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Transformer Based on Fault-tree Analysis 被引量:15
1
作者 WANG You-yuan ZHOU Jing-jing CHEN Wei-gen DU Lin CHEN Ren-ga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4-520,共7页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供电系统 故障树分析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aeroengine turbine disc fatigue life with multiple random variables based on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海峰 白广忱 +1 位作者 高阳 鲍天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693-4701,共9页
The fatigue life of aeroengine turbine disc presents great dispersion due to the randomness of the basic variables,such as applied load,working temperature,geometrical dimension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In order to am... The fatigue life of aeroengine turbine disc presents great dispersion due to the randomness of the basic variables,such as applied load,working temperature,geometrical dimension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In order to ameliorate reliability analysis efficiency without loss of reliability,th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DCRSM) was proposed,and its basic theor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is work.Considering the failure dependency among the failure modes,the distributed response surface was construct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lure mode and the relevant random variables.Then,the failure modes were considered as the random variables of system response to obtain th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response surface model based on structure failure criterion.Finally,the given turbine disc structure was employed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DCRSM,Monte Carlo method(MCM) and the tradition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utational precision for DCRSM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MCM than RSM,while DCRSM needs far less computing time than MCM and RSM under the same simulation conditions.Thus,DCRSM is demonstrated to be a feasible and valid approach for improving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aeroengine turbine disc fatigue life with multiple random variables,and has great potential value for the complicated mechanical structure with multi-component and multi-failure m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icated mechanical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alysis multiple random variables multi-component and multi-failure mod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应变分析
3
作者 于峰 施坤 +2 位作者 管玉聪 方圆 许波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7,共11页
为分析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的应变发展规律,通过10个芯钢管边节点试件和1个普通边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试验,探析芯钢管含钢率、CFRP条带间距、节点环箍配箍率、轴压比和梁纵筋配筋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 为分析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的应变发展规律,通过10个芯钢管边节点试件和1个普通边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试验,探析芯钢管含钢率、CFRP条带间距、节点环箍配箍率、轴压比和梁纵筋配筋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节点处发生剪切破坏。早期节点剪力主要由混凝土斜压杆承担,当试件达到峰值承载力时,节点斜向压力仍由混凝土承担,而斜向拉力由柱纵筋和节点环形箍筋共同承担,芯钢管直接参与抗剪。考虑芯钢管含钢率、节点环箍配箍率和轴压比的影响,引入边节点抗剪综合影响系数,建立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FRP管混凝土 节点 钢管混凝土 破坏形态 应变分析 受剪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注意力残差收缩网络的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
4
作者 王晓琪 吴轲 +1 位作者 赵观辉 吴军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强噪声干扰下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全局注意力残差收缩网络,实现复杂环境下柱塞泵故障精准诊断。[方法]首先,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数据切分;建立一种新的带有注意力机制的全局特征提取器,从监测... [目的]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强噪声干扰下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全局注意力残差收缩网络,实现复杂环境下柱塞泵故障精准诊断。[方法]首先,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数据切分;建立一种新的带有注意力机制的全局特征提取器,从监测信号中提取故障相关特征,同时引入阈值软化机制,减少信号中噪声干扰的影响;然后,对网络模型进行反向传播优化,减少损失误差,提升模型的诊断性能;最后,将特征提取结果输入到故障分类器进行故障识别。基于柱塞泵故障模拟实验台,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相比其他模型,该全局注意力残差收缩网络模型有更高的诊断精度,且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结论]该诊断方法能够在复杂恶劣环境下实现故障的精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故障分析 故障诊断 柱塞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FMMEA的某型导弹发动机失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志强 王茜 +1 位作者 武宏程 马学军 《航空兵器》 2014年第6期62-66,共5页
