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的钻井顶部驱动装置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冬 肖远山 +2 位作者 尹志勇 张彦龙 叶智慧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钻井顶部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多样,现有的故障树分析法和专家系统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情况。为此,利用知识图谱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融合、故障模式关联分析以及先验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钻井... 钻井顶部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多样,现有的故障树分析法和专家系统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情况。为此,利用知识图谱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融合、故障模式关联分析以及先验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钻井顶部驱动装置故障诊断方法,利用以Transformer为基础的双向编码器模型(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构建了混合神经网络模型BERT-BiLSTM-CRF与BERT-BiLSTM-Attention,分别实现了顶驱故障文本数据的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并通过相似度计算,实现了故障知识的有效融合和智能问答,最终构建了顶部驱动装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故障实体识别任务上,BERT-BiLSTM-CRF模型的精确度达到95.49%,能够有效识别故障文本中的信息实体;②在故障关系抽取上,BERT-BiLSTM-Attention模型的精确度达到93.61%,实现了知识图谱关系边的正确建立;③开发的问答系统实现了知识图谱的智能应用,其在多个不同类型问题上的回答准确率超过了90%,能够满足现场使用需求。结论认为,基于知识图谱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有效利用顶部驱动装置的先验知识,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与智能诊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装备 顶部驱动装置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 自然语言处理 命名实体识别 智能问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IFD: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工业故障诊断方法
2
作者 尹刚 朱淼 +3 位作者 颜玥涵 王怀江 江茂华 刘期烈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5-227,共13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是当前工业安全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工业实际生产中故障时常发生,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严重时会造成停产甚至人员伤亡。由于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导致故障特征难以提取和识别,且工业现场需要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是当前工业安全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工业实际生产中故障时常发生,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严重时会造成停产甚至人员伤亡。由于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导致故障特征难以提取和识别,且工业现场需要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传统故障诊断方法通常依赖专家经验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难以适应复杂动态的工业环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工业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筛选与工业故障相关的工艺参数,以此作为模型输入的多模态数据。通过深度极限学习机(DELM)提取生产工艺参数的非线性和高维特征,识别出异常状态的工业设备,并利用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DELM的关键参数,使模型达到最佳性能。RIME-DELM输出正常状态的设备样本,异常设备样本则继续输入至深度置信网络(DB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异常样本进行故障类型的具体判别。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铝电解生产过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经铝电解生产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异常状态检测的准确率为97.96%,F1-score为0.9753,故障类型诊断的准确率为96.75%,Macro-F1分数为0.9447,通过消融实验、与常见深度学习模型对比,本文构建的DMIFD模型诊断精度更高,为实际工业生产的故障诊断提高了更准确、可靠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故障诊断 多模态融合 神经网络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RGB-D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前沿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年昌 杨阳 +1 位作者 张强 韩军功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316,共33页
