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的变迁及宏观成因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祥坤 辛自强 侯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875,共17页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脱离道德自我调节的认知倾向,它往往是在为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寻找借口。以往研究主要在个体水平上考察道德推脱的成因和后果,很少关注它的历史变迁趋势及其宏观成因。本研究对以Bandura和Caprara等人的道德推脱量表为工...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脱离道德自我调节的认知倾向,它往往是在为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寻找借口。以往研究主要在个体水平上考察道德推脱的成因和后果,很少关注它的历史变迁趋势及其宏观成因。本研究对以Bandura和Caprara等人的道德推脱量表为工具的已有研究进行两项横断历史元分析,分别考查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道德推脱水平的变迁趋势及其与反映社会个体化水平和正义水平的宏观因素的关系。研究1发现,在2010至2021年间,我国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研究2发现,在2008至2020年间,我国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两项研究中,社会个体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离婚率与结婚率之比)和社会正义水平(现行有效立法量)的上升趋势均能显著负向预测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的下降趋势。综上,近10年来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可能与社会个体化水平(强调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自主责任)和社会正义水平(对行为更多的外部约束)上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推脱 个体化 社会正义 大中学生 社会变迁 横断历史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剥夺感对网络欺负的影响:反刍思维和道德推脱的作用
2
作者 潘超 李胜豪 +1 位作者 杨新莉 高冬东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367-374,共8页
本研究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网络欺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以及道德推脱量表对63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对网络欺负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间接通过反刍思维对网络欺负产生影响,反刍思维起中介作用;(2)道德推脱可以调节这... 本研究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网络欺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以及道德推脱量表对63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对网络欺负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间接通过反刍思维对网络欺负产生影响,反刍思维起中介作用;(2)道德推脱可以调节这一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相对剥夺感影响网络欺负的直接路径。具体来说,高道德推脱水平时,相对剥夺感和反刍思维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行为,但是在低道德推脱水平时,相对剥夺感和反刍思维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均不显著。研究揭示了相对剥夺感对网络欺负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有助于了解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从而加强未来的干预,减少或改善网络欺负这一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剥夺感 网络欺负 反刍思维 道德推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恩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
3
作者 许航 史新广 +1 位作者 段锦云 卢红旭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0-477,共8页
积极的道德情绪如感恩有诸多正面作用,但尚不清楚其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通过2个调查研究和1个实验研究考察感恩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特质感恩负向预测恶意创造力;(2)道德推脱在特质感恩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中... 积极的道德情绪如感恩有诸多正面作用,但尚不清楚其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通过2个调查研究和1个实验研究考察感恩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特质感恩负向预测恶意创造力;(2)道德推脱在特质感恩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黑暗人格调节了状态感恩对道德推脱的影响,只有在黑暗人格特质水平较高时,“状态感恩-道德推脱-恶意创造力”的间接效应才显著。研究结果凸显了感恩对预防和减弱个体的恶意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其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感恩 状态感恩 恶意创造力 道德推脱 黑暗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推脱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 被引量:121
4
作者 杨继平 王兴超 高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1-678,共8页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对道德推脱的概念、测量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影响因素、影响后果...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对道德推脱的概念、测量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影响因素、影响后果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应该重视完善测量工具、构建道德推脱影响因素模型、强化纵向研究范式和加强道德推脱的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推脱 不道德行为 攻击行为 组织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和内疚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安连超 张守臣 +2 位作者 王宏 马子媛 赵建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0-355,共6页
为了探讨道德推脱和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内疚感问卷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128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2... 为了探讨道德推脱和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内疚感问卷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128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2)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结论表明:共情可以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道德推脱和内疚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亲社会行为 道德推脱 内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70
6
作者 杨继平 王兴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5-1085,共11页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756名初一至高三的青少年,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父母冲突、道德推脱、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生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女生;(2)青少年的道德推脱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并且在15岁...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756名初一至高三的青少年,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父母冲突、道德推脱、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生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女生;(2)青少年的道德推脱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并且在15岁和19岁时产生明显的变化;(3)青少年自身的道德推脱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过程受到青少年道德判断的调节,即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父母冲突 道德推脱 道德判断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元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兴超 杨继平 杨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2-1102,共11页
运用元分析技术,探讨了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调节变量。41项研究的44个独立样本满足了元分析研究标准,被试总人数为24536名。元分析结果显示,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35,95%CI为[0.30,0.... 运用元分析技术,探讨了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调节变量。41项研究的44个独立样本满足了元分析研究标准,被试总人数为24536名。元分析结果显示,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35,95%CI为[0.30,0.39]),文化背景、数据特点、道德推脱问卷类型、攻击行为类型、年龄阶段会对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但出版情况、被试类型不会对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道德推脱是攻击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推脱 攻击行为 元分析 调节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情境下的不道德行为现象:来自道德推脱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艳清 王晓晖 王海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7-1117,共11页