介绍了故障树分析法(FTA)和故障模式、机理影响分析法(FMMEA)。运用FTA建立了某型导弹发动机失效模型,并根据定性分析结果,对发动机点火药进行FMMEA分析,确定故障模式和故障机理,找出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符合初始风险优先... 介绍了故障树分析法(FTA)和故障模式、机理影响分析法(FMMEA)。运用FTA建立了某型导弹发动机失效模型,并根据定性分析结果,对发动机点火药进行FMMEA分析,确定故障模式和故障机理,找出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符合初始风险优先数(RPN)要求,输出FMMEA表格。这一分析方法对导弹其他部件潜在故障的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发动机 可靠性 故障树分析 故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A的釜用剖分式机械密封失效分析及改进
6
作者 梁肖 朱维兵 +2 位作者 王凤麟 颜招强 王和顺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7,共8页
根据某公司石化搅拌釜用剖分式机械密封产品各类元件失效占比数据,结合剖分式机械密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各类元件失效形式及失效机制。对密封环进行温度场及热-力耦合场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密封环端面温度沿径向呈梯度分布,热变形在... 根据某公司石化搅拌釜用剖分式机械密封产品各类元件失效占比数据,结合剖分式机械密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各类元件失效形式及失效机制。对密封环进行温度场及热-力耦合场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密封环端面温度沿径向呈梯度分布,热变形在耦合变形中起主导作用;螺钉预紧力能有效抵消部分端面变形及剖分面变形,从而有效增大剖分面连接紧密性。利用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方法计算各失效模式风险顺序数(RPN),确定剖分环崩边、剖分面处密封胶失效、温度异常、剖分环断裂、剖分环磨损等高RPN值的失效模式,并对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等过程提出改进优化措施,为降低失效风险及成本、提高密封性能、延长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釜 剖分式机械密封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热变形 风险顺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控制的蠕滑型顺层岩质滑坡变形破坏机制与失稳模式
7
作者 郭双枫 府金宇 +1 位作者 张鹏 李宁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3,共12页
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是由软弱夹层和岩体共同控制的,而软弱夹层物理力学性质差,极易诱发顺层滑坡灾害。含控制断层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机制与破坏模式一直都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现场调查,以黄河上游某大型... 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是由软弱夹层和岩体共同控制的,而软弱夹层物理力学性质差,极易诱发顺层滑坡灾害。含控制断层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机制与破坏模式一直都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现场调查,以黄河上游某大型水电工程坝址区右岸顺层岩质边坡为例,利用有限单元直接求解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建立模型,采用界面单元模拟结构面的摩擦滑动、张开和闭合,研究受F 27断层控制的边坡发生蠕滑-拉裂变形破坏的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不同工况下变形体的稳定性态。结果表明:由顺层节理以及断层F 27所构成的潜在滑动面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天然及暴雨状态下边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地震及极端状态下,顺层节理和断层F 27相继延伸、扩展、贯通,形成蠕滑底边界,后缘发生拉裂变形破坏,导致坡体沿中-缓倾控制性结构面发生蠕滑-拉裂失稳破坏;边坡失稳后严重危害工程安全,需进行重点工程处理,并采取边坡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控制性断层 蠕滑-拉裂 失稳机制 变形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概率模型的飞机操纵系统故障风险评估
8
作者 时统宇 高艺 王岩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0,共11页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双向推导系统的故障模式;其次考虑人和环境因素,使用贝叶斯网络(BN)法构建混合概率模型以计算故障概率;再次将故障严重程度划分为3个评价特征参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故障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借助飞行员快速参考手册、飞机机型设计手册等,通过准则-推理法制定可检测度的评分准则,较为科学地评估故障模式的所属可检测等级;最后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设置风险阻尼系数来表征故障风险演化时的风险传播情况,并以飞机襟缝翼作动系统卡阻故障模式案例进行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故障模式的IRPN评估结果为158,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吻合。通过故障模式的范例模拟和不安全事件真实验证,证实了IRPN复合风险评估框架计算得到的故障综合风险指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操纵系统 故障风险评估 混合概率模型 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 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 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噪声背景下基于CEEMDAN与BRECAN的船舶电机故障诊断
9