显著性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旨在对图像中最吸引人注意的目标进行检测和分割。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RGB(Red-Green-Blue)图像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简单场景下已经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然而... 显著性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旨在对图像中最吸引人注意的目标进行检测和分割。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RGB(Red-Green-Blue)图像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简单场景下已经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然而,局限于可见光相机的成像能力,RGB图像易受到光照条件的影响,且无法捕捉场景的三维空间信息。相应地,基于RGB图像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通常难以在一些复杂场景下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近年来,随着深度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和硬件成本不断降低,深度相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捕获的场景空间信息,与可见光图像获取的场景细节信息相互补充,有助于提升复杂场景下显著性目标检测性能。因此,RGB-深度(RGB-Depth,RGB-D)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引起了学者广泛研究。本文对近期基于深度学习的RGB-D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首先,分析了多模态RGB-D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以此对现有算法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然后,介绍了用于RGB-D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研究的主流数据集和常用性能评价指标,并对各类主流模型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定性分析。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RGB-D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今后可能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性目标检测 RGB图像 深度图像 深度学习 多模态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图像的电力设备识别及发热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传洋 吴一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1-2195,I0011,共26页
在电力大数据背景下,依托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从海量的红外图像数据中实现电力设备识别及发热故障诊断,已经成为该领域运维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基于传统图像处理和基于深度学习两类方法的红外图像... 在电力大数据背景下,依托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从海量的红外图像数据中实现电力设备识别及发热故障诊断,已经成为该领域运维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基于传统图像处理和基于深度学习两类方法的红外图像中电力设备识别及发热故障诊断研究进展。首先,概述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识别及发热故障诊断的发展历程及技术流程;然后,阐明基于传统图像处理的电力设备识别及发热故障诊断方法,从图像预处理、图像配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与分类、发热故障诊断5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基于深度学习的变电站设备和输电线路设备识别及发热故障诊断方法,与传统图像处理方法相比,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电力设备发热故障;最后,指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技术在电力设备识别及发热故障诊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现有的深度学习技术和最近的研究思路,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识别 发热故障诊断 红外图像 传统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视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铆钉故障的视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传洋 吴一全 刘景景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60,共18页
螺栓/铆钉分别作为输电线路、铁路交通、桥梁及飞行器等领域工程应用中不可或缺的连接紧固件,其在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不免会出现销钉缺失、螺母松动、螺栓锈蚀及铆钉损伤等故障,准确识别有故障的螺栓/铆钉对保障输电线路、铁路交... 螺栓/铆钉分别作为输电线路、铁路交通、桥梁及飞行器等领域工程应用中不可或缺的连接紧固件,其在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不免会出现销钉缺失、螺母松动、螺栓锈蚀及铆钉损伤等故障,准确识别有故障的螺栓/铆钉对保障输电线路、铁路交通、飞行器等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海量数据驱动下,基于深度学习的螺栓/铆钉故障检测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逐层学习图像的深层特征,通过训练优化网络模型参数提升特征提取能力和泛化能力,取得了比传统图像处理方法更好的检测结果。文章综述了近十年来基于视觉的螺栓/铆钉故障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述了螺栓/铆钉故障特征及视觉检测面临的挑战;然后依托深度学习技术概述了螺栓/铆钉故障检测方法,从双阶段算法、单阶段算法和级联检测模型3个方面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螺栓/铆钉故障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随后针对线路类、箱体类、构件类螺栓/铆钉典型应用场景,重点阐述了螺栓/铆钉故障的视觉检测方法;最后针对基于机器视觉的螺栓/铆钉故障检测在数据集、样本标注、小目标检测等方面面临挑战,结合现有的深度学习技术和最近的研究思路,详细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螺栓/铆钉故障检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 铆钉 故障检测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SAE的批次发酵过程质量相关与质量无关故障检测与诊断
6