为什么企业中的不道德行为会屡屡发生?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组织管理实践者和学者们的难题,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推脱理论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释思路。在企业的现实情况中,... 为什么企业中的不道德行为会屡屡发生?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组织管理实践者和学者们的难题,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心理学视角下的道德推脱理论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释思路。在企业的现实情况中,可以从员工个体和组织领导两方面维度研究各自对应的组织情境因素通过道德推脱机制对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影响。未来研究的关键在于探讨和实证检验组织情境下道德推脱机制的选择偏好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不断丰富和加强道德推脱对员工个体以及领导不道德行为影响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情境 道德推脱 不道德行为 员工个体 组织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绩效要求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72
9
作者 陈默 梁建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5,共12页
通过确立较高的绩效目标以提升组织绩效被普遍认为是一项有效的管理措施。然而,学术界对它的负面影响却缺乏研究。本文提出了高绩效要求将启动员工道德推脱机制为其随后进行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开脱,即道德推脱在高绩效要求与亲组织不道... 通过确立较高的绩效目标以提升组织绩效被普遍认为是一项有效的管理措施。然而,学术界对它的负面影响却缺乏研究。本文提出了高绩效要求将启动员工道德推脱机制为其随后进行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开脱,即道德推脱在高绩效要求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为了检验这一观点,本研究提出两种不同效应的调节变量:感知的市场竞争正向调节变量之间的间接关系,而道德认同则负向调节这一间接关系。通过对某零售企业225名员工的两阶段调查,本研究提出的调节-中介模型获得了观察数据的支持。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发生的中介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指导管理者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以期有效地管控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绩效要求 道德推脱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 道德认同 感知的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道德推脱问卷的中文版修订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兴超 杨继平 高玲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6期838-842,共5页
以大学生、员工共计1450名一般公民为被试,对Caprara等人编制的公民道德推脱问卷进行了修订。结果发现:与道德推脱理论一致,公民道德推脱问卷的八因素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更好;同时,问卷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在两个样本中,问卷的α系... 以大学生、员工共计1450名一般公民为被试,对Caprara等人编制的公民道德推脱问卷进行了修订。结果发现:与道德推脱理论一致,公民道德推脱问卷的八因素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更好;同时,问卷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在两个样本中,问卷的α系数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系数均在0.80以上。总体而言,公民道德推脱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测量道德推脱的工具在国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推脱 攻击行为 道德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运动道德推脱与运动亲反社会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栋 陈作松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5-317,共13页
为寻找适合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推脱的有效测量工具,揭示运动道德推脱与运动亲反社会行为的关系,采用心理测量法对我国运动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推脱包含行为重建、有利比较、委婉标签、非人性化和非责任;(2)性... 为寻找适合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推脱的有效测量工具,揭示运动道德推脱与运动亲反社会行为的关系,采用心理测量法对我国运动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推脱包含行为重建、有利比较、委婉标签、非人性化和非责任;(2)性别、项目类型和运动等级可有效解释和预测运动反社会行为,但对运动亲社会行为的解释和预测效应较低,项目类型成为负向预测运动反社会行为的最佳变量;(3)在控制性别、项目类型和运动等级的基础上,非责任成为负向预测运动亲社会行为(队友和对手)的最佳指标;委婉标签和行为重建分别成为正向预测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的最佳指标。文章说明运动道德推脱可以解释和预测我国运动员的运动亲反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道德推脱 亲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胞关系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共情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玲 花苏晴 +2 位作者 李沛沛 杨继平 王兴超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采用问卷法对山西省659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深入探讨了同胞关系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路径,着重考察了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共情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同胞关系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道德推脱在同胞关系与亲社会行为之... 采用问卷法对山西省659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深入探讨了同胞关系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路径,着重考察了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共情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同胞关系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道德推脱在同胞关系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共情可以显著调节同胞关系与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但是无法显著调节同胞关系和道德推脱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相比于高共情的青少年,同胞关系对低共情青少年的道德推脱水平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胞关系 亲社会行为 道德推脱 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设置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边界条件与理论基础 被引量:14
13
作者 文鹏 任晓雅 陈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1-1410,共10页
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目标设置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组织中。然而,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目标设置也会引发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全面梳理了国外对于目标设置影响非伦理行为的相关研究,系统地介绍了两者的直接关系、边界条件及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目标设置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组织中。然而,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目标设置也会引发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全面梳理了国外对于目标设置影响非伦理行为的相关研究,系统地介绍了两者的直接关系、边界条件及理论基础,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应从拓展研究方法(基于真实组织情景下的调查)和研究内容(强化调节、中介及社会性视角下的研究)两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设置 非伦理行为 目标屏蔽理论 道德推脱理论 自我损耗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潜在剖面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鹏 马桑妮 +2 位作者 方紫琼 徐碧波 刘华山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3-530,共8页