作者 朱仁杰 宋恩哲 +1 位作者 姚崇 柯赟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目的]针对船舶航行中机舱背景噪声导致故障诊断方法在实际使用时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贝叶斯残差高效通道注意力网络(BRECAN)的船舶电机故障诊断方法。[方法]首先,通过CEEMDAN将含噪声电... [目的]针对船舶航行中机舱背景噪声导致故障诊断方法在实际使用时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贝叶斯残差高效通道注意力网络(BRECAN)的船舶电机故障诊断方法。[方法]首先,通过CEEMDAN将含噪声电机故障信号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并基于去趋势波动分析(DFA)划分IMF中噪声和信息的主导信号,对于噪声主导信号使用经验小波变化(EWT)予以降噪;然后,构建BRECAN网络,基于变分贝叶斯理论,使用网络参数代替传统网络点估计的训练方式,使用参数建模,拟合噪声对模型训练的干扰,并通过残差高效通道注意力(RECA)模块引导网络提取故障差异特征;最后,通过电机故障模拟实验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强噪声下能够实现船舶电机故障的精确诊断,在信噪比为-12dB的条件下仍能保持90%以上的诊断精度。[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强噪声下船舶电机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故障分析 故障诊断 人工智能 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贝叶斯残差高效通道注意力网络(BRE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or fault-tolerant observer applied in UAV anti-skid braking control under control input constraint 被引量:2
10
作者 Hui Sun Jianguo Yan +1 位作者 Yaohong Qu Jie R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addressing the problem of sensor fault-tolerant control (FTC) for anti-skid braking systems (ABSs). When the wheel velocity sensor of the AB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becom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addressing the problem of sensor fault-tolerant control (FTC) for anti-skid braking systems (ABSs). When the wheel velocity sensor of the AB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becomes faulty, wheel velocity failure and feedback instability may occur. Firstly, a fault diagnosis and isolation (FDI) method based on a sliding mode observer approach is introduced to detect and isolate the fault of the sensor. When the wheel velocity sensor is in healthy conditions, the observer works in a diagnosis mode. If faults occur in the sensor, it acts as a wheel velocity estimator. Secondly, an FTC strategy, adopting a feedback compensation structure, is designed with input control constraints.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FDI result, a terminal sliding mode (TSM)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guarantee that slip-ratio tracks its appropriate reference values in situations where runways change conditions during landing. The control system switches automatically from control using a wheel velocity sensor to sensorless control mode, so the observer-based FTC scheme is established. It is logical that the ABS keeps observed-state and remains stable when the wheel velocity sensor is broken and during external disturbance.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 1990-2011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KING Control systems failure analysis fault tolerance Feedback Sensorless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Velocity WHEE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shear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structural plane
11
作者 何忠明 熊喆怡 +1 位作者 胡庆国 杨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944-2949,共6页
The original descriptive model of shear stress and shear displacement only reflects the stress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structural plane.The index model was revised and piecewise index model was built to... The original descriptive model of shear stress and shear displacement only reflects the stress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structural plane.The index model was revised and piecewise index model was built to describe the stress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structural plane and brittle structural plane.The relation of stress and strain to the failure mode of structural plane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its shape was investigated,and a model which could reflect the relation between undulate angle and shear strength was built.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structural plane presents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specifically,the value of undulate angle,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shear strength,becomes larger as the normal stress de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plane shear mechanical behavior model failure mod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相关性的柔顺机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建军 李嘉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23-1928,共6页