作者 刘忠 章政 +1 位作者 楼旭阳 朱金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了解决批次发酵过程中质量无关故障所可能引起的不必要停机,本文提出了噪声半监督堆叠自编码器(Noised semi-supervised stacked auto-encoder,NSSAE)算法以区分质量相关与质量无关故障。首先,基于互信息计算过程变量与质量变量间互信... 为了解决批次发酵过程中质量无关故障所可能引起的不必要停机,本文提出了噪声半监督堆叠自编码器(Noised semi-supervised stacked auto-encoder,NSSAE)算法以区分质量相关与质量无关故障。首先,基于互信息计算过程变量与质量变量间互信息,并对数据加入噪声以提高算法对质量相关信息挖掘能力。其次,构建NSSAE的过程监测模型,在模型的首层自编码器和最后一层自编码器中构建故障检测和质量相关检测指标,并利用核密度估计计算对应的控制极限。最后,利用深度重构贡献图(Deep reconstruction-based contribution,DRBC)定位故障根源。从数值仿真和乳酸菌批次发酵实验结果可知,本文提出的NSSAE算法能够准确区分质量相关与无关故障,首层的残差空间的检测指标的故障检测率接近100%,最后一层隐空间的检测指标能够准确识别质量相关故障和质量无关故障。基于DRBC诊断方法能在故障发生后准确识别发生故障的变量,该研究结果为批次发酵过程质量相关与质量无关故障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过程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次发酵过程 质量相关故障 噪声半监督堆叠自编码器 故障检测与诊断 深度重构贡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不平衡下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化工过程故障诊断
7
作者 钱强 马萍 +3 位作者 王妮妮 张宏立 王聪 李新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6-86,共11页
为解决实际化工过程故障样本匮乏,现有故障诊断模型在数据分布不平衡下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价敏感多感受野时空图注意力网络(cost sensitive multireceptive fields spatio-temporal graph attention network,CSMRFST... 为解决实际化工过程故障样本匮乏,现有故障诊断模型在数据分布不平衡下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价敏感多感受野时空图注意力网络(cost sensitive multireceptive fields spatio-temporal graph attention network,CSMRFSTGAT)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通过最大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C_(MI))加权计算,将化工过程采集的相关变量数据转换为拓扑图数据,利用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GCN)的故障诊断模型设计出了多感受野图卷积模块(multireceptive fields graph convolutional module,MRFGCM)和时空图注意力模块(space-time graph attention module,STGAM),然后提出了混合边缘感知焦点损失函数(hybrid margin-aware focus loss,L_(HMF)),用于对较难识别样本施加更多的惩罚。将所提模型应用于田纳西伊斯曼过程(Tennessee Eastman process,TEP)和三相流(three-phase flow,TPF)数据集中多个不平衡场景下评估其诊断性能。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TPF数据集中的分类精确率和F1分数分别达到了91%和92%以上,同时在TEP数据集中的分类召回率和F1分数均突破了99%;相较于机器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以及图深度学习模型,所提模型能更加有效地识别故障。所提模型在处理数据不平衡问题上具有优异的泛化性能,能有效实现样本不平衡下化工过程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 故障诊断 样本不平衡 图深度学习 混合边缘感知焦点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感知注意的多帧自监督单目深度估计
8
作者 程德强 范舒铭 +2 位作者 钱建生 江鹤 寇旗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18-2228,共11页
为解决单目深度估计方法中物体细节边缘深度预测模糊不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感知注意的多帧自监督单目深度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坐标感知注意模块,以增强编码器最下层输出特征,并加强成本体的特征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洗牌的... 为解决单目深度估计方法中物体细节边缘深度预测模糊不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感知注意的多帧自监督单目深度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坐标感知注意模块,以增强编码器最下层输出特征,并加强成本体的特征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洗牌的深度预测解码器,可有效分离低分辨编码器特征中的多物体融合特征,以细化深度估计结果中的物体边缘。在KITTI和Cityscapes数据集上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优于目前主流方法,显著提升了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尤其在物体边缘细节上具有更好的深度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深度估计 自监督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多模态过程故障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凯 杨朋澄 +1 位作者 彭开香 陈志文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2,共14页