采用问卷法,对764名青少年进行测试,首先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模型探索了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然后通过青少年道德脱离、道德同一性的得分差异来确认潜在类别的效度。结果表明,从青少年的角度父母教养方式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混合型三种... 采用问卷法,对764名青少年进行测试,首先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模型探索了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然后通过青少年道德脱离、道德同一性的得分差异来确认潜在类别的效度。结果表明,从青少年的角度父母教养方式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混合型三种,其中积极型人数最多、消极型人数最少。此外,青少年道德脱离、道德同一性的得分在这三种潜在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本研究得到的三种潜在类别有较好的效度。积极型教养方式下青少年道德脱离的得分显著低于混合型和消极型的得分,混合型教养方式下道德脱离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型的得分;积极型教养方式下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得分显著高于混合型和消极型的得分,混合型教养方式下道德同一性的得分显著低于消极型的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潜在剖面分析 道德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推脱对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裕 唐薇 +1 位作者 张媛 刘芳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以1030名12~21岁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与媒介不良接触、道德推脱、移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在青春中期和晚期显著高于青春早期;男女生的外部问题... 以1030名12~21岁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与媒介不良接触、道德推脱、移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在青春中期和晚期显著高于青春早期;男女生的外部问题行为在青春早期没有明显差异,但在青春中期和晚期,男生的外部问题行为明显高于女生。(2)道德推脱在媒介不良接触与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过程又受到移情水平的负向调节,因此道德推脱对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媒介不良接触 道德推脱 移情 外部问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道德脱离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翠英 潘清泉 +1 位作者 游志麒 刘华山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167-171,共5页
问卷调查了775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儿童的移情和道德认同对于道德脱离的影响及道德脱离对其社会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儿童的移情和道德认同均对儿童的道德脱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儿童的道德脱离对于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亲... 问卷调查了775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儿童的移情和道德认同对于道德脱离的影响及道德脱离对其社会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儿童的移情和道德认同均对儿童的道德脱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儿童的道德脱离对于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则是显著的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脱离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 移情 道德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下受害者到线上欺负者的转化: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及高自尊对此效应的加强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建发 刘娟 王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9-474,共6页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欺负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公共问题,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易引发广泛的危害。研究聚焦于被欺负者和欺负者潜在转换的视角,考察有过线下被欺负经历的个体是否实施网络欺负的可能性更高,且是否是道德推脱在其中起中介...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欺负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公共问题,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易引发广泛的危害。研究聚焦于被欺负者和欺负者潜在转换的视角,考察有过线下被欺负经历的个体是否实施网络欺负的可能性更高,且是否是道德推脱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而此作用还会受到高自尊的增强。以中学生为对象,间隔六个月时间,在时间1测量了线下受欺负情况、道德推脱和自尊,在时间2测量了在网络上欺负他人的情况。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级、社会赞许性之后,线下受欺负程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的程度,且道德推脱在其中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此外,这一中介作用还受到自尊的调节,随着自尊的增强,在线下越受欺负的青少年就越会通过道德推脱合理化其攻击行为,从而在网上做出更多对于他人的欺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负 道德推脱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取向、道德认同、道德推脱与大学生运动员的反社会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傅旭波 吴明证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4年第1期40-48,共9页
研究从道德失调的观点出发探讨了目标取向、道德认同、道德推脱与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反社会行为的关系。198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了本研究并完成了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问卷、道德推脱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和运动中的反社会行为问卷。分... 研究从道德失调的观点出发探讨了目标取向、道德认同、道德推脱与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反社会行为的关系。198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了本研究并完成了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问卷、道德推脱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和运动中的反社会行为问卷。分析发现,任务取向减少了大学生运动员的反社会行为,但是自我取向增加了他们的反社会行为;道德推脱在自我取向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作用受到道德认同的调节,较低的道德认同增加了自我取向的运动员的道德推脱,并由此提高其反社会行为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取向 道德推脱 道德认同 比赛中的反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观点采择、共情与道德推脱的中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洁 吴鹏 《心理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551-557,共7页
对46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并考察观点采择、共情与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调查数据,结果发现:(1)父母情感温暖方式可以通过观点采择、共情与道德推脱的多重中介来影响... 对46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并考察观点采择、共情与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调查数据,结果发现:(1)父母情感温暖方式可以通过观点采择、共情与道德推脱的多重中介来影响初中生的网络欺负行为,拒绝、过度保护方式与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没有显著关联;(2)初中生的道德推脱可以中介共情与网络欺负行为间的关系;(3)初中生的道德推脱与共情可以中介观点采择与网络欺负行为间的关系。上述结果肯定了父母情感温暖、道德推脱、观点采择、共情对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作用,验证了道德推脱理论与一般攻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负 父母教养方式 观点采择 共情 道德推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生态风险对农村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千保 李佳圆 刘旭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9-495,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累积生态风险与农村初中生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与共情的调节作用。通过对84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农村初中生累积生态风险、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道... 本研究旨在探讨累积生态风险与农村初中生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与共情的调节作用。通过对84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农村初中生累积生态风险、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道德推脱在累积生态风险与农村初中生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共情调节道德推脱在累积生态风险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相对于共情水平较高的农村初中生,中介效应在共情水平较低的农村初中生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生态风险 道德推脱 共情 攻击行为 农村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