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OA优化SVMD和A-CNN的矿井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
1
作者 杨战社 张程 +3 位作者 荣相 魏礼鹏 李瑞 韩耀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178,共8页
针对矿井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受井下环境的干扰较大、故障选线速度和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算术优化算法改进连续变分模态分解和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通过算术优化算法优化连续变分模态分解的参数,把零... 针对矿井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受井下环境的干扰较大、故障选线速度和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算术优化算法改进连续变分模态分解和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通过算术优化算法优化连续变分模态分解的参数,把零序电流序列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固有模态函数;其次,引入相对位置矩阵的数据预处理方式,将一维序列转换成二维图像,获得零序电流信号的时频特征图;最后,将注意力机制嵌入到CNN分类算法模型中,实现故障选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强噪声、采样时间不同步等情况下准确地选择出故障线路,可满足矿井电网对选线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供电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连续变分模态分解 算术优化算法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供电运行配电网单相接地选线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巍 卢庆辉 +4 位作者 吕帅 崔瑞 杨鹏 尹项根 乔健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1,共12页
中压微电网的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辐射型结构,使配电网可以多端供电方式运行。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系统频发的故障类型,而多端供电运行使得配电网的接地故障特性复杂化,传统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不再适用。先分析中压微电网和中压配电... 中压微电网的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辐射型结构,使配电网可以多端供电方式运行。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系统频发的故障类型,而多端供电运行使得配电网的接地故障特性复杂化,传统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不再适用。先分析中压微电网和中压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并建立了中压微电网接入的多层级多端供电配电网模型;然后,以两级母线节点为视角分析了小电流接地方式下多端供电配电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进而基于故障特性的分析,提出适用于微电网接入的多端供电网络选线方法;最后,在装备布局、选线任务分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设计,构成了一套完备的自动化选线系统。所提选线方案以两级母线节点为依托,可以类比应用于多层级多端供电运行的配电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选线方案可有效应用于中压微电网接入的多端供电运行配电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微电网 多端供电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DC-DC变换器中的片内电源电路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少鹏 张在涌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0-525,共6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在DC-DC变换器芯片中的片内电源电路。其核心是设计了一种带'浮地'结构的对称型跨导放大器电路,既可显著提高电路的瞬态响应速度,也减少了硬件成本,且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此外,设计了一种片外电源检测电路,... 介绍了一种应用在DC-DC变换器芯片中的片内电源电路。其核心是设计了一种带'浮地'结构的对称型跨导放大器电路,既可显著提高电路的瞬态响应速度,也减少了硬件成本,且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此外,设计了一种片外电源检测电路,当存在片外5 V电源时,将其接入DC-DC变换器中作为片内主电源,提高了芯片效率。该片内电源电路已在基于0.5μm双极-CMOS-DMOS (BCD)工艺设计的DC-DC变换器中实现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片内电源电路可实现宽输入电源范围、一定负载电流条件下的高精度5 V电源输出。DC-DC变换器芯片面积为2.00 mm×1.20 mm,片内电源模块面积仅为0.60 mm×0.4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内电源电路 dc-dc变换器 跨导放大器 浮地结构 片外电源检测 双极-CMOS-DMOS (BCD)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双极MMC-HVDC系统联接变阀侧中性点电阻参数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彭茂兰 唐金昆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8-223,共6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直流单极接地故障暂态特性研究,提出了联接变阀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伪双极MMC-HVDC系统发生直流单极接地故障时换流器电容放电的简化模型。将与...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直流单极接地故障暂态特性研究,提出了联接变阀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伪双极MMC-HVDC系统发生直流单极接地故障时换流器电容放电的简化模型。将与故障极相连的三相桥臂电容放电回路等效为3个独立的RLC二阶零输入放电回路,从而简化了换流器电容放电与中性点故障电流的分析过程。基于简化模型分析得到的桥臂故障时刻导通子模块电容电压与中性点故障电流计算公式,研究了联接变阀侧中性点电阻参数设计与电容电压放电水平及控制保护系统闭锁换流器延时时间的配合关系,提出了中性点电阻的参数设计原则。最后,针对鲁西背靠背异步联网工程,在搭建的控制保护系统与RT-Lab形成的硬件闭环系统功能性试验平台上,验证了所提联接变阀侧中性点电阻参数设计原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直流单极接地故障 暂态分析 中性点电阻 参数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客车DC 600 V供电系统绝缘保护功能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耿继晗 滕振海 +1 位作者 赵长波 郭志刚 《铁道机车车辆》 2016年第6期54-56,60,共4页