传统的多模态过程故障等级评估方法对模态之间的共性特征考虑较少,导致当被评估模态故障信息不充分时,评估的准确性较低.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共性–个性深度置信网络(Common and specific deep belief network,CS-DBN),该网络充分... 传统的多模态过程故障等级评估方法对模态之间的共性特征考虑较少,导致当被评估模态故障信息不充分时,评估的准确性较低.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共性–个性深度置信网络(Common and specific deep belief network,CS-DBN),该网络充分利用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深度分层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度量多模态数据间分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得到能够反映多模态过程共有信息的共性特征以及反映每个模态独有信息的个性特征;其次,基于CS-DBN,利用多模态过程的已知故障等级数据生成多模态共性–个性特征集,通过加权逻辑回归构建故障等级评估模型;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带钢热连轧生产过程的故障等级评估中.应用结果表明,随着多模态故障等级数据的增加,所提方法的评估准确率逐渐增加,当故障信息充足时,评估准确率可达98.75%;故障信息不足时,与传统方法相比,评估准确率提升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过程 故障等级评估 共性–个性特征 深度置信网络 带钢热连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断裂带三维地震特征增强处理与描述研究
10
作者 龚伟 吕海涛 +2 位作者 林新 李弘艳 张荣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走滑断裂带由于纵向断距小,超深层地震信号弱,常规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难以满足超深层断裂带精细描述需求。为提高断裂带成像精度,指导走滑断裂带解释描述和评价部署,以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发育区三维地震资料为例,建立了一套以提高地... 走滑断裂带由于纵向断距小,超深层地震信号弱,常规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难以满足超深层断裂带精细描述需求。为提高断裂带成像精度,指导走滑断裂带解释描述和评价部署,以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发育区三维地震资料为例,建立了一套以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保真保幅优化处理、频谱恢复提高分辨率处理、频谱分解处理、频率域多尺度断裂检测等技术为主的走滑断裂带地震特征增强处理与描述技术,该技术组合有效拓宽了地震数据频带,提高了地震数据分辨率,使超深走滑断裂带成像精度更高,为超深走滑断裂带的精细解释、描述评价、三维雕刻提供了高品质资料基础。结合顺北地区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利用频谱恢复提高分辨率处理、频谱分解处理、频率域断裂检测数据,不同尺度断裂带特征及断储关系预测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评价断裂带和部署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走滑断裂带 保真保幅优化处理 频谱恢复提高分辨率处理 频谱分解处理 断裂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变流器信号高精度故障诊断方法
11
作者 王宇 祁琦 +1 位作者 王纯 许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9-396,共8页
随着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全球发展趋势,储能变流器关键组件的稳定性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其功率器件和散热器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关注储能变流器功率模组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问题,传统诊断方法处理复杂信号... 随着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全球发展趋势,储能变流器关键组件的稳定性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其功率器件和散热器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关注储能变流器功率模组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问题,传统诊断方法处理复杂信号时往往面临挑战,需要频繁地调整参数。此外,由于储能变流器的工作环境复杂,现有深度学习诊断方法的性能也不尽如人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模型知识和通道注意力网络的储能变流器功率模组故障诊断方法LLMCAN。首先通过预训练的大规模语言模型,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利用丰富的领域知识,增强模型对复杂功率模组振动信号的分析能力。其次引入通道注意力网络使模型能够自适应学习信号中不同通道之间的关系,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在包含1000条真实工况数据的储能变流器信号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正常工况和9种故障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度量指标下均显示出优越性能,其中诊断准确率高达99.8%,远超传统方法,为储能变流器功率模组的故障诊断提供一个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主元分析DDPCA的滚动轴承过渡模态早期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怀涛 乔思康 +2 位作者 龙彦泽 蔡圣福 郭瑾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2-360,共9页
目的 提出一种深度差分主元分析方法用于滚动轴承早期故障检测,解决滚动轴承在运行过程中长期处于变转速等多模态工况,故障特征难以提取和划分的问题。方法 结合差分算法和深度分解原理的分段PCA故障检测方法,使用差分方法对原始数据进... 目的 提出一种深度差分主元分析方法用于滚动轴承早期故障检测,解决滚动轴承在运行过程中长期处于变转速等多模态工况,故障特征难以提取和划分的问题。方法 结合差分算法和深度分解原理的分段PCA故障检测方法,使用差分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将具有相似变量特征的过渡模态数据划分成为相同过渡子模态;结合深度分解理论对每个过渡子模态建立故障检测模型,并通过机械故障综合模拟实验台收集的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 随着分解阶数的增加,对过渡模态早期故障检测效果逐渐提升,对滚动轴承过渡子模态的划分越来越清晰,误报的情况也随着分解阶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滚动轴承持续减速状态下外圈故障一阶分解检测的漏检率为17.2%,二阶分解检测的漏检率为8.6%,三阶分解检测的漏检率为6.6%。结论 笔者所提方法对过渡子模态进行多层分解,可以准确提取过渡子模态中的故障特征并建立分段检测模型,提高了过渡模态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过程 滚动轴承 早期故障检测 深度主元分析 差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直驱风电系统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志宇 田桂珍 +1 位作者 刘广忱 韩小宇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06-5620,共15页
