、裂陷构造层和后裂陷构造层,裂陷阶段进一步划分为裂陷I幕和裂陷II幕。通过对岐口凹陷断裂活动特征的厘定,发现断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对于洼槽形成、圈闭演化以及圈闭有效性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控制了小型断控洼槽的形成与展布,洼槽的迁移规律受控于应力场及断层走向的变化。临近的同向断层分段生长连接过程中,上盘分段生长点位置能够形成局部构造高点,从而形成同向断层相关圈闭。盆地主要生排烃期与断层相关圈闭形成时间的匹配也是影响圈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断裂活动 生长指数 断距-埋深曲线 分段生长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电流正弦曲线拟合波形的变压器保护原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正庆 高仕斌 李群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9-32,共4页
以变压器的磁化特性曲线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变压器差流为涌流和非涌流时的波形特点,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电流正弦曲线拟合波形的变压器保护原理。为了更能体现励磁涌流的特征和减少拟合波形幅值的计算误差,建议取拟合角度为差动电流... 以变压器的磁化特性曲线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变压器差流为涌流和非涌流时的波形特点,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电流正弦曲线拟合波形的变压器保护原理。为了更能体现励磁涌流的特征和减少拟合波形幅值的计算误差,建议取拟合角度为差动电流峰值时的角度最为合理。给出了拟合波形幅值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减小计算误差的方法。大量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原理可以快速、有效地区分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保护 差动电流 正弦拟合曲线 励磁涌流 内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