介绍了机客车DC 600V供电客车绝缘保护的设置依据、设计原理,据此对原有规范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了当前绝缘保护数值的设置要求,便于各铁路局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 dc 600V供电 中点接地 干线电压 漏电流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端分支系数的四端柔直环网线路保护方案
6
作者 束洪春 任敏 +1 位作者 田鑫萃 李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3-692,I0014-I0016,共13页
为提升直流线路保护在柔性直流环网中的速动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单端分支系数的保护方案。分析了不同故障位置下各换流阀提供的故障电流分量,并根据单端换流阀极线电流突变量构造分支系数,结果表明线路保护区内故障下的单端分支系... 为提升直流线路保护在柔性直流环网中的速动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单端分支系数的保护方案。分析了不同故障位置下各换流阀提供的故障电流分量,并根据单端换流阀极线电流突变量构造分支系数,结果表明线路保护区内故障下的单端分支系数小于区外故障,利用该特征构造区内、外故障识别元件。在线路高阻接地致使主保护失效时,根据桥臂最大允许电流决定线路纵联后备保护的开放时限,以优化现有主、后备保护方案之间的时序配合方案,保障各种直流线路故障工况下,换流阀不间断运行。保护方案不依赖线路边界元件,算法简单,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良好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能在换流阀闭锁前实现故障区域可靠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分支系数 接地故障 故障电流解析 故障识别 保护时序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体接地电流的故障列车精准识别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世成 刘永生 +5 位作者 吴晶 侯炜 江鑫 张向亮 陈恺 石祥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0,共8页
针对专用回流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正极与车体短路故障时,故障列车不能被精准识别的问题,首先给出了双边供电牵引系统等值模型,其次分析了故障列车和正常列车的车体接地电流特征差异,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车体接地电流的故障列车精准识... 针对专用回流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发生正极与车体短路故障时,故障列车不能被精准识别的问题,首先给出了双边供电牵引系统等值模型,其次分析了故障列车和正常列车的车体接地电流特征差异,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车体接地电流的故障列车精准识别方法。所提方法采用列车的车体接地电流幅值和方向作为故障识别判据,当其幅值小于整定值时判断列车正常,当大于等于整定值时继而采用其方向进行判断,电流为正方向的列车被判为故障车,电流为反方向的列车被判为正常车。该方法原理简单,实现方便,实用性强,采用双重判据能有效避免误判,可靠性高。通过Matlab仿真和现场试验录波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轨交通 专用回流轨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车体接地电流 故障列车 精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加权量的直流配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工况辨识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盖午阳 张心怡 +4 位作者 钟世民 孙巧玉 杨建 黄心月 张玉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3,共8页
单极接地故障工况的准确识别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直流配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在高、低阻故障时呈现不同特性的问题,提出基于频域加权量的直流配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工况辨识方法。通过构建暂态故障电流方程... 单极接地故障工况的准确识别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直流配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在高、低阻故障时呈现不同特性的问题,提出基于频域加权量的直流配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工况辨识方法。通过构建暂态故障电流方程划分高、低阻故障边界,使用经验小波变换(EWT)提取暂态故障电流高频分量,构造频域加权量判据对直流配电线路单极高、低阻故障进行辨识。采用PSCAD/EMTDC平台搭建直流配电系统,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进行故障工况的辨识,且受故障距离和数据窗时长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工况辨识 直流配电系统 EWT 单极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场原理的有轨电车地面供电模块的故障分析与对策
9
作者 李新 高洪光 +4 位作者 张立臣 武杰文 麦瑞坤 李雪莉 朱丹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针对基于力场原理的有轨电车地面供电模块频繁出现的正极触指烧损的故障,通过对触指工作状态的测试,掌握了其工作瞬间的电气特性。结合触指负载能力的分析,指出容性电流引发的电弧和受电靴电流不均衡是导致触指烧损的直接原因。通过针... 针对基于力场原理的有轨电车地面供电模块频繁出现的正极触指烧损的故障,通过对触指工作状态的测试,掌握了其工作瞬间的电气特性。结合触指负载能力的分析,指出容性电流引发的电弧和受电靴电流不均衡是导致触指烧损的直接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实现了故障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供电模块 正极触指 烧损 容性电流 不均衡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5
10
作者 郭丽伟 薛永端 +2 位作者 徐丙垠 蔡燕春 张少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40-2345,共6页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短时停电次数等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计算对比,旨在从供电可靠性方面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过电压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1
作者 周浩 李济沅 +3 位作者 王东举 邱玉婷 李莎 韩雨川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3,共7页