为了提高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高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储能装置和变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的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在系统发生深度高电压故障情况下,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存在直流侧电压超调较大、调节时间较长及... 为了提高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高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储能装置和变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的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在系统发生深度高电压故障情况下,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存在直流侧电压超调较大、调节时间较长及故障期间电压波动较大等问题,可采用自抗扰控制来改善系统的故障穿越性能。为此,研究了一种基于补偿环节的2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经分析该控制器可有效改善传统2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控制性能随带宽增加的同时,高频噪声抑制能力降低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控制性能并降低控制器的调参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器的2阶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及硬件在环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发现所述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并改善故障期间直流母线电压的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高电压故障 储能装置 自抗扰控制 补偿环节 滑模控制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际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的强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佳鑫 张淼 +1 位作者 戴一阳 董立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33-4844,共12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及时有效发现和检测异常情况,是当前工业与大数据融合的热点领域之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CNN)是最常用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模型,但其激活过程存... 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及时有效发现和检测异常情况,是当前工业与大数据融合的热点领域之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CNN)是最常用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模型,但其激活过程存在正负值计算不匹配以及信息流通效率低导致的参数冗余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平滑单元(maximum smoothing unit,MSF)函数的新激活机制克服传统激活函数的缺点,并且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提升DCNN的信息流通效率克服参数冗余问题,以综合提升传统DCNN模型的故障诊断性能。强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enhanced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EDCNN)的现有模型表现出显著提高的故障诊断性能,这在工业致动器控制系统和工业酸性气体吸收过程中的应用得到了验证。两个过程的平均故障诊断率均超过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强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过程控制 系统工程 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格拉姆角场和注意力机制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占可 王寅杰 +2 位作者 董路南 范永胜 邓艾东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5,94,共7页
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在噪声环境下特征辨识性差且难以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格拉姆角和场(IGASF)和注意力机制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根据轴承转速和采样频率计算单个故障周期包含的信号点数,对单个故障周期... 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在噪声环境下特征辨识性差且难以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格拉姆角和场(IGASF)和注意力机制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根据轴承转速和采样频率计算单个故障周期包含的信号点数,对单个故障周期内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段聚合,利用IGASF进行编码生成相应特征图;然后,将特征图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并引入注意力模块实现特征的自适应加权;最后,输入到Softmax层完成滚动轴承故障分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噪能力和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深沟球轴承 故障诊断 信号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集群硬盘故障预测可迁移性研究
16
作者 胡思源 徐尔茨 +2 位作者 李东升 刘锋 张一鸣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12,共8页