现在对柔顺机构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失效模式分析大多是针对单一的疲劳失效,得出的可靠性准确度结果难免会有偏差,为了提高柔顺机构的可靠性及其准确性,以微位移放大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柔顺机构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模型,对多失效模... 现在对柔顺机构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失效模式分析大多是针对单一的疲劳失效,得出的可靠性准确度结果难免会有偏差,为了提高柔顺机构的可靠性及其准确性,以微位移放大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柔顺机构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模型,对多失效模式情况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灵敏度分析,引入FORM(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s)算法得到失效模式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引入让系统可靠性可充分考虑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程度。并将系统可靠性模型求解转化为多维正态积分,再通过G-PCM(Generalproduct conditional margin)法对多失效模式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灵敏度分析。并给出各失效模式和随机变量的重要度排序,有利于确定柔顺机构可靠性优化的针对性方法。将实验结果与Monet Carlo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机构 失效模式 可靠性分析 灵敏度分析 一次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杂装备测试目标设计方法
13
作者 杨恒辉 常博博 +1 位作者 黄新阳 林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398-8402,共5页
为了保证航空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升系统的测试、维修与保障能力,对系统测试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通过系统测试性问题分析,综合考虑系统功能重要度、失效率、故障风险影响、可测试性等要素,建立系统测试性目标函数模型;研究基于功... 为了保证航空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升系统的测试、维修与保障能力,对系统测试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通过系统测试性问题分析,综合考虑系统功能重要度、失效率、故障风险影响、可测试性等要素,建立系统测试性目标函数模型;研究基于功能重要度分析、功能失效风险与失效率分析、故障树分析和可测试性技术在复杂系统测试性目标确定中的方法应用。通过航空辅助动力装置控制系统测试性目标选取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功能重要度与风险项分析,并且能够指导开展高风险项的测试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对象 重要度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 故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列控车载子系统故障机理建模与分析
14
作者 齐金平 刘皓皓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1-4180,共10页
针对传统Petri网(P/T系统)无法根据后继标识确定系统失效部位的问题,采用着色Petri网(Colored Petri Net,CPN)建立动车组列控车载子系统的故障传播模型。首先,通过CPN与传统Petri网理论的对比说明采用CPN建模的可行性。其次,根据车载子... 针对传统Petri网(P/T系统)无法根据后继标识确定系统失效部位的问题,采用着色Petri网(Colored Petri Net,CPN)建立动车组列控车载子系统的故障传播模型。首先,通过CPN与传统Petri网理论的对比说明采用CPN建模的可行性。其次,根据车载子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模式建立故障树模型,并通过Petri网描述故障树逻辑门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故障树的Petri网表示方法,建立车载子系统的P/T系统模型;进一步根据CPN理论确定托肯染色方法、权函数等模型参数,将P/T系统转化为着色网系统,并举例说明后继标识的计算规则。最后,通过与传统Petri网推理及故障识别过程的对比,证明了采用CPN分析系统故障机理的正确性及在故障识别过程中的高效性。所提方法可为车载子系统的故障识别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车载子系统 故障机理 故障树分析(FTA) 着色Petri网(CPN) 共因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化继电保护装置中SoC配置存储器失效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昊 周华良 +4 位作者 苏战涛 邹志杨 赵倩昀 杨卫涛 贺朝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1025,共11页
随着先进工艺SoC在继电保护领域越来越受重视,一些此前在该领域中未曾考虑过的问题亦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如环境中高能粒子入射或者芯片封装中α粒子发射导致的先进工艺SoC单粒子效应问题。相较于传统继电保护系统,具有更高集成度、更... 随着先进工艺SoC在继电保护领域越来越受重视,一些此前在该领域中未曾考虑过的问题亦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如环境中高能粒子入射或者芯片封装中α粒子发射导致的先进工艺SoC单粒子效应问题。相较于传统继电保护系统,具有更高集成度、更强大运算能力和更小体积的SoC芯片化继电保护装置,在就地保护和分散式保护需求较高的线路中更具优势。虽然近年来基于ZYNQ SoC的芯片化继电保护装置快速推进,但已有研究和应用中均未考虑芯片化继电保护装置中ZYNQ SoC配置存储器的失效及加固处理问题,尤其是配置存储器单粒子效应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功能失效,无法达到保护的目的。本文以一款可用于芯片化继电保护装置的ZYNQ SoC为研究对象,采用软件故障注入的形式(分别基于SEM IP核和DPR两种方式进行了软件故障注入)评估了系统配置存储器发生单粒子效应时的可靠性。同时,结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对两者的故障注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针对芯片化继电保护装置中ZYNQ SoC配置存储器,采用DPR的设计比采用SEM IP核的设计失效程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 继电保护 单粒子效应 配置存储器 故障注入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物理的低频电源柜可靠性评估和预测
16