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过电压分成第一次跃升和第二次跃升2个过程,并基于极线间的电磁耦合作用和波过程阐述了2次电压跃升的产生机理;分析了直流滤波器主电容、直流滤波器型式、直流控制系统、杆塔接地电阻、线路中点杆塔是... 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过电压分成第一次跃升和第二次跃升2个过程,并基于极线间的电磁耦合作用和波过程阐述了2次电压跃升的产生机理;分析了直流滤波器主电容、直流滤波器型式、直流控制系统、杆塔接地电阻、线路中点杆塔是否装设避雷器、输电线路参数和输送功率等多种因素对该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直流滤波器主电容参数是限制单极接地故障过电压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对该过电压影响不大,为控制过电压幅值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7倍,建议±800 k V特高压线路的直流滤波器主电容参数取值范围为1-2μ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直流输电 单极接地故障 过电压 机理分析 故障分析 影响因素 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系统电磁暂态交互作用研究,Ⅲ:交流侧对直流侧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水明 余占清 +1 位作者 谢海滨 黄璐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2-1092,共11页
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巨大网络,交直流系统操作及故障、直流换流阀的动作、负荷变化产生的ns、μs、ms级的电磁暂态将在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中交互作用,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作用可对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构成危害,特... 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巨大网络,交直流系统操作及故障、直流换流阀的动作、负荷变化产生的ns、μs、ms级的电磁暂态将在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中交互作用,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作用可对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构成危害,特别是导致直流系统的换相失败及闭锁等严重事故。鉴于此,在已有的能比较准确反映交直流互联系统关键元件电磁暂态特征的宽频特性模型基础上,在PSCAD/EMTDC平台上建立计算模型,揭示交流系统对直流侧的电磁暂态传递机理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交流电网对直流系统的电磁暂态影响较严重,换流站330 kV交流母线的出线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直流极线对地、换流阀两端的过电压达到了1000 kV,超过了绝缘保护水平的设计值。该研究为分析交、直流互联系统电磁暂态交互作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系统 电磁暂态模型 交互作用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 接地故障 雷击 带电投切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限流型固态断路器的直流电源设计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斌 王晨阳 +1 位作者 何佳伟 叶仕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37,共8页
为消除常规限流电抗对直流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直流断路器断流速度的不利影响,桥式限流型固态断路器实现了兼具自适应故障限流与断流的优异性能,但其桥电路中的直流偏置电源存在无过流保护和电源容量与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的缺陷。针对桥式限... 为消除常规限流电抗对直流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直流断路器断流速度的不利影响,桥式限流型固态断路器实现了兼具自适应故障限流与断流的优异性能,但其桥电路中的直流偏置电源存在无过流保护和电源容量与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的缺陷。针对桥式限流型固态断路器,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直流偏置电源,提出了偏置电源参数选取和电压整定方法,有效减少了电力电子器件数量,实现了偏置电源过流保护电路,降低了偏置电源设计容量和制造成本。样机实验和仿真算例证明了所提出的自适应限流型固态断路器的偏置电源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固态断路器 直流偏置电源 故障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系统电磁暂态交互作用研究,Ⅳ:直流侧对交流侧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水明 余占清 +1 位作者 黄璐璐 谢海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90-1597,共8页
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巨大网络,交直流系统操作及故障、直流换流阀的动作、负荷变化产生的ns、μs、ms级的电磁暂态将在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中交互作用,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作用可对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构成危害,特... 我国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巨大网络,交直流系统操作及故障、直流换流阀的动作、负荷变化产生的ns、μs、ms级的电磁暂态将在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中交互作用,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作用可对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构成危害,特别是导致直流系统的换相失败及闭锁等严重事故。鉴于此,在已有的能比较准确反映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关键元件电磁暂态特征的宽频特性模型的基础上,在PSCAD/EMTDC平台上建立计算模型,基于交流侧冬小、冬大、夏小、夏大4种运行方式,分别对应直流系统的3种运行方式(双极大地回路、单极大地回路、单极金属回线),进行各种故障时的电磁暂态计算,为防止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影响提供电磁兼容设计及测试参数。结果表明,直流系统对交流系统的电磁暂态影响较小,发生各类故障时在交流侧750、330kV线路及母线产生的过电压幅值均在规程中规定的允许范围内。该研究为分析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暂态交互作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系统 电磁暂态模型 交互作用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 接地故障 换流阀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双桥混合式桥路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青 朱英浩 +1 位作者 周有庆 周腊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44,50,共7页