硬盘驱动器(HDD)仍然是大型数据中心与超算中心主要和重要的存储部件,而存储集群规模地持续扩大对硬盘故障预测的研究不断提出挑战.当前,前人已使用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不同类型的故障预测方法用于大规模存储集群的硬盘故障预... 硬盘驱动器(HDD)仍然是大型数据中心与超算中心主要和重要的存储部件,而存储集群规模地持续扩大对硬盘故障预测的研究不断提出挑战.当前,前人已使用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不同类型的故障预测方法用于大规模存储集群的硬盘故障预测,并取得不俗的研究结果.但是,对于故障模型的迁移性与数据集差异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我们收集了多种类型的HDD数据集与基于不同策略的模型,对其进行交叉实验验证,在模型迁移性、数据集预处理和模型参数方面获得了相关实验结果,例如:数据集在回溯时间与平衡度上的设置显著影响一定程度的预测模型性能,而模型参数设置则并不敏感;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可迁移性强弱不定,而数据集特征类型和数量的选择更影响预测模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盘故障 故障预测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迁移性 数据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火山活动与深部地质过程的新认识 被引量:28
17
作者 牛漫兰 朱光 +2 位作者 宋传中 王道轩 刘国生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6,共6页
在郯庐断裂带中生代以来的三期演化中 ,都伴生了火山活动。早白垩世走滑期的火山活动起源于地幔底侵、壳幔相互作用下的壳幔过渡带 ,也指示此时的断裂带切入到壳幔边界。断裂带内新生代玄武岩喷发起始于强烈伸展的后期 (古新世 ) ,在随... 在郯庐断裂带中生代以来的三期演化中 ,都伴生了火山活动。早白垩世走滑期的火山活动起源于地幔底侵、壳幔相互作用下的壳幔过渡带 ,也指示此时的断裂带切入到壳幔边界。断裂带内新生代玄武岩喷发起始于强烈伸展的后期 (古新世 ) ,在随后的断裂挤压期达到高潮。该玄武岩喷发不但反映了断裂带已深切至上地幔 ,出现了地幔剪切带 ,也显示地幔交代、混杂地幔区等重要的深部过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火山活动 岩浆起源 深部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93
18
作者 牛漫兰 朱光 +2 位作者 刘国生 王道轩 宋传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3-404,共12页
郯庐断裂带内岩浆岩及糜棱岩的年龄及野外研究表明以中 酸性为主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走滑运动的晚期 ,岩石化学以富钾、富碱为特征 ;稀土元素以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为特征 ;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尤其是强不... 郯庐断裂带内岩浆岩及糜棱岩的年龄及野外研究表明以中 酸性为主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走滑运动的晚期 ,岩石化学以富钾、富碱为特征 ;稀土元素以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为特征 ;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尤其是强不相容元素 ;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来源于壳幔过渡带。带内岩浆活动明显受断裂带控制 ,走滑晚期的岩浆活动起源于地幔底侵、壳幔相互作用下的壳幔过渡带 ,在伊泽奈崎板块斜向俯冲、中国东部遭受区域性剪切—挤压的背景下出现。在此背景下中国东部发生了岩石圈减薄 ,同时出现了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已深切至壳幔边界的左行平移断裂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郯庐断裂带 岩浆活动 构造背景 岩石化学 断裂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浅部挤压活动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89
19
作者 朱光 刘国生 +2 位作者 牛漫兰 宋传中 王道轩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5-277,共13页
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持续遭受着挤压 ,使前期大规模的断陷盆地抬升、消亡 ,近代还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活动带。断裂带所遭受的近WE向的挤压 ,是西太平洋弧后扩张和印度板块向北碰撞中的构造挤出作用产生的区域动力。断裂带在新生代... 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持续遭受着挤压 ,使前期大规模的断陷盆地抬升、消亡 ,近代还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活动带。断裂带所遭受的近WE向的挤压 ,是西太平洋弧后扩张和印度板块向北碰撞中的构造挤出作用产生的区域动力。断裂带在新生代挤压活动中切入上地幔 ,出现了地幔剪切、地幔交代、部分熔融等深部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挤压活动 深部过程 玄武岩喷发 地震活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火山活动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13
20
作者 牛漫兰 朱光 宋传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 ,形成了一套以橄榄安粗岩系为主的火山岩。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与断裂带外明显不同 ,以富碱富钾、富轻稀土元素为特征 ,具有较高的 ISr值和明显偏低的εNd值 ,表明火山活动不...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 ,形成了一套以橄榄安粗岩系为主的火山岩。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与断裂带外明显不同 ,以富碱富钾、富轻稀土元素为特征 ,具有较高的 ISr值和明显偏低的εNd值 ,表明火山活动不仅与地壳混染有关 ,而且与深部地幔以及断裂带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该区岩浆起源于地幔底侵、壳幔相互作用下的壳幔过渡带 ,也反映此时的断裂带切入到壳幔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火山活动 中生代 深部过程 早白垩世 火山岩 地幔底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