作者 韩文兴 闵渊 +3 位作者 孙博 周乐阳 杨诚 樊冬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9-257,282,共10页
提出了基于故障物理的系统可靠性预计方法,实现低频电源柜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和预测。首先,依据低频电源柜的功能关系及备件情况,构建了系统可靠性模型,并对低频电源柜系统进行故障模式、机理及影响分析(FMMEA),得到系统的薄弱单元及现有... 提出了基于故障物理的系统可靠性预计方法,实现低频电源柜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和预测。首先,依据低频电源柜的功能关系及备件情况,构建了系统可靠性模型,并对低频电源柜系统进行故障模式、机理及影响分析(FMMEA),得到系统的薄弱单元及现有和潜在的故障模式。针对薄弱单元,构建有限元仿真模型及故障物理模型。考虑到制造不确定性及模型不确定性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获取了各故障影响下的低频电源柜薄弱单元的寿命分布。通过时间竞争原理,融合多故障对产品的影响,获取融合故障的可靠度结果。最后,依据各单元可靠度结果及系统可靠性框图模型,计算系统的可靠度函数、故障率及平均故障前时间,并进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为核反应堆低频电源柜提出了有效的可靠性评估和预测方法,有助于发现薄弱环节提高可靠性水平,为核能领域可靠性提升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物理 故障模式、机理及影响分析(fmmea) 有限元仿真 可靠性评估和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电力变压器故障树的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娜 高文胜 +3 位作者 谈克雄 梁国栋 王刘芳 李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3-36,共4页
故障树是表现一个系统各种故障间逻辑关系的有力工具,然而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及故障复杂,给 故障分析工作带来困难。本文提出以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为基础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并应用于 大型电力变压器。通过FMEA的支持,不仅有助于构建... 故障树是表现一个系统各种故障间逻辑关系的有力工具,然而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及故障复杂,给 故障分析工作带来困难。本文提出以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为基础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并应用于 大型电力变压器。通过FMEA的支持,不仅有助于构建复杂系统的故障树,还可为树的定量分析提供必要 的底事件概率数据,为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故障模式 影响分析 故障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失效模式、原因和机理的诊断思路和主要依据 被引量:16
18
作者 钟群鹏 宋光雄 +1 位作者 张峥 骆红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3-918,共6页
从断口、裂纹、痕迹和参数等 4个方面阐述了机械失效模式、原因和机理诊断的主要依据 ,列出了机械使用失效的主要模式、原因和失效的主要形成条件和主要的诊断思路 ,并从单项分析和综合分析的角度给出了失效模式、原因和机理诊断所需要... 从断口、裂纹、痕迹和参数等 4个方面阐述了机械失效模式、原因和机理诊断的主要依据 ,列出了机械使用失效的主要模式、原因和失效的主要形成条件和主要的诊断思路 ,并从单项分析和综合分析的角度给出了失效模式、原因和机理诊断所需要的“多维”信息系统 ,为分析和确认各种失效模式、原因和机理提供了主要的推理规则和基本方法 ;最后分析比较了各种二级疲劳失效模式和各种与应力腐蚀有关的失效模式之间的主要诊断依据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分析 失效判据 机械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及故障树法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鹏 张贵新 +2 位作者 朱小梅 罗承沐 顾立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5-20,共6页
可靠性分析是电子式互感器研制中的关键环节。在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法(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FMEA)和故障树分析法对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建立... 可靠性分析是电子式互感器研制中的关键环节。在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法(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FMEA)和故障树分析法对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完善的FMEA表格和故障树。求取了故障树的所有最小割集,并对该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研制与试验过程中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可靠性分析 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 故障树分析 最小割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10·11”白格特大型滑坡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63
20
作者 冯文凯 张国强 +3 位作者 白慧林 周玉龙 许强 郑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5-425,共11页
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发生大规模滑坡,约有3165×104m3的山体高速冲入金沙江形成堰塞坝,13日9时堰塞坝体被自然泄流冲开,堰塞湖威胁解除。11月3日,在时隔短短23 d后,该滑坡后缘约215×104m3高位滑体再... 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发生大规模滑坡,约有3165×104m3的山体高速冲入金沙江形成堰塞坝,13日9时堰塞坝体被自然泄流冲开,堰塞湖威胁解除。11月3日,在时隔短短23 d后,该滑坡后缘约215×104m3高位滑体再次发生滑动破坏,高速运动的滑体沿途铲刮坡体并冲入金沙江,再次形成堰塞坝。现场调查研究得出白格滑坡主要是受其后缘逆冲分支断层f2(不整合接触面)控制,并在长期重力卸荷、降雨和地下水的反复浸润作用影响下,最终整体失稳破坏。通过对滑坡演化过程分析得出,其变形破坏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后缘蠕滑和沉降下错阶段(Ⅰ)、坡体裂缝发展、贯通阶段(Ⅱ)、整体启动"锁固端"剪断阶段(Ⅲ)、高速凌空滑跃阶段(Ⅳ)、碰撞、破碎、堆积成坝阶段(Ⅴ)。一期变形破坏机制模式可归结为蠕滑-下错-剪断-滑跃式,破坏方式表现为推移式,后期临空条件较好,破坏将以牵引式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残留强变形区块(K1、K2、K3)及其周边影响区形貌特征和变形迹象,对其变形破坏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后期强变形区总体将以渐进解体方式破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格滑坡 变形演化过程 成因机制 破坏模式 发展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