针对现有断路器开断容量不能满足超高压系统故障短路电流要求的现状,介绍了两种单相桥型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针对整流桥中直流偏压的引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桥混合式桥路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深入讨论了新型限流器的工... 针对现有断路器开断容量不能满足超高压系统故障短路电流要求的现状,介绍了两种单相桥型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针对整流桥中直流偏压的引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桥混合式桥路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深入讨论了新型限流器的工作原理,限流器的参数变化对其限流特性的影响,包括临界电流、动作电流和超导线圈电感。仿真与实验表明该类型限流器具有良好的限流作用,从工程的角度解决了直流偏压引入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桥桥路型高温超导限流器 直流偏压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沌理论检测直流供电系统接地故障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冬辉 贾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82,共4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干扰信号的特性,尝试了引用混沌理论检测接地故障。对支路电流采样所得干扰信号混沌化处理,提取混沌源的分类特征,并用分形维数定量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接地故障。对含有多支路直流系统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直流供电系统 接地故障 混沌理论 关联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高压直流电源输出短路故障的暂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志刚 张健 +3 位作者 黄懿赟 郝旭 孙浩章 郭斐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5-360,共6页
介绍了高压直流电源输出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暂态情况,并详细分析和计算了速调管负载发生极间打火时,在三电极气体开关保护动作过程中电源向速调管注入的能量。计算和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当高压电源输出发生短路故障时,开关能在μs级关... 介绍了高压直流电源输出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暂态情况,并详细分析和计算了速调管负载发生极间打火时,在三电极气体开关保护动作过程中电源向速调管注入的能量。计算和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当高压电源输出发生短路故障时,开关能在μs级关断,并且能将短路电流能控制在200A。验证了三电极气体开关保护的快速性与可靠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源 低杂波电流驱动 短路故障 三电极气体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流支路接地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海宏 陈伟 王海欣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9期793-798,共6页
绝缘监察装置是变电站和发电厂用直流操作电源系统必备的检测装置。本文对传统的绝缘监测方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差流检测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其采用对正负母线绝缘检测电阻的定时切换,形成不平衡桥... 绝缘监察装置是变电站和发电厂用直流操作电源系统必备的检测装置。本文对传统的绝缘监测方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差流检测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其采用对正负母线绝缘检测电阻的定时切换,形成不平衡桥,可检测出正负母线对地绝缘电阻;与直流漏电传感器相结合,可实现直流馈出支路绝缘故障的极性和阻值检测。本文详细推导了不引入不平衡桥与引入平衡桥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目前基于不平衡桥的差流检测法难以正确测量多支路正负同时接地故障的问题,并通过实验证明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源系统 绝缘监察 不平衡桥 差流检测法 多支路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自耦变压器供电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的识别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林 王军 +1 位作者 李钢 李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92-96,共5页
根据馈线实时功率因数的变化规律,并附加谐波自适应制动判据,文中提出一种电气化铁路自耦变压器(AT)供电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馈线保护装置能够识别出断线接地形成的高阻抗故障(有别于高过渡电阻接地故障),在励磁涌... 根据馈线实时功率因数的变化规律,并附加谐波自适应制动判据,文中提出一种电气化铁路自耦变压器(AT)供电接触网断线接地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馈线保护装置能够识别出断线接地形成的高阻抗故障(有别于高过渡电阻接地故障),在励磁涌流等暂态及重负荷工况下识别元件不误动,同时解决了AT解列后常规保护可能拒动的问题。目前的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及客运专线都采用了先进的AT供电模式,文中提出的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经过了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电气化铁路 自耦变压器供电 断线接地故障 高阻抗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开关状态组合检测法的直流接地故障探测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艳莉 费万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5-48,共4页
为了解决检测元件的非线性和分散性造成的每台仪器必须单独编程、检测元件互换性差、仪器维护困难、难以批量生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开关状态组合的直流接地电阻检测方法,采用2个可控电子开关,通过编程改变开关状态组合,产生3个有效... 为了解决检测元件的非线性和分散性造成的每台仪器必须单独编程、检测元件互换性差、仪器维护困难、难以批量生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开关状态组合的直流接地电阻检测方法,采用2个可控电子开关,通过编程改变开关状态组合,产生3个有效电路结构,根据基尔霍夫定理建立不同电路结构下采样电压的线性方程组,从而得到直流母线正、负极对地电阻和母线电压的数值;在每个输出支路上设置1个微电流传感器并对其进行巡回检测,可以求得每个支路正、负极对地电阻的数值。新方法的采用大大简化了电路设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数值检测精度,消除了非线性元件引起的仪器的分散性,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接地 开关状态组合 数值检测 支路巡检 接地点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